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讲 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辛亥革命

考试要求:(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2)武昌起义的爆发(b);(3)中华民国的建立(b);(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

一、武昌起义——(b)

1.条件

(1)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

(3)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4)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6)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

目的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及纲领孙中山;三民主义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4.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5.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微点拨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这些“都督”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b)

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2.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1)颁布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定了国民的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3)性质与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微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并不能等同于人民当家做主。主权在民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求:公元纪年=1911年+民国多少年;求:民国纪年=公元多少年-1911年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

1.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1)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2)思想近代化: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经济近代化: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1919年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4)社会生活近代化:移风易俗,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3.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

4.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易错辨析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

根深蒂固。

考点一辛亥革命中的政治妥协

1.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社会政治力量

(1)几种力量以及相互关系示意图

(2)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及目的

①清政府:镇压革命。目的是维护即将崩溃的统治。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拥戴袁世凯。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③帝国主义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目的是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

④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同时对清政府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目的是要借机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自己的统治。

2.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文明

(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

(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

1.(2018·江苏高考)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B对:根据材料“近代四川”“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也有官的商的款……怕的是外国占路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爆发后,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发动革命,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A错: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而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C错:促使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事件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错:推动国民革命兴起的是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考点二人治、法治色彩兼具的《临时约法》

1.《临时约法》“法治、人治色彩”的体现

(1)法治色彩

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③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

(2)人治色彩

《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袁世凯而设的,有“因人设法”之嫌;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四大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临时约法》的全面评价

(1)在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

(6)局限性: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