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会计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单纯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全面素质的培养。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但仅凭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在现代企业中,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会计工作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专业知识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会计人才。
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来自德州学院的实践
张玉红 : 会计学本科 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 —
来 自德州学 院的实践
张 玉 红
( 州学院 山东 德州 232 ) 德 503
摘要 : 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本文通过 国内高校会计学本科 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 人
作者简介 : 张玉红 ( 9 0 , , 17 -) 女 山东德州人 , 德州学院副教授
8 2
维普资讯
财条 通f,. i 学术 2 0 年第 9 t 08 期
生, 并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 同样规格的产品式 的人才 。二是从培养规格上 , 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 重知识轻能力 、 重共性轻 个性 的现 象, 体现不 出对学生实践能力 、 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 的培养规格不符合会计教育的发展要求 , 有待 于改进 。
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 是依据不同类型 、 不同层次 的高等教育 所承担 的任务及社会需求来 确定 的, 是研究其 他要 素的前提 ; 根
据培养 目标 , 设计培养规格 ; 根据培养 目标 与培养 规格制定培养方 案 ; 根据培养 目标 、 培养规 格与培养方案选择 培养途径并予 以实 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的培养结果 , 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 , 要通过社会 实践 的检验 ( 即教育评价 ) 加以论证 ; 如果人才培养质量与 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 校必须做 出相应的调整 。 学 二、 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 三 课程体 系 从课程体 系设置上来看 , 各本科院校存在着较大差异 , 差异度在 2 %- 0 0 3 %之间 。 一是专业 基础课 。 主要有政治 经 济学 , 管理学 、 西方经济学 、 统计 学 、 经济法 、 初级会计学等 , 基本上差别不大 。 二是专业 主干课 。 多数学校 的设置大致相同 , 基本上 将 中级财务会计 、 财务管理 、 成本管理会计 、 会计 电算化 、 审计等课 程 中的几 门作 为专业 主干课 , 但在所 开学 期和开课 顺序上有一定
会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应用型人才培 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的 培养 目标 。
2. 树 立 正确 的会计 本 科教 育理 念 1 2 1 1素 质教 育 理 念 .. 会 计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职 业 , 市 场 经 济 在 的 大 潮 下 , 种诱 惑 很 多 , 各 因此 , 切 需 要 迫 加 强 会计 人 员的 职 业 道 德素 质教 育 。 外 , 此 在 对 外 提 供 会 计 信 息 的过 程 中 , 计 需 要 会 与 有 关 信 息使 用 者 进 行 沟通 、 质询 与 解 释 ,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 准 则规 范 内 , 往 有 多种 在 往 可 供 选 择 的 会 计 方 法 产 生 不 同 的 会 计 信 1 目前会 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 息 , 要 会计 工 作 者具 有 多 思 性 、 问性 、 需 多 开 放 性 与 综 合性 的思 维 能 力 。 因此 , 校 培 学 在 的 问题 1 1教 育理念 方面 . 养 的会 计 人 才 必须 具 有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 目前 许 多 院 校 , 其 是 新 建 地 方 本 科 文 化 素 质 与 专 业 素 质 。 尤 院 校 , 计 本 科 教 育 的 理 念 仍停 留 在 知 识 会 2. 2终 身 教 育理 念 1. 传 承 教 育 、 次 性 教 育 、 业 教 育 上 。 教 一 专 在 在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迅 速 的 知 识 经 济 时 通 学 中 以 教 师 为 中 心 , 乏 对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代 , 过 一 次 本科 教 育 不 可 能 获 得 享 用 终 缺 养 , 念 上 试 图 让 学 生 通 过 在 校 学 习 就 能 身 的知 识 。 此 , 要 通 过 不断 的 自我 学 习 理 为 需 够 掌 握 全 部 专 业 知 识 与 相 关 知 识 , 满 足 获 得 终 身 享 用 的 知 识 。 国 会计 教 育 改 革 以 美 未 来 工 作 岗位 的 要 求 , 育 中 以 会 计 职 业 委 员会 ( ECC 在 反 思 会 计 教 育 的 有 效 性 教 A ) 的 知 识 需 要 开 展 教 学 , 量 的 准 则 和 规 章 时 , 出 了“ 日益拓 展 的 会 计 职业 界 做 准 大 提 为 制 度 作 为学 生 职 业 生 涯 必须 牢 记 的 知 识 , 备 ” 的会 计 教 育 目标 , 认为 会 计 教 育 的 目的 仅 从 国 内会 计 职 业 的 发 展 需 要 来 设 计会 计 并 非是 要让 学 生 在 刚 刚 从 事 会 计职 业 时 即 本科的人才 培养模式。 已成 为 专业 的 会 计 工 作 者 , 要 使 学 生 具 而 1 2 培养 目标方 面 . 有 作 为 一 名 会 计 人 员 所 应 具 备 的 学 习 能 培 养 目标 决 定 着 会 计 本科 人才 培 养 的 力 。 国 对 会 计 教 育 的这 种 认 识 是 值 得 我 美 模 式 , 终 制 约 着 会 计 本 科教 育 的 质 量 。 们 借 鉴 的 。 教 学 中 , 要 的不 是 教 会学 生 最 目 在 重 前 我 国 大 部 分 高 校会 计专 业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掌 握 了哪 些 知 识 , 是 培 养 他 们 主 动 获 取 而 目标 的 定 位 往 往过 高 、 围 过 广 , 范 以培 养 宽 知 识 及 运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 : 1径 、 功底 的“ 才 ” 3 厚 通 为其 目标 , 分 强 调 过 2 1 3创 造性 教 育理 念 .. 会计实务工作、 教学 和 科 研 人 才 的培 养 。 而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日趋 完 结 果往往适得其反 。 善 , 司 制 企 业 组 织 形 式 的 成 长 以 及 现 代 公 1 3 课 程体 系与 内容方 面 . 企业制度的建立 , 企业 间竞 争 加 剧 , 企业 的 目前 高 校 会 计 本 科 教 学 的 课 程 体 系 不 经 营 活 动 更 加 复 杂 , 而 对 从 业 人 员 的 素 因 能 会 够 健全 , 程 内 容 缺 乏 系统 性 。 课 尤其 是新 建 质 、 力 提 出 了更新 的 要 求 , 计 人 员不 仅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 学 校 办 学 条 件 以 及 固 有 需 要 终 身 学 习 的 能 力 , 且 需 要 具 备 创 新 受 而 为此 , 会 计 本 科 教 育 阶 段 , 应 在 就 教 学 模 式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会计 专 业 在 课 程 的 能 力 , 思 质疑 体 系 与 内 容 方 面 存 在 的 问题 是 : 论 教 学 该 培养 学 生 善 于 发 现 问题 , 考 问 题 , 理 中课 程 之 间 内 容 重 复 的 现 象 依 然 存 在 ; 会 问 题 以 及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计 手 工 模 拟 与 会 计 电算 化 模 拟 相 脱 节 , 会 2. 准确 定位 人 才培养 目标 2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 计 专 业 会 计 手 工 模 拟 数 据 与 电 算化 所 用 的 会 计软 件 数 据 无 关 , 利 于 学 生 综 合 素 质的 提 高 ; 不 校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定 位 在 强 调 高 素 质 的 同 已 应用 型” 注重 满 足 企 业 对 , 外 实 习 基 地 建 设 薄 弱 , 能 满 足 实 践 教 学 时 , 渐 渐突 出“ 不
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会计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一种重要学科,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重要任务。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较高的会计实务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会计专业人才。
下面是我校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培养目标本科会计专业旨在培养拥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技能,熟悉国内外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现代理论与方法,掌握国家经济和会计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等相关制度和规定。
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会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从事会计核算、预测与控制、管理决策等工作,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
三、培养方案内容1. 培养模式:本科会计专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质量和实效。
培养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三个阶段。
(1)基础课程阶段: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经济和管理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阶段: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税法与税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专业课程。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3)实践教学阶段: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实习环节,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事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毕业论文环节,学生将通过独立研究和论文撰写,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3. 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本科会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
(1)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四川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满足西部旅游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含有良好职业道德,熟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会计学理论和方法,熟悉旅游餐饮和酒店管理,含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各类企机关,尤其是酒店、餐饮、旅游企业等从事会计、财务、税收、审计等工作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修业年限:四年,实施弹性学制,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达成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要求(一)基础要求1、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原理;熟悉国家政策法规,遵纪遵法;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含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含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2、人文素养:含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含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基础能力,含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含有初步科学研究方法,含有很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含有一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及信息处理基础方法;含有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含有敬业奉献、勤奋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身心素养: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达成国家要求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含有一定审美意识和能力,含有健全人格和心理,善于沟通协调,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专业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本专业毕业生要求系统掌握财会、金融、税务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学方法和技巧,含有以下九个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和金融、现代信息技术、会计准则、税收法规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会计核实和会计分析基础方法,含有处理较复杂专业问题能力。
数智化时代“三融合”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数智化时代“三融合”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处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期。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构建一种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三融合”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融合”是指将会计学科与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种具有高度实用性、创新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分析数智化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以及当前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三融合”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1. 数智化时代对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数智化时代,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会计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字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以便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数据处理工具,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信息。
会计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跨界整合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作,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业务需求。
会计从业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会计服务。
在数智化时代,会计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数据分析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当前会计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挑战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传统的会计学本科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法和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专业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三个方面浅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基础培养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专业基础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还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软件的使用,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
学生还应注重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应对国际化会计工作的需求。
专业基础培养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能力培养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掌握会计核算和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和参与会计项目等方面的经验积累,更好地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挑战。
实践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
创新思维培养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点。
在当前信息时代,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学校可以通过增设跨学科课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案例分析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兼顾专业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三个方面。
学生需要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江苏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对于本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显著,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南京财经大学“2+2”人才培养模式,就在学生入学前2年暂时不分专业,按照学科大类统一招生,统一开设课程,共同培养,以达到夯实学科基础的目的。
大学三年级开始的后两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职业规划、社会需求等方面,重新选择专业,分流培养;主要有:“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教育”培养模式;“国内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另外,为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学院与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合作“3+1+1”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境外交流学习”培养模式等;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西方国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经验以及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利用校企资源,探索校企订单式培养人才;江苏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五个专业,分别属于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科。
在招生时先按成绩分专业招生,但在前2年所有专业统一开设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程。
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大三开始再根据规定综合考核成绩在专业前10名的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兴趣和就业需求自由选择其他专业学习。
并且提供“双学历”培训,即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能够互选课程,考核合格的学生发放第二学历证书。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因为经管类课程内容和原理基本相通,专业基础课程相近,所以能够做到各专业统一开课。
在拓宽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面方面。
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专业,这也是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规章制度”的一个突破。
“国内学历+国际学历教育”模式实质上与“本科学历+职业资格教育”模式类似,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除学历教育外另一块敲门金砖,也为将来就业增加一层保障。
“境外交流”模式为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经济交叉、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订单式”培养模式,直接促动高校的本科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增加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42019月(下)行政事业资产财务与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吴玉炉陈泽航陈晓艺刘晓晶(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摘要: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校是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社会优秀人才供应的重要途径。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会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完善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学本科教育;课程建设;模式一、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太多,没有突出主干课程。
许多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开设超过20门的专业课程。
有的院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大量的实验课程占据着课时与学分,导致主干课程无法深入细致的讲解,学生无法学习透彻。
其次,主干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管理会计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
而有的院校并未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主干课程,有的甚至不在其培养计划中,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设施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无法满足学生实训的真正需求。
实践教学流于表面形式,大多数学生的实践课只能在教室里进行,无法达到真正的实训目的。
在实习环节把关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进行社会实习,糊弄完事,甚至毕业实习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教学课时的比例过高,但教育资源设备有限使部分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2.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当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是大多数院校教学的核心,却因此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尽管一些院校开设了德育课程,但往往是属于大范畴的公德教育,而很少院校专门开设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
高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不重视,无法使学生正确了解会计法治观念与职业道德观念,缺乏专业的训练与系统的教学,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工不细, 而要求会计 人员 动手能力的技能较高, 工作难度相对 较大 , 普通院校的会计 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般不愿意到中 小企业 从事会计工作。 这勘 嘘 砣 立院校会计 业 业生提供了 专 毕 就业的空间。 另外, 为了了解用 ^ 单位对 立学院会 人 案 质方面要求 , 独 计 才 课题隆 嘶 了 调查。 调 通过 查, 2 的企业认为会计人 8 % 9 才的 能力比 学 耍 要 同时, 的企 为独立 堡登 。 5 2 I 以 学院会计毕业生 虽 然理论知识合格, 但是缺乏实践能力 、 吃苦 耐劳的 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 台1 欠 , f 坏 足。 练 佳 自 备£ 如何针对用 人 位对 十人 单_ 才素质 要求进行 裁唷 I 是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临 新, 面 从独立 学院会 人 计 才培养现状以 及存在的问题, 寸 捅 会计 人 才
三、 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 培养 目 一) 标创新 我国知名会计学家阎达伍教授曾指出: 要改革我国的会计教育, 首先“ 必须疏通会计 人 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使会
论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专业能力强、 业务素质高, 富有刨 新精神, 能在企事业单位、 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会计 、 审计及财务管理 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管理 ^ ’ 目 虽 、 该 标 然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专业教学的要求: 才。 厚基础 、 宽知识、 强能力 、 高素质。 但仍然没有脱
不够, 没有针对独立 学院的特点没置出适合独立学院学 生的课程体系。 会计教育如果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 会计实i操作的仿真教 J l I 学。 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 标的要求, 很难满足社会用 ^ 单位的 需要。
( 手工会计理论与电算会计理论教学脱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四) 计算机念 {算系统完全取代手工会计系统, 十亥 网络会计也是会计发 展的必然趋势。 开设的 》 程以介绍手工会计基本记账原理为主, 课 很少涉及电 算会计基本原理; 而开设的《 会计电算化》 课程以介绍
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子国 : 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 式研 究
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子国
( 州学 院 德 山东 德州 232 5 0 3)
摘要 : 本文认 为 ,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 的多元化发展 , 会计 学专业本科 教育 已经不能适应人 才培养和 市场经
教学 内容 、 方法 、 手段的改革 。三是要 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二、 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 改革框架研究 ( ) 一 修订和调整人 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 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 目标 的基本定 位是培养具备管理 、 济 、 经 法律及会计学方 面的知识 和能力 , 能在企 、 事业单 位及政府部 门从事会计实务 以及教学 、 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 高级专 门人才 。 一定 位派 生出 这
宽 口径大类培养 。 二是建构保证高层次 、 高质量教学 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 体系 , 建立教学督导队伍 和学 生学 风督查 队伍 , 开展学 生评 教、 教师相互听课 、 教学质量奖评选等 活动 , 形成教学互 动的良好格局 。三是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 , 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 过程 的各个环节 ; 推行 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 制 ; 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 , 积极组 织学 生参 加各类学科竞赛 和创业设计活动 ; 组
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教 学进行改革 。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人 才培 养 目标 课程体 系
一
、
教 育 人 才培 养 模 式 改 革 标是 全面提 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 人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 、 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 , 才培养模 人
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 向更加重视能力 和素质培养 的转变 。 实现这一转变 , 要 需要 在人才培养模式 、 课程体 系 、 教学内 容 和教学方法等方 面实现转变 , 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转变的首要 环节。 其 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 向更加重视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理论知识:学生应具备坚实的会计学基础知识,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核心理论和实务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管理等实际应用能力。
3.职业道德:学生应具备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公正、廉洁、严谨的工作态度。
4.综合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协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与管理需求。
三、主要课程设置1.会计学基础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2.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
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能够进行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绩效评价。
4.税务会计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税收政策,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要求和处理方法,能够熟悉税务申报流程和税收筹划技巧。
5.财务管理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够进行资金筹集和投资、融资决策等相关工作。
6.审计学课程:培养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7.法律法规课程:培养学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
四、实践教学环节设置1.会计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财务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能力。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财务实习,使其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3.专业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实际会计项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培养方式1.系统培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安排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2.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类学科竞赛,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经验。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会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非常必要。
一、传统培养模式传统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考试为核心。
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核心课程,并在大四时进行会计实务课程的实习。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领会会计核心理论知识,熟悉会计实务操作,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本的会计职业要求。
但是,传统模式缺点也很明显。
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应用来深化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考试评价也容易让学生流于应试化、机械性地死记硬背知识点。
近年来,高校和企业对会计人才培养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
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考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注重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结合。
该模式的可取之处在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大数据、信息技术、金融分析等课程知识,通过案例研究、草案撰写等实践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与传统培养模式不同,创新培养模式需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会计工作的流程;二是增加实习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实际的会计操作和职业规范;三是开展多形式教学,如实践教学、研讨教学、工程实训,促进学生对会计学的深度理解。
、总之,在现实的应聘市场中,创新型的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
它们不仅能够在学生的核心业务以外,有选择性地加强其引领,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又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使学生更具备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培养模式的合理性讨论综合上述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延续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尽管传统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固定课程和纯理论教育为学生的竞争性带来了良好的基础,但它相对于创新型,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商能识”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商能识”培养模式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如何培养具有现代商业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新型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商能识”模式。
一、“商能识”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商能识”模式是一种针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该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包括:1. 商业意识:培养学生对商业活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其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深刻的商业理解,能够从会计的角度出发,理解企业的商业活动,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
2. 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知识,分析财务数据,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3. 社会责任感:倡导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诚信从事会计工作,为企业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商能识”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优秀商业思维和实际能力的会计人才,使其能够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胜任各类会计工作。
“商能识”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环节的完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教学内容的创新:根据现代商业的需求,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加强对商业理论和实际运作的学习,注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商业环境。
2. 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实习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实践环节的完善: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和管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路径和方法的实施,可以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商能识”模式,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合理、全面和有效的指导。
地方高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地方高校会计学培养人才理论课程应 以基础 、 够用为度 , 加大 实训 、 实践课程 的设置 , 将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结合 , 将实训课程 与职业技能结合 。 在前期可以将 实训课程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 以老
人才培养模式 的目标定位应结合教学改革进行。在教学改革
中,对于制定和修订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 当地实际
情况 , 体现出专业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 课程设置与公司岗
位 设 置 相 结合 , 程 学 习 与职 业 证 书相 结 合 。 具 体 的实 施 中 , 课 在 要
/— —— 、 , ,
根据2 1年某地方 高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 的就业情况调查 , 00 ( 如表 1 示)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在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 所
和建议 , 结合企业 的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 这样才能使学 生更好
地就、
工作 , 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 要求学生掌握
全 面 的知 识 , 手 能 力 强 。 动
研究与创新 I T D N OV T O U YA D I S NN A I N
地方高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黄 河科技 学院 郭 超
地方高等 院校基本上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近二十年迅速
成长起来 的新建学校, 其培养模式都具有应用性特点。 按照联合 国 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分类法》 才类 型和培养 目标 的分类 法 , 人 可 将其划分为“ 应用型大学” 而按照 目前我 国高等院校的分类法 , , 可 将这些地方高校划分 为“ 教学型大学” 地方高校应该为地方经济 。 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 力于应用 型人才培养, 致 培养 出能够 直接从事 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 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基础扎 实、 知识 宽 、 适应能力强 , 具有较高实践能力 和创新创业精神 的复 合性 、 应用性人才。
高素质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
会计学本 科培养模 式 的现 状分析
在计 划 经济 时代 , 国 的会计 教 育人 才 培养 模 我 式 主要是 以传授 知识 为 主要 目的 , 书本 知 识 为 主 以 要媒 介 , 满堂灌 ” 以“ 讲授 为 主要 方式 , 以培 养政 府 、 企事 业 的一位会计 专 业人 才 为 目标 , 种 模 式在 特 这 定 的环境 下发挥 了应有作 用 。当经济体 制 向市 场经 济转 化 时 , 各个学 校 也纷 纷 开始 思考 会 计 人 才 的培 养模 式 , 目前 的状况仍 为 : 但 ( ) 一 注重 “ 簿记 型会 计 ” 的培 养 , 忽视 “ 拓 型 开 高素质会 计” 的培 养
[ 文章编号】0 9— 6 7 2 1 )3—00 0 10 0 5 ( 00 0 10— 3
本 科 生培养模式 是指 在一定 的教育思 想 的指导 下, 教育 主体为实 现研 究 生培 养 目标 而 形 成 的关 于 本科 生 培养活动 的实践规 范和运行 方式 。关 于培养 模式 的构 成要素 , “ 有 两要 素说 ” —— 培养 目标 和培 养方 法 ; “ 有 三要 素说 ” —— 培 养 目标 、 培养 过程 、 培 养方 法 ; 四要素说 ” “ —— 培养 目标 、 培养 过程 、 培养 方 法 、 养途径或 培 养 目标 、 养制 度 、 养 过程 和 培 培 培 培养 评价 。综 合 各 种 观 点 , 析 教育 理 论 , 以知 分 可 道人 才 培养主要 涉及三 个 方 面 的内容 : 是 培养 什 一 么样 的人 ; 是怎 样 培 养 人 ; 二 三是 如何 保 证 培 养 目 标 的实 现。
传统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书本知识为
主要媒介 , 偏重 于 向学生传 授会 计专业 知识 , 而忽视 相关知识 的传 授 , 不 重视 能 力 的培 养。这 种模 式 更 把学生框 在一个 窄 小 的专业 圈子 里 , 养 出 的会计 培 为“ 簿记 型会计 ” 。他 们 会计 专 业 知识 较扎 实 , 对企 业正常业 务 的核算 、 报账起 到 了重要 作用 , 缺乏企 但 业经营 管理 、 收 、 律 、 税 法 财务管 理等 方面 的知识 , 应 变开拓 能力差 , 综合 素质低 , 受企 业欢迎 。所 以 目 不 前 中国会 计人 才结 构畸形 , 出现两个 极端 , 头是人 一 才供过 于求 , “ 记 型 会 计 ” 对 过 剩 ; 一头 是 即 簿 相 另 人才供不 应 求 , 即适 合 市 场 经 济需 要 的 “ 开拓 型高 素质会 计 ” 严重 短缺 。 ( ) 二 课程 设 置缺乏 理论 依 据 , 程 内容 重复较 课 多, 知识 更新 不能 与 时俱 进 方 面课 程设 置不合 理 , 部分课 程独立 开设 、 各 自为战 , 教学 内容 出现重 复 ; 另一方 面核心 专业课 开 设不 能突 出重 点 , 时 少 , 学 不够 深 入 , 师 只 能选 择 教 部分 内容讲 解 , 乏 系 统 性 , 致 学 生 理论 基础 不 缺 导 深、 专业 知识 不足 , 以适 应社 会对 高素质应 用型会 难 计人 才的需求 。学 生毕 业后 不得不 补 习大 量 的本应 该在学 校完 成 的知 识 , 约 了学生 的发展 。 制 ( ) 三 注重 书本课 堂上 的教 学 , 忽视 实践教 学 传 统 的会 计教 育人 才培 养模式 注重从 书本到课 堂 的传授 , 忽视 实 践 教 学 。学 校 虽 开设 了 实践 教学
本科会计人才的培育阐述
本科会计人才的培育阐述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现代化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阐述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培养本科会计人才的核心。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及就业市场,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课程开发中,学校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实际工作情况的能力。
在课程中要突出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方位塑造。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财税政策日益复杂,因此我国高校应该重视税法课的教学,加强税收政策知识的讲解和理论分析,进行税务实践训练,以便培养更专业的税收人才。
二、实践教学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打造出的卓越实践能力和应对创新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所需。
学生应该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各类财务相关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实际技能,还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当今商业环境下,要想成功,对创新十分强调。
本科会计人才也不例外,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培养创新意识,以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为此,教师应该鼓励和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
通过不断的和同学们的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交流和分享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形成更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总之,本文对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建议。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如能积极贯彻这些建议,努力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人才,相信我国的经济建设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会计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公司经济业务的各个方面,从财务报告的编制到税务规划等等,都有可能涉及到会计学。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会计师的主要场所,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就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一、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1. 理论教育内容陈旧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理论教育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不可否认的是,理论基础扎实是会计专业的门槛,对学生的过硬的基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的只是重量不是质量,教授的会计理论知识陈旧,和企业实际业务脱节严重。
2. 实践教育时间短会计实践是会计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的关键环节,而在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育时间明显不足,且实践环节设计不合理,使得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3. 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除了理论教育的问题之外,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也存在着管理不当和教育资源的不足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高校很难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过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实战经验。
二、改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1. 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全面社会化教育资源,整合企业优质实践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应将教学重心转向企业实际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会计理论和会计应用,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2. 相应增加实践教育时间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在校期间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特别是企业实践教育。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深入企业了解会计实务,应结合实践案例,将会计理论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3. 加强学生创新育人教育高校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育人教育,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会“做”,同时更要知道“为什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创新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下面是关于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探讨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而为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一、现阶段我国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财经类院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科学的组织会计工作的管理能力,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综合类院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培养高素质、宽口径、专业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般院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具备基本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程序、灵活运用会计软件的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尽相同的。
由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造成一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人才大量闲置,而另一方面高级会计人才的严重短缺的局面。
刘书兰(2006)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对新的财会知识的掌握,毕业生中10%是自学,45%是职称考试,30%是学历进修,其他方式占7%。
由此我们可看出在本科阶段应重点放在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才是我们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2.人才培养措施。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践教学等三
个方面。
(1)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专业必修课、会计专业选修课,其他必修课和规定的限选课程等等。
很多高校从学生大一就开始了《会计学原理》等基础课程,从大二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开设专业课的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根据笔者曾经做过的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基本满意,但被调查学生中无一人认为课程设置非常合理,说明课程设置结构需要调整的空间很大。
(2)教材的选用。
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所用教材大多数是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名校所编著的系列教材或者是由任课教师所编著的教材。
但由于会计专业本身学科性质要随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和更新。
(3)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我国会计教育的校内实习设计的顺次:基础会计阶段的手工实习、企业会计阶段的电算化会计实习、财务管理和税收阶段的团队培训等多阶段实习。
对于财务管理和税收阶段的团队培训往往集中在重点和名校之中,很多一般院校无法开展这样的实习活动。
此外,大部分学校均把毕业论文作为实习的一个项目,同时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根据毕业实习的情况撰写实习报告。
3.人才培养对象。
由于我国会计教育根据国家规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
具体来说,高职高专以培养满足实务界操作的“专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中、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实施“通用型人才”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高级会计人才,做到“既通又专”;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高校教学与科研人才,对会计学领域和学术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够对其发展做出创新贡献。
这个要求基本体现了我国对于会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会计专业的学生不问自己的需求争着考硕士研究生和中级、高级、注册会计师,力求加大自己的就业砝码。
这个需求从本身来看,并没有问题,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我国CPA考试的难度成为国内考试第一难考,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日趋集中,就业形势由于人数的集中,造成大量的硕士研究生无法顺利的找到工作,致使
一部分学生继续求学,继而情况周而复始,造成整个会计专业就业难的问题。
二、应对措施
1.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性。
充分借鉴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重点把学生培养成为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通才型人才,同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尽量让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轨迹接轨,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组织人文、社科、管理等专业知识讲座和模拟实验,让学生多接触虚拟的'真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运作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团队学习和分组学习,小组研讨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协作和管理组织能力,体现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本文所提出的问题。
2.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让学生在修满必须学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广泛选择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不同专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针对会计这个跨专业的行业来说,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加入我国目前在教学中忽视和不重视的几门对将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课程,如经济数量分析和数据分析技术、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专业发展史等课程,同时增加法律及伦理方面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保持学科的灵活性和后续性、先进性,不能片面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切实际要求或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需要,设置一些专业面较窄的学科与专业,或者过早地让学生进入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
此外还必须重视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适当借鉴西方经验,独立开设综合性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3.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授课方法尝试上修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