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简述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教学中教案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教学中,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工具。
教案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指导和实施过程的具体记录和说明。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本文将说明在教学中教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案教学的目标就是教育的目的,指导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达到教育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必须明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目标来设计教案。
选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案设计应具有系统性教案设计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
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关注教学中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的联系和关系。
因此,教案设计应具有系统性,设计流程要清晰,教学内容和方法之间要有明确的关系,不仅能够落实每一环节的教学步骤,还要为学生提供一条明确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建立知识的有机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整体掌握。
三、教案设计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应该采用生动的比喻、故事、童话等多种形式加以讲解。
对于一些操作性的知识,应该采用讲解加上动手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
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基于网络的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四、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并针对这些知识点和技能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进行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抽象和过于复杂的知识点。
同时,教学内容要与现实和实践相联系,强调可操作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五、注重教学资源及方法的改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中的资源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网络、多媒体等。
同时,要及时关注教学方法的最新变化和科技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1.教案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其他教学方法、媒介、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可写可不写,关系不大。
2.教学目标必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写,这是考试的要求。
三个维度的目标必须区分开,不能把本来属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写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切记!教学目标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不能按照“让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等方式表述。
3.教学重点必须和教学目标一致。
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可以是教学重点,也可以不是。
要根据你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
4.教学过程从导入开始,到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过程设计不包括板书设计)这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要注意有针对性,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有密切联系,没有什么联系的导入是不理想的。
此外导入要有趣味性,目的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问题入手。
5.教学过程不能过于简洁,要有具体内容,把教师的活动安排以及主要的内容要说清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详细一些。
6.教案不能采取师生对话的方式,如下。
这是课堂实录,不是教案。
课堂实录是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呈现,而教案是在教学活动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中公辅导材料提供的部分教案从形式上就是错误的。
下面的教案是比较规范的例子。
设计理念和教材分析不属于教案的组成部分,我没有去掉,是因为考试时可能让大家设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大家在说明理由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些设计理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内心需要为出发点,调动各种器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全过程。
1、简述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1、简述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答: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减少、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所以,在实施教学活动前,必须对整个教学进程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合理的设计。
教学设计既要为教师的教学实施着想,更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往的备课,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关注得并不多。
而现代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3、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
因此,对教材规定的挖掘、迁移、深化和综合,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和基础“接轨”,是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重要方面。
4、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
其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才能体现学习者“学习主体”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研究和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5.教学设计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 )学科特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地位和教学特点2 )学生特点──学生学习身心特征、知识结构3 )教学目标──学习完成后,能做些什么4 )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设施、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5 )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6 )教学效果──反馈、评价、调控7 )教学匹配──专业知识、技能是否与学生学习需要相匹配2、请结合《谋而后动——初中思品课教学的规范设计》所学理论,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反思(不少于600字)。
教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要素

教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要素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教学而编制的一项重要工具。
良好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注意事项和要素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注意事项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基础。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尽量使目标达到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结合教材内容,选取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3. 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安排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适当安排复习和巩固环节,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5. 设计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小测、作业、考试、讨论等多种形式,但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
二、教案的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2. 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应用。
3.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学方法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适当安排复习和巩固环节。
5. 教学评价: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制作教案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制作教案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制作教案设计时要注意的方面有以下几点: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制作教案设计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相匹配。
2. 教学内容:教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材和资源,并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时间分配。
3.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4. 教学活动:教案设计需要包含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评估方式:教案设计应考虑适当的评估方式,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评估任务,如作业、考试、项目等,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6. 不同学生的需求:教案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
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如分层教学、扩展学习、辅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 教学资源:教案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准备。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材料、多媒体资源和其他教学工具,以支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之,制作教案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评估方式、学生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

1、教学设计注意的基本问题?(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教学目标表述要清晰、准确、具体,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
(2)、确定教学起点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3)、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教科书中,必须经过教师的选择、组织、加工才能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并最终内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识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不同类型的知识,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4)、教学时间设计设计教学要充分了解、研究教学时间,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5)、教学设施设计教学措施设计要科学、合理、有效。
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用、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调控等方面内容。
(6)、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采用的具体方式有: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和各种测试等、教师要根据评价的目标、性质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和选取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及时这一基本准则。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学生:◆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懂得Visual Basic的启动、窗口、保存工程和退出。
◆ 懂得数据的类型和变量申明不足之处:◆ 打字速度不是很快◆ 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够强◆ 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要素不是很熟练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打字速度和打字正确率◆ 理解并能动手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的画圆小程序◆ 掌握InputBox 函数和其它常用的数学函数的运用方法 ◆ 了解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修改画圆程序,实现设计的小软件的交互性 ◆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思想教学难点:◆ InputBox 函数的使用◆ 常用的数学函数Abs(x), Sqr(x), Int(x)和Rnd(X)的使用教学过程: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引入设计新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常用的数学函数的使用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
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教案设计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和实施方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清晰教案的第一要素就是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不清晰,整个教案就会失去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同时要注意简洁、明确,符合课程要求,有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指教师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所要达到的结果。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从教材和课程目标两方面入手,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测量、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目标,以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和学生的自我评估。
三、教学策略不合理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高效、有效地传授知识的方案、方法和措施。
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用适合的策略,同时要注意灵活、多样和可行性。
四、教学流程不合理教学流程是指教师安排课堂环节的顺序、时间以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在教学流程的制定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安排适当的课堂环节,同时要注意教学态度、语言、声音、表情等方面的细节,以使教学流程具有合理性、易行性和学生参与性。
五、教学评价不科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总结。
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以证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要注意评价方式、标准、公正性、客观性和建设性。
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策略不合理、教学流程不合理和教学评价不科学。
只有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仔细研究教学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注意事项

一、明确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3. 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从基础知识到综合运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紧跟社会发展,满足学生需求。
3. 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4. 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1. 教学过程应合理划分,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2. 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4. 教学过程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理运用教学手段1.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增强教学效果。
2. 运用教学手段应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避免喧宾夺主。
3. 运用教学手段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教学方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策略。
2. 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六、加强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3.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
总之,制定教学设计方案时,教师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学生个体差异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以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只有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方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把握教材。
教材内容是任务所要完成的对象,也是设计任务的依托。
教材内容如何把握,直接关系到任务完成质量的高低。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真正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优化教材,活化教材,这样才能设计出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任务。
我认为把握教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筛选语言信息。
教师要懂得如何从教材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适合设计任务的对象。
第二,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根据语言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任务形式。
二、把握学生。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设计出有利于他们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信息。
三、把握任务。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
这里的目标是指,学生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各位老师:我整理了一些在做教学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发给大家仅供参考。
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注意问题1.教学设计注意问题首先要使用新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的项目应全面,本次要求教学设计中的重点是说明课型、教学目标(详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详细)、教学过程(详细)。
注意以下几点:(1)课型是否教学内容特点或教学过程特点符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是否有对该课型的分析。
(近年来教研室推广课型见附件1)(2)教学目标(关注描述方式:条件+行为动词+结果,如能根据照明布线示意图完成线槽线管的敷设及器件的定位)(3)教学策略的描述(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描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5)教学过程(是否有时间分配,每一教学阶段安排是否有对应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与前面的教学目标相对应,专家一般只听一节课,这一节课如何体现达成了部分教学目标?)2.教学课件注意问题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最好能在上课课件上显示出来;关键内容、重点内容要展示在课件中。
附1:附2:一、“教学目标”叙写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叙写反映(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
其规范表述(四个方面):(一)行为主体学生化。
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
如:“学生能……”。
不能出现“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会做什么”这类句式,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二)行为动词多样化。
尽可能是可可观察、可检测、可评价的。
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等。
尽量避免用“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含糊的词语来陈述目标(这些词语是描述心理变化的,难以检测)。
(三)行为条件情景化。
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该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处理好5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所谓“全”的问题,就是要全面落实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此,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
但是这一四维目标,属于引导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而并非是引导每一节课设计的具体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参照上述目标,进一步把它们进行分解、细化,从而生成具有更强教学导向作用的微观目标。
二、深——确保学生的学习到位所谓“深”的问题,就是要考虑数学内容的学习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
前面提到,数学学习有不同的类型,有知识学习,有概念学习,有规则学习,也有问题解决,但每一类学习都有其理想的终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数学知识学习的理想终点是在需要时能够回忆起来,概念、规则、问题解决等数学技能的学习一般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数学问题为终点,而思维方法的学习以能够自觉、熟练地运用乃至创造为终点。
数学学习不能达到其理想终点,就意味着学习不到位,没有完成课程或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奇数、偶数”概念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仅仅能够辨别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这并不代表学习任务已经完成,而如果能够举出奇数、偶数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实例、设计运用这两个概念的情境,则标志着学习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三、优——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所谓“优”的问题,就是要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和教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以最少“付出”达到既定目标。
本质上,数学教学包括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
在这其中,“学”为根本,“教”为手段。
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环境的创设等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情况1.了解学生的背景和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背景,以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设计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相关、实践性强的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设计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4.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应该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
还应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5.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步骤,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进程。
可以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扎实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6.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设计需要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7.总结和回顾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应该安排适当的总结和回顾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可以采用提问、小结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
教学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有效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和注意事项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2 、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3、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指导学生要规范和约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恶、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4、导入合理,要善于吸引学生。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6、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板书要起到纲要信号的作用。
总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有效教学设计要经过的过程如下:学习需要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
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
学习内容分析即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
学生的心理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进行的全部思维过程,这种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学习内容。
有效分析学习内容,可以为教学序列的安排提供更多的指导。
学习者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篇一: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到教学设计,大家太熟悉了,从我们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和它打上交道,我在准备这个稿子时在百度里输入“教学设计”四个字,出来的结果有3690万条,可见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我们在一线遇到的一些想不到的问题,或者说是平时不注意的问题。
借着太原市第一届教学设计大赛,要出一本“优秀教学设计”集,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一些人是参与了这项活动的,这本书中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本次大赛我县共参与了45份教学设计,而一等奖的只有4名(语数各两名)。
我想在皮皮上(格式)问题不大了(不是没有了),但在瓤瓤里(书写内容)上问题依旧很大(甚至可以说非常大),原因来自多方面:如三维目标不全面、不具体、不可测;如目标的表述不规范;如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培训与指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单元教学首页按照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的表格来看,共分为两大块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教学目标”。
由于教学目标我们还要在课时首页重点讲,所以我们这里只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中的两块内容——“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老师们平时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呢?第一,不知道具体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二,从教参中抄写“单元概要”,而且抄得很有理,教参还能出错啊!其实这部分内容是在我们的学科是应该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写法。
要说明属于课程标准哪部分的内容,要列出课标中相对应内容的具体要求,最好将对应的条款都写出。
要写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及前后联系,能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并初步理解编者的意图。
能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主要的教学建议。
2、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特别是要能够结合本县本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真实状况,如果能列出具体的数据更好。
教师非常认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反映了教师正在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教案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教案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编写一份优质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
本文将从教案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注意问题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内容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是教案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学评价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科学、客观、公正。
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技巧指导1. 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
重点内容应该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难点内容应该得到重点突破。
合理分配时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2. 注重启发性教学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大学教案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大学教案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教案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教案的编写要点1.明确教学目标:教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2.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确保教学步骤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每个教学步骤的目的和内容,避免出现教学过程中的断档和冗余。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4.注重评价与反馈: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该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教学目标不明确: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对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
这样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和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编写教案之前,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融入到教案的每个环节。
2.教学步骤不合理: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教学步骤不够连贯和合理。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和迷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编写教案之前,仔细规划每个教学步骤的内容和目的,确保教学步骤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3.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编写教案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如同一个脚本由不同的演员来演,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一样,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讲授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对教材的深入把握、学情的科学分析以及对自身教学风格的有效评估。
要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必须要求教者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
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系统要素进行精心设计与组合, 才有可能整体优化,收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最终教学目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观。
一、教学设计要立足学情 , 找到教学的原起点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
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找到教学的原起点。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注重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通过创设真实、感人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 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引发学生学有所思。
案例:一节“完美”的课(吴铭《为什么还要上这节课》)在北京的一所很好的学校里,英美教育专家正在教室里听课。
讲课的是一位特级教师。
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也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并能逐渐让学生把教师看做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更多的共鸣。
由此,我觉得新课堂应该是孕育情感,张扬情感,放飞情感,激流涌动的天地,那里应该有五彩的云朵,辽阔的大草原,勤劳淳朴能干的农民,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各路英豪……如何去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课堂教学设计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外,更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1、要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快乐中和互动中达到教学效果。
这个原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最主要原则。
我任教的班上有几个拼音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如果按照一般同年级教学模式,势必会丢落掉这为数不少的几个人。
为此,在新学期之初,我就把这几名同学进行了分散排座,每节阅读课的时间适当放长,采用小组帮扶策略,帮助这几名学生共同进步。
五周时间过去了,这几名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效果初步显现。
同时,同学们的集体意识也增强了。
2、要做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乐于让学生接受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
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第一篇:教学设计注意事项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1.教案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其他教学方法、媒介、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可写可不写,关系不大。
2.教学目标必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写,这是考试的要求。
三个维度的目标必须区分开,不能把本来属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写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切记!教学目标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不能按照“让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等方式表述。
3.教学重点必须和教学目标一致。
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可以是教学重点,也可以不是。
要根据你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
4.教学过程从导入开始,到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过程设计不包括板书设计)这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要注意有针对性,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有密切联系,没有什么联系的导入是不理想的。
此外导入要有趣味性,目的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问题入手。
5.教学过程不能过于简洁,要有具体内容,把教师的活动安排以及主要的内容要说清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详细一些。
6.教案不能采取师生对话的方式,如下。
这是课堂实录,不是教案。
课堂实录是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呈现,而教案是在教学活动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中公辅导材料提供的部分教案从形式上就是错误的。
下面的教案是比较规范的例子。
设计理念和教材分析不属于教案的组成部分,我没有去掉,是因为考试时可能让大家设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大家在说明理由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些设计理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内心需要为出发点,调动各种器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简述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答:一.教学设计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 )学科特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地位和教学特点
2 )学生特点──学生学习身心特征、知识结构
3 )教学目标──学习完成后,能做些什么
4 )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设施、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6 )教学效果──反馈、评价、调控
7 )教学匹配──专业知识、技能是否与学生学习需要相匹配
二.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和优化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估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体教学系统中,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程序性和连续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性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一是要符合主客观条件。
二是具有操作性。
三,应把握的程序
(1)“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的设计问题;
(2)“我如何去那里”?即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问题;
(3)“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教学评价问题。
第二题:请结合《谋而后动——初中思品课教学的规范设计》所学理论,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反思(不少于600字)。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教学设计反思
一、概述
1.教材与学情特点: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框题。
是在对自尊自信以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立,学会自立的方法,走自立之路,做自立自强之人。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
初中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为将来走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内容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认识自立;二是学会自立;三是走向自立。
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教学处理过程中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4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自立的精神
2、能力: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
3、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初中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2、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对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与发展,而学生的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在情境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激发自立自强的愿望,在实践中自我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并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及时交流,鼓励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方法:
本课通过问题教学.讨论法.情境体验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讨论、实践等方法,在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3.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