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解析:选D。修:恢复。
7.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⑥D.①③⑤
解析:选A。④⑤两句是讲管仲在齐国施政以及其主张平易而容易实施,没有表现鲍叔牙“能知人”,可以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贬斥,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这是没有遇到时机。
(2)百姓想要的,趁机给百姓;百姓认为不好的,趁机去掉。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参考译文:
什么叫有过错而不听忠臣劝告?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管仲在辅佐他。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桓公到他家去问候说:“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政事不可以问我了,虽然如此,我听说过,了解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君主,了解儿子没有谁比得上父亲。你还是试着按你的想法来决定吧。”齐桓公说:“鲍叔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的为人,强硬固执而且凶悍。刚硬就会粗暴地侵犯民众,固执就会不得民心,凶悍就会使下级不听他指挥。他的心里什么都不害怕,不是辅佐霸王的人。”齐桓公说:“那么竖刁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所谓的人情就是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您爱忌妒而且喜好女色,竖刁就阉割自己来为您治理内官。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真心)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卫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齐国与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他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忠爱,又怎么能忠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易牙为您管理伙食,您说您所没有品尝过的唯有人肉了,易牙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品尝,这您是知道的。人之常情是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今他蒸了自己的儿子作为菜肴献给您,自己的儿子他都不爱,又怎么能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管仲说:“隰朋可以。他的为人,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强,就足以用作群臣的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淡泊寡欲就能治理民众;很守信用就能亲近邻国。这种人就是霸王的辅佐,您还是任用他吧。”齐桓公说:“好的。”过了一年,管仲死了,齐桓公就不任用隰朋而任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事三年,齐桓公到南方的堂阜去游玩,竖刁便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齐桓公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公族所守的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合:会合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
C.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但齐桓公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分财分利时管仲经常多分给自己,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因为他知道管仲穷困且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供养。鲍叔牙给处在逆境的管仲以理解和支持,管仲亦视鲍叔牙为知己,二人友情,世称“管鲍之交”。
C.管仲相齐,能够顺应民心,利用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取得了突出政绩。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三人就联合作乱,派人严守,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三个月都没人去收尸。
解析:选D。“派人严守”的意思原文中没有。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B.然孔子小之
C.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贵轻重
解析:选A。A.使动,使……富、使……强;B.意动,以……为小;C.意动,以……为羞、以……为耻;D.意动,以……为贵。
5.与“管仲既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吾幽囚受辱B.岂管仲之谓乎
C.管仲之谋也D.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C.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负,占便宜
D.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
解析:选D。游:交际,交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选B。B.介词,表被动/动词,“显露”。A.介词,“替”;C.连词,表转折,“可是”;D.语气助词,不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B.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C.吾尝三战三走
D.岂以为周道衰微
解析:选D。A.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B.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C.古义:逃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富国强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适君之故 适:迎合
B.少欲则能临其众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与:任用
D.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馁:饥饿
解析:选B。临:治理,管理。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选A。A项都是语气词,还是。B项,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C项,介词,给,替/语气词;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
(2)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
(3)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
到了门外。所以齐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被臣子杀死,而崇高的名声也丧失了,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不听管仲的话的过错啊。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
四、语言表达
14.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面的句子,再举一组人物的事例,构成排比句。
鲍叔牙与管仲的交往是一种无私,正是有了这种无私,才有了齐国的政治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管仲通货积财,富可敌国,国人不以为奢侈,这是因为他善于治理国家,在他死后,齐国不改变他的政策,保持了强国地位。
解析:选D。D项,“通货积财”是指治理国家,不是说管仲自己聚敛财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解析:选D。修:恢复。
7.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③④⑥D.①③⑤
解析:选A。④⑤两句是讲管仲在齐国施政以及其主张平易而容易实施,没有表现鲍叔牙“能知人”,可以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贬斥,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这是没有遇到时机。
(2)百姓想要的,趁机给百姓;百姓认为不好的,趁机去掉。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参考译文:
什么叫有过错而不听忠臣劝告?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管仲在辅佐他。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桓公到他家去问候说:“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政事不可以问我了,虽然如此,我听说过,了解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君主,了解儿子没有谁比得上父亲。你还是试着按你的想法来决定吧。”齐桓公说:“鲍叔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的为人,强硬固执而且凶悍。刚硬就会粗暴地侵犯民众,固执就会不得民心,凶悍就会使下级不听他指挥。他的心里什么都不害怕,不是辅佐霸王的人。”齐桓公说:“那么竖刁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所谓的人情就是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您爱忌妒而且喜好女色,竖刁就阉割自己来为您治理内官。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真心)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卫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齐国与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他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忠爱,又怎么能忠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易牙为您管理伙食,您说您所没有品尝过的唯有人肉了,易牙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品尝,这您是知道的。人之常情是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今他蒸了自己的儿子作为菜肴献给您,自己的儿子他都不爱,又怎么能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管仲说:“隰朋可以。他的为人,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强,就足以用作群臣的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淡泊寡欲就能治理民众;很守信用就能亲近邻国。这种人就是霸王的辅佐,您还是任用他吧。”齐桓公说:“好的。”过了一年,管仲死了,齐桓公就不任用隰朋而任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事三年,齐桓公到南方的堂阜去游玩,竖刁便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齐桓公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公族所守的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四章管仲列传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合:会合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
C.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但齐桓公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分财分利时管仲经常多分给自己,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因为他知道管仲穷困且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供养。鲍叔牙给处在逆境的管仲以理解和支持,管仲亦视鲍叔牙为知己,二人友情,世称“管鲍之交”。
C.管仲相齐,能够顺应民心,利用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取得了突出政绩。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三人就联合作乱,派人严守,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三个月都没人去收尸。
解析:选D。“派人严守”的意思原文中没有。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B.然孔子小之
C.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贵轻重
解析:选A。A.使动,使……富、使……强;B.意动,以……为小;C.意动,以……为羞、以……为耻;D.意动,以……为贵。
5.与“管仲既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吾幽囚受辱B.岂管仲之谓乎
C.管仲之谋也D.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C.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负,占便宜
D.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
解析:选D。游:交际,交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选B。B.介词,表被动/动词,“显露”。A.介词,“替”;C.连词,表转折,“可是”;D.语气助词,不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B.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C.吾尝三战三走
D.岂以为周道衰微
解析:选D。A.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B.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C.古义:逃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富国强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适君之故 适:迎合
B.少欲则能临其众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与:任用
D.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馁:饥饿
解析:选B。临:治理,管理。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选A。A项都是语气词,还是。B项,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C项,介词,给,替/语气词;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
(2)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
(3)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
到了门外。所以齐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被臣子杀死,而崇高的名声也丧失了,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不听管仲的话的过错啊。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
四、语言表达
14.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面的句子,再举一组人物的事例,构成排比句。
鲍叔牙与管仲的交往是一种无私,正是有了这种无私,才有了齐国的政治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管仲通货积财,富可敌国,国人不以为奢侈,这是因为他善于治理国家,在他死后,齐国不改变他的政策,保持了强国地位。
解析:选D。D项,“通货积财”是指治理国家,不是说管仲自己聚敛财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