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5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高考报告(2023)》

《中国高考报告(2023)》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2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2023年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及考查要求。

本报告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深入理解高考核心功能、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据澎湃新闻从《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获悉,近日,由该编委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2022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年,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奋进之年。

截至2022年,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

其中,前三批14个省区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个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个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报告》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2022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特征、教学改革、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1、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什么?《报告》指出,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发现,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2、文理科的侧重点是什么?近年来的高考文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是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论证/证据评估等,理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开放式设问、结构不良、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维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让高考“指挥棒”朝正面的方向指挥——就今年高考作文采访温儒敏教授

让高考“指挥棒”朝正面的方向指挥——就今年高考作文采访温儒敏教授

让高考“指挥棒”朝正面的方向指挥——就今年高考作文采访温儒敏教授今年的高考昨天已开始,语文和作文再次引人瞩目。

如何评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高考作文阅卷是否“秒杀”和“草菅人命”?在高考的前提下能否摆脱应试教育,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

1、请您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一下评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作文命题的趋势是什么?从网上刚刚看到全国的和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总的印象是比较放得开,体式多样,能尽量考虑让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材料作文还是占多数,让学生有想象、思考的空间,但又有一定的限制。

和往年比较,还有一点变化很突出,那就是注意往理性思维靠拢。

大约有半数以上作文题都是给一些材料(故事、图片或者语录等),要求学生找到材料所提示的核心,展开各自的思考与议论,考察的除了语言运用,很重要的是理性思维能力。

如北京卷给出一个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守护铁路的故事,上海卷引用一句有关人们容易舍弃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的话,福建卷关于“人生中的赛跑”不同于“运动中的赛跑”的提示,广东卷引用汤因比和居里夫人关于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的语录,等等,都是让学生在相关的材料中引发自己的思考,展开对人生、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议论。

我觉得这个变化是可喜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人民日报》也曾评论高考作文出题的趋向,认为应当往理性靠拢,摆脱“文艺腔”和套式作文的风气,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现在看来,这越来越成为共识了。

高考作文题是很难出的。

既要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多数学生有话说,又要考虑有合适的难度。

往年很多作文题的题旨太单一和常见,学生很容易把平时准备好的素材装进去了事,“套式作文”或者“馅饼作文”比比皆是,阅卷时很难拉开距离。

今年北京卷出得不错,比较有新意,有适当的难度,不容易套题。

所给材料是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守护铁路的故事。

新高考题型,含解析—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新高考题型,含解析—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2020年新教材安徽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复习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月15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布自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着眼于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正向作用。

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

在具体资源配备上,强调3个“一流”和1个“优先”,即“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和“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在培养模式上,《意见》既出了可单独编班、小班化、导师制等横向上的具体方案,又提出了探索纵向上“本硕博衔接”培养,要求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允许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在科教协同育人方面,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公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综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月15日)材料二: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自主招生让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获得深造的机会,成为优秀人才,但自主招生也出现诸如“掐尖”大战,招生学科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有些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受到诟病。

对高校来说,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需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一体化、创新性设计。

实施“强基计划”,正是立基于此。

与以往自主招生选拔的定位不同,“强基计划”展现了新时代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精”与“准”,更精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正是力求从综合实力和基础学科相对较强的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入手,采取系统化培养方式,破解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体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心同向。

试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试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会各界关 注 的焦点 问题 。 自 15 年 建制 以来 . 92 高考走 过 了一 条崎 岖 风雨 路 , “ 革 ” 在 文 中更 是 遭受重挫 , 一度 被废止 ;97 高 考恢 复后 又 经 历 了数 次 重 大改 革 , 发 的议 论 亦 褒 贬 不一 。 l7 年 引



维普资讯
片面 追 求 升 学 率 . 理 偏 科 , 生 负 担 过 重 且 近 视 率 攀 升 , 响 求 异 思 维 和 个 性 发 展 , 校 舟 不 文 学 影 学
出特 色 , 等等 。有 考试就有应试 , 特别是竞 争激烈 的高考 , 更是容 易引发考 生尽 力 应试 , 考什 么
就学 什 么 , 不考 什 么就 不学什 么 。这种 片 面应试 的结果 , 成 智育 一枝 独 秀 , 造 出现 了“ 应试 教 育” 的现 象 , 高考 因此 被批评 为“ 色 的七月 ” “ 黑 、考试地狱 ” “ 、异化 的高考” 自学考试 则偏 重考 。 测知识 点 , 较难考 测能力尤 其是动手 能力 。针对 大学英语 四六级 考试 的应 试备考 , 可能使学 生 提高 书面考试技 巧和水平 , 往往与实 用英语尤 其是 日常 口语 有一定距 离 , 但 以至不 少 通过六级 考试 的学生掌 握 的只是 “ 巴英语 ” 哑 。学业 成绩 考试 中也 存在 “ 上课 记笔 记 、 试 背 笔记 、 后 考 考
改革 , 有 重要 的意义 。 都

( 作者 刘海蜂 : 门大学 高等教 育发 展研 究 中心教 授 、 士 生导 师 , 史学博士 ) 厦 博 历
试 析 高 考 的 指 挥 棒 作 用
郑 若 玲
( 厦门 大学 高等 教 育 发 展研 究 中心 , 福建 厦 门 3 10 ) 6 0 5

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从高考题看历史选择题的编制

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从高考题看历史选择题的编制
“ 指挥棒" 的作用
从 高 考题 看 历史 选 择 题 的编 制
■李 飙
教 长期 以来 , 历史 教学 过程 中 , 史 教 师 们 自觉 教 学 任 务 。也 只 有 这 样 , 师 才 真 正 成 为 受 学 生 欢 在 历 不 自觉地 围绕 着 高 考 这 根 “ 挥 棒 ” 翩 翩 起 舞 ” 形 迎的老师 , 指 “ , 才能在未来 的竞争 中有立足之地 。 下面我们着重通过具体分析今 年的高考题来探 成了“ 什么 , 什么 ; 教 考 考什 么 , 什 么 ” 教 的循 环 怪 圈 。 而 不过 , 细思考一下 , 样 的指责似 乎有些 不地道 : 细 这 寻 选 择 题命 制 的 一 般 规 律 , 非 选 择 题 将 另 文 叙 述 。 例 1 江 苏 2 0 — 2. 96年 , 国 前 总 统 发 表 . 08 0 14 美 在“ 一考定终身” 客观上存在“ , 应试教育” 升学率 决 , 定着 一 个 学 校 生 死 存 亡 的现 实 下 , 师 们 不 得 不 “ 教 三 声 明 : 目前 , 有 我 们 能 够 把 自己 的 政 策 强 加 给 世 “ 只 思而后行 ”毕竟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 中。 , 界 。 1 7 年 , 国总 统 尼 克 松 发 明 声 明 :美 国 决 心 ”92 美 “ 随着新课改 的实施 与深化 , 以及高考 的现 实情 用 一 种 新 的 彬彬 有 礼 的 态 度来 很 好 地 倾 听北 约 伙 伴 的 意见 。美 国态 度 变 化 的 主要 原 因是 ( ” ) 况 , 赋 予 高 考 这 根 “ 挥 棒 ” 的 内涵 。 应 指 新 A 美 国 实 力 衰 弱 , 求 欧 洲 支 持 . 寻 江苏 卷 高 考 说 明 明 确 指 出 , 题 将 以 高 中历 史 命 课 程 标 准 和高 考 考 试 大 纲 为 指 导 , 考 试 说 明 为 依 以 B 古 巴导 弹危 机 爆 发 , 国 寻求 欧洲 帮助 . 美 据 , 现 对 学科 主 干 知识 、 科 能 力 和 思 想 素 养相 统 实 学 C 美 欧关 系 恶 化 , 国力 图 缓 和 . 美 的 考核 目标 , 重 考 查 在 唯 物 史 观 指 导 下 运 用 历 注 n 欧洲共同体建立 。 国重视欧洲地位 美 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例 2广 东 20 ( 卷 ) i. 尽 管 他 衣 着 简 便 , . 08A 一 0“ 考 查 内容 的 选 择 , 课 程 标 准 的 模 块 “ 习 要 不 事 张 扬 , 蒋仍 表 现 出 一 个 征 服 者 统 领 一 切 的 气 以 学 但 而 点” 为依 据 , 结合教学实 际和学 术标准 , 实现 原则性 势 , 不 是 和 布 尔 什 维 克 过 于 亲 密 的 同 志 。他 谨 慎 与灵 活 性 的 统 一 。 考 查 内 容不 拘 泥 于不 同版 本 教 科 运用各种方 式 ( 括布尔 什维 克 主义 ) 实 现其 目 包 来 书的 具 体 表 述 , 视 “ 重 新材 料 ” “ 、新情 景 ” 的创 设 与 运 标 , 只要 它适 合 于 ‘ 国是 中 国人 的 ’ 中 口号 。美 国《 ” 时 用 , 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鼓 代周刊 》 的这段报 道 , 把蒋介石描述成( ) 符 合 考 试 目标 , 考 试 保 持 较 高 的 信 度 、 度 、 使 效 A. 民族 主 义者 必 要 的 区 分 度 和 适 当 的难 度 , 在 试 卷 结 构 和 命 题 并 B 专 制 主 义 者 方 式 上 体 现 出 稳 中求 变 、 中出 新 的 原 则 。 稳 C 自由主 义 者 . 通 过 各 地 高 考 的 试 卷 来 看 , 多 地 方 的 高 考 彰 许 n 布 尔什 维 克 主 义者 显 对 考 生 能 力 的 考查 。 以 江苏 高考 为例 , 特 点有 : 其 解析如下 : 其 一是 创设 新 情 境 。全 卷 2 题 , 粹 记 忆 的 题 5 纯 例 1 题 考 查 考 生 由 材 料 读 解 分 析 历 史 的 能 本 目很 少 , 有 一 题 可 以 直 接 得 出答 案 , 须 由考 生 对 力 。从 材料 可 以 看 出 美 国 态 度 由 “ 加 ” 1 4 没 必 强 ( 96年 ) 给 定 材 料仔 细 阅 读 , 过 一 番 思 考 与 推 理 之 后 才 能 到 “ 好 的倾 听” 17 年 ) 主要 原 因 在 于 欧 洲 的 联 经 很 (92 , 得 出 正 确答 案 , 其 涉 及 材 料 的 题 目总共 2 尤 5题 中就 合 使 欧 洲 的 实 力 大 大 提 升 , 冲击 了战 后 的 两 极 格 局 , 有 1 题之多 , 7 这也是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卷所少见 所 以正 确 选 项 是 D。 A 项 美 国实 力 衰 弱 , 求 欧 洲 寻 的 。可 以说 这 也 是 很 好 地 印证 了《 试 说 明 》 的 重 支 持 , 有 相 当大 的迷 惑 性 。 考 中 具 视“ 材料 、 情景” 新 新 的创 设 与运 用 。 例 2的最大优点就是 引进 了史学界关于蒋介石 其二是 , 考生必须 具备一定 的古文 阅读水平 , 且 的最新 研究成果 , 即蒋 介石其实 是一个 非常 强烈 的 要具有一定 的文化常识 , 才能对试卷理解 到位 ; 民 族 主 义领 导人 , 新 史 料 披 露 蒋 介 石 曾 五 次 顶 住 有 其 i是 考 生 必 须 有 一 定 的 比 较 鉴 别 的 能 力 , 千 美 国压 力 拒 绝 宣 布 台湾 成 为 “ 独立 ” 国家 即是 一 个 明 万 不 能 题 目不 甚 理 解 、 题 者 意 图不 甚 把 握 , 意 潇 证 。以往笼统 的看法是把蒋介石看作是外国势力在 命 随 洒 答 题 。如 选 择 题 第 2 4 6 8 1 、4 1 、O 题 。 、 、 、 、2 l 、7 2 小 华 的代 言人 , 于 政 治 宣 传 和 妖魔 化 的 目的 , 自然 出 这 其 四 、 注 时事 、 注 世 界 , 射 社 会 热 点 , 拘 是 可 以理 解 的 , 是 从 事 实 出 发 , 复 了 历 史 的 本 来 关 关 折 不 但 恢 泥 于 课 本 与 “ 学 要 求 ” 如选 择 题 第 1 题 “ 藏 自 教 。 O 西 面 目, 蒋 介石 以 清 白 , 能 可 贵 。 还 难 治 区成 立 大 会 ” 第 2 ; 2题 的 “ 国共 合 作 、 日关 系 ” 中 ; 根 据 以上 的 例 子 , 合 其 他 题 目的实 践 , 结 在选 择 第 2 题 的“ 3 现代 化 ” 题 等 。热 点 问 题 折 射 出 历 史 题 的命 制 方 面 应 遵 循 以下 原 则 : 问 学 科 关 注 现 实 、 务 社 会 的特 点 。 服 () 1 每个 题 目的题 干仅 提 出一 个 明确 的 问题 . 其 五 , 感 、 度 、 值 观 这 一 往 年 往往 是 “ 席 情 态 价 缺 () 干 要 简 洁 , 2题 减少 不必 要 的赘 述 。 的考查” 以弥补 , 2 ~B 【 得 如 4 、 中外 历史人 物评说】 () 考 查 理解 和 应 用 能 力 时 , 好 使 用 新 3在 最 之“ 破仑 、 拿 华盛 顿 ” 。 题 材料 。 ‘ 在 这 里 还要 强调 的 是 , 试 说 明 同 时 指 出 ,命 考 “ ( ) 量 使 四个 选 择 肢 的长 度 大 致 相 等 , 不 知 4尽 对 题 方式 上体 现 出 稳 中求 变 、 中 出 新 的 原 则 ”要 看 道 正 确 答 案 的个 体 具 有 相 同 的 迷惑 性 。 稳 . 到“ ” 新” 变 和“ 的一 面 。我 认 为 , 个 “ ” “ ” 不 这 变 和 新 , ( ) 编 写 干 扰 项 的 时 候 , 清 楚 不 知 道 正 确 答 5在 要 仅仅体 现在形式 上 , 还要 有新 的 内容 作载体 。必 须 案 的 被 试 之 所 以 选 择 这 些 干扰 项 的 原 因 。 引起我们 注意的是, 作为热点 , 在这方面往往大有作 ( ) 些 只有 部 分 是 正 确 的 大 众 错 误 观 念 通 常 6那 为。热点往往是事件 发生 的“ 进行 时” 与 现实生 活 是 较好 的 干 扰项 , 例 4 , 如 。 密切 相 连 , 历 史也 有着 千 丝万 缕 的联 系 , 容 易 引 与 最 ( ) 目用 数 字 进 行 标 号 , 项 用 字 母 进 行 7项 选 起 学 生 的注 意 , 生 此 时 的求 知 欲也 是 最 旺 的时 候 , 学 标 号。 处理 得 好 能 帮 助 学 生 更 好 地 解 读 现 实 , 分 发 挥 “ 充 以 () 8 题干 中尽可能 以正面的方式来叙述 , 不要滥 古鉴 今 ” 效 用 。 而 等我 们 看 到别 人 拟 定 的题 目时 , 的 用 否定 结 构 。 “ 点” 常变“ 热 常 冰点 ” 。 此 时更 要 求 教 师 应 该 勇 于 了 ( 作者单位 : 苏省邳 州市第三 中学) 江 实践 , 热 打铁 , 能 抓 住 学 生 , 趁 才 因势 利 导 , 高效 完 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目录总纲/1(一)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那么/1(二)高考评价体系的容与性质/3二、一核——高考核心功能/4(一)立德树人/4(二)效劳选才/4(三)引导教学/4三、四层——高考考察容/5(一)核心价值/5(二)学科素养/8(三)关键能力/10(四)必备知识/12四、四翼——高考考察要求/12(一)根底性/12(二)综合性/13(三)应用性/13(四)创新性/13后记/14一、总纲202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高考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容。

2021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抑制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考试招生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教育制度,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组成局部,必须维护和增强全国统一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开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的高考考察容体系。

这为科学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察容、考察要求和考察载体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答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育人目标的必经之路。

四川省高考试题:“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的作用

四川省高考试题:“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的作用

四川省高考试题:“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的作用高考命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强调知识运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科技进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重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尤其强调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贯彻新课程理念,在充分体现选拔性功能的同时,在推动素质教育中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这是2007年四川省高考命题所体现的指导思想。

四川省高考试题不仅保持了适当的难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较高的信度、效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而且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及其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考生生活,注意体现地方特点,稳中有新,稳中有进,导向正确,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引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在高考试卷的字里行间。

贯彻新理念全面考查能力学生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重点。

四川省去年的高考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包括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把握学科主干核心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强调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例如,物理科每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能力立意,对考试大纲中提出的5种物理学科能力分别在不同的试题中进行了考查:如第14、15、16、18、19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第17、19、20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第18、21、23、24、25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第21、22(2)、25题侧重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第14题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理科数学第(21)、(22)题渗透了高等数学背景,有利于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及学习潜质。

英语全卷突出运用能力考查:“单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能力,“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使用词语的能力,“阅读理解”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考查了语篇应用能力,写作题目“暑期安排”使学生有话可写。

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

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

2、某些学生在选择科目时,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优势,盲目追求高分。例如, 部分学生对物理科目没有兴趣,但在高考中选择物理科目的人数较多,因此他 们也跟随选择了物理,最终导致在高考中表现不佳。
3、一些学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思考。例如,某些学生 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相关的科目,但这些科目与他们未来的专业和职业选择 并不相符,最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参考内容
近年来,中国的高考改革备受。其中,新高考科目方案无疑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之一。该方案旨在打破传统高考的单一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和挑战。本次演示将对新高考科目方案进行再认识,并探讨如何深化完善新高 考改革。
3、高考指挥棒在教育功能侧重 方面的不足
尽管高考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在教育功能侧重方面仍存 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高考指挥棒过于强调选拔功能,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考 试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其次,高考指挥棒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需求,难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最后,高考指挥棒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较大,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建议与展望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作用,针对高考指挥棒的不足之处,本次 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评价体系:完善高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在 考试内容上增加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同时降低选拔性考试的难度和标 准。
2、个性化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兴趣、特长等 方面的培养。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和资源配置,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强化选拔功能: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指挥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 教育的选拔功能,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公正。然而,过于强调选拔 功能也容易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2020年重庆高考作文点评

2020年重庆高考作文点评

2020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感觉体力不支,停了下来。

后来当他讲到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紧一下牙关,再攀一点高度!“不。

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和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

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据《重庆晚报》报道,阅卷老师总评2020年重庆高考作文:2020年作文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希望”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去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关系性话题,难度不大,考生应有话说。

但部分考生丢分严重,对此,参加了高考阅卷的娄方钦老师归纳了9大问题:偏离题意、理解片面、题材狭窄、例证不典型、空洞无物、缺少知识积累、语言平淡无味、为创新而创新、书写不规范。

有的片面追求“创新”,将作文设计为数学运算题的格式或会议记录的形式,文笔生硬,毫无文采,费力不好看。

有的书写潦草或字写得太小,由于今年是将作文扫描成图象在电脑上阅卷,字迹潦草或字太小都会导致图象不清楚,给阅卷老师带来困难,吃亏的自然是考生自己。

2020 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题,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文题目,也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题目。

我们先来看看这道作文题:( 1 )以“ 筷子” 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 10 分)要求: 1. 符合说明文文体; 2. 字数不少于 200 字。

( 2 )“ 自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自我的嘲笑,它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调节心理的方式,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请以“ 自嘲”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50 分)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符合题意。

仔细分析这道题,它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一、一大一小作文,回归作文本真,全面考查考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看到今年重庆作文题,我们似乎又想起了前几年全国统考时的作文题,那时也是一大一小。

2006年高考作文题的“指挥棒”意义

2006年高考作文题的“指挥棒”意义
这 “ 步 ”是 其 基 本 主 题 , 怪 一 夜 低 的 思 考 ”, 考 查 考 生 对 社 会 问 语 文 教 学 政 治 化 , 是 误 导 。笔 者 进 难
间 “ 想 握 住 你 的 手 ”成 了上 海 题 的 关 注 情 况 … … 我 市 民 的 流 行 语 。 考 生 可 以 尽 自 己
员 将 要 实现 遨 游 太 空 的 梦 ;愿 景
是 登 山 运 动 员 “ 峰 造 极 ”的 理 登
是 一 大 一 小 , 作 文 以 “ 与 停 ” 的 现 象 有 哪 些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正 大 走 题 。 其 他 三 个 直 辖 市 对 照 一 下 , 因 考 生 阅历 不 同 , 于 “ 与 停 ” 与 关 走
想 ; 愿 帚 是 袁 隆 平 即将 培 育 出 来
的 “ 级 杂 交 水 稻 ”; 景 是 马 克 超 愿 思 关 于 “ 质 极 大丰 富 , 悟 水 物 觉 平 极 大提 升 ”社 会 的 描 述 … … “愿 景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第 5版 )》解 释 为 : 向 往 的 前 所 景 。 于这 个 词 语 , 启 五 先 生 作 关 郑 了一 番 探 究 :“ 龄 ”不 长 , 着 词 随 外 几 乎 所 有 的 华 文 报 刊 里 ,相 对 确切 的含 义 当是 到 的 图景 ”。 “ 远 的 目标 ”或 “ 力 希 望 达 长 努

查 全面
朴实平民风格 ,能力考
想 ,关注对考生逻辑思维与联想
能 力 的 考 查 :“ ”与 “ ”之 间 走 停
有 何关 系 , 会 历 史 中 “ 与停 ” 社 走 确 看 待 这 些 “ 与 停 ”的 现 象 等 。 走
20 0 6年 重 庆 卷 高 考 作 文 题 为 题 ,小 作 文 以 “ 站 一 瞥 ”为 车

高考指挥棒问题

高考指挥棒问题

高考指挥棒问题所谓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是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反之亦然。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考试只是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母体”所包含的众多“子体”之一。

但身为“子体”的考试之所以能对其“母体”起到指挥和主宰作用,其形成机制乃缘于考试的竞争性。

与任何其他作用一样,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

6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几年,高考对中等教育教学的指挥已渐渐偏离正确轨道,其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影响,并因此招致骂声一片。

对高考指挥棒作用的责骂最主要集中在片面教学和学生偏科上,认为这根“魔力指挥捧”使教与学的注意力完全放在所设考试科目上,在“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的同时,造成“不考什么便不教什么不学什么”的弊病。

例如1994年实行的在会考基础上的“新高考”制度改革,按文理分科,实行“3+2”科目组合,将地理、生物和政治(理科)等科目与高考“松绑”。

随着而来的问题便是,这些科目在中学的教学中很快受到冷落,大学相应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则面临学生基础差的问题,师范大学的相应专业毕业生也出现分配困难的窘况。

为此,有关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有关部门,高考科目减少给相关学科带来的问题甚至被反映到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中。

1996年,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更是针对取消生物考试带来的弊端,在《光明日报》上联名呼吁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对报考生物系及有关医、农等科系,不得免考生物学,以保证学生来源和今后研究和教学的质量。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和取消生物学考试的影响,中学生不重视学习生物学,中学生物学教师工作不安心、教学内容落后、实验教学设备匮乏等状况,严重影响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

”高考科目改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上下的广泛关注,中央领导也曾指示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研究生物、地理和政治科在高考中的地位问题。

但是,高考科目改革是一个难度极大且牵涉面很广的问题,本来实行“3+2”科目组就是为了减少高考科目,如若听从有关学科专家的呼吁,势必又将回复到原先的科目组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 H,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掀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轲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温儒敏:能否让高考“指挥棒”发挥积极作用?

温儒敏:能否让高考“指挥棒”发挥积极作用?

温儒敏:能否让高考“指挥棒”发挥积极作用?大家都非常反感高考这个“指挥棒”,希望高考能改革。

可是既然是考试,就有竞争,这竞争必然会折返到教学中来,形成所谓应试教育,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苦不堪言。

一方面高考取消不了,另方面又要被高考“指挥棒”弄得团团,谁都抱怨,谁也不敢怠慢,应试教育越演越烈。

真是个怪圈!能不能换个思路,让高考“指挥棒”发挥积极的作用,朝正面指挥呢?不妨试一试。

首先是高考命题的改进。

拿大家议论最多、也批评最厉害的语文高考来说,改进的空间就很大。

现在知识性的考记忆的题目比以前少了,但阅读理解还是很琐碎、技术化,很多题目不是考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而是考如何精确判断某些细节对错。

有些多项选择题有意弄得烟雾缭绕,一不小心就踏入错误泥淖。

说实在的,有的让我们专家来做也胆战心惊的。

当然,考试要有区分度,要讲究一定的难度系数,否则拉不开距离,不好选拔。

高考毕竟还负担有选拔功能。

题目全都很“活”是不可能的。

我的意思是即使讲区分度,题目也别出的那样拘泥细节,“锱铢必较”,还是应当想办法让学生各自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发挥得程度上去区分水平高低。

题目太细腻、死板,对“会考试”的学生有利,但不见得考出真的水平。

我在北大考察研究生,对那些从中学到大学都很高分的学生,就格外“警惕”,担心他们是“会考试”的“好学生”。

这个问题能否改一改?举例说,现在语文教学最大问题是学生不读书,读书少。

那高考“指挥棒”能否指挥一下,让同学们都喜欢读书?我看可以试试。

最近北京一所中学的语文试卷,其阅读理解这块就做了很大改进。

他们不再出常见的那种归纳分析题,而是出选择题。

一本指定学生必读的长篇小说到底读过没有?列出几种情节框架(其中也有细部),让学生选择其中正确的一种。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只是看过节选,这种题目是回答不了的。

我觉得这题目就出得好。

如果高考语文也有这样的题,不就可以往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方面“指挥”了吗?现在困扰最多的是高考作文题,每年都引起社会关注,可是始终缺少认真的有学理性的研究和改进。

高考引领 道是无形却无穷——谈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作用

高考引领 道是无形却无穷——谈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作用

高考引领道是无形却无穷——谈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
的“指挥棒”作用
贲晓霞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要以开阔的境界研究新课程理念,以脚踏实地的精神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课程改革大力支持者,做课程改革的有效实践者,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开拓者,做课程改革的的探索者。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贲晓霞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高考语文命题应“质量立卷”——谈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失误[J], 丁亚俊
2.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述评及对2008年江苏语文命题的一点思考 [J], 胡锡良
3.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蠡测 [J], 冯为民
4.从2010年江苏高考第19题谈2011年高考数列复习 [J], 缪林
5.2005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应当如何改进——南京师范大学召开建言献策"群言会" [J], 苏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们自觉不自觉地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翩翩起舞”,形成了“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循环怪圈。

不过,细细思考一下,这样的指责似乎有些不地道:在“一考定终身”,客观上存在“应试教育”,升学率决定着一个学校生死存亡的现实下,教师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毕竟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化,以及高考的现实情况,应赋予高考这根“指挥棒”新的内涵。

江苏卷高考说明明确指出,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标准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和学术标准,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考查内容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符合考试目标,使考试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并在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

通过各地高考的试卷来看,许多地方的高考彰显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以江苏高考为例,其特点有:
其一是创设新情境。

全卷25题,纯粹记忆的题目很少,没有一题可
以直接得出答案,必须由考生对给定材料仔细阅读,经过一番思考与推理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尤其涉及材料的题目总共25题中就有17题之多,这也是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卷所少见的。

可以说这也是很好地印证了《考试说明》中的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

其二是,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水平,且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才能对试卷理解到位;
其三是考生必须有一定的比较鉴别的能力,千万不能题目不甚理解、命题者意图不甚把握,随意潇洒答题。

如选择题第2、4、6、8、12、14、17、20小题。

其四、关注时事、关注世界,折射社会热点,不拘泥于课本与“教学要求”。

如选择题第10题“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第22题的“国共合作、中日关系”;第23题的“现代化”问题等。

热点问题折射出历史学科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特点。

其五,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往年往往是“缺席的考查”得以弥补,如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拿破仑、华盛顿”题。

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考试说明同时指出,“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要看到“变”和“新”的一面。

我认为,这个“变”和“新”,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还要有新的内容作载体。

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作为热点,在这方面往往大有作为。

热点往往是事件发生的“进行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与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此时的求知欲也是最旺的时候,处理得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现实,充分发挥“以古鉴今”的效用。

而等我们看到
别人拟定的题目时,“热点”常常变“冰点”了。

此时更要求教师应该勇于实践,趁热打铁,才能抓住学生,因势利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也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下面我们着重通过具体分析今年的高考题来探寻选择题命制的一般
规律,而非选择题将另文叙述。

例l_江苏2008--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例2,广东2008(A卷)一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

”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 民族主义者
B 专制主义者
C 自由主义者
D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解析如下:
例1本题考查考生由材料读解分析历史的能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

A项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

例2的最大优点就是引进了史学界关于蒋介石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蒋介石其实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领导人,有新史料披露蒋介石曾五次顶住美国压力拒绝宣布台湾成为“独立”国家即是一个明证。

以往笼统的看法是把蒋介石看作是外国势力在华的代言人,出于政治宣传和妖魔化的目的,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事实出发,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蒋介石以清白,难能可贵。

根据以上的例子,结合其他题目的实践,在选择题的命制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每个题目的题干仅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
(2)题干要简洁,减少不必要的赘述。

(3)在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时,最好使用新材料。

(4)尽量使四个选择肢的长度大致相等,对不知道正确答案的个体具有相同的迷惑性。

(5)在编写干扰项的时候,要清楚不知道正确答案的被试之所以选择这些干扰项的原因。

(6)那些只有部分是正确的大众错误观念通常是较好的干扰项,如例
4。

(7)项目用数字进行标号,选项用字母进行标号。

(8)题干中尽可能以正面的方式来叙述,不要滥用否定结构。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