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21、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21、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21、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一.作者作品:选自《异文类聚》,吴均,梁朝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本文是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内容剖析:1、段落大意:文章的第一部分,总写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文章的第三部分,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分写异水之"异"。

第三段分写奇山之"奇"。

从视觉来写: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⑤"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先总后分。

4、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结构
1.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具体写:“异水”
1.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2.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具体写:“奇山”
1.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2.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上页 返回 下页
小结:
本文以侧面烘托的方法通过 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 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 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 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 志趣。
背景: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
段话,写的是
浙江

内 富春江 的秋景。这看似随兴
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 得上一篇_山__水__小_品_。。
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 的停顿。
缥( piǎo )碧 急湍(tuān)
轩邈( miǎo) 泠泠( líng ) 嘤嘤( yīng ) 鸢(yuān )飞戾( lì )天
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富春江,唐代许多大 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 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 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 “唐诗之路”。这么多诗 人会聚于此,恐怕得益于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浙江省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 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
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 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 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 争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比高远

向上
互相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 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山势, 争着向 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 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 无数个山峰。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 不断绝。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本文是作者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描绘了 富阳至桐庐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富 春江的总体特点。 C.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表达 了避世的志趣。 D.本文写景的目的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 能是对朋友的婉言相劝。


合作探究 品味鉴赏
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 和山的水色 ? —— 缥碧
静(清) 水态—— 动(急)
夸张、侧面描写 比喻、夸张
异水
奇山
山势—— 高山寒树 (秀丽、高峻) 比拟 轩邈成峰 以动写静 山声—— 水激 鸟鸣 (幽静) 对偶 以声衬静 蝉转 猿叫 山色—— 横柯上蔽 (林茂荫浓) 疏条交映
“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 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 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语言美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 样写好在哪里?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 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 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 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 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 丽的景色,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 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浙江省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
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
史学家。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意境美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与远山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就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就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与细小的石头可以瞧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瞧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与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就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与表字。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
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
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
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
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 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 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
视觉
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树 横柯疏条 奇山异水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
听觉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1、文章的总起,概述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景色的总体
概括 2、这部分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异水”:水色, 大意
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清,水深,水急,水猛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
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
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 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 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
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 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 又显得详略得当。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
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 “箭”“奔”二字上。
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 如“风烟/俱净,天山 /共色。”本文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言,以 “二二”节拍为主,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间 以六言并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言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 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如“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欲忘反。”一句,则应注意朗读的抑扬顿挫,以读出疏 宕谐婉的节奏感。 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 意境。 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 之情。
与朱元思书 (轻快) (舒缓)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 / 飘荡,任意东西。自
/ 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惊叹)
水 / 皆缥碧,千丈 / 见底;游鱼 / 细石,直视 / 无碍。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
夹岸 / 高山,皆生 / 寒树。负势 / 竞上,互相 / 轩邈;争高 /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 激石,泠泠 / 作响。好鸟 / 相鸣,嘤嘤 / 成韵。蝉 / 则 / 千转不穷, (慨叹、平缓、轻慢) 猿 / 则 / 百叫无绝。鸢飞 / 戾天者,望峰 / 息心;经 (惊叹) 纶 / 世务者,窥谷 / 忘反。横柯 / 上蔽,在昼 / 犹昏; (轻松、欢快) 疏条/ 交映,有时 / 见日。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 方面描写奇山? 色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 地 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 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 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 汹涌的波浪好像在奔驰。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原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原文: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文: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

原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原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

原文: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原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

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3]共色:一样的颜色。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从,顺、随。

[5]自富阳桐庐: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

富阳,在富春江下游。

桐庐,在富春江中游。

[6]独绝:独一无二。

[7]缥(piǎo)碧:青白色。

[8]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9]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

21.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3。

从流飘荡4,任意东西5。

自6富阳至7桐庐,一百许8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

水皆10缥碧11,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12,直视无碍13。

急湍14甚箭15,猛浪若16奔17。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8。

负势竞上19,互相轩邈20;争高直指21,千百成峰22。

泉水激23石,泠泠作响24;好25鸟相鸣26,嘤嘤成韵27。

蝉则千转不穷28,猿则百叫无绝29。

鸢飞戾天30者,望峰息心31;经纶世务32者,窥谷忘反33。

横柯上蔽34,在昼犹昏35;疏条交映36,有时见37日38。

【注释】1.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2.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3.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

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

4.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5.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6.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16.若:好像。

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12.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

本文与上期哪篇相似?《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同 时期。学生看书,自由读课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一、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
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 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 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 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二、体裁介绍 1、《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佚。书,即书信,其实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描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 2、骈文
piǎo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青白色
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 甚箭,
猛浪若 奔。
tuān急流的水 甚于箭,比箭还快 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 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浪花就像飞奔的 马一样。
互相和鸣 yīng鸟鸣声
通“啭”zhuàn鸟叫声 长久不断地叫
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到天上,戾lì,至 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21.《与朱元思书》人教版翻译

21.《与朱元思书》人教版翻译

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疏通语句
第一段: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 飘荡, 同样的颜色 顺
完全 消散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约数,“左右 从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下一页
第一段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 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 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 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 一无二。
3、文章流露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那 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 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 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比较阅读---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
从内容、写法、情感三方面进行比
较,试分析两文的异同点。
文言积累卡片
“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 声 •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
•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 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 ng)。”

21、与朱元思书(完整)

21、与朱元思书(完整)
超过、胜过 飞奔的马
水急
以上六句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 静态和_____ 动 ______ 态两方面描写富 春江的________ 异水。
水 清
水 急
写水之异, 描写角度相同吗?
清澈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视觉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作动词,比高远。 凭借
(1)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鸟鸣声
2、一词多义
(1)直: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2止、断 向上
猿则百叫无绝
(3)上: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在上面
3、古今异义
(1)戾: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2)许:一百许里
古义:左右、上下;今义:允许、许可
C
D
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写出了山 的什么特点?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 山仿佛有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负”“竞”“轩”“邈”“争”“指” 诸词用拟人手法,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2分) 高、险(峻);清、急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
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字词检查:
piǎo xuān miǎo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原文及译文

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西东。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动听。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

”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成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秀丽雄奇的水色山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欢迎参考~《与朱元思书》朝代:南北朝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吴均
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叔庠,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 今浙江安吉) 吴均 南朝梁文学家。 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 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 称为“吴均体” 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 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淸溪行
李白
淸溪淸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严子陵钓鱼台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富阳
富阳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毗邻, 上海 多公里。 富阳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与杭州毗邻,距上海200多公里。 毗邻 多公里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 二十六年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县,自古以来, 年 置县,自古以来, 人们以“江南何处览名胜,佳丽之地数富春”赞誉富阳。 人们以“江南何处览名胜,佳丽之地数富春”赞誉富阳。

21课 与朱元思书 问答题 答案

21课 与朱元思书  问答题 答案

21.《与朱元思书》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中“书”指的是书信,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试着加以概括。

本文主要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3.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第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4.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6.第(2)段中,从侧面描写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文章第二段写富春江水,请概括其两个特点。

清澈;湍急。

8.第(2)段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哪些景物?文章写了风烟、天山、水流、游鱼、细石、急湍、猛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等景象。

10.第(3)段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把“水流、鸟鸣、蝉鸣、猿啼”四种声响都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11.本文第三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山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与朱元思书》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21.与朱元思书一、选择题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好鸟相.鸣,嘤嘤成韵D.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B.D. “A.B.C.D.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世务者( )..( )(4)经纶(5)皆生寒树..( )(6)蝉则千转.不穷( )(7)窥谷忘反.( )8. 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水皆缥.碧( ) 急湍.甚箭( ) 泠.泠作响( ) 千转.不穷( ) 鸢.飞戾.天( )( ) 经纶.世务( ) 互相轩.邈( ) 嘤.嘤成韵( ) 横柯.上蔽( )三、默写题9. 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5)写听觉感受的:。

10.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2)《三峡》一文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1.2.3.4.5.(7) 【答案】通“返”,返回。

8. 【答案】piǎo tuān líng zhuàn yuān lìlúu xuān yīng kē9.(1) 【答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 【答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答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 【答案】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1) 【答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 【答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答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解析】此题考查理解默写文章的内容,要理解题干的意思,注意个别字的书写,如“碍”“御”“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与朱元思书
●作业导航
1.深入感受山水的奇异之处;
2.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3.了解文章的体裁。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ɡ)
C.嘤嘤成韵(yīnɡ)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根据课文填空。

(1)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4)这篇文章选自______朝梁文学家______________之手,他的字是__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5.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8.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9.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10.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处境如何?(可用原文回答)
11.题为“西山宴游”,第一段以大篇幅文字生动概括地说明作者平时游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和在这些地方游宴时的乐而忘形的具体情景,这对写西山有何作用?
12.文章开篇概括地指出了卓立不群的西山的特征的文字是什么?
13.第二段写始游西山,着重写在山顶的所见所感,其中写登高眺望的全景的句子是什么?
14.如何理解“山之特立,不与培塿”既是对西山“怪特”的概括,也是作者的自我象征?
15.体现作者感受的最后升华的句子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
16.仿句:瀑布唱道:“我找到自由时,也就找到了歌。


参考答案:
一、1.B(xuān)
2.D动词作名词,奔马
3.略
4.(1)左右,不定数。

(2)跟随。

(3)树枝。

(4)如同。

5.BC
6.(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8.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
9.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

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

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言之成理即可)
二、10.“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

”(作者因王叔文事件遭贬谪,经常忧惧进一步的迫害)
11.做陪衬,从而突出西山,吸引读者注意。

12.怪特。

13.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4.柳宗元有改良政治的大志和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

他对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热烈赞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坚持特立不群的品格的自我表现。

1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登临西山顶峰所获得的与大自然浑而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忧惧和悲愤一扫而空,精神上获得了莫大的解脱。

1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