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知识}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
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介绍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介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 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鲁质兴办发〔2009〕7号关于印发《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及《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通则》(试行)的通知各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各有关单位: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09]7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制定了《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和《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通则》(试行)两个配套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主题词:省长质量奖通则通知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1 总则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评审通则。
1.2 山东省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省质量管理奖”)以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具体评审标准。
1.3 省质量管理奖授予质量管理绩效显著,产品质量(含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1.4 省质量管理奖的评审范围包括工业、商贸、建设和服务等行业中的各类企业(含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1.5 省质量管理奖每年评选一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均可自愿申报。
1.6 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6.1 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1.6.2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综合评价、好中选优;1.6.3 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增加申报企业的负担。
1.7 省质量管理奖的奖项设置:1.7.1 省质量管理奖,每年授奖企业不超过10家;1.7.2 省质量管理奖提名奖,每年获奖企业不超过5家。
品质奖励管理制度
品质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激励员工提高工作品质,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生产岗、品质检验、质量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严格执行品质奖励管理制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员工提高工作品质,优化生产流程。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在产品设计、工艺改进、质量检验等方面提出建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五条本制度的实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二章奖励对象第六条奖励对象包括:生产一线员工、质量检验员、技术员、工程师、管理人员等。
第七条奖励标准将根据员工工作表现、产品质量改进、效益提高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第八条对提出重大技术创新、有效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员工,公司将予以特别奖励。
第三章奖励内容第九条奖励内容包括:奖金、荣誉称号、技能培训、晋升机会等。
第十条优秀员工将获得公司颁发的荣誉称号和奖金。
奖金数额根据个人绩效和贡献程度而定。
第十一条对于提出重大技术创新的员工,公司将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并有可能被提拔岗位。
第四章奖励评定第十二条奖励评定工作由公司设立的奖励评定委员会负责组织。
第十三条奖励评定委员会成员由公司高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人选由公司董事会任命。
第十四条奖励评定委员会将定期评审提案,确定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第五章奖励宣传第十五条公司将通过内部刊物、企业公告栏等渠道宣传奖励获得者的事迹,激励全员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技能。
第六章奖励管理第十六条奖励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牵头负责,具体执行由部门负责人全程监督。
第十七条奖励名单的公示和提案审批程序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第十八条奖励发放应及时有效,不得出现延误、漏发等情况。
第十九条奖励发放应按规定提取发票并保存,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条对于出现奖励申报违规行为的人员,公司将依据公司制度进行纪律处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公司将不断改进奖励标准和内容,提高奖励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细则(试行)
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细则(试行)(服务业)1、领导和战略(200)领导和战略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如何确立组织价值观,以顾客、员工、社会为中心,如何建立战略目标,如何实施以及组织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
1.1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30)1.1.1组织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1.1.2组织的经营理念应在组织经营战略中体现;1.1.3组织的经营理念为全体员工所理解、接受,并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体现。
1.2领导作用(50)1.2.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对顾客、员工、社会及其他相关方作出承诺,并根据承诺对象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提高。
a)为顾客提供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确保顾客满意;b)为员工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c)依法经营,遵守经营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尽好公民义务;d)提供充分的资源保证。
1.2.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有效。
1.2.3领导参与1.2.3.1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亲自不断接受质量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
1.2.3.2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参加重大的质量活动,包括:a)主持制订组织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b)确定和优化组织的机构设置,主持职能的分配;c)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特别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主持管理评审和重大的质量改进;d)参加与顾客、供方、员工和社区的合作活动。
1.3经营战略策划(35)1.3.1组织制定了经营战略决策程序;1.3.2组织在应对主要挑战,提高竞争地位、整体绩效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了综合报告,并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对经营战略、战略目标进行论证,作出决策。
1.3.3根据经营战略制订组织发展规划,可包括:规模、质量、市场、资源等。
1.3.4组织应以年度目标来贯彻发展规划,目标应展开到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并提供资源和有效措施的保证。
1.4企业文化(25)1.4.1注重建设体现组织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标准(共15页)
全国质量管(Guan)理奖评尺度1 领(Ling)导〔120分(Fen)〕带领(Dao)条款用于评价高层带领如何确立组织的价值不雅、开(Kai)展标的目的、绩效期望,以顾客及其他受益者为中心,如何授权、创新、学习。
同时还评价组织的监管系统,以及组织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
1.1 组织的带领〔70分〕方法--展开说明高层带领如何带领组织,如何评估组织的绩效。
说明组织的监管系统。
a. 高层带领的作用⑴组织的价值不雅、持久和短期开展标的目的及绩效期望是什么?组织的高层带领如何确立和落实组织的价值不雅、持久和短期开展标的目的及绩效期望?高层带领如何为顾客及其他受益者缔造价值,使之达到平衡,并将其纳入到组织的绩效期望中?⑵高层带领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组织的价值不雅、开展标的目的和绩效期望?如何传递到主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层带领如何确保在以上方面的双向沟通?⑶高层带领如何为授权、创新、快速反响缔造一个良好环境?如何为组织和员工的学习缔造一个良好环境?如何为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性为尺度缔造一个良好环境?b. 组织的自律组织的监管系统是如何致力于解决以下关键因素的?·组织行为的办理者责任·财政责任·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股东和受益者利益的庇护〔适当时〕c. 组织绩效的评价⑴高层带领如何评价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评价组织的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评价组织变化的能力?⑵高层带领按期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近期的主要绩效评价中有何发现?⑶高层带领如何按照绩效评价的成果确定组织持续改进的优先次序,以及主要业务冲破性改进的优先次序?如何按照绩效评价的成果确定组织创新的时机?这些优先改进次序和创新的时机如安在组织内部贯彻执行?如何适当地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中实施,以确保组织的一致性?⑷如何评价高层带领,包罗首席执行官的绩效?如何评价董事会各成员的绩效〔适宜时〕?如何运用组织绩效评价成果来改进高层带领的带领效率,以及董事会和带领系统的效率?注:1. 组织的开展标的目的 [1.1a(1)] 与组织的愿景和尺度[2.1]及[2.2]中的战略目标及活动方案相关。
质量管理考核与奖惩办法
质量管理考核与奖惩办法
1. 质量管理考核
(1)质量管理考核人员的选拔应符合岗位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能,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2)质量管理考核应按照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保证、客户满意度等多项指标。
(3)考核应设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考核结果应及时公示,同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 质量管理奖惩
(1)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召回、退货、赔偿等措施。
(2)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严重失误或违规行为的人员,应当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并进行追责问责。
(3)针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表现或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奖励形式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奖金、礼品等,也可以是荣誉奖励,如称号、证书等。
质量奖评审实施方案
质量奖评审实施方案一、背景。
质量奖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奖项,对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质量奖评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以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严谨,提高质量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评审组成。
1. 评审委员会,由行业专家、学者、企业质量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对申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
2. 评审专家,根据申报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质量管理领域的专业要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专家,具体负责对申报企业的相关方面进行评审。
三、评审程序。
1. 申报材料提交,申报企业需按照评审要求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并按时提交至评审委员会。
2. 初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企业。
3. 现场考察,对初审通过的申报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4. 评审专家评审,评审专家根据现场考察情况,对申报企业进行深入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5. 终审,评审委员会对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终审,确定获奖企业名单。
四、评审标准。
1.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目标、组织架构、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评价。
2. 产品质量,对申报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
3. 创新能力,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4. 综合实力,综合考量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
五、奖项设置。
1. 优秀质量奖,对综合实力较强、在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
2. 创新质量奖,对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鼓励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3. 特别质量奖,对在特定领域或特殊质量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企业进行表彰。
六、评审原则。
1. 公正公平,评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
质量奖评审细则
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细那么根据?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方法?,现制定?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细那么?。
一、总那么本细那么为组织申报省质量奖提供了评价实施指南和评审规。
适用于指导、规省政府质量奖的评审工作,指导组织在创奖过程中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并进展自我评价。
二、参评组织根本要求——现代效劳业〔旅游、金融、养老、物流、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近三年顾客满意度均处于国或省领先,无顾客投诉。
——现代农业〔含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产业、有机产品、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等〕、近三年质量技术标准〔如杂交、无土、温室、机械化等〕、现代化工程技术、卫星遥感遥测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展集成化组装的应用处于国或省领先。
——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信息化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近三年抽检合格率,出厂合格率,产品标准主要指标到达国先进或省领先。
——工业企业〔高端制造业、传统制造业〕近三年产品质量合格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未出现产品质量监视抽查不合格现象。
——建立施工业〔房屋建筑和市政根底设施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等〕近三年,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企业无不良行为记录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工程质量投诉。
省其他组织其质量管理处于省领先地位或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显著的市场号召力和美誉度,执业理念先进,开展趋势良好,潜力突出。
三、评审容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容包括质量〔350分〕、技术〔200分〕、品牌〔200分〕、效劳〔100分〕和效益〔150〕五局部,总分值1000分。
〔一〕质量方面〔350分〕<一>质量开展〔100分〕——质量战略〔30分〕1.高层领导重视并亲自推动质量战略工作;〔5分〕2.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将质量追求与质量开展纳入企业总体战略;〔5分〕3.制定质量战略或规划,并组织实施;〔10分〕4.实施质量战略产生近期效果和长远影响。
〔10分〕——质量文化〔10分〕1.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5分〕2.积极推动质量文化建立,建立质量文化的相关制度机制,质量文化被本企业全体成员所承受,并共同遵守。
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特设立全国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奖)。
第二条质量管理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着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第三条为了科学、公正、客观地开展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质量管理奖评审遵循为企业服务的宗旨。
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根据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对企业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审。
第五条质量管理奖每年评审一次。
由中国质量质量协会(以个简称中国质协)按照评审原则、当年质量管理实际水平,适当考虑企业规模,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植等政策确定授奖奖项。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六条质量管理奖评审范围为:工业(含国防工业)、工程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国有、股份、集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及独资企业。
第七条非紧密型企业集团不在评审范围之内。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第八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机构由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两级机构组成,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第九条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地区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有权威的质量专家组成。
负责研究、确定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的方针、政策,批准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及评审标准,审定获奖企业名单。
第十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由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工作者和评审人员组成。
负责实施质量管理奖评审,并向审定委员会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其主要工作是:拟订、修改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培训、评聘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奖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获奖企业进行监督和帮促。
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细则(试行)
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细则(试行)(服务业)1、领导和战略(200)领导和战略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如何确立组织价值观,以顾客、员工、社会为中心,如何建立战略目标,如何实施以及组织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
1.1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30)1.1.1组织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1.1.2组织的经营理念应在组织经营战略中体现;1.1.3组织的经营理念为全体员工所理解、接受,并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体现。
1.2领导作用(50)1.2.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对顾客、员工、社会及其他相关方作出承诺,并根据承诺对象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提高。
a)为顾客提供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确保顾客满意;b)为员工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c)依法经营,遵守经营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尽好公民义务;d)提供充分的资源保证。
1.2.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有效。
1.2.3领导参与1.2.3.1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亲自不断接受质量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
1.2.3.2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参加重大的质量活动,包括:a)主持制订组织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b)确定和优化组织的机构设置,主持职能的分配;c)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特别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主持管理评审和重大的质量改进;d)参加与顾客、供方、员工和社区的合作活动。
1.3经营战略策划(35)1.3.1组织制定了经营战略决策程序;1.3.2组织在应对主要挑战,提高竞争地位、整体绩效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了综合报告,并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对经营战略、战略目标进行论证,作出决策。
1.3.3根据经营战略制订组织发展规划,可包括:规模、质量、市场、资源等。
1.3.4组织应以年度目标来贯彻发展规划,目标应展开到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并提供资源和有效措施的保证。
1.4企业文化(25)1.4.1注重建设体现组织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
一、评审目的
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标准是为了鼓励和认可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组织,促进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推动全国经济持续发展。
二、评审范围
评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机构等各类组织,以其在质量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应用情况为评审对象。
三、评审标准
1.领导与战略规划
–组织领导对质量管理的承诺和支持情况
–质量管理战略是否与组织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
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维护
–是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政策和目标的设定与执行情况
3.资源管理
–是否有效配置和管理质量管理所需的各类资源
–培训计划和实施效果
4.过程管理
–关键流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问题和风险管理的成效
5.绩效评价
–绩效指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
–客户满意度和质量改进成果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目标设定和成效
–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推广情况
四、评审方法
评审采用组织自评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各项评审标准通过评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专家评审将对自评结果进行确认和辅导,确保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评审结果公布与奖励
评审结果将以各项标准得分和评价意见的形式进行公布,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组织将颁发全国质量管理奖,并给予相应奖励和表彰。
六、结语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我国各类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共同推动全国经济向更加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愿更多组织积极参与评审活动,共同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质量奖实施方案
质量奖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激励和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公司决定设立质量奖,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
二、奖项设置。
1. 优秀质量管理奖,表彰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奖励金额XXX元。
2. 质量创新奖,表彰在产品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奖励金额XXX元。
3. 个人贡献奖,表彰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奖励金额XXX 元。
三、评选标准。
1. 优秀质量管理奖评选标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质量管理绩效指标、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力等。
2. 质量创新奖评选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改进情况、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反馈和用户满意度等。
3. 个人贡献奖评选标准包括,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工作业绩等。
四、评选流程。
1. 提名阶段,企业自荐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推荐,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
2. 审核阶段,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入围企业和个人。
3. 现场考察,对入围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4. 终审阶段,评审委员会进行终审评选,确定获奖名单。
五、奖励措施。
1. 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
2. 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媒体上进行宣传推广。
3. 提供相关培训和交流机会。
六、后续跟踪。
1. 对获奖企业和个人进行后续跟踪,了解奖励的实际效果。
2. 组织获奖企业和个人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3. 鼓励获奖企业和个人继续在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七、总结。
通过实施质量奖,公司将进一步激励和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
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质量奖管理办法
质量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区质量奖励制度,规范质量奖评选表彰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治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量奖是经中共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在质量领域授予组织和个人的荣誉。
质量奖旨在推广科学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激励组织和个人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三条质量奖每两年评选1次,分设质量奖(组织)和质量奖(个人)2个奖项,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数量每届均不超过3个。
如没有满足获奖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奖项可以空缺。
第四条质量奖的评选突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遵循申请自愿、不收费和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质量奖的申报、评选、表彰、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设立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以下称评选表彰委员会)。
评选表彰委员会主任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质量专家、学者组成。
评选表彰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审定评审标准、程序、细则等重要工作规范,审议确定获奖组织和个人建议名单并报请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审定,处理和决定评选表彰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第七条评选表彰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质量专家、学者组成,负责质量奖的材料评审、现场评审、陈述答辩等评审工作。
第八条评选表彰委员会下设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人事、纪检等方面人员组成,负责质量奖评选表彰的监督工作。
第九条评选表彰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作为评选表彰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质量奖评选表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申报受理第十条申报质量奖的组织(以下称申报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在自治区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近五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事故,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二)在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和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全区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三)实现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成效创新,并具有推广价值;(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崇尚优秀质量文化;(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
安徽省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
安徽省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1. 引言为了加强和规范安徽省质量奖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奖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2. 质量奖评审的目的和范围2.1 目的本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表彰安徽省内在质量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企事业单位,推动安徽省质量水平的提高。
2.2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安徽省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申报安徽省质量奖评审的工作。
3. 质量奖评审的组织机构3.1 安徽省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安徽省质量奖评审委员会是负责安徽省质量奖评审工作的最高组织机构,由省质监局局长担任主任,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派员参加。
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审标准、组织评审工作、审定评审结果等。
3.2 评审专家组评审专家组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评审。
评审专家组由质量奖评审委员会组织遴选,评审专家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 质量奖评审的程序质量奖评审程序分为申报和评审两个阶段。
4.1 申报阶段企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质量奖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企业基本情况介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绩效实施情况等。
申报材料应真实、完整,对所申报的内容做到实事求是。
4.2 评审阶段评审阶段包括初审、现场评审和终审。
4.2.1 初审初审由质量奖评审委员会组织进行。
初审的目的是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确定哪些单位进入现场评审阶段。
4.2.2 现场评审现场评审是评审专家组对初审通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价的阶段。
评审专家组将根据申报材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对申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绩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评审报告。
4.2.3 终审终审由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
终审的目的是根据评审报告,最终确定获奖单位和奖项等级。
5. 质量奖评审的评价标准质量奖评审应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质量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和顾客满意度•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6. 质量奖的奖项设置根据评审结果,质量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奖项。
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试行)
佚名
【期刊名称】《质量与可靠性》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一、总则1.国家质量管理奖是国家授予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励。
目的是提高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要贯彻改革、开放方针。
2.国家质量管理奖授予范围为工业(含国防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建筑施工和商业、旅游、服务等企业。
3.国家质量管理奖的评审,要充分体
现帮促精神和企业上等级工作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少而精”的原则,
从不同企业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打分,综合评价。
4.国家质量管理奖每年评审一次。
特大型工业企业,小型工业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企业分预评和正式授奖两个
阶段,预评期为一年,期满进行复审,合格后经审定正式授
【总页数】3页(P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
【相关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J], ;
2.吉林省质量管理奖和吉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评审管理办法 [J], ;;
3.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评审与咨询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J], 无
4.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档案管理成果评审范围和标准(试行) [J],
5.国家药监局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质量奖评选 实施方案
质量奖评选实施方案一、背景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为了激励和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我们特制定了质量奖评选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评选对象1. 企业类:本市注册的各类企业均可报名参评,不限行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
2. 个人类:在企业中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个人,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等。
三、评选标准1. 企业类:(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2)产品质量状况;(3)质量管理创新成果;(4)质量管理绩效等。
2. 个人类:(1)在企业内部取得的质量管理成绩;(2)在行业内的影响力;(3)个人质量管理创新成果等。
四、评选程序1. 报名阶段:参评企业和个人需填写报名表,提交相关材料,并缴纳报名费用。
2. 资格审核:由评选组织机构对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参评对象。
3. 评审阶段:评选组织机构组织专家对参评对象进行评审,确定候选名单。
4. 公示投票:将候选名单公示,接受公众投票,公众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结果的重要依据。
5. 颁奖仪式:评选组织机构将在公示投票结束后举办颁奖仪式,对获奖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奖项设置1. 企业类:(1)质量管理优秀奖:1-3名;(2)质量管理创新奖:1名;(3)产品质量优秀奖:1-3名。
2. 个人类:(1)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奖:1-3名;(2)质量管理创新个人奖:1名。
六、奖励措施1. 对获奖企业和个人给予奖金、奖杯、证书等奖励,并在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 对获奖企业和个人给予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
七、宣传推广1. 评选组织机构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评选信息,并定期更新评选进展;2. 邀请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等人士担任评审专家,提升评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3. 积极开展评选宣传活动,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评选,共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八、总结质量奖评选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激励和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
欢迎共阅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特设立全国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奖)。
第二条质量管理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着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第十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由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工作者和评审人员组成。
负责实施质量管理奖评审,并向审定委员会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其主要工作是:拟订、修改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培训、评聘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奖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获奖企业进行监督和帮促。
第四章评审人员第十二条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1、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质量、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定;2、教育水平: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3、培训:接受过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系统培训,掌握质量管理新知识和方法;4、经历:具有五年以上的质量管理、技术或专业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5、能力:掌握评审的方法和技巧(可通过评审专业培训获得),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善于与人交往并具备自身独立性的能力。
6、认真履行评审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公正严明。
对第六章企业申报条件第十九条企业应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显着成效的前提下,对照评审标准,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申报。
第二十条申报企业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认真贯彻实施ISO9OOO族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已获认证注册;对有强制性要求的产品已获认证注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近三年,有获得用户满意产品,并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3认真贯彻实施ISO14000族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企业三废治理达标;4企业连续三年无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按行业规定)及重大用户投诉;5由所属行业或所在地区质协对申报企业进行推荐,提出申报企业的质量管理评价意见。
质量奖 管理制度
质量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质量奖管理,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质量奖的设立和对象1.企业设立质量奖并实施质量奖管理制度,以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自觉遵守质量管理规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质量奖的对象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等。
第三章质量奖的评定标准质量奖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程序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激励。
第四章质量奖的设置企业设立质量奖,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需求设置不同类别的奖项,如技术创新奖、质量管理奖、员工激励奖等。
第五章质量奖的评定程序1.质量奖评定工作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评定程序包括申报、初评、复评、决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
3.评定结果以奖项颁发和激励措施的形式公布。
第六章质量奖的评定标准和依据1.质量奖的评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2.评定依据主要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实践情况、技术创新成果、员工个人成绩等。
第七章质量奖的激励措施1.对于获得质量奖的个人或团队,企业将给予证书、奖金、职务晋升等不同形式的激励。
2.奖金的发放实行激励先进、倒逼落后的原则,对于在质量管理中取得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更大的奖金激励。
第八章质量奖的监督和考核1.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奖评定的监督机制,对评定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对评定结果存在争议的情况,设立专门的复核机构进行综合评定。
第九章质量奖的宣传和推广1.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和推广质量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通过开展质量奖的报告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十章质量奖的改进企业要不断总结质量奖评定工作的经验,调查质量奖的实施效果,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质量奖管理制度
质量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励企业质量管理队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和服务品牌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国家质量奖励条例》和有关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各项质量活动的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质量创新、典型质量成果等奖励。
第三条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强调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标本兼治的思想。
第四条质量奖在企业质量管理中所占比例不低于1%。
第五条为了保证质量奖评选的公正公平,严禁有不当手段谋取质量奖,如有违规行为,将取消评选资格并追究责任。
第六条本企业成立质量奖管理委员会,由质量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以保证质量奖评选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二章质量奖评选条件和程序第七条企业申报质量奖需符合以下条件:(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二)具备独立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三)企业质量成果取得突出成绩;(四)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五)员工质量意识普遍向上。
第八条质量奖评选分为初审和评审两个阶段。
(一)初审:由质量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企业的初步评估,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
(二)评审:对通过初审的企业进行细致深入的评估和考核,确定获奖企业和奖项。
第九条评选程序:(一)企业自行申报或被推荐;(二)初审;(三)评审;(四)确定获奖企业和颁发奖项。
第十条获奖企业将获得质量奖奖金和相关荣誉证书,并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认定。
第三章质量奖的管理和使用第十一条获得质量奖的企业使用奖金必须用于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方面,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质量奖得主必须在一年内提交使用质量奖奖金的计划,经企业质量奖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提交使用计划的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企业提交使用质量奖奖金的使用报告,报告必须真实可靠并得到认可,否则将取消获得奖金的资格。
第四章质量奖的宣传和表彰第十四条企业质量奖管理委员会应及时向外界宣传和表彰质量奖的获得者,可以通过媒体报道、举办颁奖仪式、组织座谈论坛等方式进行宣传和表彰。
品质奖励管理规定
1.0 目的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降低质量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规定。
2.0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人员。
3.0 定义“异常”的定义:3.1 凭经验感觉产品与平时不一样时。
3.2 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判断时。
3.3 发现此前没有发生过的不良现象。
3.4 生产中断后重新恢复生产(如设备/模具等故障、停水断电等其它突发事件),发现前后生产的产品对比有异常时。
3.5同样的不良A级发生1次以上,B、C级连续发生2次以上。
4.0 权责各部门长:品质奖励的评估。
品质质部门长:品质奖励的判定。
总经理:品质奖励的承认。
品质部负责此文件的制定与修订工作。
5.0程序5.1品质奖励:5.1.1以下情况发现异常品或异常情况可考虑对当事人进行奖励:5.1.1.1 本工序的作业员发现上工序的不良且该不良项目不是本工序要求确认的内容。
5.1.1.2 发现图纸、工艺文件的错误,从而避免不良的发生、安全问题的发生。
5.1.1.3发现前面工序将不良品判断为合格品往后流转。
5.1.1.4发现危害安全生产、品质不良等异常情况。
5.1.1.5 发现产品质量潜在隐患(如作业方法、测量方法、设备异常等),避免严重不良的发生。
5.1.1.6正常作业过程中难以发现的不良。
5.1.2 异常的发现必须是靠人的感官、工作经验自主发现,而不是在正常作业中使用设备/量具/治具等本身就能暴露。
但自主发现异常后,可以使用设备/量具/治具等进行验证。
5.2品质奖励的评定:奖励分为两个等级:A级奖励标准200~500元;B、C级奖励标准50~100元。
5.3 品质奖励流程:5.3.1 具备充分的理由和清晰的证据。
5.3.2改善完成后,视具体问题由异常发现者的直接上级初步评估后向所属部门长汇报,说明详情以及奖励理由,如可行则填写《奖励申请单》呈报品质部门长审核。
5.3.3品质部门长确认是否可以奖励以及奖励等级和金额,如果可以奖励,签署意见后总经理承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管理品质知识}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制定了《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和《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通则》(试行)两个配套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三日主题词:省长质量奖通则通知报:省政府领导、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7月13日印发校稿:金伯程、史哲生山东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通则(试行)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评审通则。
1.2山东省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省质量管理奖”)以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具体评审标准。
1.3省质量管理奖授予质量管理绩效显著,产品质量(含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1.4省质量管理奖的评审范围包括工业、商贸、建设和服务等行业中的各类企业(含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1.5省质量管理奖每年评选一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均可自愿申报。
1.6省质量管理奖评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6.1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1.6.2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综合评价、好中选优;1.6.3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增加申报企业的负担。
1.7省质量管理奖的奖项设置:1.7.1省质量管理奖,每年授奖企业不超过10家;1.7.2省质量管理奖提名奖,每年获奖企业不超过5家。
1.8本通则适用于省质量管理奖的评审。
各行业可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相应评审细则,报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质量兴省办公室”)审定后实施。
2申报条件2.1申报省质量管理奖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依法在山东省注册登记并正常运行5年以上。
大型企业集团一般以所属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申报。
2.2申报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2.2.1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发展目标,取得显著成效,质量管理成果在省内外有推广价值。
2.2.2认真实施ISO9000族标准,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结合实际,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
2.2.3认真实施ISO14000族标准,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的各项生产、建设和经营活动都符合环保要求。
2.2.4认真实施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消除员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遭受危险及危害的因素。
2.2.5认真实施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取得明显成效。
2.2.6认真实施HACCP等专业认证,在加强质量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2.7主导产品或经营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2.2.8经济效益好,在国内行业中经济指标位居前茅。
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2.2.9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2.2.10生产工艺、设施装备、检测试验、计量管理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2.2.11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制造业)。
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2.2.12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责任事故。
2.2.13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改善员工待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2.2.14坚持开展对职工的质量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2.1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企业质量文化,注重企业质量信誉建设。
2.3中小型企业申报时参照上列条件,应主要突出以下特点:2.3.1主导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2.3.2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新花色、新品种,充分展现了创新主体作用;2.3.3实施“新、特、优”工程,在发展产业集群,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过程中起到了龙头骨干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3.4重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建设,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3组织和职责3.1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质量管理奖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组织成立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
3.2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省长质量奖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聘请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新闻单位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为质量奖评审员,按程序组成各专项评审组,负责申报企业的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工作。
3.3质量兴省办公室具体承担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的日常工作。
质量兴省办公室设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4评审程序4.1评审准备4.1.1评审通告。
省质量管理奖每年度根据全省质量工作情况进行评定,由质量兴省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发布申报通告。
4.1.2企业申请。
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各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质监局)提出申请,并按照本通则的规定,填写《山东省质量管理奖申报表》,并按填表说明准备有关材料。
4.1.3各市初审。
各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申报企业的资格、基本条件、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按规定时限将申报表、相关材料和证明性材料的复印件及包含全部资料的光盘,报送质量兴省办公室。
对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向企业做出说明。
4.2组织评审。
质量兴省办公室按照以下工作步骤、内容组织评审工作。
4.2.1资格审查。
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报资格审查,凡符合《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和本通则有关申报规定的,均予以受理。
4.2.2材料评审。
组织材料评审专家组,依据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认真评审,评审结束后写出材料评审报告,按规定时限将评审报告和企业的申报材料报送质量兴省办公室。
4.2.3确定现场评审企业。
审查汇总材料评审报告后,确定进入现场评审企业的名单。
每年进入现场评审的企业一般不超过20家。
4.2.4现场评审。
组织现场评审专家组,进入企业现场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写出现场评审报告。
并由各组组长向企业通报现场评审情况。
评审结束后5日内,各组组长将现场评审报告报送质量兴省办公室。
4.2.5拟奖公示。
依据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经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审议并提出质量管理奖拟奖企业名单、提名奖企业名单,报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拟奖名单。
4.2.6反馈情况。
对于未进入推荐范围的企业,负责向其反馈情况,寄送《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审定结果意见反馈表》。
5批准公布5.1经公示通过的拟奖企业名单,报分管省长审核、省长审定签署后,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通报表彰获奖企业。
5.2经公示通过的提名奖企业,由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公布表彰。
5.3省长向获省质量管理奖、提名奖的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奖杯)。
省政府对获得省质量管理奖称号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6监督管理6.1获奖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自我评价,不断提出新的质量管理目标,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2对获奖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企业在获奖后的2年内,发生《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表明的六种情形的,应及时上报质量兴省办公室。
6.3不断提高省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各级政府和新闻界、社会、公众的监督。
6.4评审人员要公正廉明、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工作认真、保守机密。
对违反纪律者,视情节轻重,建议主管部门给予处分。
6.5申报企业不得弄虚作假。
对违反纪律的企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销其申报资格。
6.6本评审通则由质量兴省办公室负责解释。
6.7本评审通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通则(试行)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评审通则。
1.2山东省质量贡献奖是对我省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为提高质量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奖励。
1.3本通则适用范围是本省涉及质量工作的自然人,包括企业的员工和从事质量教育、科研、管理、宣传工作的人员。
凡符合《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均可申报。
1.4山东省质量贡献奖每年度评选一次。
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限额评选。
1.5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的基本原则:1.5.1科学、公开、公正、公平;1.5.2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综合评价、好中选优;1.5.3不向申报个人收取任何费用,不增加申报者的负担。
2组织及职能2.1山东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质量贡献奖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组织成立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
2.2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省质量贡献奖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聘请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新闻单位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为评审员,按程序组成各专项评审组,负责申报材料的评审、调查核实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工作。
2.3山东质量兴省办公室(以下简称“质量兴省办公室”)具体承担山东省质量贡献奖评审的日常工作。
3山东省质量贡献奖奖项设置3.1山东省质量贡献奖,每年不超过5个;3.2山东省质量贡献奖提名奖,每年不超过10个。
4申报条件4.1基本要求:申报山东省质量贡献奖的个人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
——履行社会责任,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从事或涉及质量工作10年以上。
4.2符合基本要求的,按不同职业和工作岗位分别进行评审。
4.2.1质量管理工作者评选条件组织内的高层管理人员按4.2.1.1—4.2.1.6评价,质量行政管理人员按4.2.1.3—4.2.1.7评价。
4.2.1.1能够在所管辖的组织中认真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组织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4.2.1.2具有先进的质量管理、质量经营的理念,带头创立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有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在质量管理实践中有突出的创新成果,做出突出贡献,在全国质量工作中有一定影响。
4.2.1.3编著出版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质量论文或专著、译著、教材等。
4.2.1.4所管辖组织的主要质量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降低消耗、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
4.2.1.5个人或所管辖组织在全国的社会知名度较高,享有较好的美誉度。
4.2.1.6个人所管辖的组织近3年内无重大的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事故。
4.2.1.7积极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在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地区质量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