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展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a33aa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c.png)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何娟明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5)8
【摘要】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措施.方法分析对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救治措施:①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②麻醉选择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③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创造良好条件,是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总页数】2页(P1162-1163)
【作者】何娟明
【作者单位】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怀集,5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多发复合伤并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J], 金世红;张玉琴
2.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与容量治疗 [J], 李鸣
3.2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J], 温伟浩
4.24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 [J], 李安良;雷启东
5.85例急症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J], 李晶;王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073e0f90c69ec3d5bb75c0.png)
(e at n f n s ei,h i t epeS si l f h o igCt, u nd n rvn e Z aqn 5 6 2 ,hn ) D pr me t et s teFr o l pt a qn i G a g o gPoic, h o ig 2 0 C ia oA h a sP Ho a o Z y 1 【 sr c]Obet e T u u h n s ei ma a e n n h rp o h e rhgcso kp t nsit o ea Ab ta t jci : osm ptea et t n g me t dtea yfrteh mo a i h c ai t nr p r— v h c a e a t ep r d Meh d : ve e h n sh s n eayo e7 e r a i sokp t ns n ld i ei . to s Reiw dtea ete i adt rp f h 6h mor gc h c ai tic e①cet ge e— v o a h t h e , u rai f e n f
【 关键 词】复合 创伤 ; 克 ; 休 围术期 ; 醉 处理 麻 [ 图分类 号】 0 .7 中 R6 59 1 [ 献标 识 码】C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O ( ) 0 5 0 文 6 4 4 2 ( 0 0) 7 b 一 7 — 2
I r — pe a i e a e t e i a g m e n c m pl a e r u a pa i nt t nt a—o r tv n s h tc m na e nt i o i t d t a m te s wih c he o r a i ho k m r h gcs c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展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fa58cb011ca300a7c3906e.png)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 展
• 第Ⅰ阶段的治疗:输入2L平衡溶液或1L血定
安等血浆代用品,多数严重创伤病人除Ⅲ或Ⅳ级 休克外,都能恢复生命体征。输液的速度靠临床 反应判断,如生命体征,血压,脉压,脉率和尿 量。是否输血根据循环是否稳定和Hct值决定。早 期复苏不必测定PAP、PCWP或RAP。多数病人在 15分钟内输完2L平衡溶液会有反应,如缺乏反应 可能有致命性出血,应立即手术。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 展
• III级出血:为严重出血,病人快速丧失30%~35%
的血容量。除心动过速外,末梢血液灌注减少和 出现酸血症,呼吸急促,脉压变小,低血压和少 尿。全身和肾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肾血流量显著 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减少。此时需快速输 入4~6L平衡溶液,并准备输血。虽然肾小球滤过 率和尿排钠常在24h内恢复,但增加的肾血管阻力 将持续48~96h。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
展
• 所有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恢复过程,要经过三个不
同的阶段:
• 第Ⅰ阶段:是活动性出血的阶段,从பைடு நூலகம்伤开始到
手术完成止血而止。
• 第Ⅱ阶段:是强制性血管外液体贮留阶段。从出
血停止开始至病人体重增加到最大时为止,反映 液体在血管外间隙的大量堆积。
• 第Ⅲ阶段:是血管内再充盈和利尿期。从病人获
和血糖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休克后出现的肝 脏合成功能衰竭甚至可能致命。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 展
• 骨骼肌:在休克期间代谢并不活跃,而且耐受缺
血的能力强于其他器官。但如果大量骨骼肌缺血 则会产生大量乳酸和自由基。骨骼肌细胞持续缺 血会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游离水增加,从而加剧 血管内及组织间隙液体的消耗。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47d98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在外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大量失血而引起的临床状态,是危急的情况之一。
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大量出血,往往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严重影响机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有效的麻醉处理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当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麻醉方法在处理失血性休克患者时可能会面临血管扩张、心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需要寻找更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需要建立科学的临床观察方法和评价体系,为麻醉处理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救治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通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的现状分析,探讨临床观察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揭示麻醉处理的风险与挑战,总结治疗措施与方法,从而探讨麻醉处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研究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急症,常常威胁患者的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而有效的麻醉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麻醉处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研究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研究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c4f5430722192e4436f63d.png)
治 ,尽早 纠正 休 克和控 制病 情发 展 。麻醉 治疗 已经 成 为外科 治疗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积极 有效 的麻 醉治 疗有 利 于促进 患者 的康 复 ,能 明显 帮助 改善 患 者的 愈后 p】。理 想 的麻 醉不 仅要 考 虑麻 醉方 法及 麻 醉药物 对 患者疾 病 的影 响 .还要 求具 有 良 好 的止痛 剂 肌 松效 果 。 面对 休 克患 者 ,麻 醉 师 要冷 静 对 待 , 切 不可 在 未抗休 克状 态下 开 始麻 醉 ,尤其 是 不可 控制 性 血 患 者 以及 必 须 非 全麻 患 者要 待 病 情稳 定 后 再进 行 麻 醉 。外 科 紧急 情况 下 无法 等待病 情稳 定 ,则 应 在准备 手 术时 及早 麻 醉 、解除病 因 。创 伤失 血性休 克患 者血容量 不 足是 致命 因素 . 早 期抢 救 的关 键在 于及 时 、快速 、足量 的液 体 复苏 ,且 还要 遵 循先 盐 后 糖 、先 快 后慢 、先 晶后 胶 的 原则 。选 择 麻 醉药 物 及 方 法 时 ,还 要 选 择 对 循 环 系 统 无 明 显 抑 制 作 用 、满 足 手 术 需 要 的原 则 。气 管插 管 全 麻 的适 用 范 围广 ,可 充分 供 氧 、保 持 呼 吸道 畅通 、对 循环 系统 抑制 作 用轻 微 ,是休 克 患 者 的最 佳 选 择 ”】。但 考虑 多数情 况下失 血性休 克者脏 器功 能障碍 较轻 . 对 于轻 度失 血 者 更倾 向于 应用 非 全麻 。 持续 性 硬 膜麻 醉 主 要用 于 轻 度病 情 、术 前 血 容量 已有所 纠 正 、血流 动 力学 稳 定 患者 中 ,待收 缩压升 到 90mmHg以上 、脉率 达到 100次 /min、 组织 血流 灌注 良好 ,根据 手术 要求 确 定穿刺 部 位后 以利 多 卡 因试 平面 ,在根 据平 面 、血 流动 力学进 行 低剂 量 多次 给药 ,循 环 系统有 明显 改 变者 改为 全麻 ,休 克状 态未 纠 正前 且不 可持 续 硬膜麻 醉 】。呼 吸循 环 失代 偿 的失 血量 大 的患 者 、上 腹部 大 型手 术 、d,JL手术 等原则上 选择 浅全麻 联合 肌松药 。安 定 、 芬 太尼等 对血 流 动力学 作 用较 小 ,适合 作 为诱 导麻 醉药 物及 维 持麻 醉 药物 。 异丙 酚 、硫 喷妥 钠 、氟哌 利 多等 影 响循 环 系 统 ,较 少 选 用 。
麻醉科失血性休克应急预案
![麻醉科失血性休克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4f0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8.png)
一、背景失血性休克是临床麻醉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麻醉科应对失血性休克的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麻醉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失血性休克患者。
三、组织架构1. 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失血性休克抢救工作。
2. 抢救小组:由麻醉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输血科等相关人员组成。
3. 医疗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血液制品。
四、应急预案1. 病情评估(1)迅速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失血量、失血速度、休克程度。
(2)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3)观察患者意识、皮肤颜色、尿量等指标。
2. 生命支持(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
(3)根据病情,给予输血、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维持电解质平衡。
3. 抗休克治疗(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维持血压稳定。
(2)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肝脾破裂、消化道出血等。
4. 麻醉管理(1)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尽量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剂量。
(3)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麻醉深度。
5. 术后处理(1)术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如保暖、镇痛等。
(3)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
五、应急预案的执行与评估1. 抢救小组接到失血性休克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有序地进行抢救。
3. 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4. 抢救结束后,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持续改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麻醉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
3. 各相关科室应熟悉本预案,提高应对失血性休克的能力。
85例急症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85例急症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71721416fc700abb68fc67.png)
85例急症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2008年我院共收住85例中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男52例,女33例,年龄20~60岁;其中胸腹联合伤2例,肝破裂2例,脾破裂36例,异位妊娠28例,全身多处骨折4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3例。
85例病人均烦躁不安,或意识淡漠,或昏迷,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寒冷,心率80~150次/分或听不清,收缩压3 000 ml,同时伴有严重的颅脑损伤,引起呼吸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6~12小时死亡,其余全部顺利完成手术。
3 讨论3.1 早诊断早手术,不可片面强调术前治疗而耽误手术时机,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搬动,以免延迟手术时间而加重休克。
3.2 扩容是休克救治工作中最为基础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强化抗休克治疗措施:对中重度休克病人,提倡开放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颈内静脉置管,保证麻醉手术中输血输液的通畅,也可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病人在送到手术室前应及时配好血;在血源未能及时到位时,可输注大量乳酸林格氏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定安、贺斯等以维持有效的组织脏器灌注压;根据CVP、BP、HR、末梢循环、颈外静脉充盈和尿量情况,及时调整输液输血、红细胞悬液的入量和速度,必要时可适当用些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利尿药。
3.3 麻醉选择:椎管内麻醉可阻滞交感神经而加重休克禁用。
浅全麻为首选,因其可以保证充分的氧供,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而且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麻醉药均应采用较低浓度和较小剂量,尽量选用对心肌抑制较少的麻醉药及采用复合麻醉。
异氟醚浅麻时不抑制心肌可用。
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用于麻醉诱导,芬酞尼对循环影响不明显,可用于休克病人的麻醉维持。
休克病人应用肌松剂,可使麻醉维持浅水平,减轻全麻对循环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操作。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术后可用新斯的明对抗,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麻醉失血性休克紧急预案
![麻醉失血性休克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bb3b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8.png)
一、预案背景在麻醉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
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尽快稳定病情;2. 提高医护人员对麻醉失血性休克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3. 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麻醉科主任、手术室主任、护理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抢救工作。
2. 抢救小组:由麻醉科医生、护士、手术室护士、输血科人员等组成,负责现场抢救工作。
3. 监督组: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监督抢救工作。
四、预案内容1. 识别与诊断(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怀疑失血性休克:- 血压持续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 心率加快,超过120次/分钟;- 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0%;- 出现烦躁、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尿量减少,每小时少于20ml。
2. 抢救流程(1)立即通知抢救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2)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部抬高20-30度,双下肢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3)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输注平衡盐溶液、血浆、红细胞悬液等。
(4)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5)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外科手术:立即停止手术,找到出血点,进行压迫止血或缝合止血;- 内科疾病:根据病因,给予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
(6)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7)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利尿药物等。
(8)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9)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10)做好抢救记录。
3. 救援与协调(1)通知输血科、ICU、外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救援准备。
(2)如需手术,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尽快进入手术室。
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ceb68476a20029bd642da0.png)
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作者:林洪娇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33期【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605.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3-0118-02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临床综合征,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2011年10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了15例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现将麻醉处理的一些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8岁。
其中开放性重度颅脑损伤6例,脾破裂3例,肝破裂2例,血气胸并脾破裂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2例,小肠动脉破裂活动性出血1例。
15例患者均烦躁不安或深度昏迷,唇发绀,皮肤湿冷,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5×1012/L,心率≥150次/min,收缩压≤90mm Hg,呼吸≥35次/min,尿量≤30ml/h。
1.2术前处理15例患者均快速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及深静脉置管,紧急交叉配血,留置尿管,估计出血量,快速补液扩容,在血源未到时,以晶胶比为2∶1补充扩容,晶体选用乳酸钠林格液,胶体选用6%羟乙基淀粉,平均动脉血压≤80mm Hg时,给予小剂量[2~4μg/(kg·min)]多巴胺泵注维持血压。
其中有7例患者因病情险恶,未在急诊科治疗,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推入手术室进行紧急手术抢救。
1.3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接多参数监护仪,检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15例患者均作右颈内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备快速输血输液同时监测CVP。
扩容抗休克同时,面罩给氧。
给予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缓慢推注,快速诱导后,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机械通气参数: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4~16次/min,保证每分通气量在5L左右,吸呼比(I∶E)=1∶2,氧流量1.5L/min。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3f891d0508763230121259.png)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发表时间:2012-07-20T09:43:08.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袁军[导读] 对于减少失血性休克病人合并症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
袁军(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134300)【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142-02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
方法对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接诊后首先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为快速扩容、维持有效灌注压做好准备。
其次在尽可能的少用缩血管活性药的前提下选择麻醉措施要用时短,造成循环干扰少,保持有效氧的供给,最后要尽快配合麻醉药物的应用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
结果在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及麻醉措施均获得成功。
结论对失血病人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麻醉药物及方法,为手术及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临床治疗中将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肝部疾患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失血性休克往往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及早采取麻醉及有效措施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现将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
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在15~55岁;其中外伤导致开放性股骨干骨折5例,肝破裂3例,肝硬化所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6例,脾破裂16例,异位妊娠6例。
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在失血性休克出现时均表现为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低、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心率90~140次/min不等,神志淡漠等休克症状。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2c6d44f7ec4afe04a1dff4.png)
剂量复合低 浓度 吸人性 麻醉 药联 合用 于 循环欠稳 定患 者 J 。氯 胺酮 对低 血容 量 性休克及交 感神 经高度 兴奋 的患 者可 能 有心肌抑制 的危 险 , 而咪唑 安定 、 丙 酚 异 对循环均有抑制作用 , 故休 克和心功能不 全患者应慎重 选用 。本 组 主要采 用 依托 咪酯 、 芬太 尼 和 05 ~1 .% %异 氟 醚静 吸
资料 与方 法 20 0 5~2 0 0 9年收治失 血性休 克患 者 8 5例 , 5 男 2例 , 3 女 3例 , 年龄 2 6 0~ 0岁 ; 其 中骨盆 骨折并尿 道破裂 2例 , 肝破 裂 2 例, 脾破 裂 3 , 6例 异位妊 娠 2 8例 , 全身 多 处骨 折 4例 , 开放性 颅脑 损伤 1 。8 3例 5 例患者均烦躁不安 , 或意识淡漠 , 昏迷 , 或 面色及皮肤苍 白 , 口唇发绀 , 四肢寒冷 , 心 率8 0~10次/ 或 听 不 清 , 缩 压 < 5 分 收
麻
d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1
2 0 5. 95
化, 更好地指导液体 复苏 。单 位时间 内观 察尿 量 , 是反 映 肾脏 血 流可靠 的 指标 , 若 尿量 <2 m/j时 , 警惕 肾功 能衰竭 的 0 ls  ̄ 应 发生 。严 重创伤 失血性 休 克易 引起 止血 不 良, 加上大量液体复苏 可降低机 体的凝 血功能。因此 , 在液 体复 苏过 程 中 , 定 应
对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休克救治疗效分析
![对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休克救治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bc609333687e21ae45a9cd.png)
对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休克救治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对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及休克救治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54例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并实施液体复苏、给予药物、输血等救治措施,观察分析患者救治疗效。
结果3例因止血无效死亡,剩余51例均得到有效的救治,存活率94.44%。
结论對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给予快速液体复苏、输血、原发病防治等救治措施,是确保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
标签:重创;失血性休克;救治;全身麻醉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患者失血量过高,其面临的死亡风险也较大。
杜卫东,邹翠芸等研究指出,手术麻醉处理与休克救治方法对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关键的影响[1]。
当前,如何提升此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残死率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重点课题。
笔者回顾分析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重创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及休克救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2例;年龄:14~63岁,平均(45.20±5.07)岁;创伤类型:8例肝脾破裂出血,21例严重复合伤,10例多发性骨折,3例严重肺挫伤,12例肋骨骨折并发腹膜巨大血肿;致伤原因:26例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碾压伤,14例高空坠落伤,5例锐器重创;受伤至入院时间:1~4h,平均(1.53±0.21)h;休克严重程度:12例轻度休克,42例重度休克。
1.2麻醉与救治方法对全部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采用1~2μg/kg 芬太尼、0.02~0.04mg/kg咪唑安定、1~2mg/kg丙泊酚及0.5mg/kg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实施呼吸机机械通气,呼吸频率参数:13次/min 左右,潮气量参数:9ml/kg。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分析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e6b9ef4b73f242326c5f67.png)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措施和救治措施。
方法:对41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及麻醉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例患者于麻醉手术过程中死亡,36例患者于手术室完成手术,34例患者麻醉苏醒、定向力恢复后回病房,2例患者未恢复自主呼吸带气管插管回病房。
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快速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麻醉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手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死亡率高,是一种在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
手术麻醉处理与休克救治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关键的影响[2]。
临床治疗依靠单纯的输血治疗并不能够有效的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必须立即进行止血并结合抗休克的治疗,因此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最为关键[3]。
我科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手术的患者,将其麻醉处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24~67岁,平均46.6岁;创伤类型:肝、脾破裂、胸腹联合伤合并骨折、开放性骨折、严重复合伤;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挤压伤、锐器伤;失血情况:估计失血量800ml-4000ml。
1.2麻醉与救治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供氧,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扩容(通常开放2-3条静脉通路),给予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0.002~0.004mg/kg,维库溴铵0.1mg/kg,稀释后快速诱导,加压给氧后,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
呼吸频率参数:13次/min左右,潮气量参数:9ml/kg。
间断采用阿曲库铵、芬太尼等进行麻醉维持,术中加强心电、心率及血气、尿量、血常规、脉搏等指标监测,并依据患者中心静脉压及失血量确定红细胞悬液及晶体液、血浆等输注量。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ac80ac5acfa1c7ab00ccb3.png)
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4-06-27T10:20:25.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唐学忠[导读] 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仅靠单纯的输液输血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
唐学忠(内蒙古扎兰屯市中蒙医院麻醉科 162650)【摘要】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对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救治措施:①麻醉时间要短,循环干扰少,保持有效氧的供给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慎用或避免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扩血管药和麻醉药;②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为快速扩容、维持有效灌注压做好准备,缩短低血压时间;③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结果: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抢救、手术及麻醉措施均获得成功。
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和麻醉方法,合理有效的容量腹水,为手术及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麻醉处理手术【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87-01失血性休克是指在临床治疗中大量失血,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外伤引起的出血、妇科疾病引起的出血及肝部疾病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仅靠单纯的输液输血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因此及早采取麻醉方法及有效措施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对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麻醉处理。
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对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9-61岁。
其中外伤导致开放性股骨干骨折8例、异位妊娠6例、肝硬化所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例、脾破裂15例、肝破裂 5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血压低、口唇紫绀等休克症状。
2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2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39e7d5ce2f0066f533224c.png)
ml,平均300ml,贮尿囊充盈压力5cmH2O~30cm H2O,剩余尿[20ml。
贮尿囊造影均无输尿管返流,IV U无输尿管狭窄与上尿路积水现象。
随访期间患者血肌酐和电解质正常,无高氯性酸中毒。
术后病人无明显心理障碍,能参加社会活动,睡眠良好,恢复快。
3讨论可控膀胱贮尿囊的基本要求是内压低、容量大、顺应性好。
目前常见的几种肠道可控膀胱术式为满足此要求都要将截取的一段肠管进行去管重组,即剖开肠管,破坏肠管肌肉收缩,再进行对折缝合成贮尿囊,这些术式操作较复杂,技术要求高。
在A lcini可控膀胱术的基础上,梅骅[1]首先提出并开展了去带盲结肠腹壁造口可控膀胱术。
此术式特点是用盲结肠作贮尿囊,不需剖开肠管,而只需把结肠带见的前后结肠带切断或剔除,即可达到提高容量、降低内压的目的,因而大大简化了术中操作。
除去结肠带的方法简单,只要用生理盐水充盈截取的盲结肠腔,就能轻易地切断或剔除结肠带。
我们观察,在术中除去前后结肠带后,20cm盲结肠可增至38cm~40cm;在相同压力下,去带后其容积可增至3倍以上;在相同容积下,去带后其内压可降至去带前的1/3~1/2。
术后贮尿囊中的容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
术后1个月,病人有尿胀感时容量一般为250ml~350ml,1a后,贮尿囊平均容量可达450ml以上,最大可达700ml,相同长度盲结肠完全剔除结肠带比横断结肠带容积更大、内压更低。
本组病人输尿管、肠道的吻合,均采用折叠缝合肠道浆膜层作3cm~5cm的管道,将输尿管包裹于其中。
此种改进相当于过去的黏膜下隧道法,但减轻了对贮尿囊的创伤,减少了尿瘘发生的可能性。
由于去带后盲结肠贮尿囊内的压力低、容量大、抗返流吻合效果确切。
病人术后IVU及可控膀胱造影,无一例输尿管返流现象及狭窄。
可控膀胱输出道要求插管容易并且能控失禁。
本组病人全部采用末端回肠作输出道,末端回肠两层纵形折叠内翻缝合,使其仅能通过12F~14F导尿管,并在术中进行抗失禁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