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练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生练声方法
教师的发声训练是基于长远的音乐教育工作来考虑的。从嗓音保健的角度出发,在获得美好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又有持久的教学工作耐力。时常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对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儿童获得美好歌唱能力的发声训练是一种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在保护儿童稚嫩的嗓音使之健康地发育成长前提下,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的声乐技能训练。教师、儿童(以下简称师、童)的发声训练各有其特殊性向训练方法,但也有相似和共通之处。由此,我针对教师和儿童不同的嗓音特点,从获取美好音质的发声方法上进行师童发声训练比较,目的是培养训练师、童自如调节自己声音的能力,用最节省的能量获取最完美的效果。
一、师、童共鸣与声区的比较和练习
成人歌唱发声分为三个声区:胸声区(低声区)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适量的口咽腔共鸣,声音要求柔和低沉、浑厚;混声区(中声区)以口咽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头腔、鼻腔、胸腔共鸣,声音要求圆润流畅自然;头声区(高声区)以头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口咽腔、鼻腔和小量胸腔共鸣,声音要求高亢明亮,有金属般光泽。共鸣是以泛音共鸣为主。三个腔体的灵活调节使音色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所以需用适合于各声区的发声来唱歌,故在成人的歌唱中有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之说。
一般歌唱采用混合共鸣也叫混声,男声从低音到高音基本是真声。只不过加入共振成为混声。女声混声是采用假声带放在真声的位置上唱或说,这就是女声的混声。共鸣以字为点,周边共振(鸣)。取最佳音色点,以不撑字为好,美声与以民族唱法共鸣点基本一样,都在颧骨后,声音像镜头一样聚焦成点“高位安放”或“脑后摘音”。另外还要注意唱高音时面罩要呈现打哈欠状态(一半为好),如练习:正在打哈欠时,有人在叫你,而你回答的很清楚,又正在打哈欠,这就是打开喉咙练习的最佳状态。舌中央凹陷成沟,口咽腔空间大,面罩全开。此外,唱高音加气不加讲话的力度,不撑字。以吹笛子状态为例,笑肌一抬,本能地就减少胸腔共鸣。而以口咽腔、鼻腔和头腔共噜为主。另外在歌唱发声训练中还要把握高音低唱(叹着唱,气不吊),低音高唱(发生位置始终高挂的意思)的原则,使声线、音色优美统一。
幼儿的共鸣器官与成人相同,也分为低、中、高三个声区,但由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所致,儿童的唱法可以归类为两种,即胸声唱法和头声唱法,这两种唱法各有其优势和弊病。由于声带的构造决定了由低音一直向上唱到一定的音高时,如果不加以调节、无改变地用唱低音的状态来唱高音,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唱不出来,二是喊叫。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换声区痕迹。用胸声唱法唱高音很费劲,并过度使用声带,这是胸声唱法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儿童嗓音的保健。但它的中、低声区却结实宽厚有力。用头声唱法高音轻松自如,没有换声痕迹,歌声纯净优美,儿童不会过分地使用自己那纤细的声带,所以是儿童嗓音保健最好的歌唱方法,但中低声区的充实感稍差,
需经过训练方可基本与胸声唱法相当。因此儿童歌唱教学的出发点不仅是唱什么歌,而且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唱歌、练声教材的选用,都是为了使儿童能正确地歌唱发声为目的的。因此在儿童的歌唱发声训练中,教师不宜给他们讲歌唱发声的共鸣位置,不易理解也容易造成思维混乱,要用幼儿易于接受的形象化语言或只选择能够获得口咽腔、鼻腔、头腔共鸣的练声曲和歌曲,再借助于歌唱时咬字吐字的口型变化和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进行练习。
二、师、童采用头声歌唱发声的理由及训练方法
音乐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阶段都应采用头声歌唱和教学。理由一:有关专家应用特殊仪器研究声带发音和状况,发现凡是发高音时声音带金属般脆亮音色的头声时,声带总缩短而边缘变薄来震动参加发音,而其震动的范围往往只限于边缘的一小段。教师采用头声唱法的教学意义在于,一是保健嗓音,二是起示范作用。
理由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头声歌唱发声可引导孩子们进入美的世界。头声歌唱是获取优美音质的前提运用头声歌唱发声,孩子的嗓音干净而富有光泽,犹如银线一样纤细而富于美感,儿童既可根据需要唱出具有必要力度的优美声音,又可在同一音高上唱出持续的极弱的pp声音。从语音上来看,这种歌声是不带有气息声和喉音的,儿童歌唱的声音完全是从口腔的前部发出来的。
理由三:从解剖学角度看,男女儿童的喉部声带并没有明显差别,音色音域也没有明显差别,他们的头声性质是相同的,而且与成年女高音的性质基本相同。只不过男女儿童的气质与体质上有差别,如女孩生性温柔,说话安静,通常用头声的声音。男孩较活泼粗旷,爱大声说话,这个习惯使他们的声音容易产生胸声,因此音乐教师对儿童的歌唱发生训练应首先从生理条件上考虑,尽量做到因人施教。
理由四:一般儿童使用头声歌唱发声唱到低音区是完全可以的,也没有换声痕迹。而使用胸声歌唱发声,唱不到高音区。若强行上去,会出现扯着脖子喊叫的现象。
理由五:是师、童共同的。头声发声的优点还表现在师、童经过长时间的唱歌练习,人体和精神已感疲劳,但嗓子仍不觉疲劳,绝不至于因长时间练习而发不出声来,具有持久和耐劳的优点。因此,从声乐艺术生理、心理的训练角度出发,头声歌唱发声的训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获取美好音质的方法。头声训练可帮助儿童获得像长笛一样清脆明亮优美悦耳的声音。因此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只使用头声歌唱的习惯。②用C2或d2音做下行音阶发声练习,使头声在音量充实感上达到与胸声歌唱相当的程度。这是让儿童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③对习惯用胸声发声的孩子,暂时不让使用胸声发声只许用头声发声歌唱以使他们尽快获得头声歌唱的经验。
对于喉头紧张的学生教师不能用放松喉咙来指令。越说孩子会越紧张,而应采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如引导学生专注于歌唱的表情,或幻想着声音在口腔的前方,那么喉咙紧张程度便会大大减少。
再如,对头声歌唱的感觉教师可用手势或启发联想的语言,如:让学生想像登上山顶时心旷神怡发出头声“啊”的感觉,或用山谷回声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学生对头声发声的感觉。科学测定证明头声的共鸣主体不仅限于头部,主要是依靠歌者本人的感觉,因此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学习也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歌唱中气息流动的各种形式和音响特征,也是歌唱发声以及情感表达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的呼吸练习可在发声练习和歌唱中培养,不宜做单独练习。
总之,师、童嗓音的健康不在于保护,而在于锻炼。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嗓音保健的基本条件,这对任何一种唱法来说,都是真理。音乐教师要有一个好嗓子,这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工作的本钱。要学会合理的使用声带,使嗓音具有持久耐劳的韧性,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声乐技能训练。坚持正确的发声训练,就是对自己嗓音进行维护和修缮。而儿童的美好音质获得的歌唱发声训练也是基于嗓音的保健,能让儿童到成年后,一直都有一副良好的歌唱嗓音,使儿童的成长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是一种向着未来、为着未来负责任的歌唱发声训练,希望有心致力于儿童歌唱指导训练工作的音乐教师都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