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唐雎不辱使命(练)(基础版,学生
第六单元历史时空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A. 凝.视(níng)啜.泣(zhuì)嶙.(líng)峋筋.(jīn)骨B. 酝酿.(niàng)嗡嗡.(wōng)澄.(chén)清逮.(dǎi)捕C. 单.(shàn)于脚踝.(guǒ)阔绰.(chuō)绿.(lù)萍D. 着.(zhuó)落树杈.(chà)枯涸.(hé)肥硕.(shuò)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A. 训械载缝栖息莫明其妙B. 嗤笑褴褛清洌披蓑戴笠C. 寥阔寒颤妖饶唯余莽莽D. 阴晦罔然恣睢红妆素裹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性行淑均:(3)盖追先帝之殊遇:(4)引喻失义: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1)(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字。
唐雎.( ) 徒跣.( ) 怫.然( ) 抢.地( )gǎo( )素色náo( ) 休jìn( ) huì( )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3)岂.直五百里哉( )(4)以头抢.地耳( )(5)秦王色挠.( )(6)寡人谕.矣(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秦王不说通(2)故不错意也通通(3)仓鹰击于殿上通4.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以.大易小( )(1)以以.君为长者(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2)之天子之.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与.( )与.臣而将四矣( )受地于.先王( )(4)于请广于.君( )仓鹰击于.殿上( )5.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6.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B.以势压人C.恐吓威胁D.不可一世E.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该书是末年文学家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
(2)当秦王以“”进行威胁、恫吓的时候,唐雎地以“”回击,并以“、、”的严重后果震慑住秦王“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虚张声势。
8.周总理是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剑,以超人的智慧,应对自如。
周总理的说话艺术,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
(3)寡人谕矣 ( ) (4)图穷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或异二者之为何为者也
C. 吾欲辱之,何以也以之刺庆忌也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二、(某某乌鲁木齐市中考题)
1.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唐雎不辱使命》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22《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3分)唐雎()怫然()免冠徒跣()韩傀()休祲()寡人谕()答案:jū;fú;xiǎn;guī;jìn;yù。
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故不错意也。
A.秦王不悦 B.天下缟素 C.仓鹰击于殿上 D.为天下唱答案:B解析:例句“错”通“措”,放置。
A项“说”通“悦”,高兴、愉快。
C项“仓”通“苍”,青色。
D项“唱”通“倡”,首发。
3.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秦王色挠抓耳挠腮B.非若是也是可忍,孰不可忍C.且秦灭韩亡魏亡羊补牢D.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如反掌答案:B解析:A项“色挠”中的“挠”是“屈服”的意思,“抓耳挠腮”中“挠”是“抓”的意思。
B项“是”这里都是代词“这”。
注意“是”还表示“对;正确”,如: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
C项“灭韩亡魏”中“亡”指“灭亡”,“亡羊补牢”中“亡”指“失去;丢失”,意思是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
D项“易安陵”中“易”指“交换”,“易如反掌”中“易”指“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
4.填空。
(2分)(1)《陈涉世家》中“扶苏以数谏故”一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本文中“徒以有先生也”中“以”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中“然足下卜之鬼乎”一句中的“然”是“然而,但是”的意思,《桃花源记》中“屋舍俨然”一句中的“然”是“的样子”,文中“秦王怫然怒”中“然”的意思是。
答案:(1)因为;(2)……的样子。
解析:“以”的常见用法有三种:作介词,作连词,作动词。
这里作连词,可译作“因为。
“然”的常用用法有四种:作连词,作助词,作代词,做形容词。
这里作助词,可译作“的样子”。
5.下列语句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未尝闻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C.与臣而将四矣上使外将兵D.若士必怒若为佣耕答案:A解析:A项“尝”是曾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件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5)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可是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 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 ,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7)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 可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 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啊。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色挠〗 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 道歉。
〖谕〗 明白、懂得。 〖徒以〗 只因为。徒,只是。
五、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古今异义
(4)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5)非若是也 古义:指示代词,这样;
今义:表示判断的动词 (6)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的征兆; 今义:休息
古今异义
(7)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道歉
今义:谢谢,感谢
4、一词多义
以
⑴以大易小。( 用 )
〖广〗 扩充。 〖逆〗 违背。 〖轻〗 轻视。 〖与〗 通“欤”,吗 〖岂直〗 难道只是。 〖怫然〗 (fú)盛怒的样子。 〖公〗 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 〖布衣〗 平民。
〖免冠〗 摘掉帽子。
〖徒跣〗 光着脚。 〖抢〗 撞。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休祲〗 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的征兆。 祲,不祥的征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1)(含解析)新人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字。
唐雎.( ) 徒跣.( ) 怫.然( ) 抢.地( )gǎo( )素色náo( ) 休jìn( ) huì( )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3)岂.直五百里哉( )(4)以头抢.地耳( )(5)秦王色挠.( )(6)寡人谕.矣(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秦王不说通(2)故不错意也通通(3)仓鹰击于殿上通4.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以.大易小( )(1)以以.君为长者(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2)之天子之.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与.( ).臣而将四矣( )受地于.先王( )(4)于请广于.君( )仓鹰击于.殿上( )5.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6.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B.以势压人C.恐吓威胁D.不可一世E.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该书是末年文学家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
(2)当秦王以“”进行威胁、恫吓的时候,唐雎地以“”回击,并以“、、”的严重后果震慑住秦王“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虚张声势。
8.周总理是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剑,以超人的智慧,应对自如。
周总理的说话艺术,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阅读下面这个故事,回答问题。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精品同步测试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唐雎不辱使命【语言基础练习】1、请你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⑴秦王怫.然怒()⑵以头抢.地耳()⑶亦免冠徒跣.()⑷聂政之刺韩傀.()⑸休祲.降于天()⑹天下缟.素()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③长跪而谢.之曰:3、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品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6—10题。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唐雎不辱使命(练)(提升版,教师
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北京残奥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天门都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B.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无不与科技、人文的进步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C.北京大学学术气氛浓厚,学生在校学习四年,耳濡目染....,也养成了学术研究的习惯。
(耳闻目睹)D.从山阴道上走过时,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答案】D【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B.《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献身科学的“小茨冈”和乐观纯朴的“好事情”。
C.《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D.《骆驼祥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献身科学的“好事情”和乐观纯朴......................的“小茨冈”。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九年级语文上册22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2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辞汇明白得(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大易.小,甚善( ) (3)而君逆.寡人者( ) (4)长跪而谢.之( ) (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6)轻.寡人与( ) (7)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 ) (8)秦王色挠.( ) 2.一词多义(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者意为派遣,后者意为出使(2)徒⎩⎪⎨⎪⎧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3)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介词,把 (4)而⎩⎪⎨⎪⎧ 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不译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连词,表顺承,不译 (5)之⎩⎪⎨⎪⎧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长跪而谢之.曰3.古今异义(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量合在一路;增加。
(2)尽管..,受地于先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可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非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虽.千里不敢易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尽管。
(4)长跪而谢.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感激;(花或叶子)脱落。
4.翻译句子(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22 唐雎不辱使命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韩傀.( ) 天下缟.素( )/秦王色挠.( )/休祲.( )课内达标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4)故不错.意也( )(5)请广.于君( )(6)轻寡人与.( )(7)秦王怫然..怒( )(8)亦免冠徒跣....( )(9)以头抢.地耳( )(10)非士.之怒也()(11)仓.鹰击于殿上( )(12)休祲..降于天( )(13)秦王色挠..( )(14)长跪而谢.之( )(15)寡人谕.矣( )4.解释多义词。
(1)以:①以.大易小( )②以.头抢地耳( )③以.君为长者(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⑤徒以.有先生也( )(2)于:①受地于.先王( )②使唐雎使于.秦( )③请广于.君( )④休祲降于.天( )⑤何至于.此( )(3)徒:①免冠徒.跣( )②徒.以有先生也( )(4)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②唐雎使.于秦( )(5)其: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③皆刑其.长吏(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6.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所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刘向与司马迁是同一个朝代的人。
C.《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以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鲜明地刻画了唐雎不畏强暴,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过关检测试卷新人教版1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末年_________依照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_________体史书《_________》,共_________策,_________篇。
二.核心知识点1.词类活用(在横线上写出原词、活用的类型并说明)(1)且秦灭韩亡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在括号内别离写出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非若是.也(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3)休.祲降于天(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5)尽管,受地于先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6)长跪而谢.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7)以头抢.地耳(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8)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在括号内说明加点的词)(1)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_______)③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④以.君为长者(________)(2)徒:①.亦免冠徒.跣(___________)②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3)夫:①此庸夫.之怒也(________)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____)(4)怒:①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________)②怀怒.未发(________)(5)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________)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卷(附答案新人教版)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卷(附答案新人教版)一、知识归纳:1、作家作品: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西汉末年史学家。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上起战国初年,下至六国灭亡,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于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2、时代背景:战国后期,秦国相继灭掉各诸侯国。
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吞并安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3、主旨提炼: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冒死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使秦王词穷色挠的经过,赞颂了唐雎不畏强暴、忠于使命、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凛然不成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揭露了秦王骄横虚伪、色厉内荏、虚有其表的本质。
4、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二、基础知识:1、注音唐雎()怫然怒()跣()以头抢地()韩傀()休? ()缟素()色挠()谕()2、解释加粗词语。
(1)不辱使命(2)弗敢易(3)故不错意也(4)请广于君(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以头抢地耳(8)非士之怒也(9)休?降于天(10)天下缟素(11)秦王色挠(12)长跪而谢之(13)寡人谕矣(14)虽然,受地于先生(15)徒以有先生也。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4、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技亦灵怪矣哉(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与臣而将四矣泯然众人矣5、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唐雎不辱使命(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2015.湖南郴州)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苗圃.(pǔ) 溃.退(kuì) 迸.发(bìng) 山崩.地裂(bēng)B、簇.新(cù) 胆怯.(qiè) 惧惮.(dàn) 惴惴..不安(zhuì)C、炽.痛(chì) 干涸.(hé) 胚.芽(pī) 鳞次栉.比(zhì)D、哺.育(bǔ) 浣.妆(huàn) 溺.爱(nì) 重蹈覆辙.(zé)【答案】B(2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3分)A、稀罕诘难与日俱增相形见绌B、豁达祈祷举世闻名消声匿迹C、训诫笼罩语无纶次骇人听闻D、聒噪癖好老谋深算汗流夹背【答案】A(2分)【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和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B项“消”应为“销”;C项“纶”应为“伦”;D项“夹”应为“浃”【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B、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顿时一片惊慌,胡乱窜跳。
C、李辉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促使他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D、在“手机该不该进校园”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句中“自命不凡”是贬义词,指过高的看重自己,自以为了不起,不符合句子的语境。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内阅读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二、课外阅读东坡食汤饼①陆游【注释】①汤饼:面条。
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
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5.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7.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参考答案1.(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2.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4.(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5.A6.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7.豁达(乐观、洒脱)。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卷(3)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所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刘向与司马迁是同一个朝
代的人。 C.《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以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鲜明地刻画了唐雎不畏强暴,坚
持原则、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D.文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形象与唐雎的形象互为衬托,他们构成了非正义与正
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⑦.臣窃为公譬可也⑧: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⑨.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第4页(共8页)
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 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 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⑩.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 身且死,爵且后归⑪,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注释]①昭阳:人名,是楚国的大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 ②覆军杀将:消灭敌军, 杀死敌将。 ③上柱国:楚国的最高武官。 ④上执珪:楚国的最高爵位。 ⑤异贵: 特别显贵。 ⑥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 ⑦非: 这里是“不可能”的意思。 ⑧窃:谦词,私下。譬:打比方。 ⑨舍人:贵族家中管 事的人。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⑩官之上:官职的最高位置。⑪爵且后归:人 死后爵位将要归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昭阳为楚伐.魏(攻打) B.再.拜贺战胜(再次) C.蛇固.无足(本来) D.解军而去.(离开)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 A.辍耕之.垄上。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无丝竹之.乱耳。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②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4)陈轸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来维护国家利益的? 11.扩展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唐雎不辱使命》检测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文学常识1、X向,字子政,西汉(朝代)时期经学家,文学家。
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有 33 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 12 策。
二.给加点词注音1、唐雎.( jū )2、韩傀.( guī )3、免冠徒跣.( xiǎn )4、以头抢.地( qiāng )5、彗.星袭月( huì )6、天下缟.素( gǎo )7、寡人谕.矣( yù )8、怫.然怒( fú)9、休祲.降于天( jìn ) 10、秦王色挠.( náo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3、大王加.惠给予4、请广.于君扩充5、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6、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7、布衣..平民 8、以头抢.地耳撞9、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10、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1、休祲..穿丧服..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2、天下缟素13、秦王色挠.屈服 14、长跪而谢.之道歉15、寡人谕.矣明白 16、秦王不说.通“悦”高兴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在横线上:1、秦王不说通“悦”高兴2、故不错意也通“措”安放,放置3、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色五.一词多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于请广于.君让受地于.先王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徒以.有先生也因为之愿终守之.代词,指安陵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长跪而谢之.代词,指唐雎与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与.臣而将四矣加上若若.士必怒如果非若.是也像怒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发怒怀怒.未发愤怒者以君为长者.……的人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夫此庸夫.之怒也……的人夫.韩、魏灭亡句首发语词然虽然.,受地于先王这样秦王怫然.怒……的样子而挺剑而.起表顺承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虽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六.辨析下列句尾的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一)阅读分析。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解释加点的词。
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 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 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
3.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 ___ ②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____________________4.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1.秦王的性格特点是( )唐雎的性格特点为 ( )2.文段(一)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3.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 ),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
4.概括文段的大意。
---------------------------------------------------------------------------------------------------------------------(二)课文重点1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 )”。
表现了秦王——( ) 和——( ) 的特点。
2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4、秦王对唐雎讲“灭韩亡魏”这一事实的目的是什么?5、唐雎是在什么背景下出使秦国的?这表明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同样是拒绝秦王“易地”的要求,安陵君和唐雎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创新题《战国策》中的辩士都十分讲究说话的策略。
请你按下面设定的情境写话。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
1.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2.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
三、选择题: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5.下面对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当唐雎说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挺剑而起”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
”这是秦王在生命危急关头采取的暂时退让的做法。
这里也反映了秦王的狡诈。
B.秦王用自己“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话,表明自己不想吞并安陵的诚意。
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表明了秦王骄横狂妄,企图通过武力恫吓,迫使唐雎“易地”。
D.唐雌陈述“士之怒”的三个壮举,目的是暗示秦王,他要效法三壮士刺杀秦王。
E.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人物。
6.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不错意”( )1)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2)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1)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2)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1)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2)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参考答案五、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2.①B②B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一)(1) 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 2.①B②B 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 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2)1.骄横狂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2.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3.将效法三士,刺杀秦王;挺剑而起 7.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以死相拼。
(二)1 怫然怒、色挠。
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特点2 秦王被唐睢决心效法古代勇士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所征服。
从语言和行动角度表现唐雎。
3 蔺相如:不惧秦王完璧归赵毛遂:愤而自荐胁迫楚王签订盟约4.是在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透露出他完全可参考答案五、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2.①B②B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气吗 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2)1.骄横狂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2.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3.将效法三士,刺杀秦王;挺剑而起 7.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以死相拼。
(二)1 怫然怒、色挠。
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特点2 秦王被唐睢决心效法古代勇士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所征服。
从语言和行动角度表现唐雎。
3 蔺相如:不惧秦王完璧归赵毛遂:愤而自荐胁迫楚王签订盟约4.是在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透露出他完全可参考答案五、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2.①B②B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一)(1) 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 2.①B②B 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 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2)1.骄横狂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2.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3.将效法三士,刺杀秦王;挺剑而起 7.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以死相拼。
(二)1 怫然怒、色挠。
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特点2 秦王被唐睢决心效法古代勇士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所征服。
从语言和行动角度表现唐雎。
3 蔺相如:不惧秦王完璧归赵毛遂:愤而自荐胁迫楚王签订盟约4.是在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透露出他完全可参考答案五、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2.①B②B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气吗 4.。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5.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6.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7.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立场。
(2)1.骄横狂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2.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3.将效法三士,刺杀秦王;挺剑而起 7.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以死相拼。
(二)1 怫然怒、色挠。
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特点2 秦王被唐睢决心效法古代勇士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所征服。
从语言和行动角度表现唐雎。
3 蔺相如:不惧秦王完璧归赵毛遂:愤而自荐胁迫楚王签订盟约4.是在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透露出他完全可参考答案五、1所以疑问语气词即使扩充2.①B②B3.①疑问语气呢②疑问语气呢③疑问语气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