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教案教学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左忠毅公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左忠毅公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词和难句问题,理解课文意义。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深入学习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左忠毅公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左忠毅公的事迹对自己的启示,谈谈自己的感悟。
4.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介绍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作者左宗棠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学习左宗棠的忠诚、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左宗棠生平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左宗棠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左忠毅公逸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
(2)详细解析左宗棠的形象特点和逸事。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左宗棠的忠诚、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
3. 知识掌握: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左宗棠的逸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精神品质。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左忠毅公逸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左宗棠的生平背景。
2. 简要介绍《左忠毅公逸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左忠毅公逸事》。
2. 向学生介绍作者左宗棠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清朝的历史地位。
3. 概述《左忠毅公逸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章:字词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圈点生字词。
2.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等方式理解生字词。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确保学生理解。
第三章:内容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情感体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章:拓展思考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问题和思考。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拓展思考。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六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下册《左忠毅公逸事》教案、教学设计
5.课后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事迹,为下一节课的课前分享做好准备。
6.课后反思:结合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注意事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展示左忠毅公的画像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直观的感知。
2.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左忠毅公是谁吗?他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关注左忠毅公的品质和精神,如忠诚、正直、爱民如子等,强调这些品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课文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如人物形象、论证手法、文章结构等。
2.要求学生做好讨论记录,整理讨论成果,以便在班级分享。
4.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5.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左忠毅公逸事》这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可能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论证手法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了解作者司马光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3)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左忠毅公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左忠毅公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古汉语用法。
2. 深入剖析左忠毅公的品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司马光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左忠毅公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解析文中的难点问题。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左忠毅公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 收集有关左忠毅公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3. 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品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左忠毅公逸事》全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检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左忠毅公品质的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学家。
介绍时代背景:南宋末年,元朝侵略,民族危机。
阐述《左忠毅公逸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左忠毅公逸事》的结构、艺术特色。
理解文本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本的结构:序言、、尾声。
阐述艺术特色:叙事、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
探讨人物形象:左忠毅公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析文本结构、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词句品味3.1 教学目标:品味文本中的精彩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丰富文学修养。
3.2 教学内容:筛选并分析文本中的精彩词句、段落。
探讨词句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品味词句、段落的妙处。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讨。
4.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文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激发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文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5.3 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
推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第六章:比较阅读6.1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左忠毅公逸事》的理解。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2.2 课文内容: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1.2.3 重点词汇和句式: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2.1.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新课讲解: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2.1.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2.1.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2.2.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2.2.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2.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3.1.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3.1.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1.3 课程考核:通过课程考核,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2 教学反馈3.2.1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2.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4.1.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文本及相关辅导教材。
4.1.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1【教学设想】1、教学内容和重点:《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
学生对该文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不将对字词句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派散文的历史地位不同寻常。
本课拟将桐城派散文创作主张“义法说”作为课堂教学主线,从材料的选取、写作手法的运用两方面展开教学,即将教学重点落到文章的章法教学上。
2、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明确预习要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生预习后还存在的疑问,并整理总结,作为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手段:拟用自主探究法、讨论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2、赏析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体会“义法说”的内涵。
【教学重点】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预习要求】1、通读课文四五遍。
2、找出在查阅字典、互助讨论后都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3、熟悉并概括每段大意。
【教学流程】一、明晓目标,检查预习1、出示并简要解说教学目标。
2、读准文中易错字词的读音。
京畿(jī) 庑(wǔ)下防伺(sì) 炮烙(páo luò)草屦(jù) 长�K(chán) 以指拨眦(zì) 蕲(qí)黄潜桐蹲踞(jù) 迸(bèng)落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
词类活用部分:①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K,为除不洁者(草屦,穿草鞋;手,手拿)②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③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另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重要词语和句式: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询问;则,连词表承接,表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可译为“原来是”“就发现”等,另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的忠诚和勇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忠诚、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句式和特殊用法。
(2)深入理解左忠毅公的品质和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主朗读《左忠毅公逸事》。
2. 讲解:(1)教师讲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左忠毅公的品质和精神。
3. 练习:(1)学生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左忠毅公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左忠毅公逸事》的朗读和背诵。
2. 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左忠毅公逸事》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左忠毅公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评价。
3. 学生通过作文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左忠毅公的具体事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他的品质和精神。
3. 运用比较法,将左忠毅公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他的贡献和价值。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1【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
2.正确评价左光年的为人和行事,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音释义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炮烙(lu):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眦(zì):眼眶。
俟(sì):等待。
述其事以语人(yù,告诉)蕲(qí):蕲州府,现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衣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躬(gōng)造左公第:(躬:亲自。
造:造访,到……去拜望。
)蹲踞(jù):踞有蹲或坐的意思。
使将士更(gēng)休:更换着休息。
解貂(diāo):貂是一种哺乳动物,皮毛珍贵。
②词性活用从数骑出(使……跟随动词的使动用法)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名词作状语)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③一词多义【则】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
副词)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
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漏鼓移则番代(就。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虽】虽家仆不得近(即使。
表示假设关系)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焉】卒感焉(于之。
兼词)于是余有叹焉(不译。
语气助词)万钟于我何加焉(呢。
表示反诘语气助词)且焉置土石(哪里。
疑问代词)盘盘焉,囷(qun)囷焉(地。
形容词词尾,助词)2.句式解析省略句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3.难句解析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行”,官员穿着平民的衣服出行。
“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全句译作:(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穿着平民的衣服出去查询,进了一座古庙。
②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已”完了。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左忠毅公逸事》,使学生了解左忠毅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崇尚正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认识左忠毅公的奋斗历程。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正义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理解左忠毅公的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材、习题册、课堂活动设计。
2. 课堂投影仪、PPT等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左忠毅公的形象,引发学生对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与爱国主义相关的经验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爱国主义或正义感的知识,评价和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左忠毅公逸事》中的文本内容,自主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与爱国主义、正义感相关的要素。
2. 分组或个人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观点,并归纳出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以展示形式呈现在教室的墙上或PPT上,方便学生回顾和理解。
【理解思考】1. 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讨论分享。
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答案,提高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分析左忠毅公事迹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如何将左忠毅公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或设计一张海报,展示对左忠毅公的理解和敬意。
【评价与反思】1. 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让学生对学习的收获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针对性地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有关爱国主义或者正义感的相关文本,进一步增加对于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左忠毅公的事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左忠毅公的概况,如:其是谁、生活时期、主要事迹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左忠毅公相关的文章,并分组进行讨论。
在讨论结束后,分组展示讨论结论,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描述和分析。
最后让学生总结文章中充满正义和勇气的精神内涵,并从中学到的文明、文化和道德进行深入思考。
3.思辨探究教师提出左忠毅公早年所赶往的众多学术圣地,然后就学生认为为什么左忠毅公会这样做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探讨当时的政治风貌和科举制度,了解当时人才充满的压力和建设孔子等名师教育的社会背景。
4.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影响力的文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和提示,如:如何从文章中体现出左忠毅公的思想和行动、如何为学生和社会提供积极的影响等。
三、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和展示的结果。
2.学生发表的作品(文章)的质量。
3.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料1.相关的阅读材料,“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
2.老师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搜集到的相关历史资料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更深刻地认识到正义和勇气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加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表现出色,写作作业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整体而言,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左忠毅公。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学家。
简介背景:南宋末年,元朝侵略者侵占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文天祥作为抗元将领,英勇抵抗,后被捕入狱。
强调文学价值:《左忠毅公逸事》是文天祥狱中所作,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讲述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期待。
第二章:作者与背景简介2.1 教学目标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
掌握《左忠毅公逸事》的文学背景。
2.2 教学内容文天祥生平简介:抗元英雄、文学家、政治家。
《左忠毅公逸事》背景:文天祥被捕入狱后,元朝统治者劝降,文天祥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抗元英雄的英勇精神。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文学背景。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翻译3.1 教学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的生词和句式。
3.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课文翻译: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翻译。
3.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讨论生词和句式的理解。
第四章:课文分析与讨论4.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2 教学内容主题分析:课文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象征等手法。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五章:拓展与实践5.1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将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介绍作品的主题和价值。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能够概括和描述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左忠毅公的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他的忠诚和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使学生理解忠诚和勇敢是人格的重要品质,激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掌握。
2.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探讨。
对左忠毅公品质和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左忠毅公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对左忠毅公的兴趣。
2. 课文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内容分析和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和批判,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课文理解和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
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重要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程度。
3. 思考和创造力: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4.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背景和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左忠毅公的忠诚和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和崇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忠毅公的形象特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左忠毅公的事迹和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1. 导入新课:(1)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左忠毅公的形象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字词默写、课文翻译等。
(2)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
2. 参考资料:有关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的资料、古代汉语词典、修辞手法参考资料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左忠毅公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左忠毅公逸事》教学设计优质课
《左忠毅公逸事》教学设计优质课《左忠毅公逸事》教学设计(优质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方苞及桐城派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归纳积累一词多义,疏通全文;3、领会课文人物描写中侧面烘托的手法;4、学习文章行文前后照应,互为映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文言的能力;2、联系语境,认真推敲,不断提高准确翻译文言的能力;3、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其写作手法。
(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左光斗的逸事的了解,学习其爱才爱国的思想。
(四)情感目标1、体会左光斗与史可法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归纳积累一词多义,疏通全文2、领会课文人物描写中侧面烘托的手法三、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想把它处理成偏于文言考试类型的解读。
学生必须要有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对文章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课堂上,不管是文言知识的积累还是写作特点的分析,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左忠毅公逸事》,要求将文中不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标好读音,现在我们将课文通读一遍。
(二)检查预习情况(三)疏通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1、京畿视学(1)朗读第一自然段(2)翻译本段重难点句子,积累重点字词①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②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③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3)“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表现了左光斗怎样的精神品质?A、重视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B、为国为家,忠心耿耿2、狱中斥史(1)朗读第二自然段(2)翻译本段重难点句子,积累重点字词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②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③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能够解读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左忠毅公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学习左忠毅公忠诚、坚定、勇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解读古代文化常识。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
(3)对文中人物品质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左忠毅公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拓展:(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举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左忠毅公逸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左忠毅公的历史背景和逸事。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左忠毅公的逸事,使学生感受到忠诚、正直和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简介: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和逸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文分析: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和含义。
分析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左忠毅公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逸事,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的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估学生对文中文学手法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逸事的读后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相关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左忠毅公的历史资料或相关文学作品,进一步扩展知识面。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
2. 参考资料:关于左忠毅公的历史资料、相关文学作品、文学鉴赏指南。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左忠毅公的历史背景和逸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左忠毅公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左忠毅公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左忠毅公逸事》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写的一篇传记,记述了左忠毅公的一生。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斗山,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民族英雄。
2.2 课文梗概左忠毅公少年英勇,屡建战功,被封为忠毅公。
明朝灭亡后,左忠毅公坚决抗清,带领部队在各地展开游击战争。
左忠毅公在战争中展现出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受到人民的尊敬。
2.3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
3.2 合作探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3.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结合学生的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掌握“以”“骑”“”等词的意义或用法
2、理解左光斗的光辉形象
3、体会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的难词难句不多,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之上,基本能自行解决,教师只需对个别语句进行解说,对个别词语进行归纳。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由《梅花岭记》中的“史可法是否英勇” 的争论引入,使学生明确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与评价,往往要借助于其它材料来综合,而不能仅仅靠某一本书或某一段材料。
二、听读
放录音,要求注准那些自己不能读准的字音,并且大致理解文意。
三、朗读
四、参照注解,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五、课堂练习
(一)解释划线词语
1、微行入古寺微指左公处
2、为掩户
3、面署第一
4、继吾志事
5、国家之事縻烂至此
6、无俟奸人构陷
7、蹲踞而背倚之
8、必躬造左公第
(二)课后练习一、二
(三)翻译下列语句
1、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3、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
4、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四)概括各自然段大意。
六、讨论
1、第一段可分为几层,表现了左光斗的什么品质?有哪些很有表现力的细节或词语?
点拔引导:
A、写发现人才一段的精炼——第一句,交代天气、出行的特点和所到之处;第二句,左光斗所见,点明史可法刻苦攻
读;第三句,写左光斗的爱才;第四句,“叩之寺僧”写左的“用心之细和印象之深”。
B、“解貂”“掩户”等生动细节;“即”,说明时间之短,不假思索,不顾自身寒冷,充分表现“惜才”。
“为掩户”与“掩户而去”不同,“为”点出行为的目的,说明掩户是为了保护史生,突出其体贴与细致。
2、文中有哪些笔墨是互相呼应的,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首段:继吾志事
次段:天下谁可支拄者
第三段:吾恐···
行文严谨
3、章以表现左光斗为主,还是表现史可法为主,为什么?为什么要写史可法,史的事迹与左有什么联系。
体会侧面描写
写史可法正是为了表现左光斗的言传身教产生的巨大影响。
4、朗读“探监”一段,从哪些角度去描写的,表现了人物的怎样性格特征?
外貌:“席地···”酷刑之惨
“目光如炬”精神不屈,对奸佞的仇恨,对国事的焦虑和对史的期望。
声色俱厉的训斥:爱国忧国之心
“因摸地上···”急于赶史离开,也表现了对史的爱护与怜惜。
5、总结:左光斗的人物性格及“逸事”的文体特征
见预习提示
七、作业
笔译第二段。
八、板书设计
九、教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