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7.2 现场试验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法和步骤
23:51
8
现场调查内容与步骤
23:51
9
现场工作内容
23:51
现场工作实施步骤
1. 组织与准备 2. 初步调查 3. 深入调查 4.总结评 估
23:51
23:51
23:5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过程
首例 首例 发病 就诊 流行病学 报告 采样检测 确认 开始 应急
90
80
70
60
控制机会
23:51
病例定义: 例子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 X镇 5岁以上
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病例。
23:51
病例定义
疑似 患严重腹泻的病例 临床诊断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X镇,5岁
以上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 病例。
确诊
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到霍乱弧菌
完成数据收集、清理、分析和初步处理
反馈会 当地负责任、重要官员、专业人员,调查组成员 表明现场工作结束 汇报调查结果、初步分析(初步报告) 复述建议 计划后续工作:进一步调查项目、评价控制措施、分析 保存资料、提交正式报告 致谢、对合作者表示赞赏、联系方式
23:51
现场调查的组织
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的年龄分布 (1/10万), 塞浦路斯,1996年7月 5日 –11月5日
500 450
Admissions/100,000 pop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3:51
现场调查的步骤
3.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4.描述三间分布 时间 地点 人群
23:51
疾病分布的流行病学
疾病频率的指标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学生用答案第五版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学生用答案第五版流行病学实验指导学生用(1)详解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五)现况调查资料7:某省部分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现况调查7.1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我国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及HBV流行率均有所下降。
本研究通过对某省部分地区抽样,进行乙肝流行病学调查,并与全国乙肝流行特征进行比较,了解该地区自然人群HBV的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及其免疫情况。
思考题:(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你认为应该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更合适?本次调查的目的何在?(2)该种研究有何特点?主要有哪些用途?7.2调查设计7.2.1调查方法及对象以该省2个地级市为研究现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个城市小区、7个农村行政村的自然人群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即以2个地级市为现场,按农村、城市分层,对抽取到的每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再对调查对象抽取3ml肘静脉血标本,最终共采集血标本2282份。
思考题:(1)抽样调查的方法有几种?(2)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有哪些优点?(3)如何保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4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习指导(4)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有哪些?7.2.2调查过程及内容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编写调查表初稿,经预调查后形成正式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以直接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表,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每名调查对象在调查前自愿填写知情同意书。
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
(2)乙肝疾病相关知识:关于乙肝传播途径的常识知识。
(3)医源性接触史:注射史、住院史、手术史、输血史等。
(4)免疫史:免疫接种时间,免疫针次。
7.2队列研究与实验研究
常用方法
(1)简单随机分组(simple randomisation): 在临床 试验中,常用的随机分配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
(2)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 randomisation)
(3)整群随机分组(cluster randomisation):
临床试验设计
设立对照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标准疗法对照 2)安慰剂对照 安慰剂通常用乳糖、淀粉、生理盐水等成 分制成,不加任何有效成分,但外形、颜色、大小、味道 与试验药物极为相似,仅凭肉眼不能区分。 3)自身对照 4)随机对照 5)交叉对照
临床试验设计---盲法
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或研究人员 对对象分组情况的了解,可能导致对真实 效果判断的偏倚,可通过盲法来控制. 盲法包括单盲、双盲和三盲 :
临床试验设计
(1)单盲(single blind) 是指只有研究者了解临床试验分组 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在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一般需要给予 对照组安慰剂。 (2)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观察者都不了 解试验分组情况,而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3)三盲(triple blind) 是指除了研究设计者之外,任何参 与临床试验研究的人员均不了解分组的情况。
实验研究概述
定义: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 研 究 , 也 即 实 验 流 行 病 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是将满足实验目的的人群随机地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或不同水平试验组),由研究者有 控制地给予实验组人群实验措施或称干预措施,随访 并比较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结局,从而 判断该措施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课件
比值比(OR)
• 指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暴露与非暴露比值的比。 • OR= (病例组暴露数÷病例组非暴露数) ÷ (对照组暴露数÷对
照组非暴露数)即OR=ad/bc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 注:RR或OR值可信区间的宽度反映了该值的精确度,可信区间较 宽表明该值精度较差,区间较窄,提示精度较高,若可信区间包 含1.0,则说明暴露因素与发病无明显关联。
• 危险因素来源 • 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 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 • 高危人群
• 假设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 合理性 • 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 • 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建立假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 注意现场的观察 • 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 请教相关领域和专业的专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调查步骤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调查了解当地基本情况
• 经了解该乡距该县城区82公里,全乡人口8162人,辖11个行政村, 是该县最偏僻的乡镇之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 该乡中学和中心小学两校共有学生801名(其中住宿生618人), 教师58人。中学有3个年级12个班,中心小学有6个年级10个班, 两校相邻,共用食堂,教室通风条件良好,住宿条件拥挤,学生 宿舍通风和卫生状况一般。
定群研究(队列研究)
• 定义:调查者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另一组为非暴露 人群,然后追踪观察两组人群中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优点
• ①、比病例对照研究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判断病因假设和确定疾 病的危险因素。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主要针对疾病流行、暴发等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监测、预测与调 查控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要 目的,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主要针对疾病(主要 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等突发 性公共卫生事件所开展的调查。
宿主特征,其他潜在危险因素以及传染原、 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的假设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9页
建立并验证假设
假设应具备:合理性、被调查中的事实所 支持(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特 点)、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建立假设的过程应注意:注意现场观察、 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请教相关领域和专 业的专家。
总结报告: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写出本次调查的总 结报告。内容包括暴发或流行的总体情况描述, 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及 效果评价、应吸取的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9页
关于某校聚集性上感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年月日时分,我站接某医院预防保健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一名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9页
写出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情况、结果和建议。 调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
报告。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9页
初次报告:是第一次现场调查的报告,应包括进行调 查所用的方法,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初 步的病因假设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进程报告:随着调查的深入和疫情的进展,还需要及时 向上级汇报疫情发展的趋势、疫情调查处理的进展、调 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等,需要及时写出进程报告。
《流行病学》4种实验方法比较
流行病研究方法比较——by Ellipse概念、应用、种类、随机抽样方法、设计、优缺点、偏倚定义应用分类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或特殊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情况,为疾病的病因和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线索1主要描述三间分布及发展规律2发现危险因素,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假说1个案调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2现况调查3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又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是将研究对象按暴露因素的有无与暴露程度分为若干组,追踪观察一定期限比较各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临床有无差别以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检验病因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3研究疾病自然史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注意与病例对照研究区别)3历史前瞻情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从研究人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同一人群中选择一定数量非患病者作为对照组,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人群既往某些暴露因素出现的频率并进行比较,来分析这些因素与1广泛探索影响因素2深入检验某个或几个病因假说3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1非匹配2匹配成组匹配疾病的联系。
4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5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个体匹配1:1,1:R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又称干预试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讲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1验证假设2评价疾病防治效果1临床试验(病人,药物、治疗)2现场试验(自然人群,预防措施)3社区干预试验(人群整体为单位,不易于落实到个体的干预措施,eg碘盐)基本特点/基本原则优点缺点现况1现况研究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2一般不设立对照组3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4一般不用于病程较短的疾病生态学研究1最基本的特征:群体为单位2可以初步探索群体中某因素暴露与疾病的关系3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间的关系4是探索病因线索的一种方法1可应用常规或现成资料进行研究,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2可提供线索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显著优点)3对于个体的暴露计量无法测量的变量研究和人群中变异较小和难以测定的暴露研究,此为唯一选择4适合于对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1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大缺点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与事实不相符时,称为生态学谬误,或生态学偏倚。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CATALOGUE目录•引言•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现场干预策略•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案例•结论与展望01引言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通过在人群中开展实验或干预措施,研究疾病病因和预防措施效果的学科。
实验流行病学定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较为可靠,具有前瞻性,能够客观评价干预措施对目标人群的影响。
实验流行病学特点实验流行病学定义与特点现场干预的定义现场干预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针对研究对象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现场干预的重要性现场干预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干预效果,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干预的重要性实验流行病学历史实验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到实验性研究的演化过程。
现场干预发展现场干预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单一的现场干预、多现场干预以及系统评价等。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的历史与发展0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实验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效果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确定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概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分类随机对照试验(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结局的差异。
队列研究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
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某病分组,调查各组暴露于某因素的差异,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03伦理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需要保护受试者权益和隐私;遵循不伤害原则。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优缺点与伦理问题01优点可以证明因果关系;可以确定干预措施效果;可以定量评估疾病负担。
02缺点实施难度较大;耗时较长;费用较高。
03现场干预策略现场干预是一种针对特定问题的干预措施,旨在减少或消除健康危害因素,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 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
监测疾病流行趋势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实时监测疾病 的发病率、死亡率、传播途径等关键指标, 为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揭示疾病分布和影响因素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包括时间、地区和人群特征,进而 分析影响疾病分布的主要因素。
评估疾病负担和健康需求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评估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 据。
治疗决策支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 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等信息,有助于医生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识别高危人群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识别出特定疾病的高危人群,为预防医学提供有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评估预防措施效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预防医学提供科学依据,有 助于优化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
设计调查方案
根据调查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调查 方案,包括调查方法、样本量、数据收 集工具等。
VS
制定现场工作计划
明确现场工作的具体任务、人员分工、工 作时间表等,确保现场工作有序进行。
实施现场调查
现场协调和组织
与当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协调,组织现场调查工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课件
应 答
如果应答应明确以下问题:当地能提供什么资源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谁对调查进行全面监督和最终负责各种数据资料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是否要撰写研究报告,如需要,谁写,送给谁
组织准备
病例定义: 例子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X镇5岁以上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病例,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Possible/Suspect case 患严重腹泻的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Probable case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X镇,5岁以上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病例,确诊病例 Confirmed case 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到霍乱弧菌
流行曲线
定义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 X轴 内所发生的病例数 Y轴 按发病时间的病例频率分布图从曲线形状可以做出多种推断利用潜伏期后推可能的暴露时间区分暴露的类型预测病例数量
流行曲线的类型
点源传播
人-人传播
流行曲线的类型
连续源传播
间隔源传播
地点分布
常见于居住地点工作地点活动 学校、娱乐、旅行等 地点 标点地图: 特殊居住地和/或暴露建筑物内部街道或邻居县/省分布
受关注,易产生偏倚 有利于发现病例、措施落实
很少受影响
5.合作程度
合作对象常与事件有关,易产生偏倚结果与预期矛盾时
合作较好
6.控制措施
更关注控制措施效果
更关注调查结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科研调查的比较
特 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一般调查
7.假 设
调查之初无明确假设 先描述,再假设
有明确假设
8.调查控制
流行病学考题总结
流行病学考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类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 semi-experiment):一个完整的现场研究应具备实验性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设立对照、随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
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称为类实验。
实际工作中多指不能满足随机分配原则时进行的实验研究。
2、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V, +PV):是指试验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
一般来说,患病率一定时,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好。
3、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这种情况称为配比过度。
4、队列研究中的内对照:队列研究中,选定一群研究对象后,有暴露史的作为暴露组,余下的作为对照,叫做内对照,是队列研究中最为理想的对照,可比性好。
5、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当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这种现象或影响叫混杂(confounding)或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6、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
7、现场试验(field trial):现场实验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与临床试验一样是个人,而不是亚人群。
8、流行(epidemic):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如3~10倍时,称流行。
流行的判定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情况进行。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 学生用(1)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每个箭头表示病例从发病到转归的时间。
该病无病后免疫力。
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31图1-1 某地某病2005~2006年间发生情况示意图请计算以下各率:1. 2005年1月1日的时点患病率2. 2006月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的期间患病率3. 2005年的发病率4. 2006年的发病率资料2: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
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
资料3:为加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1。
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2001 463 1242002 420 1572003 439 1972004 368 194合计1690 672(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资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
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2所示。
流行病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 研究对象: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干预 • 研究目的: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 实际工作中,社区试验难以贯彻随机分组的原则,因此常属于类实验。
• 研究场所为社区; • 以社区人群或某类人群组/亚组为单位分配干预措; • 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 一般采用整群随机分配措施的方法保证比较组之间应尽可能具有可比性; • 如果研究只包含两个社区则要求,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间基线特征有类似的
第 三 节 现场试验与社区试验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均是以自然人群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环 境下进行的干预研究,但前者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后者 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 或某一人群的各个亚人群。
(1)评价疫苗或药物预防疾病的效果。 (2)评价病因和危险因素 (3)评价卫生服务措施和公共卫生实践的质量
• 研究对象:尚未患病的人 • 研究目的:用于预防接种、药物预防等措施的效果评价 •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未患病者)
随机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有效应 无效应 有效应 无效应
• 研究对象通常为非病人; • 研究地点为社区、学校、工厂等现场; • 多为预防性试验; • 通常需要较多的研究对象; • 需以个体为单位随机分配措施; • 对分配的措施的不依从,应当测量其程度与原因; • 尽可能应用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以个体为干预单位的随机分组的现场试验。现场随机对照试验设 计基本原则同临床试验。
群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以群组为单位随机分组的试验研究方法。适用于一些行 为或环境暴露的干预研究。设计、分析比个体随机对照试验复杂。
类试验
保护率 (Protective rate,PR) 效果指数 (Index of effectiveness, IE) 抗体阳性率(antibod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流行病学还可以模拟现场情况,为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实验研究疫苗接种对疾病发病率的影响,以评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疫苗接种
研究营养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对特定疾病的风险和预防作用。
实验流行病学在现场干预中的作用
06
实验流行病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03
智能化研究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将应用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提高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
实验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01
跨学科交叉
实验流行病学将与更多学科交叉融合,如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等,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02
精准流行病学
营养干预
研究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吸烟、饮酒、饮食等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行为干预
研究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对疾病的影响,如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
治疗干预
02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确保研究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进行文献回顾:系统回顾相关研究,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确定研究假设:根据研究问题提出科学假设,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确定样本量和样本来源:根据研究目的、假设和可行性,确定适当的样本量和样本来源。设计数据收集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设计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包括问卷、访谈指南、生物样本收集方法等。实施现场干预:根据研究设计和样本来源,实施现场干预,确保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数据清理与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撰写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5月14日
2
4月22日
3
5月15日
3
4月23日
3
5月16日
4
4月24日
4
5月17日
1
4月25日
1
5月18日
0
4月28日
7
5月19日
0
4月29日
14
5月20日
0
4月30日
28
5月21日
0
.
42
43
图(.按日)
图3A 1994年4月4日-5月17日某县麻疹发病时间分布
发病日期
444444月月月月月月13579日日日日日 4444月月月月11111357日日日日 44444555月月月月月月月月12222213913579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5555555月月月月月月月11115791357日日日日日日日 5月1291日日
病人数
构成(%)
<15000 15000~29999
30000~44999
≥45000
.
23
整理表E 川崎病病例地区分布
地区名称 病例数 人口数 罹患率(%)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24
整理表F 川崎病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日期
病人数
构成(%)
X月1日
X月2日
X月3日
X月4日
X月5日
X月6日
X月7日
X月8日
.
15
资料的整理
▪ 规定变量的取值方法
➢ 如:男性=1,女性=2,缺失=9
➢ 录入资料时有章可循,正确地处理不可接受数值
▪ 审查
➢ 可与录入同步( Epidata )
➢ 质量控制 :范围核对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与步骤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与步骤
15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
➢建立基线资料(baseline)
❖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
➢是否超过既往的正常水平
❖有什么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任何因素
➢可能的人为原因
▪ 报告制度改变、监测系统调整
➢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
▪ 诊断方法和标准的改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与步骤
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
因素
➢ 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
➢ 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
❖ 对疾病宿主、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 将获得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治
疾病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与步骤
29
人群分布
❖详细描述病例组 ❖ 鉴别病例的共同暴露因子 ❖ 获得分母计算发病率 ❖ 比较不同人群组的发病率
描述:确定人、地点和时间特征 Characterize person, place and time
Develop a hypothesis 提出假设 Develop analytic study to test hypothesis 通过分析研究验证假说 Reconsider, refine, retest hypothesis 再推敲,修正和再检验假说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与步骤
30
某病的年龄别发病率, 1992-2003
1992-1994
1995-1997
r a
1998-2000
t
2001-2003
e
age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实验流行病学与现场干预
汇报人:日期:•实验流行病学概述•现场干预策略及实施•实验流行病学在现场干预中应用•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挑战与展望实验流行病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实验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在人群中开展实验研究,以检验和评估预防、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发展历程实验流行病学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公共卫生实践,随着医学科学、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20世纪中期以后,现场实验和社区干预试验成为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等领域。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实验流行病学的目的是检验和评估预防、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干预措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公共卫生实践和创新。
研究意义实验流行病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方面,实验流行病学可以验证和丰富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学科发展;在实践方面,实验流行病学可以为公共卫生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医疗服务改进等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实验设计原则实验流行病学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和盲法的原则。
随机化可以消除选择偏倚;对照组可以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差异;重复实验可以提高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盲法可以减少信息偏倚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要点一要点二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流行病学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现场实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等。
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非随机对照试验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实施随机化的研究;现场实验和社区干预试验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社区参与,可以评价干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实验设计原则及方法现场干预策略及实施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针对特定人群或环境,为预防、控制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而采取的实际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量在相同的或相似的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检测。
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
查方法,统一判断标准。
四、常见的偏倚
在现场试验中,最常见的偏倚是无 应答偏倚和失访偏倚。如果在一次研究 中,无应答者的比例较高,就会对研究 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 应答率。
影响应答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研究对象对研究目的不了解; ②盲法失败; ③调查内容不合适; ④研究对象身体不佳; ⑤研究对象外出等。
察比较某种疾病的发生情况。
三、设计与实施
1、研究现场的选择
(1) 所进行试验的单位或社区人口应 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2) 在进行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时,应 选择具有较高而稳定发病率的地区,以保 证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有足够的病人, 便于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3) 要求研究对病人产生的利益大于社 会和科学的利益;
4) 病人有权同意或拒绝参加研究;
5) 研究中,一旦发现危害性超过所 得利益,应该立即终止研究。
(3) 可接受性:
影响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如该措施 的副作用、研究人员的态度、研究对象的 文化水平、以及对研究的认识等等。
(4) 简便易行: (3) Nhomakorabea知干预措施对其有害的人群不 能作为研究对象。
(4) 选择高依从性的人群作为研究对 象。
3.样本量的估计
样本量过小,会降低研究的效力,得不 出研究的结果;
样本量过大,则导致不必要的人力、 物力、时间的浪费。
估计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为: ①某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差异的大小; 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和检验效力(1-β); ④拟采用单测或双测检验等。
4.随机化选择研究对象
一、随机抽样,它使总体中的每个个 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作为研究对象;
二、随机分组,即所有的研究对象都 有同等的概率被分到试验组或对照组。
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简单随机分组:
(2)分层随机分组:
(3)整群随机分组:
5.安慰剂的使用
图7—1表示本研究的原理。
随机抽样
随机分配
社区人群
试验人群
干预措施 干预组
安慰剂 对照组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图7-1 现场试验设计原理
二、适用范围
1、用于人群中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评价。如预防接种、药物预防效果、健
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等等。
2、用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如人为
地消除或控制某种可疑致病因素后,观
8.现场试验中常用的指标
(1)评价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1)有效率: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的总例 数X100%
2)治愈率:治愈率:治愈人数胎疗例数X100%
3)N年生存率:N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 病例数X100%
(2)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 1)保护率:
保护率= 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
安慰剂可分为二种。
一、消极安慰剂:它是一种外表形状 与所试药物相似,但用后机体不会产生对 研究有影响作用的物质。在现场试验中, 一般对照组均使用消极安慰剂,以保证盲 法的使用。
二、积极安慰剂:它又叫标准药,是 指具有明确的、公认的疗效而且最常使用 的一种处理或干预措施。
6、研究中的人为干预措施
第二节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又称人群试验或干预试
验。它是以社区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按照设计原理可分为随机化对照试验 和类试验两种类型。
一、基本原理
现场试验是指在一个社区人群中随 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以一定 的干预措施,而不给对照组以措施或仅 施予安慰剂,然后,同时追踪并比较两 组人群的结局,用以判断某措施的效果。
2)效果指数:
X100%
效果指数= 对照组发病率
试验组发病率
X100%
9.研究中的标准化问题
(1)研究方法的标准化:
在现场试验研究中,所使用的物理的、 化学的、生物的检测方法都需要明确的规 定和详细的说明,所使用的问卷也应该尽 可能地标准化。
(2)诊断标准和观察指标的标准化:
现场试验为大样本的人群研究,不易 开展操作复杂的检测工作,加之经费、时 间的限制,要求所实施的措施简便易行, 通过短期培训即能掌握。
(5) 经济:
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其固定的经费。在 研究中,所实施措施的选择应本着有效、 经济的原则,尽可能用较少费用获得较大 的利益。
7.观察指标的确定
在现场试验中,对疾病的诊断标准应 该明确,并且尽可能地标准化。最好使用 国内或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或诊断标准, 以便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各种观察 指标应客观、统一。
(3)测量方法的标准化:
在同一研究中,要求尽量使用同一
厂家、同一品牌及同一批号的试剂。
在研究开始前对各种检测仪器应该
进行校正。
(3)在评价疫苗效果时,应选择近 期内未发生过该病流行的地区。
(4)应具有一定的医疗条件,卫生 保健机构健全,各种常规登记记录较为 完善。
(5)当地领导重视,政府支持,群 众的依从性高。
2.研究对象的选择
(1) 从干预可能有效的人群中选择研 究对象。
(2)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 研究对象。
人为的干预措施应符合下列条件:
(1)安全:
现场试验属实验性研究的一种,它必 须对研究群组施予干预措施。这种措施应 首先保证对人安全、无害。
(2)符合伦理:
1) 研究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备有良好的 实验室条件、动物实验基础及充分的科学 文献知识;
2) 研究计划必须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1)特异性:
观察指标应具有相对高的特异性。
如:粪便中查找蛔虫卵以作为体内
蛔虫感染的指标。
(2)要有时间界限:
观察指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3)可测量性:
观察指标应能测量。一般认为,定量指标 优于定性指标,对于定性指标也应尽可能地 量化。
(4)可重复性:
观察指标所测量的现象必须能重复出 现,而不是偶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