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思考题
应用电化学实验相关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1、原电池负极反应:Zn – 2e Zn2+正极反应:Cu2+ + 2e Cu原电池反应:Zn + Cu2+ Zn2+ + Cu电子流动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
盐桥的作用:盐桥消除或降低液接电势。
饱和KCl溶液的浓度高达4.2mol/L,当盐桥插入到浓度不大的两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界面时,产生了两个接界面,盐桥中K+和Cl-向外扩散就成为这两个接界面上离子扩散的主流。
由于K+和Cl-的扩散速率相近,使盐桥与两个溶液接触产生的液接电势均很小,且两者方向相反,故相互抵消后降至1~2mV。
选择盐桥中的电解质的原则是高浓度、正负离子迁移速率接近相等,且不与电池中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本次实验中采用琼脂-饱和KCl盐桥。
琼脂-饱和KCl盐桥做法:烧杯中加入3g 琼脂和97ml蒸馏水,使用水浴加热法将琼脂加热至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30克KCl 充分搅拌,KCl完全溶解后趁热用滴管或虹吸将此溶液加入已事先弯好的玻璃管中,静置待琼脂凝结后便可使用。
伏特计是用来测定锌铜原电池的电池电动势的,将盐桥取出后,由于降低或者消除了液接电势,所以伏特计读数降低。
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马口铁与白铁皮的腐蚀(1)铁被腐蚀溶解并产生气泡。
(2)镀锌铁挫痕处锌被腐蚀,而镀锡铁挫痕处是铁被腐蚀。
原因:两种接触的金属加上腐蚀性物质(本次实验中的腐蚀性物质为HCl 和K3[Fe(CN)6] )组成了一个电化学腐蚀模型,白铁皮是镀锌铁,锌的化学性质较铁更活泼,所以是镀层表面的锌被腐蚀;马口铁是镀锡铁,锡的化学性质比铁要稳定,所以是镀层下面的铁被腐蚀。
3、缓蚀剂的作用(1)现象:铁钉被HCl溶解产生气泡。
加入苯胺后,气泡生成速度变慢。
原因:苯胺与HCl作用生成盐,束缚了溶液中的氢离子,起缓蚀作用。
(2)现象:加入乌托品的试管与加入水的试管相比,其颜色出现得慢、浅。
原因:乌托品是六次甲基胺,与HCl作用生成盐,束缚了溶液中的氢离子,起缓蚀作用。
4、电镀——在铁上镀铜画出电镀装置图即可。
新精细化工综合试验思考题解答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习题及解答要点护发素的配制1 .护发素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答:起到吸附于毛发表面,形成薄膜,从而使头发柔软,并赋予自然光泽,还能抑制静电产生,易于梳理。
洗洁精的配制1 .洗洁精的配制原则是什么? 洗洁精的pH 值范围是多少?为什么在这个范围内? 。
答:(1 )对人体无害、无刺激;( 2 )能较好地洗去动植物油垢;(3 )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它器具;(4 )储存稳定性好。
洗洁精的pH 值范围是:9 ~10.5 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的原因:(1 )保证洗涤效果;(2 )对人体无害、无刺激。
2 .如何考察你所配制的洗洁精的清洗能力?简要叙述该实验过程。
答:采用餐具洗净剂脱脂力测定方法考察洗洁精的清洗能力。
该实验过程:(1 )称量空载玻片的质量;( 2 )载玻片上蘸标准油污,并晾干;(3 )称量带有油污的载玻片的质量;(4 )配制硬水,并与所配制的洗洁精调成洗涤溶液;(5 )清洗;(6 )晾干、称量清洗后的载玻片的质量。
雪花膏的配制1 .雪花膏中加入碱的作用? 常用的碱类是什么? 为什么氢氧化钠只能少量加入?答:和硬脂酸中和形成硬脂酸皂起到乳化作用。
常用的碱类是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大量加入能够造成体系的粘稠度过大。
2 .雪花膏中主要助剂有什么?作用是什么?答:白油、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等。
白油作用为调色、防止面条化现象;单硬脂酸甘油酯作用为辅助乳化剂,十六醇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作保湿剂、防止面条化现象。
3 .如何防止雪花膏在使用中出现面条化现象?答:加入适量白油,十六醇即可。
4 .皮脂膜的组成及作用?如何保护干性皮肤?答:皮脂膜的组成:乳酸、游离氨基酸、尿素、盐、脂肪酸等。
皮脂膜作用:(1 )阻止皮肤的水分过快挥发,防止皮肤干裂。
(2 )并能抑制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
( 3 )营养皮肤。
可使用雪花膏等具有营养保湿作用的化妆品。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纳米粉1 .称量钛酸四丁酯应该注意什么,如果称量的钛酸四丁酯的量比预计的多而且已溶于正丁醇中时,应如何处理?答:(1 )称量钛酸四丁酯应注意:缓慢滴加称量钛酸四丁酯液体,若过量用滤纸条吸出,至指定重量。
应化综合实验思考题

实验二十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1、所用药品对甲醛的消除效果。
答:因为甲醛具有挥发性并且有毒,而过氧化氢可以和甲醛快速反应,并且反应生成无毒的水,反应产物不容易挥发并且低毒,所以可以选择过氧化氢。
2、还能够采取哪些措施消除甲醛?答:用化学方法消除甲醛的方法,可以用一些具有氧化性的试剂进行氧化甲醛,例如次氯酸、过氧化氢、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等,都可以氧化甲醛变成低毒的物质;也可以利用具有甲级活泼氢的化合物与甲醛反应,例如丙二酸二甲脂、乙酰乙酸甲酯、尿素等都可以和甲醛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或者低毒的物质。
实验二十四 电解法印染废水脱色及COD 的测定1、本法脱色过程有哪些作用?答:活性炭由于多孔性,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又因电压和活性炭结构形貌等原因有电解作用和催化分解作用。
2、为什么向三角瓶中加入玻璃珠?答:因为加热时温度较高,且回流时间较长,玻璃珠起防止暴沸的作用。
3、加入H 2SO 4-AgSO 4试剂时应注意什么?答:加入H 2SO 4-AgSO 4试剂时,不可太快,加入的时间应同时搅拌,以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试剂溅出。
4、本法测定COD 值代表什么,与BOD 值有何不同?答:COD 值是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BOD 是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性能测定1.制备聚合硫酸亚铁实验中加入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酸性环境下,22O H 具有更高的氧化性能,可以更快的氧化+2Fe离子变为+3Fe ,同时加入的浓硫酸放热,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2.为什么聚合硫酸铁能将悬浮物除去?答:聚合硫酸铁稀溶液可以水解变为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且带有正电荷,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成为沉淀聚沉,从而将其除去。
3.为什么通入空气会使氢氧化铁沉淀随空气上浮?答:氢氧化铁沉淀是疏水性物质,当通入空气时,沉淀在气泡表面附着,从而随气泡上升。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5

无机综合实验报告理学院题目Ⅰ利用粗铜粉制备硫酸四氨合铜(Ⅱ)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铜粉制备硫酸铜的方法。
2.用精制的硫酸铜通过配位取代反应制备硫酸四氨合铜(Ⅱ)。
3.掌握和巩固倾析法、减压过滤、蒸发浓缩和重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
4.掌握固体的灼烧、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和溶解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1.利用废铜粉灼烧氧化法制备CuSO4·5H2O:先将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氧化成氧化铜,然后将其溶于硫酸而制得:2Cu + O2 === 2CuO(黑色)CuO + H2SO4 === CuSO4 + H2O由于废铜粉不纯,所得CuSO4溶液中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及其他重金属盐等。
Fe2+离子需用氧化剂H2O2溶液氧化为Fe3+ 离子,然后调节溶液pH≈4.0,并加热煮沸,使Fe3+离子水解为Fe(OH)3沉淀滤去。
其反应式为2Fe2+ + 2H+ + H2O2 === 2Fe3+ + 2H2OFe3+ + 3H2O === Fe(OH)3↓+ 3H+CuSO4·5H2O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因此粗硫酸铜中的其他杂质,可通过重结晶法使杂质在母液中,从而得到较纯的蓝色水合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可写为[Cu(H2O)4]SO4·H2O,习惯上简写为CuSO4·5H2O,其中5个水分子结合的方式有所不同,Cu2+有空轨道,每个Cu2+可以跟4个水分子形成配位键,离子还可与1个水分子里的H原子形成氢键。
水合硫酸铜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逐步脱水,其反应式为CuSO4·5H2O === CuSO4·3H2O + 2H2O(48℃)CuSO4·3H2O === CuSO4·H2O + 2H2O(99℃)CuSO4·H2O === CuSO4 + H2O(218℃)2.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3)4]SO4·H2O)的制备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3)4]SO4·H2O)为蓝色正交晶体,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印染,电镀,纤维,杀虫剂的制备和制备某些含铜的化合物。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
e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复原仪器。
答: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玻璃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水温和室温一 致,可以使水的体积和容量器皿的容积一致,使校准结果更准确。 若两者有稍微差异时以水温为准。
4) 从滴定管放出去离子水到称量的容量瓶内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注意滴定管中不能有气泡;
{
(2)控制放液速度,使滴定管读数准确(V=10ml/min); (3)滴定管中的水不能溅到容量瓶外; (4)滴定管口最后一滴水也要引入容量瓶中; (5)正确读取数据; (6) ★容量瓶外部必须是干燥的。
6)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为什么选用酚酞指示剂用甲基橙可 以吗为什么
答:邻苯二甲酸氢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在水溶液中显微碱性,酚酞的显色范 围为 pH8-10,可准确地指示终点。 甲基橙的显色范围为,在反应尚未达到终点时,就已经变色,会产生较大的 误差,所以不能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7)
如何校正酸度计,怎样才算校正完毕
#
答:本实验采用两点校正法: a:将选择旋钮置于 pH 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浓度为溶液温度 b:将玻璃电极的玻璃球浸入已知准确 pH 值的(=)的标准缓冲溶液。调节 定位旋钮使指针读数与该值一致,消除电极不对称电势产生的误差。用蒸馏 水洗净玻璃电极后,将玻璃球放入 pH 值为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 钮,使指针读数指向,补偿电极转换系数值不能达到理论值而产生的误差。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思考题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思考题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Y2O3:Eu纳米荧光粉1、过滤所得前驱体放在马弗炉中焙烧的目的是什么?答: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盐熔化形成熔体,熔盐提供了液态的环境,加快了固相反应物之间的传质速度,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同时,由于熔盐双电子层效应,生成物之间又不容易团聚,因而更易获得分散细小粉体,随着温度增加,熔盐促进了Y3+,Eu3+及配位体的扩散起着熔焊作用,使激活剂更容易进入基质且分配均匀并促使基质结晶更完整,表面缺陷减少,发光亮度得以提高。
2、查阅文献,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答:1)高温固相法优点:微晶晶体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余光辉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缺点: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设备要求高。
2)软化学法(1)溶胶—凝胶法优点:可获得更细的粒径,无需研磨,且合成温度比传统合成方法更低。
缺点:发光效率低,余光辉性能差,结晶质量不好,晶粒形状又难以控制,不易工业化。
(2)低温燃烧合成法优点:具有安全、省时、节能的优点。
缺点:同上。
(3)水热合成法优点:产物物相纯度高,可获得较小颗粒。
缺点:同上。
3)物理合成法(1)CO2激光加热气相沉积法优点:可获得的粒径更小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也可通过控制蒸发室的气压来调整纳米微粒粒径的大小缺点:当纳米微粒中Eu的含量超过0.7%时,将会出现单独的Eu2O3相Y2O3:Eu3+ (2)微波辐射合成法优点:选择性加热、受热均匀、副反应减少、产物相对单纯;加热速度快,省时,能耗小。
缺点:采用原料为极少吸收微波的氧化物,必须采取措施,如在被加热原料外覆盖微波吸收介质,才能有效的利用微波法合成发光材料。
荧光防伪材料的制备3、实验时溶液PH过大或则过小有何影响?答:PH过大,溶液中会产生Eu(OH)2白色沉淀。
PH过小,溶液中颜色消失。
4、查阅文献,除了Phen和TTA之外,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代表性配体还有哪些?答:有三乙酰丙酮、三苯基氧膦,PMIP联吡啶等。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思考题: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1. 问题描述: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以下思考题,请给出详细的答案。
2. 实验背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化学实验,包括溶液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仪器分析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思考题,需要进行分析和解答。
3. 实验思考题及答案:3.1 思考题一:为什么在溶液的定性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回答:在溶液的定性分析中,酸碱中和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这是因为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将酸性或碱性物质转化为中性物质,使得溶液中的其他离子更容易被检测和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消除酸性或碱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3.2 思考题二:为什么在定量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回答:在定量分析中,标准曲线的绘制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标准曲线是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绘制出的曲线。
通过该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或其他测量值,确定其浓度。
标准曲线的绘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待测溶液中物质浓度与测量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出曲线,我们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3.3 思考题三:为什么在仪器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标定和校准?回答:在仪器分析中,标定和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标定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待测样品。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仪器的响应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校准仪器。
校准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校准过程中,我们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仪器的误差和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通过标定和校准,我们可以保证仪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精确度。
4. 结论:在分析化学实验中,酸碱中和反应、标准曲线绘制以及仪器的标定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2014

《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须知●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处理强酸、强碱时。
稀释浓硫酸时,先量取所需要的蒸馏水,然后缓慢地将浓硫酸倒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同时小心搅拌。
●严禁擅自将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带出实验室,否则后果自负!●用完试剂后,及时将瓶盖盖上,特别是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不得接触明火。
●使用烧杯等玻璃容器加热时,首先应检查烧杯壁是否有裂痕,加热前用干抹布将烧杯外壁的水擦干,开始加热后不要急剧升温,先小火后大火,以免烧杯受热不均炸裂。
观察烧杯溶液加热情况时,不要让眼睛处于烧杯的正上方。
加热时,同组必须有人在一旁观察,以免溶液局部过热溅出伤人。
加热完毕后,小心取下,置于干燥的...实验台上。
●浓度很高的强酸和强碱未经稀释不得直接入下水道!!●用完后的滤纸等杂物不得随意丢入水槽,以免堵塞下水道。
●实验前需完成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等,可事先将所需记录表格列好。
●原始数据记录要规范、清晰,如有效数字。
●常用酸的浓度,浓硫酸18 M,浓盐酸12 M,浓硝酸15 M。
●取用试剂时,注意试剂瓶标签上所标注的化学组成,有时所购买试剂的组成与我们所需的不完全一致,如结晶水的数目。
●每组同学实验完成后,首先要将本组的实验台打扫干净,将原始数据记录纸和预习报告交给指导老师检查签字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实验1 铅铋混合液中铋、铅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控制溶液酸度,用EDTA连续滴定铋、铅两种金属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二甲酚橙指示剂颜色变化。
二、原理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稳定常数分别为lgK BiY= 27.94,lgK PbY =18.04,两者差值较大。
因此可利用酸效应,控制不同的酸度,用EDTA连续滴定Bi3+和Pb2+。
通常,先调节酸度pH=1,滴定Bi3+;再调节至pH=5~6,滴定Pb2+。
Bi3+ + H2Y2– = BiY– + 2H+Pb2+ + H2Y2– = PbY2– + 2H+在测定时均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终点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1. 引言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试剂和技术手段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化学样品中的组分。
这些实验不仅需要熟练的实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就几个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展开讨论,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关键概念和实验技巧。
2. 思考题一:质量分析2.1 问题描述某个未知物质的分析化学实验结果如下:从样品中提取的溶液过程中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气泡,并伴有气味的释放。
在加入某个试剂后,发生了黄色沉淀的生成。
根据这些实验观察结果,我们能推断出该未知物质中含有哪些可能的化学物质?2.2 分析和讨论首先,肉眼可见的气泡的生成可能表明未知物质中含有可释放气体的化学物质。
进一步观察气味的释放可以得到更多信息,例如硫化氢气味可能表明未知物质中含有硫化物离子。
其次,黄色沉淀的生成可以提示未知物质中含有可与某种试剂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化学物质。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测试,例如酸碱滴定、溶液气体测试等,可以进一步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
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和试剂的选择,我们可以逐渐缩小化学物质的范围,最终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
3. 思考题二:仪器分析3.1 问题描述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使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某个化学物质的浓度。
某位同学在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发现不同溶液在同样的光程下,吸光度测定值差异较大。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3.2 分析和讨论测量吸光度的过程中,光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不同溶液在同样的光程下有不同的吸光度测定值差异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溶液中存在浑浊、沉淀等杂质,影响了光的透过性。
2.溶液的浓度不同,浓度较高的溶液吸光度值较大。
3.溶液的颜色不同,不同颜色吸光度值也不同。
为了减小这些差异,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1.在测量前,对溶液进行过滤、离心等处理,消除其中的浑浊物质和沉淀。
2.根据样品中待测化学物质的浓度范围,选择适当的稀释倍数,使浓度适中,以确保吸光度测定值在可检测范围内。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思考题

2.
mV ,是
一定值,也与扫描速度 v 无关,即对于一可逆反应,无论扫描速度 v 为何值,均会出现 氧化还原电流
实验四
1. 解释乳液。雪花膏属于什么类型的乳液? 乳液是一种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 系。雪花膏属于 o/w 型乳化体系。 分别写出雪花膏的内相与外相中所包含成分。 内相:硬脂酸单甘酯 外相:甘油、蒸馏水 试述配方中各组分作用。 硬脂酸:遮盖柔滑作用,成膜,部分与碱成皂; 氢氧化钾:皂化部分硬脂酸,生成硬脂酸皂。 甘油:降低水的蒸汽压,使水分较难蒸发,增加膏体可塑性,易涂展于皮肤; 十六醇:滋润、稳定膏体; 羊毛脂:滋润皮肤的油性成分,可防止乳化粒子变粗; 硬脂酸单甘脂:辅助乳化剂; 尼泊金酯:防腐剂 在配制乳剂,为什么将油相、水相分别配制,再混合一起? ①因为油相和水相成份配制时所需条件不同 ②乳化时,应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 水包油型(O/W)乳化体系和油包水型(W/O)乳化体系相互转化的条件是? HLB 值为 2~6 时为 w/o 型; HLB 值为 10~14 时为 o/w 型。 想要得到均匀、细腻稳定的乳剂,在配制中应注意什么? 在搅拌时,搅拌速度应随温度的缓慢降低而逐步搅拌速度。
实验三
1. 在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各起什么作用? 工作电极:是指在测试过程中可引起试液中待测组分浓度明显变化的电极; 辅助电极:也叫对电极,它只用来通过电流以实现研究电极的极化; 参比电极:是指测量各种电极电势时作为参照比较的电极。 按 1 式,当 v→0 时,Ip→0,据此可以认为采用很慢的扫描速度时不出现氧化还原电流 吗? 不可以。 根据可逆反应判定标准, ������������ = 1, 与电势扫描速度 v 无关; 而∆������������ =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综合化学实验(I)实验1四甲基乙二胺碱式氯化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在酚催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1.画出(R)-和(S)-1,1'-联萘-2,2'-二酚的立体结构式,并说明具有手性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写出β-萘酚发生自由基氧化偶联生成1,1'-联萘-2,2'-二酚的反应机理,并说明该反应还可能形成什么副产物。
3.外消旋1,1-联萘-2,2-二酚如何拆分?如何测定光活性的1,1-联萘-2,2-二酚纯度?实验2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金属电结晶1.在循环伏安实验(2)中,如何计算扫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1)中,为何两次循环的起始沉积电位不同?3.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双电层充电结束后电流时间曲线出现一个峰,该峰对应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4.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每次实验前要在0.8 V先保持30 s?实验3沸石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分布测定1.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抽真空及加热处理?将样品管从预处理口转移至测试口时,应注意些什么?2.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等温吸附线形状的差异,确定其为第几类等温吸附线型,并简要分析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小与等温吸附线之间的关联。
3.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晶体主窗口的理论直径和实测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并试说明二者的区别。
实验4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1 / 10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2.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3.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实验5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1.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其目标物提取效率直接影响到最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怎样来评估目标物的提取效率?2.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蔬菜中菊酯农药残留量,应特别注意那些事项?是否可以采用归一化法或内标法来测定其残留量?3.如果农药色谱峰有重叠不能完全分开,可以调节哪些参数来改善色谱分离效果?综合化学实验(II)实验6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定1.在合成产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问题?2.在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合成的粗产物时主要能除掉哪些杂质?产品提纯中你认为是否有更优的方法?3.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酸、有机物)?不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后将会造成什么危害?4.低频区金属酞菁与自由酞菁红外光谱的差异提供了什么结构信息?5.合成产物的磁化率测试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单讨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综合化学实验(I)实验1四甲基乙二胺碱式氯化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在酚催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1.画出(R)-和(S)-1,1’-联萘-2,2’-二酚的立体结构式,并说明具有手性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写出β-萘酚发生自由基氧化偶联生成1,1’-联萘-2,2’-二酚的反应机理,并说明该反应还可能形成什么副产物。
3.外消旋1,1-联萘-2,2-二酚如何拆分?如何测定光活性的1,1-联萘-2,2-二酚纯度?实验2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金属电结晶1.在循环伏安实验(2)中,如何计算扫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1)中,为何两次循环的起始沉积电位不同?3.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双电层充电结束后电流时间曲线出现一个峰,该峰对应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4.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每次实验前要在0.8 V先保持30 s?实验3沸石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分布测定1.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抽真空及加热处理?将样品管从预处理口转移至测试口时,应注意些什么?2.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等温吸附线形状的差异,确定其为第几类等温吸附线型,并简要分析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小与等温吸附线之间的关联。
3.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晶体主窗口的理论直径和实测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并试说明二者的区别。
实验4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2.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3.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实验5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1.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其目标物提取效率直接影响到最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怎样来评估目标物的提取效率?2.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蔬菜中菊酯农药残留量,应特别注意那些事项?是否可以采用归一化法或内标法来测定其残留量?3.如果农药色谱峰有重叠不能完全分开,可以调节哪些参数来改善色谱分离效果?综合化学实验(II)实验6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定1.在合成产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问题?2.在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合成的粗产物时主要能除掉哪些杂质?产品提纯中你认为是否有更优的方法?3.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酸、有机物)?不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后将会造成什么危害?4.低频区金属酞菁与自由酞菁红外光谱的差异提供了什么结构信息?5.合成产物的磁化率测试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单讨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思考题:1)使用滴定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答:(1)洗涤酸式滴定管先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最后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酸式滴定管用洗涤液洗涤时,应先将乳胶管摘下后再洗,洗净后再装上。
(2)试漏装入液体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5分钟,观察刻线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酸式滴定管旋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
若有滴漏,酸式滴定管应在旋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3)赶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方液可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向上弯曲,用力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排出,排出气泡。
(4)滴定左手使用活塞,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轻轻向内扣住活塞,逐渐放出溶液。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即实线应与弯月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减小误差,每次都从零开始读数。
排除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同(3)2)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最后一滴液体如何处理?答:移液管的操作要领:(1)洗涤应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至刻度线2cm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直流下液体;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应用化学研究方法思考题总结

《应用化学研究方法》课程思考题刘洪涛老师:●镍铁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是什么?答:●相对于锂离子电池,镍铁电池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1)资源丰富,价格低廉(2)铁元素无毒,绿色环保(3)耐受性优异,使用寿命长缺点:(1)析氢过电位低,自放电严重(2)易生成钝化膜,难以高倍率放电,放电电压低(3)低温性能差,充电效率低(4)能量密度低,功率密度低●铁电极性能的改善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答:提高放电容量、抑制析氢、减小自放电、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倍率性能、改善电极综合性能●从安全、环保的角度,你认为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基本问题?答:正负极材料:(1)充放电后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2)环境友好,制造过程及电池废弃的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电解液:(1)化学性能稳定,与电池内集流体和活性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2)无腐蚀性,安全低毒,不易燃(3)最好能够生物降解刘素琴老师:1. 请从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计算其比电容比电容C m=闭合曲线积分面积/(2mrU)其中m为电极活性物质质量,r为扫描速率,U为电势窗口积分面积中,电流单位为A,不是电流密度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要求有哪些?如何设计或改进制备与合成实验方法,获得满足要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要求:电容量高;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耐腐蚀性好;高温下较高的稳定性;易于处理,相容性好;价格便宜。
合成实验方法改进: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氮掺杂和石墨化改性;制备二维多孔超薄碳片;制备二维多孔超薄碳片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片阵列;有序多孔状四氧化三锰/氮掺杂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3.你所知道的表征粉体材料粒径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研究过程中如何弥补其不足?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用于纳米级颗粒测量x射线衍射线宽法: 优点:不仅可用于分散颗粒测定,也可用于极细纳米颗粒测定; 缺点:晶粒较大时误差较大;沉降法: 优点:可分析颗粒尺寸范围宽的样品;缺点:分析耗时长;激光散射法:优点:测定迅速,一次只需十几分钟;可在分散最佳状态下测定,如:超声波分散后可立即测定,不必等待;缺点:结果受分布模型影响大,仪器造价高,分辨率低;弥补:根据所得粉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征,也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进行表征,选择比较准确的结果。
化学分析实验部分思考题与答案.doc

化学分析实验部分思考题与答案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捉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1.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2. CdCb、Cd(N0j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____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暈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暈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酥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乙同学认为只有猜想③正确,可是丙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丁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试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②正确,有的同学认为自已的猜想⑥正确,各执一词。
于是小明同学想出一-种方法: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溶液,然后再滴入 ______ ,根据先看到_______ ,后看到________ 的现象,从而得岀猜想⑥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手段,但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小明同学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你认为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准确验证猜想⑥正确。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H2In-? HIn2-? In3-(pKa2=6.3 pKa3=11.55)紫红兰橙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
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问题一:为什么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滴定法?答: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到待测溶液中,并观察溶液的颜色、电位或其他性质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达到。
滴定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滴定法的使用有以下几个原因:1.准确性:滴定法在实验操作方法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利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同时,滴定法在标准操作下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迅速性:滴定法通常只需要一次实验就能得到分析结果,节省了时间和实验成本。
滴定法操作简便,所需的仪器设备相对较少,因此也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日常分析中。
3.广泛性:滴定法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分析化学测定,可以用于分析酸碱、氧化还原和络合反应等。
无论是无机分析、有机分析还是生化分析,滴定法都可以提供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案。
4.经济性:滴定法的设备和试剂相对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标准溶液的制备也相对容易,通常只需要一些常见的试剂和玻璃仪器。
因此,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滴定法可以提供经济可行的分析手段。
综上所述,滴定法由于其准确性、迅速性、广泛性和经济性等优点,成为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各种物质浓度,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问题二:在滴定法中,我们通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
请简要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及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答: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它在不同pH值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滴定法中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原理是基于指示剂颜色变化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以下几种:1.酚酞:酚酞为弱酸性指示剂,其酸性形式为无色,碱性形式为粉红色。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保持无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呈现粉红色。
酚酞常用于酸对碱的滴定实验中,如测定醋酸含量等。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综合分析实验思考题答案

1四氯化三铅组成的测定思考题:1、能否加其他酸如硫酸或盐酸使四氧化三铅分解为甚么答:不可以。
盐酸会与四氧化三铅反应,盐酸被四氧化三铅中的二氧化铅氧化成氯气。
硫酸会与二价铅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沉淀,与二氧化铅分离不出来。
故盐酸和硫酸均不可以(不能。
用硝酸分解四氧化三铅中的二价铅与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铅,从而使二价铅和二氧化铅分离。
若使用硫酸或者盐酸的话,生成的硫酸铅和氯化铅均难溶于水,不利于二价铅和二氧化铅的分离)2、二氧化铅氧化碘离子需要在酸性介质中进行,能否加硝酸或盐酸以代替醋酸为什么答:醋酸作为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环境保持PH=5~6。
若用强酸代替,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变化大,不利于二氧化铅氧化碘离子这一反应。
另外硝酸会氧化碘离子变为碘单质,影响硫代硫酸钠的滴定量。
而四氧化三铅中的二氧化铅氧化盐酸,消耗二氧化铅的量。
(不能。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会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使实验结果偏大;盐酸中的Cl-具有还原性,易被强氧化剂二氧化铅氧化,消耗一定量的二氧化铅,使实验结果偏小。
)操作题:1、氧化铅的含量测定中开始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与六亚甲基思胺时,溶液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当用EDTA滴定时,溶液的颜色又发生什么变化答: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后溶液从黄色变为橙色。
加入六亚甲基思胺时溶液由橙色变为紫红色。
用EDTA滴定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
3、在二氧化铅含量测定中,为什么要加入0.8g固体碘化钾溶液有什么变化答:加入0.8g 固体碘化钾是要使二氧化铅全部被还原与溶解。
此时溶液呈透明棕色。
4、在二氧化铅含量测定中,为什么不一开始加入1mL2%淀粉液,而是到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至淡黄色才加入答:淀粉与碘单质络合生成蓝色物质。
若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溶液,淀粉则会络合较多的碘单质,则硫代硫酸钠与碘单质反应的量就少。
到溶液至淡黄色才加入淀粉溶液,此时的碘单质几乎和硫代硫酸钠反应完全,使得碘单质与淀粉反应量较少,减少误差。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

《综合化学实验》思考题综合化学实验(I)实验1四甲基乙二胺碱式氯化铜配合物的制备及在酚催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1.画出(R)-和(S)-1,1'-联萘-2,2'-二酚的立体结构式,并说明具有手性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写出β-萘酚发生自由基氧化偶联生成1,1'-联萘-2,2'-二酚的反应机理,并说明该反应还可能形成什么副产物。
3.外消旋1,1-联萘-2,2-二酚如何拆分?如何测定光活性的1,1-联萘-2,2-二酚纯度?实验2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金属电结晶1.在循环伏安实验(2)中,如何计算扫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1)中,为何两次循环的起始沉积电位不同?3.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双电层充电结束后电流时间曲线出现一个峰,该峰对应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4.在电位阶跃的暂态实验(2)中为何在每次实验前要在0.8 V先保持30 s?实验3沸石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分布测定1.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抽真空及加热处理?将样品管从预处理口转移至测试口时,应注意些什么?2.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等温吸附线形状的差异,确定其为第几类等温吸附线型,并简要分析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小与等温吸附线之间的关联。
3.比较NaA、NaY和ZSM-5沸石分子筛晶体主窗口的理论直径和实测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并试说明二者的区别。
实验4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1 / 10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2.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3.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实验5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1.样品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其目标物提取效率直接影响到最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怎样来评估目标物的提取效率?2.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蔬菜中菊酯农药残留量,应特别注意那些事项?是否可以采用归一化法或内标法来测定其残留量?3.如果农药色谱峰有重叠不能完全分开,可以调节哪些参数来改善色谱分离效果?综合化学实验(II)实验6金属酞菁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定1.在合成产物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问题?2.在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合成的粗产物时主要能除掉哪些杂质?产品提纯中你认为是否有更优的方法?3.如何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酸、有机物)?不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后将会造成什么危害?4.低频区金属酞菁与自由酞菁红外光谱的差异提供了什么结构信息?5.合成产物的磁化率测试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单讨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Y2O3:Eu纳米荧光粉
1、过滤所得前驱体放在马弗炉中焙烧的目的是什么?
答: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盐熔化形成熔体,熔盐提供了液态的环境,加快了固相反应物之间的传质速度,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同时,由于熔盐双电子层效应,生成物之间又不容易团聚,因而更易获得分散细小粉体,随着温度增加,熔盐促进了Y3+,Eu3+及配位体的扩散起着熔焊作用,使激活剂更容易进入基质且分配均匀并促使基质结晶更完整,表面缺陷减少,发光亮度得以提高。
2、查阅文献,制备稀土发光材料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1)高温固相法
优点:微晶晶体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余光辉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缺点: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设备要求高。
2)软化学法
(1)溶胶—凝胶法
优点:可获得更细的粒径,无需研磨,且合成温度比传统合成方法更低。
缺点:发光效率低,余光辉性能差,结晶质量不好,晶粒形状又难以控制,不易工业化。
(2)低温燃烧合成法
优点:具有安全、省时、节能的优点。
缺点:同上。
(3)水热合成法
优点:产物物相纯度高,可获得较小颗粒。
缺点:同上。
3)物理合成法
(1)CO2激光加热气相沉积法
优点:可获得的粒径更小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也可通过控制蒸发室的气压来调整纳米微粒粒径的大小
缺点:当纳米微粒中Eu的含量超过0.7%时,将会出现单独的Eu2O3相Y2O3:Eu3+ (2)微波辐射合成法
优点:选择性加热、受热均匀、副反应减少、产物相对单纯;加热速度快,省时,能耗小。
缺点:采用原料为极少吸收微波的氧化物,必须采取措施,如在被加热原料外覆盖微波吸收介质,才能有效的利用微波法合成发光材料。
荧光防伪材料的制备
3、实验时溶液PH过大或则过小有何影响?
答:PH过大,溶液中会产生Eu(OH)2白色沉淀。
PH过小,溶液中颜色消失。
4、查阅文献,除了Phen和TTA之外,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代表性配体还有哪些?
答:有三乙酰丙酮、三苯基氧膦,PMIP联吡啶等。
5、稀土离子Eu3+形成的产物一般发什么颜色光?为什么?
答:一般发红光,因为稀土铕配合物的荧光更强,Eu3+与5D0-7F2的特征发射,其发光波长为614nm左右,半峰宽小于10nm,其发红色光。
6、两次实验所得的产物在同一波长激发下,荧光强弱比较,得出什么结论,讨论?
答:从荧光强弱可发现Eu(TTA)3phen荧光更强,Eu2+离子的荧光性能受配体的三重态与稀土离子最低激发态之间能量的匹配程度和配合物结构两因素影响,由文中可知两者产物结构相似,其所以产生这个结果可能原因是TTA作为配体的三重态,与Eu3+最低激发态之间能量匹配程度更高。
7、简要介绍OLED发光器件,分类,前景?
答:OLED是一种由有机分子薄片组成的固态设备,施加电力之后就能发光。
分类:被动矩阵OLED、主动矩阵OLED、透明OLED、顶部发光OLED、可折叠OLED 前景:由于OLED的全固态性、高亮度、宽视角、低功耗和宽工作温度逐渐应用于特殊照明领域,且也具有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的潜力在未来的的节能环保型照明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8、TiO2晶体有哪几种结构。
哪种具有较好催化性能?
答:TiO2晶体有金红石型、锐钛矿型和板钛矿型,其中催化剂性能好的为锐钛矿型。
9、简介制备纳米TiO2方法和要求?
答:(1)工业制备方法:硫酸法和氯化法
(2)根据想制备TiO2颗粒的尺寸大小,又分气相法和液相法;
液相法又分为: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气相法又分为:回氯钛气相法、钛醇盐气相水解法、钛醇盐气相沉积法。
一般气相法用于生产纳米TiO2,液相法可控制TiO2颗粒大小。
10、本实验系统的反应机理如何?
答:机理——光照射到TiO2,使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价带上形成空穴,空穴与水作用,以及电子与溶解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氧化性的基团或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11、绘出合成样品的XRD谱图,进行物相分析。
答:由讲义上附的XRD图谱可知,产生的XRD图谱与所给的标准XRD图谱中的锐钛矿型TiO2相符,可见所制备的TiO2的晶体结构为锐钛矿型。
12、为什么钛酸正丁酯要预先溶解在正丁醇溶液中?
答:因为钛酸正丁酯容易水解,直接用水溶解,得不到想要的混合均匀的钛溶液。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研究
13、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硫酸镍——氧化剂次亚磷酸钠——还原剂乙酸钠——缓冲剂
乳酸与冰乙酸——复合络合剂硫脲——稳定剂
14、镀液配制时,为什么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必须在两个烧杯中分别配置后再混合到一起?
答:因为次亚磷酸钠为强还原剂,会使硫酸镍迅速还原成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