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挂图,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梅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二、数学就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身边。
谁来说说你认识几个小朋友?你家有几口人?学生边数,师边板书数字。
你认识这些数字吗?三、认真观察,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画面——海底世界。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海底世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3.7加几(几加7)的进位加法
4.6加几(几加6)的进位加法
5.“十几减9”的退பைடு நூலகம்减法
6.“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7.“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8.“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重点:且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究新知。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学生根据已经具备和数数经验,很容易数出有11只和20只,而且会出现一个一个数,两个数不同的方法,这些经验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探究,同样在教学“12+3“时,直接让学生想办法来计算。
2.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难点:会理解算法,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破十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1.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后,教师要让学生先自己想,然后借助小棒学具来摆一摆,发现“点数法”、“破十法”等多样化的算法再互相交流,在交流和对比的基础上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以具体物体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第二单元
分类比较
对物体分类
比较物体
重点:按指定标准对物体正确分类,比较物体的一般方法
难点:怎样自定标准对物体分类,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
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基础,是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统计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的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起看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欢迎查阅!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目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来的含义,体验合的方法,并通过摆出的花片学习2和2组成4.活动二,5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5个的活动要求.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在学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5的组成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出1和4,2和3这两个组成式.活动三:6的组成.在学生学会了5的组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出6的组成式.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归纳4—6各数的组成式的过程.2.理解和体会合的方法,学会6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掌握2—6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分与合的方法,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二.学情分析(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具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圆片为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二)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1.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2.猜数:一个数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几?3.用我们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话: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好吗?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学生热烈鼓掌)同学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谁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把分开的两个手合在一起说得真好!看来只有把分开的两手合在一起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合成.[说明:通过鼓掌,使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意义.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一)学生动手操作合的过程,学习4的合成.拿出2个蓝色圆片和2个红色圆片,合起来有几个圆片?(1)放手让学生活动,教师适当引导.(2)全班反馈,交流摆的结果.使学生知道两种颜色的圆片摆的先后不一样,结果相同.教师讲解:2合2合起来是4,并写出表达式.结合学生的表达,板书_(3)把两种颜色的圆片分出来.(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4个.(5)交流拿的方法,总结让学生知道,无论哪的是哪种颜色的圆片他们的顺序如何,都是1和3合起来是4个.谁还可以说出几和几合成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同学们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合成.3.比较两种分法提问:观察这两种分法,同学们们有什么发现?(分成的2个数交换了位置)教师小结:当我们找到一种分法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种分法.(二)探索5.6的合成.1.师:同学们们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合成学会了.下面拿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5.(1)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摆两种颜色的圆片,探究5的合成)(2)让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3)小组长归纳汇报探索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4)去掉圆片的颜色,使学生归纳几和几合成5.(5)选择好的方法记5的组成.2.拿出两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6个.(方法如5的合成)[说明: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长.通过摆圆片.〝手势法〞的练习,学生能有序的记忆.]四.游戏活动,运用巩固1.〝轻松入门〞:看图填空.(1)学生自己完成填空.(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并说出2.3的合成.(3)先摆一摆,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4)请学生说出2和3的分与合.2.〝快乐学习〞:填一填3.〝小试牛刀〞:看图画一画4.数学游戏:教师说游戏规则,同桌之间经行.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以游戏巩固,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整揭示课题:6以内数的合成)2.回家把6以内各数的合成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师: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把今天学的和做的游戏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好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再次得到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地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延伸到生活.)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2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2.出示挂图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感知分类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二)明确分类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3.讨论.汇报.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3.汇报交流.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四.巩固新知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板演)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4.做练习六第3题.(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五.展示提高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3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1.导语: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2.讲述连加的含义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⑵小棒图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⑷小三角形图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5.巩固练习2+2+4=?5+0+3=?6.结束语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单元主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旨在通过创意拼搭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拼搭场景引入,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3.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并能正确辨认基本的二维图形。
2.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1.理解图形的特征,并能在实际拼搭中灵活运用。
2.区分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欲望。
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准确地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淄川区北关小学刁红英第九单元雪山乐园——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教材运用综合的活动场景——雪山乐园,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顾整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统计初步知识。
教材用一个涵盖了整册知识的十分综合的活动场景——雪山乐园提供线索,通过解决“主题情境”、“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中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
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所知、所能、所会有清楚地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复习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具有明显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情境图。
在这一情境图中,涵盖了本册教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大领域各个单元的所有内容。
第二部分是根据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按知识板块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回顾与整理的内容。
采取引导、提示、点拨、指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回顾与思考,目的是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提供的线索,对各单元中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第三部分是配合回顾与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复习与整理在这里得到具体落实,以此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按知识板块进行回顾整理。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7淄川区北关小学张丽杰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低年级学生运动会中的“报名”、“领饮料”、“投沙包比赛”、“赛跑分组”、“领奖”等为素材,提供丰富的直观信息,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上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在知识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编排方式,而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别放在两个信息窗内,教材只安排了9+6、6+9和16-9、11-3进行合作,探索学习基本的口算方法,把其余内容安排在自主练习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的口算方法完成全部内容。
教材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多种算法。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信息窗1和3是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信息窗2和4分别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信息窗5又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一个信息窗是“参加运动会报名”,通过提出“需要写多少码?”的问题,引出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方法的探索,并通过自主练习进行巩固。
第二个信息窗是“领材料”,通过解决“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巩固加法的口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是“投沙包比赛”,借助“谁赢了?”的问题,探索20以内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在自主练习中加强巩固。
第四个信息窗解决“赛跑分组”情景中引出的“怎样分组?”等有关问题,加强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巩固算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上数学全册教案及反思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案学科:数学年级:任课教师: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 3+9 9+7 9+9 9+()=15 ()+9=179+2 9+6 9+4 2+9 9+( )=14 ( )+9=13(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出示P2的主题图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师:你想提问题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
)师:阿姨的气球好漂亮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17-9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
17-9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
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预设:算法一:9+8=17 17-9=8算法二:10-9=1 1+7=8星级评级标准:1算法多样2.说清楚算法3.听清楚同伴的算法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8个。
17-9= 17-9=8(个)5、应用方法:过渡:公园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呢,我们去看看,来了几名小男生,几名小女生呢?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男生?一、及时达标出示课题: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 4. 理解1~10各数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
号意识。
教学内容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 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 5以内各数
2.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 3.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1.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 呈现,借助摘苹果的情 境,苹果数量逐步减少 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 关0的问题
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2021/6/4
30
学习目标
• 1.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比较的
一般方法。
• 2.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
物品进行分类。
• 3.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多少、大小、轻重
、高矮等。
• 4. 自己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
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 的想法。
二是新增“智慧广场”专题,低年级段每册安排2个,旨
在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凸显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长聪明才智。一年
级上册安排的内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专题一
是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专题二是借助直观图解决移
多补少问题。这两个专题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
类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建议
• 2.让学生充分操作,积累活动经验。
• 《新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
程、结果的关系。
• 在学习窗口2“比较”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动手先去探
究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找到比较的一般方 法:如可以一端对齐比较、用手拃一拃、用长尺子量一量 、用手掂一掂、看一看等。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比较 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积累学 习数学的经验。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漂亮的粘贴画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漂亮的粘贴画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漂亮的粘贴画一一 11~20 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制作粘贴画活动,认识11~20的数,并能正确书写和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学生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认识 11~20 各数,理解数的意义、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通过漂亮的粘贴画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认识这些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的物体个数。
2.掌握 11~20 各数的顺序、大小。
3.理解 11~20 各数的组成,会读写这些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 个一是 1 个十”。
3.在数数、读数、写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粘贴画活动,熟练掌握11~20的数的顺序和数量关系。
3.情感目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数的顺序。
2.正确书写和读出1120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掌握数的组成。
2.理解1120的数的顺序和数量关系,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数字的抽象概念理解有限,但对具体、形象的操作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1、主要是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2、能辨认基本的立体图形。
3、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培养统计意识。
在数学思考这一维度1、在认识20以内的数过程中,初步形成数感。
2、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形成探索和估算的意识。
3、在认识几何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1、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在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3、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1、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二)、内容标准:新课标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阐述了各自的内容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1、在现实情境中熟练认、读、写2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3、认识><=的含义以及个位和十位。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1、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求等立体图形。
2、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通过实践活动1、加深对20 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知识的理解。
二、说教材(一)、编写特点青岛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素材内容新颖、丰富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且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比如:我换牙了是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6到10,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走进花果山”的主题,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6~10 各数,会正确地数、读、写这些数。
2.让学生认识 6 - 10 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6 - 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掌握 6 - 10 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 - 10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6~10 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和基本的加减法已有初步认识,但对6到10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走进花果山”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智慧广场内容。
主要旨在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重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重复加法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重复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发现简单的重复问题,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能够理解重复加法的含义,掌握简单的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学生能够体会重复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复加法的概念,掌握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现简单的重复问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重复问题的本质,找准重复部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将重复加法的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重复问题的规律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重复问题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对青岛版数学教材的分析新教材的亮点:第一次接触到青岛版教材,感觉眼前一亮,它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
这是其它教材所不具备的特点。
如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设计了“走进花果山”这一情境串,呈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猴子的活动画面,这一呈现方式如同连环画,情节有联系,童趣性强,学生乐于接受,他们随着自己喜欢的画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探究知识的境界。
有联系的情境串中又引出相关的知识串,做到了情境、知识交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再就是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
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构建了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如《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再细分大数加小数,小数加大数,而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合在一起编排;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是整合在一起编排。
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探索空间。
再就是教材非常注重过程评价,将《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情感。
教材每个单元后都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
在书中最后一页还设计了“对话专页”,不仅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好的落实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了以上所说的与众不同教材中还出现了其它教材所没有的几个较时髦的名词:信息窗(如信息窗一、信息窗二,一个信息窗就表示一小节);每个信息窗又分为红点(表示新授知识)、绿点(表示巩固应用拓展内容)、问题口袋三部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上册教材总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数与代数(第一、三、五、七单元);空间与图形(第四、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二、八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找着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总复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教
学
内
容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数与代数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认识位置、认识图形。
3、统计与概率包括:分类与比较。
4、实践与活动:找找周围的数、智慧广场、分积木。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你说我讲”,体现了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初步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评价的多元化。
每个单元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方面的自我评价。
4、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建立一种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1、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充分利用学具、课件,加强动手操作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教学过程要开放灵活,组织形式要宽松、民主、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3、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海底世界──数数》教材赏析胶州实验小学王清华【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开篇第2、3页】【编写特色】《数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开篇,是小学生入学后第一堂课的内容。
学生带着热情和好奇走进教室,他们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要学些什么、该怎样学。
所以,第一堂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教材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海底世界”的素材,能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学习数学。
深入教材,可以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以儿童画“海底世界”为素材,呈现出在神秘的深蓝色大海里,有遨游海底的潜水员,有巨大的鲸鱼,美丽的鱼群,有可爱的水母、螃蟹,有漂亮的海星,还有学生喜欢的小乌龟……富有童趣的画面能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第一节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海底世界”这幅图不仅为学生数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素材的设计也别巨匠心。
图中生物种类不同,位置分布分上下、左右和前后。
鱼儿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等。
这样在数各种海底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自然渗透分类、方位、大小、多少、比较、统计等知识,从而使本节内容的教学突破简单数数的禁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数学韵味。
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准备怎么数?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生物种类、所在位置或者大小、颜色等来分类数数,渗透分类的思想;通过引领学生对数数结果的整理、分析和交流,初步体验统计的思想方法。
这样,在数数活动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开始生根发芽。
三、体现“数”的价值,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体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1、2、3、4……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些数的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上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20以内进位加法基础是10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因此在教学1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时候就要把数的组成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在学生了解了数的组成后,再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加强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尊重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培养学生有个性地学习。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精选练习题,练习形式丰富多彩,练习过程中承认差别,开始只要求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再逐步要求迅速,练习方法由看卡片口算过渡到听
一、全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本区使用的数学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包括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第一、三、五、七单元);空间图形: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第四、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分类与比较(第二单元);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智慧广场、分积木。在第一单元前面安排了准备课数数,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
三、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青岛版教材富有创意地采取“情境串”的编写体例,旨在通过情境串引出问题串,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如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保持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是用好青岛版教材的关键所在。情境串只是教材的一种呈现形式,使用了青岛版教材,并不等于就是实施了情境串教学,真正意义的情境串教学需要抓住每一个信息窗的本质,及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生动的数学思维之中。青岛版教材是一个科学的信息系统,每个单元中的各个信息窗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着的,这种联系正是“情境串”和其引出的“问题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定的生活场境,尽可能多的让信息窗中的每一条信息都能还原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引发其浓厚的数学兴趣,促使他们尽快地从感性的生活场景走进理性的数学情景。如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采用“活化”情境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运动会报名摸拟表演,在摸拟表演中实现角色转换,仿佛自己就在报名,使他们从一个“观众”的角色迅速转变为情境中的一员。在学生积累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提出“需要写多少个号码呢”这一问题,引领他们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知道了”等问题,及时引入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这样,学生搜集的信息才是真实的,提出的问题才是现实的,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学生只有解决这样的问题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这样的情境效益才是最佳的。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对青岛版数学教材的分析新教材的亮点:第一次接触到青岛版教材,感觉眼前一亮,它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
这是其它教材所不具备的特点。
如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设计了“走进花果山”这一情境串,呈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猴子的活动画面,这一呈现方式如同连环画,情节有联系,童趣性强,学生乐于接受,他们随着自己喜欢的画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探究知识的境界。
有联系的情境串中又引出相关的知识串,做到了情境、知识交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再就是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
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构建了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如《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再细分大数加小数,小数加大数,而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合在一起编排;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是整合在一起编排。
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探索空间。
再就是教材非常注重过程评价,将《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情感。
教材每个单元后都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
在书中最后一页还设计了“对话专页”,不仅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好的落实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了以上所说的与众不同教材中还出现了其它教材所没有的几个较时髦的名词:信息窗(如信息窗一、信息窗二,一个信息窗就表示一小节);每个信息窗又分为红点(表示新授知识)、绿点(表示巩固应用拓展内容)、问题口袋三部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上册教材总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数与代数(第一、三、五、七单元);空间与图形(第四、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二、八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找着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海底世界──数数》教材赏析胶州实验小学王清华【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开篇第2、3页】【编写特色】《数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开篇,是小学生入学后第一堂课的内容。
学生带着热情和好奇走进教室,他们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要学些什么、该怎样学。
所以,第一堂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教材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海底世界”的素材,能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学习数学。
深入教材,可以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以儿童画“海底世界”为素材,呈现出在神秘的深蓝色大海里,有遨游海底的潜水员,有巨大的鲸鱼,美丽的鱼群,有可爱的水母、螃蟹,有漂亮的海星,还有学生喜欢的小乌龟……富有童趣的画面能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第一节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海底世界”这幅图不仅为学生数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素材的设计也别巨匠心。
图中生物种类不同,位置分布分上下、左右和前后。
鱼儿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等。
这样在数各种海底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自然渗透分类、方位、大小、多少、比较、统计等知识,从而使本节内容的教学突破简单数数的禁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数学韵味。
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准备怎么数?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生物种类、所在位置或者大小、颜色等来分类数数,渗透分类的思想;通过引领学生对数数结果的整理、分析和交流,初步体验统计的思想方法。
这样,在数数活动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开始生根发芽。
三、体现“数”的价值,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体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1、2、3、4……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些数的意义。
本节内容呈现的“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有序,有的无序,让学生在“海底世界”里数数,可以把“物”与“数”对应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属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差异,全面了解学生记数、方位、分类、大小、位置、比较、图形及观察、动手、表达等多方面的已有经验,为后面的教学确定合适的起点,为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赏析胶州市实验小学巩汉娥【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第4页】【编写特色】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孩子们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也有些许的不安。
“科技小组活动”这个素材,在让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学校生活,并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除了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是该素材特别符合入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一、选择的题材符合新生特点对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玩了。
在该素材的信息窗中,会跑的遥控小坦克、高高飞翔的小飞机、腾空而起的小火箭……这些好玩又新奇的玩具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使他们对上学不再恐慌和紧张,而是产生了交流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提供了可能。
二、选择的场景符合新生特点场景设置在开阔的室外,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感到放松和愉快,而且画面色彩明快,人物表情夸张,就连太阳也充满了笑容。
这样美丽热闹、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画面无疑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
开放性的场景和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相得益彰,使学生轻松快乐地融入到活动中。
三、问题设计符合新生特点一年级的新生,识字量很少,因此在本素材中,很多问题都运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这样既照顾了他们不识字的不足,又令他们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
而且,在“你说我讲”的环节中,用了如“你能摆出1、2、3、4、5吗?”“这些数怎么写呢?”,用这样一些开放性的,亲切的象商量式的语言来提问题,从语气上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因而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探究。
《分类与比较》教材赏析胶州市实验小学王霞【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2,第24页、第27页】【编写特色】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教材在编写《妈妈的小帮手》时,选取了“帮妈妈整理衣服”“帮妈妈放衣服’为素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生活场景,即提高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又能更好的综合所学数学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提高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教材呈现了“帮妈妈整理衣服”“帮妈妈放衣服’的情境图,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由、自主的观察、操作、尝试。
因而对新知识得以清晰、全面的认识和巩固.从而积极的投入到自主探究中,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学到了新知识,并应用于生活,提高了学生数学的观察、比较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等数学素养二、感受分类、比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课在解决“帮妈妈整理衣服”“怎么整理呢”这些问题,感受分类的重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帮妈妈放衣服”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比较“厚薄”、“长短”。
三、从解决问题入手,使学生体验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同时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把分类、比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融为一体,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比较、分析、操作,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怎样获取方法,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一方法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这样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了智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比较、分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是通过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而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由比较和分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体验,也为学生增加了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教材赏析青岛山东路小学潘晓莉【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第34、35页】【编写特色】该情境图通过连环画的形式,描述了几个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展示数字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借助问题“树上还有几个桃子”和“岸上还有几只青蛙”引入对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减法的学习。
一、把连环画数学化,画面内容专一,针对性强画面色彩鲜艳,并且没有与减法学习无关的信息,画面中的内容:花果山上的猴子、树上的桃子、花、蝴蝶、青蛙,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减法要用到的数学信息,利于学生观察,使学生能专注于减法的研究。
二、借助连环画引导学生想象减法过程四幅图连续呈现,使学生由此想象画面外的内容。
由第一幅图树上5个桃子到第二幅图树上2个桃子,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子摘走3个桃子的过程,解决“树上还剩几个桃子”的问题,体会5-3=2;由第三幅图篮子里3个桃子到第四幅图篮子里没有桃子,引导学生想象篮子打翻丢了桃子的过程,体会3-3=0;由第三幅图岸边2只青蛙到第四幅图岸边的青蛙不见了,引导学生想象2只青蛙被小猴子吓跑的过程,解决“岸上还有几只青蛙”的问题,体会2-2=0。
以连环画的形式,不仅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借此体会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认识位置》教材赏析青岛李沧路小学王静【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第70页】【编写特色】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引入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本情境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借助学生熟悉的小朋友“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画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学生喜欢的“石头、剪子、布”游戏引入课题,创设了一个既熟悉又有趣的游戏情境,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很快学生从玩游戏中就发现了问题:上下、前后、左右,如何分清呢?这一问题引入了对新知识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判断左右方位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为此,经验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写字、走路是孩子每天都做,再熟悉不过的了。
红点问题: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教材在编写上就是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目的也在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方位知识。
例题与情境图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即由图引出左右问题——然后通过学生的经验知道左与右——再回到图中做游戏体验左右——最后再通过列举生活中其他事例深化对左右的认识。
三、与其他版本教材相比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方面的优势现在不少教材的编写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
更多的是把生活素材浓缩地再现于课堂,通过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体验、感知方位,认识方位。
但青岛版教材的编写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新课,引出问题,这样编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
《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赏析黄岛区实验小学丁明花【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76页、77页】【编写特色】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欢迎海鸥回来的情境,借助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入对11——20各数的认识。
一、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注重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充分利用小棒摆一摆,捆一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的建立起1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二、操作方法多样化,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教材呈现的学具操作有摆小木块、拨计数器、捆小棒,借助不同学具的操作,加深学生对个位和十位上数的意义的理解,使头脑中建立起的表象更加丰富生动。
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感悟计数单位“十”产生的必要性。
三、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教材“自主练习”中的习题提供的素材有助于练习估算,学生还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素材进行估计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认识图形》教材赏析黄岛区实验小学刘晓娜【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第87-89页】【编写特色】认识图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