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校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一个好校长(之一)
一个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高尚道德情操,本文就这三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校长应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者、实践者,一个好校长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观、课堂教学观、教材观、目标观、人才观。
1、学生观。
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生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和兴趣等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做到“八让”: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材料让学生感知,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的知识让学生发现,个性问题让学生提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让学生小结,学习效果让学生评价。
2、学习观。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表现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做;能让学生想的尽量让学生想;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归纳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归纳总结。
3、课堂教学观。
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现的舞台,而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人机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对话的场所。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创设一些情境,增加一些体
验,引发一些思考,得到一些情感,寻找多种思路,解决一些问题,掌握多种方法,获得多次成功。
4、教材观。
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取舍,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目标观。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更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把学生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所谓眼前利益,即是指学校要为学生考上理想学校服务,而长远利益则是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不能为考试而抓考试,而应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基础教育,更应注意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使每位学生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理解幸福的思维,奉献幸福的风格,体验幸福的境界。
6、人才观。
“差生”也是人才,某方面差,不等于各方面都差,今天不行不等于将来不行。按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分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而现实教育往往只注重数理逻辑智能与语言智能,通常把这两项智能弱的学生误认为是差生,而忽视了这些所谓差生在其他智能方面的优势。作为我们的教育应尽量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多元
智能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校长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努力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学校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注意看到差生的闪光点,看到差生在其它智能方面的优势,对于差生教师应想到:进得校来,彼可雕而器之,日进一寸,彼可飞而腾之,王候将相,彼可取而代之;对于差生教师应认识到:我的学生学不好,是我的责任未尽到;对于差生教师应做到: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调整座位时优先考虑他们。洒向学生都是爱,奉献社会皆是才。
二、科学的管理方法。
管理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员工把事情做规范;第二个层次,让员工成为该职位上的专家;第三个层次,让员工感受生命因工作而快乐。
我们认为:(1)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2)领导的权力主要来自于下属的参与;(3)知道何时放手是现代领导的重要技能;(4)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条件是有一流的追随者;(5)成功的领导者是文化领导、道德领导;(6)会生活的人才是会领导的人。
学校管理应逐步实现:管理制度上从强制管理走向自主管理。管理组织上:从垂直管理走向水平管理。管理文化上: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管理模式上:从战术管理走向战略管理。管理方式上: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
因此,学校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情、理、法”相融的科学管理办法。
“情的管理”是立足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自于学校成员的心理需求,归结于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理的管理”是立足于学校集体的群体心理和综合感情,发自于学校全局战略利益的考虑,归结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法的管理”是立足于法制与学校制度建设,发自于效率的考虑,归结于效率的提高。
1、情、理相融,实行“合作型”管理。
学校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制度不可缺,但取得“人心”,达到“人和”则是成功的关键,管理上的万能钥匙是一个“情”字,“情”可以破解一切不合谐因素。实行“合作型”管理,其基本框架是“五心”、“四精”、“一原则”。
“五心”是指校长对教职工做到:政治上诚心、业务上关心、工作上放心、生活上尽心、决策上融心。即: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关心人、成全人。尊重人的具体表现是:不在别人面前批评教师、不听推门课、不进行频繁的办公考勤等。在“成全人”方面,校长尽量给每位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并在不同层面设计不同的定量考核标准,以期达到“只要你努力,就能实现需要”的目的,特别是在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标准要求。“决策上融心”更是对教职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经常性的满足。学校重大问题,尤其是事关全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一定要充分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重大问题决策的一般程序是:(1)报告;(2)印发;(3)意见征询;(4)意见汇总;(5)决策。并且坚持:学校重大问题在未经上述程序之前不讨论,未对群众意见进行深入研究之前不表决,未对合理意见做出解释之前不通过。只有决策上的民主性,才能达到心理上的相容,政策上的认同,执行上自觉的效果。
“四精”即是“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崇尚卓越、追求一流、拒绝平庸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的求实精神。这四种精神应努力成为学校校园的主体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