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古典学派: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17.3.1买方垄断
17.3.2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剥削
17.3.3消除剥削的措施
历史借鉴17.2 罗宾逊、买方垄断公共政策
琼· 罗宾逊的买方垄断理论的主要政策含义是,政府能够通 过提高买方垄断市场上的资源价格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在 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实施了三项重要法律,这些法 律的涉及在部分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1935年,国会通过《国家劳动关系法案》,《瓦格纳法案》 ,保证了劳动力:不受企业干涉的自我组织的全力;与雇主 讨价还价的权力。同时还列举并宣布由公司对工会和它们的 成员实施的不公平的劳动措施为非法。 1947年的《塔夫特-哈特利法案》和1959年的《兰德姆-格里 芬法案》。 罗宾逊的买方垄断理论的第二个政策体现在1936年《罗宾逊 -帕特曼法案》保护了小企业,免于受到大竞争者的成本优 势的不公平竞争。 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案》规定了最低工资0.25美元每小 时。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斯拉法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建者A.葛兰西(1891~1937)的亲密朋 友,又是J.M.凯恩斯的得意助手。从1930年代初期起,斯拉法就 着手收集、考订和编辑D.李嘉图的全部著作和通信,在最后阶段, 由于M.H.多布(1900~1976)的协助,到1951~1955年完成了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共有10卷,先后于1951~1973年由英 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经过30多年的准备和琢磨,斯拉法于 1960年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一书。 斯拉法探究的问题是没有生产规模的变动或生产要素投入比例 变动的经济体系的特征,认为国民纯产品就是超过补偿生产资 料所需要的产品的“剩余”,把生产看作是同样的商品既表现 为生产资料、又表现为最终产品的一种“循环的过程”。这种研 究方法正是复兴了古典学派的思想,所以,他时常被称为“新李 嘉图主义者”。
17.3.4批评
张伯伦对它剥削的分析和分配理论以及构建一些列必要的方 程以确定利润最大化价格与产量。
罗宾逊夫人本来应该有三次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 尔奖:(1)创立垄断竞争理论,(2)发展补充完善凯恩斯 理论,(3)创立新资本积累理论。而当年把持诺贝尔委员会 的林德贝克等人反对罗宾逊夫人的左倾和社会主义,一直不 将奖项颁给罗宾逊夫人。 1983年当罗宾逊夫人去世时,就连她学术上的对手萨缪尔森 写的悼念文章中还为她鸣冤叫屈。自此,在对罗宾逊夫人的 追忆中,除了她天才的思辨、卓越的成绩、犀利的文风以及 坚韧的性格之外,还多了两个前无古人的特征:一、她是迄 今为止所有伟大经济学家中唯一的女性;二、她是伟大的经 济学家中应该获得而没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第17章 Leabharlann Baidu古典学派: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丁长发 博士 副教授 cfding@xmu.edu.cn
不完全竞争理论包含在边际主义或新古典学派的 范围和传统之内。尽管这些理论直到20世纪30 年代早期才充分发展起来,但它们有着很深的根 源。 对不完全竞争的关注逐渐增加是因为,在完全竞 争模型和完全垄断模型之间存在着经济理论的空 白,并且完全竞争理论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比如: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亚当· 斯密以后的一两百多年里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 鼎盛时期,那时垄断还是个别现象。当资本主义进入 垄断阶段之后, 经济学理论已无法对其进行解释,现 实世界中的普遍垄断现象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 从19世纪初的 西斯蒙第、穆勒、麦克库洛赫,到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的马歇尔、古诺、埃奇沃思、西奇威 克,尤其是庇古和斯拉法,他们早已对垄断理论和市 场的不完全性作了大量的研究。但问题在于,他们始 终沿袭着“斯密传统”,即将自由竞争作为普遍现象 而把垄断作为例外来构造他们的理论框架。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 哈佛大学的张伯伦 和英国剑桥的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 垄断竞争理论》 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才正式宣告“斯密传统”的 彻底结束。
随着西欧和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动和经济的发 展,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垄断特征日益明显,完全 竞争理论的适用性越来越差,现实世界中的普遍垄 断现象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从19世纪初的西 斯蒙第、穆勒、麦克库洛赫,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 初的马歇尔、古诺、埃奇沃思、西奇威克,尤其是 庇古和斯拉法,他们早已对垄断理论和市场的不完 全性作了大量的研究。但问题在于,他们始终沿袭 着“斯密传统”,即将自由竞争作为普遍现象而把 垄断作为例外来构造他们的理论框架。20世纪30年 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 罗宾 逊分别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 论”,正式宣告“斯密传统”的结束。
从这些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中我们可以知道,在 垄断竞争条件下,即使缺乏实现垄断利润的能力, 与完全竞争条件相比,也有可能价格更高而产量 更低。因此,这些新理论对于以下广泛传播的思 想是一个打击,即私人企业制度必然会导致生产 资源的最优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思想是由美国的爱德华· 张 伯伦、英国的琼· 罗宾逊、德国的海因里希· 冯· 斯 塔克伯格几乎在同时完全独立提出的。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罗宾逊夫人著述丰富,主要有: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1933) 《就业理论引论》(1937)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42) 《经济论文集》(四卷,1951—1973) 《资本积累论》(1956) 《经济增长论文集》(1962) 《经济哲学》(1963) 《经济学的异端》 (1971) 《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
斯拉法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其早期著作又 包含在新古典主义的传统之中,并成为不完全竞 争理论的开拓者。
斯拉法认为,有两个条件可以打破完全竞争 市场:1、单一的生产者通过改变可供销售的 商品的数量,能够影响市场价格;2、每个生 产者都在单个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条件下进 行生产。 斯拉法认为,即使在竞争性市场中,每个企 业都有特殊性和垄断性特征,因而都面临向 右下方倾下的需求曲线。
17.3 琼· 罗宾逊
琼· 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英国著 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实际 领袖 。琼· 罗宾逊夫人是世界级经济学家当中的惟一 女性,而且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被西 方经济学家认为是应该获得而未能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少数几个经 济学家之一。1903年10月31日出生于英国的坎伯利, 1922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1925年以优等成绩 获得学士学位,1927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929年 在剑桥大学任教,最初是经济学的助理讲师,1937年 升任副教授,1965年起任教授,1973年退休并转任名 誉教授后,仍著书立说,直到1983年去世。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17.2.2限制条件
完全竞争会导致比垄断竞争更大的产量、更有效 的生产和更低的销售价格。但是这个结论需要两 个限制条件: 第一,张伯伦的结论建立在一个不现实的假设基 础上,即成本曲线在每种情形下都是相同的。假 设每个企业都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是不现实的。因 此完全竞争并不一定提供最大数量的产出和最低 的价格。 第二,现代经济学家指出,一个所有产品都标准 化的完全竞争的世界将是一个真正乏味的世界。 垄断竞争造成每一大类产品的很多变化,因此能 够使消费者更好地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17.2爱德华· 黑斯廷斯· 张伯伦
爱德华· 张伯伦(E.H.Chamberlin,1899~ 196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生于美国华盛顿, 1920年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大学,而后进入美 国密执安大学任讲师,1922年获该大学硕士 学位,1927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 起任哈佛大学副教授,1934年以后一直任哈 佛大学教授。 代表作: 《垄断竞争理论》(1933)
按照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理论 对于现代工业生产和贸易的直接适用性比对农业的 直接适用性还要低。 这种理论预先假定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都交易完全同 质的产品,因此没有个人能够觉察到市场的影响, 买者对于光顾哪一个卖者完全无差异。在这样的世 界中,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卖掉任意数量的产品,并 且不需要任何广告、商标或推销。 因此,批评者说,这显然是一个相当抽象和简化的 世界!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一致同意完全竞争模型 为竞争的本质和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洞察,但是它并 没有准确地描述大多数国内和国际市场。
通过说明垄断如何将价格提高到竞争性均衡水平之 上以便在长期内获得利润,关注不完全竞争情形的 这些理论很有影响力,使经济学家更加情愿接受更 严厉的政府反托拉斯政策和管制垄断性公用事业的 利润。因此,这些理论为几乎已经实施了半个多世 纪的各种政府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充满国际竞争的年代,我们无法回到接近完全竞 争的经济中去,而且即使我们能够这样,它也不可 能是一种高度稳定、增长的和有效率的经济。 事实上,作为一种目标的完全竞争已经在很大程度 上被“行得通的竞争”所取代,行得通的竞争代表 了完全竞争与寡头垄断的折中。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17.1皮耶罗· 斯拉法
皮耶罗· 斯拉法(Piero Sraffa,1898~ 1983),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生于意大利 都灵。在都灵读大学预科。由于征兵服役中 断学习。1924年开始学术生涯。曾任佩鲁贾 大学和卡利亚里大学教授。1927年转居英国, 在剑桥大学任研究员。
17.2.1垄断竞争理论
产品差别的存在导致垄断竞争 张伯伦认为,垄断与竞争力量的混合来源于 产品差别,产品 差别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一种产品具有差别,就意 味着卖者对他自身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要遭受非常接 近的 替代品的竞争。这样每一个卖者都是垄断者,同时也是 竞争者,因此是“垄断的竞争者”。 张伯伦根据产品差别的概念建立了他的 垄断竞争 价值理 论。他认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每家厂商的 销售量受价格、 产品性质和销售开发三个因素的影响。垄断竞争价值理论就是 研究这三个因素和销售量的均衡关系。 运用边际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等概念及相应 地曲线进行理论分析。 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张伯伦革命”: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完全竞争几乎完全适用于农业,但即使在农业中 完全竞争理论与以前更早时期相比也变得越来越 不适应于现代的情况。 在地方市场上,如果只有几个买者能够购买农产 品,比如烟草、肉类、谷物和牛奶,完全竞争理 论就不再起支配作用。 另外,尽管对价格形成的传统分析有助于分辨出 在农业中不断增加的政府干预的间接经济影响, 但是这种干预降低了完全竞争模型的普遍适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