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绛州》教案
小学音乐_(演唱)走绛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绛州》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1、教师演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2、任意门展示通关密语(二八节奏、附点节奏、大切分节奏)二、授课环节1、黄土高原图片展示过渡到扁担工图片2、介绍黄土高原及扁担工3、聆听音乐,描述歌曲描绘的场景(扁担工人挑着扁担去绛州)4、再次聆听,体会歌曲情绪(愉快活泼、乐观风趣)5、哪些歌词体现了歌曲的整体情绪a、软溜软溜软溜软溜溜呀哈哈:通过描绘扁担颤悠悠的场景b、杨柳青花儿红:通过景物衬托,寓情于景c、兹各兹各察啦啦啦崩:通过语气词增添幽默诙谐的情绪6、学习歌曲走绛州a、教师范唱,学生哼唱b、教师教唱c、歌曲重难点(八度音程演唱、大切分节奏演唱、空拍)d、情绪处理7、衬词讲解a、教师设问:歌词有什么特点b、歌词中的无意义语气词—衬词c、扩充歌词的篇幅,让结构更加完善,情绪更加鲜明,使歌曲更加诙谐有趣8、完整演唱歌曲三、拓展环节1、聆听管弦乐曲《走绛州》教师设问: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5次)演奏乐器有哪些(板胡、单簧管、钢琴、小号、木鱼、弦乐队)2、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3、总结回答,介绍分别介绍演奏乐器4、对比管弦乐版和歌曲版《走绛州》的区别,体会有什么不同感受(歌曲版比较简洁,情感更加直接、亲切;管弦乐版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包含艺术元素更多,画面感更强。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山西民歌《走绛州》,感受了山西民歌的音乐风格,同时聆听了管弦乐版《走绛州》,学习辨别了板胡、单簧管、小号等乐器。
在学习中我们感受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经验,对于民歌的演唱与鉴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西北民族民间音乐也并不陌生,所以体验风格特点不难,但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害羞、自尊等,不太愿意去表达和展示自己。
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结合多种音乐要素分析理解和表现音乐。
走绛州音乐教案
走绛州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绛州音乐的历史和特点;2.学习绛州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学习绛州音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方法;4.学习绛州音乐的基本舞蹈和舞蹈动作;5.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绛州音乐的历史和特点绛州音乐是中国山西省绛县地区的传统音乐,起源于唐代,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绛州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演奏方式和舞蹈动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2. 绛州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绛州音乐的节奏以三拍为主,常见的节奏有“一二三、一二、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一二、一二三”等。
绛州音乐的旋律以“高低跳”为主,即音高的起伏和跳跃,给人以欢快、轻松的感觉。
3. 绛州音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方法绛州音乐的基本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唢呐等,其中二胡是绛州音乐的主要乐器。
演奏绛州音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如弓法、指法、颤音、滑音等。
4. 绛州音乐的基本舞蹈和舞蹈动作绛州音乐的舞蹈以“绛州大鼓”为主,舞蹈动作有“扇子舞”、“绸缎舞”、“手绢舞”等,舞蹈动作优美、舒展,富有地方特色。
5. 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通过学习绛州音乐和舞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美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绛州音乐的历史、特点、节奏、旋律、乐器、演奏方法、舞蹈和舞蹈动作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绛州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示范法:通过老师的演奏和舞蹈示范,让学生感受到绛州音乐和舞蹈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3.练习法:通过练习乐器演奏和舞蹈动作,让学生掌握绛州音乐和舞蹈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4.演出法:通过学生的演出,展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步骤1. 了解绛州音乐的历史和特点1.讲解绛州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介绍绛州音乐的特点和地方特色。
(演唱)走绛州-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走绛州-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听懂歌词并正确朗读;
2.能正确演唱歌曲;
3.能够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教学准备
1.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2.演唱伴奏;
3.分段提示卡片;
4.班级PPT。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进入教室,问候学生;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走绛州》;
3.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绛州吗?”
学唱(30分钟)
1.教师播放《走绛州》的伴奏,带领学生跟唱;
2.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歌词,逐句领唱,让学生跟随;
3.分段提示卡片的使用:将歌曲分成2-3段,每段开始前出示提示卡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4.在学唱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发音准确、情感饱满。
理解(20分钟)
1.唱完歌曲后,教师借助提示卡片回顾学生对于歌曲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所描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例如“大罗钟声敲断了月色,把潇湘妹妹拘在楼头”,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爱情故事;
3.通过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于湘文化的理解。
巩固(10分钟)
1.在班级PPT上播放《走绛州》的伴奏,让学生跟唱;
2.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在旁边指导;
3.最后,让学生班级展示。
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唱《走绛州》这首歌曲,并通过歌词和分段提示卡片的使用教授学生民俗文化。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良好,教学顺利完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 五年级上册 第六课《(演唱)走绛州》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演唱)走绛州》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走绛州》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山西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面貌,了解其音乐形象和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挑扁担、聆听、模唱的过程中,学会唱歌。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唱《走绛州》并竖笛吹奏《捡棉花》。
学情分析:教师通过走近山西、感受山西歌曲、演唱山西、表演山西歌曲几个环节,逐步层层递进,让学生了解山西,对山西的民歌感兴趣,体验山西人的乐观态度。
在走近山西的环节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听听山西有名的民歌,初步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在感受山西的环节里,学生亲自挑了扁担,体验其中的乐趣,进一步了解了山西;在演唱山西的过程中,学生在聆听、模唱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歌曲。
在拓展环节中,学生看了多种形式的走绛州音乐,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运用了多种演唱形式表演。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演唱歌曲,并了解音乐形象和山西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1.导入:走近山西1)播放《捡棉花》和《走西口》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讲授:识谱并感受歌曲1)学生看谱分析重难点,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
2)教师弹琴,学生划拍子视唱曲谱。
3)用竖笛吹奏,注意弱起小节的换气。
3.感受歌曲《走绛州》1)听《走降州》。
1)引导学生从歌声中听出了什么。
2)让学生说说走《走降州》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降州”,降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降州而不是坐车到降州。
3)研究挑担子,让学生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
4)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五年级上册音乐《走绛州》教案及反思
(演唱)走绛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走绛州》,并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
2、体会歌曲风格特点,感受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
3、在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时, 感受乐曲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教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三、重点难点1、在歌曲演唱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2、学会有感情演唱歌曲《走绛州》四、教学过程【导入】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导入:播放《走绛州》的演奏视频问:请同学看看这场演奏每段的主奏乐器分别是啥?2、师总结。
【新课教学】听听《走绛州》1、播放《走绛州》并出示问题: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东西?你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师:你们见过扁担吗?看到这副图你们想到了你们学到的哪篇课文。
生……2、说说《走绛州》歌曲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
同学们买东西到哪买呢?(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或卡到商场去买,甚至可以坐在家里,足不出户网上淘宝)。
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
3、再听《走绛州》老师表演唱(带上头巾和扁担)师:歌曲中兹咯兹咯┃嚓啦啦啦嘣这句话是啥意思?【歌曲教唱】①教唱简谱(两小节为切分点,除第二小节外),提出大切分。
②跟音频哼唱歌词(两小节为切分点,除第二小节外)③跟老师对唱歌曲,提出反复记号,找出尾音5.和5的区别和原因。
④老师用弹奏钢琴来带领学生演唱歌曲一遍。
【巩固练习】1、跟伴奏演唱2、表演唱A师:走绛州有个必备的工具是啥?他们的装扮是怎样的?(头上要带个头巾抵御黄土高原的风沙)师表演唱。
B请学生表演大家唱。
【创编歌曲】想一想,如何改一改歌词变成自己的歌呢?生….. 看看老师创编的,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吧。
课堂小结:欣赏山西风光:观察窑洞的变化。
《_走绛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绛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情绪。
2. 能够准确演唱《走绛州》,表达歌曲的欢快情绪。
3. 了解绛州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演奏。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
2. 教学难点:演奏绛州鼓的基本技巧,需要学生再三练习和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走绛州》的节奏图示、旋律谱和图片等。
2. 准备绛州鼓乐器,以及鼓棒。
3. 安排合适的音乐教室进行教室教学。
4. 提前录制《走绛州》的音乐,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这首曲子是哪个地方的小调。
2. 给学生介绍绛州鼓乐的梗概,让学生了解绛州鼓乐气势恢宏、富有粗犷奔放的特点。
(二)了解乐曲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
2. 给学生介绍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节奏特点,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节奏。
3. 给学生介绍乐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线条感,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旋律线条。
(三)学习演奏1. 教师示范演奏,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奏技巧和表情。
2. 教师讲解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3.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和技巧。
4.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效果,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
(四)拓展延伸1. 给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地方的小调,并播放相应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方小调的风格特点。
2.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及其原因,并请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调。
3. 鼓励学生课下继续练习演奏《走绛州》,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演奏《走绛州》曲目,具备一定表演能力。
《走绛州》教案03
《走绛州》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学会演唱《走绛州》,从中感受山西民歌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2 能积极、大胆的参与音乐表现活动,从中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走绛州》。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准确表现其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电子琴、长毛巾、课件、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走近山西
1.老师播放民歌《走绛州》,歌曲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学生回答。
(塑造了一个挑担者的形象)
2.聆听民歌《走绛州》,边击节拍,边跟乐哼唱歌曲。
3.老师播放管弦乐合奏《走绛州》,请仔细聆听,将下列乐器按照演奏先后顺序排列。
钢琴、单簧管、小号、板胡
学生回答。
(乐器演奏主旋律先后顺序:板胡、单簧管、钢琴、小号)
二、唱山西
1、着重感受,解决难点
师:这首民歌塑造了一个肩挑扁担到绛州的农民迈这轻快的步伐,一路笑声歌声的乐观的形象。
同学们注意歌词,你觉得哪些词最具动感、形象。
2、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3、学唱整首歌曲
1)出示歌谱,学生随琴学唱歌曲。
2)感情处理: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
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是他们
却能苦中作乐。
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三、布置作业,小结下课
师:在今天的音乐课堂中,我们一起聆听了《走绛州》知道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请同学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各搜集一个类似的例子。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绛州》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词,描绘了绛州的美丽风光和民俗风情。
歌曲的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有了基本的掌握。
但是,对于这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他们可能存在一些认知障碍,如对绛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绛州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2.学会歌曲《走绛州》,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地方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绛州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合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介绍绛州的历史文化背景。
2.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教学PPT:展示歌曲歌词、旋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绛州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绛州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绛州的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走绛州》,让学生初步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地方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走绛州》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走绛州》教案一. 教材分析《走绛州》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节奏描绘了人们走绛州的场景,展现了绛州的美丽风光和民间风情。
歌曲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旋律明快,富有地方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但对于地方音乐特色和民间文化的理解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走绛州》,感受地方音乐风格。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引导学生了解绛州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民间文化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
2.重点: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地方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学唱、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走绛州》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绛州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地方特色。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走绛州》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走绛州》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
分组进行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余学生观看、评价。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地方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一. 教材分析《走绛州》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明快的旋律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词展现了绛州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简单,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唱歌、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地方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绛州的地方特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走绛州》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地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
3.通过学习《走绛州》,让学生了解绛州的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地方特色节奏。
2.重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地方特色等。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走绛州》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走绛州》。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绛州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播放歌曲《走绛州》,让学生初步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走绛州》,展示歌词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巩固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为歌曲添加动作或编排舞蹈。
5.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绛州的地方特色,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地方音乐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走绛州》的地方特色和魅力。
初中音乐《走绛州》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课题】《走绛州》【执教人】【执教年级】初一年级【课型】欣赏综合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体验劳动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面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走绛州》,引导学生感受山西民歌音乐的特点。
3. 知识与技能: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音乐特点,并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山西民歌《走绛州》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1.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山西民歌《走绛州》音乐主题。
2.在音乐作品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走绛州》原是一首汉族民歌,又名《一根扁担》,流传于陕北和山西。
歌词只有两句“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要到绛州”,旋律通过重复和加衬的手法,使结构扩充成五句,使民歌情绪更欢快活泼,逼真的塑造出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挑担者的形象。
改编后的的管弦乐合奏由板胡、单簧管、钢琴、小号等先后演奏主旋律,弦乐和木鱼等打ft乐加以帮衬,整个乐曲俏皮、活泼、生趣,充满情趣。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播放《开门大吉》游戏节目的片头曲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游戏?2.师生一起做听音乐猜歌名的游戏,并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编花篮》、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师总: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独具特色绚丽多彩,共同构成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山西地方民歌改变的管弦乐合奏《走绛州》。
(设计意图:利用当下最流行的娱乐节目《开门大吉》猜曲名,来引出本课的民歌主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一)初识音乐作品:1. 完整的初听一遍音乐作品,思考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欢快活泼、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 师总:民歌源于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演唱)走绛州-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走绛州-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走绛州》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2.通过唱歌的方法,培养学生感情、语言、动作等方面的表现能力;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增强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表情、气息等演唱技巧。
2.教学难点:情感表现与实际演唱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达到恰如其分的演唱效果。
三、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走绛州》。
2.歌曲背景介绍:《走绛州》是一首以赞美颂扬祖国名胜为主的歌曲,讲述了作者的家乡绛州的优美风景与文化底蕴。
3.歌曲演唱: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气息、节奏、旋律和情感等。
然后,老师逐句讲解歌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并加深印象。
接着,老师分段引导学生学唱歌曲,重点注意节奏、韵律和情感的表现,同时指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气息和情感来调整口腔和喉咙的发音,让歌唱更自然、舒畅、感人。
四、教学步骤1.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为歌曲学唱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对歌曲情感和文化的认知。
2.整体听歌,感受歌曲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让学生自然接受歌曲的气息和风格。
3.逐句讲解歌词,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词组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歌曲的情感和主题,达到“读懂歌词,理解歌曲”的目的。
4.学唱歌曲,由老师逐段引导学生唱歌曲,先模仿后自己演唱,加深学生对歌曲音乐元素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和内涵。
5.合唱演唱,让学生在团体中感受合唱的美妙,并让学生自由发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完成歌曲演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通过《走绛州》这首歌曲的学习和演唱,达到了培养学生语言、感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能力,并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增强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的目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可以更加详细和严密,乐谱的分解、节拍的教授以及口型指导等方面还可以再加强,引导学生更快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走绛州-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走绛州-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走绛州”曲目;•学习使用多种乐器演奏“走绛州”;•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弦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和乐谱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才能,探索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的效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能够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难点•掌握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的效果;•熟练使用乐谱阅读和乐器演奏的技巧。
四、教学内容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走绛州”曲目;2.学习“走绛州”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弦等音乐元素;3.分组使用多种乐器演奏“走绛州”;4.分享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的效果,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以问答形式导入,让学生谈谈他们了解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引出“走绛州”这首乐曲。
2.学习“走绛州”乐曲(15分钟)首先播放“走绛州”的录音,并让学生跟随节拍哼唱。
然后,讲解乐曲旋律、节奏、和弦等音乐元素,同时展示乐谱。
鼓励学生使用乐谱进行阅读练习。
3.乐器演奏(30分钟)将学生分组,并指导他们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比如钢琴、吉他、小提琴、口琴等。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尝试使用不同乐器演奏,创造出多种音乐效果。
4.分享演奏效果(20分钟)各小组轮流演奏,并分享使用不同乐器演奏“走绛州”的效果,让全班学生一起体验音乐的魅力和创造力。
5.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尊重,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个人特长,创造音乐的魔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乐器演奏,让学生学习“走绛州”这首乐曲,同时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乐器演奏和乐谱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走绛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绛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
2. 能够正确演唱《走绛州》,表现出歌曲的韵味和风格。
3.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学习,增强学生对绛州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能够正确演唱。
2. 教学难点:对绛州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以及通过音乐表达出对绛州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相关绛州文化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教学用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和音乐器械。
3. 制作PPT,用于展示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音乐结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这首曲子表达的是哪里的风情?2. 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
3. 引出课题,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初听歌曲1. 播放歌曲,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 跟着音乐小声哼唱,注意感受歌曲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1. 分析歌曲的旋律,重点注意附点八分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2. 教师弹琴,学生跟琴轻声演唱。
3. 学生自由练唱,教师分别指导,纠正唱法。
4. 分小组演唱,互相倾听,互相评判。
5. 请学生到前面来演唱,师生共同评判。
(四)拓展延伸1. 请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的音乐或民歌也是用走句式创作的?2. 播放《走西口》的音乐,请学生欣赏并感受走句式民歌的音乐特点。
3. 推荐学生课下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走句式民歌的特点。
(五)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了解相关民歌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演奏《走绛州》曲目,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对曲目标学习,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演唱的准确度。
《第四单元 走绛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绛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悉并演唱《走绛州》这首歌曲。
2.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绛州鼓乐的特点,感受鼓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走绛州》这首歌曲,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 难点:通过鼓乐的学习,了解绛州鼓乐的特点,并尝试在音乐中表现这种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走绛州》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鼓乐器,以便在教室上让学生亲自体验。
3. 安置教室,营建音乐学习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同砚们欣赏,并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类型的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 导入新课请同砚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曲子是山西地区的民歌?请举例。
教师总结并引出绛州民歌。
3. 学习歌曲(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情绪。
(2)教师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及绛州鼓乐的相关知识。
(3)教师教唱歌曲,请学生注意倾听歌曲节奏及音色特点。
(4)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摩并分析歌曲节奏及结构特点。
(5)学生分句学唱歌曲,教师纠正歌唱姿势,注意咬字、吐字清晰。
(6)学生完备地演唱歌曲。
4. 拓展部分(1)请学生分组搜集绛州鼓乐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展示。
(2)播放《走绛州》的伴奏音乐,学生自选动作进行律动表演。
5. 教室小结请同砚们谈学习收获及感受,并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走绛州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展现的民俗风情,培养文化自大。
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演奏走绛州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民俗风情。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如钢琴、打击乐器等。
2. 准备PPT课件,展示歌曲背景和民俗风情。
《走绛州》教案范文
《走绛州》教案范文教案主题:《走绛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走绛州》这首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PPT。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走绛州的背景,让学生对古代人的生活情况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通过展示《走绛州》的原文和翻译,并解读文中的句子结构、用词等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分析:让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4.操练:通过给学生提供一段文言文素材,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翻译,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6.作业:布置学生阅读相关文言文材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的讨论、操练和个别的辅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2.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更加有效。
初中音乐_走绛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课题】《走绛州》【执教人】【执教年级】初一年级【课型】欣赏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体验劳动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面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走绛州》,引导学生感受山西民歌音乐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音乐特点,并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山西民歌《走绛州》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1.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山西民歌《走绛州》音乐主题。
2.在音乐作品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走绛州》原是一首汉族民歌,又名《一根扁担》,流传于陕北和山西。
歌词只有两句“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要到绛州”,旋律通过重复和加衬的手法,使结构扩充成五句,使民歌情绪更欢快活泼,逼真的塑造出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挑担者的形象。
改编后的的管弦乐合奏由板胡、单簧管、钢琴、小号等先后演奏主旋律,弦乐和木鱼等打击乐加以帮衬,整个乐曲俏皮、活泼、生趣,充满情趣。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播放《开门大吉》游戏节目的片头曲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游戏?2.师生一起做听音乐猜歌名的游戏,并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编花篮》、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师总: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独具特色绚丽多彩,共同构成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山西地方民歌改变的管弦乐合奏《走绛州》。
(设计意图:利用当下最流行的娱乐节目《开门大吉》猜曲名,来引出本课的民歌主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一)初识音乐作品:1.完整的初听一遍音乐作品,思考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欢快活泼、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师总:民歌源于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走绛州教案
走绛州教案教案名称:走绛州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走绛州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2. 认识到走绛州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走绛州事件的背景;2. 了解走绛州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走绛州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引入走绛州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大概的背景,并激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
Step 2:讲解走绛州事件的背景(10分钟)通过PPT和相关历史资料,向学生介绍走绛州事件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等。
Step 3:讲解走绛州事件的过程(15分钟)继续使用PPT和历史资料,向学生详细介绍走绛州事件的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Step 4:讨论走绛州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走绛州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5: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走绛州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展望相关研究和学习的方向。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短文讨论走绛州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走绛州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入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举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
同时,在讨论环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演唱)走绛州 湘艺版
6(演唱)走绛州1、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参与走绛州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山西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走韵味”、“走形象”的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演唱和拓展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知识与技能:用轻松、欢快情绪演唱出山西民歌《走绛州》的韵味。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
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3、重点难点重点:用轻松、欢快的情绪演唱出山西民歌《走绛州》的韵味。
难点:歌曲《走绛州》衬词乐句情感和韵味的把握。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教学,感受音乐与文化1.揭示课题《走绛州》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歌曲,看到这个歌名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2.初听歌曲《走绛州》师:带着这些问题,请听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请你在歌曲中来感受什么是走绛州。
3.感受文化师:绛州是古代的地名,在今天的山西省绛县,是商业繁华之地,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交通非常不方便,人们只能不辞辛劳挑着扁担到绛州进行买卖交易。
因此就有了“担上扁担到绛州的说法”!4.感受歌曲《走绛州》(1)随乐“走恒拍”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以音乐的方式,来走一次绛州!请感受歌曲的韵律,看清楚动作就加入进来。
(律动两遍,第一遍师生合作,第二遍学生自己感受,强调颤膝的律动特点)(2)随乐“走韵味”师:走绛州当然少不了扁担,同学们扁担怎么挑?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双手随乐颤动,千万别忘了扁担软溜的形象!师:为了让大家感受更浓郁的山西风味,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道具,请拿起你身后的红绸子,往肩膀上一挑,就变成了一根软溜的扁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绛州》
教学目标:
1、感受山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山西方言随乐跟唱。
2、能学会唱《走绛州》。
3、在听赏管弦乐曲《走绛州》时, 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音乐特点,并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山西民歌《走绛州》。
重点、难点:
1、学会唱《走绛州》。
2、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3、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课前准备:
1、钢琴、课件。
2、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歌声引进西部。
2.影片简介西部。
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
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了解它们与当地的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西部放歌
1.听《黄河船夫曲》
(l)聆听
(2)跟唱
(3)表演
师:拉船的人就叫纤夫,你们带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场了吗?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绳上拉船呢?
2.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
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
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
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
(2)听听《走绛州》
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
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
(3)说说“走绛州”
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生:……
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
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
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
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
(4)学学挑担子
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
(请l—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
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
)
师:在教室里拿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
(生拿出自己带的长手巾模仿。
)
(5)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6)学唱曲谱
课件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A.这一句音比较高,不能喊叫,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B.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7)学唱歌词
A.随琴唱词。
B.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虚词衬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8)情感处理
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
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生:……
(9)扮一扮挑夫的模样
师:你们看看挑夫的打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
生:头上系着毛巾。
擦汗、挡风沙。
师:我们也来学学。
(10)表演
老师和全班同学系着头巾,挑着担子,边唱边表演走绛州。
三、采风归来
1.拓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呢?
2.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都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