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
甘味的作用
甘味的作用甘味是食物中的一种基本味道,是味觉感受的一种体验。
甜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这得益于甘味的作用。
首先,甘味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
人类对甜味有自然的偏好,这是因为甜味通常表明食物含有能量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如糖分。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甜味的选择使得我们能够更快地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因此,食用一些甜食可以迅速提供能量,满足我们对甜味的需求。
其次,甜食可以带来愉悦的感觉。
尽管每个人对于甜食的喜好程度不同,但是无论是红糖、巧克力还是甜点,它们都能够通过刺激味蕾,激发大脑释放多巴胺,从而引起愉悦感。
这种愉悦感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心情,使人感到充满动力和幸福感。
因此,甘味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调节人们的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甘味还具有安抚作用。
许多人在情绪低落或紧张时会选择吃甜食来安慰自己。
这是因为甜食可以刺激体内的血清素分泌,血清素是一种能够提高人体心情的神经递质。
吃甜食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合成,从而使人感到平静、放松和满足,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此外,甘味还与人的记忆和情感联系密切。
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中都有与甜食相关的故事,例如妈妈的蛋糕,爷爷的糖果等等。
这些甜食往往不仅仅是食物,还携带了情感的寄托和思乡的情怀。
食用这些食物会唤起人们深深的记忆,使人回忆起幼年时的快乐和温暖,从而产生亲切感和幸福感。
甚至在人们离散的时候,吃一块甜食也能够缓解思乡之情。
然而,作为一种味道,过度的甘味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大量的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注意摄入适量的甜食,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总之,甘味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满足味觉需求的一种方式,更是带来愉悦和满足的一种感受。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合理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以确保身体健康。
人们可以享受甜食给予我们的愉悦和美好记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 398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6月第54卷第6期学术探讨《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土生金法调控 TNKS2/Axinl/wnt 信号轴抑制脾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 机制研究,编号:81703961# 通讯作者:王 颖,E-mail : wangying0918@163. com胡泽雨蒋紫嫣王颖"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黄帝内经甘味功效应用中医学术发掘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
五味基于 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
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 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
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 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 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
以甘为例,“中方”“黄”“肉”“思”皆与“甘”对应。
《神农本草经》明 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首次把药味的概 念视为药物的自然属性之一,并列入药性特征。
但直到宋代以后,“五味”理论才逐渐过渡为中药“五味”理论此时,甘味已逐渐脱离具体滋味的概念,而是一种 抽象出来的味道。
甘的涵义大致有三:其一,指甜蜜,如现代汉语中,甘指甜的、美的,即像糖或蜜一样的味道; 其二,指细细咀嚼米饭、馒头时所感觉的味道,如《春秋 左传正义•卷五十一》曰:“甘味生于百谷。
”意思是百谷 中皆有甘味,庄稼粮食即为甘;其三,指美味的、味道好。
《说文解字注》曰:“美,甘也。
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分 别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此外,习惯上淡味附于甘,故甘 也有甘淡之意。
可见,甘不仅指真实的滋味,更是药物功 能的高度概括。
2甘之功效《黄帝内经》有甘缓、甘补、甘和之说.即甘有补益、 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简述甘味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简述甘味药的作用及适应证。
甘味药是一类中药药材,通常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调和
药性等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调
和药性等。
甘味药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津伤等病证。
具体来说,甘味药可以滋润阴液,清除热毒,生津止渴。
在中
医药理论中,甘味药被认为具有和胃生津、润肺止咳、滋阴清热、
益气生津等功效。
例如,甘草可以和胃生津、调和药性;麦冬可以
滋阴润肺、清热生津;枸杞子可以益气养阴、明目等。
甘味药适用于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津伤等病证。
比如,口干
咽燥、消渴多饮、干咳少痰等属于阴虚火旺证候的患者适宜使用甘
味药进行调理。
另外,对于气阴两虚证候的患者,如气短懒言、倦
怠乏力等,也可以考虑使用甘味药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津伤证候
的患者,如大便干燥、口干舌燥等,甘味药也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总的来说,甘味药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包括滋
阴润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等,适用于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津
伤等病证。
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
合理选用甘味药进行治疗。
当然,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遵医嘱使用。
五味的名词解释中医
五味的名词解释中医
中医中的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辛味药性发散善行,具有解表、祛风、化湿、理气、活血、开窍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湿关节疼痛、气滞血瘀肿痛等。
比如葱白、陈皮、川芎。
甘味药性温和,具有补益、调和、缓和等功效,主要用于改善各个脏腑功能和气血阴阳的虚弱状况,以及调和脏腑,调和药物,缓和药性,缓急止痛,比如枸杞、大枣、饴糖。
酸味药性收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止血、止汗、止腹泻,以及津液亏虚,心神不宁等疾病。
比如乌梅、酸枣仁、五味子。
苦味药性清泄,具有清热泻火、降泄肺气、通泻大便和燥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发热、气喘、便秘、湿疹等。
比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
咸味药性下行,具有软坚散结、润肠通便、补肾壮阳等功效,主要用于消散痰湿或瘀血肿结、大便秘结,以及治疗肾阳不足等疾病。
比如海藻、芒硝、鹿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辛、酸、甘、苦、咸。
现代研究:五味所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不同。
1.辛味药: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分布和作用:解表药→发汗、解热;理气药→影响胃肠平滑肌活动;开窍药→苏醒。
2.酸味药:含有机酸,鞣质。
分布和作用:收涩药→抗菌、抗炎,保护创面,止泻、止血。
3.甘味药:含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分布和作用:补虚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4.咸味药:含有碘、钠、钾、钙和镁等无机盐。
分布和作用:软坚散结药,海藻等。
芒硝→硫酸钠→泻下。
温肾壮阳药。
作用有些不明确。
5.苦味药:含生物碱、苷类。
分布和作用:清热药、泻下药→抗菌、抗炎、解热、泻下。
毒性方面苦味药占有较高的比例。
《伤寒论》甘味药之“缓”义新识
4 5
《 伤寒论》 甘味药之 “ " 缓 义新识
陈 建
( 建 中 医学 院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 1 8
摘 要 : 味 药 在 《 寒 论 》 多方 中作 为佐 使 药 配 伍 , 要 起 缓 和 药物 的峻 烈之 性 , 护 胃 气 等 作 甘 伤 许 主 保
用 。 本 文 从 新 的 角度 探 讨 了甘 味 药 , 白 蜜 、 草 等 在 方 中 能起 到 减 慢 主 药 的 效 速 , 长 主 药 的 作 用 如 甘 延 时间等作用 。 关 键 词 : 寒 论 ; 味 药 ; 枣 ; 草 伤 甘 大 甘 中 图分 类 号 : 2 22 R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5 2 (0 7 0 — 0 5 0 10 — 6 7 2 0 ) 04 — 2 4
缓 主药之 速 . 逐上 焦之痰热 缓 缓 而尽 下 , 故 “ 宿 是 一
《 寒 论 》 阳 病 篇 有 热 实 结 胸 证 , 因 阳热 伤 太 是 内陷 与在 内之痰 饮相 合 , 郁滞 胸膈 脘腹 之 间 , 成 遂 结胸证 。 大结 胸一 病又 因邪 结部 分 的不 同而分 为大
陷胸 汤 证 、 陷胸 丸 证 。 同 为结 胸 , 者 用 药却 不 大 二 同 , 者 为大 黄 、 硝 、 遂 : 者 则 在前 者 基 础 上 前 芒 甘 后
证也 好 , 陷胸丸证 也罢 , 方后 , 热 均从 肠 道 排 大 服 痰
出 。 陷胸 丸证之痰 热位 于高 位 . 大 若从 肠 道排 出 , 从 胸 颈至 肠 道 漫 漫长 路 , 、 、 之 效必 不 能 快 . 遂 硝 黄 否 则痰 热不 能尽 涤 。故 仲景 特 于方 中加 白蜜 二合 , 以
中药五味:在淡味药与甘味药的异同
中药五味:在淡味药与甘味药的异同在五味理论中,五味是指“ 酸、苦、甘、辛、咸” 五种基本药味,此外还包含淡味和涩味。
《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阐述了六味阴阳的关系。
后世医家对淡味的认识大多来源于《黄帝内经》,如《神农本草经疏续序例》记载“ 酸、苦、辛、咸、甘、淡,六昧成于地",《景岳全书· 气味篇》日:“ 味本乎地,昧有六,日酸苦甘辛咸淡是也。
” 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在《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中,酸苦甘辛咸五味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淡味处在五味之外,其五行属性该如何定位?既然有了五味.五行的归类法,为何有出现淡味?同样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脏与五腑、五脏与六腑、六脏与六腑韵关系,它们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
1. 1淡味出现的原因分析之下,五味基本药味之外,出现淡味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是理论上和实践的条件所决定的。
其一,理论上的根源,其实是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之间的矛盾在五味学说的体现。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在理论产生之初是相对独立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融合,但两个理论之间仍然存在问题,即二分法与五分法的矛盾。
《黄帝内经》在成书时,试图把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都吸纳到五味学说中来,就造成五味说与六味的矛盾。
从理论的对比来讲,五行理论的内容更丰富和具体一些,而且《尚书》对五味早有记载,所以《黄帝内经》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五味理论。
而阴阳理论所倡导的是一种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分类法,五味的分类势必会造成阴阳双方的不均衡,而阴阳理论所认为“ 天地万物莫不有对” ,为了凑数需要第六味的出现,这就为淡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其二,从滋味上讲,淡与五味有一定的差异。
虽然淡味有“ 甘而淡薄” 的说法,但甘有“ 淡薄” 之味,酸苦辛咸味何尝没有“ 淡薄"之味,又该如何称呼?《说文解字》记载“ 淡,薄味也” ,是指食物或药物滋味不明显的状态,所以淡至少在滋味上与甘味和其它四味有所差别,若无差异的话,也不会有淡的说法,更不会有“ 甘淡"的说法。
甘味药物有哪些主要药理作用
甘味药物有哪些主要药理作用甘味药物是很多人都常用的药物之一,甘性的药物是有很多种类的。
其实甘性药材的主要功效是什么样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作用1、甘温补气此法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导致的各种病症,临床往往出现四肢倦怠,院腹胀满,食后纳呆,大便溏泄,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身体消瘦,或脘腹重坠,便意频数,或久泻脱肛,或子宫下垂,或长期低热等症。
遇此即用甘温之品,健脾益气,补脾胃之不足。
常用药如炙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甘草等。
方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益气可生血摄血,益气亦可生精,益气还可扶正以去邪,甘温补气之法,化裁活用,用药中的,是治疗慢性疾病的王道之法。
作用2、甘寒养阴用于脾气不亏,胃阴不足之证,清代叶天士提出,“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强调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在用药模式上以清养、滋养为主。
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躁土,得阴自安”。
甘寒之品常常治疗口干舌燥,胃脘嘈杂,不思饮食,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口舌溃裂,干呕呃逆,胃中灼热而痛,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或干瘪无力,舌质红,苔少,或舌心无苔或绛舌,脉细数或弦数等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仿叶天士甘寒(甘凉)滋润之法,常用药如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生地、玉竹、莲子肉等,常用方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麦门冬汤等。
作用3、辛甘化阳适用于治疗脾阳虚而内有阴邪之证。
本证常由脾胃气虚而水液运行失常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伤害脾阳所致。
因阳虚而生寒,故又称脾胃虚寒证。
此法治疗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纳食减少而腹胀怕冷,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兼有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胃脘有振水音,或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等各类病证,治宜辛甘化阳,温运中阳,常用药如桂枝、干姜、白术、甘草、大枣等,方如苓桂术甘汤、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理中汤等。
大千老师论药丨甘味补益
大千老师论药丨甘味补益大千老师论药丨甘味补益的大原则苦能益阴的说法不对,没有说苦能益阴。
这个说一下,甘药能益阴,甘药酸甘益阴,辛甘益阳,中药甘味药占六成,酸味药二成,辛味二成,这个是开方子的标准。
以甘为主,因为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大地的滋养,把《伤寒论》中所有的方子都算上,攻伐方子甘味药占三成,补益方子甘味药占七成,这个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跟大家说了,是一个原则。
所有的方子的配伍都在味道上,不下功夫尝是不行的。
酸药微酸,苦药微苦,大凡治病,除非是实证,才用大苦、大辛的药。
现在人的汤药不好喝是我们中医的耻辱,首先汤药补药非常好喝,喝的时候不反感,如果自己有虚喝了会非常舒服。
现在人开方子少君子多小人,药煮出来腥臊乱臭没法下咽,完全把病人给耽误了。
两阴夹一阳合成坎卦是不对的,非常有问题,因为不管是气学上讲,还是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必须有土气从中间做和事佬,做中和,也就是甘味药。
所谓的良药苦口跟大家说一下,古人得病多实证,苦药能治实证,用甘苦之药。
为什么加甘草?不是平白无故加甘草的,《伤寒论》上大部分方子不管是补益的还是其它的,都是在甘药的基础上再加其它药,古人多实证所以加苦药破而发之。
没有人说补药非常难喝,现在人用全蝎、蜈蚣、羌活,还有其他的乱七八糟的搞不明白的药放到锅里以后,熬出来烂臭,捏着鼻子喝也不愿喝。
其实好药都很好喝,大家尝尝《伤寒论》的方子,麻黄喝过吧,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味道,桂枝甘味还有点辣,芍药微酸,石膏也没有什么怪味,知母熬出来微苦,也没有什么怪味,黄连是正苦。
为什么不拿苦参熬出来喝,大家可以尝尝苦参有多么难喝,开方一定要注意,就是多加一个药就会难喝得不得了,苦参都是外用,基本不内服。
大家多看这些方子,经方之所以叫经方是有它的道理的。
甘味占第一,你看着不起眼,其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甘中见辛,甘中见酸,甘中见苦,甘中见咸,只是比例搭配的问题,淡味也属于甘,白术、茯苓也属于甘。
现在一些治风湿病,不知道补气血只知道用祛风湿药,罗列祛风湿药物的大集合,太有问题了。
补脾胃宜用甘味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
补脾胃宜用甘味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脾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病证的调治,关键在于选方用药。
用药宜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又“脾欲甘”等,说明“甘味”是补脾药物的主味。
“甘味”有“甘温”和“甘凉”之分,阳不足者,治宜“甘温”;阴不足者,治宜“甘凉”。
就脾胃而言,“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故治脾病,多宜“甘温”以助其升;“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治胃病,多宜“甘凉”以助其降,但由于脾胃当中各有其阴阳,因此又不能固执地认为“补脾”必有“甘温”。
脾喜甘温,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曾提取“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
他认为“甘温”药能助脾阳之升,因此治疗脾阳不足、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治胃阳不足的“升阳益胃汤”等方中,都用了“甘温”药,我们常用补脾的“四君子汤”也是以“甘温”药为主。
脾有阴阳之分,“脾喜甘温”仅指脾阳不足而言,若是脾阴不足则不宜“甘温”,而宜“甘淡”。
在《素问·补法论》中首次记载“欲会脾实,气而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冷物,宜甘宜淡。
”这正是指出了“甘淡”是补脾阴的药味,我们常用的怀山药、薏米、茯苓、扁豆、莲肉、芡实等,其味都属“甘淡”,均系补脾阴之药。
如拘泥于“脾喜甘温”,凡脾虚之证,都用“甘温”那就错了。
脾虚有阴虚与气虚之别,虽然有“气即阳也”之说,但在运用方药时,有“温阳”与“助气”之分,如“四君子汤”是助脾气,而“理中汤”是温脾阳。
脾气虚证则不能用“理中汤”,更不能“附子理中汤”,否则会出现“燥象”。
相反若是脾阳虚证,用“四君子汤”也不会见效,因“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
”其症状为阳虚者必生寒;而气虚者没有寒象,相反气虚者可能兼有阴虚,从而出现“气阴两虚”之证,这个“阴虚”,就是“脾阴虚”。
如“参苓白术散”,方中用了“甘温”的党参等药,同时又用了“甘淡”的茯苓等药,其义在此。
胃喜甘凉,叶天士曾说:“胃为阳土,宜凉宜润。
中医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什么意思?
中医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什么意思?1、六味:甘、酸、咸、苦、辛、涩。
药物气味由药物中的五元所决定。
土和水元生甘味;火和土元生酸味;火和水元生咸味;水和风元生苦味;火和风元生辛味;土和风元生涩味。
各药味有其自己的功能。
①甘味功效稀、凉、钝、软,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开窍舒胸,生肌消渴,增生体温,对老人小孩有补益作用,能医治隆病、赤巴病,对消瘦、气管炎、肺病有特效,如野牛肉、鱼肉、绵羊肉、蜂蜜等有补虚作用。
但除了陈青稞、干燥地方产的肉以外,一般能诱发培根病。
②酸味功效润、重、稳、温,能生胃火,增强消化能力,能使油脂糜烂稀释,还能顺气,能治培根病,其中余甘子还能治血病、赤巴病、热症。
用量过多,则会产生血液病、赤巴病等。
③咸味功效润、重、温,能使身体坚实,有疏通作用,能治闭塞梗阻症,用于罨樊时则产生胃火,有保健作用,能治隆、培根病。
除了黑盐、光明盐以外,服用过量,能引发赤巴病,也会诱发培根病、麻风、丹毒等许多疾病,引起头发脱落、体力减弱。
④苦味功效轻、糙、凉、锐、浮等。
能开胃、驱虫、止渴、解毒,医治赤巴病、麻风、晕眩、瘟疫等疾病。
用之过量,则会引起体力减弱,诱发隆病、培根病等,但大托叶云实、宽筋藤都能治培根病和隆病。
⑤辛味功效温、锐、腻、糙等,能医治隆及培根病、脂肪增多症,去腐生肌,愈合伤口,使皮肤滋润光泽。
除了大蒜和荜茇外,服用过量能引发赤巴病、隆病,导致胃液淤积、便秘、腹胀、心脏病、消瘦等。
⑥涩味功效凉、重、润、浮等,能医治血病、赤巴病、疮疖、皮肤粗糖等。
除了诃子、毛诃子外,一般对培根病和隆病有害,服用过量可引起脘腹胀满、心脏疾病、劳伤虚损等。
甘味药物有甘草、葡萄、红花、滑石、腊肠果、玉竹、黄精、白糖、蔗糖、蜂蜜、肉类、酥油类等。
酸味药物有石榴、沙棘果、木瓜、余甘子、柏子、五味子、乳酪、酒曲等。
咸味药物有光明盐、硇砂、角盐、黑盐、藏盐、百秋石、土碱等。
苦味药物有山豆根、藏茵陈、榜嗄、黄连、波棱瓜、止泻木、麝香、苦胆、秦艽等。
中药辛、甘;酸、苦、咸
中药辛、甘;酸、苦、咸
展开全文
辛: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能发散、行气(使气分流通)。
一般发汗和行气的药物,即解表类药物,多具有辛味,如麻黄、桂枝、葱白、生姜、白芷、薄荷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
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药物,大都有甘味,如甘草、人参、党参、当归、生地黄、杜仲、百合等。
酸: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如乌梅、五倍子、山楂、山茱萸、金樱子等。
苦:苦味,有泻火(指清火气的作用)、清热、燥湿(即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够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
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如大黄、黄连、黄柏、柴胡、玄参、苦参、川楝子、蒲公英、穿心莲、七叶一枝花等。
咸:咸味,有润下、软坚散结(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
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润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如水蛭、地龙、蝼蛄、牡蛎、羚羊角、穿山甲、九香虫、白僵蚕等。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
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
淡味具有渗利的作用。
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物药,有许多是淡味的,如上茯苓、滑石、金钱草、垂盆草,其滋味甘、淡。
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
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摘要】对甘味药的产生与含义、功效进行论述,认为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特点。
【关键词】中药;甘味;作用特点【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的药味,能够发挥各不相同的治疗效果。
五味理论体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其最初形式是饮食调养理论,包括四时五味的宜忌、过度食用五味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最早将五味作为药性理论进行阐述。
中药中约有三成药物带有甘味,本文主要阐述甘味中药的作用特点,以期为甘味中药的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甘味的产生与含义“甘”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甘,美也。
从口含一。
一,道也。
”《说文解字注》中提到:“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甘味最初的产生,是表述口尝的滋味,是用人的感觉器官感受、辨别出来的。
甘味的原始含义,是食物、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
《黄帝内经》中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将五味划分阴阳,甘味属阳。
“土生甘,甘生脾”将甘味与五行、五脏相联系。
“甘”归属于“土”,入于脾脏,并与五色、五音、五窍、五体、五声、五志等内容形成对照关系。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甘味不仅仅是药物本身口尝滋味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高度概括了药物的作用,能够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2 甘味药功效《黄帝内经》中有甘补、甘和、甘缓之说。
《中药学(第四版)》中总结到“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和缓解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2.1 甘味能补甘味在五行归类中属土,土能生养万物,素有“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之说,因而补益功能是甘味最重要的功能。
《灵枢?终始第九》中记载:“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指出甘味药物可以通过补益作用治疗正气虚弱之病,其能补体现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
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中药五味,就是药物的滋味。
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能发散、行气(使气分流通)。
一般发汗和行气的药物,即解表类药物,多具有辛味,如麻黄、桂枝、葱白、生姜、白芷、薄荷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
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药物,大都有甘味,如甘草、人参、党参、当归、生地黄、杜仲、百合等。
酸: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如乌梅、五倍子、山楂、山茱萸、金樱子等。
苦:苦味,有泻火(指清火气的作用)、清热、燥湿(即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够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
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如大黄、黄连、黄柏、柴胡、玄参、苦参、川楝子、蒲公英、穿心莲、七叶一枝花等。
咸:咸味,有润下、软坚散结(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
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润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如水蛭、地龙、蝼蛄、牡蛎、羚羊角、穿山甲、九香虫、白僵蚕等。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
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
淡味具有渗利的作用。
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物药,有许多是淡味的,如上茯苓、滑石、金钱草、垂盆草,其滋味甘、淡。
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病属于寒,要用热药;病属于热,要用寒药。
病轻的,就逆着病情来治疗;病重的,就顺着病情来治疗;病邪坚实的,就减少它;病邪停留在体内的,就驱除它;病属劳倦所致的,就要温养它;病属气血郁结的,就加以舒散;病邪滞留的,就加以攻击;病属枯燥的,就加以滋润;病属急剧的,就加以缓解;病属气血耗散的,就加以收敛;病属虚损的,就加以补益;病属安逸停滞的,要使其畅通;病属惊怯的,要使之平静。
或升或降,或用按摩,或用洗浴,或迫邪外出,或截邪发作,或用开泄,或用发散,都以适合病情为佳。
以上的这些具体的操作,目的就是要达到“以平为期”。
中医中药甘味药物的4种功能作用:1.甘以...
中医中药甘味药物的4种功能作用:1.甘以... 中医中药甘味药物的4种功能作用:
1.甘以补虚:人参--补元气;
饴糖--建中
甘草--补宗气,解毒,调和诸药
小麦--补心气
黄芪--补气行气
大枣--补脾
粳米--补胃
地黄--补心阴
麦冬--补肺阴
阿胶--补血益阴
当归--补血
麻子仁--养血润肠.
瓜蒌根--生津止渴
升麻--解毒
2、淡以渗利;泽泻--清热利水;滑石--清热利湿;
茯苓--通调水道;
猪苓--利水;
薏苡仁--渗湿;
椒目--利水。
3、涩以固之:赤石脂--固小肠;禹余粮--固大肠;
灶中黄土--固胃
4、重以镇之:代赭石--降胃气;龙骨--镇肝魂#快问中医超能团#。
十药九甘的理解
十药九甘的理解
“十药九甘”是指在中医药治疗中,十种药物中有九种具有甜味。
这个理论主要用于中药的药性归类和药物配伍。
中医药以药物的性味归类,药性是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主要作用和性质。
药物性味分为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其中甘味是指具有甜味的药物。
“十药九甘”是指在常用的十种药物中,有九种具有甘味。
这十种药物分别是:甘草、麦冬、枸杞子、百合、玉竹、芡实、蜂蜜、糖、蜂蜜蜂蜜、枣。
这些药物具有甘味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增加药物的口感,使药物更易于接受和服用;另一方面,甘味药物还具有滋润、养阴、益气等功效,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体质。
在中医药的配伍中,甘味药物通常与苦味、辛味药物配伍,以达到平衡药性的目的。
例如,甘草常与苦味药物配伍,可以缓解苦味的燥热作用,增加药物的滋润性。
同时,甘味药物还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增强药效,改善药物的口感和服用感受。
总的来说,“十药九甘”是中医药学中对甘味药物的归类和应用的一种概括和总结,旨在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药物的配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患者的舒适感。
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高宝林;闫平【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08(015)017【摘要】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
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
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
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
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
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
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
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
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
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总页数】2页(P2220-2221)【作者】高宝林;闫平【作者单位】横山县石窑沟医院,陕西,横山,719100;米脂县中医院,陕西,米脂,71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5【相关文献】1.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 [J], 冯文战;李光霞;张林;高立;刘代群;李陶;彭艳2.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 [J], 冯文战;李光霞;张林;高立;刘代群;李陶;彭艳3.浅析中医五色五味对肺病恢复期中药调护的重要指导意义 [J], 张琳琳4.浅谈中药五味在临床中的意义 [J], 闫晋芳5.中药中某些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J], 王水生;唐玉蓉;胡继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识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与滋味相关,但更是中药药效的总结
认识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与滋味相关,但更是中药药效的总结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工具,而在中药理论中,性味理论是中药药效理论的基础。
所谓性,即寒、热、温、凉、平五性,指的是药物的寒热属性;而味,则是指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
中药的五味和中药的真实味道之间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等,更多的是对中药功能的一个描述,即酸味药具有收敛作用;苦味药具有泻热作用、坚阴作用;甘味药具有滋补、缓和作用;辛味药具有发散作用;咸味药则具有软坚散结、补肾作用等。
下面,就具体地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药的“五味”。
酸味药酸味药的功能特点,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比如说固表收敛止汗的五味子;可以涩精止遗精的山茱萸;可以敛肺止咳的乌梅;可以收敛止泻的五倍子;可以固崩止带的赤石脂等,其药味都是酸味。
另外,有时候有的中药还说具有涩味,所谓涩味和酸味,药效类似,都是具有收敛作用。
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可以适当食用酸味药;而春季,要少用酸味药,因为秋冬季节自然界的趋势是收藏,所以服用酸味药就有利于收敛、收藏;而春季需要发散、升阳,所以酸味药要少用。
苦味药苦味药,具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所谓泄,是指苦味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能够清泻止逆、泻下通便;而能燥,则是指能够清热燥湿;能坚,则是指能坚阴,也就是保护阴精,因为热邪会伤阴,而苦味药可清热以保阴。
这类的药物,如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连翘、大黄、葶苈子等。
但是苦味药由于大部分都是寒性的,所以如果常吃,就会有伤胃气的副作用。
所以中医认为苦寒药物只能短时使用,不能长期用,否则会导致食欲不振等问题。
甘味药具有甘味的药物,大多具有滋补作用,缓和药性、缓解止痛等作用。
比如说甘草、蜂蜜、大枣、人参、饴糖、绿豆等。
虽然说甘味药能够滋补,但是甘味药吃得太多,反而会导致脾气壅滞,而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滋补药物的“滋腻”副作用。
所以,甘味药虽然都是滋补的,但是也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
中药中“甘”味药详解
中药中“甘”味药详解甘为中药五味之一,在五行中属土,主入肝、脾、肺经。
甘味是百味之王,《管子•幼官》云:“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
”甘味是五味中给人的感觉最为愉悦的味道,能改善中药口感,减轻病人痛苦。
甘味药在中药中所占比重较大,在五味之中称得上“老大”,如甘草、大枣、人参、当归、山药、莲子、麦冬等都属甘味。
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体质虚弱、脾胃不和及拘急疼痛证候。
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总结甘味药物“能补能和能缓”,具体来说,甘味药的功效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能缓甘味药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即所谓的“甘缓”。
以甘草、饴糖、桂枝、芍药等药配伍的小建中汤,能温中补虚,缓急和中,可用于脾胃虚寒之脘腹里急疼痛。
而芍药甘草汤则能酸甘化阴,补中缓急,可用于营阴所伤之四肢拘挛、腹痛等疾。
能和甘味药性多平和,得中和之性,通行十二经脉,有调和经脉之功。
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兼表者,散而和之;兼实者,攻而和之。
如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则以柴胡凉之,甘草与大枣和之,用于少阳半里半表之证。
甘味药在调和诸药时,能协调治疗主症的君药、针对兼症的臣药及治疗次要症状的佐助药,防止不同药物之间产生副作用。
能补甘味药有补中益气、和胃之功。
《灵枢•终始》指出:“阴阳俱不足……可将以甘药。
”提示虚损病证可用甘味中药治疗。
《金匮要略》设“虚劳”专篇,其中用药42味,甘味药占了近半数。
甘味药有甘热、甘寒、甘温、甘凉、甘淡之异,以治疗不同的虚劳病证。
如莲子、黄芪甘温,可以补气;香蕉、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
金元医家李东垣善用甘温补中,创补中益气汤等方;朱丹溪善用甘寒养阴清热,对阴精亏损治疗颇有创见;明张景岳善治肾脏虚损,以甘药为主创补肾诸方,其中左归丸又称“纯甘壮水剂”,疗效尤佳。
能泻甘草生用,则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药品化义》谓其“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喉,解百药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
【摘要】对甘味药的产生与含义、功效进行论述,认为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特点。
【关键词】中药;甘味;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
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的药味,能够发挥各不相同的治疗效果。
五味理论体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其最初形式是饮食调养理论,包括四时五味的宜忌、过度食用五味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最早将五味作为药性理论进行阐述。
中药中约有三成药物带有甘味,本文主要阐述甘味中药的作用特点,以期为甘味中药的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甘味的产生与含义
“甘”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甘,美也。
从口含一。
一,道也。
”《说文解字注》中提到:“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甘味最初的产生,是表述口尝的滋味,是用人的感觉器官感受、辨别出来的。
甘味的原始含义,是食物、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
《黄帝内经》中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泄为阴。
”将五味划分阴阳,甘味属阳。
“土生甘,甘生脾”将甘味与五行、五脏相联系。
“甘”归属于“土”,入于脾脏,并与五色、五音、五窍、五体、五声、五志等内容形成对照关系。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甘味不仅仅是药物本身口尝滋味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高度概括了药物的作用,能够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2 甘味药功效
《黄帝内经》中有甘补、甘和、甘缓之说。
《中药学(第四版)》中总结到“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和缓解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2.1 甘味能补
甘味在五行归类中属土,土能生养万物,素有“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之说,因而补益功能是甘味最重要的功能。
《灵枢?终始第九》中记载:“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指出甘味药物可以通过补益作用治疗正气虚弱之病,其能补体现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本草汇言》:“人参味甘性温,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名医别录》:“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利阴气”;《医学启源》:“熟地黄……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本草经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故其味甘气温”;《神农本草经》:“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
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等均利用甘味分别治疗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证。
《中药学(第四版)》补虚药一章提到的六十味药中,有五十味均具有甘味。
之所以甘味药在补益作用上明显,原因归结于其中的成分如皂苷、脂肪、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帮助改善生理机能,部分滋补强壮方剂成分中,均可见有甘味药、沙参、麦冬等?⒂肫渲小S纱蠖嘁├硎笛椤⒘俅惭芯孔柿现芯?可发现,甘味药有补阳、补阴、补血、补气等功效,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上效果显著,这在中医学理论中有所提及,如“甘能滋补强壮”。
2.2 甘味能和
甘味能和指甘味药具有消食和胃、调和药性的功效。
甘能和中,即和胃,具有治疗胃气不和、消食和胃的作用。
如山楂味酸甘,功善消食化积,能够治疗各类食饮积滞之证,是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
麦芽味甘,《药性论》指出其可“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尤善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主治米面薯芋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
治疗“一切食积”轻证之常用方――保和丸中,山楂、神曲、莱菔子这三味主药均具有甘味,可消各种饮食积滞。
甘味具有调和药性的功效,能够在方剂中缓解其他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使方剂趋于平稳。
一方面,甘味药可以使整个药方不致过于峻猛,能够偏于平和。
[1]如大青龙汤中倍
用炙甘草以益气和中,既可以缓解辛温峻散之力,又能够调和诸药,且防石膏寒凉伤中。
另一方面,甘和还体现在甘味药的解毒作用。
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记载有乌头汤方,其中乌头这味药辛热有毒,张仲景在将乌头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前,先用蜜煎煮,可知生白蜜可杀乌头之毒。
[2]再如其他黄龙汤、半夏泻心汤中,均取甘草调和药物成分,如用于芒硝、人参与大黄的调和,使药物达到表里双解效果。
特别对于部分患者疾病症状表现多变,如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寒热交错等,治疗中需做到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等。
但该类药物用药下有不协调表现,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所以考虑加入适量甘味药用于调和,达到治疗目的。
2.3 甘味能缓
甘味药的缓急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筋骨肌肉、五藏六府拘挛疼痛。
[3]如小建中汤,可治疗脏腑挛急痛证,方中重用性味甘温的饴糖,可缓急止痛;臣以芍药,可柔缓肝之急而治疗腹痛,与饴糖相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缓急而止腹痛拘急;佐以炙甘草,也可缓急止腹痛。
如天麻味甘质润、钩藤味甘性凉,都具有甘味,都可以息风止痉,治疗惊痫抽搐。
有研究报道中也指出,甘味药中极性基团较多,通过络合其他药物,将有超分子基团形成,在药物基团结构形态发生变化后,于病灶处分解,功能及作用下,对病灶起到抑制作用,
药物疗效持续时间较长,起到明显和缓作用。
如《伤寒论》中,对四逆汤证、干姜附子汤证对比,发现四逆汤内有甘草成分,尽管用药后起效作用较慢,但对于大鼠心肌收缩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持续时间长,而干姜附子汤内无甘草成分,虽起效较快,但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短,说明甘味药应用下在和缓效果上显著。
2.4 甘味泄渗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指出甘味将淡味药特性涵盖其中。
从22味渗湿药中发现甘味之品达15味之多,药物应用下对于湿浊阻滞证如水肿、小便不利等均有明显功效,其中的甘淡之品主要以薏苡仁、滑石、茯苓等为主。
再如五苓散、猪苓汤内五味药,对水湿、水肿效果显著。
这些均提示,甘味药用药下,在渗血水湿功效上显著。
3 结语
甘味药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功效,通常来讲,滋养补益,消食和胃,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甘味药多用于治疗正气不足,饮食积滞不化,疼痛挛急,调和药性,中毒解救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吴文博.五味莫美于甘[J].中国中医药报,2017.9.21(4)赵开政.经方配伍规律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6):51-52
朱燕飞,楼英.甘味药作用特点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15(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