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气药
执业中药师第21章补虚药
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补益正气、增强体质——虚证功用与适应症:补气——气虚证;补阳——阳虚证;补血——血虚证;补阴——阴虚证。
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第一节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肺气虚——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脾气虚——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1)味: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2)作用: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3)配伍:配附子——大补大温,益气回阳——亡阳气脱配蛤蚧—补肺益肾而定喘嗽,肺肾两虚、动辄气喘配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消渴(4)特点:●大补元气可用15~30g,●野生人参——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平——气阴不足者;●红参性偏温——气阳两虚者。
●注意: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1)味: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黄芪(1)味:甘,微温。
(2)作用:补气升阳——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益卫固表——自汗,盗汗肺气虚证,表虚自汗证,气虚感冒。
利水消肿——气虚水肿。
托毒生肌——虚症疮疡。
(3)特点:补而性燥。
此外,本品上有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作用,还可用于应气虚所致的血虚出血,消渴,中风后遗症,痹痛麻木等病症。
黄芪配柴胡、升麻、葛根:升阳举陷人参、党参与黄芪的比较(1)人参:作用最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
(2)党参:补气之力平和——补脾肺之气、兼补血。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人参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人参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补虚药。
虚证是临床上出现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实质上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概括起来,虚证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种类型。
相应的,补虚药亦可根据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四类。
在运用补虚药时,首先当分清虚证的类型而予以相应的药物。
如气虚证用补气药,血虚证用补血药,阳虚证用补阳药,阴虚证用补阴药。
其次当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
气能生血,血能载气,阴阳互根互用,临床上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病证也较常见。
此时当气血并补、阴阳兼顾。
而阳虚多兼气虚,气虚也易导致阳虚;阴虚多兼血虚,血虚也易导致阴虚。
因此,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须为用。
另外,当照顾脾胃,适当配伍健脾胃助运化的药物同用。
补虚药不能用于纯实无虚的病证。
但在实邪未除,正气已虚的情况下,于祛邪之中,可适当选用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而体质强健者又不可滥用补益,否则反致气血阴阳失调,产生不良后果。
凡具有补气作用,以治疗气虚证为主的药物,称补气药。
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补气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特别是肺、脾之气,故多归脾、肺二经。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食少纳呆,脘腹虚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甚则浮肿、脱肛、脏器下垂。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作喘乏,易出虚汗等。
临床当根据辨证,选取有针对性的药物。
兼阴虚或阳虚者,当与补阴药或补阳药同用。
因气能生血、摄血,故补气药还可用于血虚证或出血证。
使用补气药时,可适当配伍理气药同用,因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补虚药(补气、补血)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为气血双补的药物是A、大枣B、蜂蜜C、甘草D、白术E、山药2、人参研粉入丸散时,用法用量为A、一次1~3g,一日1次B、一次3g,一日1次C、一次3g,一日2次D、一次1g,一日1次E、一次1g,一日2次3、补气健脾宜炒用、燥湿利水宜生用的药是A、党参B、黄芪C、甘草D、白术E、山药4、哪项不属于大枣的功效A、安神B、调和营卫C、缓和药性D、补中益气E、养血5、白扁豆具有的功效是A、健脾化湿,清火生津B、健脾化湿,润肺化痰C、健脾化湿,止血续伤D、健脾化湿,消暑解毒E、健脾化湿,活血散结6、关于蜂蜜的使用注意叙述正确的是A、湿盛中满、痰多咳嗽及大便稀溏者忌服B、湿阻中满、湿热内蕴及痰湿甚者忌服C、痰火内盛、血热出血及外感热病者忌服D、阴虚火旺、大便溏薄或实热便秘者忌服E、湿阻中满、血热出血及大便溏薄者忌服7、既治脾肺气虚证、又治热病伤津及心神不安,宜选A、白术B、山药C、人参E、以上均是8、平补气阴、兼收涩之性的药宜选A、山药B、党参C、黄芪D、白术E、人参9、治肺肾两虚喘咳、肾虚遗精宜选A、人参B、西洋参C、白术D、山药E、黄芪10、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的药对为A、人参、麦冬B、人参、白术C、人参、蛤蚧D、黄芪、杏仁E、以上均不是11、黄芪的功效是A、补脾肺肾,固精止带B、补气养阴,清火生津C、补气升阳,止汗安胎D、补气升阳,利水消肿E、健脾化湿,消暑解毒12、既补中益气,又生津养血的药是A、大枣B、当归C、黄芪D、甘草E、党参13、善治脾肺气阴两伤的药物是A、山药B、沙参C、黄芪D、白术E、甘草14、治血虚萎黄、妇女脏燥证宜选A、白术C、大枣D、补骨脂E、太子参15、太子参的功效是A、补气缓急B、补气利水C、大补元气D、补气养血E、补气生津16、善补脾肺之气,然补气之力不及人参,常代替人参治疗脾肺气虚轻证的药物是A、党参B、白术C、山药D、黄芪E、甘草17、善治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的药物是A、党参B、白术C、山药D、黄芪E、白扁豆18、具有补中缓急,润燥,解毒功效的是A、白扁豆B、蜂蜜C、太子参D、甘草E、黄芪19、甘草不具有的功效是A、益气补中B、祛痰止咳C、缓急止痛D、润肠通便E、缓和药性20、以下用于治疗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的药物是A、人参B、甘草C、黄芪D、山药E、党参21、与人参配伍后,可以用于治疗肺肾两虚之喘咳证,此药物是A、紫苏叶B、紫苏子C、苦杏仁D、桃仁E、核桃仁22、治疗血虚或气血双亏证时,当归常配伍A、益智仁B、何首乌C、人参D、黄芪E、鹿茸23、不属于白芍主治病证的是A、血虚萎黄B、阴虚燥咳C、阴虚盗汗D、四肢拘急作痛E、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24、白芍不具有的功效是A、养血B、润肺C、敛阴D、柔肝止痛E、平抑肝阳25、关于当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甘辛温润入肝心脾经B、为调经要药C、治湿阻,泄泻效佳D、治痹痛麻木,痈疽疮疡E、治血虚肠燥便秘26、精血不足,须发早白及遗精、崩漏,首选A、白芍B、阿胶C、当归D、龙眼肉E、何首乌27、何首乌不具有的功效是A、解毒B、截疟C、补益精血D、润肠通便E、平抑肝阳28、某女,28岁。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党参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Oliv.的干燥根。
切片,生用。
野生者以山西五台山质量最好,叫“台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与应用】1.补中益气,用于肺、脾气虚证。
党参补中益气,常合黄芪、白术等同用,治中气不足之食少便溏,体虚倦怠等。
其又能补肺气,可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治肺气虚弱之咳嗽气促、语声低微等。
2.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两伤之气短口渴。
可与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同用。
3.益气生血,用于血虚或气血两虚之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常与当归、熟地等补血药同用。
此外,可与解表药或泻下药同用,治体虚外感或里实正虚之证,以扶正祛邪。
【用法用量】煎服,10~ 30g。
【处方用名】党参、潞党参、台党参(洗净,晒干,切片用。
)、炒党参(麸皮拌炒至微黄色,药性和润,健脾力佳。
)【附药】明党参:一名粉沙参。
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根。
性味微苦微寒。
功能润肺化痰,和中养胃。
适用于病后虚弱、食少口干,肺热咳嗽、咯痰不爽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煎服。
党参既可补脾胃而益肺气,又能益气以补血,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及气血两亏等症。
又可用于虚实相兼之症,如虚火外感,可与解表药同用;体虚里实,可与攻下药配伍,都是用以扶正怯邪。
党参的补气作用,与人参相似,但功力较弱;不过本品产量较人参为多,价亦较廉,故在一般补益剂中多用党参;但是如遇虚脱危重之症,急需补气固脱,因党参力薄,当用人参为宜。
【方剂举例】代参膏(验方):党参、炙黄耆、白朮、桂圆肉。
治气血两虚。
【文献摘录】《本草从新》:「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本草正义》:「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并血而不偏滋腻,麸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甘草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的根及根茎。
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1.益气补中,用于脾气虚弱之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及心气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
治脾气虚,常作辅助药,须配伍人参、白术等补气之品同用,如四君子汤。
治心气虚,作主药,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2.祛痰止咳,咳嗽气喘。
甘草有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对咳嗽痰喘之证,不分寒热,均有良效。
如配伍麻黄、杏仁,即三拗汤,治风寒犯肺之喘咳;上方加石膏,即麻杏石甘汤,治肺热咳喘。
现代常以本品与镇咳祛痰的中西药制成多种复方剂型应用,如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等,治各种原因所致之咳喘。
3.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常与白芍同用,即芍药甘草汤,治阴血不足,四肢拘挛作痛,或脚挛急不伸。
4.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证及药物、食物中毒。
生甘草性凉,能清热泻火解毒,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热毒证,尤长于疮痈、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治热毒疮痈,常配伍金银花、连翘等同用。
治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即桔梗汤。
本品常用于解除食物及药物中毒,古有“解百药毒”的记载。
可单用煎汤服,或与绿豆同用。
5.调和药性,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如白虎汤中与石膏、知母同用,能缓和石膏、知母之寒,以防伤胃;调胃承气汤中与大黄、芒硝同用,能缓硝、黄泻下作用,并防腹痛。
《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
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
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仁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圆等);毒者,暴而无制(乌梅汤、大黄gu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以为行险侥幸之计,不异于破釜沉舟,可胜而不可不胜,讵诚决胜之道耶?金创之为病,既伤,则患其血出不止,既合,则患其肿壅为脓。
新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补气法
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补气法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补气法,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
因脾为中气,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司呼吸。
故气虚之证,主乎脾肺。
脾肺气虚可见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动则气促汗出等证。
补气之法亦着重脾肺。
本法以甘温益气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炙草等为主,组成补气剂。
在药物的配伍上,因脾喜燥而恶湿,故补气药常佐以渗湿之品,如茯苓、苡仁等,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等。
对于气虚严重,中气下陷,出现久利脱肛或内脏脱垂者,又应当配伍升阳举陷药,如升麻、柴胡等,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1.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甘温补气,健脾益胃。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少便搪,面色萎黄,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细软等。
[方义]本方是对脾弱气虚而设。
有甘温补气,健脾益胃之功。
为补气健脾之基础方剂。
脾胃为化生气血之源,故为后天之本。
脾胃有升清降浊功能,胃气和降则脘腹冲和而善纳谷,脾气升动则精气游溢而主腐熟,胃纳脾化,吸取精华,化生气血,滋养周身,因而不病。
然而脾胃应五行而属土,土性主湿,病则湿邪偏盛,升降失常。
胃气虚则食少,脾气虚则便溏,由于脾胃虚弱势必导致中气不足。
在治疗的方法上,应当以补中健脾为法,人参味甘性温,归经脾胃,甘温益气,为补中益气要药,故用作本方之主药。
脾虚则生湿,白术具有燥湿健脾之功;茯苓具有渗湿健脾之效,苓、术合用可渗燥中湿,辅助人参补气健脾,其中茯苓渗利又可佐参、术补而不腻。
甘草蜜炙性温味甘,既能助本方补中健脾,又能在方中调和诸药,四味药物合用,共成甘温益气,祛湿补中健脾之剂。
故本方适用于由脾胃气虚所致的食少便溏,少气无力等证。
[临床运用](1)四君子汤系由参,术、苓、草所组成,四味药物味甘而性温,味甘补脾,性温益气,甘温平和,不偏寒热,平于理中汤(丸),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胃之功。
凡由脾胃气虚引起的营养不良,浮肿,慢性肠炎,或出血性疾病,以及产后气血虚弱等,都可用本方作基础加减治疗。
中药学-补气药
西洋参
类 药 别 材 植物 根
处方用名 性味
西洋参
甘、微苦、凉。
功效应用 1、补气养阴——气阴两伤证。亦能补益元气,但作用弱于人参 2、清热生津——肺气虚及肺阴虚证。本品还能补心气,益脾气,并兼能养心 阴,滋脾阴。
人参、西洋参、党参与太子参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人参 西洋参 补气生津 不同点 峻补之品,补气力强,善大补元气, 还能补脾益肺,安神增智 清补之品,补气之力不及人参, 但长于养阴清火生津 平补之品,补气力较缓, 专补脾肺,并能养血 清补之品,补气力弱,生津力好
党
类 别 植物
参
药
材
根
处方用名 性味
党参
甘、平。
功效应用
1、补脾肺气——脾肺气虚证。 2. 补血——气血两虚证。
3. 生津止渴——热病气虚津伤口渴、消渴。
用法用量 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
类 药 别 材 植物 块根
处方用名 性味
太子参
甘、微苦、平。
功效应用
1、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脾肺气阴两虚证。本品能补脾肺之气,兼能养阴 生津,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宜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亏而不宜温补者。
3、调和药性——与药性峻猛或有毒的药物同用。
用法用量 劈破煎服
甘草与大枣的功效比较
不同点 甘平,生用清热解毒, 甘草 益气健脾, 炙用润肺缓急 调和药性 大枣 甘温,还能养血安
苦、甘,温。
功效应用 1. 补气健脾——脾气虚证。 2. 燥湿利水——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 3. 止汗——气虚自汗。 4. 安胎——用于脾虚气弱,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白术与苍术的功效比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补虚药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补虚药导语: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考试中,大家还记得补虚药师哪些东西吗?除了包括补气药、补阳药之外还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补气药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3.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5.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7.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8.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11.蜂蜜补中,燥湿,止痛,解毒。
二、补阳药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2.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3.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4.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5.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6.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7.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8.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0.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健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12.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15.锁阳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三、补血药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3.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4.阿胶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5.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四、补阴药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4.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5.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7.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考点:补气药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考点:补气药
2016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考点:补气药
补气药,又称益气药,就是能治疗气虚病症的药物。
具有补肺气、益脾气的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及脾气虚等病症。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第十四章补气药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按加工分为按生境分为按产地
生晒参园参进口人参
红参野山参朝鲜参
糖参日本参
参须西洋参
国产人参
功效与应用:
1.大补元气。
“补气固脱第一要药” 用于气虚欲脱证。
单用人参浓煎频服(独参汤),配附子以补气回阳(参附汤)
2.补脾益肺。
脾气虚证(人参健脾丸)
肺气虚证。
(人参、山药)
3.生津止渴。
气津两伤、消渴。
(生脉口服液)
4.安神益智。
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丸)
Ø 注意:党参功同人参而力量较弱,代替人参应加大用量,但党参无大补元气之功,气虚欲脱时,必用人参。
黄芪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升阳。
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
2.补气固表。
用于气虚自汗证。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用于气虚自汗,体弱易于感冒者)
3.托毒生肌。
用于阳气不足之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
4.利水消肿。
“补气利水要药”,用于气虚脾弱水肿。
中药学补气药
应用:
1、气阴两脱证。西洋参性偏凉,兼能清热养 阴生津,
2、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 3、气虚津伤,口燥咽干,内热消渴。如清暑
益气汤。
用量用法:类同于人参。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鉴别用药: 人参与西洋参的异同点。
人参
西洋参
相同 味甘,微苦。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治疗气虚
应用:
1、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如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2、肺气虚弱,咳喘气短。如补肺汤。 3、表虚自汗。如玉屏风散。 4、内热消渴。 5、血虚萎黄、气血两虚。如当归补血汤。 6、气虚血滞,半身不不敛。
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2、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用于气 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气短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 肾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 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应用:
1、体虚欲脱,肢冷脉微。用于脉微欲脱的危 重病症,如独参汤、生脉散。
2、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如四 君子汤、人参蛤蚧散。
3、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如白虎加人 参汤。
4、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如八珍汤。
黄芪与连翘皆有“疮家圣药”之称,临床上 如何区别应用?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用 治痈疽疮疡阳证、实证,疮疡出现红肿热 痛者。多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等。
《中药学》辅导:补气药
补气药要点: 1.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
主归心、脾、肺经。
人参主要是大补元气与脾、肺之气。
为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危重证候的要药。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现代用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亦甚有效。
亦是治疗脾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及肺气虚弱、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证的常用药。
因其尚有益气生津,益气安神,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之效,故又可用于气津两伤的口渴及消渴证,气血亏虚、神志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证,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和阳痿等多种病证。
对正气虚而邪气留恋不去者,可用人参补益正气,使邪气自不能容,故又常作为扶正祛邪药使用。
党参:味甘,性平,主归脾、肺经。
党参补气、生津、养血及扶正祛邪等功效与人参基本类似而力较弱。
党参不腻不燥,其补气之功,以用于脾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为主。
主要功效为益气,生津,养血。
可用于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以及气虚外感、正虚邪实之证。
古今方中凡用人参治疗的一般脾肺气虚及津伤血亏证而证候较轻者,现多以党参代之。
但党参并无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虽用大剂量,亦不能代替人参益气固脱。
黄芪:味甘,性微温,主归脾、肺经。
本品擅长补气升阳,对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及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诸证,均为要药。
本品又能补肺气,益卫固表,对肺气虚弱的咳嗽气短,及表虚卫阳不固的自汗,且易外感等证,疗效均甚为显著。
黄芪既补气,又能利水消肿,对气虚水湿失运,而见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亦很有效。
因其补气而又能托毒外泄,排脓生肌,对气血虚弱,无力托毒外出,疮疡内陷不起,脓成不溃,或虽溃而脓出清稀,久不收口者,亦常应用。
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另外,黄芪还能补气以生血、生津、摄血、行滞,故又可用于气虚血亏,消渴,便血、崩漏,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痹痛等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补气药+补气剂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补气药+补气剂1、治疗中气下陷证的首选药是A.人参B.太子参C.柴胡D.升麻E.黄芪2、甘草具有的功效是A.补气燥湿B.益气养阴C.生津养血D.托毒生肌E.润肺止咳3、患者咳嗽痰白清稀,食少便溏,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应选用A.党参B.甘草C.山药E.黄精4、既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又具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功效的药物是A.山药B.白术C.黄芪D.甘草E.党参5、治疗气虚欲脱证,宜选用的药物是:A.太子参B.人参C.党参D.北沙参E.西洋参6、具有燥湿与利尿功效的补气药是:A.人参B.白术C.黄芪E.党参7、既补气,又补血的药物是:A.人参B.西洋参C.太子参D.党参E.制首乌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A.归脾汤B.炙甘草汤C.竹叶石膏汤D.白虎加人参汤E.补中益气汤10、理中丸和四君子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白术、茯苓B.人参、白术C.甘草、生姜D.茯苓、干姜E.干姜、甘草答案:E E C D B B D D E B知识点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用于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用于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用于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调和药性。
补中益气汤【歌诀】补中益气芪术参,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中药学复习重点】中药方剂代表方之补中益气丸
【中药学复习重点】中药方剂代表方之补中益气丸中药药剂学作为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药学的必考科目,其地位不容小觑。
对中药学来讲,进卫生事业单位无外乎企盼的是医院药房、药剂科里的职位,而出题者从实际出发,根据临床需要,常常会考到用的较多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今天带领大家总结一下这个中药学复习重点。
为方便大众的使用,近年来补中益气汤被各大药厂做成中成药在各药店及医院使用。
补中益气丸(口服液、合剂)【药物组成】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大枣、生姜。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方义简释】方中炙黄芪甘温补升,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重用为君药。
党参甘补而平,善补中益气,兼能养血;炒白术甘补扶正,苦燥利水,善补气健脾、燥湿助运;炙甘草甘平偏温,既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
三药合用,既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之功,又除水湿,故共为臣药。
陈皮辛散苦降而温,善理气健脾开胃,以防补药停滞;当归甘补辛散温通,善补血和血,以利中气化生;大枣甘温,善补中益气;生姜辛微温,善温中开胃。
四药相合,既助君臣药补中益气,又理气健脾开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促进补力发挥,故共为佐药。
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凉,升散清泄。
二药合用,可助君药升举下陷之清阳,故共为使药。
全方配伍,补中兼升,使中气得健、清阳得升,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诸病证。
【用法用量】口服。
丸剂: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6g,一日2~3次。
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2~3次。
合剂:一次10~15ml,一日3次。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慎用。
不宜与感冒药同时使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口服液:每支装10ml。
【真题】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中成药A 补中益气丸B.人参归脾丸C.参苓白术散D.桂附地黄丸E.十全大补丸答案:A。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气药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气药第一节人参人参(一类):五加科,甘、微苦,微温。
归脾、肺经。
补气强壮之药,力强。
甘温补虚→入肺、脾经→大补元气,补脾肺之气→生津、益智、安神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气虚重证每用,兼治气阴两虚。
功能: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独参汤气阳双脱-附子+人参(固定-参附汤)气阴虚脱-麦冬、五味子、人参(生脉散)补脾益肺: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白术、茯苓、甘草、人参(四君子汤)肺气虚弱,久咳、喘,虚咳-蛤蚧、胡桃肉(固定)生津安神(益智) :热病所致气津两伤1.高热不退,汗出不止,气短倦怠-白虎加人参汤2.身热骤退-气阴虚脱气津两伤消渴-山药、麦冬、天冬、五味子此外,治疗血虚所致萎黄-当归、熟地、制何首乌治疗气血双亏-黄芪、当归、制何首乌治疗阳痿-鹿茸治疗气虚外感,里实正虚。
现代研究,人参可抗癌。
(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用量:日常保健1~3g,一般补气救脱3~10g,气虚重证15~30g。
入汤剂另煎,兑服。
使用注意:1.阴虚阳亢所致肺热、痰热、血热、劳热者忌服。
2.反藜芦,畏五灵脂。
3.不宜与茶叶水同服,不宜与白萝卜同服。
4.服人参腹胀,烦躁不安,莱菔子、炒枳壳解。
5.常配天冬、麦冬。
(滋阴)6.用量不宜过大,长期、过量服用易患人参滥用综合症。
炮制: 1.生晒参:性平和,不温燥。
补气生津,治疗气津两伤。
扶正祛邪。
2.白糖参:性更平和,力较缓。
主用于脾肺气虚证。
3.红参:补气中带有刚健之性,性温燥,振奋阳气,治虚脱(急救)、阳痿药用部位:4.参须:性平和,力最小,用于气虚轻证或保健5.参芦:补气、升阳。
治疗气虚下陷。
栽培: 1.野山参:回阳急救,日久为佳。
2.移山参:介乎于野山参与园参之间。
3.园参:力缓和,价格便宜。
产地: 1.吉林参2.高丽参附:参叶:性凉,清暑热,生津液,降虚火。
参花:益气提神人参子:益气健脾,益智宁神第二节党参党参(二类):桔梗科,甘,平,归脾、肺经。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补气药+补气剂4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补气药+补气剂41.冬虫夏草的功效是A)益肾补脾B)益肾养心c)益肾养肝D)益肾补肺E)益肾和胃2.菟丝子除能补肾固涩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行血脉B)托疮毒C)润肠燥D)补肾阴E)敛汗3.蛤蚧的功效是( )A)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B)补肺气,助肾阳,养心脾C)补肺气,定喘嗽,和脾胃D)助肾阳,定喘嗽,补脾气E)补肺气,助肾阳,滋肝阴4.补骨脂的功效是( )A)大补元气B)接续筋骨C)补益肺肾D)补脾益肾E)补牌养心5.菟丝子与沙苑子的共同功效是()A)止咳B)止泻C)止血D)止痛E)明目6.具有温肾壮阳、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A)巴戟天B)仙茅c)淫羊藿D)杜仲E)肉苁蓉7.具有固精缩尿,温脾摄唾功效的药物是()A.肉苁蓉B.沙苑子C.补骨脂D.山茱萸E.益智仁8.组成药物中含有熟地黄、肉桂的方剂是A.一贯煎B.暖肝煎C.肾气丸D.炙甘草汤E.地黄饮子9.不属于地黄饮子功效的是A)补肾阳B)滋肾阴C)化痰D)开窍E)镇肝息风答案:DDADE EEEE知识补充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蛤蚧: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
就是说它有四个方面的功效,所以它在临床上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
它能补肺肾,定喘止嗽,对肾不纳气之虚喘尤为有效。
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
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痛、阳痿、小便频数、白带过多等症状。
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用于肾亏等一系列病症,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频;固精缩尿。
破故纸(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兼有止泻的作用。
止精、止泻、止尿。
益智仁:温脾开胃摄唾,暖肾固精缩尿。
治疗多唾。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可治劳嗽痰血。
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治疗肾不纳气症。
紫河车:益气,养血,补精。
治疗肺肾两虚的气喘。
有明目作用的两味药。
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
肾阴肾阳双补,偏补肾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巩固知识:补气药第一节人参人参(一类):五加科,甘、微苦,微温。
归脾、肺经。
补气强壮之药,力强。
甘温补虚→入肺、脾经→大补元气,补脾肺之气→生津、益智、安神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气虚重证每用,兼治气阴两虚。
功能: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独参汤气阳双脱-附子+人参(固定-参附汤)气阴虚脱-麦冬、五味子、人参(生脉散)补脾益肺: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白术、茯苓、甘草、人参(四君子汤)肺气虚弱,久咳、喘,虚咳-蛤蚧、胡桃肉(固定)生津安神(益智) :热病所致气津两伤1.高热不退,汗出不止,气短倦怠-白虎加人参汤2.身热骤退-气阴虚脱气津两伤消渴-山药、麦冬、天冬、五味子此外,治疗血虚所致萎黄-当归、熟地、制何首乌治疗气血双亏-黄芪、当归、制何首乌治疗阳痿-鹿茸治疗气虚外感,里实正虚。
现代研究,人参可抗癌。
(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用量:日常保健1~3g,一般补气救脱3~10g,气虚重证15~30g。
入汤剂另煎,兑服。
使用注意:1.阴虚阳亢所致肺热、痰热、血热、劳热者忌服。
2.反藜芦,畏五灵脂。
3.不宜与茶叶水同服,不宜与白萝卜同服。
4.服人参腹胀,烦躁不安,莱菔子、炒枳壳解。
5.常配天冬、麦冬。
(滋阴)6.用量不宜过大,长期、过量服用易患人参滥用综合症。
炮制: 1.生晒参:性平和,不温燥。
补气生津,治疗气津两伤。
扶正祛邪。
2.白糖参:性更平和,力较缓。
主用于脾肺气虚证。
3.红参:补气中带有刚健之性,性温燥,振奋阳气,治虚脱(急救)、阳痿药用部位:4.参须:性平和,力最小,用于气虚轻证或保健5.参芦:补气、升阳。
治疗气虚下陷。
栽培: 1.野山参:回阳急救,日久为佳。
2.移山参:介乎于野山参与园参之间。
3.园参:力缓和,价格便宜。
产地: 1.吉林参2.高丽参附:参叶:性凉,清暑热,生津液,降虚火。
参花:益气提神人参子:益气健脾,益智宁神第二节党参党参(二类):桔梗科,甘,平,归脾、肺经。
甘平补虚之品,力缓于人参→入脾、肺→补中气、肺气→补中益气→生津生血凡气虚轻证、血虚兼气虚每每用。
功能:补中益气:脾胃气弱证-党参代人参(党参四君子汤),稍重有寒-四君子(党参代人参)、木香、陈皮、砂仁。
补益肺气:肺气亏虚-黄芪、蛤蚧、胡桃肉养血生津:血虚萎黄-当归、熟地、制何首乌气血双亏-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气津双亏-麦冬、五味子另:扶正祛邪,气虚外感,里实正虚近年单用党参治疗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用量:10~30g。
注意:党参代人参用,量须加倍,或党参、白术、附子代人参。
第三节太子参太子参(三类):今:石竹科,古:五加科。
又名孩儿参、童参,甘微苦,平而偏凉,归脾、肺经。
补虚之品(补气、生津),力缓。
虚夹热,热不甚者用之为宜。
气津两伤轻证或兼热者为宜。
功能:补气生津:气津两伤证-山药、五味子、党参病后体虚用量:10~30g。
注意:小儿多用。
第四节西洋参西洋参(一类):五加科,又名花旗参、广东参。
苦、微甘,寒,归心、肺、肾经。
补虚祛邪,以补为主,补中兼祛邪。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药力缓于人参,长于养阴清火,不温燥,但凉腻。
凡气虚阴伤火盛者用之为宜。
功能:补气养阴:阴虚火旺,咳嗽痰少,痰中带血丝-天冬、麦冬、百部、百合、知母、贝母、阿胶。
清火生津: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生地消渴证属气阴两伤-生地、生白芍、天花粉、生葛根津伤口渴-黄芪、人参、麦冬、南北沙参肠热便血-常配黄芩、龙眼肉用量:3~10g。
注意:另煎兑服。
脾胃虚寒,湿浊内停者忌服。
不可与茶叶水同服。
第五节黄芪黄芪(一类):豆科,又名口芪、北芪,甘,微温,归脾、肺经。
甘温补升,兼祛邪。
以补为主,补中兼祛邪。
生用性微温,蜜炙用性温。
一、归脾、肺经:1.补气、升举清阳;摄血2.益卫气、固肌表;止汗3.托疮毒外出,促进肌肉生长4.生津;治疗气虚所致津亏5.促进血液运行;行滞二、甘淡利水;导水湿从小便出※补气生津与人参相似,但力缓。
长于升阳、固表、托毒、利水。
※补气升阳之要药,凡气虚、气陷、气虚水肿、气血亏均可用。
功能:补气升阳:脾气虚弱-黄芪膏,参芪膏(摄血) 中气下陷,脏器脱垂-人参、升麻、柴胡、枳实、枳壳(补中益气汤)气虚不摄血-归脾汤肺气虚弱-茯苓、紫菀、橘红气血双亏-当归+黄芪(固定搭配)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甘温除大热)益卫固表:体虚多汗1.气虚自汗-浮小麦、麻黄根2.阴虚盗汗-黄柏、知母3.气虚夹风-防风、白术、生姜、黄芪(玉屏风散)(固定)4.阳虚自汗-附子托毒生肌:气血亏虚之疮痈证1.脓成日久不溃-人参、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透脓散)2.脓溃日久不收口-十全大补丸利水退肿:气虚水肿(脾气虚-白术/ 阳气虚-附子)补气行滞:血痹肢麻-当归、鸡血藤、木瓜、夜交藤痹症日久兼气血亏虚-黄芪、当归、羌活、独活、威灵仙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气津两伤所致消渴-生葛根、生山药、生天花粉此外,生黄芪煎汤滴鼻腔可预防感冒、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抗癌(黄芪多糖,硒)。
用量:一般10~20g,大量时30~125g。
注意:补气升阳宜蜜炙,余则生用。
体不虚者不宜用。
第六节白术白术(一类):菊科,甘、苦,温。
归脾、胃经。
“补、固、安、燥、利”。
(补虚/补气健脾[安胎 ]/固表止汗)1.甘苦温燥:祛邪燥湿、利湿祛除体内多余的水湿之邪2.补泻兼施:邪,而非通利大便※生炒用性能小有差别,炒后补虚力强,生用祛邪力强,大量生用通大便。
功能:补气健脾:脾胃气虚-人参、茯苓、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基本方-四君子汤)燥湿利水:脾虚夹湿-薏苡仁、砂仁、陈皮心脾两虚-人参、当归、黄芪、龙眼肉气虚水肿-黄芪、茯苓、猪苓阳虚水肿-附子、茯苓痰饮眩晕心悸-半夏、天麻、白术、茯苓、生姜、泽泻湿浊带下-苍术、山药、陈皮固表止汗:气虚自汗(表虚夹风)-玉屏风散白术燥湿伤阴,故不能治疗阴虚盗汗安胎:气虚胎动不安,有热者配伍黄芩此外,生用大量可通利大便,治疗脾虚便秘。
白术90g,熟地30g,升麻3g。
消渴证(脾虚夹湿)用量:3~10g,通便30~90g。
注意:补气健脾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燥湿利水、安胎宜生用。
阴虚津亏者不宜用。
※对比白术:补、健、固、安、燥、利苍术:燥、散、利、健第七节白扁豆白扁豆(三类):豆科,甘,微温。
归脾、胃经。
主以补虚,兼能化湿而祛暑,并解毒,力缓。
脾虚夹湿,暑湿每用。
功能:补脾化湿:脾虚夹湿轻证-人参、薏苡仁、茯苓、白术病后体虚,初进补剂-太子参、稻芽、谷芽消暑:暑湿伤中-砂仁、白蔻、藿香、厚朴解毒:大量饮酒中毒-砂仁、陈皮、白蔻、葛花、枳具子河豚鱼中毒-芦根用量:10~30g。
注意:补脾化湿宜炒用,解毒消暑宜生用。
第八节山药山药(二类):薯蓣科,甘,平。
归肺、脾、肾经。
平补三阴之药,力缓,平补气阴,药食两用。
补虚兼收敛,补气养阴,生津。
(收涩固敛)功能:益气养阴:脾胃虚弱-四君子汤肺虚咳嗽兼肾虚肾阴虚证固精缩尿:下元不固,遗精遗尿,带下清稀-金樱子或山药、乌药、益智仁(缩泉丸)生津止渴:气阴两虚(消渴)-黄精用量:3~10g,15~250g。
注意:补阴宜生用,补脾止泻宜炒用。
湿盛中满,便秘者不宜用。
第九节甘草、蜂蜜甘草、蜂蜜(豆科):相同:⑴甘,平,生性凉,炙后性偏温。
⑵补脾益气,治疗中气虚弱,气血双亏。
⑶润肺,治疗咳嗽喘息。
⑷生品均能清热解毒,治疗口疮、疮肿。
⑸缓急止痛,治疗脘腹挛急作痛,常配白芍(芍药甘草汤-固定搭配)。
⑹缓和药性。
⑺副作用:助湿壅气,令人中满。
食积,湿滞中满者忌用。
异:甘草(一类):⑴归十二经。
治疗咳喘寒热、虚实均可。
⑵与小麦、大枣合用,可治疗血虚脏燥-甘草+小麦、大枣、龙骨、牡蛎⑶配伍白芍,也可治疗四肢挛急作痛。
⑷解食、药物中毒,解百毒。
⑸水肿者忌用。
⑹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蜜炙用,其余用法生、炙用均可。
蜂蜜(二类):⑴归脾、肺、大肠经。
治疗燥咳、虚咳、劳嗽。
⑵润肠通便,治疗肠燥便秘。
⑶古载:八月(今阳历)、七月(阴历)勿食生蜜,此时有毒植物比较多,要辨别蜜源。
⑷不入汤剂,入丸散、滋膏剂或水冲服。
第十节大枣、饴糖大枣、饴糖:相同:⑴性温,甘缓,温补兼解毒。
⑵补中益气,治疗脾胃虚弱证。
⑶缓和药性而解毒,常与峻烈之品同用。
⑷副作用:助湿生热,令人中满。
湿、食、虫积滞皆忌用,痰热咳喘者忌用。
异:大枣(二类):⑴养血安神,治疗血虚萎黄,血虚脏燥。
⑵常与生姜同用1.配伍解表药:调和营卫,治疗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例:桂枝汤生姜+桂枝(固定)2.配伍补虚药:作药引,健脾胃。
⑶缓解葶苈子峻烈之性,解甘遂、大戟、芫花之毒。
⑷用法:劈开,横劈大枣,取核用肉。
饴糖(三类):⑴入药多用软饴,兼缓急止痛,治疗虚寒腹痛。
⑵润肺止咳,治疗肺虚咳嗽-百部、百合、杏仁。
⑶润肠通便,纳入谷道(肛门)。
⑷解乌头、附子毒。
⑸不入汤剂,分冲服,熬膏,入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