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要为政者自己身正了,依靠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就能像北极星那样,众星拱卫在它的周围,得到民众的拥护。
人性本善
“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基础之上。尽管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本善”,但整部《论语》却反映了这一思想,并进而成为儒家正统的思想,儒家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大张旗鼓地做出这一人性假设的是孟子,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人性是善的,就好比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孟子还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下》)强调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思,说的也是“人性本善”的道理。
孟子所提出的“人性本善”的思想在现代管理学的“Y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所提出的人性假定无法反映现实的情况,提出了“Y理论”。他认为人并非天生好逸恶劳,若在适当的激励下,人们不仅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甚至会视工作如娱乐、休息一样自然;如果人们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便完成任务;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德不孤
孟子将“不忍人之心”推而广之,运用于对社会的治理之中,就是“行不忍人之政”,他说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下》)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先王由于具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思,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治国之道。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思,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治国之道,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
孟子“行不忍人之政”的主张是对孔子“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思想的有效传承。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对于真正的君子而言,也许在短时间之内或许是孤身一人,但只要假以时日,他所具备的道德力量一定会感召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为伍。在这里,孔子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体验,更是一种管理经验。
孔子比较了不同管理手段的不同效果,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亦即:如果用政法来引导民众,用刑
罚来威慑民众,民众只能暂时免于不犯罪,但却没有廉耻之心;而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人人心悦诚服。
孟子也有类似的表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亦即:如果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无法让别人心服,他们只是力量不足而已;而如果运用仁德让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
《三国演义》中所讲述的“七擒孟获”的故事,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诠释。受刘备托孤遗诏,蜀国丞相诸葛亮立志北伐。恰在此时,蜀国南方的部落发生叛乱,诸葛亮遂率部南征,首战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首领孟获。但孟获心里却很不服气,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于是下令将孟获释放。如此,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每次又都立即释放。待孟获第七次被释之时,他深受感动,遂与宗族、部下一同跪下起誓:以后绝不再谋反。
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则以反面教材的形式验证了这一观点。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即位。即位后第3年,周幽王开始宠幸褒姒。褒姒不爱笑,为此,周幽王用尽了各种办法来逗她开心,她却仍然不笑。为了抵御外敌,周朝专门设置了烽火狼烟,一旦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诸侯看到后就会前来救援。周幽王为了让褒姒一笑,竟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之后,全都赶来,却不见有敌人入侵。褒姒见到这么多兵马一通穷忙乎,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非常高兴,因而又多次命人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即便见到烽火也渐渐不来了。公元前772年,犬戎攻打镐京,周幽王赶紧令人点燃烽火,但诸侯们怕上当,全都没有来。周幽王在骊山被杀,褒姒被掳走,西周灭亡。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何尝不是这样?管理者如果具有高尚的品德,员工就会对他们产生敬意,从内心里拥护他。相反,即便管理者拥有显赫的职位,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但如果道德品质败坏,员工也会弃他们而去。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一位经营者不需要是万能的,但却要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因为后者往往更能吸引人才。
太上立德
对于任何试图有所作为的管理者而言,先哲所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三不朽事业”是他们应该牢记在心的。按照《左传》的说法,一个人只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表现,就可以成为不朽之人。当然,三者是有差别的,最上者为“立德”,其次为“
立功”,再次为“立言”。
许多企业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因此都有着成就“不朽”的梦想。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做出一番业绩,使企业在业界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就成为他们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很强的“立功”动机。而时至今日,企业领导人出版著作,发表文章,频繁地接受媒体的采访,经常出入于各种论坛并担任演讲嘉宾,甚至屡屡出现在大学讲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见,“立言”也成为许多企业领导人的追求。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在“立功”、“立言”上都非常积极的企业领导人,却经常有负面新闻爆出,甚至一些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快就遇到了麻烦,企业开始走下坡路,甚至本人也因为触及了法律的底线而受到相应的制裁。究其原因是,本应首当其冲的“立德”被他们忽略了。
如此说来,“立功”与“立言”可能让一位企业领导人迅速“扬名立腕”,但如果缺失“立德”,最终可能让这一切成为过眼烟云。“立德”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也是企业家幸福指数提升的关键。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为政之道,孔子的回答是:“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子路希望老师讲得更具体一些,孔子接着说:“无倦。”(《论语·子路》)孔子给企业管理者指明了非常清晰的“立德”之道:先于下属勤奋地工作,才能让下属勤劳,而且永远不要让自己懈怠。如此,“Y理论”所主张的充分授权、扩大工作范围、注重参与管理、倡导员工的自我控制等管理手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