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社会的功能 1. 整合功能:将无数个人组织起来,调整矛盾、 冲突与对立。 2.导向功能: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指导人们 的思想与行为,导向可以是有形的,比如法律 手段;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通过习惯潜移默 化进行。 3.交流功能——工具、场所、规范。 4.继承和发展功能——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 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1.4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与微观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 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 职业结构等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 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2.关系和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上,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 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第三节 社会结构与类型
3.1社会结构 社会要素的构成方式即为社会结构。 社会与社会的不同即社会要素及社会要素的构成方式不 同。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由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引入了结构 与功能需求的概念。 马克思则探讨结构的形成与本质——社会结构就是人们 在行动中结成的关系结构。所有的关系结构中生产关系 结构是最基础的结构,其它的结构都是建筑其上的。
3.生存地域空间结构: 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组 织起来的,具有同质人口特征的各种地域生活 共同体的构成方式,如农村社区的构成方式、 城市社区的构成方式等。 4.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结构: 即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循的各种规范和准则的构 成方式。 如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等一切制度 的构成方式。
2.制度规范性:群体生活决定了制度规范出现 的必然。 行为规范和制度以约束人的行为为基本目的。 行为规范和制度的真正用意和效能在于协调群 体生活——“成本最低效用”。 3.系统性:表明了人类社会在构成上的复杂性。 人类社会是由许多部分或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 体。 同时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部分和子系统 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 4.能动性: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一个 重要特性。
3.3转型社会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由 于社会的转变需要一部分一部分来完成,所以 转型的漫长过程就成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就称为转型社会。 基本内容: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基本特征:冲突性与不稳定性。
3.4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社会分化: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 会要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 的结构及功能专门化的过程和现象。 基本形式:一是群体类别增多,导致社会异质 性增加,二是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拉大,不平等 状况发生变化。
2.1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方式,从而也决定 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 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进而影 响到社会组织形式。 孟德斯鸠:热带民族的怠惰几乎总是使他们成为奴 隶,寒带民族的勇敢则使他们保持自由。 3.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 4.人类对环境的依赖还表现为人类必须处理好与环境 的关系,否则就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社会学的解释 社会唯实论:又称为社会实体论。社会 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由一个由各种制 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外在于个 人而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虽然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并不是个 人的简单相加,个人相加起来的整体已 不是个人所能代表的,其性质已发生了 根本变化。代表人物斯宾塞和迪尔凯姆。
社会整合:是针对社会分化产生的异质性 超越原有规范而提出的一个与社会分化 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 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 及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 整个人类社会一体化制度的过程。
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 个人关系 接联系或互动。具不稳定性和变动性。 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 群体关系 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具稳定性和持久 性。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社会制度 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 范体系。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 会关系。只有研究社会制度,我们才能 从总体上把握住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
第三章 社会
1.1社会的涵义 ①从词源上看“社会” 社会一词在英文中为Society,意为群体、伙伴。 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社”指祭祀的场所,“会” 指聚集会合。社会是表示在一定地方,人们相会而 举行祭神活动。 演绎有二层含意:第一是指志趣相投者结合的团体, 如诗社,文社等。 第二是指地方行政单位,如“乡民社会”,“村闾 社会”。指的是一定数量、规模的人群在一定空间 范围内的结合。已经有了现代社会的内涵。
3.2社会类型 社会类型即不同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社会的类别形态。 社会学依据社会结构并主要通过社会历史进程的沿革 来展示社会类型。 五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二分法——迪尔凯姆 “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 结的社会”。 腾尼斯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英克尔斯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社会”和“团体格局社会”。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成份, 其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中国早期社会学家孙本文“四要素说”:地理 要素(气候和地形)、生物要素(人口的数量 和品质)、心理要素(社会态度和它的机械)、 文化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目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认同“三要素”即:环 境、人口与文化。
2.2人口 人口是特定地域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 的总称。 人口数量或规模。鼓励或是抑制人口增长 的干预性措施。 人口结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质量:人口在质量方面的规定性。
2.3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 全部成果。 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 质的东西。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根本 所在。人类的生存就是文化状态的生存。
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 血缘关系 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时 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 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相同 的。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 地缘关系 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 业缘关系 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的内容: 社会的主体——人及其社会活动和社会 关系的存在方式。 一般表现为人群组合结构、社会关系结 构、地域空间结构、行为规范结构四个 层面。
1.人群组合结构:又称社会实体结构。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 纽带而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的构成方式。 2.社会关系结构:又称活动位置结构。 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和 社会关系具有差异性,由此而结成的横 向的分工关系结构和纵向的地位关系结 构。
比如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是一个信仰体 系,一个精神的或道德的实体,人的行 动是由人的社会性即“集体意识”决定 的,个人因具有集体意识而服从于社会。
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并不 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一个名称 而已,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社会不过 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因而 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 的,认识社会实际上也就是认识个人。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韦 伯、法国的塔德和美国的吉丁斯等。
1.2社会的特征 我们可以把社会特征归结为群体性、规范性、 系统性、能动性。 1.群体性:是社会的一个最基础的特征。 社会最原始的意义就是群体性。社会是由人组 成的,但组成社会的人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 起,而是依靠在生产中的分工关系结成,通过 不同的关系结成不同的群体,从而建构出社会, 这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不同。
唯名论和唯实论都看到了个人和社会的不同, 对社会的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们又各 执一端,有失偏颇。 马克思对社会的解释: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 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 认识既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又说明了人与社会 的关系,他通过阐述人与社会关系揭示了社会 的本质,在这里,他既是一个唯实论者,也是 一个唯名论者。
在马克思这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 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 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 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由此我们可以将社会表述为: 社会由人群组成; 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 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结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从功能分化的 角度建构和说明“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在 《社会体系》一书中提出:所谓社会结构 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面的系统所形 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即经济系统、 政治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
美国社会学家比特·布劳认为:社会结构 就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 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 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它可以由水平方 向的类别参数和垂直方向的等级参数来 加以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