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三因”非因论
病因学说(1)(4学时)
如:
现代医学——痢疾杆菌
茵痢
中 医——主要是湿热
现代医学——病毒(主要是感冒病毒)
中医——风寒、风热、风湿等均可引起感冒
现代医学——寄生虫;
中医——湿热生虫等
(2)物理性致病因素:
如中暑,中医认为是感受了暑热之邪等有关。
(3)化学性致病因素: 如农药中毒,根据具症 状表现可认为由风邪或湿热等邪引起
所谓“阴盛则阳病” 证候表现也由实寒证发展为寒盛兼
阳伤的虚实夹杂证。 ②寒性凝滞 凝滞(凝结、停滞)——使人体气
血运行迟滞,甚则凝结不通,常出现 疼痛症状。
③寒性收引
收引(收缩牵引),寒邪具有收引拘急
的致病特点。
使肌肤收缩而汗孔闭塞:
恶寒、发热、无汗
使筋脉牵引而拘急不舒:
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阳暑——指盛夏季节感受暑热所致热 病,为阳证。
阴暑——指暑热季节感受寒邪,为阴 证。
阴暑的提法值得商榷。
感邪的情况:阴暑不是真正伤于暑邪, 而是夏月受寒
从症状来看:
阴暑表现为寒证;治疗也多用温药。
(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阳盛则热
症状 高热、多汗、烦躁、面赤、
(4)机体自身反应性改变(如过敏性疾病的过 敏原)
如风疹块(鱼、虾异种蛋白等为过敏原), 中医认为与风邪等有关。
又如风湿性关节炎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 认为由风寒湿邪侵犯人体所致。
从以上分析可知,六淫致病的范围非常广, 实际上已超过了气候致病的范畴。
尽管六淫之邪比较抽象,不够具体,但对指 导临床辨证,探求其致病因素,确定治疗措 施等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序文
《金匮要略》序文《金匮要略》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历代医家倍为推崇,被奉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由于年代久湮,几经兵燹,加之印刷术所限,流传者意取传抄,注释者立意发挥,因此,所成之帙各异,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和注家。
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流传、版本和注家分别作一探讨(重点探讨流传与版本,因注家较多,年代较近,故仅略述其大概)。
1《金匮要略》的流传1.1 仲景之书据张仲景原序自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于是,作者“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并以此为动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自己“平脉辨证”的经验总结,参考《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禄》,撰成《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据《后汉书·志第十七·疫》所记,自“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始,到“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至,共9次发生疫行。
其间在汉末的“中平二年正月”及“建安二十二年”,就有两次大的流行。
《后汉书·纪》对建安二十二年这次大疫也有记载,云:“是岁大疫。
”《曹集诠评·卷九》曹植对建安二十二年这次大疫的厉害程度,曾这样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病气流行,家家有僵死之痛,室室有号泣之有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说明自仲景所述家族的沦丧”始,疫气一直流行,且愈演愈烈.广大民众惨遭死亡已达相当严重的地步。
仲景卒约公元219年(据《伤寒论》教参),若属实,这年即是建安二十四年,而大疫流行则是建安二十二年,说明仲景之书成即赶上一次大疫,或在大疫流行之间书成。
其书既成于建安之后,这一阶段除疫气流行外,仍属多事之秋。
据《通考·帝系考》及《后汉书·纪·传》所载,自光武称帝至献帝禅位曹丕,凡十四主,共196年。
曹丕得帝,反封献帝为山阳公。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作者是汉代的张仲景。
全文及译文注释如下:原文: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炙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
色黄者胸上有寒也。
色白者亡血也。
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
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息引胸中上气者咳。
第二篇: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痓之为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若手足搦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湿之为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
纳药鼻中则愈。
中暍之为病也,恶寒头痛,口渴身热而喘。
其脉弦细芤迟。
若发其汗则身重而下泄。
复恶寒,则阳气微。
当数熨其背,而勿冷也。
夫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也。
里虚宜温之也。
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有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舍此复何求耶?百合知母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也,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小便赤大便不利或数日不大便或时时小便浓如血蚀于上部则声嗄音哑咽喉干燥热痛饮以苦参汤洗之以苦参地黄皂荚丸主之。
第四篇: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疟脉自弦也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三因论
[卷四\方脉总论] 三因论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
盖天有六气。
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
地有五行。
人以五脏六腑而下应之。
于是资生皮肉。
筋骨。
精髓。
血脉。
四肢九窍唇舌。
总而成体。
外则气血循环。
流注经络。
喜伤六淫。
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淫者。
寒暑燥湿风热。
七情者。
喜怒忧思悲恐惊。
若将护得宜。
怡然安泰。
生焉。
病症既成。
须寻所自。
故前哲示教。
谓之病源。
经不云乎。
治之极于户塞牖。
系之病者。
数问其经。
以从其意。
是欲知致病之本也。
然六淫天之自经络入内。
合于腑脏。
为外所因。
七情人之常性。
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
内所因。
其折。
疰忤附着。
畏压溺等。
有背常理。
为不内外因。
金匮有言。
千般难。
不越三条。
以此详之。
病源都尽。
如欲救疗。
就中寻其类例。
别有三因。
或内外兼并。
淫情交错。
推其深浅。
断以所随因施治。
药石针艾。
无施不可。
[卷四\方脉总论] 内外伤论辨脉。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
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
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左手右是足太阳寒水之脉。
按之洪大而有力。
中见脉也。
若外感风邪。
则人迎脉缓而大。
或大口脉大于人迎一倍。
伤之重者过之。
少阴则此内伤饮食之脉。
若饮食不节。
劳役过甚。
则三脉遍见于气口。
是心火刑肺。
其肝木挟心火涩者挟心也。
如一代也。
乎。
辨寒热。
外伤寒邪之证。
与饮食不节劳役形质之病。
及内伤饮食。
俱有寒热。
举世尽将饮食热恶在表也乘之。
郁已不能寒。
一不节。
内伤寒邪平常无所阳日所恶下。
凉处辨之不通郁咽表虚之弱。
为阴火所乘。
燥发须臾而过。
表虚无阳。
不任风寒复见矣。
是表虚无阳。
常常有之。
其燥热则间而有之。
此二者不齐作。
燥作寒已。
寒作燥已。
非若外伤之寒热齐作。
无有间断之热故难辨外感内伤恶风。
外感八风之邪。
乃有余之证也。
内伤饮食不节。
劳役所伤。
皆不足之病也细分入里常。
居鼻不初劳役得病食少。
小便赤黄。
大便常难。
或秘或结或虚坐。
只见些小白脓。
时有下气。
或泄黄如糜。
或溏泄色白。
或结而不通。
若心下痞。
或胸中闭塞。
如刀之痛。
二者亦互相见、不并出也。
古代名医 陈无择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陈无择生平简介姓名陈无择字无择、鹤溪道别名鹤溪道人去逝时间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宋代出生地区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主要成就“三因学说”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陈无择简介:陈无择(1131—1189年),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人。
长期居住温州,行医济世。
他精于方脉,医德高尚,医技精良,学术造诣深遽,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并多著书立说。
因此,不但求医者众,而受业者更是纷至沓来。
由于他的名著《三因方》为永嘉医派奠定了学术基础,因此,陈无择也就成了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二、人物介绍: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宋代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握有关专家考订,其人大约生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21年),卒于宋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享年69岁。
陈言是一位儒、医兼通,又精于临证的医学家,在当时极有影响。
三、主要著作:他的主要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确定了他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此书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病因学理论,创立了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
并以病因为纲,脉、病、证、治为目建立了中医病因辩证论治方法体系。
实践了其由博返约,执简驭繁的方剂学治学思想与学术理念。
四、学术内容:陈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在于阐明“分别三因,归于一治”。
主张辨证重脉而处方不泥。
1.阐论三因。
陈氏在《内经》和《金匮要略》有关病因理论的启迪下,结合临床治疗详尽地阐述了“三因学说”,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先。
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
尽神度量。
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
金疮踒折。
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
为不内外因。
”又指出“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
”可见陈氏把六淫之邪、瘟疫时气等列为外因。
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以及仆伤虫毒等归为不内外因。
这三种致病因素。
既可单独致病,又能相兼为病,彼此并非完全割裂。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
内蒙古中医药医经研读摘要: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继承了《金匮要略》的三因说,并进一步发扬。
此书注重实用,把复杂的疾病分类和药物方剂由博返约。
本文从病因、用药、辩证论证三方面分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学术特色,认为其对于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的论述的确有独到之处,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陈无择;三因方;学术特色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114-02《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郭淑芳*周小秀**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2012年6月14日收稿1陈无择是永嘉医派的创始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
《三因方》是中医最早一本比较全面、比较具体的病因病理学著作,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载方1050余首。
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按病源分为外因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则包括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及虎狼毒虫、金疮折、疰忤附着、畏压溺之类有悖常理的致病因素。
陈无择的《三因方》中的理论思想,体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需求,为永嘉医派奠定了学术基础,因此,陈氏也就成了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学术特色2.1在认识病因方面:以三因为纲认识疾病《素问·调经论》将病因概括为阴阳两大类别。
《金匾要略》曰“千般疚难,不越三条。
”在此病因学理论基础上,陈氏进一步发挥了三因理论,在《三因方》卷二、卷八中分列三因论、内所因论、外所因论等专篇讨论三因为病,指出“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
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
以此三条,病源都尽。
”而后详细论述了三因致病的特点。
将病因及其致病特点,疾病的病理机转阐发得清晰简明。
此三因学说较《内经》之病因分为阴阳内外两类、《金匾要略》之以疾病的病理传变逆推病因的分类方法有较大的飞跃,且对后世的临床辨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1)▲【原文】(发病与预防)--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2)【原文】(病因—反常气候)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
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此为至而太过也。
(8)(病因-疾病分类与病邪特性)问曰:阳病有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榖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中基的重点
中基重点绪论一、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难经》。
二、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和应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或称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三、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四、第一部病因病机与证候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五、宋·陈无择《三因极—病症方论》,首以“三因学说”分类病因。
六、金元四大家:七、清·叶天上、吴鞠通等,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方法,标志着温病学派的形成。
八、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辨证论治九、(1)病、证、症的概念:病:即疾病。
是致病邪气作用人体后,正邪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与心理活动障碍的病变过程。
证:即证候。
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因、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的变化。
证能反映疾病现阶段的病变本质,故可作为治疗的依据。
症:即症状、体征。
是疾病过程中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单个症状和能被客观发现的体征。
是诊断疾病和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是病、证本质的客观反映。
(2)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症:疾病的个别表象(不及证深刻、准确)区别证: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比病更具体、贴切、更具可操作性)病: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概括)十、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辩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通过治疗效果可以检验是否正确。
辨证与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十一、同病异治:一种病常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证(如感冒、水肿等)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可以出现类同的症状(如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金匮要略》三因观探析
《金匮要略》三因观探析陈国权;张志峰【摘要】《金匮要略》所述杂病之发病有“为内所因”“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之三因观.从病因角度分析,原文所栽脏腑病证、经络病证,其中部分病证虽论及因失精、亡血、半产、漏下、忧伤、惊恐等致病,但纵观全篇论述由外邪致病者为最常见.因此,《金匮要略》三因观重视外邪致病,经络病证俱由外邪所致,脏腑病证亦多由外邪所致,杂病亦以祛邪为主要治则.【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2页(P432-433)【关键词】《金匮要略》;三因观;外邪【作者】陈国权;张志峰【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该段原文阐述了杂病发病的原因及途径,被称为《金匮要略》三因观,历代医家对其理解颇多争议,以下就其内涵作粗浅分析。
1 《金匮要略》三因观重视外邪致病就病因而言,《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强调“六淫”致病,即风、寒、热(暑)、湿、燥、火;《难经》强调“五邪”致病,即风、寒、暑、湿、饮食劳倦。
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因此其论述病因亦继承了《内经》《难经》的认识,如《金匮要略》强调“五邪”致病,即清(雾)邪、浊(湿)邪、大(风)邪、小(寒)邪及谷饪之邪,与《难经》所论近似。
此三部典籍所强调的致病邪气虽略有小异,但重视外邪致病的观点则几乎相同。
对于《金匮要略》三因观,如仅从“为内所因”“为外皮肤所中”等字面含义,简单地将“病由”类分为“内因”“外因”及“房室、金刃、虫兽”三方面,虽然发后世陈言“三因论”之先声,但就此忽视了《金匮要略》强调发病、病传过程中外邪致病的重要性,显然对理解张仲景的病因观和发病观存在片面性。
金匮要略白话解读全文
金匮要略白话解读全文《金匮要略》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由东晋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创作而成。
它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被誉为"中医圣典"之一。
全书共分为十卷,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金匮要略》的白话解读如下:第一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头痛、发热、咳嗽等。
其中提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即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第二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腹痛、呕吐、腹泻等。
张仲景在书中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提出了"饮食宜精细,以养正气"的观点。
第三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产后病等。
张仲景在书中强调了女性身体的特殊性,提出了"调和经血,养血补气"的治疗原则。
第四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尿频、尿痛、尿血等。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利水通淋"的治疗方法,强调了排尿功能的重要性。
第五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皮肤病和外伤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清热解毒"的原则,强调了外用药物的作用。
第六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五官科疾病,如眼疾、耳鸣等。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明目益耳"的治疗方法,强调了保护视听健康的重要性。
第七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中风、癫痫等。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病从心生"的观点,强调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第八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调理脏腑"的治疗方法,强调了内脏功能的平衡。
第九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炎等。
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强调了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第十卷,本卷主要介绍了一些其他疾病,如痔疮、肿瘤等。
“三因”辨证指导合理用药(一)
“三因”辨证指导合理用药(一)“翟胜利,师从“国药泰斗”金世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卫生学校第一期中药专业班,同年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主任。
1991年再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中药系,1994年研究生毕业。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学会主任委员;国家中药保护办评审委员;国家非处方药遴选专家;《中国药房》、《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副主编;《中华中医药》、《首都医药》和《中国医药学报》编委。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论三因,宋代著名医家陈无泽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疾病的原因归纳成三条,创立了三因学说。
“三因”是以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侵入人体为“外因”,又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内伤所引起的疾病为七情“内因”,其次以饮食劳倦,生活失常,跌打创伤,以及虫兽伤害等,既不属于六淫邪气,也不属于七情内伤的,叫做“不内外因”。
三因学说的创立是中医病因学上的一大发展。
后人在诊断疾病时,把它作为临床分析病情,寻求病因的主要依据。
一、外因:六淫致病“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叫“六气”,它有一定的转换规律。
如: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天日暖风和,夏天暑气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天冰冻寒冷。
这些气候的不断变化给自然界的万物生长带来了有利条件,健康的人体对于这些自然界变化,有一定得适应能力,所以不致发生疾病。
如果气候发生了特殊变化,如:春天应该温暖反而寒冷,冬天应该寒冷反而温暖,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超越了正常人体适应能力的时候,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失去了正常的变化规律,发生了太过或不及的现象,就变成了能够伤害人体的“六淫”邪气了。
另一方面,如果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招致外来六气的侵袭而发生病变时,其致病因素在习惯上也称为“六淫”。
有许多致病因素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匮要略偶感——病因、疾病和治疗手段
金匮要略偶感——病因、疾病和治疗手段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篇第2条讲了病因,这里的病因和后世的病因学说是有差异的,但是仲景在13条又进行了补充,使得整个的疾病图表更加完整。
仲景将外邪所伤,分为经络受邪和外皮肤受邪两种,这两种不同的受邪途径导致最终结果也不相同。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提出的早期治疗方法也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
后面关于阳病阴病的论述,我的观点和别人也有差异,阳病阴病都是外邪所引起,而不是阴病由七情所致,是和第二条相对应的。
也不是阳病是三阳经,阴病是三阴经。
关于五邪伤人,仲景说的至今有指导意义。
2.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这里说的三因和陈无择的三因是不一样的。
陈的三因是六淫外因,七情内因,还有房事饮食虫兽外伤等。
但是仲景这里的是没有内因的,其第一条实际上是外因入经络入脏腑最后在内发病。
所以实际上仲景在这里强调的都是由外而来的因素导致疾病,对于七情所伤没有描述。
对于这种分法,还强调了致病途径。
一个是从经络到脏腑,一个是从皮肤到肢体血脉。
也提出了不同的预防方法,或者是早期干预方法——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可以用于适中经络、四肢重滞。
所以经络疾病、肌肉关节疾病用针灸按摩会更加对症一些。
13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穀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金匮要略三因非因论
金匮要略》“三因”非因论对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二条“千般难,不越三条”中的“三条”,明清注家多解为“三种病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注家认为把“三条”注为“三种病因”并不恰当,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然而,其论述不甚详尽。
本人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三条”作为病因分类,其分类不合理,即“三条”不是“三种病因”;在此条,仲景阐明了分析疾病的一般方法,即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有疾病的方法,而不是讲述病因分类。
1非因的理由: 分类不合理《金匮要略》“三条”不是三类病因,依据是:作为病因分类,“三条”的分类不合理。
看原文:“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其中,“一者”、“二者”都是在讲“客气邪风”,本为一种病因却被分为两类;“三者”讲房室、外伤等致病因素,是多种病因却被归为一类。
这种分类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明清及当今大部分注本把这“三条”解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此即《金匮要略》注家的“三因说”),认为“三条”是从病位内外分类病因,即邪在内为“内因”,邪在外为“外因”,其不可分内外者为“不内外因”。
此说依旧不合理,理由是,“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也可分内外:“房室”为内,“金刃虫兽所伤”可内可外。
也就是说,依据病位分类病因可以成立的话,也只可以分为内、外两类,而非三类。
况且一种病因,无论在内还是在外,还是一种病因,即按病位内外分类病因本身就不合理。
总之,“三条”作为病因分类是不合理的。
2“三条”本义: 分析疾病的一般方法“三条”不是讲病因分类,实际上,它是仲景在教示后人怎样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有的疾病。
作为医学体系,在研究疾病时,必须回答三个问题:①疾病产生的原因;②疾病产生的部位;③疾病传变的过程。
从三因方看金贵要略
从《三因方》看《金匮要略》摘要:《三因方》是对《金匮要略》三因之说的进一步发扬。
本文从“举三因纲领病证”、“有原文可供对照”、“补缺漏是资参考”三个方面对《三因方》一书与《金匮》的渊源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金匮》虽有三因之说,却无三因之实,陈无择将七情概括为内因,以补仲景之不足。
《三因方》引用《金匮》原文有七、八十处,且有些差异甚大,仔细对照、玩味,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悟。
由于历史原因,《金匮》脱简甚多,从《三因方》中往往会得些许补充,这对理解《金匮》的原文也有一定的参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下简称《三因方》),成书于公元1174年。
作者陈言,字无择,该书承《金匮要略方论》(以下简称《金匮》)的三因之说而作进一步的发扬,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故全书以三因为纲,对脉法、病证、方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书分18卷,按照病因归类,列180门,载方1000余首,辨证论治,条分缕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予以很高的评价:“是书分别三因,归于一治。
……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赅,非他家鄙俚冗杂可比”。
据《三因方》序文所载,早在绍兴辛巳(公元1161年),陈无择即著有《依源指治》6卷,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依据疾病病因进行治疗的专书,是临床常用方剂证治的汇编。
书分81门,先是叙述阴阳、疾病、脉象、病证,其次是病因,还集注《脉经》,内容相当丰富。
从书籍内容的比较及时间先后的过程看,《依源指治》应是《三因方》的初稿或雏形。
“君子不示人以璞”,治学严谨的陈无择对此书不甚满意,故迟迟没有付梓。
以后,陈无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入,并加以充实锤炼,终以《三因方》面世。
从年代先后看,《三因方》的成书当在林亿校订《金匮》之后。
《三因方》的“五科凡例”中有“金匮之言,实为要道”之说,可见陈无择对《金匮》推崇有加,同时也提示了陈无择对《金匮》相当熟悉,书中不少地方对《金匮》内容的引用,裁剪得当,切合实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宋陈言撰。
言字无择,莆田人。
是书分别三因,归於一治,其说出《金匮要略》。
三因者,一曰内因,为七情,发自脏腑,形於肢体;一曰外因,为六淫,起自经络,舍於脏腑;一曰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以及虎狼毒虫,金疮压溺之类。
每类有论有方,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该,非他家鄙俚冗杂之比。
苏轼《传圣散子方》,叶梦得《避暑录话》极论其谬,而不能明其所以然,言亦指其通治伤寒诸证之非,而独谓其方为寒疫所不废,可谓持平。
《吴澄集》有《易简归一序》,称近代医方惟陈无择议论最有根柢,而其药多不验;严子礼剽取其论,而附以平日所用经验之药,则兼美矣。
是严氏济生方其源出於此书也。
《宋志》著录六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同。
此本分为十八卷,盖何钜所分。
第二卷中太医习业一条,有五经二十一史之语,非南宋人所应见,然证以诸家所引,实为原书。
其词气亦非近人所及,疑明代传录此书者不学无术,但闻有廿一史之说,遂妄改古书,不及核其时代也。
金匮要略第二条解读
金匮要略第二条解读2条: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
猫猫:首先这里讲了《黄帝内经》中的两个概念“五常”、“风气”。
五常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是指气的五种状态:长旺化敛藏。
古人喜欢打比喻,就用木火土金水来形容这五种状态。
用实体的钻木取火、斧子砍树之类的观点来解释,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风气”是指厥阴风木之气,是六气之首。
在这里用来指代“风寒湿热燥暑”这六气,并非单指厥阴风木之气,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
”需要说明的是,《金匮要略》的“三因”与后世的“三因”不同。
这里是指邪在表、邪在里、其它病因。
后世的“三因”是指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最后讲了养生之道,还是讲治未病。
邪气刚到经络、腠理就要马上治好,不要等它深入脏腑之中。
还讲了导引、吐纳等养生之法。
饮食要全面均衡,不要偏食。
不要过度房事、不要招惹禽兽(这个很有道理!现在禽兽特别多!)、不要触犯法律。
汉朝时的刑罚是很重的,基本上都是砍手、剁脚、阉割、幽闭(女子所受的宫刑)、腰斩之类的重刑。
比如淮阴候韩信,正史记载他挨了刺字、削鼻、剁脚、乱棍打死、砍头、剁成肉酱、悬挂头颅、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一套“八连击”,比小说、影视剧里面用竹杆子扎死可惨多了。
柳州澄子第一节阐明人与自然气候关系。
张仲景的病因分类思想
张仲景的病因分类思想李宇铭【摘要】张仲景的病因分类思想按《金匮要略》病因三条的论述,其中包含两种病因层次,分别为"正邪内外关系"与"生活致病成因",两者皆以正气内因为桥梁.若与陈无择的三因说比较,张仲景的病因属于"广义病因",其中包含现代中医学的"病因病机"含义在内;陈无择的病因属于"狭义病因",是指导致病机发生之前的各种致病因素.【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9【总页数】3页(P1061-1063)【关键词】《金匮要略》;病因;分类;张仲景【作者】李宇铭【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8张仲景的病因分类思想最明确的论述见于《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这一病因思想多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的病因思想作比较,认为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源于《金匮要略》。
其实,两书所载的病因分类虽然同样分为三条,但两者的思想截然不同,故试对《金匮要略》中的病因思想作深入分析。
从《金匮》一篇2条的论述,文中虽然并无“病因”一词,但在文中明确地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即指所有疾病的原因不超过三条所列的原则,下称为“病因三条”。
可是,原文中对于病因的分类虽然写成了“三条”,但三条的内容并非在同一层次,实当分为两大类的疾病成因,现论述如下。
1.1 “正邪内外”关系“病因三条”的前一二条强调“正邪内外”关系。
前两条说:“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这两条虽然分开论述,实际上是讨论一个问题的两面,透过经络与脏腑的外内关系,按邪气是否从经络进入脏腑作论述,若邪气不进入脏腑而只在经络属于“外所中”,若邪气进入脏腑则属“内所因”。
《金匮要略》第3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金匮要略》第3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金匮要略》第3条:“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能,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
读经笔记之一:五常,是指自然风、寒、暑、湿、燥之五气,用‘气风’两字来概括。
五气运行万物,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
读经笔记之二:疾病发生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因外邪入侵而元气受损;二是气血不通;三是外伤。
读经笔记之三: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更合理。
事物的发展变化无非是外因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读经笔记之四:本条所说的疾病发生的三个情况,其实第一点和第三点说的就是外因和内因的问题,第二点其实也脱离不了内因和外因的原理,但把它分开归结成血气不通,对我们的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经笔记之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一切皆有因果。
疾病也一样,疾病的发生,总有它发生的原因,或是外邪入侵,或是无气衰弱,或是刀剑所伤。
所以医生在诊断时,总离不开望闻问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三因”非因论
对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二条“千般难,不越三条”中的“三条”,明清注家多解为“三种病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注家认为把“三条”注为“三种病因”并不恰当,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然而,其论述不甚详尽。
本人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三条”作为病因分类,其分类不合理,即“三条”不是“三种病因”;在此条,仲景阐明了分析疾病的一般方法,即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有疾病的方法,而不是讲述病因分类。
1 非因的理由:分类不合理
《金匮要略》“三条”不是三类病因,依据是:作为病因分类,“三条”的分类不合理。
看原文:“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其中,“一者”、“二者”都是在讲“客气邪风”,本为一种病因却被分为两类;“三者”讲房室、外伤等致病因素,是多种病因却被归为一类。
这种分类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明清及当今大部分注本把这“三条”解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此即《金匮
要略》注家的“三因说”),认为“三条”是从病位内外分类病因,即邪在内为“内因”,邪在外为“外因”,其不可分内外者为“不内外因”。
此说依旧不合理,理由是,“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也可分内外:“房室”为内,“金刃虫兽所伤”可内可外。
也就是说,依据病位分类病因可以成立的话,也只可以分为内、外两类,而非三类。
况且一种病因,无论在内还是在外,还是一种病因,即按病位内外分类病因本身就不合理。
总之,“三条”作为病因分类是不合理的。
2 “三条”本义:分析疾病的一般方法
“三条”不是讲病因分类,实际上,它是仲景在教示后人怎样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有的疾病。
作为医学体系,在研究疾病时,必须回答三个问题:①疾病产生的原因;
②疾病产生的部位;③疾病传变的过程。
《金匮要略》第一条讲“治未病”,解答疾病如何在五脏之间传变;第二条具体解答疾病如何发生和传变,其中,“夫人秉五常”到“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讲人体为什么发生疾病;从“千般难”到“病由都尽”具体讲怎样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有的疾病,其传变是从内到外的传变模式。
所以,“三条”的本义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两类病因:此条原文给出两类病因:一是“客气邪风”,二是房室、外伤等非“客气邪风”的人事活动因素。
其中,“客气邪风”是本书主要讲述内容,故详细分析其病位传变情
况;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第十三条所讲“五邪”,进一步讨论“客气邪风”的分类和各自的致病特点,是本条的补充。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虽为多种因素,但没有明显的传变特点,故不再详细分析其病位和传变情况。
(2)从外到内的传变模式:首先是实体“内外”的人体模型。
其中,内是脏腑,外是四肢九窍。
在《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中这一模型具有普遍性。
如同一篇的十三条中所讲“阳病十八”和“阴病十八”中的“阳”和“阴”,就是指人体的“内外”。
关于“外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讲“外证身体不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外证骨节疼痛……皮水……外证肤肿……正水……外证自喘……石水……外证腹满不喘”,《伤寒论》182条:“阳明病外证云何”、42条“外证未解”、146条“外证未去”、163条“外证未除”,这些条文中的“外证”均可理解为表现于体表、四肢、九窍的病症(需要说明的是:古人认为,外邪袭人,先伤肌表,这样,作为外感病初期证候的太阳表证与表现于四肢、九窍等体表的病症,在病位上同属在“外”,统称“外证”)。
关于“内”证:《伤寒论》105条、181条中的“内实”,《平脉法》“内虚”,352条“内有久寒”,353条“内拘急”,29条“内虚热入”,这里的“内”字分别指腹部、体内、体内脏腑等。
另有60条“内外俱虚”、《平脉法》“内实外虚”、“内虚外实”、389条“内寒外热”等,内外均可解为表里或肌体内外。
这个实体性的“内外”人体模型,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有反映,如十五卷《肝脏》篇:“论曰:夫人秉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
”宋代张元素《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中的“标本”与《金匮要略》的“内外”相同,其中,“标”是四肢九窍等外在的躯体,“本”是脏腑。
总之,实体“内外”的人体模型在《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汉唐及宋代的医学中也具有普遍性。
从外到内的传变模式其次是指邪气从外到内的传变。
这在《金匮要略》中使用也很普遍,如《中风历节病脉证病治》中分析中风病时,从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几个层次分析。
它大致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这里,从皮毛到五脏,是邪气的传变层次。
其中,皮毛、肌肤、筋脉为外,六腑、五脏为内。
综上所述,在“三条”中,仲景首先从是否是“客气邪风”分析病因,然后从人体“内外”部位分析邪气传变,这种分析疾病的思路在当时是十分自然的。
如同一篇的第十三条先以病位“内外”分类疾病,再详论“五邪”致病特点,与本条阐明的分析疾病的思路相同。
这一分析疾病的思路在《金匮要略》
与《伤寒论》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误解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分析
从宋代至今,医家对《金匮要略》中“三条”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①宋代陈无择最早把“三条”误解为“三种病因”。
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陈氏认为仲景的“三条”即为自己的“三因说”。
②明清《金匮要略》注家延续这一错误。
从《金匮要略》的第一个注本《金匮要略二注》到现在的大部分注本,虽然能够清楚区分陈氏“三因说”与仲景“三条” 的不同,却仍然把“三条”称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③建国后出现了否定“三条”是“三因”的观点。
造成误解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1)“一者”中有一个“因”字:“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此内所因也”中有一个“因”字,这最容易让人误解“三条”是在讲病因分类。
其实,此字与病因分类无关。
原因有二:①“因”字仅在“一者”中出现,并未用于“二者”、“三者”,它不能代表“三条”全部的内容;②汉及汉以前主要的中医学著作中没有“病因”一词,相当于病因含义的有“病邪”、“邪气”、“病源”等。
所以说,此字是仲景一时之用,未必就是“病因”之义。
(2)中医学中病因含义的多样性:导致明清《金匮要略》注家延续这一错误的原因在于中医学中病因含义的多样性。
现在看来,中医学中病因含义有二:①导致疾病的内外因素,它包括气候因素、戾气、情志、饮食、房事、外伤等具体因
素;②使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分析疾病所得到的病因,如六淫、痰饮、瘀血等,它们是分析“脉证”而得到的,并作为“脉证”产生的原因而存在。
在古人看来,二者没有区别。
如陈氏“三因说”,其病因分类的依据是病因的第一个含义,而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起到的是第二个含义的作用。
在明清《金匮要略》注家看来,使用“辨证求因”的方法所得到的病因,从病位角度分类也似乎合理(注意:只能讲通“一者”、“二者”,不能讲通“三者”)。
这可能是他们虽十分清楚陈氏“三因说”不同于仲景的“三条”,却仍然把“三条”解为“三种病因”的原因。
建国以后,病因的概念越来越固定于第一个含义,研究者对明清《金匮要略》注家的“三因说”也就越来越趋向否定。
本人认为,《金匮要略》“三条”所讲病因(客气邪风、房室金刃虫兽),是第一个含义的病因,但总体上看,“三条” 的本义是仲景在教示后人从病因和病位传变两个方面分析所
有的疾病的方法,它不是病因分类;它可能对陈无择创“三因说”有所启发,但绝不是讲述病因分类。
4 结论与反思
本文得出两个结论:①“三条”不是讲述病因分类;②“三条”是仲景在讲述怎样从病因是否是“客气邪风”和邪气的病
位传变特点分析疾病。
把“三条”误解为“三因”,从宋陈无择至今已延续近千年。
今天,面对这样一个错误我们必须进行反思:至今中医学还
没有形成一套基本概念定义明确、基本原理完备协调的理论体系,这使得讨论问题时极容易产生误解和导致混乱;至今中医学还没有做出一部清晰讲述学科形成过程的学术思想史,这使得我们很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误解古人的观点也就很正常了。
作者简介:李成卫,男,28岁,医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