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力与压强方面的内容。
详细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互相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符号为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和方向。
4. 力的合成: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使用向量的合成法那么求得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为重力,符号为Fg。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可以使用公式Fg = m*g计算,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6.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垂直施加的力与单位面积的比值称为压强,其计算公式为
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垂直施加的力,A表示单位面积。
7.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符号为Pa。
8. 气体压强及应用: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分子速度有关,可以通过改变
这些因素来调节气体压强。
应用方面可利用气体压强原理制作气压计等。
9.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上升力称为浮力,浮力的大小与被液体或气体排
挤的体积有关。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精品课件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 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 大运动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 伟大的一个成就”。
因为牛顿对力学贡献卓越,人们把他 的名字定义为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改变了橡1(皮.力力泥可可的以以形改状使变物物体体发力的生改形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大力士可以搬起一般人搬不动的“元宝”,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系。
向右用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右 运动;向左用 力推盒子,盒子会向 左运动。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跟力的 方有向关。
将盒子竖放,分别在A、B位置慢慢 推动盒子,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
2.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段的 长短 表示;箭头的方向用
来指示力的 方向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 起点 或
终点 来表示。
3.力的示意图就是要把力的 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 表现 出
画力的示意图
画出人对箱子水平向右、大小为100N的力的示意图。
1.找作用点(在受力物体 F = 100 N 上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ChangL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想想议议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能够把 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
跟踪练习
1.游泳时,人用力向 后 (填“前”或“后”)划水
,因为力的作相用互是的
,所以人会受到水对前人向
(填“前”或“后”)的推力,使人前进。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部编版全册】PPT教学课件
例1.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 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 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___形__变____,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对运动 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_运__动__状__态___ 发生改变。
例2. 如图所示,某人
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 弹簧,观察比较(a)、(b) 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__方__向___有关。
7、如何判断物体一定受力的作用?
物体的形状改变了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了,那么,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反之, 则说明物体有可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3、问答: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 就前进,为什么?
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对水产生一个向后的
力的作用,同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水对手和脚产生一个向前的力的作用,就是这个 力使人向前运动。
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B D ) A、小朋友在荡秋千,越荡越慢 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 C、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向前滑动的汽车,最后停下来 D 、停靠在路旁的自行车
6、头顶足球时,头对球施加了 力
,同时
头感到 痛 ,说明头也受到了球 对它的力,
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上)
例: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右拉动箱子前进
F=50N
手竖直向上托 一本书F=5N
重物受竖直向 下F=20N的力
与水平方向成300角 斜向上拉木箱F=10N
地面受重物向 下F=20N的压力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刚刚举 的许多力存在的例子中,我们是通过什么说他受到 了力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五单元《功和机械能-机械能及其转化》PPT课件
合作探究 过山车为什么能够不断地翻滚?
合作探究
结论一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合作探究
结论二
合作探究
水力发电站
合作探究
风力发电
课堂练习
1.分析章首图的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解:当过山车在最高处时,重力势能最大,在过山车下滑的过程中重力 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到最低处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当过山 车由低处向高处爬升时,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课堂练习
2.怎样向地板抛乒乓球,才能使它弹跳到高于本来拋球的位置?说明 这种抛法的理由。 解:用力向下抛出乒乓球,使球抛出时具有一定的动能,根据机械 能守恒,球弹跳到最高点时的势能等于球抛出时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这样就能使球弹跳到高于本来抛出点的位置。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初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新知探究 一、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一个物体的势能和动能之和,就是物体的总的机械能 2、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3、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
合作探究 学生制作: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 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4.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第五单元
课程结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授课老师: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条件 (1)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变化, 而且一定是此增彼减。 (2)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的增减来判断。 (3)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 (4)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形变大小的变化来判断。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勤劳的工人借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A.省力,同时可以省功B.省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答案:B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在提升重物时还要提升动滑轮,做一部分额外功,所以省了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杠杆。
能正确表示其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的是()A.B.C.D.答案:BA.杠杆平衡问题中所研究的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是杠杆受到的拉力而不是鱼的重力,故A 错误;B.后手作为支点,动力F1作用在前手位置,阻力F2作用在杆上,故B正确;CD.钓鱼时,前手悬空,很难作为支点保持不动,故支点在后手,故CD错误;故选D。
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答案:D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故A错误;B.杠杆绕着O转动,故O为支点,故B错误;C.“权”小于“重”时,A端可能上扬,因为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平衡不仅与力有关还与力臂有关,故C错误;D.增大“重”时,重与OB的乘积变大,在权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标,故应把“权”向A端移,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图中的工具在使用时能起到“省距离”作用的是()A.镊子B.老虎钳C.起瓶器D.铁丝剪答案:AA.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能起到“省距离”作用,故A符合题意;B.老虎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能起到“省距离”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起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能起到“省距离”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铁丝剪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能起到“省距离”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2023新版教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2023新版教材)第一单元: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教学目标-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掌握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能够应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的理解-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实例分析和应用-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方式- 直线传播- 弯曲传播- 理解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的综合结果2. 光的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光的弯曲传播特性3.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实例分析- 光的反射应用4.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实例分析- 光的折射应用教学活动1. 实验:用直线光线照射物体,观察光的传播方式2. 实验:使用反射板和直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3. 实验:使用水杯和铅笔,观察光的折射现象4. 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案例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2. 课堂讨论参与度3. 反射和折射问题的解答能力第二单元:声的传播与声的特性教学目标- 了解声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掌握声音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能够应用声的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声的传播方式和特性的理解- 声的反射和吸收的实例分析和应用-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1. 声的传播方式- 理解声的传播是以波动方式进行的- 声波的传递和传播2. 声的特性- 声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声的反射规律和实例分析- 声的吸收和隔声3. 声的应用- 声音的传播和放大- 声音的记录和重现教学活动1. 实验:使用弦线和共鸣管研究声音的传播2. 实验:使用声音发生器和反射板,研究声音的反射规律3. 实验:使用不同材料,观察声音的吸收特性4. 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声音传播和应用案例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2. 课堂讨论参与度3. 声音反射和吸收问题的解答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中,B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A.10N、10NB.10N、5NC.0N、5ND.0N、10N2、大型运输机投掷救灾物资时,必须在A.在目标的正上方投掷B.在目标处正前方时投掷C.按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减速运动3、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
这个天文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哥白尼D.爱因斯坦4、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
如图所示是公交车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
则关于公交车此时的运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加速运动B.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加速运动C.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减速运动D.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减速运动5、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6、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7、如图所示,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先助跑,再起跳至最高点,最终落地。
部编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力学较难选择题(含答案详解)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型专题复习初中力学较难选择题(含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物体B在匀速下降时,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A使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为100N。
当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体A时,物体A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2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300N B.物体B所受重力为300NC.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220N D.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0N2.如图,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A、B用不可伸长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刚好完全浸没入水中,细线被拉直。
已知A重6N,B受到的浮力为8N,A、B密度之比为3∶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受到的重力为3.6N B.细线对A的拉力为1NC.A的密度为0.75×103kg/m3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3.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4.一只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且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则气球( )A.一定静止B.一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或静止C.可能加速向下运动D.可能匀速向右运动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0.8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行李箱轻轻的放在传动器的左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传送带足够长)( )A.行李箱在传送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大B.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C.行李箱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D.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行李箱由于惯性将向右运动或倾倒6.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A.1B.2C.3D.4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F1=5N,F2=3N。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小摩同学家里正在修建楼房,他通过调查了解到工人利用如图的装置,将重力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6m,工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为475N。
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拉力F做功为2850J②动滑轮的重力为50N③拉力F做的额外功为600J④如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力为95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5%。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B①如图所示,一共有两段绳子分担动滑轮重,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绳=2ℎ物=2×6m=12m拉力F做功为W总=Fs=475N×12m=5.7×103J 故①错误;②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2F−G物=2×475N−900N=50N故②正确;③拉力F做的额外功为W额=G动ℎ=50N×6m=300J故③错误;④如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力为95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G物ℎG物ℎ+G动ℎ×100%=G物G物+G动=950N950N+50N=95%故④正确,故综上所述,②④正确,B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一水平面上,用16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2N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3m/sC.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D.绳子拉木板的功率为2.4W答案:DA.因为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拉力F=16N,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每段绳子上的力为8N。
又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物体B与木板A之间的摩擦力为2N。
木板受到向右的绳子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B的摩擦力,所以地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是f A=8N-2N=6N故A错误;B.木板A的移动速度为0.3m/s,动滑轮的移动速度等于拉力F的移动速度,等于木板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大小为0.15m/s,故B错误;C.物块B始终静止,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D.绳子拉木板的功率是P=F′v=8N×0.3m/s=2.4W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单元《力-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综合提升
16.如图所示,乙船上的晓彤用竹竿撑开小雪乘坐的甲船,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
A.该过程只有竹竿对甲船施力,甲船不会对竹竿施力 B.竹竿变弯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C.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该过程既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有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综合提升
17.如图所示,一个花瓶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作出桌面对花瓶的支持力 F 的示意图。
综合提升
14.如图所示,比较 F1、F2 的大小( B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15.磁铁靠近大头针时,大头针被吸引过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不吸引磁铁
B.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同时也吸引磁铁
C.磁铁把大头针吸引过来后,大头针才吸引磁铁
D.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力大于大头针吸引磁铁的力
综合提升
20.小刚想利用教室里的课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是否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1 )他用力向右拉,桌子向右运动,他用力向左推,桌子向左运动,这说明力的 方向 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 ( 2 )他轻轻地向右拉,桌子不动,用较大的力才能将桌子拉动,这说明力的 大小 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 3 )怎样验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请说出实验方法: 用力推桌子的右角时,桌 子逆时针转动;用相同大小和方向的力推桌子的左角,桌子顺时针转动( 公道即可 ) 。
综合提升
12.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 C.两个鸡蛋都受力 D.究竟哪个鸡蛋受力未知
综合提升
1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滑冰时,人用力推墙,人会往后退,因为人也受到墙的推力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身体向上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 教学设计
《弹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三、难点:弹力概念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四、教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弹弓、橡皮筋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撑杆跳高、跳板跳水蹦极等体育比赛场景。
学生观看,感悟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感受力与美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教学活动一、弹性与塑性指导学生分别用力拉橡皮筋、拉弹簧、压弹簧、捏橡皮泥、折纸等 。
总结得出弹性、塑性并板书。
思考:活动中物体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何不同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性质?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性进行概括与分类吗?从亲身的体验及身边的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特征。
活动二、弹力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用较大的力拉一根弹簧,使其不能复原,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体会到物体的弹性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
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弹力的效果,了解弹力的产生,也能极为自然的引出弹力的概念。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流《力》课件
--20--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 点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 和单位)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1--
的木箱例受题到3:与如水图平甲方,向放成在30水。角平斜地向面 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力的示意图。
答案:
F=10N
--15--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大小和方向有关。
--16--
除了大小和方向,还有哪些因 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两 人 谁 胜?
--17--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 用点有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
--19--
例题2:仔细观察下图,说明了 什么道理?
双手拉橡皮筋
--3--
--4--
发现:
--5--
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 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如 何衡量力的大小呢?
--6--
总结:
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 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同学们,我们经常提到力,如: 火箭把嫦娥一号送入太空是因为有 巨大的“推力”,上课要集中“注 意力”,军队要提高“战斗力”等, 这些力有什么不同呢?
力是一个很重 要的物理概念,学 完这一章,我们都 能很好地认识它。
--2--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认识力
人推车
--27--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 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l部编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l部编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八年级是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年级,学生将学到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的知识点进行部编版的梳理,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使物体运动、变形以及改变物体状态的力量。
常见的分类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 力的计算公式:力的计算公式是F=ma,其中F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为P=F/A,其中F为力的大小,A为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运动学1.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物体的移动距离相等。
其公式为S=vt,其中S为位移,v为速度,t为时间。
2.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的速度在同一时间内不断变化的运动。
其公式为v=v0+at,其中v0为起始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三、电学1.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其计算公式为I=Q/t,其中I为电流,Q为通过导体的电量,t为时间。
2.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通过的阻力。
其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压的概念和计算:电压是指电路两端的电势差。
其计算公式为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2. 透镜和图像的成像: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具有将光线聚焦和分散的能力。
其成像特性受到透镜的形状和位置的影响。
五、声学1. 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声波在受到物体的阻挡后也会反射。
2.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为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梳理。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电的产生和输送
- 静电的产生和性质:当物体摩擦或分离时,会产生静电。
- 电流的产生:自发性产生和人工产生。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电流的大小由电荷的多少决定。
- 电流的单位:安培(A)。
- 电路的搭建:电源、导线和电器。
2. 电阻和电阻率
-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体或元件。
- 电阻的计量单位:欧姆(Ω)。
-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具有低电阻,绝缘体具有高电阻。
- 电阻的大小与电线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电阻与电线长度成正比,与电线截面积成反比。
- 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率是材料导电性能的指标,表示单位长度内的电阻。
3. 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
-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阻相加。
-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个路径,电压相等,电流分配。
- 欧姆定律:U = I * 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的复习知识点梳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本文档是关于《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目录,详细列出了各个章节的内容。
该教材是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该教材的目录。
第一章:力和压强- 1.1 力的概念- 1.2 力的表示方法- 1.3 衡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1.5 压强与压力- 1.6 压强的计算第二章:浮力与压力- 2.1 浮力的产生- 2.2 浮力的性质- 2.3 浮力的应用- 2.4 气体的压强- 2.5 液体的压强- 2.6 压力的变化第三章:光的传播- 3.1 光的传播- 3.2 光的直线传播- 3.3 光的反射- 3.4 光的折射- 3.5 光的色散- 3.6 光的传播速度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成像- 4.1 光的反射- 4.2 光的反射规律- 4.3 光的成像- 4.4 镜的成像原理- 4.5 镜的应用第五章:光的折射和成像- 5.1 光的折射- 5.2 光的折射定律- 5.3 透镜的成像- 5.4 透镜的类型和特点- 5.5 透镜的应用第六章:电路基础- 6.1 电流和电流强度- 6.2 电阻和电阻率- 6.3 电压和电动势- 6.4 并联和串联电路- 6.5 定电流、定电压和定电阻实验- 6.6 电路的用途以上是《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目录。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和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八年级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物理八下重点知识点
物理八下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等内容。
具体如下:
- 力: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二力平衡等。
-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摩擦力、力与运动的关系、简单的机械运动等。
- 压强:压力、压强的定义、压强的单位、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等。
- 浮力: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等。
- 功和机械能: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
-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公式,并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来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精品课件
看谁快
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 了水的 __浮__力_,施力物体是__水___,方向竖__直_向__上.
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 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 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4N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 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 _____ 5NN.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向 竖直向上的 __托__力。
理解浮力 .
1. 什 么是浮力(F浮)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二、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人能在死海里看书,轮船能在海面上航 行,都是因为液体对浸入的物体有浮力 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浮力产生实验
轮船与大鲸鱼所受浮力产生原因示意图:
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____重____力和
__空__气_浮___力的作用,其施力物分别是 ___地__球____和____空__气___。
3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 到液体对它__竖__直_向__上________ 的力,叫做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的作用,那么浮力的施力物是 ____液__体_____. 5把一个塑料球放到水中(如图
说说曹冲 称象的步 骤。
为什么淹不 死他们?是 神在保护他 们吗?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气体向上的托力
体验浮力
将瓶盖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 有什么感觉?
F浮
G
结论: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 托力(即浮力).
铝块
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 力(即浮力)作用 , 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知识点归纳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
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
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
变发生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 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 2 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
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
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
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
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
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
少 2 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
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
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
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
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否则会
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地球附近的
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 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
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
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f) :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
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
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与动摩擦,其中动摩擦
又分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3)f 滑= μN。
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μ: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
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
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 f 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
f 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
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
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
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
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
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