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锁闭式结构

合集下载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相关推荐《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通用14篇)《俄狄浦斯王》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古希腊悲剧,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该剧本描述了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赞颂人的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

下面是《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请参考!《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篇1《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具有“戏剧艺术的荷马”美誉的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他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工商业主家族,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该部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忒拜王室的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故事情节的复杂严谨而又和谐事实让我感到心惊胆战、惊心动魄。

他继承并充分表达了希腊艺术创作的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人与命运的冲突,以及人对命运的无可把握。

整个家族的不幸命运追根溯源其实是因为俄狄浦斯的父亲拉伊俄斯在流亡伯罗奔尼撒的时候诱拐了珀普洛斯的儿子律西波斯,致使这孩子自杀身亡,于是神灵降怒于忒拜家族,神谕昭示其子将会弑父娶母。

毫不知情的俄狄浦斯完全身不由己,因为在他出生之时,他就被命运不=不幸的掌控,越是努力逃避越是走上命运为其安排的人生轨道,越是想摆脱束缚,则越是被命运之手抓得牢靠,这样无力地反抗让我心痛却仍感无奈,甚至疑惑希腊的悲剧艺术家为何这样执拗地相信命运并这样无比虔诚的描绘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神秘性。

与此同时我想起了曹禺的一部剧作《雷雨》曹禺老先生肯定是受到过希腊悲剧的影响过的。

周朴园、侍萍、瀿漪等人都是被命运嘲弄的人。

周朴园在外人看来掌握着其他很多人的命运,他逼迫繁漪吃药以示他对整个家庭的控制,以及其权利和地位的不可侵犯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掌握别人命运的人,却越不能把握的是自己的命运,越是努力挣脱命运的安排越是深陷命运之神可怕的罗网不可自拔,这与《俄狄浦斯王》在对命运之谜的探讨上是何等的相似!但是读完《俄狄浦斯王》我一直在想命运到底是什么?在古希腊他是某种外在的神秘力量的象征,是人民无法控制的自然和社会。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第一篇:《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内容简介:(公元前431)是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代表作。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

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

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

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

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

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

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

俄底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流放自己......作者简介: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雅典人,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杰出的音乐才能。

早年就盛名远扬,自从公元前468年在戏剧比赛中赢了埃斯库罗斯,到72岁后败给欧里庇得斯,其间罕有人能与之匹敌。

在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130多部悲剧和滑稽剧。

他最初以埃斯库罗斯为样板,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首先引进了第三个演员,便于更充分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冲突。

在他的悲剧中,合唱队的重要性大大减低,戏剧对话和动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对话成了戏剧中第一位的东西,成了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

他把许多可怕的剧景引介到剧场,比如埃阿斯当众自杀、俄狄浦斯刺瞎双眼后再度登台,等等。

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俄狄浦斯王解析

俄狄浦斯王解析

悲剧起源:酒神祭祀 基本艺术成分: 戏剧成分(演员表演和人物对话) 抒情成分(歌队唱抒情诗)
二、原文阅读: 拉伊俄斯 (忒拜国王) 伊俄卡斯忒(忒拜王后) 俄狄浦斯 波吕玻斯(科任托斯国王) 牧羊人 先知 科任托斯的信使 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源于父亲的罪孽
德尔斐神谕: “拉伊俄斯,拉布达科斯的儿子!你会有一个儿 子。可是你要知道,命运之神规定,你将死在他 的手里。这是克洛诺斯之子宙斯的意愿。他听信 了珀罗普斯的诅咒,说你抢去了他的儿子。”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俄狄浦斯王》
一、作者简介: 索福克勒斯(前496年-前406年)
生活在雅典奴隶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 一共写过 120多 部剧本 ,得过24次奖,现存完整的剧本7部: 《埃阿斯》、《 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埃勒克 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狄 浦斯在科洛诺斯》。
其次,它展示了精致的艺术结构。 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
★悬念 谁是凶手? →他如何成为凶手? 断点——重要信息被延宕 叙述策略——误导观众的判断 → 在感情上远离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不是英雄 在主观判断上远离事实———俄狄浦斯不可能是凶手 → 伦理判断的矛盾
俄狄浦斯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凶手? 他是怎么样成为一个杀父娶母、天理不容的罪人 的?
为什么采用追溯手法? 戏剧的特点: 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上展示复杂纷繁人生画面 时间:大幅度跨越性 空间:高频率转化性
《俄狄浦斯王》描写的故事 在时间上,前后历经数十年; 在空间上,从忒拜城到科任托斯后又转回忒拜城; 情节: 神谕,弃婴,拾孤,抚养,出走,杀父娶母, 追查凶手,真相大白,自我放逐

从整一手法透视《俄狄浦斯王》结构布局

从整一手法透视《俄狄浦斯王》结构布局

从整一手法透视《俄狄浦斯王》结构布局作者:舒子芩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8期【摘要】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西方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悲剧,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整一手法嵌套关系透视《俄狄浦斯王》紧凑严谨的结构艺术:作为叙述主体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以模仿人的整一行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极强的模仿-客观性,文本情节由围绕行动必然性、打乱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三个层级的整一事件构成;剧中具有主观因素的整一意象分布在场与场之间的合唱歌中,不介入文本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整一手法;结构布局;时间倒错;必然性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007-03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多次以《俄狄浦斯王》为例讨论悲剧技巧,其中关于剧本的情节安排、包含“突转”和“发现”的复杂情节、主人公形象等论述奠定了后世关于《俄狄浦斯王》研究的基调。

20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用“倒叙手法”“追溯式”“锁闭式”,以及“结构性反讽”等新话语探讨其结构特点,所关注的问题与亚氏情节“整一性”基本相同。

历来关于《俄狄浦斯王》结构艺术的研究不计其数,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但遗憾的是,大多未从文本出发对其丰富的艺术技巧与手法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立足文本,从整一手法出发具体讨论《俄狄浦斯王》结构布局。

一、整一文学手法文学手法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概念。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第一次明确强调文学手法在文学本体中的重要地位,并注重研究文学手法——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方法。

苏敏在《文本文学审美风格》及其相关研究中提出文学手法三个结构层级,即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文本文学手法,为文学文本文学性研究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的方法。

最小文学手法,是结构-符号层级连续构造体系中最低层级,是文学符号结构研究的起点,是以不可再分文学想象具象为单位切分的自然语言的集合,自然语言是其能指,不可再分文学想象具象是其所指。

《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创作结构分析

《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创作结构分析

《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创作结构分析作者:王自淳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所谓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品安排、组织情节的方式。

戏剧模仿自然的方式是动作、人物与事件作为素材,经过剧作家对事物本来顺序打乱后呈现出崭新的情节,所有戏剧结构以表现为戏剧动作适应舞台时空而呈现的组织方式,即合理有效地组织各种行动,使之在剧中有效地再现。

从戏剧素材到戏剧情节经过了剧作家一系列的改造、选择与铺排.这就是结构的艺术。

关键词:戏剧;《俄狄浦斯王》;结构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4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26戲剧的时空性决定了它必须有一个合理而紧凑的结构,西方戏剧传统中典型的结构形式是剧作多从接近高潮的地方开场,在大幕拉开之前,剧中的重要事件、关键冲突已然形成,而且处于即将爆发之际。

这种形式结构往往截取生活的某一横断面,将矛盾冲突、人物和事件集中在这一横断面中。

其特点是时间跨度短,地点集中,动作整一。

戏剧冲突紧凑、凝练侧重于动作的集中和情节的激变,戏剧情境能够急速、有力地展开。

戏剧史上最早运用闭锁式结构剧情的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它精妙的结构。

戏开场就展现出迫在眉睫的情境,忒拜城遭受严重的瘟疫,当俄狄浦斯获知解救瘟疫的神示之后,毅然宣布一定要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并予以严惩。

一心要拯救城邦居民的俄狄浦斯,不曾想先知忒瑞西阿斯一语惊人:“你就是你要寻找的杀人凶手。

”这句很突兀的预言在一开场就为全剧设置一个最大的悬念,有力地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的命运上,有效地推动剧情向追查凶手这个单纯的目标进发。

第二场,暴躁的俄狄浦斯追究先知对自己的“诬陷”,从而引起王后伊俄卡斯式对往事的回顾:先王拉伊俄斯知悉神示后,叫牧羊人将婴儿扔进荒山:而拉伊俄斯是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外乡强盗杀死的”。

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一、《俄狄浦斯王》的结构特征1.闭锁式结构三一律——集中2.“万箭一靶”3.突转与发现环环相扣4.悬念设置(1)吸引读者或观众(2)为“发现”与“突转”蓄势二、俄狄浦斯性格:爱邦爱民抗争命运坚强的意志勇敢的承担三、《高加索灰阑记》对布莱希特戏剧观念的体现。

1、结构设计:并列结构,插曲式(戏中戏)讲述,加文字标题。

2、叙述方式:旁观者讲故事的方式。

民间歌手、乐队的加入,增强了叙述性成分。

四、布莱希特核心戏剧观念。

间离方法/陌生化1.演员:表演而非模仿。

两个“我”。

2.舞美设计师:空荡荡的舞台。

当众换景。

3.剧作家:插曲式结构。

每场文字标题。

历史化。

4.导演。

安排演员在舞台上的排列组合。

5.灯光设计师:暴露装置。

舞台白光。

6.作曲家:独立表现主题、评论剧情。

五、《人民公敌》中,斯多克芒医生的对立面由哪些人或团体组成?什么特征?1.“结实的多数派”(阿斯拉克森):小中产阶级——守住既得利益的惰性力量2.“自由派”(毕凌、霍夫斯达等):伪先锋、伪革命者——分享政治权力3.当政者(斯多克芒市长):弄权者——劝诱、威胁、诬陷、剥夺4.失意的对立派(基尔):当政者的直接对立者:利用5.乌合之众:盲从六、《等待戈多》在人物、情节、舞台语言等方面的独特特征及其精神内涵。

1. 艺术特征:(1)反英雄。

钟情于小人物、残疾人,甚至处于对立关系中的人物。

(2)反情节。

情节并非按照线性链条展开。

情节重复。

时间扭曲、割裂。

(3)反语言。

对白等于独白。

废话排列。

无内容的语言。

2.精神内涵:(1)表达人的孤独感。

不被理解,难以交流。

(2)人生的无望与两可状态,日子的重复与相似。

七、结合孟京辉的剧作,谈谈对精神先锋及形式先锋的理解。

1.精神先锋:精神上叛逆。

具体到孟京辉即对禁欲主义的反动,包含了自主的渴望、宣泄的冲动与解构的精神。

2.形式先锋:艺术表现方法的创新。

具体到孟京辉为偏爱故事拼贴、擅长运用戏仿手段、加入游戏色彩、偏爱浪漫抒情。

戏剧结构的文本类型

戏剧结构的文本类型

早着手点:大幕拉开,舞台上风平浪 静,所有矛盾冲突尚未开始,情节的 发生发展都有待于动作的一一展开。
人像展览式结 构
是什么 目的
以人物呈现为中心的结构,风行于 19C 的欧洲,以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时代风貌为主 刻画大量的人物,表现不同的性格,通过人物画卷来带动故事的发展,展现一定的社会风貌,以寄托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与 人生态度 1.没有一个贯穿始终、涉及所有人物的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不紧密,有时甚至舞台上没有完全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之分 2.剧情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点展开,这个地点能容纳各色各样的人,从上流阶层到社会底层,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在此进行 交流 老舍《茶馆》 曹禺《日出》 或特普曼《织工》 高尔基《在底层》
戏剧结构的文本类型:3 锁闭式、开放式、人像展览式
产生
作品开端之别
锁闭方写起,而之前所涉及到的任务、所发生的事件则随着情节 的发展通过人物回顾来补充。 所包含剧情范围较窄,对时间和地点都有严格的限制,一般都是最低限度人物登 场,在情节上要求精炼,以充分体现戏剧性的要求。 整体上的和谐美感,被认为是具有巴特农神殿式的匀称。 易卜生、古希腊剧作 俄狄浦斯王、雷雨、群鬼 将事件按照发生发展的顺序从头写到尾,作品反映事件的始末。 意境洒脱 包含剧情范围更广,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运用更加灵活,时间跨度大、场景 多,如此更容易表现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更加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 莎士比亚 中国戏曲:以开放式为主,在结构上的自由度比较大,按照生活本身的流程来表 现事件和人物发展全过程。传统戏曲的开端,往往是人物自报家门,介绍自己的 身世和目前情况,部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征,接着以此为基础展开情节。 由于重伦理的美学特征,开放式结构除了体现在剧情的递进发展与矛盾的逐步深 化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是感情的逐渐丰富深化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第一篇: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剧作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

希腊人笃信命运,这在悲剧中也有所反映。

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斯》被看作是命运剧,《俄狄浦斯王》更是命运剧的代表。

但是,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

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

《俄狄浦斯王的》的艺术成就:1,精妙的结构,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了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细致合理地使用每一个事件,匠心独运地引导观众,达到诗人的深层期望,构思的稳健与戏剧冲突并不矛盾。

2,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他用剧情的发展推动性格的塑造,让角色的个性历史服务于创作意图的实现。

所以,同一个人在不同作品呢里有了不同的表现,即不同的作品的不同立意决定了同一个任务的不同性格特征。

3,索福克勒斯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包括头韵,谐音,拟声,排比,对称和比喻等。

并注意局势结构的实际,精心安排词句的位置,成功地使用了对称修饰的各种样式。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

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

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

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

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

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

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

俄狄浦斯王读书笔记【篇一: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读后感】《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俄狄浦斯王》描写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

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

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这个婴儿,并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

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

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

俄狄浦斯王又羞又怒,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走上了流浪之路。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可以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

正如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俄狄浦斯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在反抗命运和逃避命运中被命运所追逐着,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英雄无可奈何地走向祭坛。

本书作者索福克勒斯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其中,《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剧作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

《俄狄浦斯王》是一本我非常喜爱的书,古希腊悲剧往往被人们称为“命运悲剧”。

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正是因为本书是体现这种命运造成悲剧的经典作品,剧中俄狄浦斯的悲剧就缘于其无法逃脱的命运罗网。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我想就这方面来揭开英雄从王位走向祭坛的根源。

首先,我觉得这是潜意识支配的悲剧。

古希腊的传奇英雄俄狄浦斯的故事,因为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而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弗洛伊德则将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推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了一个如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心理学、文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俄狄浦斯情结”也成为了一个多学科使用的术语。

浅析《诗学》结构主义模式下的《俄狄浦斯王》

浅析《诗学》结构主义模式下的《俄狄浦斯王》

浅析《诗学》结构主义模式下的《俄狄浦斯王》摘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享誉度最高、写作技巧最为高超的典范作品。

亚里士多德称赞它为悲剧中的典范,称它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理论著作,他认为《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认为其完美地呈现了“突转”与“发现”的结构技巧,以展现人物悲剧性的“苦难”一生。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浅析《俄狄浦斯王》的精巧结构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诗学》突转发现苦难古希腊戏剧艺术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里得到了至臻完美的体现,该剧作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悲剧中的典范、“十全十美的悲剧”。

索福克勒斯巧妙地在戏剧中使用“发现”和“突转”的结构技巧,展现人物的“苦难”,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这也符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和规范。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须包括以下六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戏景和唱段。

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之所以能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怜悯和恐惧,主要是靠情节中的“突转”与“发现”。

而“苦难”正是情节中的第三种成分。

《俄狄浦斯王》完美地呈现了“突转”与“发现”在人物“苦难”命运上的关联。

不仅如此,剧作在悲剧冲突、人物性格与情节设置上都充分体现了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

激烈的悲剧冲突体现在人与神的对立、人与人的矛盾等方面;人物性格则与情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结构布局上,剧中情节、细节衔接自然,每一细节均取决于剧中人物的行动,同时,每一细节也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

①索福克勒斯注重写人大于写神,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非抒情。

这些都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该有的样子。

他在《诗学》中将《俄狄浦斯王》作为悲剧的范本。

二、《俄狄浦斯王》中的“突转”亚里士多德对突转的定义是:“‘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式,即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分析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分析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分析埃斯库里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兴起-繁荣-衰落”各个时期的最高成就。

(1)、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公元前456)是希腊悲剧形成时期的作家。

他生活在雅典由僭主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时期,这正是雅典人为祖国自由而战斗的时期。

他出身贵族,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埃斯库罗斯参加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雅典被毁后他在希腊舰队里参加了萨拉米斯海战。

对内,他憎恨僭主专制,他的世界观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

埃斯库罗斯在公元前484年首次夺魁,一生中共13次获胜。

史料中关于埃斯库罗斯作品数量的记载颇有出入,他共写了70部悲剧和笑剧(一说90部),他的悲剧流传至今的共有7部完整的悲剧,其中有1部完整的三部曲。

包括《乞援人》(前490)、《波斯人》(前472)、《七将攻忒拜》(前467)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前465)、《俄瑞斯忒亚》三联剧(《阿迦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都在公元前458年上演)。

埃斯库罗斯在悲剧艺术上的最大贡献是在悲剧中增加了第二名演员,有了两个演员才能有真正的对话,表现戏剧冲突,因此他被称为“悲剧之父”。

他的剧本减缩了合唱队,戏剧结构程式基本形成。

他还创造了舞台背景,运用华丽的服装和高底靴,并使演员面具初步定型化。

至此,戏剧已从祭祀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其中《波斯人》以波斯水师在萨拉米全军覆没的事件为题材,抒发了埃斯库罗斯的爱国主义热情,赞美了卫国战争中的英雄。

这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俄瑞斯忒亚》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联剧。

剧情涉及到残忍的血亲仇杀和法制的建立,《阿迦门农》以探哨的了望开场,歌队讲述了阿伽门农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献祭亲生女儿的经过。

阿伽门农在征服特洛伊后返回家乡,被王后克吕泰墨斯特拉所杀。

《俄狄浦斯王》悲剧要素分析发表 秦梦晴 乔东旭

《俄狄浦斯王》悲剧要素分析发表 秦梦晴 乔东旭

《俄狄浦斯王》悲剧要素分析秦梦晴1乔东旭2(1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28)(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本文以亚里斯多德《诗学》悲剧要素理论为理论支撑,以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俄狄浦斯王》的情节、性格、思想与语言进行悲剧要素分析,得出《俄狄浦斯王》情节整一、结构严密、布局巧妙,人物性格鲜明,通过“发现”、与“突破”,促使悬念迭起,扣人心弦,使矛盾不断交织凸显,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堪称悲剧典范。

关键词:悲剧;要素分析;情节;性格;思想;语言;俄狄浦斯王[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引言悲剧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学体裁,在西方文学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

悲剧式的崇高更是西方古典美学典范。

《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最为著名的作品,被视为古希腊悲剧的最高成就,是悲剧之典范。

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诗学》里面曾多次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分析阐述他的悲剧理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情节、性格与思想《俄狄浦斯王》体裁宏伟,题材深刻,整体布局完整统一,情节紧凑,结构严密。

悲剧主角俄狄浦斯,身份显赫,社会地位极高,是他所处社会的统治阶级代表,具有比正常人更好的品格:富有智慧、真正善良、关心民众疾苦和勇于承担责任,突显英雄的悲剧命运,身陷悲剧式神谕:杀父娶母,所展开的自觉自知的奋力反抗,试图挣脱命运的摆布,却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走向命运铺设好的祭坛,命运的枷锁越缠越紧,不断滑向悲剧式命运的深渊,沦为向苦难献祭的替罪羊。

全剧采用锁闭式回溯结构,情节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交织推进,通过“突转”与“发现”将一系列相关事件紧锣密鼓的呈现在舞台剧场上,推进剧情向高潮发展,并“迫不及待”地走向结局。

故事开始于忒拜城突降瘟疫,通过求助先知得出罪因缘于几十年前老国王被杀而真凶没有被查出对城邦的污染,密切围绕查出真凶的单一、个体式的线索进行追溯,而现实中故事已经发展了很多,许多重要情节已然发生,关键矛盾均已形成,无法改变,情节环环相连,扣人心弦,布局合理。

斯特拉文斯基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的形式特征研究

斯特拉文斯基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的形式特征研究

艺术研究 认知与解读 2021·1斯特拉文斯基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的形式特征研究摘要:斯特拉文斯基作为新古典时期作曲家,其创作的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中无处不在的悲剧性内容都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想。

《俄狄浦斯王》的主旨是个人反抗悲惨命运,是典型的古希腊神话作品。

而此部剧中,“歌剧式清唱剧”是作者赋予戏剧的体裁。

歌剧式清唱剧是综合了歌剧与清唱剧的一种体裁,结合两种体裁的方式进行戏剧演出,尽可能运用静态形式展现出歌剧中的戏剧性因素,从而推动《俄狄浦斯王》进入理性、有序的境地。

关键词: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形式特征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王永锴歌剧、清唱剧两种体裁都起源于巴洛克时期,其中,歌剧为戏剧音乐体裁,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展现喜剧,清唱剧是大规模的声乐体裁,与歌剧相比较,更加注重精神思想的传达,虽然有少部分戏剧情节,但戏剧性较弱。

歌剧属于音乐性的戏剧,主要借助于音乐实现喜剧效果的表达,清唱剧较之歌剧而言,演唱的技巧更为简单,突出思想、精神、信仰等文化内涵的表达,更加关注事情的叙述以及情感的表达。

歌剧与清唱剧两者既相似,又各具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为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综合了歌剧与清唱剧的体裁,此创新性的体裁形式实现了两种体裁的深度结合,进而形成了全新的体裁形式。

一、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整体结构布局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素材源于古希腊神话,主要讲述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内容情节。

作品共分为两幕歌剧,每场之间相互联系,并且以合唱歌的形式完成两场戏剧之间的衔接。

此部剧的整体结构布局严谨,特点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整部作品的结构与布局严谨、完整,故事围绕俄狄浦斯追查杀害王上凶手开展,以倒叙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描述。

借助于倒叙进行故事叙述,通过对白的方式围绕中心一步一步地发现、推动情节,从而将矛盾层层揭露,最终将故事情节推动到高潮,完成悲惨结局的描写,使得整部作品冲突不断,紧扣人心。

论《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

论《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

论《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刘咏梅(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部湖南长沙 410131)摘要:本文主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来论述《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把这部历史上有名的悲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读,以期真正挖掘出俄狄浦斯特有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闪光的“点”;精巧的“线”;缺失的“面”。

《俄狄浦斯王》是戏剧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部悲剧:庄严的忒拜王宫前,俄狄浦斯怀着拯救城邦和人民的决心,一步步地揭开并陷入了自己命运的悲剧深渊……几千年来,这部悲剧一直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无论是看过剧本或是看过演出,我们不能不为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作品到今天还有这么强大的感染力而感到惊讶。

但不难发现,许多年来学者们对《俄狄浦斯王》这部剧的研究多在它的内容情节特别是“恋母情结”这方面做文章,上网搜索时关于“恋母”的话题是铺天盖地,甚至渗入医学、心理学、哲学各方面,而为其结构上的贡献发言的却鲜有人在。

可见人们对戏剧内容的关注要远大于对结构的关注。

然而,对于读者和观众来说,剧中人物的性格、情节内容固然重要,但是把它与全剧割裂开来进行分析的做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可取的。

弄清戏剧的结构,不仅能够很好地领会作者给时代照镜子、评善恶的最高目的,也能看清全剧的来龙去脉,从而准确的把握主人公的性格及艺术形象。

戏剧不同于散文、小说和电影,有它特殊的、专门的、许多世纪以来形成和磨练过的结构规律。

索福克勒斯擅长于结构布局,他利用了戏剧结构的倒叙手法,使剧情发展自然、合理,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让故事发生在王宫前,集中写了俄狄浦斯追查凶手这一件事。

通过五个人的陆续上场,以倒叙形式将错综复杂的矛盾一一揭开,将戏剧冲突引导到惊心动魄的结局,悲剧气氛达到高潮,使观众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其悲剧结构复杂,波澜起伏,却不给人以杂乱之感,布局巧妙,针线细密,而不露斧凿之痕。

我们可以把戏剧结构看成支撑内容的一副骨架,所谓骨架就必然有构成它的点、线、面。

俄狄浦斯王-考研笔记3

俄狄浦斯王-考研笔记3

《俄狄浦斯王》-考研笔记3学生李清文《俄狄浦斯王》是雅典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相关的考题有名字解释《俄狄浦斯王》,及简答题“俄狄浦斯王情结”、“SHIFUQUMU(审核问题,只好写拼音)”、“《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华中师范大学都曾出过考题。

先来看看名字解释《俄狄浦斯王》。

版本一:《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剧本取材自古老的传说。

俄狄浦斯王SHAFUQUMU(审核问题,只好写拼音),自己却毫无所知。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示,俄狄浦斯王千方百计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自己。

悲痛万分的王后伊俄卡斯忒自尽。

俄狄浦斯王百感交集,刺瞎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

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诗人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俄狄浦斯传说在索福克勒斯之前数百年间已被文学、艺术加工过,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有提及,但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中特意对既有情节重新布局,打乱原有顺序,从“查找凶手”落笔,由几位关键人物忆述以往,层层展开谜团,在结构上形成一系列的“突转”与“发现”,并最终在命运被证实时达到“恐惧与怜悯”的悲剧效果,这也正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俄狄浦斯王》树为悲剧典范的根由。

版本二:《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它取材于英雄传说,描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SHAFUQUMU(审核问题,只好写拼音)的神谕,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

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王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谕,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

全剧以此为起点,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展示了悲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当俄狄浦斯查明凶手就是自己时,他刺瞎双眼,自愿放逐。

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颂扬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对城邦与人民的负责精神。

《俄狄浦斯王》与《死寂》叙事结构解读-7页文档资料

《俄狄浦斯王》与《死寂》叙事结构解读-7页文档资料

《俄狄浦斯王》与《死寂》叙事结构解读幸福的喜剧都是一样的,不幸的悲剧各有各的不幸。

不同时期悲剧的样式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古希腊戏剧而言命运悲剧是最典型的形式,因为从那时起戏剧家便懂得触碰人类心弦的妙方——让英雄遭受毁灭之灾,让读者产生锥心之痛。

悲剧这个把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看的文学形式以其独到的悲壮和悲悯让人一咏三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的主人公是好人,但是性格有弱点,或犯了错误,或由于命运捉弄,由顺境陷入逆境,终遭毁灭。

①悲剧的作用在于让观众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而产生同情和怜悯,从而使情绪在悲痛中得到宣泄。

几千年过去了,许多文学形式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古希腊悲剧却仍然经久不衰,人们仍会为剧中人物(英雄)的悲惨遭遇感叹怅惋。

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门类,借鉴吸收了戏剧的长处。

好莱坞更是把古希腊戏剧奉为经典,无论是侦探片还是动作片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其叙事模式的精髓。

恐怖片是一种注重心理惊悚或精神恫吓的类型,往往注重声音、光色或是画面的精巧布置,然而真正优秀的恐怖片除了在技术上的成功外,更注重故事的叙事模式设计,让观众在看完之后不寒而栗。

本文将着力于《俄狄浦斯王》戏剧文本与电影《死寂》的对照研究。

一、行动:发现事情的真相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原本应该是忒拜城的王子,然而神谕却决定了他最终的命运是刺瞎双眼,颠沛流离。

无论是弑父还是娶母,在俄狄浦斯的内心深处其实隐藏着深深的畏惧和怀疑。

他不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神的手中,他相信自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选择逃脱和抗争,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和抗争却无意中成为厄运一步一步降临的奠基石。

他能猜破“斯芬克斯之谜”这样的难题,却看破不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在神谕的安排下,他的勇敢和机智让他最终走上了弑父娶母的道路。

电影《死寂》中,新婚夫妇詹米和莉萨原本应该和年迈患病的父亲一同居住在偌大的庄园,然而为了逃避来自家庭的威胁和家族诅咒,他们选择了离开。

原本以为可以就此躲避厄运,但是妻子的死亡改变了这一切美好。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_作文1650字_读后感作文_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_作文1650字_读后感作文_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俄狄浦斯王》是亚里士多德非常欣赏的一个悲剧典范,大家读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俄狄浦斯王读后感,欢迎参阅。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篇一:以前一直对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到最近我翻阅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时才真正感受到这部古希腊悲剧的魅力所在,这不是复习时候看看介绍就能领略到的。

作为科任托斯的王子,俄狄浦斯可以说是从小就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尊贵,处处受人尊敬。

然而当他在阿波罗的神殿中知道了自己有着一个悲剧的命运——杀父娶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科任托斯,在路过忒拜的时候,他杀死了几个和他发生冲突的旅人,遇上了狮身人面怪斯芬克斯。

在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后,他成为了忒拜城的英雄,并娶了忒拜的王后伊奥卡斯特,成了万人景仰的国王。

在那一刻,俄狄浦斯的人生上升到了顶点。

然而,命运的魔力依然在俄狄浦斯的身上肆虐着,多年后的一场瘟疫在夺去了忒拜城无数人的性命后,也揭开了俄狄浦斯的身世之谜——他并不是过路的外乡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忒拜人;忒拜发生瘟疫的原因是城中有一个罪人,而俄狄浦斯,这个城曾经的英雄和君主,在命运的播弄下,竟然成了那个罪人。

俄狄浦斯其实一直在抗争着。

在他召见先知特瑞西阿斯,从先知的口中得知自己是那个杀父娶母的人时,他并不相信先知的话。

他更愿意相信是妻舅克瑞昂为了夺取王位而和先知串通设局来陷害自己。

直到找到了目击者,找到了牧羊人,真相揭晓了的时候,他才真正发现命运的残酷。

他冲进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伊奥卡斯特的房间里的时候,她已经上吊自尽了。

于是他拔出了她的发针,刺瞎述职报告了自己的双眼。

古希腊的悲剧一直被认为是命运的悲剧,此言甚是。

俄狄浦斯所作的每一次努力,无论是离开科任托斯并击退了斯芬克斯,还是为了忒拜人民的生存而调查瘟疫的原因,他都是在与命运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他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他在尽一切努力去抵抗命运。

然而他的悲剧正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命运。

他相信命运的主宰所以才去逃避命运的围剿,所以才离开科任托斯,前往远离“父母”的忒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雷雨》与《俄狄浦斯王》的异同【摘要】乱伦、“追溯式”的叙事手法、剧中人物的毁灭,这些词汇无疑向我们展示了《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之间的相似性。

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这两部来自东西方的不同作品,却又都给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两部作品的文本,浅析《俄狄浦斯王》与《雷雨》之间的异同。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一直享有盛誉,《俄狄浦斯王》更是被亚里士多德盛赞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作为一出典型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幕悲剧的灵魂。

”①这句话引发了我对于《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两部作品相似性的思考。

而孙庆升先生也在《曹禺论》中说:“曹禺是感受到希腊戏剧美才去写《雷雨》的”。

因此,笔者通过对两部作品文本进行对比,浅析《雷雨》与《俄狄浦斯王》的异同。

(一)叙事手法1.相同点《俄狄浦斯王》在故事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瘟疫降临到了忒拜城,“田间的麦穗枯萎了,牧场上的牛瘟死了,妇人流产了”②,望着眼前这片荒凉的家园,听着幽暗的冥土里发出的悲叹和哭声,作为国王的俄狄浦斯在得知灾祸来自于未为前国王复仇的时候,决定按照神的旨意追查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以解除人民的苦难。

于是,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场追查元凶的行动展开了。

而《雷雨》也巧妙地将周鲁两家30年的恩恩怨怨以及剧中所有的人物的命运集中在一天之内,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将周公馆的罪恶和周家人物内心世界的苦痛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

我们不难看出,《雷雨》和《俄狄浦斯王》在叙事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那就是“追溯法”。

“追溯法”又称“追溯式”、“回顾式”和“锁闭式”,是戏剧创作中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一部戏剧的高潮安排在开场前夕,而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整个戏剧的情节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比较关键的矛盾都已经形成,正处在总爆发的时刻。

就剧本的矛盾冲突而言,仿佛戏剧一开场就进入了高潮,并且“迫不及待”地就走向了结局。

2.不同点虽然都采用了“追溯法”的叙事手法,但是两部戏剧的追溯在时间、内容、意义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1)追溯时间《俄狄浦斯王》一剧将所有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统统放到剧前,一开幕就从戏剧的结尾写起。

在《俄狄浦斯王》中,作者更看重的是结尾,从第一场开始,就“急转直下,一股劲地走向结局”。

在《俄狄浦斯王》中,“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不在于剧中人物在干什么,而在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干了些什么”。

③而在《雷雨》中,作者选择了该剧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从矛盾即将爆发的中心点着手。

曹禺的着眼点则更多放在了现在,放在了正在进行着的动作和冲突上。

而观众既关注剧中的人物从前的故事,更关注他们正在发生的故事,关注从“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雷雨将至之时,在那座封闭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周公馆中所将要面临关乎剧中人物命运的抉择。

(2)追溯内容《俄狄浦斯王》通过追溯往事以寻找杀害忒拜城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

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追溯线索是单一的、个体的。

与此同时,在《俄狄浦斯王》中,“追溯”一经结束,戏剧冲突就很快走向了结局。

而《雷雨》的追溯线索则是多重的、群体的。

其追溯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事件和人物也较多。

它主要通过追溯昔日的罪恶以揭露周朴园父子两代所犯下的罪行;通过对周公馆这座阎王殿内黑暗的追溯来展示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摧残与蹂躏。

《雷雨》的追溯线索则是多重的、群体的。

在《雷雨》中,“追溯”的结束并非就意味着戏剧冲突的终结,反而宣告了戏剧冲突的真正开始,《雷雨》是通过“追溯”过去的故事而将现在的故事推向了戏剧的高潮。

侍萍的追溯暴露了周公馆从前的罪恶。

繁漪的追溯则暴露了周公馆后来的罪恶。

而鲁贵的追溯则把侍萍和繁漪的悲剧联成了一体,使发生在周公馆内的从前的故事和后来的故事变得完整起来,丰富起来,进而与现在的故事,与现在行将爆发的总悲剧形成了不容回避的因果关系。

他们的追溯完成了,周公馆内30多年间的所发生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昭然若揭了,与这个封建家庭的罪行相联、被这个封建家庭所迫害的周鲁两家就这样在那个炎热的夏夜,在那个几乎要闷死人的雷雨之夜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烈的悲剧命运的撞击。

(3)追溯的意义德国剧作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指出:“既然在永远变化的自然中,艺术家只能选用某一顷刻,……既然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并不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索,而且长期地反复玩索;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把握地说,选择上述某一顷刻以及观察它的某一个角度,就要看它能否产生最大效果了。

”而“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

”④在《俄狄浦斯王》中,追溯“过去的故事”是为了找到“杀父娶母”的凶手,一旦追溯完毕,凶手找到,“现在的故事”就达到高潮,走向结局。

而在《雷雨》中,追溯“过去的故事”并非是要发现什么,而是要以此来推动“现在的故事”继续向前发展,高潮并非出现在追溯的终结之时。

《雷雨》“以表现…现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

⑤追溯“过去的故事”只是戏剧冲突的一部分,因为发生在周公馆的悲剧还在继续,“现在的故事”还正在进行,只有当与周家相连的所有人物都在总爆发的时刻与这罪恶的渊薮“同归于尽”时,才是戏剧冲突的完结之日,“追溯”就这样在《雷雨》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升华。

(二)人物1.相同点“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早已经被广大的文学以及心理学研究者所熟悉,它被称为“恋母情结”。

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得知,这个名词来源于《俄狄浦斯王》。

在《俄狄浦斯王》中,忒拜城国王俄狄浦斯与母亲伊尔克斯特乱伦,犯下了“杀父娶母”的罪恶。

乱伦,也就成为了造成俄狄浦斯王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看过《雷雨》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乱伦”一词作为造成周氏家族悲剧的原因在《雷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周家长子周萍与继母蘩漪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恋情,从社会伦理观念上来看确实乱伦的行为。

而周萍与四凤之间有着血缘关系,其恋情也是乱伦。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俄狄浦斯与伊俄卡斯特的婚姻是在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血亲的情况下缔结的,而周萍与四凤之间的爱情也是在不知道对方与自己是兄妹关系的情况下产生的。

2.不同点(1)主要人物方面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俄狄浦斯王》正当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那边是俄狄浦斯本人。

他的行为时整个剧本的核心。

而《雷雨》当中,周朴园、周萍、蘩漪都是着重表现的人物,而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更是整个剧本的中心人物。

而周萍的乱伦行为,只是纷繁复杂的故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无法涵盖整个剧本的内容。

(2)人物对待命运的态度方面从《俄狄浦斯王》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把“命运”看作是自己生命、人格的一部分,他没有想到要去通过别人的努力来为自己开脱罪恶,而是在行动中具有敢于承担自己罪恶的勇气。

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可是人的行动却是清醒、有意识的,俄狄浦斯主动选择了与命运作对,反抗命运,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人格。

由于其对自己罪恶的认识,使其把罪恶的根源归结于自身,并表现出了一种对命运抗争的主动性。

在他的主动反抗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崇高性的实质也就在这种极富反抗性的精神中,在这种超乎寻常的激情和意志中,在这种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中体现了出来。

因此,《俄狄浦斯王》的基调是悲壮的,是高亢的,并不颓唐。

而《雷雨》中主要人物的塑造和《俄狄浦斯王》中是迥然不同的。

作品对蘩漪的塑造是作为一个“小人物”的个人毁灭来写的,其人物自身具有十足的悲剧意味。

蘩漪来到周家,成为周朴园的妻子,便是其悲剧的开端,按她的话说“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这是其发自内心的呐喊。

但是这种对现实的不满认识是肤浅的,其觉醒是处于萌芽状态的。

她把这种悲剧命运看成是“天意所为之”,没有像俄狄浦斯王那样将其看作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她相信的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把命运的悲剧与自身隔离起来,认为自己虽有美好的愿望,但是事情的成败还是由老天决定的,自己再作努力也是无用的。

因此,她对认为命定的命运有了一种无奈的顺从,对其进行的抗争也十分的无力与苍白。

于是,她只能无奈生存,而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

这一点是与俄狄浦斯王最大的区别,一个是在不断积极地去争取,而另一个却只是在等待着别人的拯救。

周萍出现了,使蘩漪的生活又燃起了一丝火光,她将希望寄托在周平身上。

与俄狄浦斯王相比,蘩漪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不是依靠自己,而是把希望寄托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这是她悲剧形成的又一个因素。

因此,当她得知周萍已对她负心时,她在爱恨的交织下一步步失掉了理智,她在最后所作的孤注一掷的反抗中,不仅毁灭了他人,也让自己同归于尽了。

这是“小人物”在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中对自身生存要求的一种拼死的呼喊与挣扎。

她被吞噬、被毁灭的悲剧命运虽不能引起像俄狄浦斯王那样的惊赞与振奋,但也能给人深思,给人以深沉的悲悯和同。

周萍想要摆脱蘩漪,和四凤相恋,将希望寄托在四凤身上。

侍萍知道女儿和儿子相恋并且怀孕之后,更是选择了隐瞒真相让周萍带四凤走。

从《雷雨》中各人物的行为上看我们不能发现,对于命运,对于曹禺所说的“天地间的残忍”的力量,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避,而非俄狄浦斯的那种直面现实。

因此,虽然他们的悲剧也能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但留给人的整体感觉确实悲惨凄凉的,没有《俄狄浦斯王》的那种悲壮感。

如果说《俄狄浦斯王》是一首赞歌,那么《雷雨》无疑是一曲悲歌。

(3)人物塑造方面在人物的塑造上,虽然我们不能用曹禺时代的艺术标准去框套索福克勒斯,但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俄狄浦斯王》的人物概念化或类型化,没有个性特征;《雷雨》则不同,它的主要人物是个性化的,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的。

以蘩漪来说,她为什么会与前妻之子周萍“闹鬼”通奸,拼命追求这个花花公子?她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嫉妒心理、有一系列违反常理的举动?这是因为周朴园对她一直采取精神虐待,实行封建家长制,这对一个内心充满热情又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年青少妇来说,确实是不能忍受的;加之,周朴园比她大二十岁,他们之间本无真正的感情,她是被骗到周家来的。

这一切,当周萍闯入她的生活领域之后,就有如经过夏日烘烤的干柴,一经着火之后,无论如何是难以扑灭的。

另外,周朴园的形象也很有特色,他既有伪君子的一面,又有真情实感的一面。

他把客厅按三十年前侍萍喜爱的方式布置,又陈放侍萍的照片以作纪念,而且还告诫周萍要“对得起你的母亲”。

这些举动,既是掩盖他过去的丑行,维护家长制的威信,同时也确有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并非完全是装腔作势。

又如对周萍的“萍”字来历,以及侍萍给他的衬衣绣了一朵梅花至今还在箱子里保存着,这些不为人所知的事都表现了他对侍萍的怀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