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耐物种命名法则
物种的命名
常用种类
科、属、种
检索方法
蔷薇科检索表的使用
小结
A
B
C
命名
阶元
检索
拓
展
生物分类的知识很专业很系统,我们只了解最基本的知识
世界上还有2000-5000万种生物有待发现和命名
校园中还有许多没有标示牌的植物 期待你的进一步探索!
生物的分类阶元越低(小), 共同特征越 多 , 亲缘关系 越 近。
二分叉 检索表
分类检索表
植物
课本63页:为衣澡等植 物找“位置”
动物
活动3:编制蜜蜂等六种 动物的检索表
特点 简单识别生物
衣澡、葫芦藓、鹿角蕨、罗汉松、玉米、向日葵
向日葵
玉米叶
动物 无脊柱
活动3 图片
有脊柱 水生
平行检索表
制作方法
人科
猩猩科 熊科
人属
黑猩猩属 大熊猫属
现代人 黑猩猩 大熊猫
蔷薇Rosa multiflora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水稻Oryza sativa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颖花目
颖花目
蔷薇科
禾本科
禾本科
蔷薇属
小麦属
稻属
学名:国际上对每种 生物所规定的全世界 通用的名称。
林耐(1707-1778)瑞典
博物学家,动、植物分类学 和双名制命名法的创始人。 早在1753年已初步建立了对 生物的“双名制命名法”, 林耐的分类法和命名法,使 已知的各种生物可以排成一 个有规则的系统,结束了过 去生物学在分类命名上的混 乱现象,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打 下了基础。
双命名法
植物拉丁学名规范1.双名命名法的提出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创立的。
但是早在1623年法国包兴(C.Bauhin,1560-1624)己使用属名加种加词的双名法学名,但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
后来在1690年,来维努斯(Rivinus)也提出双名法的建议,给植物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
林奈接受了这些思想并将其完善化。
1753年,林奈的巨著《植物种志》(“Speces Plantarum”)便采用了双名法,后来为全世界的植物学家所采用。
2.双名命名法的优点此命名法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即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其次,双名法科学性较强,能反映分类系统关系和相对地变动较小(即使有变动,也有据可查),从而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含有属名,因此知道一个种名就容易查知该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3.双名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双名命名法是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
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例如银杏的种名为Ginkgo biloba L.。
(1)属名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物种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用1个拉丁或拉丁化的字表示,即单名法,首字母必须大写,除属名排斜体外,一律排正体,后面可接也可不接命名人。
如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为Blattidae,大蠊属为Periplaneta。
新分类单元提出发表时,应在新名称后加适当的缩写词,如新科为“fam.nov.”,新属为“gen. nov.”。
这些缩写词通常用罗马字或黑体字印刷,以与名称相区别,引起注意。
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若用其他文字或专有名词,也必须使其拉丁化,亦即使词尾转化成在拉丁文语法上的单数,第一格(主格)。
科学家的故事 林奈和双名法
然而,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基于分类上
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的名称修订
或在分子系统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
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请参阅同物异名 )。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 原则。规范植物 (包括 真菌,蓝藻) / 栽培植 物 / 动物 / 细菌 / 病毒的命名法规是不同的 。例如,ICBN (植物)命名法规不允许重复名 ,而 ICZN (动物)法规则允许(如:''Gallus gallus'')。曾经建议用统一的BioCode来把几
生物分类应用分类系统来安排 每一种生物。每一种生物在生物 分类系统中都有其特有的位置。 分类系统是按等级排列的,好象 台阶一样。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 次是:界、门、纲、目、科、属、 种。
种 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 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分类列表 自学练习 双命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属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 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
3.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吗? 错 4.生物学家主要通过生__物__之__间__的__相__似__程__度__对生物进行分类?
5.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还是同界生物之间亲缘关
系最近?
6.在植物园(同或种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
请仔细想一想除了植物的名称外,上面一般还写了分类单
位中的哪一个等级?
命名人(作者名)(Author's name) 是为该植物取学名 的作者。但在一般非植物分类学专门著作或文章中, 通常可省略。植物学名后面加上命名人的姓名,不但 为了正确和完整的指示该种植物的名称,而且为了便 于今后考证。因此,该作者对他所命名的种名负有科 学责任。命名人的姓名一般采用缩写,第一个字母必 须大写,缩写的人名右下角加省略号“.”以资识别,如 L.(或Linn.)即为林奈(Linnaeus)的缩写,Bunge缩写 为Bge., Maximowicz缩写为Maxim., 胡先 肃(Hu-Hsenhsu)用Hu,王文采(Wang Wen-tsai)用W.T.Wang。
医药拉丁语(动植物学名命名法)
三、动植物学名的基本组成 植物学名采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倡用的“双名 法”,即每种植物的学名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加词构 成,为了引证和查实,还在最后附上首次合格发表该 名称的命名人名。 1、基本格式: 属名 名
2、语法关系: sing.nom.名词 + adj.\名词 + 缩写形式 (首字母大写) (全部小写)(每个词首字母大写) 前两部分印刷体用斜体
①如果学名为两人合作而命名时,用et(和)或符号 “-”连接两个人名。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 Mazz 蒲公英 ②用ex(由、从)连接两个命名人时。表示前者是最 初定名人,但未发表,后者是学名的正式发表人。 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 Karst. 灵芝 ③命名者加括号(),表示这一学名经重新组合而 成,括号内的人名是原命名人。 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 白头翁
②变种命名法 原学名 + var. + 变种名 + 变种命名人名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山里红 原学名 ③变型命名法 原学名 + f. + 变型名 + 变型命名人名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nhusuo Y. H.Chow et C.C.Hsu 延胡索 6、命名人的几点说明 人名多用缩写形式,中国的命名者姓放在后面,不缩 写,名放在前面,用缩写形式。
8、动物学名的命名 动物学名与植物一样也是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加种加 词。 Cervus nippon Temminch 梅花鹿 ①改变属名后重新组合的动物学名,只保留原命名人 名,并用括号括起来,而重新命名人名不写。 Chinemys reevesii (Gray) 乌龟 Zaocys dhumnades (Cantor) 乌梢蛇 ②属名和种加词完全形同(即重名),这在植物学名中 式不允许的。 Naja naja (Linnaeus) 眼睛蛇
【最新推荐】双命名法细则-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双命名法细则篇一:双命名法植物拉丁学名规范1.双名命名法的提出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创立的。
但是早在1623年法国包兴(C.Bauhin,1560-1624)己使用属名加种加词的双名法学名,但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
后来在1690年,来维努斯(Rivinus)也提出双名法的建议,给植物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
林奈接受了这些思想并将其完善化。
1753年,林奈的巨著《植物种志》(“Speces Plantarum”)便采用了双名法,后来为全世界的植物学家所采用。
2.双名命名法的优点此命名法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即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其次,双名法科学性较强,能反映分类系统关系和相对地变动较小(即使有变动,也有据可查),从而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含有属名,因此知道一个种名就容易查知该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3.双名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双名命名法是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
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例如银杏的种名为Ginkgo biloba L.。
(1)属名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物种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用1个拉丁或拉丁化的字表示,即单名法,首字母必须大写,除属名排斜体外,一律排正体,后面可接也可不接命名人。
如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为Blattidae,大蠊属为Periplaneta。
新分类单元提出发表时,应在新名称后加适当的缩写词,如新科为“fam.nov.”,新属为“gen. nov.”。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根据国际规定,生物的各级名称即学名一律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文字。
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用一个字表示,即单名法。
种用两个字表示,即双名法,物种的完整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也有人称种加名)共同构成。
亚种用根据国际规定,生物的各级名称即学名一律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文字。
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用一个字表示,即单名法。
种用两个字表示,即双名法,物种的完整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也有人称种加名)共同构成。
亚种用三个字表示,即三名法,直接在种名后加上亚种名。
完整的学名后面还要有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之间加上都好“,”有时候属名后还可以加上用括号括起的亚属名,而一般使用时不用写这些。
如果原来的命名有修正,则原命名人加上括号。
属名和命名人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和亚种名用小写,属名、种名和亚种都用斜体字,其它名称则用正体字。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后面的属名和种名可以用缩写,缩写的后面要加点“.”名称一行写不下要移行时,要按音节移行,不能将音节拆开,名且要加“-”连接。
比如:猫科:Felidae Gray, 1821豹属:Panthera Oken, 1816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也可以写成Panthera (tigris) tigris (Linnaeus, 1758)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过华南虎,则东北虎的名字可简写为P. t. altaica林耐Linnaeus最初为虎命名时归入的是猫属,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Linaeus, 1758东北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现在虎则归入豹属,所以命名人加上了括号。
生物命名有一个基本原则称为优先率,即一个生物分类单位的有效名称,应以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为准。
动植物命名规则
动植物命名规则【实用版】目录1.动植物命名规则的概述2.动物命名规则的发展历程3.植物命名规则的发展历程4.现代动植物命名规则的特点5.动植物命名规则的意义和应用正文1.动植物命名规则的概述动植物命名规则,是生物学领域中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一种规范。
它旨在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系统化、有序的整理,以便科学家们研究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演化关系以及生态特征。
动植物命名规则主要包括双名法、三名法等,同时也包括一些传统的命名方法。
2.动物命名规则的发展历程动物命名规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的命名方法是基于形态特征的描述性命名,随后林奈提出了双名法,即对动物的属名和种名进行拉丁文命名。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双名法逐渐成为了动物命名的主流方法。
现代动物命名规则还加入了更多的分类元素,如动物的行为、生态特征等,使得动物命名更加科学、准确。
3.植物命名规则的发展历程植物命名规则的发展历程与动物命名规则相似。
最初的植物命名方法也是基于形态特征的描述性命名。
随着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提出了植物的双名法,即对植物的属名和种名进行拉丁文命名。
现代植物命名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分类元素,如植物的生殖器官、生长习性等,使得植物命名更加科学、准确。
4.现代动植物命名规则的特点现代动植物命名规则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现代命名规则基于生物学原理,强调对生物的系统性和有序性进行分类,使得命名更具科学性。
(2)统一性:现代命名规则采用拉丁文进行属名和种名的命名,保证了命名的统一性。
(3)规范性:现代命名规则对命名的格式、字母大小写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命名更加规范。
(4)可扩展性:现代命名规则允许科学家根据研究需要对现有分类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5.动植物命名规则的意义和应用动植物命名规则对生物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命名规则有助于科学家们对生物进行系统化、有序的分类,便于研究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演化关系和生态特征。
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名词解释
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名词解释植物命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为每个物种赋予一个唯一的学名,可以确保植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之间进行准确的交流和理解。
而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则是确定植物学名的一种基本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植物命名模式法的相关名词解释。
1. 学名(Scientific name)学名是指为植物物种所指定的由拉丁文或拉丁文化的组合命名法,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属名和种加词。
学名具有国际统一和唯一性的特点。
2. 拉丁文(Latin)拉丁文是一种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语言,它由作者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被使用。
拉丁文因为其准确性和固定性而成为科学界的通用语言。
3. 属名(Genus)属名是二名法中植物学名的一部分,用于表示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植物物种。
属名通常是拉丁文,以纪念某位植物学家、自然学家或相关植物学领域的名人。
4. 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种加词是指在二名法中,紧跟在属名后的词,用于约定已被命名的物种。
种加词通常是拉丁文的形容词,用于描述或指代植物物种的某些特征、栖息地或发现地点。
5. 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模式标本是指用于确立植物学名的标本,通常是一份实际存在的具体植物样本。
模式标本可以被保留在博物馆或其他植物分类学研究机构中,作为命名的参考和验证依据。
6. 模式法(Typification)模式法是指通过确定模式标本来确立植物学名的过程。
模式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同一植物物种有多个同样有效的学名的情况,通过选定一个特定的模式标本来确定该物种的标准名。
7. 原模式(Holotype)原模式是指在模式法中确定的第一号标本,通常是指最早被描述和命名的标本,对于植物学名的确定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8. 附模式(Isotype)附模式是指与原模式同一标本来源的副本或重复标本。
附模式可以用于补充原模式的描述以及解决模式标本的保管和保存问题。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检索表
鉴定植物类群的有效工具,用于鉴别不同的植物分类等级和种类。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分类检索表采用二歧归类的原则进行编制。将植物或各个分类等级的关
键性、一般为对立的两大类特征,相同的归为一项,不同的归为另一项。在每一 项下依据上述原则再进行分类,编制相应的项号,逐级往下,直至完成所有归类
工作,达到区分各种植物或各个分类等级的目的。
不同的植物分类系统有其各自不同的分类检索表。在我国,植物分类检索表 以Engler系统的最为常用。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 有定距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其中以定距检索表最为常用,使用最字项号,间隔排列,项后标注应查的 次级项号或分类等级,每一项下再编排次级鉴别特征,次级项号退后一字排列,逐 级类推,直至达到所要鉴别的对象(门、纲、科、属、种)。优点是每对相对性状 的特征都被排列在相同距离,一目了然,便于查找。不足之处是当种类繁多时,左 边空白太大,浪费篇幅。 (二)平行式检索表 将每对互相矛盾的鉴别特征注以相同的数字项号,连续排列,项后标注应查的 次级项号或分类等级,项号排列整齐而不退后。优点是排列整齐、节省篇幅,缺点 是不如定距检索表那么一目了然。 (三)连续平行检索表 将每对互相矛盾的鉴别特征注以不同的数字项号,在每一个数字项号后,用括 号注明相对应的数字项号;所有的数字项号依次排列,排列整齐不退后。
(Acer platanoides cv. Crimson 槭树属的深红王) ~ sp. ~ spp. ------~属的一种 ----~属的数种
~ ssp.~
~×~
----~属的亚种
-----~和~的杂交种
(Fragaria ×ananassa杂交草莓)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林耐
卡尔·林耐
卡尔·林耐,生物分类法的提出者。
生物分类法,又称科学分类法,是生物学用来对生物的物种进行归类的办法。
现代生物分类法源于林奈的系统,他根据物种共有的生理特征进行了分类。
在林奈之后,根据达尔文(Charles Darwin)关于共同祖先的原则,此系统被逐渐改进。
近年来,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正在大幅改动很多原有的分类。
生物分类法属于分类学以及生物系统学。
卡尔·林耐的巨著《自然系统》在其一生中被改编过12次(1735年第一版)。
在此书中,自然界被划分为三个界:矿物、植物和动物。
林奈用了四个分类等级:纲、目、属和种。
林奈所建立了用于命名所有物种的学名的方法,并沿用至今。
在林奈之前,命名一个物种需要很长的包括许多单词的名称,其中包括了对物种的描述,并且这些名称不固定。
林奈将物种名称统一成两个字母的拉丁文名称,即学名,由此分开了命名法和分类法。
这种生物命名的方法称作双名法,具体命名办法和书写规则参见双名法条目。
意拉特木拉丁品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意拉特木拉丁品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意拉特木拉丁品名是指在植物分类学中,对于植物种属进行命名和命名规则的统一标准,由意大利植物学家卡洛·林奈于18世纪创立。
林奈通过对植物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和比较研究,提出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命名规范,为植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拉特木拉丁品名采用拉丁语作为命名语言,为了表达植物的分类关系和特征,林奈使用了双名法。
其中,属名用于表示植物分类群体的共同特征,种加词则用于表示植物个体的特征。
这种命名方式具有明确简洁的特点,便于科学交流和植物分类工作的开展。
意拉特木拉丁品名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它不仅对植物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意拉特木拉丁品名,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的分类关系,为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意拉特木拉丁品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为植物的命名和分类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还推动了植物学科的发展和植物资源的研究。
在今后的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当继续深化对意拉特木拉丁品名的理解和应用,为推动植物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意拉特木拉丁品名的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说明正文中将会涉及到的要点。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分为多个要点进行阐述。
每个要点都会详细讨论意拉特木拉丁品名的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在正文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意拉特木拉丁品名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包括品名的起源、命名规则和命名方式等方面。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总结部分会对正文中的要点进行回顾,并强调论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展望部分则是对未来意拉特木拉丁品名发展的展望,可以提出相关建议和想法。
植物学名的命名规则
植物学名的命名规则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
植物学名指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aeus)于1753年所倡用的植物双名法。
作为国际统一的植物命名法。
植物的名称十分繁杂,不仅因各国文字不同而异,就是一国之内各不同地区,也往往不一致,因而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科学普及与经验交流极为木利。
为了使植物的命名得到统一,国际上采用了科学命名(简称学名)。
双名法规定,每种植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字组成,第一个字为某一植物隶属的“属名”,第二个字是“种加词”,起着标志某一植物种的作用。
由这两个字组合而成植物的种名或称拉丁学名。
通常在学名后面还须附命名者姓名,以示负责和便于考查。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统一使用植物学名是完全必要的。
掌握植物的学名,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特征,而且还可以帮助掌握植物的有效成分,:因为许多植物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由植物的属名衍生而成,如小檗碱(Berberine),就是由小檗属(Berberis)衍生而成,又如乌头碱(Aconitlne)、次乌头碱(Hypaccll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line)等,不论从中文名称和外文名称均可以明显的看出与植物乌头属(Aconilum)的属名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对药学专业尤其值得注意。
基本组成植物学名是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希腊等国文字书写。
一种植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故称为“双名法”或“二名法”。
在学名后附加该种植物的命名人(或命名人的缩写),所以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
并规定属名和命名人的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如前面所举的黄连的植物学名是Coptis chinensis Franck,其中,Coptis为黄连属的属名,chinensis(中国的)种名,Franch.系命名人Franchet的缩写。
植物学名等知识
一.关键词:植物学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的学名(scientific name)即拉丁名,都使用拉丁文的词或拉丁化的词来命名。
在国际上,任何一个拉丁名,只对应一种植物,任何一种植物,只有一个拉丁名。
这就保证了植物学名的唯一性和通用性,避免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
植物学名的命名方法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使用双名法或三名法。
(一)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发明的,它用于对种(species)一级的野生植物以及自然起源的栽培植物进行命名,双名法书写的植物学名由三部分组成(没有特别需要时,可省略成两部分),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属名Genus epithet(斜体,首字母大写)+种加词species epithet(斜体,全部字母小写)+种命名人名字(正体,首字母大写)1.说明:(1)种命名人名字这一项,如果命名人是著名的植物学家,他的姓氏要使用缩写形式,缩写时一定要在缩写名的右下角使用省略号“.”,名(given name)省略不写;不著名的植物学者的姓氏(family name)应该写全称,名(given name)需要使用缩写形式,但名(given name)也可省略不写。
(2)在不影响交流和科学性的情况下,种命名人的名字这一项可省略不写,这样一个双名法植物学名就省略成属名和种加词两部分了。
2.举例:(1)中文名垂笑君子兰学名Clivia nobilis Lindl. 其中Clivia 意为君子兰属,是为纪念贵族克莱夫(Clive)公爵夫人,将Clive拉丁化为形容词clivia,作为这个属的属名;nobilis 是种加词,意为高贵的,壮丽的;Lindl. 是这个种的命名人,植物学家John Lindley 的姓氏的缩写形式。
(2)中文名大花君子兰学名C. miniata Regel其中C. 是属名Clivia 的缩写形式,根据规定,当同一属名重复出现时(植物学专著和索引除外),从第二次出现开始,必须使用缩写形式;种加词miniata 意为朱红色的,指大花君子兰的花色;Regel 是命名人,植物学家Eduard Regel 姓氏的全称。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
林耐和他的植物分类十六,十七世纪由于地理大发现,海外航行和贸易迅速发展,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积累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发展分类工作,建立科学的命名方法。
文艺复兴后,植物分类摆脱了过去抄袭古书的习气,按照实际观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特别是注意到植物形态间的关系,使分类工作建立在比较形态研究的基础上。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瑞士植物学家鲍欣(1550~1624)把2460种植物从简到繁加以归类,进行简要描述并命名,编出一本植物户口薄。
他在进行分类时,特别注意植物间的自然相似性,使他成为自然分类的先驱者。
他用一个共同的属名和两个不同的种名,以区别两种相似的牧草,首先使用了双名法。
十七世纪中期,欧洲的生物学家已知道了6000种以上的植物。
这么多的植物如何进行分类呢?其分类根据又是什么呢?德国植物学家琼(1587~1657)用名词表示属性,用形容词代表种名,并制定了记载植物形态所必需的术语,把双名法推进了一步。
当植物分类取得不少进展时,动物分类却停滞不前。
英国博物学家拉伊(1627~1705),首先应用同一原理来讨论植物与动物的分类。
他确定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分类上是一项贡献。
他提出的植物和动物界的某些大类,是符合自然分类的。
由于他在分类研究方面的许多成就,使他起着林耐(CarolosLinnaeus,1707~1778)分类学先驱者的作用。
一七0七年,瑞典大植物学家卡罗洛斯?林耐(亦泽林奈)生于瑞典的斯马兰德,父亲是一个穷牧师,按父亲的意愿,叫他当一个牧师,而小林耐却热爱植物。
林耐热爱植物是不足奇怪的,他父亲是一个靠经营花园为生的人,林耐从小就是在花丛中长大的。
中学读书时,林耐非常喜欢采集动植物标本。
中学教师罗特曼发现他的爱好,鼓励他学医,让他住在自己的家中,对他进行辅导,教他用花作区分植物的标志。
中学毕业后,从一七二七年到一七三三年,先后在龙德大学、乌鲁萨拉大学学习。
他受到医学教授路德比克的赏识,大学还没有毕业就代路德比克讲授植物学。
林草品种命名与编码规则 -回复
林草品种命名与编码规则-回复林草品种的命名与编码规则是林业和草业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标准,它们有助于保持品种名称的一致性,便于交流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解释林草品种的命名和编码规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第一部分:林草品种命名的目的和意义命名是给予事物一个独特和易于识别的名称的过程。
林草品种命名的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品种,并提供一个明确的识别方式。
这对于林业和草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统一的品种命名和编码规则可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种识别的一致性。
第二部分:林草品种命名的原则和规则1. 种属名称每个林草品种的名称通常由两个层级组成。
第一个层级是种属名称,它是指品种所属的大类别。
例如,在松树种类中,“松”就是种属名称。
2. 种间名称第二个层级是种间名称,它是指品种在同一种属中的具体类型。
例如,在松树种类中,“白皮松”就是一个种间名称。
3. 亚种名称在一些情况下,种属和种间名称之间可能存在亚种的划分。
亚种是指种群内部在形态、地理分布或遗传上存在差异的一部分。
亚种的命名通常以拉丁文的亚种符号加上种属和种间名称。
例如,在白皮松种类中,“白皮松亚种”可能包含“北方白皮松”和“南方白皮松”两个亚种。
4. 品系名称在一些情况下,品种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品系。
品系是品种内部在形态或遗传上存在细微差异的一部分。
品系的命名通常在种属、种间和亚种名称之后加上一个特定的编号或名称。
例如,在北方白皮松亚种中,“白皮松亚种-1号品系”和“白皮松亚种-2号品系”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品系。
第三部分:林草品种编码的原则和规则为了便于清晰地识别和管理大量的林草品种,常常会为每个品种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编码原则和规则:1. 数字编码数字编码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编码方法。
每个品种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字代码,例如,“1”代表松树,“2”代表柳树,依此类推。
这种编码方法便于进行数据记录和管理。
林奈的双命名法到底牛在哪里?
林奈的双命名法到底⽜在哪⾥?原创作品 |经典阅读| 家长课堂 |品味⽣活|每周⼀练|兴趣⼩组这是⼀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431篇⽂章⼤家好欢迎来到读书⼈课堂我是抚顺读书⼈。
这是⼀个⾯向学⽣⾯向家长,⾯向所有⼈的知识性节⽬。
今天要讲的是物种的名字博物学和⽣物学有什么区别呢?⽣物学要研究这个⽣物的各个⽅⾯,⽽对博物学来说,最重要的要知道这个物种的名字,对就是名字。
就好像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要是上课经常犯错误就可以找你的家长。
当然我们知道⼀个物种的名字,并不是为了找它的家长,⽽是当你知道了⼀个动物⼀个植物的标准名的时候,你就能够查到世界上多少年来所有关于这个物种研究的⼀切知识,否则你连名字都不知道你怎么查。
⽐如路边墙⾓的⼀株常见的野草,我们⼩时候都叫它灰菜。
当你知道它的学名叫藜的时候,这个藜字就是黎民的黎字加⼀个草字头,看到这个字你也就明⽩古代的⽼百姓叫为什么黎民百姓了。
就好像路边的灰菜⼀样普通。
⽽且在发⽣饥荒的时候,还可以靠它活⼀条命。
你再看到它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认识它了,⽽如果不知道名字,它就永远是路边的⼀株⼩草⽽已。
怎么为动物和植物起名呢?最开始的时候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的⽅法起名,想怎么起名叫怎么起名,结果就是相当混乱。
经常会出现同⼀个物种有不同的名、不同的物种有同⼀个名;⽐如知更鸟和红胸鸲qú,在英国都是指同⼀种鸟,可是有两个名字。
⽽在欧洲其他地⽅,还有很多种鸟也都叫知更鸟,这就是不同种类的鸟⽤同⼀个名字。
名字都达不成⼀致,那么研究怎么展开,科学家怎么交流?当然开始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多沟通⼀下还能够解决。
不过⼤航海时代的到来,科学命名这件事变得重要了起来。
在1600年,在欧洲⼈们仅仅知道了约6000种植物,⽽在这之后的100年,因为⼤航海,植物学家就发现了12000个新的植物物种。
地理⼤发现伴随着物种的⼤发现。
所以为物种建⽴⼀套统⼀的科学的命名系统就⾮常紧迫了。
这时候⼀位了不起的瑞典植物学家⼀次性的彻底解决了这个⽼⼤难疑难问题。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概述
生物命名法规简介 2004-8-30 21:26:00 来源:大自然社区根据国际规定,生物的各级名称即学名一律使用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文字。
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用一个字表示,即单名法。
种用两个字表示,即双名法,物种的完整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也有人称种加名)共同构成。
亚种用三个字表示,即三名法,直接在种名后加上亚种名。
完整的学名后面还要有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命名人和命名的时间之间加上都好“,”有时候属名后还可以加上用括号括起的亚属名,而一般使用时不用写这些。
如果原来的命名有修正,则原命名人加上括号。
属名和命名人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和亚种名用小写,属名、种名和亚种都用斜体字,其它名称则用正体字。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后面的属名和种名可以用缩写,缩写的后面要加点“.”名称一行写不下要移行时,要按音节移行,不能将音节拆开,名且要加“-”连接。
比如:猫科:Felidae Gray, 1821豹属:Panthera Oken, 1816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也可以写成Panthera (tigris) tigris (Linnaeus, 1758)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如果前面已经提到过华南虎,则东北虎的名字可简写为P. t. altaica 林耐Linnaeus最初为虎命名时归入的是猫属,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Linaeus, 1758东北虎的原名为Felis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现在虎则归入豹属,所以命名人加上了括号。
生物命名有一个基本原则称为优先率,即一个生物分类单位的有效名称,应以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为准。
如果发现同物异名或者异物同名的情况,应保留最早的名称,废除较晚的命名。
没有两个属的动物可以有相同的属名,也没有两个属的植物有相同的属名,一个属中也没有两个种有相同的种名。
拉丁文写法
拉丁文写法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林奈(Carl von Linne,通常用其笔名Linnaeus)250年前提出来的。
他的《植物(Species Plantarum)1735年出版。
这个体系称作林奈双名命名体系(Linnaean 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种志》其中生命,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名字(拉丁双名)来命名。
第一个名代表“属”(genus)名,第二个名代表“种加”(specific epithet)词。
由属名(generic name)和种加词组合起来构成了物种名(species name)。
科、属、种是最常用到的分类单位。
采用拉丁化名字和拼写的习惯一个是源于中世纪的学者,另一个是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多数植物学出版物仍然使用拉丁语。
“种”以上的分类单位是“属”,再往上是“科”,依次各个分类阶元构成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由高到低,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表示如下:--------------------------------------------------------------------------------植物界vegnum vegetable(拉丁名),vegetable kingdom(英文名) 门divisio, phylum纲classis, class目ordo, order科familia, family属genus, genus种species, species--------------------------------------------------------------------------------在其中还可以插入亚门、亚纲、亚目、族(tribus, tribe)、亚族、亚属、组(sectio, section)、亚组、系(series,series)、亚种、变种(varietas, variety)、变型(forma, form)等更细的分类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