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

合集下载

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

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

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

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4.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与假借字的分别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文言文通假现象

文言文通假现象
否 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餍 厌 暴秦之欲无厌(《过秦论》)
倘 当 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上)
暮 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绝壁下(《石钟山记》)
何 曷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文言文通假现象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高中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例如“反”通“返”,“知”通“智”。
第 二种是“本有其字”,文字中已有某个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了另一个字,后人看到古人开了先例(往往还是名家),便跟着写,约定 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的“惠”字,本义为仁爱,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是作者写了别字,拿它来代替“智慧”的 “慧”了。
辨析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来辨析。但是,前面讲过,有一类通假字,用今音来读,和本字区别很大,就很难用读音来判断它是什么字的通假字,对这一类常用的通假字,就只能靠平时熟记了。
高中教材文言文常用通假字整理
本字 通假字 例句
毋 无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寡人之于国也》)
吁 于 于嗟鸠兮,无食桑椹(《卫风?氓》)
脱 说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
悦 说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邶风?静女》)
罹 离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骚》)
彰 章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娶 取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奁 帘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

通假和假借

通假和假借

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

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

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

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

“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义。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

”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

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

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難”),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

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

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

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

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代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

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

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

古字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

古字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

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

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童”是“同”的假借字。

《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现象在古书中极为常见,尤其是先秦古籍,假借字出现的频率很高。

以《诗经》中的《卢令》篇为例,这首诗短短六句,二十四字,其中假借字就有六个,占全篇总字数的四分之一。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第五十五章:“蠭疠虫蛇弗赫,据鸟孟兽弗捕。

”除“蠭”是“蜂”的异体,“赫”是“螫”(shì)的形讹,“据”是“鸷”的音误,“虫”是“虺”的古字外,“疠”、“孟”、“捕”分别是“虿”(chài)、“猛”、“搏”的借字。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望文生义,不仅扞格难通,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曲解前人的原意。

李贺《老夫采玉歌》:“蓝溪之水厌生人。

”不能理解成蓝溪的水厌恶生疏的人。

句中的“厌”是“餍”的假借字,诗说蓝溪的水饱餐活人,即多少人葬身鱼腹之意。

《管子•重令》:“犯难离患而不辞死。

”句中“离患”与“犯难”并列,“患”与“难”(nàn)同义,“离”与“犯”也应该同义。

“犯”的意思是干犯,有触及义,在此句中释为遭遇、遭受,则知“离”是“罹”的假借字,“罹患”也是遭受祸患。

如果不懂假借,望文生训,把“离患”解释为脱离祸患,就恰好把意思说反了。

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可见在阅读古书时,不可拘泥于字形,而应当按照通假的原理去寻求本字。

按照习惯说法,通假字分为“本无其字”的通假和“本有其字”的通假两大类,这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划分的。

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

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
•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史记·吕太 后本纪》)
• 春正月,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汉 书·高帝纪上》)
• “阳”、“佯”、“详”上古三字同在阳部。
• 《说文》:“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 。《诗》曰‘伐木所所’,疏举切。”今 本《诗经·伐木》作“伐木许许”。
•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西门豹列传 》)
• 许慎《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另收重 文1163个,约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重文 就是异体字。
• 清代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近五万,其 中约三分之一是异体字。
课下作业 (10月11日交)
• 暖—煖 • 猫—貓 • 磚—甎 • 睹—覩 • 猪—豬 • 嘩—譁 • 瓶—缾 • 悴—顇 • 歡—懽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 善。(老子,第八十章)
•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系辞下) 尺蠖,虫名,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 ,体细长,生长于树,爬行时一屈一伸。
• 通假有两种情形: • 音同通假;
• 音近通假。
➢说明:本课件对通假字的分析主要依据郭 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商务 印书馆,2010年。
音同通假例
声符相同
•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锡,借 为“赐”。上古音,两字皆从“易”得声,同属锡部 ,心母。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 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 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 第五十七章)忌讳,禁忌避讳。奇物,邪事、奇事。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 日其蚤,献羔祭韭。(《诗经·豳风·七 月》)
“蚤”通“早”,不只见于《诗经》,在《左 传》、《孟子》中也见使用,可见“蚤”通“ 早”在上古已经约定俗成,为社会所公认了 。

古代汉语习题集1

古代汉语习题集1

第一章文字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甲骨文2、小篆3、隶书4、象形5、指事6、会意7、形声 8、通假字 9、“四体二用”10、古今字11、异体字12、繁简字二、填充题:1、汉字是一种______体系的文字,每个字都是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体。

2、______是象形文字的直接萌芽,是象形文字产生的基础。

3、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总称为_______;隶书、楷书总称为______。

4、甲骨文又叫____、_____、_____;金文又叫_____;大篆又叫_____;小篆又叫____。

5、形声字的_____只表示形声字含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也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形声字的声旁所表示的音是形声字______之时的读音。

三、选择题:1、“黑”字是个( )。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形声字④指事字2、汉字产生至今已有( )的历史了。

①一万年②两万年③五、六千年④两千年3、甲骨文最初出土于( )。

①河南安阳小屯②陕西周原③河南洛阳④山东溜博4、隶书到了( )就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全国通行的主流字形。

①西周②秦代③汉代④春秋战国5、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 )。

①《论语·学记》②《尚书·舜典》③《论语·季氏》④《周礼·地官·保氏》6、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

①刘熙班固郑玄②郑众许慎司马迁③郑众班固许慎④郑玄班固郑众7、下列四组字中()组全是象形字。

①瓜相它水②肉舟耷虎③贫燕龟免④网豆贝自8、下列四组字中( )组全是指事字。

①刃末本三②旦果水上③巢二立下④斤朿亦字9、下列四组字中( )组全是会意字。

①果棘牧信②巢枣取武③友从看逐④旦珏品囚10、下列四组字中,( )组全是形声字。

①牢涓祭邓②莫洛缸悲③淮汪贡斐④企洪病颖四、分析与简答题:1、分析象形文字和记事图画有什么区别?2、簡析汉字结构的发展情况。

3、分析說明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小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小学]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一、通假字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

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

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童”是“同”的假借字。

《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

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最新电大自考古代汉语免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自考古代汉语免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古代汉语》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文言实词通假字

文言实词通假字

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5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 王》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8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苏武传》
横旁凌震沾 襟
1、孰为汝多知乎 2、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至莫夜月明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
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 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 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 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 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 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 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6.无通毋,不要。 7.于通吁,表感叹。 8.说通脱,解脱。 9.泮通畔,边,岸。
必修1 离骚
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10.锡通赐,赐给
11.辟通僻,幽僻。
12.道通导,引导
13.正通证,作证。
3、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 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 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 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 (2)无羽毛以御寒暑 例(1)中是寒暑是两个单音词,例(2) 中寒暑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 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 离开语境。
必修2
必修2
19.属通嘱,劝酒。 20.而通你,第二人称代词。 21.阖通合,关闭。 22.冥通溟,海。 23.垂通陲,边际。 24.反通返,返回。 25.知通智,智慧。 26.辩通辨,区别。 27.而通能,能耐。 28.有通又,反通返。 29.辩通变,变化。

通假字

通假字

41、距关,毋内诸侯 4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辞决而行 43、 “离骚”者,犹离忧也 44、慄深林今惊层颠 45、名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46、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47、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48、两股间脓血流离 4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0、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5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52、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5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54、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55、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69、善刀而藏之 70、沈醉不知归路 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7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7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7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7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7、秦王不说;不亦说乎; 7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9、死者太半 80、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81、今王田猎于此 82、不用,则以纸帖之;对镜帖花黄
96、故其畜积足恃 97、顷之,烟炎张天 98、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99、暴秦之欲无厌; 100、燕坐于华堂之上;集宾友酣燕 101、皆阳应曰:‘诺’ 102、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项伯;便要还家 103、耶娘妻子走相送 104、无以,则王乎 105、澭水暴益 106、左忠毅公逸事 107、翼日进宰 108、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09、是谁之过与? 110、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1、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5、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6、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7、或师焉,或不焉 8、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9、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0、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11、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12、适中手自钞录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音: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例如《尔雅》郭璞注:“钊音招。

”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

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

如“毛,莫袍切。

”3、六书:文字学术语。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详细的解释。

后人一般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4、《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著。

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

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

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5、古今字:训诂学术语。

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原先那个字的部分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和“债”、“莫”和“暮”等。

6、隶变:文字学术语。

隶书是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字体,它在书写笔法上将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字的形态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汉字的这次转变在文字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隶变”。

7、同源字:在汉字里有许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和“旷”、“线”和“贱”、决“”和“缺”等,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8、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

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宋王子韶研究文字学,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义。

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在本节里,我们谈两个问题: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了解双声叠韵,有助於我们更好地了解古音通假的道理,因此我们先从双声叠韵谈起。

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例如在现代汉语里,“珍珠”是双声,因为“珍”zhēn和“珠”zhū的声母都是zh;“光芒”是叠韵,因为“光”guāng和“芒”máng 的韵都是ang(韵头不同也算叠韵)。

在我们接触上古汉语的时候,问题比较复杂些,因为上古的语音系统和现代的语音系统不同。

我们必须对上古的语音系统有所了解,然后能认识上古的双声叠韵。

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知道《诗经》用韵所反映出来的先秦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还应该知道先秦的声母系统也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

这样才不至於把上古的双声叠韵和现代的双声叠韵混为一谈。

举例来说,“芣苢”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普通话念作fóuyǐ。

“知识”在今天是叠韵,上古却不是,“识”字属有韵尾-k的职部,“知”字却属没有韵尾-k的支部,今天的广州话仍然反映这种情况。

又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望字的声母是m。

当然,古今音的系统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例如“辗转”古今都是叠韵,“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古今音是不相同的。

为了便於了解上古的双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声母系统有所了解。

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这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至於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

拿三十六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 【知识点助记】 ①统:统领,管辖。②迁:拔官,提升官职。③督:监督, 督察。④奇: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⑤会:适逢,正赶上。⑥笃:(病 势)严重。⑦愚:自称之谦辞。⑧假:授予,给予。⑨镇:镇守,驻守。⑩雨: 名词用作状语,像下雨一样。⑪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⑫伺间:用空隙以 等待机会。⑬交通:勾结,串通。⑭垂:接近,快要。⑮戮:处以死刑,特 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⑯克:攻下,战胜,打败。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从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侧重于: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偏义复词
通 假 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 互相借用的现象。
如果我们没有看出通假现象,只照它们字面上的 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把句意解错。因此, 必须掌握通假字的基本特点。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 暮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 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
广义通假字,包括狭义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异体字。
2.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1. 是古人写的别字。 2. 古人在写书或作文时仓猝忘其字,暂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 3. 图省事,以熟代生,以简代繁. 4. 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5. 是古人并不十分在意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 6. 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汉代的许多书籍是靠人们回忆再述记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不容易正确分辨,是古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通假字和假借字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其中“惠”通“慧”。

“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惠”,慧是“智慧”;又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均属并母,歌部。

又如“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均属见母,职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如“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形”通“行”。

“行”,匣母,耕部,为纽双声。

“方”通“横”。

“方”,帮母,“横”为匣母,二字同为阳部,属韵母相同。

又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亡”通“无”,“亡”,明母,阳部;“无”,明母,鱼部。

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假借字作了定义,即“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专题复习指导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专题复习指导与训练
【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
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一要译对句子大意,二 要准确把握关键词的翻译。(1)中的关键词:“锡”“虔”“人 主”“安”。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2016·新课标Ⅱ卷)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就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完全同音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们宴》) “蚤”通“早”。译文:明天清早,你不可不早早地亲自 来向项王道歉。
二.声母相同 如:四时之间,亡日休息。(晁错《论贵粟疏》) “亡”通“无”。译文:一年四季,没有一天能够休息。
三.韵母相同 如: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干”通“岸”。译文:把它放在河岸边啊。 四.同音代替 由于语言的演变,古时候的许多同音字,现在已经不同音 了。 如:①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趣”通“促”; 因为“趣”与“促”,古时候是同音字,但现在已经不同 音了。) ②填国家,吾不如萧何。(《汉书·高帝记》)(“填” 通“镇”;因为在古代“填”与“镇”也是同音字。)
辨识提醒
在文言文的翻译中,如果结合语境推测出的意思 和本字的关系不大时要考虑通假的可能。注意通 假的几种情况,要么字音相同,要么字形有联系。 尤其在疏通文意时,如果翻译不通,要考虑通假。
课堂专练
翻译下列画线句子。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 之安乎?” (2016 ·新课标Ⅰ卷)
10.须臾成五采。 11.多平方,少圜。 12. 鼓瑟希。 13. 莫春者,春服既成。 14.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5.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16. 盖亦反其本矣。 17.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18.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

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

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童”是“同”的假借字。

《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现象在古书中极为常见,尤其是先秦古籍,假借字出现的频率很高。

以《诗经》中的《卢令》篇为例,这首诗短短六句,二十四字,其中假借字就有六个,占全篇总字数的四分之一。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第五十五章:“蠭疠虫蛇弗赫,据鸟孟兽弗捕。

”除“蠭”是“蜂”的异体,“赫”是“螫”(shì)的形讹,“据”是“鸷”的音误,“虫”是“虺”的古字外,“疠”、“孟”、“捕”分别是“虿”(chài)、“猛”、“搏”的借字。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望文生义,不仅扞格难通,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曲解前人的原意。

李贺《老夫采玉歌》:“蓝溪之水厌生人。

”不能理解成蓝溪的水厌恶生疏的人。

句中的“厌”是“餍”的假借字,诗说蓝溪的水饱餐活人,即多少人葬身鱼腹之意。

《管子•重令》:“犯难离患而不辞死。

”句中“离患”与“犯难”并列,“患”与“难”(nàn)同义,“离”与“犯”也应该同义。

“犯”的意思是干犯,有触及义,在此句中释为遭遇、遭受,则知“离”是“罹”的假借字,“罹患”也是遭受祸患。

如果不懂假借,望文生训,把“离患”解释为脱离祸患,就恰好把意思说反了。

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可见在阅读古书时,不可拘泥于字形,而应当按照通假的原理去寻求本字。

按照习惯说法,通假字分为“本无其字”的通假和“本有其字”的通假两大类,这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划分的。

象《战国策•秦策二》“往而不能反”的“反”字,本义是反覆、翻转(《说文:“反,覆也。

”),去而复回是其引申义,这个意义后来才加意符“辵”(chuò,乍行乍止)写作“返”,这是后起字。

严格地说,这类字属于古今字的范畴,说成“本无其字”的通假是不够科学的。

“本有其字”的通假,指的是本字和借字当时都已存在,不用本字而用借字。

通假字实际包含的对象应是这后一类的字。

当然,有些通假字也是先借后造,但与古今字是根本不同的(说在后文)。

从音韵学的角度划分,通假字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声韵皆同(声调不计)。

《墨子•尚贤中》:“蚤朝晏退。

”蚤通早。

蚤与早同为精纽、幽韵。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漆身为厉。

”厉通癞。

厉与癞同为来纽、月韵。

这种类型叫做同音通假。

(二)声同韵近。

《论语•颜渊》:“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亡通无。

这两个字上古同为明纽。

亡,阳韵;无,鱼韵。

阳鱼二韵对转。

《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胡通何。

胡与何同为匣纽。

胡,鱼韵;何,歌韵。

鱼歌二韵通转。

这种类型叫做双声通假。

(三)韵同声近。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

”作通斮(zhuó,削。

按《尔雅•释器》作“鱼曰斮之”,郭璞注:“谓削鳞也。

”)。

作与斮同属铎韵。

作,从纽;斮,庄纽。

从庄准旁纽。

《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信通伸。

信与伸同为真韵。

信,心纽;伸,审纽。

心审邻纽。

这种类型叫做迭韵通假。

(四)声韵皆近。

《诗•大雅•荡》:“侯作侯祝。

”作通诅(诅咒);作,从纽、铎韵;诅,庄纽、鱼韵。

从庄准旁纽,铎鱼二韵对转。

《老子》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

”兑通穴(从俞樾说)。

兑,定纽、月韵。

穴,匣纽、质韵。

定匣邻纽,月质二韵旁转。

这类声与韵都相近的通假,权且称之为音近通假。

有人说“声韵连转”,揆其“连转”之意,盖谓辗转相通。

甲字与乙字通,乙字与丙字通,甲字也可与丙字通。

或者先双声转而后迭韵转,或者先迭韵转而后双声转,到甲字与丙字转时,就有可能既非双声,又非迭韵。

但声与声、韵与韵一定都相近。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云:“《大戴记•夏小正》篇‘缇缟’,按‘缇’字古《夏小正》当作‘是’,‘是’与‘寔’通,‘寔’与‘实’通,故《传》曰:‘是也者,其实也。

’”又如《诗•周南•葛覃》“害濣害否”,毛传:“害,何也。

”陈奂《传疏》:“《传》释害为何,《绿衣传》解曷为何,害何声同,故曷谓之何,害亦谓之何矣。

曷者,本字;害者,假借字。

”袁梅《诗经译注》则直截说“害,即‘何’字之假借”。

都是辗转相通之例。

通假字字音相同或相近,是以古音为依据的,主要是上古音。

上古没有出现的字,要依据中古音。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些今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古音却相隔甚远;反之,有些今音绝然不同的字,古音却相同或相近。

《管子•心术上》“不义不颇。

”义通俄(偏邪)。

今音“义”读yì,“俄”读é,古音却同是疑纽、歌韵。

《贾谊新书•退让》:“是讲怨分祸之道也。

”“讲”是“构”字假借,“分”是“召”字形讹(一本作“构怨召祸”)。

今音“讲”读ji ǎnɡ,“构”读ɡòu。

声母j、ɡ不同,韵母iang、ou 亦别,古音却同是见纽、侯韵。

因此,绝不能以今音判断古字通假。

既不能认为今音不同的字古代不能假借;反之,今音即使相同,如果古音相隔,也不能说它们通假。

古音的关联,还必须是声纽和韵部同时相同或相近。

或声韵全同,或声同韵近,或韵同声近,或声韵俱近,二者之中有一方乖隔者,不可视为通假。

判断古字通假,关键虽然在音,仍然要把正借二字的本形、本义联系起来考察。

汉字毕竟是表意文字,尽管语言先于文字,先有其事,事有其音,然后造其字;然而义存于音而载于形,字形起着区别字义的作用。

“形以经之,声以纬之”(江沅《说文解字注序》),“有形以范之,而字义有一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这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

不然,许慎何以分立五百四十部首而使众多的文字“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许慎《说文解字•自序》)?研究通假问题,必须以音为纲,形、音、义三要素统筹考虑,缺一不可。

“合三者以为言,譬之束芦,同时相依,而后小学始得为完璧”(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要“把汉字的形、音、义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李格非《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序》)。

一些“音同义通”论者往往抛却字形,不分正借,一概名之为“某某音义同”、“某某音同义通”或“音近义通”而了事。

“音同义通”会无所不通,直至“通”得一塌糊涂。

若依此论,中国文字只需一二千个便绰绰有余,何以有数万之多?眼眶之“眶”、门框之“框”、筐笼之“筐”都不必有,只需一个“匡”字就全“通”了。

有了“甲”字,背胛之“胛”、闸门之“闸”、抵押之“押”、狎习之“狎”、鸡鸭之“鸭”、箱盒之“匣”全属多余。

“音同义通”论者深知,汉字纠葛甚多,研究宜粗不宜细。

约略言之,则安全可靠;究之愈密,则风险愈大。

譬如问“他是谁”,只宜回答“他是人”,万无一失。

倘若回答是何国籍、何民族、何部门、何职业……则有可能出现错误。

这种办法固然稳妥,却未免滑稽。

真正的“音义同”,只能是异体字:“音同义通”和“音近义通”也只能用于分析同源字。

研究古汉语通假字,应当根据它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

由于文字的形、音、义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尽管变化的主流一脉相承,多数今义由古义(本义)引申发展而来,但有些今义属于后起,有些字意义转移,或借义行而本义废,或借字行而本字废。

研究通假,务必追溯文字的本义或早见义,“本义既明,则用此字之声而不用此字之义者,乃可定为假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本义不明,不但无法确定是否通假,甚至会误流为源,本末颠倒。

以“伯”和“霸”为例:《说文•人部》:“伯,长也。

”“伯”本指长幼次序——伯、仲、叔、季中排行第一者,最长者称伯。

今称年长于父者为伯或伯父,仍保留着“伯”字本义。

最长者称伯,引申指最强盛。

霸业、霸主等义,其本字应作“伯”而常借“霸”字为之。

《说文•月部》:“霸,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

从月,䨣声。

”本义是夏历每月初始时的月光,故其字从月。

后借霸为伯,致“霸”字借义行而本义又被“魄”字取代。

凡以为“霸”是本字、“伯”是假借字者,皆是以今义说通假而致本末倒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彊而赵弱”,用“强”的正字。

可是人们习惯认为“彊”借为“强”。

《说文•弓部》:“彊,弓有力也。

从弓,畺声。

”引申为强盛、强壮。

又《虫部》:“强,蚚(qí,米中小黑虫)也。

从虫,弘声。

”一从弓,一从虫,可证“彊”是正字而“强”是借字(认为彊与强是古今字或异体字亦非)。

古字通假本是古代的一种文字现象,今天研究这种现象,决不能执今议古,强古就今。

也有人从字形方面探索通假字存在的规律,认为多数通假字有字形上的联系。

其实,这也是由“音”决定的。

所谓字形上的联系,主要是形声字的声符相互替代。

有的是以声符代本字。

《淮南子•缪称》:“祸之生也分分。

”分通纷。

《书•禹贡》:“草木渐包。

”包通苞。

《易•损》:“包有鱼。

”包又通庖。

有的是以形声字代替作声符的字。

《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匪通非。

《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阴怀妬害,苞藏祸心。

”苞通包。

有的是同声符的字相互替代。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假之以悲色,开之以礼颜。

”悲通斐。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鼻仇塞。

”仇通鼽(qiú,鼻窒塞)。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约有以下几种:一是古人在写书或作文时仓猝忘其字,暂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

尤其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流传主要靠口授手抄,辗转传授迻抄,难免出现音讹笔误,略似现代所说“写别字”。

后人沿袭下来,约定俗成,别字和正字就“合法”地通用。

这种情形,不妨依王先谦称作“误通”。

(《释名•释宫室》:“竈,造也,创造食物也。

”王先谦疏证:“创字义与此异,当作刱,俗以音同而误通也。

”按:创为创伤,刱为创造。

)二是古代的作者或抄写者在写作或誊抄书文时图省事,以熟代生,以简代繁,用笔画较少的同音或音近的字代替笔画繁难的字,尤以声符代本字者居多。

《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借“去”代“弆”(jǔ,储藏)。

王世贞《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次且出门来,不敢归其曹。

”借“次且”代“趑趄”。

又如伶、鸰、铃、零都借“令”字,试、拭、栻、轼都借“式”字,懕、垆、轳、獹、颅、矑都借“卢”字,皆属其类。

其中有些可能因当时正字不足,先借声而后造字。

有的甚至只取本字中可独立成字的一小部分形体(通常是这个字的声符)代替本字。

帛书《老子》甲本第十七章:“其次畏之,其下母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