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自主探究
技术准备:电脑课件、每人一份学具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基本信息
学校
中坞小学
课题:确定方向
教师
王玉龙
学科
数学
学段: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教材
书名:数学四年级上册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这节课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预设3:数字介绍法。
修改成正确写法
学生用已有知识的记录方法尝试快速记录,则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修正数对的方法,从而通过学生的各种方法有序的排列,使学生经历、认识数对的形成过程。
8分钟
(三)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1、)教师用数对表示中队长的位置,并教学读法
2、)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从而初步学会用数对。
2)老师点“·”,学生说数对,说方法体会用先横后竖的方法找位置表数对的基本原则。
3)老师再点位置,学生说数对,找规律。
学生尝试用数对的方法说自己的位置。
发现:数对的方便、快捷
学生在平面中在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在总结书看的方法
学生在坐标轴中找自己的位置,并总结出方法。
学生练习在图中找位置,巩固找数对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5分
钟
新课讲解
(二)学生方法比较,感知数对的的形成过程
学生尝试记录几个同学的位置,在通过方法的比较感知数对形成的过程。
学生尝试快速记录的方式,反馈
预设1:文字介绍法。
预设2:表格法。
补充成完整表格。
A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3,2)。
B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请用数对的方式写出来。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数对的应用。
本教学设计特点(300-500字数)
通过后测,欣喜的看到,对于第1道题100%的学生写出了正确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对”知识的理解很明确、也很到位,掌握的非常好.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理解。第2题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数对的应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数对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通过本课,感受到了数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之后,学生对数对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设想,比如在设计拼摆花坛图案的设计图纸上,用数对注明每盆花的位置;运动会方阵中举牌拼字的位置表示等等,虽然有些例子举得不是特别恰当,但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能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数对的应用价值,学生能有这种应用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学中重要现象和问题的深度分析学生能够感悟到两条直线确定一点的数学核心思想。因为当把自己所在的组和排看成直线时,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位置是两条直线的交点,这样对于下面的课件演示:实物图抽象出点阵图、点阵图过渡到网格图、网格图引申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让学生描点、想象、连线,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PPT课件
17分钟
效果评价
(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方格纸上尝试确定自己的位置。
汇报:展示错例。纠正。
四、游戏感悟,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游戏找座位。会用数对
突出(,5)(4,)
学生在方格纸上确定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
展示错例
学生找位置,谈感受
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数对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3)使用后再和之前的方法进行对比,突出数对的快捷与方便。
三、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一)从实物到屏幕,理解在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投影把现实中的桌椅搬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在平面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找到观察的方法。先看组,再看个。
(二)从图形到坐标点,进一步抽象,理解方格图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1)演示平面到坐标轴,进一步抽象,再找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学会在坐标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本节课的定位不满足于让学生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就行了,而是从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考虑,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有所收获。
今后再次做教学设计时可以改进的地方探索确定位置方法的过程还可深入,有关原点的练习还可以在改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每个月我们都调整了新的座位。中队长坐在什么位置?
二、教学新知,初步感知数对的表示方法
(一)教学第几组,第几个
语言介绍中队长坐的位置?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中队长起立
几个学生说中队长的位置
学具:
方格纸
6分钟
归纳总结
(五)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受?
明确: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
1分钟
拓展提高
(六)拓展阅读: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你能举例吗?
1、围棋
2、地球经纬仪
3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总结性评价:采用学生后测的方式,测试目标的达成度。后测题目为:
(1)看图标出途中建筑物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这节课首先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某个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其次,在操作活动中,根据方格纸确定物体的位置。再次,通过游戏的方式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0%
100%
前侧分析:
通过前侧,约60%的同学是利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的。对数对知识100%的同学不了解。学生已经意识到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只是不能把它概括总结出来,所以我在教学时适时适度地追问从而让学生总结出: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试探着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体来看,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前侧:
前测时间:2009年10月30日
前测对象:中坞小学四年级二班
前测人数:31人
前测题目: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出你现在所做的位置。
前测结果统计:
表达方式
第几组
第几个
第几组
正数(倒数)第几个
进门
第几组第几个
靠墙
第几组第几个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数
18
6
4
3
百分比
58%
19.3%
12.9%
9.6%
正确率
100%
100%
从数对的特点出发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在尝试使用数对后,再比较从而突出数对的优势。体现数的神奇与美丽。
把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到平面中,通过创设座位图情境,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认识。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按一定规则确定位置的需要
由座位图进一步抽象到坐标图,使学生认识坐标图,并会在坐标图的基础上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创设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尝试,使得学生真正感知直角坐标系的内涵。为中学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数学思考的形成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
技术准备:电脑课件、每人一份学具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课时。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基本信息
学校
中坞小学
课题:确定方向
教师
王玉龙
学科
数学
学段: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教材
书名:数学四年级上册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这节课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预设3:数字介绍法。
修改成正确写法
学生用已有知识的记录方法尝试快速记录,则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修正数对的方法,从而通过学生的各种方法有序的排列,使学生经历、认识数对的形成过程。
8分钟
(三)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1、)教师用数对表示中队长的位置,并教学读法
2、)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从而初步学会用数对。
2)老师点“·”,学生说数对,说方法体会用先横后竖的方法找位置表数对的基本原则。
3)老师再点位置,学生说数对,找规律。
学生尝试用数对的方法说自己的位置。
发现:数对的方便、快捷
学生在平面中在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在总结书看的方法
学生在坐标轴中找自己的位置,并总结出方法。
学生练习在图中找位置,巩固找数对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5分
钟
新课讲解
(二)学生方法比较,感知数对的的形成过程
学生尝试记录几个同学的位置,在通过方法的比较感知数对形成的过程。
学生尝试快速记录的方式,反馈
预设1:文字介绍法。
预设2:表格法。
补充成完整表格。
A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3,2)。
B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请用数对的方式写出来。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数对的应用。
本教学设计特点(300-500字数)
通过后测,欣喜的看到,对于第1道题100%的学生写出了正确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对”知识的理解很明确、也很到位,掌握的非常好.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理解。第2题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数对的应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数对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通过本课,感受到了数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之后,学生对数对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设想,比如在设计拼摆花坛图案的设计图纸上,用数对注明每盆花的位置;运动会方阵中举牌拼字的位置表示等等,虽然有些例子举得不是特别恰当,但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能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数对的应用价值,学生能有这种应用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学中重要现象和问题的深度分析学生能够感悟到两条直线确定一点的数学核心思想。因为当把自己所在的组和排看成直线时,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位置是两条直线的交点,这样对于下面的课件演示:实物图抽象出点阵图、点阵图过渡到网格图、网格图引申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让学生描点、想象、连线,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PPT课件
17分钟
效果评价
(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方格纸上尝试确定自己的位置。
汇报:展示错例。纠正。
四、游戏感悟,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游戏找座位。会用数对
突出(,5)(4,)
学生在方格纸上确定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
展示错例
学生找位置,谈感受
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数对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3)使用后再和之前的方法进行对比,突出数对的快捷与方便。
三、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一)从实物到屏幕,理解在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投影把现实中的桌椅搬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在平面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找到观察的方法。先看组,再看个。
(二)从图形到坐标点,进一步抽象,理解方格图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1)演示平面到坐标轴,进一步抽象,再找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学会在坐标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本节课的定位不满足于让学生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就行了,而是从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考虑,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有所收获。
今后再次做教学设计时可以改进的地方探索确定位置方法的过程还可深入,有关原点的练习还可以在改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每个月我们都调整了新的座位。中队长坐在什么位置?
二、教学新知,初步感知数对的表示方法
(一)教学第几组,第几个
语言介绍中队长坐的位置?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中队长起立
几个学生说中队长的位置
学具:
方格纸
6分钟
归纳总结
(五)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受?
明确: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
1分钟
拓展提高
(六)拓展阅读: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你能举例吗?
1、围棋
2、地球经纬仪
3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总结性评价:采用学生后测的方式,测试目标的达成度。后测题目为:
(1)看图标出途中建筑物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这节课首先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某个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其次,在操作活动中,根据方格纸确定物体的位置。再次,通过游戏的方式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0%
100%
前侧分析:
通过前侧,约60%的同学是利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的。对数对知识100%的同学不了解。学生已经意识到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只是不能把它概括总结出来,所以我在教学时适时适度地追问从而让学生总结出: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试探着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体来看,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教学前侧:
前测时间:2009年10月30日
前测对象:中坞小学四年级二班
前测人数:31人
前测题目: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出你现在所做的位置。
前测结果统计:
表达方式
第几组
第几个
第几组
正数(倒数)第几个
进门
第几组第几个
靠墙
第几组第几个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数
18
6
4
3
百分比
58%
19.3%
12.9%
9.6%
正确率
100%
100%
从数对的特点出发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在尝试使用数对后,再比较从而突出数对的优势。体现数的神奇与美丽。
把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到平面中,通过创设座位图情境,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认识。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按一定规则确定位置的需要
由座位图进一步抽象到坐标图,使学生认识坐标图,并会在坐标图的基础上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创设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尝试,使得学生真正感知直角坐标系的内涵。为中学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数学思考的形成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