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

合集下载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暴露生物标志物指示机体对化学污染物的暴露,但不显 示
发生这种变化所造成的不利效应的程度,如污染物在体 内 的代谢产物及其浓度。
•效应生物标志物可以证明化学污染物对机体的不利效应,
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此外有的既是暴露生物标志物也是
效应生物标志物,如DNA加合物
(三)生物标志物
• 2.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
(二)植物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中值得 注意的问题
•应当区分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与其他因 素对植物 的伤害,如冻害、病虫害、肥料 不足、农药药害 等
•判别的方法:调查污染源、观察叶片受害 症状、观 察植物受害方式,如有必要,可 分析叶片污染物 的含量
(三)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测定
1. 测定方法
沉降平皿法 吸收管法 撞击平皿法 滤膜法
反应关系 •⑷综合分析调查及实验资料:为所造成的健康危 害或
疾病的病因提供线索或建立假说,进而查明 因果关 系
(四)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2.环境流行病学的常川H究方法生态
学研宄 现况研究 队列研究 病例一对照研究
生态学研究
•或称相关研宄,是整个流行病学调查的开 始,分析 单位是人群或某一群体而不是个 体。如伦敦烟雾 事件与伦敦居民死亡的关 系。
4.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微型生物是生活在水中的微小生物,包括藻类、 轮虫、线虫、甲壳类等。如果环境受到外界的严 重 干扰,群落的平衡被破坏,其结构特征也随之 变化。常用的方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又称
PFU法。主要是通过原生动物的群集过程,群集
速度随着种类的上升而下降,群集速度与种类数 的 交叉点就是种数的平衡点,达到平衡点的时间 取决 于环境。环境污染能影响群集和平衡点,污 染严重, 毒物浓度高,则原生动物群集速度慢, 种类低;水 质好,则群集速度快,种类多。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共36页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共36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课件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课件

3 生物监测的缺点: (1)不能迅速作出反应;
(2)不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 通常只是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第二节 生物监测与评价 一、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1 动物监测 2 植物监测(在大气中被广泛应用)
(一)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
------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 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⑨酸雾(硫酸、盐酸、硝酸等):叶上出现细密、近圆形 坏死斑。
2.现场调查法 选择观察点→调查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浓度和分布扩散规律→ 选择观察对象→根据调查目的 和人力条件确定观测时间→确定观测项目→根据调查 和资料对比分析,确定各种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抗性等 级,也可把地区受害程度表示在地图上。
⑤过氧乙酰硝酸酯:可在叶片的先端、中部或基部出 现坏死带,叶片背面变为银白色、棕色、古铜色或玻 璃状。
⑥臭氧:大多为叶面散布细密点状斑,呈棕色或黄 褐色,少数为脉间块斑。
⑦二氧化氮:伤斑白色、黄褐色或棕色,叶脉间多不 规则形,有时出现全叶点状斑。
⑧氨气:伤斑与正常组织之间界线明显,症状一般出 现较早,褐色或褐黑色,大多为脉间点块状伤斑。
(1)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 定,细菌总数1 mL自来水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数 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如在1 mL水中细菌总数为:
10~100个为极清洁水; 100~1 000个为清洁水; 1 000~10 000个为不太清洁水; 10 000 ~100 000个为不清洁水; >100 000个为极不清洁水。
②滤膜法:比发酵法时间短,有可能在24 h内完成。
选取孔径0.45~0.65um的微孔滤膜→抽滤,将 水中的细菌截留于滤膜上→将滤膜不截菌的一面贴附 在特定固体培养基上(如伊红美蓝培养基) →培养→初 步确定大肠菌群细菌(依据菌落特征及镜检菌体形态 ) →根据通过水量及滤膜上长出的肯定为大肠菌群的 菌落数换算出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生物与生态监测ppt课件

生物与生态监测ppt课件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生物监测的方法:
1)指示生物法 2)现场调查法 3)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4)群落和生态系统监测法 5)毒性与毒理试验 6)生物标志物监测法 7)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法

生物与生态监测是在长期连续监测,污染的累积效应监测方面,对理化
监测的重要补充,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更能较准
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生物监测包括生态环境变化,生物个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的毒性测定,
生物的生理生化分析,有毒物质、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循环运转的分析,个体
生态状况以及群落生态结构变化分析等
贝克生物指数和贝克—津田生物指数
生物指数(BI)=2A+B 式中:A、B——分别为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和耐污底栖动物种类数。
贝克生物指数:从采样点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当BI>10时,为清洁水域;BI为1~6时,为中等污染水域;BI=0时, 为严重污染水域。
贝克—津田生物指数:所有拟评价或监测的河段各种底栖大型无 脊椎动物
生物群落监测中的对象:
水污染指示生物
浮游生物
着生生物—附着于长期浸没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有机 体群落。
底栖动物—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 缝隙中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鱼类 微生物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课件 (一)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课件 (一)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课件 (一)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则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课件。

一、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是指对生物群落及其物种、个体的数量、构成和结构进行监测和研究,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

而生物监测课件主要包括生物样本采集、生物指标筛选、生物数据分析和生物样本库建设等内容。

生物样本采集是生物监测的重要环节,通过采集不同的生物样本可以获得关于环境质量的多个方面的信息。

比如,通过采集泥沙、水和生物样本可以评估河流的水质,通过采集灰尘和尘埃可以评估陆地环境的污染状况。

选择适合的生物指标是生物监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生物指标是对环境质量特定方面反应比较敏感的生物特征,包括生物数量、种群构成、生物生长和繁殖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生物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环境质量的变化。

二、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某一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程和历史状态进行评价。

而生物评价课件主要包括环境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等内容。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主要包括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否正常、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而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

三、结合实际案例解决环境问题除了学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知识,学生还要通过实际案例来解决环境问题,比如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海洋漏油事故、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学生可以结合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实施相应的监测和评价方案,发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课件是环境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为我们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环境生物监测与安全性评价PPT课件

环境生物监测与安全性评价PPT课件
• 基于不同类型的信号转换器,常见的微生物传感 器有电化学型、光学型、热敏电阻型、压电高 频阻抗型和燃料电池型,
-
25
-
26
3. BOD生物传感器
利用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以微生物的单一菌种或混 合种群作为BOD微生物电极,由于水体中BOD物质的加 人或降解代谢的发生,导致水中的微生物内外源呼吸方 式的变化或转化,藕联着电流强弱信号的改变,一定条 件下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与BOD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用 于制作BOD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主要有用单一菌种如丝 孢酵母、梭菌、芽孢杆菌及混合微生物种群如活性污泥 制成的BOD传感器,还有用生物发光菌和嗜热菌的。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环境监测的综合主要表现在监测手段、 监测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监测数据处理 的复杂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
8
四、监测技术概述
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这里以污染物的测试技术为重点作以概述。 (一)化学、物理技术
重量法常用作残渣、降尘、硫酸盐、油类等的测定; 容量分析被广泛用于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氧量、 溶解氧、硫化物、氰化物的测定; 仪器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定性 和定量的测定。
杂化特征,同样可以识 别双株DNA链中的互补 物。
-
36
(2)污染物的检测
• DNA传感器除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 • 检测污染物和其它环境有害物质:Pandey 等人将双链 DNA固化在柱面波导的表面形成DNA 生物传感器,并结 合流式注射系统,以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可与双链 DNA发生嵌入反应的化合物; • 检测DNA的物理损伤; • 可用于研究污染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解释污 染物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可能。

生物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

生物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

10%左右叶面积受害,叶片有轻度点状伤斑 肉眼观察无明显症状
情况分析: 根据植物叶片出现的症状特点(伤斑出现叶脉间),表明该厂附近的大气已被
SO2污染。从受害程度上看,由于一些对SO2抗性强的构树、马齿苋等已受到损 害,可以判断该地区发生过急性危害,估测其SO2浓度为3~10 ppm。
(4)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二、水污染生物监测目的
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 度,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
河、湖、库淡水生物监测项目及频率
三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3.1 细菌学监测法 3.2 生物指数法 3.3 生物群落监测法
3.1 细菌学监测法
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 水体受到污染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会相应增加。在实际工 作中,经常以细菌总数或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细菌,如总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粪链球菌、肠道病毒等,来间接判断水的 卫生学质量。
正因为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敏感性强,加上本身位置的固 定,便于监测与管理,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植物进 行监测。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
含量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污染物一般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或孔隙进入植物体内,侵 袭细胞组织,并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使植物组织遭受 破坏,呈现受害症状。这些症状虽然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 以及受害植物的品种、曝露时间不同而有差异,但具有某些 共同特点,如叶绿素被破坏、细胞组织脱水,进而发生叶面 失去光泽,出现不同颜色(黄色、褐色或灰白色)的斑点, 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等异常现象
第4章 生物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
4.1 生物监测概述 4.2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 4.3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4.4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还有待完善,不同的评 价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 结果。
3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评价过程中,专家的主 观判断和偏见可能影响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1 保护环境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价环境质量,及 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 稳定。
评价结果为决策提供依 据,推动产业和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和科学性。
3 在环境质量评价过
程中需要注意其局 限性,不断改进评 价方法和体系
充分考虑数据缺乏、方 法不完善和主观因素等 问题,以提高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环境质量评价》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环境质量评价》的PPT课件。今天我们将介绍环境质量评价 的定义、目的、应用领域,以及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步骤和局限性。
什么是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评估环境状况, 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环境指标
用于评估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
健康指标
评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人们在环境中受到的健康风险。
社会经济指标
评估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1
模型模拟法
2
通过构建模型,模拟环境质量变化,
从而评估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3 维护公众健康
评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保 障公众健康。
总结
1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2 完善的指标体系和
方法能够更好地发
展的重要手段挥环境质量评来自的通过评价环境质量,及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课件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课件

.
9
选择监测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监测目的选择监测指标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毒理作用机制选择监测指标 根据生物的特性选择监测指标
.
10
第二节 生物监测与评价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水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
11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有以下几种方法: 指示植物法 现场调查法 植物群落调查法 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地衣、苔藓监测法: 微核技术的应用 污染量指数法 大气污染的综合生态指标法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
指示植物
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的植物
污染物 ~ 0.3 ug/g不引起中毒
0.1~0.3 ug/g长期暴露可慢性中毒
HF
最敏感的植物在0.1 ug/g即有反应
在叶中浓度达50-200 ug/g引发坏死斑
主要敏感植物
大麦、棉花、小麦、 甜菜、莴苣等
郁金香、玉米、葡 萄、唐菖蒲等
环境质量预测 对环境质量未来趋势所作的判断,是制定环境 法规、环境科学管理等的基础性依据。
环境质量调控 狭义的调控 广义的调控
.
7
1.2 生物监测的概念
生物监测(Biomonitoring)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
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
生物监测的特点
优点
第四章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20.04.2020
.
1
提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生物监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 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的评价
.
2
第一节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环境质量的涵义 生物监测的概念
.

生物监测与生物学评价

生物监测与生物学评价
第四章 生物监测与生物学评价
第一节 生物监测和生物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三节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五节 环境污染的生物学评价方法
¾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 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 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 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 数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概念
贝类、甲壳类、昆虫 出现,鱼类中的鲤、 鲫、鲶等可在此栖息
β-中污 带
硅藻、绿藻、 接合藻出现, 为鼓藻类主要 分布区
多种多 样
太阳虫和吸管虫中 耐污性弱的种类出 现,双鞭毛虫也出 现
淡水绵、水螅、贝类、 小型甲壳类、两栖动 物鱼类均可出现
寡污带
水中藻类少, 但着生藻类多
多种多 样
仅有少数鞭毛虫和 纤毛虫
如植物栽培包括盆栽和地栽两种方法;对敏感种类的筛选 效率比现场评比法高 (避免了环境条件差造成的影响)
人工熏气
¾ 动、植物均适用 ¾ 将需要筛选的生物移植或放置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熏气
室内,把所确定的单一或混合气体与空气掺混均匀后 通入熏气室内,根据不同要求控制熏气时间 ¾ 优点在于能人工控制试验条件,能较准确地把握生物 的反应症状或观察的其它指标,如受害的临界浓度
三、生物监测特点
局限: 反应相对迟钝:不能像监测仪器那样迅速做出反应,并在较短
时间内就能获得监测结果作出判断
很难定性和定量化: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的名称
和含量,它通常反映的只是环境中各污染物所反映出来的总体生 物毒性水平
影响因素多 :指示生物同一受害症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增加
了对监测结果判别的困难
境后
会通过食 物链在生 态系统中 传递和被 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基准(Criteria)是污染物同特定对象 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 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 量基准有环境卫生基准,水生生物基准等,客观 性。
环境质量标准(Standard)是以环境质量基准 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 综合分析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 环境质量标准 有水质量标准、大气质量标准、土壤质量标准、 生物质量标准,主观性。
叶尖和叶缘出现灼伤、退绿,伤区与健康组织区别明 显
Cl2 酸雾
叶脉间变白,叶尖和叶缘出现灼伤及落叶
叶上出现细密、近圆形坏死斑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2、现场调查法:植物的生长、外观变化(长期效应) 具体方法: a、选择观察点 b、调查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
分布扩散规律。 c、选择观察对象:树木、农作物、蔬菜及野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f、监测方法 –选择可靠的指示植物,了解其受害 症状和受伤阈值,然后根据受害程 度大小估测大气污染物的成分、浓 度和范围。
– 注:受伤阈值指引起指示植物受害的污染气体 的最低浓度和暴露时间。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g、几种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症状
第四章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生物监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 •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的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第一节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一、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定义
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 是量的表征。
一、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㈠、植物监测方法: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的 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指示植物法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a、指示生物概念:指对环境中某些物 质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 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的生 物。
b、指示生物的种类:大气污染指示生 物和水体污染指示生物。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三、环境评价与生物监测的关系 1、关系:相互验证、支持、各有优缺点 2、理论基础: 环境与生物是一个整体,
变化有因果关系,有规律。“生态系统理 论”
3、存在问题:了解不够、关系不明确、 多种因素作用、技术不完善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 评价
第二节 生物监测与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及评价 • 环境质量调查:为了了解环境的质量状
况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 环境质量监测:指对环境指标进行定期
的或连续的监测、观察和分析其变化。 • 环境质量评价: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
用相应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定、比 较及预测。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污染物
危害症状
O3
叶面出现白色或褐色不规则斑点或呈条斑分布,叶尖 端变成褐色或坏死
PAN 叶子下表面变光滑或呈银白色或青铜色
NO2 脉间组织和靠近叶缘边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或褐色溃伤 伤斑多分布于脉间,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阔叶植物
SO2 脉间出现不规则坏死斑,单子叶植物平行脉间出现斑 点或条状坏死区
HF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d、指示植物的选择方法:敏感种、有外观 反映
– 现场比较评比法 – 栽培比较试验法 – 人工熏气法
e、常见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 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地衣苔藓、芝麻、向日 葵、落叶松、加拿大白杨等
– 氟化物指示植物:郁金香、杏、葡萄、梅、 雪松等
– 二氧化氮指示植物:向日葵、番茄、秋海棠、 烟草等
生草本植物。 d、确定观察时间:根据调查目的和人力条件 e、确定观察项目:叶、芽、枝条等器官受害
的表现症状。 f、 确定各种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抗性等级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实例:某化工厂30-50m范围内植物受害情况及分析
植物名称 悬铃木、加拿大白杨
受 害情况 80%或全部叶片受害,甚至脱落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 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 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 数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由环境本身质的特性所决定的,受人类 活动影响,反过来对人群的生存及健康产生直接作用。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环境评价: 质量评价: 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生态) 或者具体化为大气、水、土壤、生物 社会环境:经济、人口、文化 影响评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健康风 险)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 思考:与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 何优缺点?
– 能直接反映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不需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和
维修 – 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 – 不足之处:反应不够快速,无法精确监
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精度不高,易受 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和地理环境等
环境质量调控与环境质量预测 • 环境质量调控:采取人工手段,使环境要
素的变化不超过或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 • 环境质量预测:对环境质量的未来趋势所
做的推断,是制定法律法规,对环境进行 科学管理,以及规划区域性人口、资源、 生产布局的重要的基础性依据。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二、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的 概念 有计划、有规律地利用生物个体、种群 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 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 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定期:周期性、时效性、长期性 系统:对比性、可重复性、多参数
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 评价
c、应用举例:
– 指示节气 • 枣花发,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
– 指示天气 • 燕子低飞预示雨将来临,蜻蜓高飞预示天晴
– 指示水质 • 美国威斯康星地区湖泊中的软水指示植物为 Gratiola,硬水指示植物为Ranunculus aquatilis
– 指示资源 • 安徽的海州香薷指示铜矿,湖南念同的野韭指示 金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