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尔-罗伯茨:一堂别开生面的经济学课】
注视一位经济学人的传奇
《 站在经济学的高坡 上——杨小 凯纪念文集》 张五常等著
Hale Waihona Puke 中信 出版 社 20 09年 7月版 3 . 80 0元
狱友的文章 中体会他坎坷而不平 凡的人 生, 让我们 在对杨小凯心生敬意的 同时,坚定我们在 学习、- Z
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 而天不假年 , 仅 5 然 仅 5岁 的 时 候 他 的 整 个 人 生 已如 彗 星 划 过 深 沉 夜 空 , 留给 人 世 无 限 的 慨 叹 、 念 和 追 思 。 读 《 在 经 济 学 的 高坡 怀 捧 站
菇曩 崧
在这本 书里 , 了通过 国内外经济学界 各位 学 除 者 的文章我们 可以管窥杨 小凯的 经济思想和 学术 成就 ,带领我们跟 随他 的视 野站在 经济学 的高坡
学 家 中最 富创 造 力 的 思 索 者 之 一 。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他
毅 力克服人 生的挫折 , 以聪慧 的天赋在 学术殿 堂划 过亮丽的轨迹。 斯人 已去 , 而社会 与民众依 然长青 , 站在经济学的高坡 上, 我们能否高举 薪火?
小编的话 :
开展全 民阅读 活动 , 是贯彻 落实党 中央号召 , 大力加强学 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 2 1 年 全民阅读报刊活动的重要 00
作 、 活 中培 育 坚韧 不拔 的 毅 力 和 意 志 , 发 我 们 生 激 对 学术 与 人 生的 敬 畏 与 求 索。 也 正 是 笔 者推 荐 本 这 书 的 主要 目的 。
上—— 杨小凯纪念文集》 ,可以让我们在怀念杨 小 凯先生的文章 中, 真切地触摸和体会杨小凯的 学术 思想、 人生经历以及 我们 生活和求索的世界 。 诺 贝尔经 济学 奖获得 者詹姆 斯 ・ 坎 南这样 布 说 : 杨 小凯跳 过 2 0多年里 带有误 导性 的经 济学 “ 0 分析 ,把我们 带回亚当・ 密那里 ,领略其基 本洞 斯 见,并且富有 想象力地运 用现代 分析技 术重新 阐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章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 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分配。
稀缺(scarcity):
两大核心思想
效率(efficiency):
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出现的标志是 1935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的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 货币通论》。
※为什么证券业的人比老师赚的钱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试图描述世界应该 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 ※金融危机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吗? 穷人应该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保罗•萨缪尔森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 导 言 ❖ 撞钟为谁 ❖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的逻辑 ❖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
B.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 投入和产出 ❖ 生产可能性边界
产出更能令人满意。 3. 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
一个生产活动的例子
可能状态
A B C D E F
奶油 (百万磅)
0 1 2 3 4 5
大炮 (千门)
15 14 12 9 5 0
生产可能状态的说明
生产的可能状态是指,给 定投入时最大的可能产量。 可能状态
否则,结果将不是唯一的。 A
B
C
D
E
F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 放弃其他一些东西。
牛奶可乐经济学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这几年大行其道,2006年的《魔鬼经济学》,2007年的《货币战争》,今年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时尚。
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日常经济学》的作者罗斯?吉廷斯说,“经济学往往从飞机的角度看待经济,也就是从上往下鸟瞰,这样一来,经济制度的轮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栖居的人却变得如蝼蚁一般大小。
”而上述的这些书不同,它们稳稳站在红尘万丈之中,用兴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现象,思索现象背后的原因,人的欲望、人的生存状态不再渺小如蝼蚁。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今年备受关注的一本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著有最畅销的中级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和行为》,他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
”而且不要长篇大论,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
“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
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
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
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因为对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
大受欢迎的电影即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
但是书不一样,如果预见到哪些产品更热门,卖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库存。
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机票现卖价格更高,而演出门票现买却更便宜?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价格并不敏感。
《罗辑思维》_罗胖推荐书目1-58.
《罗辑思维》第一季罗胖全部推荐书目1-581末日启示:向死而生处女秀有点羞羞,没有荐书撒~2拒绝逃离北上广见识决定命运《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美)凯文・凯利《闲看水浒》十年砍柴《城市文化》(美)刘易斯•芒福德3中日贸易如何爱国《贸易造就和平》李子旸《帝国的回忆》郑曦原《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依勒4回应质疑罗胖的歪理和歪嘴《战后经济发展之路》董磊《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陆铭《野蛮生长》冯仑5石油永远用不完?欠抽的歪理邪说《看不见的心》(美)罗塞尔•罗伯茨《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一本经济学》(美)罗伯特•墨菲《三体》刘慈欣《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煤炭问题》(英)杰文斯6治不好的地域歧视《信任论》郑也夫《西铭》张载《1934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丧钟为谁而鸣》(美)海明威7夹缝中的80后《专业主义》(日)大前研一《冬吴相对论》吴伯凡梁冬《失控》(美)凯文•凯利8房产税与地沟油《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许善达《个税政治成本最高对社会公平毫无帮助》李稻葵《一个帝国的生与死》夜狼啸西风9慈善的善与恶《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10成名的代价《新闻抄袭历史》宋燕《鲁达拳下的郑屠和法庭上的王三》十年砍柴《道德经》老子11权力之下无真相《苏联大清洗70周年祭》黄章晋《逆臣录》明太祖《大数据》徐子沛12民意真的可信吗《乌合之众》(法)勒庞《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章敬平《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合著13剩女照亮未来《神似祖先》郑也夫《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迎男而上》燕公子薛好大合著14我和左派谈谈心文章《教科书之外的圣西门》阿忆《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秦晖《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15大国不能认死理《脆弱的崛起》徐弃郁《一战秘史》(美)梅尔《八月炮火》(美)巴巴拉•W•塔奇曼16杀死上帝的达尔文《神似祖先》郑也夫《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史钧《生命的壮阔》(美)古尔德17反腐的曙光《守卫底线》孙立平《重建社会》孙立平《大数据》徐子沛18腐败黑箱必被砸爆《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打造美国》(美)詹姆斯•西蒙《大法官说了算》何帆19在一起有后代《顾准文集》顾准《趣味生活简史》(英)比尔•布莱森《哥伦布大交换》(美)克罗斯比20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后望书》朱幼棣《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21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岳飞传》邓广铭《岳飞新传》王曾瑜《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吴思22奸臣指南《绍兴和议签订以后的南宋政治》何忠礼《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董喜宁《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张宏杰23击溃牛顿的钟表匠《经度》戴瓦•索贝尔《经度之战》土摩托《地图的发现》杨浪24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美国内战》(美)乔弗里•瓦德《美国人民》(美)纳什《我也有一个梦想》林达25这一代人的怕与爱《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安德鲁•麦卡菲《伦敦底层社会》托马斯•霍姆斯《背包十年》小鹏26一个被吃掉的少年《洞穴奇案》(美)彼得•萨伯《公正:该如何是好》迈克尔•桑德尔《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27说英雄谁是英雄《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刘永峰(来自《看历史》的文章)《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千年悖论》张宏杰28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国运1909》雪珥《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马勇29慈禧:这个婆娘咋疯的《戊戌纪略》袁世凯《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马勇30和你赛跑的不是人《与机器赛跑》[美]埃里克•布林约尔松/[美]安德鲁•麦卡菲《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汪丁丁31你的女神你不懂《魔鬼搭讪学》魔鬼咨询师《勾搭宝典》电子书魔鬼咨询师《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姜奇平32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管理的实践》[美]彼得•德鲁克《中国式管理》曾仕强《管理思想史》[美]丹尼尔•A•雷恩33官僚为什么当骗子《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赵鼎新《天朝的崩溃》茅海建《揭开行政之恶》[美]艾赅博/[美]百里枫34躺倒也能当英雄《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金错刀《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金错刀《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美]戴维•J•林登35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书籍的社会史》[美]周绍明《互联网、版权与职业作家》肉唐僧《印刷书的诞生》[法]费夫贺/[法]马尔坦36大家都有拖延症《番茄工作法图解》[瑞典]Staffan Nöteberg《拖延一点也无妨》[美]约翰·佩里《迫不及待的书》“三个月不读,字迹就会定消失”的书,如果你还没看完,那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
保罗.萨缪尔森,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
保罗.萨缪尔森,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世纪美国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保罗・萨缪尔森于20年12月13日在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的加里(Gary),其父弗兰克(FrankSamuelson)是一名药剂师,他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家是生活富足的犹太移民,一战期间,举家从波兰迁往加里(Gary),因为那时这里是一个崭新的钢铁城市。
”一战后,由于父亲损失了许多钱,一家人又移居芝加哥。
青年时期萨缪尔森在海德公园中学读书,刚一入学他就开场研究股票,在20世纪20年代的繁盛时期,他还帮助代数教师选择股票。
16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了芝加哥大学。
“1932年1月2日我开场了自己的经济学家生涯,”萨缪尔森说道,那天是他在大学里第一次听到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讲座的日子。
马尔萨斯主要研究贫穷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联系,从那以后,萨缪尔森就开场学习经济学课程。
上百年来,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者都是保守派,萨缪尔森认为学校里的教学属于“精神分裂型”的,大萧条时期,课堂上只讨论失业问题,而并不关注失业者。
1935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之后,萨缪尔森因为仰慕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教授而来到了哈佛。
汉森教授是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典型代表。
起初,萨缪尔森是反对凯恩斯的观点的,但后来他的看法渐渐转变了。
无论是在哈佛还是芝加哥大学,萨缪尔森都敢于毫不客气地批判自己的导师。
最让萨缪尔森愤慨的是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充满的都是那些现成的经济原理,即使他们周围的人都已经靠领救济品度日了,他们依然沉浸在那些固定的理论模式中。
萨缪尔森的观点使他与哈佛经济学系主席博班克的关系十分紧张。
1936年萨缪尔森在哈佛获得了硕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博士。
1940年,哈佛为他提供了一个讲师的职务,他承受了,但是一个月之后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他担任助理教授。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推荐工商管理是一个内容很庞杂的学科,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可以多看书。
下面店铺为您整理归纳的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一、西方经济学名著1、《国富论》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2、《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杜尔哥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3、《经济分析的基础》萨缪尔森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4、《通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7、《人口原理》马尔萨斯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9、《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二、西方管理学名著I、《组织效能评价标准》西肖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管理决策的新科学》西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梅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4、《人类动机理论》马斯洛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5、《渴求成功》麦克利兰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6、《企业中人的方面》麦格雷戈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7、《组织结构与设计》杰伊·洛希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8、《管理思想的演变》雷思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9、《管理的新模式》利克特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10、《经理工作的性质》明茨伯格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1l、《组织与管理一系统与权变的观点》卡斯特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12、《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1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14、《z理论》大内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版15、《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年版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三、MBA类教程1、《哈佛商学院MBA教程》圣丁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2、《组织行为学》斯蒂芬.P.罗宾斯人大出版社 19973、《营销管理》科特勒新千年版4、《宏观经济学》鲁迪格.多恩布什人大出版社 1998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四、新知新论综览1、《第五项修炼》波德 .圣吉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2、《脱胎换骨的管理人》丹尼尔 .阿洛兹西南财大出版社1998年版3、《红色地带》刘士平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版4、《活力企业》赫尔曼 .基尔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现场管理者才干增长必读》(日)新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6、《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7、《创业管理人》文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8、《领导引擎》诺尔.M.蒂奇9、《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德鲁.葛洛夫10、《再造宏基》施振荣11、《道路,只有一条》具滋暻12、《惠普之道》戴维.帕卡德13、《王永庆谈中国式经营管理》王永庆14、《发现利润区》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15、《巴菲特投资策略》巴菲特16、《李嘉诚传》李嘉诚17、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美] 罗塞尔·罗伯茨译者: 张勇 / 李琼芳,中信出版社, 2002-1-118、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韩)金,(美)莫博涅著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十本书1. 《人性的弱点》作者:[美]戴尔·卡内基“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被称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中文名: 保罗·萨缪尔森外文名: Paul A Samuelson国籍: 美国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 2009年12月13日 毕业院校: 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 1947年克拉克奖获得者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代表作品: 《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目录展开编辑本段个人简介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
保罗·萨缪尔森他有机会把经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得以从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科学性。
同时,也使他有条件搜集资料,为以后的研究积累大量的材料。
1944-1945年间在放射实验室(the Radiation Laboratory)任职。
1945年兼任福莱切法律与外交学校国际经济关系教授。
1948-1949年古根汉姆研究员。
[1]编辑本段主要著作《经济分析基础》(1947)简介保罗·萨缪尔森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博士学位论文为《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这部论文获得了哈佛大学威尔斯奖。
为保罗·萨缪尔森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经济分析基础分析基础》正是在此论文基础上写成的。
《经济分析基础》包括两篇共12章及两个数学附录。
全书的目的正如他在第一章导论中指出的:“各种不同理论的主要特征之间的相似性的存在,意味着一般理论——它是各种特殊理论的基础,并且将各种特殊理论的主要特征统一起来——的存在。
这种通过抽象而一般化的基本原理,早在30多年前就由著名的美国数学家穆尔证明了。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详细论述这种一般化的基本原理对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分析基础》以数学为工具,使各种理论和方法获得基本统一的表述,并以此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成就。
这本书把最大化原理和均衡原理结合在一起。
使新古典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有了经典的数学表述形式。
这正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回顾xx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有一件事是无论如何不会被忘记的,那就是: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二月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也许是因为我学识浅薄,虽然学过经济学,萨缪尔森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知道其是经济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但说来惭愧,我至今仍未拜读其被封为经典之作的《经济学》。
今年寒假,因为准备考研,也是有关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因而有幸拜读了这本经典著作,虽未读完,但也受益匪浅。
保罗·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创始人。
在经济学上,他有多方面的成就,许多领域他都是开创者。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
是西方最流行的的经济学科学教书和读物,它的第14版本曾风靡中国,他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和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概源于此。
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和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的近乎完美。
萨缪尔森作为美国凯恩斯学派的领袖人物,又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一生中曾写出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贡献可谓巨大。
而《经济学》作为他的代表作,至今仍是出版界颠扑不破的一个“神话”,作为一本普及性的教科书,如此骄人的成绩绝对堪称“前无古人”,这本书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最畅销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更可贵的是,该书出版了如此多的版次,每一版都不尽相同,紧紧把握住美国经济变化与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进展,注意各种数据的不断更新,不但使读者不落伍于时代,更使得我们了解了一本畅销书久而不衰的背后所付出的不懈的努力。
萨缪尔森将自己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综合”,即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与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在理论上的结合,所以按照作者范家骧先生的话讲,要想真正解读这本书,解读任何一个版次,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完全的;而且单纯地解读萨缪尔森《经济学》一书,就事论事,恐怕也不足以使人明白“新古典综合”的真正涵义。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概述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节:经济学教材的革命(1)道格拉斯·C·诺斯序〔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材的革命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你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生活和行为与我们所宣称的理想完全一致。
我是幸运的,保罗·海恩在1975年进入了我的生活。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始于他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我会在这个学期末搬到西雅图来,我想在城里找一所大学或学院教经济学。
这是两个独立的决定。
在经济系求职一事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搬到西雅图来。
但是我觉得,教经济学--特别是教经济学导论课是我能做好的事,我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我从1967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并努力将它办成全国最好的经济系之一。
我对于"最好"的定义不仅包括学术声望,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确立的,而且也包括对这所州立大学中的广阔本科生施以有效而亲切的教育。
校方对于优秀的教学只表示口头的表扬,而薪酬制度仍然与专著的出版挂钩,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发表专著,鲜有例外。
担任系主任之后不久,我决定回到导论课的教学岗位上,看看我们做得究竟如何。
结果令人沮丧,我发现情况跟我读本科的时候相比没什么变化。
教材中充满了经济学理论的术语,解释什么是完全竞争模型,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还有垄断,边际分析,各式图表随处可见。
按照传统的讲法,我在第四讲中讲授完全竞争,并用美国农业的情况加以例证。
课上到一半,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对我所讲的大声提出异议。
我觉得我应该教训他一下,就请他上台来讲他自己的观点。
他走上讲台,谈起价格补助、牛奶营销法案、食糖生产补贴等等,普及农业的各个方面,甚为精彩,且并不限于竞争模型。
我逃回办公室,开始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当我收到保罗的信时,我已经为此努力了数年。
我回信问他,要是他来教,他会怎么做。
下面是他回信的一局部:我希望能在这样的学校里教书:那里的教员愿为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尽心尽力,并心怀热诚;他们会不断反省通识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并把提供良好的通识教育视为己任;他们将会把自己的学科作为基地,大胆进入其他学科,而不是把自己的学科当作一座城堡,在里面享受清静的生活。
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
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父母,经济学教师第一章:作为父母的经济学家和作为经济学家的父母饥饿和疲惫使我易怒、爱发脾气,食物和睡眠让我精神焕发。
很奇怪,当我步入成年时,却并没有完全弄明白这些道理。
我对它们的认知,就像我知道亚伦?伯尔是美国第三任副总统那样,是通过某种死记硬背的方法知道的,而不是像我知道不要走进川流不息的车流那样,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
它们并没有成为我的一种本能。
明智的言行是随着为人父母而得来的。
你不可能身边带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却不知道一顿饭或者一阵小睡能缓解你自己的压力。
通过观察我的孩子的一些反应,我发现在他们身上有我自己的影子。
这也有助于我更好地照顾我的孩子和我自己。
我的女儿凯莱,现在九岁了,她是我的掌上明珠。
从婴儿时期开始,她就开始努力使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实用经济学原理上了,而这一切都是从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上开始的。
从那时起,凯莱和我就开始互相教授经济学了。
我也以另一种身份教授经济学,那就是在一所大学当教授。
教授和父母有许多共同点。
一个好的教授,就像一个好的父母,一直在教育,在学习。
最棒的情况就是,当他的学生超过自己时,会感到喜悦。
如果你是一个父母,那么同时,你就会成为一个经济学教师。
经济学就是关于如何面对艰难的抉择的问题:挣钱与享受悠闲的关系问题,今天的挥霍与为明天储蓄的关系问题,发展新技术与开发已有技术潜力的关系问题,寻找更好的工作(或者更佳的配偶)与将就现在所拥有的关系问题。
我要我的学生努力思考这些选择,我希望我的女儿也去努力思考这些选择。
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就是:解决这些选择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唯一的最佳方案,任何事情都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对于你来说是正确的事情,对你的邻居来说,可能是错误的。
经济学是关于宽容的科学。
好的经济学教授会教育他的学生,其他人可以过一种和你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他们既不蠢,也不坏。
而好的父母也会教他们的孩子同样的东西。
【罗塞尔-罗伯茨:一堂别开生面的经济学课】
【罗塞尔-罗伯茨:一堂不开生面的经济学课】欧洲人如何往澳洲在山姆-戈登经济学世界的课堂上,学生们低声地交谈着,等着山姆的出现。
高年级选修课的最后一堂课通常根基上特别喧闹的,然而学生们在等待的过程中逐渐地宁静下来了。
他们都听讲山姆就要离开爱德华学校了。
当山姆最后一次走进他的教室时,瞧上往一反常态的疲乏。
他的面孔显露出他昨晚没如何睡觉。
和他平常的步伐相比,他的动作仿佛缓慢了一些。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地激起一些活力。
天我们要谈一谈政府的最后一个方面,环境政策。
基于你们所了解的我对公共政策的瞧法,你们认为我是反对环境政策呢,依旧赞成呢?反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讲。
山姆转向黑板,然后又转过身来面对全班同学。
错!学生们的惊喜声使他精神大振。
当人们彼此买卖时,他接着讲,交易是自愿的。
双方都从中获益,否那么就到不处做生意了。
然而当一家污染者把有毒的废料排到河里或空气中时,让想喝水或想呼吸空气的人们同意这种污染,是违反他们的意愿的。
这是一种对空气和水的偷窃行为。
好的环境政策的要害在于给人们提供一种自愿的交易方式。
要是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有时机约束私利,而不是逆之行事。
有谁明白欧洲人如何往的澳洲吗?坐船。
后排的一个学生讲。
啊哈,一个喜剧天才。
感谢你,杰森。
对,他们是坐船往的。
然而有味的一点在于,他们许多人是以罪犯的身份往的。
在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把一船一船的罪犯送往澳洲,可用的不是豪华游艇。
有时候多达百分之三十的罪犯死在途中。
这可把许多遵纪守法的英国人吓坏了。
要么出于内疚,要么出于仁爱,他们盼瞧落低旅途中的死亡率。
那么你们有什么建议呢?同学们把手举了起来,一个同学建议加强营养,另一个建议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另一个建议每次不要太拥挤。
好,山姆讲,然而要让罪犯们吃好、喝好或是为之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或是每次少送一些罪犯的话,会使本钞票大增。
你们能够想象,人性的慈善不可能在船长的血管里流淌不息。
事实上,一些船长将给罪犯吃的食物囤积起来,让罪犯们饿死,然后当他们到了澳洲后就把食物卖掉。
经济学家的故事
经济学家的故事1by MoonTroy(Troy) 2007-05-29 19:18:12前要毕业的人想法总是奇怪的,大学四年,在人大所得不多,可以说一事无成,愧对学校的栽培,bbs上也基本属于潜水的角色,到了最后一个月,总希望能给大家留下点什么,偶然想起了北大数学系那位师兄很有名的数学家们的故事,便尝试也能写一个经济学家的故事给大家,挖掘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希望能有人喜欢。
我的所知有限,故事也远不如数学家们的传奇,或许最后是个虎头蛇尾的结局,先做着看看吧。
1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学一词最早来自于色诺芬,但是色诺芬的经济学仅仅指家政学——这一习惯实际上沿袭了很长时间直到中世纪仍然如此。
色诺芬的经济学仍然是苏格拉底的辩证表达方式,甚至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就是苏格拉底。
毫无疑问色诺芬是个有戏剧讽刺天赋的人,在他的书中苏格拉底和另一个善于家政的虚构人物兴致勃勃地讨论如何管教妻子和发家致富,而现实中他的老师却不是在家门口被妻子倒洗脚水还故作镇静的说“我知道雷后必然有雨”,就是游手好闲地穿着烂草鞋跟一堆纨绔青年在菜市场讨论什么叫善。
色诺芬的师兄柏拉图显然对家政学没什么兴趣,贵族立场的他更关心如何控制国家、如何引导人民,这一切在理想国中得到了体现。
很多人说理想国就是共产主义或者法西斯主义的蓝图,这有失公允,但显然柏拉图有作为第一个拥护集权计划经济理论的学者的可能性。
柏拉图本人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典型例证:他很聪明地隐晦表达了自己的统治欲:国家需要高贵的人来统治——哲学家最高贵,因而哲学家应当为王——哲学家在柏拉图著作中的定义:理解并且信奉柏拉图的人=。
=亚里士多德以中庸出名,这一点在他的关于经济学的讨论中也有表现。
在论及价格公平时,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A/C=x*B/D,A为建筑商,B为鞋匠,C和D分别为房子和鞋子,但偏偏最核心的x的含义他老人家一笔带过,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清楚。
这个x后来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劳动价值论者深信x是两者的平均无差异劳动时间之比,主观价值论者则认为是物品的效用比。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北师大版必修2
1932~1934年,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了 13000个运动场、1000个机场、800个医院、 2500所学校、100个水电站、20万亩国家公园、 种了2亿棵树。
——摘自《美国简史》
田纳西工程
金门大桥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左图反映了美国 罗斯福新政的哪一 方面的举措?
以工代赈
项目
具体内容
目的
A、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随堂巩固
3、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有( ) ①彻底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②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③遏制了法西斯的势力 ④对美国及许多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甚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4、你觉得自己应该学习罗斯福的什么精神?几源自个部门国家通过立法干预经济
材料:报纸连篇累牍地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 “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会 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 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 福是不是共产党。
思考:他们为什么骂罗斯福?他们与罗斯福有 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穷人的经济学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15.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15.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话题展开,适用于高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上各个领域的巨人,并明白他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查询、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能力和思辨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是由一代代巨人铸就的,激发学生追求梦想、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介绍巨人的定义和分类,理清科技巨人、艺术巨人、思想巨人、政治巨人、体育巨人等领域中的巨人;2.分别介绍历史上不同领域中的巨人,并分析他们的重大贡献;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和研究,自由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巨人,并展开小组讨论和发言。
四、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查询等途径,让学生自主了解巨人概念及其分类;2.教师讲解巨人的各个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并在讲解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自由选择的重要人物,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和研究自由讨论并发表言论。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1.班会时教师向学生透露本节课涉及到的话题;2.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快速了解巨人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步:阐述巨人及其代表人物1.教师分别讲述巨人的各个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并给予分析;2.讲述巨人的贡献及其为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第三步: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并选择学生认为重要的巨人进行讨论和互动;2.学生通过自由分组,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第四步:总结1.教师让学生根据上课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2.询问学生对巨人及其贡献有何看法。
六、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学生的发言及问答方式进行评价;2.整体教学情况评价。
七、教学反思1.为便于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内容,教师应增加实践性学习;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被夸大了的环境危机
被夸大了的环境危机环境保护者们倾向于相信,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事情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丹麦Aarhus大学统计学家Bjorn Lomborg本人曾是个积极的绿色主义者,他指出,他们几乎在所有方面都错了。
生态学(ecology)和经济学(economics)应该致力于同一方向,毕竟,这两个词中共有的“eco”这部分都是由希腊语“家”一词引伸而来的。
这两门学科的倡导者们都提出他们以人类的福祉为目标。
然而,环境保护者和经济学家之间经常存在着分歧。
对经济学家而言,世界似乎正在变得更好,而在环境保护者看来,世界正变得更糟了。
这些环境保护者们是以斯坦福大学的保尔·恩里希(PaulEhrlich)和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赖斯特·布朗(LesteBrown)这样的老将为首的,他们以一种类似于基督徒的“连祷”的方式提出了对环境的四大担忧:自然资源正在消耗殆尽。
人口正在不停地增加,使食物越来越少。
物种正大量灭绝,森林正在消失,鱼的种类正在枯竭。
大气和水的污染情况正不断变得更加严重。
可见,人类活动正在糟蹋着地球,人类最终可能在这过程中自我毁灭。
对环境担忧的得不到事实的支持首先,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了,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以来,都是如此。
其次,目前世界人均的食物产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多,正在挨饿的人很少。
再次,尽管物种确实在灭绝,但它们之中只有0.7%预计在今后50年内会消失,并不是常被预测的25%-50%。
最后,大多数环境污染的形式或者被夸大了,或者是暂时的。
它们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相关,因而,最好的治理办法不是限制经济的增长,而是加快其发展。
作为污染形式之一的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确实是一种长期现象,但它的所有影响不可能给人类的将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更大的问题却是不适当地来对付它。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四点。
第一,自然资源的枯竭。
最早的环境保护运动担心,现代工业赖以生存的矿物资源会被开发利用殆尽。
不虞效应
目录[隐藏]∙ 1 什么是不虞效应∙ 2 不虞效应的来源∙ 3 不虞效应的故事∙ 4 不虞效应的事例∙ 5 不虞效应的启示[编辑]什么是不虞效应不虞效应是表示意外发现的原来是根本没用去追求的结果,所做的事情是事与愿违的。
不虞效应的本质就是:凡有作为,如果控制不当,必然适得其反。
[编辑]不虞效应的来源200多年以前,有个叫霍雷斯瓦尔坡的人写过一个名叫《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说在锡兰岛上有一个古怪的国家,名叫不虞国。
在那里,你本来不需要什么,可就偏偏会遇上什么;你本来想要什么,但就是找不到。
什么事情都会事与愿违。
霍雷斯瓦乐坡根据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词:不虞效应,用它来表示意外发现的原来根本没有去追求的结果。
[编辑]不虞效应的事例美国人遇到的不虞效应不仅体现在黄石公园对狼群的措施上,还体现在其反贫困的政策上。
从1965年起,美国宣布向贫困开战。
30年中,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共投入了5.4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反贫困。
5.4万亿美元,意味着可以购买财富500强公司的所有资产以及美国的所有农田。
投入了这么多的钱,但结果怎样呢?从1965年到1993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口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5%,而福利开支从每年不到500亿美元增加到3240亿美元。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在于福利刺激了依赖性,而依赖性加深了贫困。
这种状况在援助抚养儿童的家庭的福利项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这一计划最初是为了帮助寡居母亲的手段,但它的主要效果却是鼓励未婚的女性生儿育女,而儿童成了政府的监护对象。
1965年出生的人口中只有不到8%是婚外生育的,而到了199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8%。
政府的负担当然会大大增加。
在我们国家实施的政策中,也常常出现类似的不虞效应。
以收容遣送制度为例。
为了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保证城市安全,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开始实行收容制度。
最初的收容制度是立足于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利益,使他们通过这一制度能够获得一些帮助,并安全返回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塞尔-罗伯茨:一堂别开生面的经济学课】欧洲人怎么去澳洲在山姆-戈登经济学世界的课堂上,学生们低声地交谈着,等着山姆的出现。
高年级选修课的最后一堂课通常都是很喧闹的,可是学生们在等待的过程中逐渐地安静下来了。
他们都听说山姆就要离开爱德华学校了。
当山姆最后一次走进他的教室时,看上去一反常态的疲惫。
他的面孔显露出他昨晚没怎么睡觉。
和他平时的步伐相比,他的动作好象迟缓了一些。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地激起一些活力。
天我们要谈一谈政府规定的最后一个方面,环境政策。
基于你们所了解的我对公共政策的看法,你们认为我是反对环境政策呢,还是赞成呢?反对!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山姆转向黑板,然后又转过身来面对全班同学。
错! 学生们的惊喜声使他精神大振。
当人们彼此买卖时,他继续说,交易是自愿的。
双方都从中获益,否则就到别处做生意了。
可是当一家污染者把有毒的废料排到河里或空气中时,让想喝水或想呼吸空气的人们接受这种污染,是违背他们的意愿的。
这是一种对空气和水的偷窃行为。
好的环境政策的关键在于给人们提供一种自愿的交易方式。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有机会约束私利,而不是逆之行事。
有谁知道欧洲人怎么去的澳洲吗?坐船。
后排的一个学生说。
啊哈,一个喜剧天才。
谢谢你,杰森。
对,他们是坐船去的。
可是有趣的一点在于,他们许多人是以罪犯的身份去的。
在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把一船一船的罪犯送往澳洲,可用的不是豪华游艇。
有时候多达百分之三十的罪犯死在途中。
这可把许多遵纪守法的英国人吓坏了。
要么出于内疚,要么出于仁爱,他们希望降低旅途中的死亡率。
那么你们有什么建议呢?同学们把手举了起来,一个同学建议加强营养,另一个建议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另一个建议每次不要太拥挤。
好,山姆说,但是要让罪犯们吃好、喝好或是为之提供良好的医疗设施或是每次少送一些罪犯的话,会使成本大增。
你们可以想象,人性的慈善不可能在船长的血管里流淌不息。
事实上,一些船长将给罪犯吃的食物囤积起来,让罪犯们饿死,然后当他们到了澳洲后就把食物卖掉。
可爱的家伙,不是吗?所以我看他们不会热心地采纳你们拯救生命的建议。
让我们试试另--个办法,让我们强迫船长们更有人性地做事,让我们通过法律手段制订最低的食物标准和医疗标准。
我们称之为重手方案,那样会管用吗?布利坦尼?你可能不得不在船上派一个政府官员,以确保船长照章办事。
而且你还得确保那个官员不受贿或不受那些野蛮船长的威慑。
山姆说,所以这种立法方案在理论上可能还不错,可在实践中可能不怎么管用。
你觉得一个经济学家会怎样建议?好吧,我就提供一个关键的线索给你们,在罪犯运输的最初阶段,政府对私有船船主是按人头付费的。
他们支付的费用足以保证每个罪犯都有食物及医疗保障。
有人最后想出来个聪明的办法,不按在英国上船时的人头付费,而是按到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
山姆停下来让同学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这不是一个简单、聪明、省钱且能带来改观的办法吗?我们称之为轻触方案。
约束船长们的私利,而不是通过法律压制这种私利。
这就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自控体制了。
政府用不着花钱派个人在船上盯着船长的一举一动,只要给船长们自己做这个工作的动力就行了。
?政府也用不着费心去计算使一个罪犯得以生存所需的食品及医疗设施了,只要让当事的船长自己去算计就行了。
听上去挺棒,对吧?可是好处还不止这些。
通过轻触方案,船长们就有动力去寻找新的更好更便宜的养活罪犯的方法了。
也许是给犯人们更多的空间,每次少运一些犯人但是存活得更多;也许用些新的治疗海上常见疾病的药;也许有些食品比其它食品可以使犯人们更健康。
如果船长们尝到甜头后,他们就会有动力不断地提高犯人在船上的存活率。
而且只有他们才有能使之不断提高的各种信息,别人都没有。
这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某个人问。
许多环境政策都是重手方案。
举个例子,政府自己决定减少空气污染的最佳方法,而不是给公司动力去自己发现那种方法。
就像船长一样,公司通常掌握着比政府更多的信息。
过去政府常常强制电厂安装一种叫涤气器的装置,用来清除从他们大烟囱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
涤气器是很贵的,要耗资一百万美元以上。
那也没关系,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让用电的人去背着就是了。
这很好,它抑制了人们使用污染空气的能源。
可是,涤气器就是去除烟囱中有毒物质的最佳办法吗?当时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就像告诉船长们让犯人存活的最好办法一样,就算当时是最明智的政策,但是没有改进的动力。
最终政府通过了控制二氧化硫的最终轻触方案。
政府宣布如果你想排放二氧化硫的话,你不得不为你排放的每一吨申请许可。
一共发放了多少个许可?问得好。
每个发电厂都有些麻烦,他们以前排放的二氧化硫弄不到许可。
现在他们只能去争抢许可了。
他们不得不想出少排放二氧化硫的方法。
还有个办法就是从那些排放得少而许可证有余的电厂买许可。
于是法律也就是间接地对那些不进行技术革新的发电厂处以了罚款,而奖励了那些进行技术革新的电厂。
这些动力果然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发电厂呢,现在则有动力不断开发清洁空气的省钱办法。
并非人人都对这样一个结果表示满意,一些环保主义者觉得这太棒了,而其它人则在道义上对可以买到污染的权力这一观点表示反对。
对某些环保主义者而言,污染是一种原罪,而不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成本。
鸡会绝种吗山姆停下来望向窗外,一时间他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他马上又集中了精力。
你们是否担心过鸡会绝种?他问全班同学。
全班同学都乐了,奇怪老师怎么会问这么个问题。
杰森,你说说。
我想鸡就像开心果一样,就像我们永远也用不完的原油一样,我们永远也吃不光鸡。
这个思路是不错的,杰森。
但是经济学可不是完全这样。
不过有人还记得开心果屋,总让我很开心。
你们知道现在美国有多少只鸡吗?好吧,我也不知道,但是应该超过十亿只。
十亿只!杰森说得对,鸡永远也不会绝种。
可是为什么呢?游隼正濒临绝种,那么为什么鸡多得不行而游隼这么稀少呢?为什么母牛有很多而鲸鱼却没多少呢?简单的回答就是,你可以把鸡和牛养起来,但是你不能养游隼和鲸鱼。
同样重要的是,人们有理由养鸡养牛,照管这些禽畜,而那些不属于任何人的资源则被随意滥用。
空气、海洋以及里面的鲸鱼,你们知道我总是对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持怀疑态度,那是因为经济是可以自律的。
但是自律的核心是私有财产。
你花你自己的钱时总是很小心谨慎。
而你花朋友的钱时就不那么谨慎了。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风险与回报。
当你花自己的钱时,你要担风险,你也会有回报。
可是当所有权没有被清晰地界定时,市场动力消失了,需要规章制度的情形就变得更迫切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像对待鸡一样对待鲸鱼呢?山姆停下来,抬头看着天花板。
全班同学都以为这是个设问句,所以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好象是不可能的。
他继续说,可是在津巴布韦,他们发现了一个办法可以让村子拥有大象。
那可不像你可以拥有鸡那样简单。
他们给予村民对来到他们的地界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的权力。
他们还可以向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
他们--这太恶心了!一个学生小声嘟囔。
你指什么?山姆问。
是打猎这件事还是鼓励人们捕杀大象这件事?两样都让人恶心。
鼓励人们捕杀大象怎么能帮助大象呢?就和鸡的情况是一样的。
人们喜欢吃鸡肉,这就给人们饲养和照顾鸡群的动力了,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
你会想人们喜欢吃鸡肉,那会减少鸡的数量,但是我知道你的真正意思。
让人们捕杀大象好象并不让人恶心。
我喜欢大象,我觉得它们很美丽,应不应该允许某人为捕杀大象这种特权支付费用呢?好象挺可怕,不是吗?可是当村民们可以从活着的大象身上获得好处而不是从死象上获得好处后,他们的动机就发生变化了。
他们就想让大象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向游客或猎人收取更多的费用。
于是他们为大象留出更多的生存地带,他们积极配合警察阻止偷猎。
偷猎和捕猎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那个学生问道,不管怎么样大象都死定了。
可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大象的总数会有很大的差异。
一个偷猎者会拼命地捕杀他所遇到的每一只动物。
可是如果一个村子对某一地区的大象拥有所有权的话,村民们就不想让所有大象被猎杀了,因为那是一条短期内致富长期后崩溃的道路。
在津巴布韦,他们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这种所有权政策的。
尽管允许捕猎,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一直在上升,而同一时期非洲所有的大象总数都由于偷猎而下降了一半,而且津巴布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庄已经能够用他们赚来的钱修建学校和医疗站了。
并非每个人都很开心,有些环保主义者就反对津巴布韦的政策,因为他们认为捕杀是不道德的。
也许是这样,但是这要看你关心的是什么,最终津巴布韦有了更多的大象。
记住麇鹿山姆停了下来,他看了看手表。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然后就结束这堂课。
几年前的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在黄石公园远足,我们走出老实泉很远,一直到了蒙大拿,远离了成群的游人。
那天的天气好极了,气温只有60多华氏度,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地平线上覆盖着白雪的山峦清晰可见。
只有在那种天气里,你才会为自己活在这个世上而高兴。
我们穿过一片松树幼林,翻过一座小山,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山谷。
一条小河在谷底蜿蜒地流过,河那边是平缓的小山连着陡峭的山脊,一直连着连绵不断的山脉。
一切都太美妙了。
山姆停下来回味那种美景。
当时在我们右边,我们听到什么东西在动。
是一群麋鹿,也许有十只,正在松林里觅食。
它们看到我们就像我们看到它们一样感到惊讶,它们盯了我们一阵儿就走开了。
我们一直目送着这些漂亮的动物消失在远处的树林中。
由于看到了麋鹿,那一天变得别有一番情趣。
它们提醒了我们,我们不仅仅是在一个明信片中的风景点游玩,我们是在野生环境里,或者说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山姆现在踱着步。
全班同学都想知道他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那次旅行回来后,我读了一些有关黄石公园的资料,对那天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
1900年左右,联邦政府努力消灭黄石公园里的狼群,这让当地的牧场主欢喜异常,因为再也没有狼从公园里溜达出来偷吃他们的牲畜了,而且公园的游客也不用再惧怕凶狠或疯狂的狼群袭击他们或他们的孩子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黄石公园里的狼绝迹了。
同时,由于狼日渐稀少乃至绝迹,麇鹿的数量开始激增,继续激增,一再激增。
公园的管理员喜欢这样,来公园的游客在每次公园之旅中更有可能看到某种野生生活的东西,就像我那次那样。
山姆又停了下来,想了一会儿,寻找着合适的词句。
当你干涉一个复杂的系统时,他说,事情的发展是你无法预料得到的。
一个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随着麋鹿越来越多,他们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麋鹿吃光了小溪旁的所有植物--荆棘、灌木和低矮的树木,生长在水边的柳树和白杨。
海狸要KAO 柳树和白杨生存。
所以黄石公园里狼绝迹的一个最让人意料不到的影响就是海狸的数量剧减。
这很有点儿讽刺,狼是吃海狸的。
所以你会以为狼没有了对海狸好才对,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山姆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