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
数学知识点归纳之平行线间距离
数学知识点归纳之平行线间距离数学知识点归纳之平行线间距离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数学知识点归纳之平行线间距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行线间距离1、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2、性质:⑴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⑵ 两条平行线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是相等的。
希望上面对平行线间距离知识的总结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此知识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没问题的吧。
数学平行线知识点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parallel lines),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4.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以上性质可简单说成: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两条直线平行,外错角相等平行公理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传递性)1.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归纳一、目标与要求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教案
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定两条线是否平行;2、掌握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方法和过程,能够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2、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自然界中的例子,如铁轨、公路、管道等,向学生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图示和具体例子,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并与垂直线做比较来强化对其理解。
3、练习平行线的判定通过多组试题,帮助学生掌握判定平行线的方法和技巧。
4、讲授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图形的特点出发,逐步推导计算平行线距离的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练习计算平行线距离通过多组试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平行线距离的应用,并帮助学生理解该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6、提高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并用计算平行线距离的方法解决,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观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以课件方式为主,黑板板书辅助,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丰富教学形式。
五、教学资源1、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公式等知识点的教案和PPT;2、平行线判定和距离计算的试题集;3、多媒体课件、学习视频。
六、教学评估通过作业、月考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其中作业可分为基础题、拓展题等不同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七、总结平行线距离的计算方法是数学中较为实用和常见的一种应用,会在各个领域和专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数学素养的一种考验和提升。
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走向成功的道路。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线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平行线的性质”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平行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建筑设计、测量绘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时,学生已经对平行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平行线的性质,还需要通过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2)在探究平行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以及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说课稿七年级下册《平行线》说课稿1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说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板书课题:画平行线二、探究新知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学生汇报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认真观察后叙述画平行线的步骤学生画一组平行线,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
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复习所学的平行线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认识平行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认识平行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学理念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2、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学习上的后续发展。
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
本单元正是向学生介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空间知识,同时为学生将来学习几何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
基于这点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
情感目标:①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②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平行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为: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是: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同一平面”的理解和延伸。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
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索,使学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拓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特质的初步抽象化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新课程理念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成三大版块:㈠创设情境,理解平行;㈡利用平行,发现创造;㈢拓展探究,总结提高㈠中我将其分成三步:1、创设情境,初步发现;2、教具演示,拓展概念;3、分类比较,升华理解。
两点间、点线间、线线间的距离公式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过该点(如图所示点P)作直线(图中L)旳垂线,点P与垂足Q之间 旳线段│PQ│长度.
P
Q
L
l : Ax By C 0 AB 0 外一点P(x0, y0 ) 过P作PQ l于Q
(x0、Py0 )
y Q
N (x0,y2) lO
M 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l与
(x1,y0)
解:l1 : 6x 4 y 5 0
l2 : 3x 2y 0 6x 4y 0
d 5 0 5 13 62 (4)2 26
6:求到直线l : 3x y 4 0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解:不妨设:3x y C2 0
d 2
C2 4 ( 3)2 12
C2
0或C2
8
例3:已知直线l1 : 7x 8y 9 0,l2 : 7x 8y 3 0且直线l // l1、
B(0,b)
M(
a 2
,b 2
)
o C(0,0) A(a,x0)
各点坐标为C(0,0), A(a,0), B(0, b), M( a , b ) 22
| AM | (a a )2 (0 b )2 a2 b2
2
2
2
| BM | (0 a )2 (b b )2 a2 b2
2
2
2
| CM | (0 a )2 (0 b )2 a2 b2
k 1
k2 1
k2 1
l的方程为:x y 1 0
1.点(3,m)到直线l:x 3y 4 0的距离等于1,则m等于( )
A. 3
B. 3
C. 3
D. 3或 3
3
3
2.若点P(x, y)在直线x y 4 0上,O是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 )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会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2.引导学生构思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学会合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对距离公式推导方法的感悟与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思路1.点P(0,5)到直线y=2x 的距离是多少?更进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x 0,y 0),直线l 的方程是Ax+By+C=0,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思路2.我们已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1,已知点P(x 0,y 0)和直线l:Ax+By+C=0,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使结论具有一般性,我们假设A 、B≠0).图1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①已知点P(x 0,y 0)和直线l:Ax+By+C=0,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你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什么?各种做法的优缺点是什么?②前面我们是在A 、B 均不为零的假设下推导出公式的,若A 、B 中有一个为零,公式是否仍然成立?③回顾前面证法一的证明过程,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吗?(如何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活动:①请学生观察上面三种特殊情形中的结论:(ⅰ)x 0=0,y 0=0时,d=22||BA C +;(ⅱ)x 0≠0,y 0=0时,d=220||BA C Ax ++;(ⅲ)x 0=0,y 0≠0时,d=220||BA C By ++.观察、类比上面三个公式,能否猜想:对任意的点P(x 0,y 0),d=?学生应能得到猜想:d=2200||BA C By Ax +++.启发诱导:当点P 不在特殊位置时,能否在距离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移动点P 到特殊位置,从而可利用前面的公式?(引导学生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作平行线,把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形来处理)证明:设过点P 且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l 1的方程为Ax+By+C 1=0,令y=0,得P′(AC 1-,0). ∴P′N=221221|||)(|BA C CB AC A C A +-=++-•. (*) ∵P 在直线l 1:Ax+By+C 1=0上,∴Ax 0+By 0+C 1=0.∴C 1=-Ax 0-By 0. 代入(*)得|P′N|=2200||BA By Ax C +++即d=2200||BA C By Ax +++,.②可以验证,当A=0或B=0时,上述公式也成立.③引导学生得到两条平行线l 1:Ax+By+C 1=0与l 2:Ax+By+C 2=0的距离d=2221||BA C C +-.证明:设P 0(x 0,y 0)是直线Ax+By+C 2=0上任一点,则点P 0到直线Ax+By+C 1=0的距离为d=2200||BA C By Ax +++.又Ax 0+By 0+C 2=0,即Ax 0+By 0=-C 2,∴d=2221||BA C C +-.讨论结果:①已知点P(x 0,y 0)和直线l:Ax+By+C=0,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公式为d=2200||BA C By Ax +++.②当A=0或B=0时,上述公式也成立.③两条平行线Ax+By+C 1=0与Ax+By+C 2=0的距离公式为d=2221||BA C C +-.应用示例例1 求点P 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2x+y-10=0;(2)3x=2.解:(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5251012|102)1(2|22==+-+-⨯.(2)因为直线3x=2平行于y 轴,所以d=|32-(-1)|=35. 点评:例1(1)直接应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体现了求点到直线距离的灵活性,并没有局限于公式.变式训练点A(a ,6)到直线3x -4y=2的距离等于4,求a 的值.解:2243|2643|+-⨯-a =4⇒|3a-6|=20⇒a=20或a=346. 例2 已知点A(1,3),B(3,1),C(-1,0),求△ABC 的面积. 解: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S △ABC =21|AB|·h. |AB|=22)31()13(22=-+-, AB 边上的高h 就是点C 到AB 的距离. AB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31313--=--x y ,即x+y-4=0. 点C 到x+y-4=0的距离为h=2511|401|22=+-+-,因此,S △ABC =21×2522⨯=5. 点评:通过这两道简单的例题,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应用,能逐步体会用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变式训练 求过点A(-1,2),且与原点的距离等于22的直线方程. 解:已知直线上一点,故可设点斜式方程,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直线方程为x +y -1=0或7x +y +5=0.例3 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解:在直线2x-7y-6=0上任取一点,例如取P(3,0),则点P(3,0)到直线2x-7y+8=0的距离就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因此, d=5353145314)7(2|80732|22==-++⨯-⨯. 点评:把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变式训练求两平行线l 1:2x+3y-8=0,l 2:2x+3y-10=0的距离.答案:1332.解:点O(0,0)关于直线l:2x-y+1=0的对称点为O′(-54,52), 则直线MO′的方程为y-3=413x. 直线MO′与直线l:2x-y+1=0的交点P(511,158--)即为所求, 相应的||PO|-|PM||的最大值为|MO′|=518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会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2.构思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学会合作.3.本节课重点讨论了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后者实际上可作为前者的变式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让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会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二、学习过程预习教材问题1.已知平面上两点(0,3),(2,1)A B -,则AB 的中点坐标为 ,AB 间的长度为 .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x y ,直线l 的方程是:0l Ax By C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5分钟训练1.点(0,5)到直线y=2x 的距离是( )A.25 B.5 C.23D.252.两条平行直线3x+4y-2=0,3x+4y-12=0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3.已知点(a,2)(a >0)到直线l :x-y+3=0的距离为1,则a 的值等于( ) A.2 B.22- C.12- D.12+参考答案1.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521|50|22=+-.答案:B2.解析:根据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2243|)12(2|+---=2.答案:23.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1|12|1|11|32|22=+⇒=+=++-a a a因为a >0,所以1221-=⇒=+a a .答案:C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3.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学习难点:对距离公式推导方法的感悟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二、学习过程知识点1:已知点00(,)P x y 和直线:0l Ax By C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0022Ax By Cd A B++=+.注意: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上的点与直线外一点的连线的最短距离; ⑵在运用公式时,直线的方程要先化为一般式.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x y ,直线方程0:=++C By Ax l 中,如果0A =,或0B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并画出图形来.例 分别求出点(0,2),(1,0)A B -到直线341x y -- 0=的距离.问题2:求两平行线1l :2380x y +-=,2l :23x y + 10-=的距离.知识点2: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10Ax By C ++=,2:l20Ax By C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d 注意:应用此公式应注意如下两点:(1)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2)使,x y 的系数相等.典型例题例1 求点P 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2x+y-10=0;(2)3x=2.变式训练点A(a ,6)到直线3x -4y=2的距离等于4,求a 的值.例2 已知点A(1,3),B(3,1),C(-1,0),求△ABC的面积变式训练求两平行线l1:2x+3y-8=0,l2:2x+3y-10=0的距离当堂检测课本本节练习.拓展提升问题:已知直线l:2x-y+1=0和点O(0,0)、M(0,3),试在l上找一点P,使得||PO|-|PM||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2023年《平行线》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2023年《平行线》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平行线》优秀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5、2节《平行线的性质》(第三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认识作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2、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经历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并掌握它们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感悟到几何知识________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且它们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的理解》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的理解》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的理解》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识别和画法。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2. 学生认知特点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知识,但同时也容易注意力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线的存在。
2. 探究新知-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交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三条直线垂直。
3.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平行线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巩固练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平行线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行线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线的理解》的说课稿,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6《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6《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其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含义,掌握求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方法,并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直观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求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求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其求法。
2.教学难点:对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求距离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演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含义。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求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方法。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明确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求法。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1.概念:两条平行线之间最短的距离。
(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转化求解。
(2)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直观演示。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平行与相交说课稿
平行与相交说课稿一、说教材:平行与相交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这个课的知识点是:让学生知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掌握平行的概念,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会借助用三角板和直尺及其它工具画平行线。
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起承上起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位置关系的重要基础。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画出已经直线的平行线。
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独立思量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概念。
通过让学生在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在操作活动中,非但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水平,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参预水准。
三、说教学过程: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出发,我从四个环节来诠释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老师在前几次来我们学校的路上有几个情境让我留下了印象,于是我就找了一些图片带过来让你们看看。
课件出示路灯、跑道、电线杆三副图。
观察比较三幅图片,理解同一平面(1)根据这三幅图我们在同一个平面内能够画出三组直线。
(2)课件演示:用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表示路灯杆,用两条平行的直线表示在跑道的两条白线、用两条直线表示在半空中的电线杆。
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每组有几条直线?根据学生回答即时板书:两条直线(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在这三组直线中那些直线相交?哪些直线不相交?从而让学生理解到第一组直线相交。
第二组直线不相交。
而第三组直线看起来是不相交的,但如果把这两条直线延长就会得到相交的两条直线。
(2)让学生闭眼想象第二组直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
认识平行线的说课稿
认识平行线的说课稿介绍平行线的说课稿导语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程负责人,将要为大家生动而有趣地介绍平行线的知识。
本节课将通过图片、实例和互动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一、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始终保持平行关系。
二、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即斜率为零。
-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不管在何处进行测量。
- 平行线与同一条横截线相交时,对应角相等。
三、平行线的应用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1. 道路和铁轨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中,我们经常看到平行的道路和铁轨。
平行线的存在能够提供更高效的交通运输,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的发生。
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的使用非常重要。
建筑师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设计建筑物的立面、平面布局和空间划分。
3. 几何测量在测量学中,平行线的性质被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常用平行线测量地面的坡度,绘制等高线图等。
四、活动互动常言道,亲身体验比听说更能记忆。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平行线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小的活动互动。
投影测量实践让我们组成小组,用纸板和尺子制作一个小型城市模型。
使用尺子绘制平行线,然后利用光线投影的方法测量这些平行线的长度。
同学们可以分别试着测量不同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这样一来,同学们既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模型,又可以通过测量结果验证平行线的性质。
结语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对平行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平行线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研究,将来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谢谢大家!以上是本节课《认识平行线》的说课稿,谢谢大家的聆听!注:本文仅为示例,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七年级数学下册 4.6.2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教案 (新版)湘教版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教学过程:一、准备知识1、点到直线距离。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三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二、探究新知1、做一做。
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宽度。
要注意什么问题?刻度尺要与课本两边互相垂直。
2、公垂线、公垂线段的概念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
如图形中的直线AB与CD都是公垂线,这时连结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段。
图中的线段AB和CD。
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也可以看成是两平行直线中一条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的垂线段。
3、公垂线段定理:两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
4、两平行线上各取一点连结而成的所有线段中,公垂线段最短。
如图m∥n,直线m、n上各取一点A、B,连结AB。
再过A作n线段的垂线段AC,垂足为C,则有AC<AB。
从而得到上述定理。
5、两平行间的距离: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6、范例分析P105例如图设直线a、b、c是三条平行直线。
已知a与b的距离为5厘米, b与c的距离为2厘米,求a与c的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然后按教材写出解题过程:解: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A,过A作AC⊥a,分别交b、c于B、C两点,则AB、BC、AC分别表示a与b,b与c,a与c的公垂线段。
AC=AB+BC=5+2=7,因此a与c的距离为7厘米。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平行线》说课稿
《平行线》说课稿《平行线》说课稿(精选6篇)《平行线》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八学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六个环节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的基础。
从本节课起,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几何推理等内容的基础,也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四个概念已经了解,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辨别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一定认知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虽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很肤浅的,仅仅处于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能力目标:会用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和3,会用判定方法1,2得出方法3,会用判定方法进行简单推理。
情感目标: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或与同伴交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会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理解“转化”的思想。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24版认识平行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线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目录CONTENCT •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学生活动组织及评价方式•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后续工作展望及自我提升计划01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内容分析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永不相交等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掌握通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度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技巧。
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平行线在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80%80%100%教学目标设定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把握重点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掌握通过角度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技巧。
针对难点,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突破。
02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组织讨论,促进交流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平行线相关知识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平行线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展示具有平行线特征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平行线的特点和性质。
1 2 3通过制作精美的PPT,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动态演示平行线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动态演示平行线的形成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平行线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示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资料运用使用教具辅助教学利用直尺、三角板等教具,在黑板上画出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7.3《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7.3《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7.3《平行线的判定》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以及垂线的性质和判定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通过判定两个直线是否平行,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垂线的性质和判定,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然而,学生对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知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的直线是否平行。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行线的判定。
2.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去发现和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3.讲解: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我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教学手段运用及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 线的性质和应用实例,使 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实物模型演示
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平行线 的形成和性质,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练习与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及时反馈, 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 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 果。
创新点及特色体现
跨学科融合
将数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等其他 学科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目录
• 教学内容与目标 • 学情分析与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评价策略及反馈机制 • 板书设计与课件制作 • 总结反思与改进方向
0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概述
平行线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包括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间的距离 等。
平行线性质的应用
在几何证明、计算、作图等方面的应 用。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通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 度关系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能够准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 够灵活运用角度关系判定两直线
是否平行。
了解平行线性质在几何证明、计 算、作图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解
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02
学情分析与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角等基 础知识,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正在 逐步发展,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直观 操作来加深理解。
学生初步接触平行线的概念,对平行 线的性质和应用还不太熟悉。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稿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主要学习:两平行线间的公垂线段的定义、画法,定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它是在相交线、平行线、垂线之后编排的,是以小学学过的垂线画法及中学学过的相交线、直线的有关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定义、画法、公理。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学重要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已具备的初步的几何基础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垂线、公垂线段的概念;掌握公垂线段定理并会利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理解什么是两平行间的距离(2)能力目标:通过渗透类比、转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以及视图能力.(3)德育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公垂线段定理难点:掌握公垂线段定理并会利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二、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我们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它不在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自我表现欲望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和双主教学原则,结合本段教材特点,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并以电化教学为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发现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巩固,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学媒体我采用电化媒体,电脑媒体以其形象、颜色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感性认识,使教学目标更完美的实现,另外,电脑媒体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它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思路交互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稿
§1.1.1 命题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3≥6B.二次函数不是偶函C.x>0D.对于x∈R,总有x2>0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①2不是素数; ②自然数不都大于0; ③2013能被3整除; ④常数函数不是奇函数.A.1B.2C.3D.43.“若x>1,则p”为真命题,那么p不能是( )A.x>-1B.x>0C.x>1D.x>24.(2012·浙江高考)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 ( )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l∥α,则l⊥β二、填空题6.把命题“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写为“若p,则q”的形式为.7.把下面不完整的命题补充完整,并使之成为真命题.若函数f(x)=log3x的图象与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g(x)= .8.下列语句: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π;②0是最小的偶数吗?③2不等于3;④若两直线不平行,则它们相交.其中,不是命题的序号为,真命题的序号为.三、解答题9.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1)函数y=a x是指数函数. (2)关于x的方程ax+1=x+2有惟一解.10.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1)若b2=ac,则a,b,c成等比数列. (2)正角的正弦值是正数. (3)函数f(x)=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4)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答案解析1.【解析】选C.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只有x>0无法判断真假,不是命题.2.【解析】选B.因为2是素数,所以①是假命题;由于0是自然数,不大于0,所以②是真命题;2013能被3整除,所以③是真命题;常数函数f(x)=0,x∈R,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所以④是假命题.3.【解析】选D.大于1的实数不一定大于2.4.【解析】选B.若l∥α,l∥β,则α∥β或α与β相交,选项A不正确;若l∥α,过l的平面与平面α交于直线m,则l∥m,又l⊥β,所以m⊥β,又m⊂α,从而α⊥β,选项B正确;若α⊥β,l⊥α,则l∥β或l⊂β,选项C不正确;若α⊥β,l∥α,则l⊥β或l∥β或l与β斜交,选项D不正确.【变式备选】(2013·重庆高二检测)已知直线m,n互不重合,平面α,β互不重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α,m∥n,则n∥αB.若m⊥α,m⊥n,则n∥αC.若m⊥α,n⊥α,则m∥nD.若α∩β=m,m∥n,则n∥α且n∥β【解析】选C.若m∥α,m∥n,则n∥α或n⊂α,故A不正确;若m⊥α,m⊥n则n∥α或n⊂α,故B不正确;若m⊥α,n⊥α,则m∥n,故C正确;若α∩β=m,m∥n,则n∥α且n∥β或直线n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所以D不正确.5.【解析】选B.令3x-y=m(x+y)+n(x-y)=(m+n)x+(m-n)y,得m+n=3,m-n=-1,解得m=1,n=2,所以3x-y=(x+y)+2(x-y).已知1≤x-y≤3,得2≤2(x-y)≤6,又-1≤x+y≤1,相加,得3x-y的范围是[1,7],所以①正确.若不等式2x-1>m(x2-1)即m(x2-1)-2x+1<0对满足|m|≤2的所有m都成立,令f(m)=m(x2-1) -2x+1,则当x=1时,f(m)=-1<0对一切实数m都成立;当x≠1时,f(m)为单调函数,要对满足|m|≤2的所有m都成立,则必须满足即解得由于<<<,所以<x<,综上所述,则x的范围是(,),所以②正确;由正数a,b满足ab=a+b+3,得ab=a+b+3≥2+3,即()2-2-3≥0,解得≥3或≤-1(舍去),∴ab≥9,则ab的取值范围是[9,+∞),所以③不正确.由于()0.5>0>lo2>lo3>b=lo3,所以c>a>b,所以④不正确.6.【解析】若一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则它是圆的切线.答案:若一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则它是圆的切线7.【解析】设g(x)上任意一点坐标为P(x,y),则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P1(-x,-y),则点P1在函数f(x)=log3x的图象上,即得g(x)=-log3(-x).答案:-log3(-x)8.【解析】②是疑问句,不是命题.其余都是命题.①③是真命题,若两直线不平行,则它们相交或为异面直线,④是假命题.答案:②①③9.【解题指南】(1)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判断,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2)注意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解析】(1)当a>0且a≠1时,函数y=a x是指数函数,所以是假命题.(2)关于x的方程ax+1=x+2即(a-1)x=1,当a=1时,方程无解;当a≠1时,方程有惟一解,所以是假命题.10.【解析】(1)命题的条件为“b2=ac”,结论为“a,b,c成等比数列”,若a=b=0时,a,b,c不成等比数列,所以是假命题.(2)命题的条件为“一个角是正角”,结论为“它的正弦值是正数”,由于sinπ=0,所以是假命题.(3)命题的条件为“f(x)=2|x|”,结论为“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由于f(-x)=f(x)=2|x|,所以f(x)=2|x|是偶函数,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真命题.(4)命题的条件为“两个正数”,结论为“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a>0,b>0)一定成立,而表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表示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所以此命题是真命题.【拓展提升】改写命题为“若p,则q”形式的注意事项(1)对于命题(1),具备“若p,则q”的形式,而命题是假命题,而若=,则a,b,c成等比数列是真命题.要注意比例式与等积式的区别.(2)对于简化叙述的命题,可以先改写为“若p,则q”的形式,再确定其条件和结论.11.【解析】这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所以是命题,且是真命题.函数f(x)=2x-x2的零点即方程2x-x2=0的实数根,也就是方程2x=x2的实数根,即函数y=2x,y=x2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易知指数函数y=2x的图象与抛物线y=x2有三个交点,所以函数f(x)=2x-x2有三个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说课教案)
一.本节内容的具体安排及编写思路:
出于简洁性的考虑,教材编写单刀直入地直接提出核心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降低难度,教给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逐步逼近目标,充分展示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均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对教材上的例10、例11,由于是直接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较易,故让学生直接去阅读、去理解,熟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但对例11的稍许变化,却抓住不放,通过例11的解法的启示,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探究二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利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刚成功的那一股学习的惯性,对教材进行拓广,让学生对归纳总结出的公式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准确的应用这一公式,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学会寻找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思维过程及推导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体现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在研究讨论问题时的数学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4)、教学中鼓励同学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熟练的应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四、主要教学构想: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入课题,降低教材难度。
主要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讨论,去归纳总结得到公式,再辅以适当的例题、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公式,学会运用。
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例11的进一步探究,既拓广了教材,又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从而达到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完善结论——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实例:某供电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最后一个村庄的用电问题,经过测量,若按部门内部设计的坐标图(即以供电局为直角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的正半轴,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长度单位为千米),得知这个村庄的坐标是(15,20),离它最近的只有一条直线线路通过,其方程为:3x–4y–10=0,问要完成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线?(如图4—1所示)
〈字幕出示题及图,让学生阅读、理解、思考,约2分钟〉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题和理解已经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也即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1.解决问题情境:
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想一个办法来解决此问题,甚至不一定要求结果,只要得出一个思路即可。
〈让同学思考、讨论约5分钟,然后让学生自己举手回答,老师点评,约10分钟〉学生可能的回答:
答一:一根绳子量一下即可。
师:可以,但哪里去找那么长的绳子?还有其它办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众补充:测距仪!测距仪!
师:肯定]好办法!将来肯定是做工程师的材料!请坐下。
师:但如果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手里仅有纸、笔及三角板(或直尺),能不能发挥我们的数学特长,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呢?
可以肯定,被开方式是一个二次项系数为正的二次函数,x0又不受限制,应该有最小值,从而︱PQ︱有最小值,此最小值即为所求。
师:好思路!既利用了直线方程设出了直线上的一点,又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了一个二次项系数为正的二次函数,且不管根号的影响,大着胆子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求出的最小值开平方即得结果。
但要考虑两个问题:
①求出的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有无为负数的可能?
②此种方法的运算量是否偏大?同学们可利用课后时间试着推演一下。
答三:要求点P到直线上的点的最短距离,即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由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直接过点P作PQ垂直于直线于Q点,则线段PQ的长即为所求。
(如图4—2所示)
Q的坐标,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出:︱PQ︱=9
师:好思路!直接运用了刚学过的直线的方程,二直线的交点,二直线垂直的条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用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在有数据做具体运算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仍有一定的运算量。
不信,同学们下来后又可验算一番。
答四:(可能预习过教材的同学)
过P作PQ垂直于直线于Q点,则PQ即为所求,再过点P分别作轴、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于M,N点(如图4—3所示)
师:方法相当不错!既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构造的思想,又妙用了解析几何中坐标的概念,直线上的点的概念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
但为什么如此做呢?
(老师分析、归纳):该做法充分运用了点P的坐标的意义,通过体现点P的坐标,发现过P作轴、轴的平行线时与直线有二交点,这二交点与点P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又由于这二交点在直线上,从而可得二交点的坐标,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至此,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点P到直线的距离|PQ|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但仍显得有一定的运算量。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解法,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机应变地板书。
)
(如果学生一个方法均未想到,老师可作如下引导:(字幕逐条显示,图形中的线段依顺序逐一显示)
①什么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
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即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4—4所示)
②点P的坐标的意义如何?
过P分别作轴、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K、I,则有向线段KP、IP的数量即为点P的坐标。
③体现一下点P的坐标如何?
发现,过P作轴的垂线时,与直线有一交点N,且N点的横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一致,而N点在直线上,从而由直线的方程可得N点的纵坐标,进而得线段PN的长。
受此启发,过P作轴的垂线PI时,由于与直线无交点,故作PI的反向延长线与直线交于点M,从而点M的纵坐标与点P的纵坐标一致,且横坐标通过直线的方程也易求得,线段PM的长也就求得了。
④眼前一亮,直角三角形MPN已浑然天成,且MN的长也可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从而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PQ|的长。
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15分钟〉
师讲:通过前面[答二]、[答三]、[答四],我们都遇到了同一个拦路虎,即运算量较大的问题,而我们今后将会遇到大量的类似问题,如果都如此运算,未免太浪费宝贵的时间。
此时此刻,我们多么需要有一个简便的运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来解救我们!
下面,就让我们去探究这个公式吧,用我们今天的辛苦去换取我们明天的简捷吧!
(暗示公式的存在,激发同学们探究的兴趣,增强同学们探究成功的信心。
)
(出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的的坐标为(),直线的方程是Ax+By+C=0,(如图所示),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去直接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
师:下面,仍然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此问题。
(可以让前面一排的同学转过去与后面的同学每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解决。
老师到同学们中间去巡视,了解同学们的思路,及时的加以点拨,同时也对同学们的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
(老师估计)由于有前面的[答二]、[答三]、[答四]或老师的引导作铺垫,(这个铺垫非常重要!故前面占用了较多的时间也不可惜!)故大多数同学可能会按[答四]的方法做:(老师可以作预见性的字幕板书,在大多数同学完成后再出示。
如有同学按[答三]的思路做,老师提示,运算量太大,一般不采用。
)
过点P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R();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S()。
(如图4—5所示)
此时,可能同学们会大舒一口气,但老师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诸位,考虑到A,B为零的情况没有?请进一步考虑一下A,B为零的情况如何?”
(抓住同学们思维不慎密之处,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同学们的思维可能又重新活跃起来,进行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