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滋养孩子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享受读书的快乐滋养孩子的心灵

(第七小学焦海涛)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享受读书的快乐滋养孩子的心灵》。此时此刻,心里很忐忑,因为,台下的很多家庭都在读书引领子女成长方面有着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所以,今天我交流的内容算不上经验,只是想与各位姐妹们分享一下我的家庭在读书引领孩子心灵成长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家?父母的责任是什么?我认为:家不应当仅仅是一家人简简单单地生活在一起,一家人还应该有共同的精神密码。这就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先进文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初的几年,除了乳汁、玩具之外,我们还应该给他们什么?犹太人的作法是,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婴儿出生后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营养之外,还要有精神食粮——书籍。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孩子吃什么,还要关注他们在看什么,读什么。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孩子的头脑是一张白纸,画什么有什么;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养成什么是什么。父母的天职应该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进那个令他们充满激情又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用先进的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

一、从孩子成长中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儿子小时候是一个非常乖巧、胆小、敏感、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常常是一遇到困难和委屈就知道哭鼻子,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他爸爸对此很是头痛,他期望儿子能像男子汉一样,坚强、自信。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增强他的自信心,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成效的一种办法就是陪孩子一起读书。我们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共读课外书,在儿子1岁—4岁时,我给他订阅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等绘本图书,购买了安徒

生童话故事录音磁带,每天睡觉前陪儿子一起读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发现儿子渴望认知世界,阅读使儿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儿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为了克服儿子的性格弱点,培养他的自信心,我采取了如表演、比赛等多种激励方式鼓励他坚持读书,并让他在阅读中学会沟通和交流。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和小伙伴们上台表演了经典诵读背诵,克服了自己胆怯的心理。渐渐地,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孩子的潜力也被激发出来。如今,儿子是一个阳光、开朗、自信、有爱心、做事认真和坚持的少年。我的家庭也充满着温馨、民主与和谐。

二、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些家长常常会说“读这么多书,考试有没有用?”,总强调“有没有用”就是一种“功利化”的心理。再说,读书的作用也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只读考试要考的书,读书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长期把孩子限定在看教材范围内的书,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情感就会缺失。在这个年代,我们不能否认,孩子阅读和成长的背景缺乏安静和诗意,中国成年人的趋利心态和繁重的课业负担,都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心理。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就是说要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给孩子阅读的自由,要信任孩子。家长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类书,就强迫孩子也喜欢这类书。家长要做的,是自己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尊重孩子,但是家长不应放弃引导。家长们的天职是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进那个令他们充满激情又趣味盎然的阅读角落。

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儿子选择阅读的类别倾向于科普类、历史类的。他最喜欢我曾经给他订阅的《小哥白尼科普漫画》、《大自然》、《少年文史报》(自然科学版),最喜欢的图书大多数是科普类和有关历史及战争题材的图书。所以,他的理科成绩很突出,语文成绩稍弱一些。

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文学素养,我正在逐步引导他多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为将来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三、选择以真善美为中心的图书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是我们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特别是对幼儿来说,选择表达“真”、“善”、“美”的图书很重要,因为,可以通过那些活泼的科普内容传达“真”的知识,通过那些美好的故事抚育“善”的心灵,通过那些美丽的绘本培养“美”的情操。

对于幼儿来说,有其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阅读更重视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视阅读文本的故事趣味性和视觉色彩性,更需要在认识事物、习惯养成、秩序养成和美德养成等方面加以关注和培养。所以,在幼儿时期,我们家长一定要选择最有价值、最具真善美的童书给他们,在他们幼小的身体和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最美好的种子。

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绘本图书。什么是绘本?绘本也称为图画书,它是将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精美丰富的画面紧密结合起来的儿童读物。它是世界各国的艺术大师带给孩子和所有人的心灵盛宴。每当儿子读着绘本的文字,看着绘本的画面,一种别样的情怀在心中激荡,是欣赏,是感动,也是顿悟。我们作为教师与家长,有责任和义务要让孩子认识真、善、美,感受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为他们挑选适合的绘本,一起走进绘本的世界,打开明亮的心灵之窗。

儿子至今还珍藏着几套绘本图书。有犹太人传世智慧丛书——《塔木德童话》集,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一个深刻道理;有法布尔的《昆虫记》,他把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写成了优美的散文,由手绘大师配上了精美形象的图画,不仅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也让孩子获得了知识和思想,更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培养了孩子尊重生命、亲近自然、追求和谐的精神;还有一套《穿越时空》手绘本,向孩子讲述了世界的初始、现在和未来,

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了孩子探索精神。现在,儿子最喜欢儿子科普类的图书和电视节目,比如《自然传奇》、《动物世界》、《科学探索》、《我爱发明》等节目都是他最喜欢的栏目。也许是因为这方面的影响,孩子非常善良,有爱心。去年,我们家收养了一只流浪猫,每天放学后给猫喂水喂食就成了儿子的工作,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我们家的猫又有了新成员(猫的下一代),如今照顾四只小猫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素养不是简单的外在遗留所呈现,而是大量的书籍阅读和作品在心底沉淀很久的积累”。中国古语云:教儿初孩,儿童时期,天真无邪,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凡为人父母、师长者,在孩子幼小时,应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空叹为力。古人先贤所遗留下来的古典教育理念,与我们今天的教育观、人才观不谋而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想成才先要做人。品德、智慧要从小培养,并逐渐内化为孩子自身的修养。孩子小时候读过许多中华经典,最深刻的就是《弟子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了解到你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但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儿子有个好习惯,每次上学出门都要跟我们说:“妈妈、爸爸我上学去了”,放学回家后会说“妈妈、爸爸,我回来了”。在家里经常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以故事为中心的阅读滋养孩子的心灵

对孩子来说,最吸引人的、最能打动他们的,无疑就是故事。儿童对于故事的兴趣,有时甚至超过对游戏乃至电视动画节目的吸引力。好的故事,儿童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聆听。故事所具有的想象空间和迷人的内容,对孩子理解世界和社会、培养好奇心、训练语言能力以及促进亲子感情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能够在那些蕴藏着爱、责任、友情等人类文化的伟大母题的图书中,在这些精神母乳的抚育下,渐渐长大。

如《塔木德童话》一共有10本,分别讲了10个故事。如《皇帝的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