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读书笔记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73db7e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4.png)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投资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能把上市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然后理性的去想应该怎么做。
伟大企业其中的一项特质就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给予了这项特质最完美的诠释。
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乔布斯就是想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并且确实做到了,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引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不能理解这点的人们大概就只能炒一辈子股票了。
所谓好公司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好公司也不例外。
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好的商业模式,较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
正直和诚信这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
其实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就是所谓让利润追着自己跑的那种。
如果没有取之有道的约束,利润导向很容易不择手段,国内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严重。
从五年十年的角度看CEO很重要,从十到五十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好的公司之所以是好的公司,必然会有些好的产品,但所谓好的产品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
如果一个生意要依靠一位超级明星才能产生好成效,那这个生意本身不会被认为是好生意。
如果你觉得很难判断公司的领导层是否“对”,但相对容易判断他们是否“不对”,不对的就不碰,错误的概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没有理想主义做不大,不理解现实走不远。
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找到一个既完美又便宜的公司或者说股票,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目标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但这并不应该妨碍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
段永平: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段永平: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16d50c67cf84b9d528ea7aff.png)
龙源期刊网
段永平: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作者:白利倩
来源:《理财·市场版》2017年第11期
依靠十年翻百倍的成绩,段永平有了中国股神之称。
不过,段永平罕有在公开场合谈论投资。
但是据悉,日前,他却在网易博客上与粉丝交流起了投资之道。
在段永平看来,投资最主要的就是“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众所周知,段永平是巴菲特式价值投资最忠实的践行者。
在粉丝问到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时,段永平表示:“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
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
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
”
在段永平看来,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
而在被问到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时,段永平表示,“不做空,不借钱,然后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得东西”。
段永平投资心得汇编
![段永平投资心得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d80ab2502d276a201292e5d.png)
段永平投资心得汇编1、我当时后续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卖了其他的股票。
我做投资不用融资的。
如果没钱了以后股票掉了就不管了。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买了想买的股票后,有一半的机会他还会掉一会。
如果为这种事情着急得话,那要着急一辈子。
我记得巴菲特讲过,希望刚刚买的股票大涨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我很少考虑所谓的资金分配的问题,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那会是什么?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
2、我不买option的。
买option的逻辑有点问题。
比如,如果你觉得GE会跌,你干嘛要买呢?买option长期而言一定会亏钱的,因为时间是你的敌人。
投资最好的地方就是,时间是我的朋友。
3、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
买股票时参考过去到过的价钱是危险的。
抄底主要是看过去到过什么价,然后掉到一定程度跳进去,有可能真的会跳进去出不来的,如果不知道买的是什么的话。
4、波段操作没有违背价值投资。
我觉得波段操作根本就不是价值投资。
5、我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
(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回复6、长卖空会破产的。
7、也许用有时巧合比较合适些。
8、W:我觉得,做价值的波段还是属于价值投资的:在价值低估的时候买入、在价值高估的时候卖出。
但是,如果你完全是根据技术指标来进行波段操作的话,那就是投机了,而不是价值投资。
D:呵呵,这么说也对。
至少有事干,不闲着。
不过,巴菲特也这么说过来着:最难的事是什么事都不干。
如果你能找到统计的资料,证明波段论赚的更多的话(可能要用美国市场或更长市场的资料才行)......回复9、W:我的理解是按“有效净资产”,也就是要把一些其实没用,就是如果你要有机会重建时不会花的钱去掉。
摘记《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
![摘记《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33b0d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9.png)
简读《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假期简单过了一遍《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内容是根据段总以前微博和现在雪球上的帖子和问题总集而成,分为了伟大企业,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产品、差异化与创新,品牌、营销与广告,收购与多元化,Stop doing list七个大节,各节内容略有重复(部分帖子或问答涉及几个章节),如果用一个词总结这本书,那就是“本分”,如果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本分做人,做出满足消费者的最好产品,其他的水到渠成”,投资不正是如此?本分为人,不杠杆不投机,选出真正聚焦于消费者,生产好产品的公司,收益也会水到渠成。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只是提供看事情的一种角度,摘录部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分享如下:1)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
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先选一匹好马,好公司和一般公司的区别在于,做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
而对的事情是是否聚焦消费者真正需求,而非追求市场排名,规模等等。
2)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今年二级市场对商业模式,赛道的推崇到达顶峰3)投资伟大公司与投资普通公司相比一个巨大的优势是省心,不太需要另外寻找投资目标,也不太需要时时关注市场给的价格是不是太贵。
----这句话没错,重点在于找到那个伟大的公司,市场上太多平庸公司被给与了伟大的公司价格4)其实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
----看公司竞争力,看市场格局,看未来发展,其实与选人一样,你是愿意选一个18岁刚考上清华大学的,还是18岁在工地打工每个月能挣五千的。
关键问题是你能看清楚谁是那个考上清华的!5)如果一个生意要依靠一位超级明星才能产生好成效,那这个生意本身不会被认为是好生意。
段永平答问录书摘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段永平答问录书摘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bd8a27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6.png)
段永平答问录书摘我们不去任何这类展会的,小企业一旦开始用这个办法找生意,以后很可能就会很难发展品牌了。
”饥饿营销“就是个不懂营销的人才懂得一个词。
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没听说市场调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市场调研只能帮你验证你的想法而已,你如果自己没想法,市调是绝对没用的。
市调结果是用来印证你的直觉,如果你的直觉已经很清晰,其实用不着市调,但当你觉得没把握时,市调有时能帮很大的忙。
我们做企业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本分。
客观的讲,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守信誉能带来巨大的收获,步步高发展到今天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信誉,得到股东的支持。
我觉得好汉应该能吃眼前亏,吃了眼前亏将来才不会吃亏,有的人看上去很聪明,算得很精,甚至能骗钱,但他赚不着大钱,只有智慧的人才能挣大钱,他不会去玩手腕,不会去骗人,而这种企业家往往能将企业做大。
企业不要什么钱都赚,这是一种本分,做企业要有责任感,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赚钱,赚钱只是一个过程,企业存在要有价值,比如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等。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胆量。
产品的设计当然是消费者导向,技术是隐藏在产品里的,是为产品服务的,没有很强的技术是无法实现消费者导向的。
其实大家都打广告的效果和大家都不打的效果是很接近的,所以这是个囚徒的困境,我们也常在这个困境中。
创业就是如此,有一个自认为好的主意的东西就开始干,市场会留下真正的好东西,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创业成功的例子。
苹果不太做推销式广告,做的基本上都是功能性或场景式广告,苹果广告见效慢点,但影响深,长期的潜移默化力量很大。
小公司的广告则应该以销售广告为主,尤其是搜索广告可能最好,因为搜索广告更精准,且较容易算出投入产出比。
广告它最单纯的东西就是如何提高你的传播效率,你会利用一切最省钱的办法去传播。
我们当年小霸王,用成龙这个概念,你比方说有些人看三次就记住了,要没有成龙的话,你可能要看八九十次,甚至可能更多次你还是记不住。
段永平对价值投资的精彩总结 (1)
![段永平对价值投资的精彩总结 (1)](https://img.taocdn.com/s3/m/e6b006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2.png)
段永平对价值投资的精彩总结1、“价值投资”的原则没什么好学的。
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净)现金流(折现)。
2、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商业模式,不然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
3、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太阳能组件公司。
所谓差异化指的就是客户需要但别人未能满足的东西。
没有差异化的“敢为天下后”是无法生存的。
4、负债率高并不一定就是商业模式不好。
银行的负债率就很高啊,但有的银行就不错。
房地产行业这个说法太泛了,就像说电子消费品这个行业生意模式好不好一样,没办法得出结论的。
电子消费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苹果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而其他的企业就非常不容易。
5、投资很难找到充要条件的,不然就有公式可用了。
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是我喜欢的投资目标,如果再有好的价钱就完美了。
市场有时候可以非常疯狂(很贵或很便宜),有机会(很便宜)时,对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的公司的投资在一定时期内是有可能有不错的回报的。
但是,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6、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的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
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7、其实是否回购或分红都不是回报率的关键,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好公司最后都一定会通过某个或某几个途径将利润给到股东的。
除非公司能像老巴那样用其多余的钱持续得到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的投资……总有一天老巴的公司也会有用不完的钱的。
段永平投资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段永平投资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3a0e91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4.png)
段永平投资做企业也是一样,要有平常心,不能贪大求快,大干快上。
我们做的都是国际大公司,食之无味不想做的东西,好比是他的鸡肋。
如果我们非得去做国际大公司眼中鸡腿类的产品,抢这些大佬的饭碗,那么人家一定会跟你拼命决一死战。
也就是说我们尽可能不要跟那些实力比我们强很多的人做直接竞争对手。
鸡肋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我们看见敌人就要逃跑,只要有竞争对手我们就不做,而是我们要评估我们是否有我们的优势,哪怕是在某个局部有优势,即毛泽东讲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企业文化要进行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木桶,那企业文化就是木桶的底板,其他如战略,结构,系统,网络,职员,技能就是木头的板,不管板有多长,如果企业文化没做好,那这个木桶是不能装水的。
买一只股票往往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一两个就够了。
不好的公司文化时间长了一定会伤害到企业自己,而且不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建立了就很难去掉。
当年去松下时,当时中村社长是这么说的“我总在想,如果松下老人站在我背后,他会怎么想这件事情。
”当一个社长都这么想的时候,整个公司的文化肯定都是这样的,那他们的产品时间长了以后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希望你不要寄希望于有人可以一句话让你明白,我花20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10年搞懂,就至少比我厉害多了。
凡是员工见到领导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员工大多都会慢慢变得没有担当,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除非这种公司的产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确实可以照顾到所有方面,不然早晚会出问题。
任何对日本人的轻视都可能是愚蠢和危险的。
不要小看日本人啊。
把“大”和“强”等同有点像把“肥”和“健康”化等号一样。
伟大的公司出错误往往就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从来没见过企业多元化成功的例子,GE是个例外,现在看来时间长了都不行。
早上吃好晚上早睡,这就是企业文化了,你们从这点看到企业的差别,说明你已经是高手了。
段永平传读后感
![段永平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003639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2.png)
段永平传读后感读完段永平的传记,我就感觉像是跟着一个商业大佬在商场里来了一场超级刺激又充满智慧的冒险。
段永平这人啊,那脑子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奇思妙想和商业秘籍的百宝箱。
他做小霸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超级魔法师,把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小厂,一下子变成了游戏界的大明星。
那小霸王学习机,在当时可是红遍大江南北啊,多少小朋友做梦都想拥有一台,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个通往快乐学习(其实可能更多是快乐游戏)的魔法盒子。
这让我明白,只要有好点子,再加上敢于拼搏的劲儿,就能把一个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然后他又创立了步步高,这就像是他在商业的大森林里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地。
步步高的那些产品,不管是步步高复读机还是后来的手机啥的,都像是他精心培育的小树苗,慢慢地长成了参天大树。
他做产品就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就像他知道用户心里在想啥似的。
这就好比他是一个特别贴心的厨师,知道食客到底喜欢啥口味,然后做出的菜(产品)大家都抢着吃(买)。
我就想啊,我们平时做事情要是也能这么了解别人的需求,那肯定也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段永平在投资方面也是个大神级别的人物。
他投资网易那事儿,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
当时网易的股票就像一个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宝贝,大家都不看好,可他就像一个独具慧眼的探险家,看到了这个宝贝的真正价值。
他一出手,就像施了魔法一样,网易股票蹭蹭往上涨,这简直就是商业版的“点石成金”啊。
他教会我,在投资这个事儿上,不能只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得有自己的判断,要能看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潜力。
而且他那种淡定从容的态度也特别让我佩服。
在商场这个充满风浪的大海里,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暴,都能稳稳地把船开向目的地。
不像我们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的这种心态也告诉我,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就一定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段永平的经历就像是一本生动有趣又充满智慧的商业教科书。
段永平 一生的投资方式与慈善哲学道理
![段永平 一生的投资方式与慈善哲学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f82442a98271fe900ef918.png)
段永平一生的投资方式与慈善哲学道理段永平一生的投资方式与慈善哲学道理段永平一生的投资方式与慈善哲学道理“校友”段永平跟“校友”张磊不相识,却有缘。
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一个仪式宣布:段永平与太太刘昕给他们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了3000万美元。
捐赠消息公开后,段永平收到人民大学某师妹发来的邮件,信里说:很高兴你给人大捐款,“至少”比那个张磊好。
两个月前,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史上最大一笔毕业生个人捐赠,规模888万美元,捐款人为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本科毕业于人民大学。
为什么捐耶鲁不捐人大?人们在网络和现实中问,责问张磊。
几天后在深圳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及这封邮件,段永平陷坐在沙发里,对我们咧了咧嘴角问,要这么说,我还捐给斯坦福过呢,不是更离谱?那又不是我的母校。
“‘至少’(atleast)这个词,不知道它骨子里的东西是怎么出来的。
很荒唐。
What do you meanby‘至少’?At least you are better than him even you are not better than me?潜台词是这个啊。
”段永平给师妹回信说,第一张磊没什么错,人家捐我们应该鼓励。
第二,你这个“至少”很“有趣”。
“我也没有再说什么,自己去琢磨吧。
”他的念头远比回信里写的多,但懒得陷入争辩。
“骂张磊那些人,99.9%都是不捐钱的。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这世上肯定有比你的捐助对象更需要钱的人,但你不一定知道。
《雪球特别版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投资逻辑篇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雪球特别版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投资逻辑篇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97cdf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7.png)
第3节 现 金流折现案 例(雅虎)
0 4
第4节 对 市盈率 (PE)的 看法
0 6
第6节 机 会成本
0 5
第5节 什么 时候买卖股 票
第六章 投资方法论
第1节 如何看 1
待宏观
第2节 牛市以 2
及熊市的投资 策略
3 第3节 金融衍
生品(套利)
4 第4节 投资心
态(平常心)
5 第5节 投资书
籍及其它
第七章 案例分析
案例2:网易
案例1:贵州茅台
案例3:苹果
结尾
附录
感谢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05 第三章 golf和投资
06 第四章 财务理解
目录
07 第五章 估值逻辑
08 第六章 投资方法论
09 第七章 案例分析
010 结尾
011 附录
012 感谢
段永平:著名企业家,小霸王品牌缔造者,步步高创始人,vivo和OPPO联合创始人,网易丁磊生命中的贵 人,拼多多黄峥的人生导师。段永平同时也是著名投资人,早期投资网易获100倍以上回报,目前重仓茅台、苹 果等优质公司。不管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投资人,段永平都是非常成功的,本期雪球专刊精选出段永平关于 投资逻辑的问答录,阅读本文能领略段永平对于投资的深刻理解,希望各位通过这本书能读懂段永平的投资智慧, 对各位的工作学习投资能有所帮助。
年的选择
第三章 golf和投资
第1节 golf和投资
第2节 什么是看懂一 个公司?
第3节 谈能力圈与原 则
第4节 你懂的才是你 的好生意
第四章 财务理解
第2节 回购与分红
第1节 财报的理解
投资问答录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投资问答录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742c3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4.png)
投资问答录生意模式越好投资的确定性越高,或叫风险越低。
投资最重要的,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合适的价格。
生意模式最重要,价格则没那么重要,因为时间可以降低其重要性。
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
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当我强调人的时候表示生意模式已经看过了,不是表示生意模式不重要,我不知道哪个更重要,但知道哪个不行时哪个就重要。
所谓好的商业模式,大概就是有很宽的护城河的那种。
好的生意模式,就是不太容易被变化影响的生意模式。
我选股的重心是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
如果你看对了生意模式,你就会赚很多钱,这个事实压倒了一切。
简单讲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是很难长期赚到大钱的。
简单讲一下,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能够持续有用户喜欢的,差异化产品的公司,往往就有了很好的生意模式。
真正没有什么差异化的产品很少,比如航空业,光伏,纺织等。
有些行业是很难有差异化的,或者说用户不太在乎差异化,比如航空公司。
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行业内的企业越难赚到钱,航空公司是极致,就是因为产品差异化小。
可口可乐的护城河中,在哪里都能买到,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
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差异化的公司,产品没有差异化,最后看到的就是价格战。
从利润产出的大小,我们仅仅可以衡量一个公司是否优秀,而不能判断其是否卓越。
最差的一种公司是那种发展很快并且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来维持其发展,但利润却少得可怜,甚至根本赚不到钱的公司。
总结一下,考虑这三类“储蓄账户”:伟大的账户支付非常可观的利息,而且会随着时间不断的增长;优秀的账户,如果你不断增加存款的话,利息也会很具吸引力;最后糟糕的账户不但利息令人失望,你还要不断的掏钱来维持这种少的可怜的回报。
关于段永平的语录读后感
![关于段永平的语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1de50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76.png)
段永平语录读后感
------
通过阅读本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有以下收获:
1.作为主管应该把精力的80%放在重要的20%的事情上,重要的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
2.天上不会掉馅饼,唯有努力创新改善,持之以恒才会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3.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同样时间是优秀员工的朋友,平庸员工的敌人。
合理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效率最大化,时间会拉开人与人的差距。
4.不要制造每天员工都加班,主管也不要每天都加班班,员工要做的是把8小时效率最大化,主管要做的也是把员工8小时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上班时间人力闲置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5.“就是执行你的规矩或者废掉执行不了的规矩,最好不要有中间地带,不然大家会很忙的。
”落实公司制度的学习及落地应用非常重要,要在培训中加入这个环节。
6.“做对的事情就是——当发现错了就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及时发现问题,利用PDCA尽快处理,不要搁置。
7.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和眼后。
看了这句话以后,其实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听的。
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
人请教,不耻下问,经验会累积成智慧,智慧会转换成工作成绩。
《段永平传》读后感
![《段永平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4d32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a.png)
《段永平传》读后感在阅读《段永平传》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了一名传奇人物,探寻了他的成长历程、商业智慧以及人生哲学。
传记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段永平的一生,也揭示了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人性探索。
首先,我被段永平的成长经历所吸引。
从出生贫寒的家庭环境到如今身价亿万的商业巨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
他在少年时期对知识的渴望、对改变命运的执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被他的奋斗历程所感染,对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传记展现了段永平卓越的商业智慧。
他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他的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深度洞察市场的能力。
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独特见解、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对合作伙伴关系的精心维护,都令我敬佩不已。
段永平的成功并非简单的运气,而是他个人魅力和卓越能力的体现。
此外,传记还揭示了段永平的人生哲学。
他坚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做正确的事情”,这使得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
他的这种人生观不仅影响了他的商业决策,也影响了他的生活态度。
他的人生哲学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并非财富的积累,而是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然而,《段永平传》并非一本简单的传记,它也揭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例如,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个人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如何坚守道德底线、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也让我更加关注人性与商业之间的微妙关系。
总的来说,《段永平传》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段永平的一生,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商业、人生和人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了一名传奇人物,探寻了他的成长历程、商业智慧以及人生哲学。
同时,《段永平传》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可能性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勇于面对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段永平传读后感
![段永平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220c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段永平传读后感段永平这人啊,就像个商界武林高手。
他最开始做小霸王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平地起高楼。
把小霸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打造成全国皆知的大品牌,这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能做到的。
他就像一个超级大厨,把各种原料(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道人人都爱的大餐。
那时候小霸王游戏机可是很多孩子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仿佛都能看到一群小朋友围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小霸王的手柄,玩得不亦乐乎。
然后他又创立了步步高。
步步高这个品牌,在我的印象里就像个全能选手。
从学习机到电话机,再到后来的VCD什么的,到处都能看到步步高的影子。
段永平在这其中就像是一个智慧的领航员,他知道市场的风向在哪,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
他不像那些只知道跟风的企业,他是在引领潮流。
比如说步步高的学习机,当年那可是帮助很多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神器”呢。
我都能想象到,那些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商场,指名道姓地要买步步高学习机的场景。
段永平投资方面的本事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就像一个有着透视眼的投资家。
投资网易的时候,网易还在低谷期,就像一只没人看好的丑小鸭。
可是段永平却看到了这只“丑小鸭”其实是一只天鹅。
他把钱投进去,就像是给这只天鹅注入了力量,最后网易一飞冲天,他也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好比是在一堆石头里,他一眼就看出了哪块是璞玉,然后把它打磨成了璀璨的珠宝。
我从段永平身上学到的,首先就是要有眼光。
这眼光不是那种只看眼前利益的短视眼光,而是能够看到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市场走向的长远眼光。
就像下棋一样,他不是只想着走一步,而是能看到后面好几步的布局。
其次就是专注。
不管是做小霸王、步步高还是投资,他都是全神贯注地去做。
没有三心二意,没有这山望着那山高。
他就像一个工匠,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不达到完美绝不罢休。
而且他的经营理念也很值得玩味。
他注重产品质量,这是基础。
就像盖房子,没有坚实的地基,再高的楼也会塌。
他还特别重视品牌建设,一个好的品牌就像一个人的好名声,大家一听就觉得靠谱、值得信赖。
「经典阅读」段永平: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杂
![「经典阅读」段永平: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杂](https://img.taocdn.com/s3/m/c3fd34c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8.png)
「经典阅读」段永平: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杂文/中巴价投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来源投资就是用简单去理解复杂老实讲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以我个人的观点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个人的理解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无论学历高低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我说的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4.不懂不做5.6.企业文化是估值就是毛估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好像芒格也说过一般而言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别人投机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一直说有机会在这里讲几个我自己的例子最早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在那段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GE的上一个CEO韦尔奇写的自传从那个时候起从08年9月雷曼倒开始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到2月时我知道GE过去好的时候每股能有两块多钱利润当时有问题的所有公司当中最后让我下决心出重手的决定因素还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理解想明白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回头来看其实当年我买万科和创维好像也有类似的感觉对创维而言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理由是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1.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2.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 大规模带来的效益3.渠道成本低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a.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b.pad市场有多大总而言之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Apple还有不少特别厉害的地方做产品和市场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不本分的事不做巴菲特说过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有10个亿/年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若买的公司PE是10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我非常同意DCF不懂不做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便宜就买了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有人问过芒格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关于市场宁要模糊的精确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不要想去赌场赢钱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改的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对我而言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实际上宁要模糊的精确(文章源自恒生 ETF 雪球)。
段永平的投资逻辑1:第一章、投资理念
![段永平的投资逻辑1:第一章、投资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6f47f1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f.png)
段永平的投资逻辑1:第一章、投资理念段永平是知名企业家,投资人,他关于投资的博客言论被热心的网友编了两本书,分别是《投资逻辑》和《商业逻辑》。
我看完了《投资逻辑》,做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启发的重点摘录,大概有一万来字,为了阅读方便,分为几篇,分享给大家。
一、投资理念1、投资的信仰1、投资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句号。
2、我自己从事企业经营10多年,投资也差不多10年,在这10年里有兴趣的企业我大致看懂了不到10家,(排除的不算)重手投了5家,差不多两年一家。
3、老巴说生意模式最重要,我自己对此想了好几年,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
在巴老这里我学到最重要的是生意模式,老巴当年特别提醒我,首先应该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
4、信仰就是你骨子里真的相信的东西。
5、巴菲特之所以如此厉害,最重要的是他能坚持不做他认为不对的事情,能坚持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往往不对的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6、所谓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未来现金流折现(做对的事)所有有关投资的说法,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
(如何把事情做对)2、投资是什么?7、所谓未来现金流只是个思维方式。
8、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需要很多年。
9、我认为大多数人其实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
10、好的公司都一定有一个长长的不做清单。
11、我本人没看过啥书,但做过企业对理解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有些书或许可以帮你看懂一些生意,老巴的信如果反复看还是没有帮助,其他书估计帮助也不大。
12、什么是对的事,对的事一般来讲是指原则性的东西,往往用什么不对来表述,做对的事实际中往往变成不对的事情不要做。
3、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13、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14、一般人学习理解总是觉得做什么最重要,其实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15、巴菲特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因为每个人能力圈不同,能够学的其实是他不做什么。
直到读了段永平,我投资才入门@大...
![直到读了段永平,我投资才入门@大...](https://img.taocdn.com/s3/m/de905d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b.png)
直到读了段永平,我投资才入门@大...@大道无形我有型的表述,句句经典,我想巴菲特是没说透的,或者我没想透。
“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说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
能力圈是:诚实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Stop Doing List’没有shortcut(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攒,去体悟。
stop doing就是发现错,就要停,时间长了就效果很明显。
““没有哪家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营销失败。
公司失败,本质都是因为产品的失败。
”1,(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段永平: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
(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
这是老巴说的。
)对的生意说的就是生意模式,对的人指的就是企业文化。
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
culture跟founder(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business model,就是赚钱的方式,这个是你必须自己去悟的,我没法儿告诉你。
就像如果你不打高尔夫,我是无法告诉你它的乐趣的。
2,怎么判断股价便不便宜?段永平:这是关注短期关注市场的人才会问的问题。
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我关注长期,看不懂的不碰。
任何想市场,想时机的做法,可能都是错误的,我不看市场,我看生意。
你说某只股票贵,how do you know?站在现在看10年前,估计什么都是贵的。
你站在10年后看现在,能看懂而且便宜的公司,买就行了。
3,有没有过一些投资错误?段永平:投资没犯过错误,投机犯过。
投机百度的时候被short squeeze(夹空)了,亏了1亿~2亿美金。
我学老巴:想不通的我不碰,肯定会错失很多好机会,但是保证抓住的都是对的。
投资遵循老巴的逻辑: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
95%的人投资都是focus在市场上的,这就是不懂投资。
一定要focus在生意上。
公司是要挣钱的。
苹果1万亿市值?我从来不关心这个,我只关心它赚钱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球《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读书笔记投资界和企业界都听说过段永平的名字。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是当初小霸王品牌的创始人,是步步高、VIVO、OPPO的联合创始人,第一位跟巴菲特吃饭的企业家,是网易丁磊、拼多多黄峥的贵人和老师,既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投资人。
中国企业界、投资界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但在我个人的认知中,我觉得段永平是企业界和投资界中教父一样的人物,牛逼又低调,伟大又平凡的神人!这本书是《雪球》整理归纳段永平回答网友提问以及各种访谈内容形成的一本体现段永平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和理念的书,非常的务实和入世,微信读书中的评分在90分以上,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
这本书已经读过差不多一个月,回头重新梳理一下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个人非常认同和赞同的观点。
段永平决策股票/企业投资的三个要素是: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价格,其中商业模式和人(企业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价格是相对不重要的因素。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我个人的无比赞同的,商业模式+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盈利的核心的内容,而价格是短期内相对重要的因素。
一、伟大的企业段永平对伟大的企业的定义是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
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则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更容易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更不容易做错的事情,就不大会受到短期的诱惑而偏离大方向。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奢侈的,不切实际的。
但对于顶级公司来说,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
利润之上的追求有一定的虚幻性,对于企业来说,就可以作为方向上看得见却不容易触及的战略目标,作为激励有持久性。
而利润,太实,容易在触及后让企业进入懈怠的“贤者时间”;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品牌的美誉度,从而增加用户的锁定能力,和企业的经营寿命;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员工的认同感,提升团队的人员质量和工作质量。
有些商业模式很好的企业,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没能成为顶级企业。
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多数公司碰到问题时讨论的都是有没有钱赚的问题,而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问题时可能会先问一句,这是对的事情吗?这是应该赚的钱吗……?其实差别很小,但20年后差别很大。
正直和诚信--integrity。
这是所有great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的企业的最大“漏斗”。
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就是所谓让利润追着自己跑的那种。
从5年10年的角度看,CEO至关重要。
从10-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
从更长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
GE就是一个好例子。
好的公司之所以是好的公司,必然会有些好的产品。
但所谓好的产品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
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
我个人也觉得伟大的企业凤毛麟角,利润之上追求的人和企业总是少数的,这类公司总是少数几个众所周知的明星企业,例如苹果、谷歌等。
伟大企业其次就是“好”的企业,好的企业一般有好的商业模式、正直诚信的企业文化。
二、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其实就是赚钱的方式,对于“商业模式”这个词我至今没有看到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我个人认为“商业模式”本质就是企业的投入和产出。
企业的资金花在那些地方,企业的产出是那些产品/服务,更具体的分析就是看企业的成本组成部分,收入构成。
段永平眼中的有好商业模式就是指企业赚钱的方式,是能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长期能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
段永平在评估股票投资时,首先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好,然后继续评估企业文化和价格。
好的商业模式不应该长期获利平平,但短期有可能。
段永平认为“好的商业模式”的定义就包含未来获利能力强,不然就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未来指的是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差异化是好商业模式的前提段永平认为差异化是好商业模式的前提。
简单讲一下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能够持续有用户喜欢的差异化产品的公司往往就有了很好的生意模式。
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行业内的企业越难赚到钱。
我个人也觉得无论那个行业中,差异化程度越低,行业竞争越激烈,因为在差异化程度低的市场/行业中大家竞争取胜的秘诀只有效率(价格/成本),因此缺乏差异化的市场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
产品完全没有差异化的公司(排除垄断行业),将来早晚都会出问题的。
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
能够长期维持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二)护城河是商业模式重要组成部分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有一条坚固持久的“护城河”来保护它的高投资回报。
所谓护城河可以简单理解为“定价权”,拥有定价权的企业往往都有自己的护城河。
段永平认为成本优势不可能构成“护城河”,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业好像没见过。
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就很难有长久的,至少段永平没见过。
“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护城河就是竞争优势,好的商业模式一般都有很强大的护城河。
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
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关(虽然这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模式)。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所谓好的企业文化大概指的就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但“利润至上”绝不可能成为好的企业文化。
好的企业文化未必能形成好的生意模式。
个人觉得好的生意模式是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的,所以是“必要条件”。
但好的企业文化不是拥有好的“生意模式”的充分条件。
很难想象一个没能力和没企业文化的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好的生意模式。
商业模式这一点我想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了解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成本构成,收入利润来源和构成,要能够充分的认识市场、行业和企业,才有可能获得一个近似的认知。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投资中首先要做,也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上市公司那么多,如何挑选股票呢?我觉得从“定价权”入手,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入口,“定价权”反映到财报上就是毛利、净利、ROI、ROA 这些财务数据,有好商业模式的企业的往往财务上会有好的反映。
缺乏“定价权”的行业和企业往往数据是很难看的。
三、企业文化段永平认为股票投资中,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并列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价格。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现实中,这是我们最为容易忽略的内容。
我们貌似选股票、买卖股票很少看企业文化,评估企业文化的好坏优劣,这方面内容的缺失往往会导致投资的重大损失。
段永平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一般来讲,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使命、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
使命指的的企业存在的意义(“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愿景是企业内大家的共同远景(“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是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
所谓好的企业文化是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不是个神秘的咒语。
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所以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共同的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然后大家就讨论怎么赚钱,怎么能有共同语言?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这是我喜欢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原因。
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
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
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
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就很难有好的董事会,没有好的董事会将来的CEO 人选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因为董事会会变得短视。
从5年10年的角度看,CEO至关重要。
从10-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
从更长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
强大的企业文化会帮公司找到好的CEO,好的CEO在有强大企业文化的公司里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段永平创业中企业一直坚持的核心价值观有“本分”和“平常心”,这两个非常普普通通的词汇。
段永平认为这两个词,虽然很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难。
本分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什么是“做对的事情”?难道还有人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做的吗?看看周边有多少人抽烟你就明白了。
为什么人们会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去做呢?那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
平常心其实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够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原点),辨别事情的是非与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
比如说,欠债还钱(包括利息)就是本分,不还就不是。
想想周围有多少人和企业欠债不还就知道有多少人不本分了。
这类的例子很多,各位可以自己想。
本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
看到别人不本分容易,反省自己不本分更难。
只有在“不赚人便宜”的心态下,才有可能做到“双赢”---所以“不赚人便宜”就成了“本分”的内容之一。
赚了不应该赚的钱当然就是不本分。
虽然大部分人认为有钱赚就行,但我们公司是属于知道有些钱是不能赚的这类公司。
如果这类公司越来越多的话,消费者就会安心很多。
本分是骨子里的东西,应该不是学来的。
比如借钱要还等等。
知不知道什么该干是能力问题,明知不该干还干是作风问题,赚了不应该赚的钱当然就是不本分。
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
身体好会活得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
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
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也就是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平常心,知道做企业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平常心指的是理性思考,平常人多不理性。
中国的有些人比较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动不动就要做世界500强。
缺乏一个长远的目光和持续发展的愿景,没有把企业文化的“内功”练好,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我们企业小的时候,可以不去倡导企业文化,因为人少,好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怎样去做,但企业做大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断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日积月累下来,沉淀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内涵。
中国人的文化是“利益”文化,人们往往以利益为重,为了获取利益,可能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但偏偏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不对的事情做得很好,结果会怎么样呢?短期里可能会取得成功,但长期来说,他们必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