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更开心
关爱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关爱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教育者和社会成员,我们都有责任关心和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为学生提供关注和支持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升学习效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而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如学业下降、人际关系问题、行为异常等。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抑郁、自卑、孤独、暴躁等。
这些问题通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造成一定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为学生提供关注和支持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并得到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将心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长和学校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长可以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内的状况;学校也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5.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
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
四、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重视学校心理健康促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健康俱乐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重要指导者和支持者,负责管理、教育和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作为班主任,致力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本文将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我所采取的措施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为班主任,我始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困扰。
此外,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过这些了解,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注重与学生建立亲近和谐的关系。
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平等、公正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这种积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助于他们维持情绪稳定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积极组织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宣讲、讨论和案例分享等方式,我向学生传授有关情绪管理、压力释放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还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建立心理咨询与支持机制为了满足学生对心理支持的需求,我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心理咨询与支持机制。
学校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我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一服务,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困扰和疑惑。
在每个学期初,我还组织学生填写心理健康问卷,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根据问卷结果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五、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困扰,作为班主任,我致力于关注每位学生的个别需求。
当我发现有学生面临困境时,我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背后的原因,并与家长一同制定解决方案。
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亲身经历和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自尊需求和社交需求等。
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1. 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亲近学生,真正关心他们。
通过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班主任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座谈会,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惑,同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2.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止和言行,班主任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及时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提供心理支持与引导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引导。
通过教育活动和个别辅导等方式,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问题。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测试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并学习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个别辅导与心理疏导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例如,对于焦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并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进一步的咨询。
三、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该努力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共享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愉悦,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学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之一,其工作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班主任工作,以及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烦恼、忧虑和困惑。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二、建立密切的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成长。
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平等、真诚的,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业,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只有建立了密切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提供心理支持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增强心理韧性。
四、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比如,我们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来开展讲座,教授学生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内心的疑惑。
五、与家长密切合作班主任与家长密切合作也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状况。
在家长会上,我们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六、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在这份档案中,我们可以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成绩变动、行为表现等,并留下一些学生自我评价和班主任的评语。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跟踪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总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全心投入的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职责之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惑。
因此,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作为班主任,我会尽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背景,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我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积极的沟通和倾听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我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与我沟通。
我会定期与学生举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活动,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并提供恰当的建议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试图让学生明白他们并不孤单,他们可以随时寻求帮助。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沮丧和焦虑。
作为班主任,我会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例如,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或兴趣班,通过运动和爱好来释放压力,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
同时,我也会注重班级的团队建设和友谊的培养。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和团队合作,我希望学生之间能够建立友谊,相互支持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友谊的力量可以使学生在成长中更加坚强和自信,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成绩情况。
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高的学业压力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作为班主任,我会与其他教师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式,帮助学生分担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探讨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1. 提供支持和鼓励: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注重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增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3. 关注每个学生: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和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1. 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兴奋。
2. 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同时也要确保学习任务的一定难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 鼓励互动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对于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师生沟通渠道:1. 定期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适当的建议和支持。
2. 个别谈话: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私下的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学习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3. 倾听学生意见:教师应当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他们的内心世界。
只有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首先,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一个有健康心理的学生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相比之下,一个压力过大或者焦虑情绪严重的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化解学业上的困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能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如果长期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可能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加重,甚至严重到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正常学习。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帮助,避免问题的恶化。
另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培养他们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
学生时期,他们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并教育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和处理人际关系。
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合作。
除了学校和教育机构,家庭、社区和媒体等各个方面都有责任参与其中。
家庭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诉求,为他们提供温暖和关爱。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了解。
媒体应该传递正能量,避免过度炒作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重要议题。
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并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心态。
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应对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和挑战。
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
教师要以平等、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善意。
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和观点;课后,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需要细心观察。
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稳定;观察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行为举止,是否与同学相处融洽;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存在压力过大或敷衍了事的现象。
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沟通是心理辅导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在与学生交流时,保持耐心和专注,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
用温和、亲切的语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他们。
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立场和观点,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
教师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比如,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中学生则开始进入青春期,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当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干预。
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考试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在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问题较为严重,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文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之一,而心理健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职责。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积极倾听倾听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步。
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可以信任的人。
在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应真正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只是听而不闻。
在倾听学生时,班主任应该采用开放性的姿态,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困惑、忧虑或烦恼。
班主任可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例如:“你最近感到压力大吗?”、“你在学校有什么困难?”等等。
通过积极倾听,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主题班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机会,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班主任可以传授学生应对压力、情绪管理以及适应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心理知识和技巧。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进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和应对能力。
三、提供个别关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各不相同。
班主任应该关注并针对个别学生提供适当的关怀。
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在个别关怀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合作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并逐步实现。
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班主任可以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情绪状态及学习成绩等信息,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分析。
教师如何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如何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如同阳光和雨露一样重要。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家庭背景。
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有的则内向腼腆;有的对艺术充满热情,有的则在科学领域展现天赋。
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以及与家长的沟通,教师能够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对于兴趣爱好明确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深入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一个温暖、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愿意敞开心扉。
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当学生犯错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在课后,主动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点滴,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还需要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情绪变化。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可能会产生焦虑、沮丧、愤怒等情绪。
这时候,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学生的表情、行为和言语中捕捉到这些情绪信号。
比如,某个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降,或者在课堂上频繁走神,这可能就是他们内心出现困扰的表现。
及时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另外,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也至关重要。
一个整洁、有序、充满激励的教室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张贴鼓励性的标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被认可。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比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多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对于听觉型学习者,通过讲解、讨论来加深理解。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对自己和他人充满信心。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适应方式,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主题分享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交流。
此外,教师还应主动与学生接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时不时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的进展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并且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教授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关于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主题讲座或小组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读物和资源,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交场合。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可以收获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和个人价值感。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让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用心倾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师德师风
用心倾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师德师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用心倾听并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这既是师德的要求,也是培养健康有为的新一代的责任。
一、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性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诉求和需求,学生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扰,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正确认同与支持。
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倾听、观察和沟通,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
二、有效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
作为教育者,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
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信任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被尊重的。
其次,要主动与学生互动,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最重要的是,要耐心倾听,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关心,更需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并应对心理问题。
2.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学校可以安排心理辅导师或心理健康专业机构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活动,在课余时间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为学生排解困扰。
3. 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可以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建立匿名信箱或者线上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匿名咨询,保护他们的隐私。
4. 健全学校心里健康评估制度: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对问题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支持。
四、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更好地关注并引导学生。
小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理需求
小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理需求作为小学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才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理需求,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建立信任关系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需求,首先需要建立起与学生的信任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亲近而尊重的关系,尽可能了解他们的个人兴趣、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组织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观察和倾听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情是了解他们情绪变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变得沉默、不集中注意力或者情绪激动。
另外,在学生面临压力或者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
只有通过观察和倾听,教师才能获得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并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灵活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后,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对于情绪低落的学生,教师可以以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可以引入游戏、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培养情绪管理技巧作为小学教师,也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
教师可以组织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困难和挫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通过培养情绪管理技巧,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与家长密切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是关注学生情绪和心理需求的重要环节。
德育工作总结:关注学生需求,促进心灵成长
德育工作总结:关注学生需求,促进心灵成长促进心灵成长2023年已过去了,这是一个关于德育工作的总结。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学校注重关注学生需求,积极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总结这一年的德育工作。
我们重视学生的德育需求。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德育工作的关键。
在2023年,我们的学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困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项目。
通过这些沟通交流活动,我们了解到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于是,我们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们策划了“品德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传播正能量和关爱他人,充分激发他们的道德意识。
我们还开展了多次主题班会和心灵成长课堂,组织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善良的品格。
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灵成长。
学生的心灵成长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面对现实生活的逆境和困惑时,学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灵寄托。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平台和心理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我、宣泄情绪、解决问题。
我们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心理咨询。
此外,我们还注重校园环境的改善,打造温馨舒适的心灵空间,让学生在这里得到放松和平静,促进心理成长。
我们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持续而有机的德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2023年,我们加强了家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德育信息和重要通知,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过程。
同时,我们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完善德育工作,使其更加符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情感、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是要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需求是学生在心理上的满足和支持的需求。
首先,学生需要得到情感上的关爱和支持。
作为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温暖和鼓励,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其次,学生需要获得认知上的支持和引导。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但有时他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学生还需要得到社交上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正处于人际交往的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与人相处、交流和合作。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被忽视。
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和老师要重视这些问题,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
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家庭和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家庭应该是学生的第一支持者,要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
媒体可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报道,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只有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班级管理的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需求倾听和支持学生
班级管理的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需求倾听和支持学生班级管理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和纪律管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需求。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具备关怀的心态,积极倾听和支持学生,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关注。
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班级管理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1. 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为了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班级管理者可以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课堂的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提供舒适的座位和桌子,定期清理教室,避免细菌滋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制定合理的作业量,避免过度压力,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 健康饮食和作息习惯班级管理者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并加以落实。
提倡学生定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关注学生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提供一些健康的零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应对压力和困难。
同时,班级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二、倾听和支持学生班级管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要倾听和支持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困惑、问题和需求,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倾听和支持学生的前提。
班级管理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
平等、尊重和关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和困惑,为他们排忧解难。
2.倾听学生的心声班级管理者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定期组织班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困惑。
同时,在课堂上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经验总结
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经验总结一、认识学生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需求。
学生需要被认可、尊重和理解,他们希望得到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培养亲近和信任的关系。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三、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要学会倾听,并且真正关注学生的诉求和需求。
只有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真实感受,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四、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激励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教师可以适时地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也要注意给予建设性的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会有波动。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干预。
当学生出现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时,教师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流,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化解困扰。
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心理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八、组织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学生心理辅导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与学生进行个别心理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九、传授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方法与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班主任工作总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心理支持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他们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以班主任的身份,认真履行职责,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第一步是深入了解每个学生。
通过班级会议、个别谈话等方式,我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困扰以及心理状态。
我努力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提供心理支持。
二、关注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因此我非常重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每天的班会中,我会与同学们分享健康知识和生活技能,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
我也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我定期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放松身心,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例如,组织户外郊游、文化艺术交流等,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恢复和放松。
三、心理支持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困扰,他们需要人陪伴和倾诉。
因此,我积极开设心理辅导时间,提供个别辅导和学生家长沟通,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
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师生互动和班级讨论。
通过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需求,并针对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
我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知识,使自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排解困扰,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四、与家长的合作班级的工作少不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
我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和关心。
我通过预约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结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
我始终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供心理支持作为工作的核心,不断努力去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热心关注学生心理给予关怀与支持
热心关注学生心理给予关怀与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与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如何热心关注学生心理给予关怀与支持进行探讨。
一、理解学生心理需求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
情感需求指学生对于情感状态的表达和满足的需求,如情感的交流、情感的认同和情感的安全感等。
认知需求指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索和认知的发展的需求,如对于问题的思考、对于现象的解释和对于知识的探究等。
社会需求指学生对于社交和交往的需求,如同伴关系的建立、合群心理的满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等。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教育工作者热心关注学生心理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实现心理健康。
二、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情感支持是指通过理解、陪伴和鼓励等方式,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全感。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1. 倾听和理解:教育工作者应当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需求。
他们可以定期组织座谈会或个别谈话,让学生畅所欲言,倾诉心事,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宣泄和慰藉。
2. 鼓励和肯定: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关怀和关注: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变化,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近况、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关怀和支持。
三、提供有效的认知指导认知指导是指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思维和调控,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有效的认知指导:1. 问题解决技巧培养:教育工作者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常用的问题解决技巧,如问题分析、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需求,让他们更开心娄底六小周艳内容摘要: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学校压力大,家长要求高,学生个性强……新时期作为肩负教育、教学、管理三重责任的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全面发展,真正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作为老师,我们得知道教育的重大意义,得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教育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相伴孩子一生。
关键词:关注心理需求快乐爱倾听赏识赞美成长信任幸福成功正文:作为肩负教育、教学、管理三重责任的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家庭、学校、社会的桥梁,也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
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创新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现在常常会听见周围的班主任老师不断地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听话,把教师的忠告当作“耳边风”,越来越难教了”“这班主任怎么这么难当?学生们打不得,骂不得,话说重了都会被家长投诉,这个班怎么带呀?”我想在这里提醒一下我们的教师:你在责怪学生的同时,可曾反省过自己:你可真正关注过学生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这个“快乐”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
”这不正说明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一、爱营建温馨氛围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那么爱就是班主任事业的“活水”,是拉近学生之间距离、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产生教育力量的源泉。
我们要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
而在每一位家长心里,他们也由衷地希望老师能爱他的孩子。
有这样一封信深深地触动了我。
当我把孩子交给您,您能把让他把学校当作另一个天地,另一个家吗?因为,爱或不爱,孩子的感受最真实,孩子的回报绝不会虚假。
学校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样的地方?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殿堂么?是游戏的乐园么?还是培养生活习惯的训练场?-学校对于家长来说,是什么样的地方?是忙碌生活中的育儿助手么?是下一代教育机构、还是人生第一个坎?我对您说的最多的是“拜托,拜托”拜托您像爱您孩子一样爱我的孩子。
读完这封信,我深深体会到,在每一位母亲心里,“不管我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将来是否是才?他总是我的孩子,我的生命,我多希望他能在老师的管教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这么多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何尝不是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呢?我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重大啊!“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关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在教育中我要倾注爱,我要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在教育中我要倾注爱,我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他们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在教育中我要倾注爱,我要用“表扬”这一有效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不要有过多的禁令束缚孩子,也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责怪孩子,更不要打骂体罚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尽情挥洒他们的天性,展现他们的才华。
这样他们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开开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乐。
”这是多么理想而美丽的世界。
二、倾听打开心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
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他们渴望被家长理解、被同学尊重、被教师信任。
他们是那么在乎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和接纳。
试想:下课时,当一个学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到你面前,告诉你他刚刚摔了一跤,很疼。
可刚刚向你说了几句,你便不耐烦的挥挥手,打断他的话语,然后再喋喋不休、高高在上的“告诫”学生“你应该先去洗干净手和脚,去看看有没有出血,再去医务室,不应该忙着在这儿撒娇”我想学生听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即使你讲得再有道理、再有见地,他也不会完全赞同(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去听他讲,根本就没有去尊重他,叫他如何接受你的观点)。
试想我们大人若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找人倾述的时候,一定希望对方是全身心的投入倾听,接纳我们的负面情绪,认真的回应,倘若遇到漫不经心,嗯嗯啊啊的人,你下次还愿意找他倾诉心事吗?孩子也是人,不要以为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正因为他们还小,心灵透彻明亮,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回应他们都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我们要全身心的倾听孩子的任何感受,并接纳,还要认真的回应。
我是这样做的:那天上体育课,一个孩子匆匆忙忙地跑来,原来他肚子疼还呕吐了。
医务室就在一楼,离操场紧得很,而且体育老师也在场当然也告诉了他“去医务室看看”。
可是这个孩子还是跑来了。
我给他倒了一杯温水,叫他慢慢说,当听明白他不舒服时,我拉起了他的手“走,老师陪你去看看,你一边走一边说”一路上他一直在讲着他的难受,我会时不时问“你现在觉得肚子还疼吗”“你吃了什么东西呢”“刚刚是不是跑步了,跑得快不快?”等到了医务室,我也能把他的情况基本告诉医生了。
那天学生要输液,他的父母赶过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针一扎进去,开始表现得还很勇敢的他立刻就哭了,医生和我一直在安慰他,他一边哭一边说疼,我说“我知道你疼,针头太尖对吧?”他点点头,我接着说“但是之前说好了的,不打针你的肚子会继续疼,你会更难受。
“他接着哭,我就一直搂着她说“老师知道了,老师知道了,可你一直是最勇敢的孩子呀”,大概五分钟,他就不再哭了,而且还呱啦呱啦地说着开心的事呢。
后来这个孩子对我极为地信任,什么都会跟我讲甚至是父母亲吵架的事,当然我的话他是绝对服从的。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也是一种倾听,当他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接纳他们的情绪,但必要的限制还是要严格执行。
我的常用句是“老师知道了……但是……”,将否定放在后面,孩子长期处于被接纳的状态,心情自然开朗,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很快忘记;若长期处于被排斥的状态,他就会用激烈的行为而不是语言告诉你,他不开心了。
我看到过有的老师听孩子说话很着急,因为学生情绪比较激动,急于表达,可掌握的词汇量不大,表达的意思也不清,于是还没等孩子说完,老师就打断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替代孩子的语言,有时还会反问学生:“你想说什么呀?说半天都没说出来,叫你不要那么激动,好蠢哦你”试想一下有人这样和你说,你下次还想和他说话吗?其实孩子说的东西大多数都是陈述性的,很少会用我们大人想当然的提问形式进行。
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的听,适时给予肯定的语气回答,“嗯,原来是这样”“哦”我平时几乎都是这样和学生聊天,你得相信,孩子从你一个语气词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在听他说话。
当我们能全身心的倾听,接纳并认真的回应,孩子的任何开心不开心,你不问,他都会敞开心扉全盘托出。
现代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孩子EQ的培养,也就是情商。
倾听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就是情商的不断升华。
让孩子开心的情绪的到最大化的释放,让不开心的情绪得到最大化的抒发,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学生的“圣旨”。
三、赏识激励成长还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赏识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平常的人一样;不仅赏识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和失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
我曾教过这么一位女生,因为她是女孩,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奶奶唆使着懦弱的父亲和母亲离了婚,父亲丢下一点营养费抚养费就不再管她了。
遭受不平待遇饱受艰难的母亲也把怨气洒向了无辜的孩子,除了三餐饭,更多的是非打即骂,嘘寒问暖是根本没有的事。
初见她时,她个人卫生习惯极差,一件衣服可以穿一个星期,几天也不见洗一个澡,脸是脏兮兮的,还要挂着几行鼻涕。
她学习态度散漫,每天都趴在桌上睡觉,作业没一天可以按时完成,一到交作业就说“没钱买本子”她还经常说谎,一生气就会骂同学。
批评,惩罚,谈心,家访,能用上的招我都用上了,可是这个孩子就是不上路,我送给她的本子,笔她也可以就那么丢在垃圾篓里。
她的母亲对我说:“她就是个贱命。
随她去了。
”经过一番冷静思索后,我知道不能再让孩子破罐子破摔,从出生开始,她得到的是那么得少,太多的罪责让这个无辜的孩子承受了,她甚至没有反抗的权利。
我得帮助她重树人生的信心,重塑一个人的尊严。
这才是当务之急。
认定了目标,我开始努力搜寻她身上的闪光点,“借给同学一支笔”“上语文课没睡觉了”“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这道题她做对了”……哪怕是那样的微乎其微。
一旦发现,我就给予肯定。
这认可甚至是夸张的,小题大做的,可我必须这么做。
逐渐我的“赏识”触动了她,也同时带动了全体学生,营造了一种温暖的集体氛围。
在班级大家庭中,每一个孩子都能不失时机地给她送上一句激励的话,给她一缕暖暖的阳光,她渐渐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她自信地认为她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同学,大家都会爱她。
她变得干净了,作业也按时交了,和同学们也和睦相处了,成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与大家靠拢了,她还积极的为班集体做好事,那一次她的事迹还登上了学校的“我身边的榜样”看着她的笑脸如花,激动的我更加懂得赏识的魅力,因为赏识,鼓舞了她、唤醒了她,也创造了她的奇迹。
当然赏识并不单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和惩罚。
不过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失败了没有关系,你一定会做的更好,老师相信你!”面对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分辨力不是很强的孩子,在说服正面引导不管用的情况下,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
但是在惩罚过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让孩子明白受惩罚只是因为自己犯了错误,只要他们从惩罚中反省过失,改正错误,他们还会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我班上曾有个插班生在刚进班时就喜欢胡闹,耍赖,还会动手打同学。
那一天,上美术课,美术老师表扬了他画的画非常出色。
他很得意,无意中他看到了后桌同学的画,画得不是很漂亮。
他二话不说,抢过别人的画就嚷嚷:“你看,怎么有人把画画得这么丑?”“人都变成畸形了”后桌的同学不堪其辱哭着要来抢自己的画,他也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