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小儿疝气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小儿疝气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小儿疝气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临床医学中将小儿疝气分为腹股沟疝和肚脐疝两种。

疝气是先天因素导致,为一种常见外科疾病。

疝气疾病的治疗上主要为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有着较高的风险性,而且患儿年龄小,因此,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很重要,有利于改善预后,降低风险。

那么疝气究竟有哪些诱发因素呢?小儿疝气症状有哪些呢?怎样的术前准备工作才能够促进患儿改善预后,提高手术效果呢?术后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一下。

一、小儿疝气的诱发因素以及小儿疝气的症状小儿平时生活中,如果时常出现便秘、咳嗽以及剧烈运动等等情况,都容易导致小儿腹部内压上升。

小儿腹股沟疝主要是患儿的阴囊和腹股沟位置出现了包块,包块大小各异,有无不定,时而有,时而消失,但是患儿如果出现咳嗽或者严重哭闹情况,则包块可能出现增大现象。

一旦患儿保持安静或者平躺,则会消失或者变小。

患儿经常会感受到腹部疼痛感,一旦家长触摸到患者腹部有疼痛感或者肿块变硬的情况下,则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肚脐疝的主要症状为患儿的肚脐部位凸起了明显的肿块,而且肿块的质地比较柔软,且没有任何的痛感。

如果肿块出现后明显复位,且患者疼痛感加剧,还出现了呕吐的现象,则可能存在绞窄疝或嵌顿疝。

此时则需要立即进行救治。

而隔膜疝症状表现较多,患儿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呕吐等等症状。

二、小儿疝气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小儿疝气手术比较简单。

通常选择开放式或者微创式两种不同手术方式。

由于手术具有创性,因此,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具有一定风险。

且有创手术都需要进行麻醉后再开始手术操作,为了让手术更加的成功,则需要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术前评估。

①对小儿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其中包括了尿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具有初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有重大作用。

②出血和凝血时间的检查,防止患儿在术中感染上一些疾病,以及避免患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术中出血量过多的现象。

什么是新生儿脐疝如何处理

什么是新生儿脐疝如何处理

什么是新生儿脐疝如何处理新生儿脐疝是指婴儿腹壁肌肉没有完全封闭,导致腹腔内的器官通过腹壁的缺陷露出,形成一个疝囊的情况。

脐疝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但很多家长对此缺乏了解,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新生儿脐疝以及如何处理。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通常在出生时会被医生或护士发现,因为它的形状和位置比较明显。

脐疝通常表现为脐部凸出的一个小肿块,当婴儿哭闹或用力时,肿块可能会变大。

事实上,脐疝本身并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因此值得引起家长的重视。

针对新生儿脐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观察和手术。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家长进行观察,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脐疝。

这是因为在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脐部的肌肉逐渐发育成熟,腹腔内的器官也会逐渐下移到腹腔内,脐疝有可能自行缩小或消失。

但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脐疝情况,一旦发现脐疝变大或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对于较大的脐疝或伴有症状的脐疝,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修复腹壁缺陷,将腹腔内的器官重新放回到腹腔内。

手术通常在婴儿3个月到1岁期间进行,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腹壁的肌肉和组织发育得比较完善,手术效果较好。

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小,术后恢复也比较快,一般不会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

除了观察和手术治疗外,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减轻新生儿脐疝的症状。

第一,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婴儿过度用力,因为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脐疝变大。

第二,家长在给婴儿穿衣服时应该选择宽松的衣物,避免给脐疝施加过大的压力。

第三,家长可以轻轻按压脐疝,帮助其缩小,但要注意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对婴儿造成不适。

总结来说,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来处理,但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脐疝,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家长在处理新生儿脐疝时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情况,避免过度用力和给脐疝施加过大的压力。

如果家长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护理

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护理

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护理疝气是指腹腔或骨盆内脏器官脱出或下垂至腔隙或疝囊中的一种疾病。

小儿疝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旦发作,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将介绍小儿疝气的症状以及护理方法。

小儿疝气的症状小儿疝气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见脱垂肿块:疝气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腹壁或腹股沟区域可见明显的肿块。

这个肿块通常可以摸得到,甚至能自行复位。

在婴儿中,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即脏器通过腹股沟环向睾丸附近膨出,形成肉眼可见的包块。

2.可触及脏器:在触摸疝块时,可以感觉到其中的脏器,如肠管等。

在局部叩诊时,可出现鼓音,是因为腔内含有气体。

3.疼痛或不舒服:一些小儿疝气病例会出现腹痛、不适的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疝块扭转或受压造成的,可能需要紧急治疗。

4.呕吐或便秘:小儿疝气有时可导致肠道内容物的堵塞,引发呕吐或便秘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赶紧就医。

5.发热或发冷:一些复杂的疝气病例,如脓疡感染和破裂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发热或发冷的症状。

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小儿疝气的护理方法针对小儿疝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1.观察症状变化: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疝气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肿块是否增大或出现扭转等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保持肿块复位:有些小儿疝气病例,肿块可以自行复位。

家长可以试着轻轻按压肿块,尝试将其复位。

但需要注意,如果肿块无法复位或出现严重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3.避免过度用力:在护理过程中,家长应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度按压疝块,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

4.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小儿疝气与饮食习惯有关,家长应注重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过量进食、暴饮暴食和食用过多油腻食物等。

5.避免剧烈运动:小儿疝气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腹压,加重疝气症状。

但适当的运动是有益的,家长可以咨询医生了解哪些运动对疝气有益。

6.遵医嘱定期复查:小儿疝气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看这里

新生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看这里

智汇护理·常识-62 - Family life guide康朝凤(安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文大家知道我们的肚脐眼是如何形成的么?肚脐眼也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那它与什么有关呢,与助产士剪断脐带的方式有关么?新生儿在出生之前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的,胎盘是胎儿的生命线,而连接胎盘与胎儿的桥梁就是脐带。

脐带由一根脐静脉和两根脐动脉组成,是胎儿与母体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为胎儿输送营养和氧气,随着胎儿从母体娩出,脐带的任务就完成了,助产士会剪断这条由三支血管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营养通道。

在新生儿出生断掉脐带的那一刻,他就是一个脱离了母体的独立的小个体。

脐带在被剪断后失去了血氧供应会慢慢地萎缩、干瘪,颜色也变暗,一周内会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在脐部就留下了一个小洞,这时小洞里边会长出肉一般的瘢痕组织来填补小洞,外面的皮肤也会从两边往中间生长逐渐修补这个小洞,10天左右这个小洞就可以修补好。

待这个小洞愈合之后,由于脐部内部血管的收缩及外部皮肤的牵拉,渐渐形成了内陷的肚脐眼。

其实,肚脐眼是否漂亮与脐带脱落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有关,那么新生儿的脐部该如何护理呢?下面这些脐部护理注意事项值得新手父母关注与掌握!新生儿脐带护理的重要性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医生就会把脐带剪断,为了减少出血量,护士将留在新生儿肚子上的脐带残端用线结扎两道,此时,残留在新生儿肚子上的这一截脐带与新生儿的血管是相通的,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创面,成了宝宝的第一个“伤口”,这个“小伤口”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护理不当就会给细菌带来入侵新生儿身体的可乘之机,引起脐部感染、发炎等症状,严重时细菌通过脐带进入新生儿血液出现败血症,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有相关统计表明,新生儿在脐带愈合脱落的过程中出现感染和炎症的概率高达30%以上;另外,新生儿哭闹也会引起脐部凸出、红肿等。

因此,新生儿脐部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及新手父母一定要为新生儿守护好这道门,防止细菌的侵入。

小儿疝气,站着掉下来,躺着放松会自己上去

小儿疝气,站着掉下来,躺着放松会自己上去

小儿疝气,站着掉下来,躺着放松会自己上去一、什么是小儿疝气小儿疝气是指腹股沟或脐部出现的腹膜腔脏器通过腹壁缺陷突出至体表的一种疾病。

小儿因为腹肌薄弱和伸展性好,机体内压过大时,腹壁容易被压弱,造成腹部组织器官膨出。

疝气发生的位置可分为脐疝、腹股沟疝和腹壁疝。

二、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1.手动复位对于小儿腹股沟或脐疝的初次发作,可以进行手动复位。

复位时应在患处周围轻轻按摩,以松弛其周围肌肉。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将疝囊内的肠管轻轻向上、向后推,同时压迫疝囊口,使其收缩闭合。

2.手术治疗手动复位失败或小儿疝气多次发作且难以自行复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这些手术一般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手术时间不长,恢复快,安全性高。

3.其他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腹壁疝,如直肠旁疝、膈下疝等情况,需要全面评估后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对于小儿疝气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床位应保持平躺位。

三、小儿疝气治疗的注意事项1.术前注意小儿疝气手术前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包括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麻醉准备、营养状况评估等。

2.术中注意手术期间,应注意维持儿童的生命体征稳定,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避免术中出现失血过多和低血压等问题。

3.术后注意手术后要注意术后护理,确保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术后可以适当进行运动,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肌肉剧烈收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疝气复发。

4.儿童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为了避免小儿疝气复发,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避免孩子暴力冲撞或做剧烈运动。

(2) 让孩子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导致腹壁薄弱。

(3) 避免孩子感冒、咳嗽等情况,以免咳嗽时腹内压增大,引起疝气脱出。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小儿疝气问题。

小结:小儿疝气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手动复位和手术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小儿疝气时,需要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中的管理,以及术后的护理和家庭防范。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母婴健康常识】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母婴健康常识】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文章导读
\n 有许多婴儿在出生之后就会患上脐疝,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所引发的症状不会特别严重,但是都应该先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方面的治疗。

那么针对于该病通常都有什么样的治疗措施呢?如果家长们有需要的话,就跟随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具体的治疗方法吧。

大多数脐疝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

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观察等待。

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

如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手术治疗。

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白线,游离疝囊,还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

如何应对新生儿的先天性脐疝

如何应对新生儿的先天性脐疝

如何应对新生儿的先天性脐疝新生儿的先天性脐疝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婴儿的健康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新生儿的先天性脐疝,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该疾病。

先天性脐疝是指婴儿出生时脐部发生异常,形成脐部脂肪、肠道或其他腹腔器官突出。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胎儿发育过程中脐部闭合不完全所致。

对新生儿而言,先天性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可见于约1-5%的婴儿。

首先,如果发现婴儿有脐部肿块,应立即就医。

早期发现和诊断是处理先天性脐疝的首要步骤。

儿科医生通常能通过体格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脐疝。

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其次,一旦诊断出先天性脐疝,家长们需要接受相关知识和指导,了解如何正确护理和处理。

儿科医生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包括如何避免过度压力,避免用力伸直腹部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脐疝的症状,促进婴儿的康复。

接下来是手术治疗。

对于大部分的先天性脐疝病例,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早期进行。

手术是通过在脐部切口进行的,将脂肪、肠道或其他腹腔器官放回腹腔内,然后缝合和修复脐部组织。

手术时需要注意慎重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需要重点关注婴儿的饮食和护理。

如医生指导,恢复期间可能需要避免一些紧身衣物,减少腹部压力,避免剧烈运动等。

定期复诊也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婴儿的康复情况。

与此同时,家长们还需要重点关注婴儿的日常护理。

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在洗澡时,要小心避免直接用力触碰脐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酸痛或拉伤。

另外,在换尿布时也要轻柔地处理脐部,切忌使用过度力量。

除了手术治疗和日常护理,家长们还可以关注一些辅助疗法。

例如,按摩疗法可以帮助婴儿放松肌肉,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

物理疗法、理疗和中医推拿等也可以辅助婴儿的康复和身体发育。

最后,家长们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给予婴儿充分的关爱和呵护。

怎样治脐疝有效?

怎样治脐疝有效?

怎样治脐疝有效?
脐疝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十分常见,且尤其是以女孩子居多。

很多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对该病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发病时更是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比较好。

针对于此种现象,今天就会介绍脐疝的具体治疗方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以下内容,以便加深了解。

1、非手术疗法一般无需任何处理。

对个别爱哭闹,屡发嵌顿者可试用。

(1)压迫法:用适当长度的9—10cm宽的松紧带,缝制成圆
圈状,令婴儿平卧,还纳脐疝,将棉球(同疝大小)或半个乒乓球的凸面对准脐疝部,以松紧圈固定之即可。

(2)胶布粘贴法:可将稍大于脐环的硬币、扣
子或圆木片用纱布包好,压在脐环上,然后用宽胶布固定。

胶布宽5cm,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以免损伤皮肤,操作时
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使疝囊呈空虚状态,避免疝内容物膨出,便于脐孔的闭合。

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个月,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粘贴时要使脐孔缩小,使之逐渐愈合。

2、手术疗法婴幼儿正常发育时,脐疝能很快消失,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不应急于手术。

适应证: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疝较大脐孔直径在2cm以上;经1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已经嵌顿,内脏与疝囊有粘连;脐部疼痛,推测有大网膜粘连者。

总的来说脐疝治疗办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情况来决定,以不造成其他损害为主要目的。

因此建议爸爸妈妈们要注意观察孩子肚脐部位的变化,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必要时就可以使用药物或者进行手术。

新生儿脐疝及治疗

新生儿脐疝及治疗

新生儿脐疝及治疗新生儿脐疝的症状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

而新生儿脐疝的症状有哪些呢?脐疝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脐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肿物,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直径一般很少超过4厘米,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以上为典型的脐疝。

肿物有时较大,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于是又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除非是创伤所致。

大多数家长很关切脐疝肿物的大小,他们认为肿物越大病情越重,而医生则更看重脐环直径的大小,当脐疝肿物还纳后,您可以用示指轻轻向脐中心探入,这时可以触到腹壁上有一缺损,通常仅容示指尖通过(直径不足1厘米),如果脐环过大,则愈合的时间会偏晚;脐环较小,虽然有利于早痊愈,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机会。

与腹股沟斜疝不同,绝大部分脐疝儿并无其他不适,偶有消化不良或肠痉挛,只是少数可能发生疝气嵌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脐环处。

此时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还纳受阻;病儿阵阵哭闹,常有呕吐,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

遇此情况家长应带孩子早到医院就诊,以防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新生儿脐疝是怎么回事新生儿脐疝是怎么回事呢?经脐环脱出的疝称为脐疝。

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各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

同时,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在人体胎儿时期,通过脐环部位有二条动脉、一条静脉、卵黄管及脐尿管与母体相连,以获取营养。

在胎儿出生前后,上述结构逐渐闭锁,脐环闭锁时形成脐凹陷。

如果闭锁不全或延期闭锁,刚胎儿出生后出现畸形及形成。

新生儿脐疝如何正确处理

新生儿脐疝如何正确处理

新生儿脐疝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脐疝是指新生儿脐部腹膜囊或腹腔内器官通过未闭合的脐环脱出的一种疾病。

它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对于这一疾病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下面将从新生儿脐疝的形成原因、症状表现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新生儿脐疝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脐带结构异常和腹壁发育不良。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通过脐带进入胎儿腹腔,再通过脐突附近的腹壁脱出。

然而在部分婴儿身上,脐突未能正常闭合,造成腹腔内器官逐渐脱出,形成脐疝。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表现可以分为外观上的和生理上的两类。

外观上的表现为脐部凸出,通常为一个球形或椭圆形的包块。

包块触之柔软,可以轻易地用手推回腹腔内。

然而,当婴儿哭闹或肚子用力时,包块会再次突出。

生理上的表现则主要表现为婴儿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呕吐、腹胀、饱食感等不适症状。

了解了新生儿脐疝的形成原因和症状表现,下面就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脐疝问题。

首先,当家长发现婴儿脐部凸出时,应尽快就医求助。

只有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其次,在接受医生诊断之前,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脐疝一般并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只有在扭转或被压迫时才会引起并发症。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对于新生儿脐疝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轻度的脐疝通常不需要干预,它们往往会在婴儿长大过程中逐渐自然消退。

对于那些较大或症状较明显的脐疝,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在婴儿6个月以上进行,因为此时腹壁已经发育完全,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手术的方法一般为脐环扎结或脐环揭开修补。

然而,在等待手术期间,家长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婴儿的不适。

首先,要保持婴儿的体温适宜,避免受凉。

其次,要避免对脐疝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

家长应妥善选择合适的尿布和衣物,避免过紧或过硬的穿着,以免对脐疝造成压迫。

另外,家长还可以采取轻柔的按摩手法,帮助加强腹壁肌肉的发育,减轻脐疝的症状。

小儿脐疝怎么办?

小儿脐疝怎么办?

小儿脐疝怎么办?当一些小儿在日常生活中突然会感觉到腹痛时,那么家长要考虑是否是小儿发生了脐疝,那么在小儿发生脐疝时需要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小儿脐疝?1.症状在介绍当小儿出现脐疝时需要怎么办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儿脐疝,相信可以给家长朋友提供重要的帮助,小儿脐疝主要是指一些小儿在出生之后,脐部的肌肉并没有发育完好,比如腹腔内的肠管在这个脐中央部分的最薄弱之处会鼓到肚脐外面来,在肚脐外部会看见小包块,轻轻按压之后,这个包块就能回到腹腔中,这种包块是小肠进入其中央最为薄弱的地方,是小儿脐疝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

在小儿身上可以看到肚脐部位有一个非常突出的肿物,直径大概在一厘米左右,当小儿处于平卧状态时,突出物缩小,甚至时候会消失,当小儿哭闹或者是剧烈咳嗽时,会发现肚脐中的肿块更加的明显,属于可复性的肿物。

小儿脐疝在小儿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再加上肚脐属于人体中最为薄弱的地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生了脐疝,一些小儿在发生脐疝时还会伴有腹部疼痛和不适的问题,由于肚脐部分非常的脆弱,所以在小儿常生活中运动或者大便时,经常会感觉到非常不通畅的感觉,大便也是非常干燥的,如果小儿脐疝发作是非常频繁的话,那么要进行手术的治疗。

小儿脐疝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脐带。

2.原因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生脐疝之后会非常的疑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方面是非常精心的,那么为什么小儿会出现脐疝呢?其实这和后期的护理没有任何的关系,新生儿在脐带脱落之后,肚脐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点,但是这个薄弱点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的闭锁,但是如果孩子肚脐两侧的肌肉并没有发育完成的话,那么会由于外部的刺激,比如咳嗽或者情绪激动,使得腹部的压力在不断的升高,腹腔里的肠道和内脏会从脐环突出形成脐疝。

大多数小儿出现脐疝时没有太多的问题,比如直径是小于5厘米的话,那么不要太过担心,对于小儿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小儿脐疝的直径是超过5厘米的话,那么就要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如果脐疝的长度在5厘米以上的话,那么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比如在吸收营养方面会受到这一部分的病症影响,出现吸收不良的问题,进而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让孩子的正常发育严重受阻。

新生儿脐疝讲课PPT课件

新生儿脐疝讲课PPT课件
医生诊断:请咨询医生进行专业判断,以确定新生儿脐疝的严重程度。
新生儿脐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术治疗,因为大部分脐疝可以自行愈合。 如果脐疝直径大于2厘米,或者在6个月后仍未愈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
手术后护理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患儿过度哭闹和剧烈运动。
发病机制:新生儿脐疝的发生与脐带发育不良、腹 壁肌肉缺损、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
脐部出现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肿块在孩子哭闹或用力时增大 安静或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严重时可出现疼痛、呕吐等症状
诊断方法:医生根据新生儿的临床 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可 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以确诊。
案例一:新生儿脐疝的发现与诊断 案例二:新生儿脐疝的治疗过程和效果 案例三:成功治愈的脐疝患儿案例分析 案例四:脐疝治疗失败的教训和反思
新生儿脐疝的常见问题解答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 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脐疝在1 岁之前能够自行愈合。
脐疝的发生是由于腹腔内的肠管通 过肚脐部位的腹壁突出而形成的。
家庭成员的照顾负担:新生儿脐疝可 能需要家庭成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照顾宝宝,影响家庭成员的工作和 生活。
并发症:肠梗阻、 肠穿孔等严重并发 症
危害:影响新生儿 健康发育,需要及 时治疗
症状:腹部肿物、 呕吐、哭闹等
预防:加强产前检 查,避免早产和难 产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法
压迫法:使用适当的力量压迫脐部,使疝内容物回纳 束带法:用棉布或绷带束在脐部,固定好位置,防止疝内容物突出
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清洁,避免 过度摩擦和刺激
选择合适的纸尿裤,避免过紧或 过小

小婴儿肚脐眼上面鼓出来是怎么回事?

小婴儿肚脐眼上面鼓出来是怎么回事?

小婴儿肚脐眼上面鼓出来是怎么回事?
肚脐眼上面鼓出,是很多新生儿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其实这可能是我们在医学上称的脐疝,是宝宝很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但是通常孩子脐疝会在一周岁以内自然的愈合。

1、宝宝肚脐凸起,医学上称为脐疝。

当宝宝咳嗽、哭闹使
腹内压增高时,脐部有突出的球形或半球形的肿块。

这肿块是由于腹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遗留下来的发育缺陷,使腹膜等组织从脐环向外突出而形成的疝。

如用手轻轻一压就可以让它回到腹腔。

2、一般孩子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就可以自然愈合,如果你
宝宝在6个月以上还是这样,就应该在家中采取一些简易的措施来加速脐疝的愈合。

3. 用硬币(先在皮肤上衬一块软布)或半个乒乓球凸面压紧
肚脐并固定,使肚脐不再突出,可加速它的愈合。

4. 是把4厘米宽的两条胶布剪成牵拉胶布,在一条胶布一
端的两侧各剪去三分之一,使它穿过在另一条胶布上剪好的孔。

在粘贴胶布前,先在皮肤上涂一些安息香酸酊以保护皮肤,再把胶布贴在脐的两边,然后把两条胶布拉紧贴牢,半个月换一次。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脐部下陷,使脐疝的缺损口合在一起,以便于脐疝的愈合。

这种方法一般在3个月左右就能见效。

如果用了这两种方法脐疝仍不见好转,就应应该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脐疝的病因与治疗

新生儿脐疝的病因与治疗

新生儿脐疝的病因与治疗宝宝的健康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而且宝宝出生开始,如果不好好照顾是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的,新生儿脐疝就是我们常见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宝宝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在宝宝哭闹、咳嗽、排便时更加明显。

新生儿脐疝的成因:新生儿脐疝主要是肠子从肚脐处突出造成的。

其原因是孩子出生以后,脐带失去了与母亲血循环相连的作用而自行脱落以后,脐周腹壁肌肉层比较薄弱,有的孩子的腹壁肌肉在这里留有空隙,如果腹腔内压力增加,例如孩子哭闹、咳嗽、腹泻的时候,附近的肠子便被挤压膨出腹壁以外,表面上看就成了一个圆形的包,而且孩子哭闹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部突出物也就越明显,因而被认为是生气时便出现的“气肚脐”。

新生儿脐疝怎么治疗比较好呢?1、手术治疗脐疝通常,脐疝在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会自然痊愈。

如果宝宝在4岁左右的时候还没有痊愈,或者肚脐明显变得更大,那么他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脐疝手术只是典型的门诊手术,并不复杂,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2、乒乓球治脐疝小儿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自然愈合而不再出现,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

如果脐疝较大,为了防止嵌顿,妈妈可取一条宽4—5cm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以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

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皮肤擦伤。

3、减少腹压治脐疝这是解决宝宝脐疝的根本方法,主要应防止宝宝无休止地大哭大闹,有咳嗽现象立即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不要发生腹胀或便秘。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健,腋壁肌肉牢固,有大部分脐疝就会自动痊愈。

以上是对新生儿脐疝的病因与治疗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宝宝因剧烈哭吵,或反复咳嗽造成疝不能回复入腹腔,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因为脐嵌顿后不及时治疗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婴儿疝气的症状和手术治疗

婴儿疝气的症状和手术治疗

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婴儿疝气具有一定的遗传 倾向,家族中有疝气病史的婴儿患病 风险相对较高。
疝气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婴儿疝气的发病率较高, 其中男孩的发病率约为女 孩的10倍。
年龄分布
婴儿疝气主要发生于新生 儿和幼儿期,其中1岁以 内的男婴发病率最高。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婴儿疝气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 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 等多种因素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膈疝手术方法一:开放手 术
适用情况:小儿膈疝,尤 其膈肌裂口较大时。
手术原理:在腹腔内将腹 腔脏器复位后修补膈肌裂 口。
01
02
03
04
05
06
手术原理:切开膈肌,将 腹腔脏器复位后修补膈肌 裂口。
膈疝手术方法二:腹腔镜 手术
适用情况:小儿膈疝,尤 其双侧膈疝。
04
婴儿疝气的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的非手术治疗
毛巾敷在宝宝的肚子上,帮助缓解疼痛和不适。
避免宝宝感冒
03
感冒也可能引起咳嗽和打喷嚏,进而增加腹压,家长应注意宝
宝的保暖和预防感冒。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疝气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以免延误治疗。
避免自行处理
家长不要自行尝试处理宝宝疝气,以免操作不当 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定期复查
在宝宝接受治疗后,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 带宝宝复查,以确保疝气治愈。
05
06
适用情况:小儿腹股沟斜疝,尤其双侧斜 疝。
脐疝的手术方法
脐疝手术方法一:开放手 术
适用情况:小儿脐疝,尤 其疝囊较大时。
手术原理:在腹腔内将疝 囊切除后缝合。

简述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

简述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

简述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摘要:一、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步骤1.清洁2.消毒3.保持干燥4.观察脐部状况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五、总结正文: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保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护理可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保障新生儿健康生长。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措施,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一、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脐部是胎儿与母体相连的部位,出生后起到排出废物和吸收水分的作用。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预防细菌感染。

据统计,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较高,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步骤1.清洁:每次洗澡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温水清洗脐部。

注意不要用香皂、沐浴露等刺激性强的洗涤剂,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2.消毒:使用75%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

将棉签沾湿后,轻轻擦拭脐部的根部和周围皮肤。

消毒时应避免过度擦拭,以免损伤皮肤。

3.保持干燥:消毒后,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干脐部。

保持脐部干燥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4.观察脐部状况:每天检查脐部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现象。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1.避免摩擦:新生儿的衣物和尿布要尽量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避免摩擦脐部。

2.避免水中游泳:新生儿脐部未完全愈合前,尽量避免在水中游泳,以防感染。

3.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新生儿脐部护理,遵循医嘱使用药物。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脐炎:若新生儿脐部出现红肿、渗液、异味等症状,可能是脐炎。

应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2.脐疝:新生儿脐部肿胀,可能是脐疝。

轻度的脐疝大多能自然恢复,若症状加重,需就诊。

3.脱落:新生儿脐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脱落现象。

属正常现象,只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五、总结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保健的重要环节,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脐疝

脐疝

脐疝一、脐疝概述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

同时,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

在人体胎儿时期,通过脐环部位有二条动脉、一条静脉、卵黄管及脐尿管与母体相连,以获取营养。

在胎儿出生前后,上述结构逐渐闭锁,脐环闭锁时形成脐凹陷。

如果闭锁不全或延期闭锁,胎儿出生后出现畸形及形成由脐环处突出的疝称为脐疝。

临床上分为胎儿脐疝、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三种。

胎儿脐疝和婴儿脐疝较成人脐疝多见。

胎儿脐疝,是一种先天腹壁发育不全,脐带周围腹壁各层缺损伴腹腔脏器脱出体外,表面覆盖由壁层腹膜和羊膜构成的囊膜。

婴儿脐疝常发生于出生数周以后,是脐环未能闭锁之故。

成人脐疝除极少数是婴儿脐疝的持续或复发外,一般都是后天性的,且以脐旁疝为主。

主要是因为腹腔内压增高造成,成人脐疝男性发生率较女性大约高3倍,尤其好发于肝硬化腹水、妊娠期间或有多次妊娠史的妇女[1]。

图1、成人脐旁疝表现为脐部包块、缺损在紧邻脐环的上方或下方。

图2、婴儿脐疝二、脐疝病因1、胎儿脐疝:由于胚胎时期外胚层皮肤向中线包卷失败,腹正中线处脐带周围皮肤、肌肉和筋膜缺损,致使胎儿生理性中肠疝延迟消失甚至不消失,腹腔内容物突出于脐带内腹壁外,表面覆盖有腹膜和羊膜。

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2],男性略多于女性,约1.5:1。

常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有报道脐膨出中染色体异常为35%~58%[3],最常见为13-三体、18-三体、21-三体综合征。

2.婴儿脐疝: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

婴儿脐疝的发病率与性别没有关系。

发病率与种族有关,白人中脐疝的发病率约为1.9%~18.5%[4],而在非裔美国儿童及非洲儿童中脐疝的发病率高很多[5]。

同一种族中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也有差别,有研究表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孩子脐疝发病率较平均水平低[6]。

脐疝在未成熟婴儿的发病率显著增加[7]。

小儿脐疝怎么治疗

小儿脐疝怎么治疗

小儿脐疝怎么治疗孩子是我们家里面最重要的人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幸福。

孩子在刚出来的时候非常的柔软脆弱,我们在照顾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注意。

小儿脐疝就是婴儿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小儿患上脐疝以后就会出现一些腹泻、咳嗽的症状。

小孩子不会说话她没办法表达自己的痛苦之情。

小孩子只能用哭闹来体现自己的难受,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在小孩子患有脐疝的时候,大人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及时去医院治疗,千万不能耽误孩子的病情。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脐疝引起的愿意和治疗方法,让孩子早日远离脐疝的折磨。

★一、分类平时我们所说的脐疝,主要指的是婴儿脐疝,属于先天性疾病,民间俗称“气肚脐”,属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主要几种常见病之一。

还有就是成人脐疝,实际工作中较为少见,本人在工作中也未曾见过,不在赘述。

本文主要针对婴儿脐疝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宝宝妈妈们有所帮助。

★二、病因在了解病因前,我们先要医学上所称的“脐环”: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本身是腹壁是在发育中最晚闭合的部位,属于一先天性薄弱处,宝宝出生后两侧腹肌是一个未完全合拢的状态,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

鉴于此,宝宝出生后免不了哭闹、咳嗽以及腹泻等,这样就会使宝宝腹腔内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时,就会影响到最薄弱的地方---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三、症状实际接诊中,妈妈们往往是在给宝宝换衣物、给宝宝洗澡时发现,当宝宝哭闹,咳嗽时时,脐部就会膨胀,膨胀出包块,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一般直径1~2厘米,无其它症状。

当宝宝睡觉以及妈妈们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好多家长在宝宝哭闹时会发现包块部位的皮肤发亮,同时显得很薄,好像随时会有被撑破的可能,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因脐疝被撑破的可能性。

★四、治疗其实妈妈们不必太担心,绝大多数宝宝可通过自身发育而在一岁内自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脐疝及注意事项
无论什么疾病,患者都想寻求一种痛苦最小、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法。

尤其对于脆弱的小宝贝,爸爸妈妈们更要小心呵护了。

若是新生儿脐疝怎么办呢?
1、如果宝宝患有脐疝,应注意尽量减少腹压增加的机会,如不要让宝宝大哭大闹;
2、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不要发生腹胀或便秘;
3、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

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

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4、如果宝宝脐疝突出较厉害,但范围不大,可以用一个一元硬币用布包住缝起来,然后缝上宽松紧带,硬币部分贴在脐部,整个绑在宝宝身上,坚持带就会恢复。

这是我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的。

5、或者你可以去药房买一个脐疝带,那种比较美观一点。

6、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

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 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

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

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

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
新生儿脐疝的病因
新生儿脐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脐疝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

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脐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位,是胎儿的脐带所在处。

脐静脉在脐的最上部,穿过腹壁,向内移行至镰状韧带下缘。

出生后近脐部的一段脐静脉成为肝圆韧带。

胎儿时的两支脐动脉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间,在脐两侧偏下部进入脐带,出生后退化成纤维性索条,被称为脐外侧韧带。

胎儿的脐尿管位于下腹部的中线、腹壁与腹膜间,出生后退化成为脐中韧带。

出生时脐带被结扎剪断,断面瘢痕形成。

以上诸韧带间被疏松结缔组织充填,成为腹壁最薄弱的部位。

脐环包绕脐周,较坚韧,是由腹直肌前、后筋膜及腹横肌筋膜融合而成。

初生时脐环较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收缩,最终消失。

脐环较大时,诸韧带间的空隙增大,腹腔内脏带着腹膜穿过韧带间的空隙,突出到脐环外,形成脐疝。

婴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及大脑性痴呆症患儿,脐周围的组织发育欠佳或较松弛,脐环较大,脐环的收缩及闭合较迟缓,是这类小儿好发脐疝的解剖因素。

...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脐疝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脐部形成向外突出的肿物,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直径一般很少超过4厘米,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以上为典型的脐疝。

肿物有时较大,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于是又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除非是创伤所致。

大多数家长很关切脐疝肿物的大小,他们认为肿物越大病情越重,而医生则更看重脐环直径的大小,当脐疝肿物还纳后,您可以用示指轻轻向脐中心探入,这时可以触到腹壁上有一缺损,通常仅容示指尖通过(直径不足1厘米),如果脐环过大,则愈合的时间会偏晚;脐环较小,虽然有利于早痊愈,但增加了脐疝嵌顿的机会。

与腹股沟斜疝不同,绝大部分脐疝儿并无其他不适,偶有消化不良或肠痉挛,只是少数可能发生疝气嵌顿,即疝出的肠管被卡在脐环处。

此时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还纳受阻;病儿阵阵哭闹,常有呕吐,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

遇此情况家长应带孩子早到医院就诊,以防被卡住的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
新生儿脐疝的诊断与鉴别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

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

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

那么,新生儿脐疝的鉴别是怎么样的呢?
婴幼儿脐疝的鉴别:一般有下列临床表现和体征即可诊断为婴幼儿脐疝。

1、婴儿出生后脐部呈半圆形的肿物隆起,大多如拇指头大小,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
2、肿物在患儿哭闹或用力时增大,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缩小或消失;
3、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后可触及疝环,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

成人脐疝的诊断比较容易,一般经过详细的询问症状外和仔细的查体多可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诊断困难的还可以选择超声检查。

新生儿脐疝的注意事项
顾名思义,脐疝气就是由于肚脐没有得到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肚脐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宝宝身上。

一般来说,由于早产儿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完善,所以比足月儿更容易患上脐疝气。

那新生儿脐疝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首先应该安抚,并判断哭闹是否因为脐疝气所引起。

虽然脐疝气算是良性症状,但是家长仍需留意观察脐疝气的情况。

和腹股沟疝气不同的是,脐疝气多半会自行复原,而且几乎都不需要进行手术,但腹股沟疝气几乎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改善症状。

2、妈妈不需要每天按压脐部,以观察肠子是否跑出,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就可以了,比如在给宝宝换尿布或宝宝睡觉时,顺便观察脐部外观即可。

在宝宝比较放松、情绪比较平静时,脐部的小包会稍微下陷一些,就像吹饱的气球稍微放了一些气,表皮变得皱皱的,但是,当宝宝开始活动或哭闹时,脐部的小包又会变得较为饱满。

3、有些妈妈用硬币直接压住凸出的脐部,希望通过压力来改善状况。

但是,陈培涛医师特别提示,不论用硬币压,还是用胶带或衣物缠住,对脐疝气都没有实质疗效,反而容易出现接触性皮肤炎,特别是在夏天,更容易因为闷热而出现痒疹。

4、如果是正常的脐疝气,在往下按压时,触感就像是戳一个充气没有充饱的气球,而且能很顺利地往下按压,中途不会遭遇任何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