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1.坐位训练:这是训练的第一步,患者从坐位开始进行训练。
训练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设备,如平衡训练板、带轮椅等,来帮助患者保持坐姿平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
在这个阶段,目标是让患者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坐姿,增强上体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辅助步行训练:在这一阶段,患者通过使用助行器或支具等辅助工具来进行步行训练。
助行器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特定需求和能力水平。
在训练中,训练师会教患者正确的使用助行器的方法和姿势,并逐步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以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3.平衡训练:平衡是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平衡训练在步行功能分阶训练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以平稳的方式站立、变换站立姿势(如单脚站立)和维持平衡的练习。
训练师可以使用特定的平衡器具和机械辅助设备来帮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4.动作控制训练:这个阶段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改进和调整步行姿势和步态。
特定的训练方法可以包括重心调整和重心转移的练习,以及深蹲和腿部力量训练。
这些练习有助于加强患者的核心和下肢肌肉,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5.路面适应训练:一旦患者具备适当的平衡和动作控制能力,就可以引入路面适应训练。
这涉及到在不同的地面条件(如不平整的地面、上坡和下坡)上进行步行练习,以更好地适应真实的步行环境。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脚部和腿部肌肉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
6.功能临床应用:在这一阶段,患者将完成所有必要的训练,并开始进行实际的步行活动。
这可能包括患者进行长距离步行、爬楼梯、上下坡等。
训练师将监测和评估患者在不同功能环境下的表现,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和有效地行走。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每个步骤都是基于前一阶段的能力和进展来设计和执行的。
这种分阶训练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步行能力,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康复过程和需要的训练程度都是独特的,所以训练计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步行功能训练
偏瘫步态
•指一侧肢体正常,另一侧肢体因疾病造成瘫痪 所形成的步态 •支撑相:显著缩短,双支撑相延长,步宽加大 ,跨距步幅缩短,步频步速降低 •摆动相:足下垂 足内翻,直膝,髋关节外旋的 划圈步态
偏瘫步态矫治方法
• 牵伸股四头、腘绳肌、小腿三头 肌、內收肌等
• 躯干肌肌力训练如半桥运动等 • 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 靠墙蹲马步训练 • 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
常用措施
步行训练 基础训练
步行训练 局部稳定肌训练
• 局部稳定肌
– 紧贴骨骼、负责控制与稳定关节的作用如 肩袖、腹横肌和多裂肌、股内侧肌等
– 对步行而言,躯干的核心稳定尤其重要
核心 稳定 训练
核 心 稳 定 训 练
步行训练 分解训练
• 单腿负重 • 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 患腿上下台阶 •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
• 可穿戴式机器人
室内步行训练
• 平行杠内训练 • 助行器步行训
练 • 腋拐步行训练 • 使用手杖的步
室内步行训练 平行杆内训练
•适用于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平衡训练 及负重训练等 •站立训练每次10~20分钟开始
室内步行训练 助行器步行训练
•适用于初期行走训练,为准备使用拐 杖或手杖前的训练 •适用于下肢无力、股骨颈骨折或股骨 头坏死、一侧偏瘫或截肢病人 •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或有平衡问题的患 者
– 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 方式再测试
– 受试者每一次行走至少要包含6个步 行周期
– 如受试者步态不稳,行走中要注意监
步态分析 实验室分析
• 定义
– 三维步态分析是现代实验室所采用 的数字化的、高科技的步态分析系 统,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于 一体,是现代步态评定的必备手段
站立+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
站立+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多种作用,包括:
1. 增强肌肉力量:站立和步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肌群的协同运动,通过综合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包括下肢、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等。
2. 提高平衡能力:站立和步行时,人体需要保持稳定的平衡,通过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平衡感知能力和平衡调节能力,减少摔倒和受伤的风险。
3. 促进骨骼健康: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为骨骼提供适度的负荷刺激,促进骨骼增加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等骨骼相关疾病。
4.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刺激心脏和血管系统,增加心肺功能,提高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促进代谢与消耗热量: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帮助减肥和控制体重。
6. 改善心理健康: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高情绪愉悦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7. 帮助日常生活功能:站立和步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提高关节灵活性、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综合来说,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是一种全面综合的运动方式。
站立与步行训练
残肢肌群力量(lì liɑng)训练
腹部(fù bù)肌肉力量的训练
第十一页,共130页。
残肢肌群力量(lì liɑng)训 练 第十二页,共130页。
• 四点步的步行训练前,需要分别(fēnbié)对 两侧的背阔肌进行肌力训练。
第十三页,共130页。
起立(qǐlì)床训练
• 对于(duìyú)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体位 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 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
第五十七页,共130页。
第五十八页,共130页。
第五十九页,共130页。
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pínghéng) (截瘫)
第六十页,共130页。
第六十一页,共130页。
双杠外保持(bǎochí)拐杖立位平衡(偏 瘫)
第六十二页,共130页。
第六十三页,共130页。
其他(qítā)必要的训练
•
举例 帕金森患者
第三十六页,共130页。
2、躯干(qūgàn)后倾
• 患侧下肢要通过支撑足向前方移动,为了维 持下肢和躯干平衡,躯干向后移动,形成 (xíngchéng)反向负荷
• 原因:摆动前期时蹬地不充分及诱发和强化 的躯干前倾的反向负荷
• 举例:偏瘫下肢屈肌协同占优患者、外周神 经损伤致下肢屈肌肌力低下患者
第十四页,共130页。
• 体位性低血压: • 在患者由卧位向坐位或站位转移的过程中,
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恶心、呕 吐、胸闷、心慌不适、冷汗等症状,甚至意 识 (yì shí) 丧 失 或 晕 厥 , 同 时 患 者 血 压 先 将 1.33~2.67KPa。
第十五页,共130页。
• 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 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 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步行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于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会丧失步行功能,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步行功能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步行功能的训练需要分阶段进行,下面将介绍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步行功能训练之前,需要进行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身体的状态能够适应步行功能训练的强度。
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年龄等。
2.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步态、平衡能力、步行速度等。
3.确保患者身体的状况稳定,例如,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没有感染等症状。
二、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康复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康复阶段的重点。
平衡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从而避免摔倒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2.强化肌肉: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一些肌肉强化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3.逐步增加步行时间:在康复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时间,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三、功能训练阶段功能训练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功能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步行速度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速度,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2.步行距离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距离,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3.步行技巧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步行技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掌握步行的技巧。
四、平衡阶段平衡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四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平衡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脚站立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单脚站立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步行功能训练
有保持平衡、吸收震荡、加速、减速和推动肢体运动的功能。 ▪ 1.竖脊肌(erector spinae) 为背部深层肌,纵列于脊柱两侧,下起骶骨、髂
骨,上止椎骨、肋骨、枕骨,作用为使脊柱后伸、头后仰和维持人体于直立姿势。 在步行周期站立相初期和末期,竖脊肌活动达到高峰,以确保行走时躯干正直。 ▪ 2.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为髋关节伸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 于支撑相,即足底全面与地面接触时达到高峰。在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其目 的在于使向前摆动的大腿减速,约在步行周期85%,大腿的运动方向改变为向后, 成为下一个步行周期的准备。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 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 ▪ 3.髂腰肌(iliopsoas) 为髋关节屈肌,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间伸展 角度达到峰值(10°~15°)。为对抗髋关节伸展,从支持相中期开始至足趾 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髂 腰肌第二次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动。
▪ 4.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为全身最大的肌,其中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股内 侧肌、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 成一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往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为膝关节强有力的伸 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最大值。 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从而使支撑中期免于出现因 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步行周期中,股四头肌的第二个较小的收缩活动见于足跟 离地后,足趾离地后达峰值。此时具有双重作用:其一,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 入摆动相;其二,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 向后的摆动,从而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1.站立平衡:这个步骤是训练被推行的人在站立时保持平衡。
练习者
可以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或使用走路辅助器材。
2.反向步伐:在这个步骤中,练习者被要求向后迈步并保持平衡。
这
是一个挑战,因为身体需要调整范围和重量的变化。
3.设定目标:在步行的过程中,设定目标是很重要的。
这一步是灵活的,并且应根据练习者的能力水平进行设定。
例如,从公寓走到大楼门口,然后逐渐延长到几个街区。
4.斜面步行:斜坡训练是改善步行的良好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增强
腿部肌肉。
在斜坡上行走会增加到步行的难度。
5.双腿练习:这个步骤是为了增强步行的控制和稳定性。
通过两腿同
时进行跨步,这个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控制自己的步伐,并降低跌倒的风险。
6.阶梯训练:阶梯训练是提高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可
以通过走上下来实现,但初学者应该从低的阶梯开始,逐渐加高。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评估
对患者进行步行能力评估,了解其现有情况和康复需求。
2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步行功能训练计划。
3
器材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步行辅助器材。
4
逐步训练
从简单的步行训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姿势正确
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注意脊柱和关节的对齐。
2 平衡练习
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或站立行走,以提高平衡能力。
3 适量休息
注意适时休息,以避免肌肉疲劳和过度用力。
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
行走手杖
行走手杖是最常见的步行辅 助器材之一,可以提供额外 的支持和平衡。
助行器
助行器适用于需要更多支持 和稳定性的患者,具有更大 的可靠性和可调节性。
膝关节支撑
膝关节支撑能够提供额外的 支持和稳定性,减轻膝关节 的压力。
李华
李华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通过步行功能 训练,他在康复后恢复了比赛水平,重新 参加运动比赛。
总结和建议
步行功能训练对于康复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制定计划、逐步训练以及使用适当的辅助 器材,患者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增强身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 件
欢迎来到《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步 行功能训练的步骤,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步行功能 训练的进阶练习,案例分享,以及总结和建议。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综合训练, 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步行功能训练的进阶练习
1
第2章第6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第2章第6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中,体位摆放、身体移动以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平衡和稳定,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活动能力。
本节将介绍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和站立步行功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体位摆放训练体位摆放训练是指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体位,使其处于良好的姿势,以促进康复训练和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常见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在进行体位摆放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床垫的选择:床垫应选择较硬的材质,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持患者的身体稳定。
2.枕头的使用: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使用枕头来调整头部和颈部的位置,以保持舒适和稳定。
3.肢体的抬高:如果患者需要保持肢体抬高,可以使用枕头或抱枕来支撑,避免肢体下垂。
4.变换体位:在进行长时间的体位摆放训练时,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体位的变换,避免患者久坐或久卧导致不适。
二、身体移动训练身体移动训练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卧、坐、站和行走动作。
在进行身体移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移位:如果患者自己无法进行身体移动,治疗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协助。
可以利用床边扶手、抓杆、平衡杆等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完成移位。
2.保持平衡:在进行身体移动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衡。
治疗师可以通过康复器械或双腿支撑的方式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
3.逐步增加难度:在患者逐渐恢复身体移动功能后,可以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例如,从卧位移动到坐位,再从坐位移动到站立位等。
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是指通过训练患者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步态和行走能力。
在进行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衡训练:平衡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治疗师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器械,如平衡板、平衡球等,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2.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正常的步态模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
训练的原则是:患者不能活动时,采取全辅助 的方法,随着患者活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 辅助量,最终达到患者完全自理的目标。
体位摆放
体位摆放
► 良肢体位、良姿体位 极其重要!!
► 意义: 1. 为了防止发生褥疮; 2. 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 3. 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等
到辅助者肩上,辅助者扶住患者的双肩。 ► 辅助者扶起患侧肩,同时患者用健侧肘撑
起上身。
(2) 偏瘫
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
的独
自坐
起动
作
(3)靠物辅助坐起
坐位移动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移动
►
2、偏瘫患者的坐位移动
1. 健侧手放在身体前方(或后方),支撑身 体。
2. 健侧下肢屈曲向健手处移动。 3. 以膝为支点,移动臀部。
轮椅训练
► 轮椅训练包括前后驱动,左右转训练,前轮跷 起行走及旋转训练,上斜坡训练和跨越障碍训 练,上下楼梯训练,越过马路镶边石的训练, 过狭窄门廊的训练及安全跌倒和重新坐直的训 练。
► 注意每坐30min,必须使臀部减压,以免发生 压疮。
轮椅
►多数患者最适用的长距离移动工具。 ►轮椅技巧可以使患者能够在崎岖的路面
► 使用助行器的训练
(二)使用方法
手拐:三点步行 两点步行 腋拐:蹭步、摆至步、摆过步 ► 四点步行: ► 两点步行: ► 上下阶梯:
坐位站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站起训练
(1)四肢瘫患者的辅助站起: ► 见图2-6-21。 ► 辅助者用手托住患者的臀部,患者用双上
肢勾住辅助者的脖子。 ► 辅助者用双膝固定住患者的双膝,辅助者
重心后移站起同时将患者臀部向前上方托 起。 ► 辅助者抱住患者臀部,使其保持立位。
步行功能训练实训报告
步行功能训练实训报告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其中60%为支撑相,40%为摆动相。
步行的基本条件为:基本的平衡功能、协调功能,能独立完成坐位及站立位的切换。
1、步态分析主要是描述步态模式和步态参数,分析各种步态的产生原因和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步行能力评定时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定,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行水平。
步行控制与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具有复杂的关联。
肌肉活动具有步行速度及环境依赖性。
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有密切联系。
影响步态的因素主要有骨关节因素,如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性畸形等;神经肌肉因素,如中枢神经损伤,肌肉和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代偿性步态改变等。
常见的异常步态及分析:1、拮抗肌协调障碍常见有足下垂、拇指背伸、膝僵直、膝过伸、髋过屈、髋内收过分、髋屈曲不足等。
2、中枢性损伤或病变常见的有足内翻、足外翻、足趾卷曲、拇指背伸、膝僵直等。
3、骨关节疾病、发育障碍或畸形包括膝屈曲、短腿步态、减痛步态等。
4、单纯肌无力步态单纯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特殊的肌无力步态。
5、病变特征性步态帕金森步态、偏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步行训练是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首先步行前训练也尤为重要,主要包括:1、增加肌力、协调性和关节活动度练习。
2、促进本体反馈。
3、增加姿势稳定性。
4、发展活动的控制能力。
5、发展动态平衡的控制,坐位和站立位的三级平衡训练。
(一)平衡杠内训练⑴静态训练①训练改变手的位置,前后变化、左右手交替,两手离开平衡杠,肩前屈外展,上肢摆过中线等。
②向前、后、左、右迈步,转身。
③站立位,上肢用力支撑体重。
④体重向前、后和侧方转移。
⑵动态平衡①三点步练习:顺序为健手向前扶杠—迈患腿—健腿跟上,三点步熟练后,可改为二点步,即健手与患腿同时向前—健腿跟上。
步行功能训练...
20 °~30 °屈曲
60 °~30 °屈曲 10 °跖屈~0 °
摆动末期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0 °
0°
正常步态的维持,应为髋关节前屈30°,后伸10°;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踝关节跖屈20°,背伸15°
步行能耗
• 正常步行能耗 正常人以舒适的速度,即约4.5~5km/h的 速度步行时耗能不大,有实验表明,平地常速步行时的能 耗为0.33kJ/min·kg(0.8cal/min·kg),步速增加或步态 改变时能耗增加。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40%。 •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可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训练中枢性 损伤患者。 • ③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者情况 分节进行。 •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 ⑤疗程:8 ~ 12周。
跖屈
•
(离心) (离心) (向心)
胫前肌 背屈 (向心 )
胫前肌 背屈 (向心)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 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关节运动角度
骨盆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5°旋前
30 °屈曲
0°
0°
承重反应 5°旋前
0 °屈曲
0 °~15 °屈曲
0 °~15 °
站立中期 中立位
30 °屈曲 ~0 °
• ①手法牵伸训练、
• ②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脚掌踏 楼梯上下训练等。
•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要时给 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自行车 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上下楼梯 训练等。
步行功能训练描述
影响步行的因素
•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 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 等步行的影响。 •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 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 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变形、肌肉萎 缩等。
步行训练前的准备
• 步行的条件: • 1.良好负重,单腿负重达体重的3/4。 • 2.站立平衡达2级以上,躯干、骨盆有一 定的控制能力。 • 3.能完成有控制的屈髋屈膝运动。 • 4.肌张力均衡,无关节变形。 • 5.无空间结构定位障碍,无严重的认知功 能障碍等
步行功能训练
鲁西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 ----魏彬 qq:361774726
内容
• • • • 1、概述 2、步行训练的条件 3、步行训练 4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第一节
•
概述
基本概念
• 1、自然步态: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 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性的姿态。 • 2、步态的动力定型(什么叫动力定型?)
负重期和单腿支撑期的异常运动及 后果
异常运动 原因 后果 一、髋关节内收1、外展肌肌力减弱 支撑面 2、内收肌肌力增加 变窄导 3、本体感觉减退 致平衡丧失 二、髋关节伸展1、 髋关节外展肌或 不充分 控制能力减弱 2、髋关节屈曲挛缩 3、髋关节屈肌肌力增加
异常运动
后果 身体前进 幅度减小, 速度减慢 三、膝关节伸展 1、 股四头肌无力 能量需求 不充分 2、膝关节屈曲挛缩 增加;站立 3、腘绳肌肌力增加 相稳定性降低 4、腓肠肌活动增加 导致站立相时间
站立+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1. 站立和步行能力的重要性站立和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失去这些基本能力。
长时间的久坐和缺乏运动训练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功能。
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变得尤为重要。
2. 综合运动训练的内容综合运动训练包括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站立和步行时的稳定性和效率;平衡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扭伤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可以全面地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
3. 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综合运动训练对站立和步行能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站立更加稳定、步行更加轻松。
它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意外摔倒的风险,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再次,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关节损伤和疼痛。
综合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为站立和步行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支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我会定期进行综合运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我不仅感到自己的站立和步行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总结: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可以全面地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减少相关风险,并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要重视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活力和有活力。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久坐不动,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
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
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康复站立步行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辅助器具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3. 学生能够掌握站立和步行的基本动作技巧。
4. 学生能够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增强肌力和耐力。
教学准备:1. 辅助器具(如平衡杆、助行器等)。
2. 平坦宽敞的训练场地。
3. 训练计划表和记录表。
4. 音乐播放器(可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康复站立步行训练的重要性,并解释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康复者恢复站立和步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康复站立步行训练对康复者的益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讲解和示范(10分钟):1. 详细讲解站立和步行的正确姿势和动作技巧,包括站立时身体的平衡、步行时的脚步和手臂协调等。
2. 通过示范展示正确的站立和步行姿势,并解释每个动作的关键点。
实践训练(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康复者和一至两名辅助者组成。
2. 每个小组在训练场地上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辅助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帮助彼此改进姿势和动作技巧。
巩固和评估(10分钟):1. 结束训练后,组织学生进行简要的反思和讨论,分享他们在训练中的体验和进步。
2. 根据训练计划表和记录表,评估学生在站立和步行训练中的表现和进展,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延伸活动(5分钟):1. 为学生播放一段适合站立和步行的音乐,鼓励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动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训练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和姿势,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灵活调整训练内容和难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发展。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康复者恢复站立和步行功能,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平衡、协调、肌力和耐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安全和个体化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的康复效果。
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
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标题:康复站立步行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康复站立步行的基本技能。
2. 提高学生的平衡、协调和肌肉力量。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内容:1. 康复站立训练:a. 理解站立的重要性和好处。
b. 学习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站立平衡技巧。
c. 进行站立训练,包括站立时间的逐步延长和站立姿势的调整。
2. 康复步行训练:a. 学习步行前的准备动作,如站立平衡和姿势调整。
b. 学习正确的步行姿势和步行平衡技巧。
c. 进行步行训练,包括逐步增加步行距离和调整步行速度。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介绍康复站立步行训练的重要性和目标。
2. 知识讲解:a. 解释站立的好处,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平衡能力。
b. 说明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站立平衡技巧,如身体重心均衡、双脚平行、腹部收紧等。
c. 解释步行的好处,如增加心肺功能、提高协调性和增强自信心。
d. 说明正确的步行姿势和步行平衡技巧,如头部保持正直、手臂自然摆动、膝盖微曲等。
3. 演示和示范:a. 演示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站立平衡技巧。
b. 示范正确的步行姿势和步行平衡技巧。
4. 练习:a. 学生进行站立训练,逐步延长站立时间和调整站立姿势。
b. 学生进行步行训练,逐步增加步行距离和调整步行速度。
5. 指导和反馈:a. 指导学生在训练中注意站立和步行的技巧。
b.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供改进建议。
6. 总结:总结康复站立步行训练的重点和要点,并强调继续坚持训练的重要性。
7.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进行康复站立步行训练,并记录训练进度和感受。
教学资源:1. 讲义或PPT:包括站立和步行的技巧和要点。
2. 视频示范:展示正确的站立和步行姿势。
3. 平衡器材:如平衡板、平衡球等,用于辅助站立和步行训练。
4. 训练计划表:用于学生记录训练进度和感受。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站立和步行姿势,评估其技能掌握情况。
2.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训练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的对线关系。
第七章第二节
– 3.保持髋关节伸展位。 – 4.保持膝关节屈曲8°~15°。 – 5.要求患者双足并拢,身体重心保持
在中线位置。
• (二)注意事项
– 1.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不要出现脊柱侧弯等 代偿性动作。
– 2.注意提醒患者保持髋关节伸展位。 – 3.在训练过程中,注意提醒患者不要出现膝
– ②在强化步行分解训练的同时,进行上下台阶训练, 侧方上下台阶训练,以及膝关节屈伸训练等。
第七章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 二、剪刀步态的矫治训练
– ①手法牵伸内收肌,对顽固性痉挛,手法牵伸 效果不理想,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治疗;如为 全身性肌张力增高,可给予口服中枢性解痉药
– ②强化拮抗肌即臀中肌的肌力训练;
是直线
身体重心前后转移
• 1、体重
外前方、外后方转移
•
单足支撑
• 2、双足站立,以骨盆开始前后移动,大转 子为动
注意事项
• 1、躯干倾斜时属于髋外展肌力不足 • 2、平行移动时防止躯干侧屈
物理治疗技术
基础步行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第三节 步行训练
第七章第三节
• 跨越障碍 • 上下台阶 • 摔倒及摔倒后的起立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帮助患者选择
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器、腋拐或手杖。 使用腋杖嘱患者用手负重,以防伤及臂丛神
经等。 注意患者下肢支撑力与体重的关系。
第七章第二节
身体重心左右转移
• 1、控制骨盆左右转移 • 2、髋外展,对侧躯干肌牵拉 • 3、对侧下肢抬起,处于随意运动状态 • 4、选择适当的移动训练量 • 5、头和躯干不动,对侧下肢抬起
注意事项
• 1、骨盆的移动量不要过大 • 2、一侧下肢负重时,头部和躯干向支撑侧
方向侧屈 • 3、骨盆移动时,标记点描记的运动轨迹应
– ③对足下垂严重的患者有条件的可给予踝足矫形器 (AFO)。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 四、臀中肌步态的矫治训练
– ①加强臀中肌肌力训练如侧踢腿、抗阻侧踢腿 等;
– ②侧方上下楼梯训练,如为一侧肌无力,训练 时采用患侧腿先上楼梯,健侧腿先下楼梯的方 法;
第七章第四节
– ③侧方迈步(横行)步行训练,开始横行训练 时,可让患者背靠墙走,以增加安全性,随患 者能力的提高,可上活动平板上训练横行,并 可逐渐增加坡度和速度;
小范围、慢速度
• 上肢和手协调训练从准确性、速度和节律 来训练
协调功能训练
• 下肢协调训练主要采用行走步态
• 从睁眼
闭眼
• 两侧损伤不等的患者,训练从损伤较轻的 一侧开始
• 训练动作重复3-4次
步行训练
步行分解训练
(1)单腿负重 (2)患侧腿上下台阶训练 (3)患侧腿支撑伸髋站立,
健腿跨越障碍 (4)靠墙伸髋踏步训练 (5)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第七章第三节
步行训练常用措施
• 1、步行基础训练 • 2、手术治疗 • 3、药物治疗 • 4、理疗 • 5、辅助器具使用
步行训练
• 基础步行训练
– 步行基础训练 体位适应性训练 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第七章第三节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 被动活动 • 主动活动(鼓励) • 牵伸(痉挛) • ROM和肌力(哑铃)
– ①胫前肌肌力训练:坐位、站位勾脚尖练习,根 据患者情况,脚背上可放置砂袋以抗阻训练;
第七章第四节
– ②对中枢性损伤使胫后肌,肌张力增高者,可采用 功能性电刺激(FES)或肌电触发性功能性电刺激 等,以抑制小腿三头肌张力,提高胫前肌的肌力和 运动控制能力。对局部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的患者, 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以帮助缓解痉挛;
平板上训练退步走,及逐步增加坡度和速度等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课后小结
•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的目的是改 善患者的站立及步行能力。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站立训练、步 行基础训练及步行能力训练。
•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保护。 • 操作者应熟悉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基本训
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评定的基础上为患者选 择适当的训练方法。 • 注意在满足步行条件的前提下为患者进行训练。
– 平衡训练 静态平衡 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 协调训练
静态平衡
• 支撑面积由大到小 • 由稳定到不稳定 • 由易到难
自我动态平衡
• 独立完成重心转移
• 开始时由治疗师控制骨盆转移
• 控制骨盆 转移
平行杆内转移
独立
他人动态平衡
• 抛接球 • 踢球 • 外力推动
针对平衡反应的训练
• 1、感觉反馈训练:视觉、触觉、静态平衡 仪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的组成
• 部分减重支撑训练系统 • 步行系统
治疗参数
• 1、减重程度 • 2、减重步行速度 • 3、训练时间
步行训练-减重步行训练
注意事项
(1)悬吊固定带要适当 (2)减重程度要适当 (3)全程监护
第七章第三节
步行能力训练-室内功能性步行
• 训练内容
– 治疗性步行;家庭型步行;室内步行训练 – 平行杠内训练 – 助行器训练 – 拐杖和轮椅的使用
第七章第三节
步行能力训练-社区步行训练
• 环境适应性训练 • 过马路 • 超市购物 (上楼梯先健后患,下楼梯先患后
健 • 上天堂,下地狱) • 乘坐交通工具
第七章第三节
乘坐交通工具
• 乘坐后排座位 • 健手拉门 • 背对车门 • 臀部先入 • 双腿入车
• 下车 • 双腿先出 • 头部移出 • 最后起身 • 关门离车
物理治疗技术 偏瘫步态的矫治训练 剪刀步态的矫治训练 足下垂步态的矫治训练 臀中肌步态的矫治训练 臀大肌步态的矫治训练
物理治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 治训练
第七章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 一、偏瘫步态的矫治训练
– ①通过手法牵伸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 收肌等肌群,并应用单桥运动训练增强躯干肌肌力;
• 2、训练时先保证头和躯干稳定、若有头痛、 头晕、呕吐现象发生时减少或停止训练
• 3、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训练项目根据患 者情况改为患者可以理解的项目进行
• 4、综合训练:理疗: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 肉韧性
协调功能训练
• 卧位、坐位、站立位、步行及增加负荷的 步行
• 从单侧
双侧
• 从大范围 快速度
第七章第三节
单腿支撑训练
• 身体负重:肢体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而受 力的状态
• 零负重 • 部分负重 • 完全负重
患侧腿上下台阶
• 10—20次/组,重复3—5组
患腿支撑伸髋
• 10—20次/组,重复3—5组
靠墙伸髋踏步训练
• 背靠墙站立,脚跟离墙20cm,向前挺髋, 同时做交替踏步的动作
侧方迈步,原地踏步训练
• 病变特征性步态
– 帕金森步态、偏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步行的条件
1.肌力:是完成关节运动的基础 2.平衡能力 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4.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5.中枢控制
第七章第一节
物理治疗技术
身体负重训练 重心的转移训练
第二节 站立训练
第七章第二节
• 一、身体负重训练 • (一)训练要求
第七章第一节
常见异常步态
• 中枢性损伤或病变
– 足内翻、足外翻、膝僵直、脑瘫步态,偏瘫 步态
• 周围神经受损导致的异常步态 • —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
第七章第一节
• 骨关节病变、发育障碍或畸形
– 膝屈曲、短腿步态、减痛步态
• 单纯肌无力步态
– 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股四头肌步态、胫 前肌步态
④站立位姿势调整训练,应在矫正镜前训练调整 姿势,包括单腿站立时,躯干保持稳定不许动。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 五、臀大肌步态的矫治训练
– ①伸膝后踢腿、抗阻后踢腿等方法进行臀大肌 肌力训练;
– ②俯卧背飞;
第七章第四节
– ③靠墙伸髋踏步; – ④倒退步行:随患者能力的提高,可进行活动
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训练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站立训练 第三节 步行训练 第四节 步行能力训练
站立与步行训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 方法
步行功能训练方法
第七章
物理治疗技术
基本概念 站立与步行相关的肌肉及关节 常见异常步态 步行的条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七章第一节
• 站立
一、概述
– 站立是指双脚着地把身子直立抬起来,既 需要人体躯干及下肢充足的肌力,又需要 人体维持平衡协调的能力。
第七章第四节
– ③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的抑制手法抑制内收肌痉 挛,易化臀中肌,促进两者协同运动;
– ④温热敷或冷敷; – ⑤步行训练时要有足够的步宽,如在地上划两条平行
直线,训练患者两脚踏线步行; – ⑥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行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 三、足下垂步态的矫治训练
第七章第一节
• 步行
– 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的转移人体 的一种活动,是躯干、骨盆、下肢各关节及肌 群一种规律、协调的周期性运动。步态是步行 的行为特征,是一个人行走时的表现形式,又 称行走模式。
站立与步行相关的肌肉及关节
(一)肌肉活动与步行周期的关系
第七章第一节
• (二)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及下肢各关节运动的角度变化
• 当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左右重心转移后,即 可进行前后原地迈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