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文学接受文学概论
自考《文学概论》第八章文学接受教学课件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 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 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 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 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 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 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 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 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 ⑴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 ⑵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 一种审美的心态(布洛的“距离说”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 距离,对眼前的审美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接受者的心 境,应对作品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⑶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从根本上说, 阅读作品出于自觉与不自觉的与他人(包括作者与作品中的 人物)精神对话的需要。接受意味着主观评价,也是接受者 与作品、作者全面对话的过程。
• 所谓“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 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 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 构起改变与更新的作用。
• 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化是双向运动的建构 关系:互相包容、互相转换;同化导向顺应,顺应又回归同化。
二、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 1、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 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 一般来说,审美心理结构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渗透、 交融的审美层面。
• ⑴个人性。每个接受者阅读的范围、数量、体验都不尽相同, 文学知识的来源、种类、深浅也人各有异,审美趣味更因经历、 个性、观念不同而千差万别。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16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18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1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23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德国卡西尔。
38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48 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2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上)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主体特征)认识与情感的统一、(目的功能上看)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76移情: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81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
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86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那几个命题?33-34答:1、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艺术语言。
《文学概论(一)》第八章
第八章文学接受笫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三个知识点一、 消费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 文学的消费与传播三、 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文学消费:【1510名词解释-2010考期】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 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活动全部过程包括生产、传播、消费、接受。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文学流通领域包括发行、宣传、传播、反馈,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文学信息的桥梁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一、消费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1、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1710简答】(1)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消费,为了消费,并以消费为中心与终极目标。
离开文学消费这一最后环节,文学生产变得毫无意义,文学传播失去了对象,文学产品也不成其为真正的现实的文学作品。
(2) 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文学消费区别于物质产品消费的一个根本性特征,就在于它不仅是对产品单纯的享用,同时也是对产品价值与意义的再生产、再创造。
(3) 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文学消费不仅对生产起调节作用,而且它本身即是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消费产生了生产的动机与需要,从而制约着文学生产的规模与方式。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一、消费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1410论述题】1、 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2、 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宙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文学概论
思考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4、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一、文学活动的精神意义 1、文学活动与人类活动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哲学、宗教、实 践精神、艺术 (1)、文学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的产物 和现象,文学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维度。 (2)、文学的表达机制来看,文学与 作家的生活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
(3)、现代文学含义的深化 “形式”与“本体”意义上的文学 ◣文学是一种本体存在,关注的是文学 和非文学的界限。 ◣强调的是审美形式 P54 例:
二、“文学”、“文学理论”与“文 艺学”
1、什么是“文学理论” 韦勒克和沃伦的区分: a、“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 序”,区别于历时的“文学史” b、区别于具体文学作品研究的文学批评 c、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原理、文学的范 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3、文学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 关系 (1)、问题提出:马克思、恩格斯 (2)、不平衡的两种情况: a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的 相对低级阶段:古希腊神话 b、艺术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不成比例:18 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3、文学创造主体的各种解释 (1) 主体即“摹仿者”与“创造者” (2) 主体即“旁观者”和“移情者” 游戏说与移情论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4、文学创造主体的特征 (1) 艺术生产者 (2) 美的体验者、评判者和创造者 (3) 具体的社会的人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文学概论(目录知识点统)
《文学概论》(突击概略)(复习总纲)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1、文学四要素2、文学活动二、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六种文学观念:(再现、表现、实用、独立、客观、体验)说三、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1、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2、文学的观念与文学本身的演变:四、文学的界说1、文学的定义:2、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第二节: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文化概念:1、广义的文化概念:2、狭义的文化概念:3、符号化的文化概念:二、文学的文化意义: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5、学习语言文化三、文学文化意义的发现1、“品质阅读”2、“价值阅读”四、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第三节: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文学源于生活2、文学改造生活二、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1、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2、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三、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1、审美意识形态历史生成与理论概括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第四节: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一、经验、体验与文学1、经验与体验2、体验与文学二、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第一节:文学文本一、文学文本概念1、文本2、文学文本3、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二、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1、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2、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3、文学文本层面第二节:文学语言组织一、文学文本的语言性1、文学文本以语言的方式存在2、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3、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言语二、文学语言组织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3、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第三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一、语音层面1、语音层面的作用2、节奏3、音律二、文法层面1、词法2、句法3、篇法三、辞格层面1、比喻和借代2、对偶和反复3、倒装和反讽第四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一、内指性二、音乐性三、陌生化第一节:文学形象一、文学形象的系统性1、艺术世界的有机性2、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二、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2、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3、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第二节:文学典型一、典型论的发展及争论1、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2、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1、典型的特征性2、典型的丰厚历史意蕴3、典型的艺术魅力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典型环境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第三节:文学意境一、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的界说1、意境论的形成2、意境的界说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生命律动4、韵味无穷三、意境的分类1、刘熙载分类法2、王国维分类法第四节:文学象征意象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文学意象1、意象的四种含义2、“表象之象”与“审美意象”二、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1、哲理性2、象征性3、荒诞性4、求解性三、象征意象化的原则与方法1、以荒诞的幻象表达意念的真实性2、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的象征意象组合3、“意象应合”的原则四、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1、语言式象征意象2、符号式象征意象第一节:叙事理论与叙事作品一、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1、传统叙事理论2、现代叙事学二、叙事与叙事作品1、叙事的意义2、叙事作品三、叙事的层面1、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2、叙事的三个层面第二节:叙述语言一、叙述时间1、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2、叙述时间中的时距、次序和频率二、叙述视角1、第三人称叙述2、第一人称叙述3、第二人称叙述4、叙述视角和人称关系三、叙述标记1、叙述标记与写作意图2、叙述标记与人物性格塑造第三节:叙述内容一、故事1、事件2、情节3、情景二、人物1、“扁平”人物2、表意型人物3、“圆形”人物4、典型人物5、“性格”人物三、行动1、叙述功能研究2、叙述逻辑研究第四节:叙述动作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1、真实的作者和隐含的作者2、隐含的作者和叙述者二、叙述声音1、现在叙述者2、隐在叙述者三、接受者与真实读者1、接受活动的参与者2、叙述者与接受者第一节:抒情作品与情感一、抒情作品的内涵1、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2、抒情作品的内涵二、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1、情感的特点2、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三、抒情作品的情感特质1、广义情感与狭义情感2、日常情感与艺术情感第二节:抒情作品与抒情一、抒情的本质1、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2、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3、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二、抒情的原则1、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2、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3、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4、抒情的一般原则三、抒情的途径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2、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四、抒情的策略1、抒情的语法策略2、抒情的修辞策略五、抒情的传统1、抒情传统的形成2、不同的抒情传统第三节:抒情作品的特征一、题材与结构特征1、题材特征2、结构特征二、意象与主题特征1、意象与主题特征2、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例示3、原型意象、抒情母题与创新意识三、文体特征1、文体的美学内涵2、抒情诗的特征3、抒情小品的特征第一节:风格的诸种理论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第二节:文学风格的内涵一、风格的定义二、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1、创作个性界说2、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三、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1、文体三层面2、语言的编码、词语的分布与文学风格第三节: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与特征一、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1、文采2、情调3、气势4、氛围5、韵味二、文学风格的特征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第四节: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与审美价值一、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第五节:文学风格与文化一、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二、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三、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四、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主观条件一、作家的文化修养二、作家的独特素质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一、文学创作的主体二、文学创作的客体三、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第三节:创作心理要素一、艺术直觉1、艺术直觉与认知艺术直觉的异同2、艺术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二、艺术灵感1、艺术灵感的特征2、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三、艺术情感1、艺术情感的特征2、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四、艺术想象1、艺术想象的特点2、艺术想象的类型五、艺术理解1、艺术理解与创作目的2、艺术理解与选材3、艺术理解与构思过程第四节:文学创作过程一、创作动机1、创作动机的构成2、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二、创作冲动1、创作冲动的特性2、创作冲动的心里构成3、创作冲动的激起三、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1、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2、艺术构思3、艺术传达4、修改与润色第一节: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2、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二、文学消费与传播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被动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第二节: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一、文学接受者的素质1、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2、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3、接受者的审美能力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理1、接受者的兴趣2、接受者的审美心态3、接受者的对话愿望三、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1、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2、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3、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第三节:文学接受过程一、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1、期待视野2、预备情绪二、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1、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2、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应三、召唤结构与接受的创造性1、召唤结构2、接受者的创造性阅读与理解第四节:文学接受效果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1、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2、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3、认识空间的拓展4、人格境界的提高5、审美能力的提高二、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1、心灵共鸣与文化认同2、社会交往第五节:文学批评一、文学批评的意义1、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2、文学批评对接受者的影响3、文学批评对社会的影响二、文学批评的方式1、审美体验2、理性分析3、价值判断三、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1、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2、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3、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第一节:文学的发生一、文学的发生1、模仿说2、巫术说3、游戏说4、劳动说二、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1、劳动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2、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的关系3、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第二节: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1、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2、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3、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二、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1、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2、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的表现形式第三节:文学自身发展状况一、文学的自觉1、从不自学到自觉2、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3、文学发展中的革新与创造4、文学发展中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吸收二、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发展1、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形成2、当代文学体裁的变异第四节: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文学思潮1、文学思潮的涵义2、文学思潮的产生3、文学思潮的特点4、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二、文学流派1、文学流派的界定2、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3、文学流派的产生4、文学流派的特点。
文学概论考点归纳
文学概论考点归纳第七章:文学风格第一节:风格的界定考点一:西方诗学中的“风格”一词,最初是和写作演讲的语言形式、修辞技巧联系在一起的。
考点二:以布封为代表的“个性”说,即“风格就是本人”,认为风格是创作主体的独立人格、思想、感情、等等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
以歌德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
歌德一方面认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另一方面主张艺术风格是主客体的“融会贯通”,开始突出客体要素在风格形式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以吕莫尔为代表的艺术媒介说,认为艺术媒介决定风格,风格是对“一种逐渐形成的习惯的对于题材的内在要求的适应”。
考点三: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魏晋,当时出现了一些与风格有关的新概念,如风韵、气韵、神韵、风神、风力、风骨、风格和气、体等,但这些多词一义的风格概念起先不是用来品问,而是用来品人,品评士人的体魄、风度、德行和行为特点。
考点四: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主导因素,它引导作家选择和接受与其审美心理结构相契合的审美信息,主宰者风格形成的整个创作过程。
考点五: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的动力结构,它由审美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过程等多种心理因素有机组成。
考点六:简答“风格就是人本身”考点七:从现在文体学得概念出发,可区分出三种基本文体:抒情体,多半用于诗歌创作;叙述体,多用于小说、叙事诗、叙事性散文;对话体,用于戏剧文学。
考点八:简答或论述文学风格的特征第二节:风格的形态考点一:自《诗经》开始,中国文学就确立了以抒情诗为主流的文学传统和发展方向。
考点二:在西方文论史上,对风格形态的划分,有两条运动轨迹:一式按文学的发展历程将风格区分为古典型、浪漫型和象征型三种基本形态;二是从文学的表现对象和叙事方式出发,将风格划分为史诗型、写实型和寓言型三种基本形态。
考点三:史诗型作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原始正典史诗,即《荷马史诗》;其二,文人复写史诗,如弥尔顿《失乐园》;其三,史诗性作品,如《愤怒的葡萄》。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名词解释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
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答:(1)表达目的不同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
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
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
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
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 4、文学的情感性 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 列宁D. 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 审美性D. 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 马克思D. 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四.简答题1. 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00529文学概论(一)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第四章叙事作品 第五章抒情作品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第七章文学创作 第八章文学接受1) 五种文学观念(注2)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的文化的意义发现(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13) “层次论”,他认为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 表现说、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
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
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
“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第八章文学接受名词解释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
“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
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文学概论(姚文放版)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
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 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 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 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 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 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 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 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我们将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分为十章,即: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 第七章 文学作品论;第八章 文学语言论; 第九章 文学鉴赏论;第十章 文学批评论。 从第一章到第四章涉及‚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第五章、第六章涉及‚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第 七章、第八章涉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第九 章、第十章涉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 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 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 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 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第三节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思 考 题
第一节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臵
二 、文学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三 、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四 、文学的反作用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我 们可以看出: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上 层建筑的一个部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最终为经济基础所制 约,同时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而文学的本质,就 在这一特定的位臵上得到界定。 所谓经济基础,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与一定的物 质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 所有制关系,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 分配关系、交换关系等;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 上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谓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人类社会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包括 政治观点、法律观点,以及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
文学概论(一)【密训资料】-10页
★★
1.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
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它一旦产生,便完全获得了客观的性质。
体验说
★
1.读者“体验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2.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中有许多“不定点”,这些“不定点”使作品成为“待机存在状态”,必须经过“具体化”的阅读体验行为,才
能使作品真正实现为作品。
用了移情理论。
文学与历史文化
★
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而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知识点名称
内容
文本与文学文本
★
1.文学文本是有待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系统。2.文学文本加读者阅读大体就等于文学作品了。
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
★
文学作品:读者已经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经验与体验
★
1.经验与体验的关系: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体验是对
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升华,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态。
体验与文学
★★
1.作家的体验的特性:①情感的诗意化。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②意义的深刻化。情感是体验的核心。③感受的个性化。2.里普斯提出“移情说”。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诗句中运
自美,因人而彰”。4.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生产、传播、消费、接受。
文学概论童庆炳自考版北大出版社知识点总汇
第一章文学观念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四要素和三过程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伽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
他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作品构成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第五层:形而上学层)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听众、观众、读者)一切文学作品的源泉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成为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给我们最重要的理论其实在于它把文学理解为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其间包含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文学是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的过程。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活动有待于主体与对象关系的建立)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1. 再现说: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1)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就是再现说。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苏格拉底“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这种描绘“应是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2)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笔记法》)清代叶燮“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2. 表现说: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1)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中第一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柯勒律治: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
(3)雪莱《为诗辩护》: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4)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文学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情感涌动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主张以外部显示作为对象,以不平凡色彩呈现出来。
文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第八章文学接受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
A.消费B.出版C.流通D.销售【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消费。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消费,为了消费,并以消费为中心与终极目标。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
A.学习者B.消费者C.接受者D.生产者【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劝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等产品。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文学结构B.文学产品C.文学语言D.文学传播【解析】B4.审美的“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叔本华B.尼采C.布洛D.黑格尔【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审美的“距离说”的提出者。
在20世纪初,布洛提出了“距离说”,他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作出审美反应,这里的“距离”有两层意思,即既要与现实生活、现实功利态度拉开较大的距离,又要与审美对象即作品保持尽可能缩小的距离,也就是要暂时远离现实而不断逼近作品。
5.“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
”这段()。
A.《诗品》B.《文赋》C.《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知音》【解析】D6.“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伊瑟尔B.姚斯C.英加登D.哈贝马斯【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姚斯。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文学消费已包含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文学消费与文学传播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⑴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 的购买、占有文学作品的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 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 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的消费行为无关。
⑵集体性。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受到时代的文学风 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而形成的。
2.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同化与顺化。
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
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 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 构就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
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
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 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⑴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⑵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 持一种审美的心态(布洛的“距离说”认为,只有心理上 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审美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接受 者的心境,应对作品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入乎其内,出乎 其外。 ⑶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从根本上说, 阅读作品出于自觉与不自觉的与他人(包括作者与作品中 的人物)精神对话的需要。接受意味着主观评价,也是接 受者与作品、作者全面对话的过程。
共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性情感的相通 性;二是审美体验的共同性。
⑵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 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通或相近的评价。
2.社会交往
从更广泛与更本质的意义上看,文学接受达成的效果便 是人类的社会交往。文学的社会交往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形 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⑵作品情感的再度体验,即接受者将作品中 的人物情感与作者情感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情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⑶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即接受者对作品含 义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红》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第四节 文学接受效果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 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 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直至接受,构成了环环相 扣的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
其中文学消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深 刻地体现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对等、互动的辩证关系。
二.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1.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 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一般来说,审美心理结构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 渗透、交融的审美层面。
⑴个人性。每个接受者阅读的范围、数量、体验都不尽 相同,文学知识的来源、种类、深浅也人各有异,审美趣味 更因经历、个性、观念不同而千差万别。
具体而言,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 现在:
⑴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 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⑵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⑶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1.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由于商品性是文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本质特征之一,故 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
审美效果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 密切相关,又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社会功 能相联系。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2.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宣泄是指接
受者某种被压抑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渠道得到排 遣与疏导,从而导致心理的平衡和愉悦;补偿 是指接受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 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替代性的满足。情感的宣 泄与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
⑶消费实现: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 的实现,文学消费则既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 的生产。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2.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在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文学传播与文学消费是紧紧相扣 的两个环节。文学消费是文学传播的直接对象,是传播导入的 社会行为;此外,文学传播又联结着生产与消费,充当着文学 价值实现的社会中介。
3.认识空间的拓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
文学是“人的生活教科书”。 4.人格境界的提高。 5.审美能力的提高。观百剑而识器 操千曲
而知音。
二.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
1.心灵共鸣与文化认同
⑴心灵共鸣。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 受者与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的情感沟通;二是指不同的 接受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动、兴奋的审 美体验。
⑴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 期待。
⑵生活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 期待。
⑶价值的期待是指读者从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 价值的整体期待。(或好或坏或一般的主观评价)
预备情绪(波兰哲学家英伽登首先提出),是接 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 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
所谓传播,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直Biblioteka 或间接 地进行信息、观念或情感的交流。
文学传播,则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 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文学的出 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
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 的社会共享,但其实现的手段与方式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 文言文、白话文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
第二节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一.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 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以读者为中心)
文学接受者应具备三方面的内在素质:
1.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识字,掌握语法规 则,具有语言的阅读能力。
2.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3.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理解、想象 艺术美的修养和能力)。接受者应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 作品,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审美对象。
三.文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是一种具有主动选择性、主观评价性的精神活动; 又是一种具有被动接受性、被熏陶、被感染的精神活动。
1.购买、占有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主人,但是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市 场规模和产品范围内选择。 2.阅读、欣赏阶段的主动与受动。 文学消费深刻地体现出消费者各自的个性和不同的审美需 求。然而,文学消费又是一个接受、享用文学信息的过程,具 有受动的一面(大众传播学中有一种皮下注射理论,用皮下注 射器的形象比喻,来说明媒介的信息内容被注入受众的静脉。 如单从信息的传递与接受而言,此理论在揭示受众的受动性上 是深刻的)。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第八章 文学接受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接受效果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2.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预备情绪是指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是接 受者审美经验的初始阶段与准备状态。
预备情绪具有三个特征:
⑴审美性,指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打动读者的性质 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初发的情感;
⑵朦胧性,指读者最初与文学作品直接的情感交 流处在萌芽状态与朦胧、含混的水平;
⑶期望性,指读者掌握文学作品审美特质的冲动 与期望。
⑵两者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 学范畴,是文学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最后一个 环节,尤其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文学 接受则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 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两者的关系: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 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文学消费包括但 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⑴消费需求与目的: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 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 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⑵消费方式与评价: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引起价值的损耗; 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 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从文学接收的角度看,读者的联想往往也和作者的思路一样错综复杂, 千回百转。《红楼梦》第23回中林黛玉听《西厢记》就是经典的例子:
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 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2.2.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将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三 个阶段。
⑴口头传播方式特点 ①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有利于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双向交流; ②主要靠语言进行,部分靠非语言符号如手势、表情、姿态等 进行,因此它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的传播,比文字传播具 有更大的信息量;③传播内容在口口相传中处于不断的变动、 修改、丰富、补充状态。 ⑵书写印刷传播方式的特点 ①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②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直观 性;③意味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以及彼此地位的不平等。 ⑶电子传播方式特点 ①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②影视提供的 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合;③影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体, 具有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