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债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
我国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完善等。
有必要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 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虽然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这主要是受到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参与者不够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
2. 市场缺乏流动性我国债券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投资者买卖债券存在较大的交易摩擦成本。
这也导致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较高。
3. 风险管理不完善在我国债券市场中,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在债券市场上,存在着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而相关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并不够健全。
1. 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针对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问题,应加大市场宣传的力度,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可以通过开展市场推广和教育活动,提高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对债券投资的信心和热情。
2. 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为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可以加强债券市场相关的市场建设工作,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和品种,增加市场交易活跃度。
可以加强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市场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3.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为了有效管理债券市场中的各类风险,可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工具。
可以开发并推广利率期货、利率互换等工具,提供给投资者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途径。
应加强市场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并合理规避风险。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
银⾏间债券市场⾮⾦融企业债务融资⼯具管理办法第⼀条为进⼀步完善银⾏间债券市场管理,促进⾮⾦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中国⼈民银⾏法》及相关法律、⾏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条本办法所称⾮⾦融企业债务融资⼯具(以下简称债务融资⼯具),是指具有法⼈资格的⾮⾦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银⾏间债券市场发⾏的,约定在⼀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第三条债务融资⼯具发⾏与交易应遵循诚信、⾃律原则。
第四条企业发⾏债务融资⼯具应在中国银⾏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注册。
第五条债务融资⼯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托管、结算。
第六条全国银⾏间同业拆借中⼼(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为债务融资⼯具在银⾏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提供服务。
第七条企业发⾏债务融资⼯具应在银⾏间债券市场披露信息。
信息披露应遵循诚实信⽤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遗漏。
第⼋条企业发⾏债务融资⼯具应由⾦融机构承销。
企业可⾃主选择主承销商。
需要组织承销团的,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
第九条企业发⾏债务融资⼯具应由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进⾏信⽤评级。
第⼗条为债务融资⼯具提供服务的承销机构、信⽤评级机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机构和⼈员应勤勉尽责,严格遵守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按规定和约定履⾏义务。
上述专业机构和⼈员所出具的⽂件含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遗漏的,应当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条债务融资⼯具发⾏利率、发⾏价格和所涉费率以市场化⽅式确定,任何商业机构不得以欺诈、操纵市场等⾏为获取不正当利益。
第⼗⼆条债务融资⼯具投资者应⾃⾏判断和承担投资风险。
第⼗三条交易商协会依据本办法及中国⼈民银⾏相关规定对债务融资⼯具的发⾏与交易实施⾃律管理。
交易商协会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律管理规则,并报中国⼈民银⾏备案。
第⼗四条同业拆借中⼼负责债务融资⼯具交易的⽇常监测,每⽉汇总债务融资⼯具交易情况向交易商协会报送。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解决对策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解决对策一、融资现状分析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用记录相对薄弱,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中小企业往往难以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此外,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长、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从融资渠道来看,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审批标准严格,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从政策层面来看,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担保等,但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真正惠及到中小企业,政策效果有限。
二、解决对策探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创新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的融资服务。
拓宽融资渠道: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同时,还可以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
强化政策扶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税收减免、加强贷款担保等,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政策与市场协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政策与市场需要形成协同效应。
政策制定者需要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政策。
同时,市场也需要对政策做出积极响应,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策与市场的沟通机制,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
政策制定者应及时收集市场反馈,对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同时,市场也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
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市场主体相对单一,流动性和深度还有待提升。
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在债券市场交易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薄弱,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暴露。
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市场参与者在决策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投资者的错误判断和损失。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扩大市场规模,加强风险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等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1.2 研究意义债券是重要的金融工具,对于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市场运作和投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运作效率,还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 正文2.1 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发行规模较小、品种较少、流通市场活跃度较低等方面。
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投资者的选择余地不足,流动性受限,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规模较小也容易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问题二: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完善措施首先,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不够充裕。
这导致非金融企业在债务融资时选择有限,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因此,应该通过加大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推动债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开放更多的债券品种,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增加投资者的选择空间。
其次,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涉及到的风险较大,需要有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提高债券市场的信誉。
因此,应该加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的监管,完善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风险处置机制,提高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应该加强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披露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再次,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
首先,我国的债券市场法律框架体系相对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债务融资行为。
因此,应该加快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确保债务融资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还应该和完善相关的市场制度,推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建立健全的债券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最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的质量对投资者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防止信用评级失灵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方面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完善。
通过加大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加强对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监管;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满足非金融企业多样化的债务融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银行业资产过大,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其次,债券市场发展不充分,企业融资难度较大;第三,股权市场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不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推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逐步缩小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增加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债券评级和发行监管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减轻其融资压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是加强股权市场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完善股权融资机制,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高股权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
总之,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 1 -。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其规模仍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国内的股票市场相比,发展也相对滞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证券市场,它必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1 、债券发行人和持有人身份的局限导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做了限制。
对于发行人的限制,1994 年的《公司法》和2005 年的《证券法》都规定,股份有限公司3000 万元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6000 万元净资产是申请发债的基本条件,发债数额可达到净资产的40% 。
从表面上看,应该很多企业符合发债的条件,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2007 )认为,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的内控指标,每只企业债券的发债数额大多不低于10 亿元,且发债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比重不高于20% 。
如此一来,除非大型国有企业,否则是无法达到发债的条件的,可发债的企业只能集中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而对于持有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也对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上拥有最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法律的限制,在企业债券面前无所适从,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债券的潜在需求。
而在美国,保险基金和银行资金都是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人。
因此,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企业债券在供需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抑制。
2 、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
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论文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论文简介: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逐步确立了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板地位,但是在市场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和运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现状(一)债券市场主板地位基本确立。
我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其在我国债券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1997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量仅725亿元,2005年底银行间债券托管量已达到68292亿元,已占全部债券托管量的94%;从二级市场交易量来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60133亿元,占我国债券交易总量的95.6%;银行间回购交易量达到156784亿元,占回购交易总量的87.1%(穆怀朋,2006)。
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逐步确立了其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板地位。
(二)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兼具投资和流动性管理功能。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运作的平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效率。
从1997年至2005年,商业银行的债券资产总额从0.35万亿元上升到5.1万亿元,形成商业银行庞大的二级储备,商业银行相应逐步减少超额准备金的水平,在提高资金运作收益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已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平台。
1998年人民银行开始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现券买卖和回购,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随着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2003年开始人民银行又开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央行票据,截至2005年底,央行票据发行余额20662亿元,有效对冲了外汇占款。
(三)与国际市场相比较,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低。
虽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债券存量增长,因此总体来讲流动性仍然较差。
完善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制度论文
论完善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制度摘要: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债券发行规模比重不断攀升,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然而近年来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逐渐暴露出发行人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的情况,损害投资人权益,扰乱债券市场健康环境。
本文借鉴上市公司发行企业信息披露管理现状及美国债券市场情况,研究分析信息披露在维护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社会融资;投资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68-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发行总量稳步扩大,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8.0 万亿元,同比增加2.4%。
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3.5万亿元,同比增加60.1%,特别是经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呈跨越式增长,且占据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总量的重要比例。
2012年超短期融资券发行582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8356亿元,中期票据发行8453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100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3759亿元,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发行57亿元,企业债发行6499亿元,公司债发行2508亿元。
目前,我国监管机构与债券市场对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监管以发行前对发行人的资质审核为主,即通过审批制或注册制对发行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及具体投资项目合规性进行评判,并给予发行人一定的发行额度。
在发行后的存续期间,市场则主要依靠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判断债券价值以及其到期还本付息能力。
因此发行人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对于保障投资人利益、维护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银行贷款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贷款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银行贷款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来看看银行贷款融资的现状。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资金支持来创业、买房、买车等等。
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就提供了贷款融资的服务。
随着贷款需求的增加,银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银行贷款利率高。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有些人甚至因为还不起贷款而被追债公司追债。
银行审批流程繁琐。
有些人申请贷款需要提供很多资料,而且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批准。
有些银行存在欺诈行为。
他们会以低利率吸引客户借款,但实际上却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和利息。
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对策供大家参考。
政府应该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
对于那些存在欺诈行为的银行,应该严厉打击并给予惩罚。
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从而降低贷款利率。
银行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避免出现欺诈行为和不良贷款。
银行还应该提高服务质量,缩短审批时间和简化申请流程。
我们作为借款人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在选择银行时要慎重考虑其信誉度和实力;在签订合同时要认真阅读条款;在使用资金时要注意控制风险并按时还款。
银行贷款融资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领域。
只有政府、银行和借款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局面。
希望大家都能够理性对待贷款融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谢谢大家!。
化解债务推进情况(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债务风险不断上升,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
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债务化解工作。
本文将从债务风险形势、化解政策、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债务风险形势1. 企业债务风险上升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债务风险上升。
截至2020年底,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达到277.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国有企业债务总额为9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民营企业债务总额为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9.9%。
企业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负债率过高。
部分企业负债率超过70%,甚至超过100%,债务负担沉重。
(2)盈利能力下降。
受宏观经济下行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盈利能力下降,债务偿还能力不足。
(3)融资渠道受限。
受金融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债务融资难度加大。
2. 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上升。
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30.9万亿元,同比增长9.9%。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期限较短,偿债压力较大。
(2)债务融资成本上升。
受金融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上升。
(3)隐性债务风险突出。
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隐性债务,风险隐患较大。
二、化解政策1. 企业债务化解政策(1)优化债务结构。
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率。
(2)推进债务重组。
对经营困难的企业,鼓励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方式,降低债务负担。
(3)加强融资支持。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题。
2.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政策(1)控制债务规模。
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三峡总公司发债办朱建军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债券的发行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援了国家重点建设。
从1990年以来,我国共发行各类企业债券超过2200多亿元,支持了一大批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另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和投资意识;同时,企业债券的管理也逐渐向规范化迈进。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结构有待完善。
近几年,我国的债券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债券总量只占GDP 的24%,相比国际上95%的比例,所占比重还很小,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市无论是市场规模、债券品种,还是市场发育程度,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为市场规模过小,品种过少,市场参与者单一,债券流动性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
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行量往往是股票发行量的3-10倍,如2000年,美国共有1592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仅199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
但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2000年股票融资金额达到了企业债券的11.7倍(见图1)。
因此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图2 1997-2002年企业债发行规模和股票发行规模的对比(单位:亿元)(二)企业债券发行主管机关过多、审批程序烦琐,审批效率不符合市场要求,科学的发行管理体制有待建立。
在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对债券市场实行多头监管,审批程序复杂。
而在发达国家,债券的监管往往由一个机构统一进行。
对企业债券实行多头管理,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整体监管和战略规划,降低了企业债券的发行效率,因此,将企业债券发行与监管进行统一管理已势在必行;在发行体制上,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对企业发行债券尚有一些约束,企业还不能完全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安排债券发行,不利于以市场供求关系为机制的市场化企业债券市场的形成。
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和创新化也在不断增强。
其中,银行间市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市场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概念和分类银行间市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在我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则是指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工具融资的行为。
根据不同的债务类型和市场特点,这些工具可分为短期融资工具和长期融资工具。
1. 短期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工具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务融资工具,包括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等。
这些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好的特点,适合用于企业的短期经营资金周转和短期融资需求。
2. 长期融资工具长期融资工具则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务融资工具,包括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
这些工具期限长、收益稳定,适合用于企业的长期资金周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融资需求。
二、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影响和意义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1. 促进企业融资多元化随着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相比于传统的贷款融资,债务融资工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 丰富投资者选择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和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不仅丰富了投资产品的种类,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 促进金融市场良性竞争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也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创新和改革。
各类金融机构在发行和交易债务融资工具时,都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和品质,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竞争。
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如何完善
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如何完善在当今的金融领域,债券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提供了重要渠道。
然而,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这就使得完善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债券市场监管的目标。
其核心目标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完善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基础。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例如,对于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
其二,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多头监管的现象,不同的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等问题。
这不仅增加了监管成本,也降低了监管效率。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或者加强现有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在统一协调监管的过程中,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各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共同应对潜在的风险。
其三,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
信息披露是债券市场的生命线,投资者需要依靠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来做出投资决策。
因此,应当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行为,要求其如实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募集资金用途等重要信息。
对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发行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同时,建立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和举报。
其四,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中介机构在债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然而,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会存在失职、违规等行为。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一、引言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国有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措施。
二、融资现状分析1、融资渠道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
银行贷款仍是国有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但贷款利率较高、审批周期长等问题限制了融资效率。
2、融资成本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受到利率水平、融资渠道等因素的影响。
高融资成本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融资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等。
国有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降低融资风险。
三、完善措施1、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国有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融资效率。
可以通过设立国有企业发展基金、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
2、降低融资成本应采取措施降低融资成本,包括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融资政策、减少审批手续等。
此外,国有企业自身也应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运营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3、加强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可以包括国内外相关融资政策、国有企业融资案例等,供读者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商业银行:指开展各项与商业银行业务相适应的代理业务,并承担各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能的银行机构。
2、债券融资:指企业以股份公司的名义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的融资方式。
3、股权融资:指企业通过向外部投资者发行股权来筹集资金的融资方式。
六、结语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加强风险管理,可以推动国有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
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1.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国有企业融资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有企业融资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融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2.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分析2.1 债务融资情况2.1.1 国有企业债务规模2.1.2 国有企业债务结构2.1.3 国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2 股权融资情况2.2.1 国有企业股权结构2.2.2 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方式2.2.3 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效果评估2.3 其他融资情况2.3.1 国有企业项目融资2.3.2 国有企业国际融资3.国有企业融资问题分析3.1 市场环境问题3.1.1 利率市场化不完善3.1.2 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3.2 信息不对称问题3.2.1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不透明3.2.2 投资者信心不足3.3 监管政策问题3.3.1 监管政策不健全3.3.2 监管力度不够4.完善国有企业融资的措施4.1 建立健全市场化利率体系4.2 发展完善资本市场4.3 加强国有企业信息披露4.4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4.5 加强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附录: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国有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文件、国有企业融资数据统计表、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利率市场化:指利率的形成和调整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再由进行干预和规定。
2.资本市场: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总称,是企业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的重要平台。
3.信息披露:指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对外部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及时公开,以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2024年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非融资担保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增信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1.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概述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是指担保机构提供的非属于传统银行贷款范畴的担保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用于为中小微企业等非主流信用主体提供增信支持,帮助其获得融资。
2.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
3.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方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担保机构、担保中介机构和融资主体。
担保机构作为提供担保服务的主体,承担着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提供担保等职责。
担保中介机构则作为连接融资主体和担保机构的桥梁,提供咨询、培训和业务配套等服务。
4.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下面列举几个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在担保服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担保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降低担保风险。
4.2 服务范围的拓展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将逐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创业担保、农村信用担保等。
这将为更多行业提供增信支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3 风险管理的加强担保机构将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注重风险评估和控制。
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将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担保服务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4.4 金融科技与非融资担保服务的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非融资担保服务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信用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非融资担保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非融资担保服务是一种金融服务模式,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也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相关从业者及政府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 非融资担保服务的定义在理解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之前,有必要首先明确非融资担保服务的定义。
非融资担保服务是指担保机构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为其融资活动提供保障,并协助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
3.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规模和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拥有担保机构近千家,累计对接中小企业超过100万家。
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渠道,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规模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首先,市场竞争加剧,相关从业机构纷纷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市场主体不断创新,通过引入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和风控能力。
最后,非融资担保服务逐渐向线上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更快速、便捷的服务。
4.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尽管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首先,担保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其次,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极易遭受不良资产的冲击。
此外,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手段予以解决。
5. 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增加,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担保机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风险,才能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此外,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还需要应对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挑战。
例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非融资担保服务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但也使得传统的担保机构面临着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压力。
债券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债券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债券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债券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1 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公共债券市场规模为 7.3 万亿元。
2. 市场结构逐步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逐渐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9 年起,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券开始实施做市商制度,市场主体得以自主报价进行交易。
此外,绿色金融在债券市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市场不断推出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的债券产品。
3. 市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市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被列入首批陆续退市企业,为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二、债券市场的未来1. 不断拓宽投资领域我国债券市场近年来不断拓宽投资领域,推动优质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2020 年,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债券指数投资基金共有8 只,对于投资者实现市场多样化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
未来,我国债券市场还将进一步拓展外资进入的渠道,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进入到市场中来。
2. 推动市场化发展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市场化发展,深化债券市场建设。
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注册制改革试点也将拓宽债券市场发展的空间,使市场主体有更多的参与和表达选择。
3. 加强绿色金融发展未来债券市场将加强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加强绿色信息披露,完善环保评估和审计体系,推动债券市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三、总结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逐渐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发展潜力。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结构不完善、市场流动性不足、风险管理不够健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在市场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以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为主,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相对较为严苛,审批程序繁琐,给企业债券发行带来了困难。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简化企业债券发行程序,提高发行门槛,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便更多的企业能够借助债券市场来融资,加强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交易规模较小,交易周期较长。
为了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可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
可以适度扩大市场交易的时间和范围,提高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还可以通过发展债券市场的创新产品,如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风险管理是债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不够健全,特别是在评级体系和风险分散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加强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加强对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评估和跟踪监测。
应加强风险分散管理,鼓励投资者进行多元化投资,降低单一债券违约的风险。
还可以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市场的风险隐患,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摘要:自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问世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运用债券融资蓬勃发展,但它作为在我国新兴的融资方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发现存在着制度安排导致的和市场环境导致的双重问题。
因此从发行环节和流通环节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
长久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离国际发达的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
是一个发展较为薄弱的市场。
自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2005年问世。
特别是2008年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010年超短期融资券等产品陆续推出后,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债券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
截至2010年10月31日,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达到2.09万亿元,占我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存量的56%:累计发行额达到3.69万亿元,占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发行量的68%。
短期融资券方面,从2005年5月允许非金融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至2010年末。
累计已有582家企业发行1558只短期融资券,共计23385.5亿元,余额6530.35亿元。
中期票据方面,从2008年4月23日中期票据诞生以来到2010年末,累计已有23家企业发行437只中期票据,共计13500余亿元。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方面,截至2010年末。
累计已有92家中小企业发行22只集合票据,共计57.77亿元,余额为55.12亿元。
超短期融资券方面,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12月21日推出超短期融资券(SCP)后,共有4家重点AAA企业成功注册了超短期融资券,截至2010年末共有2只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存在的问题
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制度安排上仍存在不足
目前。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券实行的注册制,与长期以来我国的债券发行以行政管制为主、债券发行规模和数量由国家计划分配、实行严格审批和行政性定价、强制要求银行担保和承销兑付的方式相比较,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债券融资的管制相比较。
仍然显得较为严格。
利率因素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债券利率没有市场化,另一方面是缺乏一个基准利率和科学的定价体系。
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和拥有一个科学的基准利率,就会给债券定价、债券市场品种创新等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不可能做到产品和市场的繁荣。
2.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环境的不完善
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但仍有差距。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发债规模不断增加,但企业债券融资比重较小,发行规模偏小。
2010年流通市值为202915.42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1%;2003年美国债券余额就约相当于GDP余额的2-3倍。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债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债券市场割裂,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类债券品种有待丰富。
由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一轮又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导致了中国债券市场几分天下。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类债券仅有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几个券种,期限品种也仅集中在270天、360天、3年、5年4种债券期限,而与发达国家统一债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
流通市场活跃性低、流动性差。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体现着“重发行轻流通”的现象,相对一级发行市场的庞大规模。
流通市场的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二级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割裂也制约了债券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中介机构自律性有待加强。
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券运作的中介机构主要有信用评级机构、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为规范各中介机构的行为,下发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
但是,在实际的债券运作过程中。
中介机构的自律性还有待加强。
二、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措施
近几年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但与发达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想保证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健康有序发展,就要不断完善该市场与融资工具。
(一)对发行环节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
我国债券发行存在着多头监管的现象,除国债由财政部、央票由人民银行发行外,企业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由发改委核准发行与监管,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巾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由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与管理,公司债与可转债由证监会审批发行与监管,保险公司私募债权投资计划由保监会备案发行与监管。
而目前各监管部门对债券的准人标准有不同的解释,监管标准不一致。
这给发行主体、主承销商和投资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监管效率。
至少应该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
加强有关各方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二)加快债券品种创新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债券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产品结构,包括高、中、低信用等级,长、巾、短期的期限结构。
其次,娄适当发行资产支持类票据及抵押支持债券。
此外。
发展信用缓释工具,是丰富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完善基础产品市场、降低系统风险的需要。
(三)推进企业类债券利率市场化
应该发挥收益率曲线的基准定价作用,进一步推进债券利率市场化。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井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最有利的定价依据为同期市场的收益率、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同期国债发行利率、企业债券流通市场的收益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等,经过世界各国的研究,多选择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基准利率的定价依据。
(四)推进企业类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债券市场国际化几种方式:一种是“引进来”战略,将国外市场优质的发行主体引入国内,将国外市场的机构投资和中介者引入境内市场:另一种是“走出去”战略,即中国的优质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债券融资。
如境内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美元债等。
这样。
不但增加了企业债券的需求和供给,活跃了企业债券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经验,加速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五)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
我国的债券流通市场存在着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并存的情况,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目前是分割的,迫切需要打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建立连通一体的债券市场。
(六)完善做市商制度
应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支持做市商的做市报价行为,提升做市商的市场地位。
促使做市商成为银行间市场的核心力量。
比如。
在评价做市商的指标体系中。
报价价差作为衡量做市商做市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应在做市商指标体系中占有绝对权重。
降低成交量指标的权重,建立更加科学的报价价差评分方法;在交易费用方面,采用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式来鼓励做市商积极交易;在交易创新方面,鼓励做市商开展交易创新。
以对冲交易风险,壮大交易实力;在市场地位方面,建立做市商与人民银行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增强做市商的信息辐射能力,提升做市商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时文朝,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展望[EB/OL],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2010.
[2]徐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做市业务功能发挥[EB,OL],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
2010.
[3]林榕辉、周艳,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深析[J],南方金融,2006,(03).
[4]田艳霞,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9,(33).
[5]李丈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6]蒋屏,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