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复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微子 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 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 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 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
(3)委而去之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 (7)寡助之至
环:__围__ 兵革:__泛__指__武_器__装__备___ 兵:__兵__器__ 委:__放__弃__ 去:__离__开__ 固:__巩__固__ 威:__震__慑__ 得道:__指__能__够__施__行_治__国__的__正__道__,__即__行__仁__政___ 至:__极__点__
(3)错误的一项是_B__
分类 收集
加点字词
续表 词义理解
A. 诸侯以此益疏(更加,越发) 课外 B. 乃强谏纣(尽力,极力) 字词 C. 乃详狂为奴(详尽,仔细)
D.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投奔)
(4)加点词语 的意思不正确的 一项是__C_
【解析】(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固”译为“巩固”。(4)“乃详狂为 奴”的“详”同“佯”,假装的意思。
基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__畔__同__叛__,意思是:__背__叛__ 2.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 古义:__内__城__
今义:城市
3.一词多义 利:天时不如地利【F】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天时不如地利 复习课
授课计划
授课时间: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第 ___ 周周____
主备人:沈秀萍
课题:《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课
教学目标:1.梳理中考考点,落实中考字词的字义以及重要句子翻译 2. 巩固文章的内容理解。
教学重点:梳理中考考点,落实中考字词的字义以及重要句子翻译
教学难点:当堂掌握
教学媒体:面授
课外作业:订正错题并积累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天时不如地利》一文。
二.考点巩固与深入
1. 朗读课文,抽默字词、巩固易默错的字
郭、粟、疆、寡、畔
2. 将默错的字巩固4遍。
3. 温习文学常识
①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②《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行。
4. 中考字词:
①实词:得、胜、兵、去、故、戚
(落实实词的字义)
②虚词:以、之
(落实虚词的字义及用法)
③通假字:畔
5.重要句子(落实句子中中考字词的字义)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内容理解
1.一个中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作战取胜的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是核心。
3. 文章思路:引论——本论——结论
四.练习巩固
积累有关“人和”的名言:人心齐,泰山移教学反思。
天时不如地利文言整理
八(5)陈馨2号《天时不如地利》巩固复习纲要一、文学常识文章出处:《孟子·公孙丑下》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实词(结合课后注释或补充词义)1.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2.“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4.环:围。
5.夫:发语词。
6.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7.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8.不如;比不上。
9.也:判断句的标志。
10.城:城墙。
11.池:护城河。
12.兵:武器。
13.革:铠甲,盔甲。
14.坚:坚固。
15.利:锐利。
16.米粟:粮食。
17.委:抛弃。
18.去:离开。
19.故:所以。
20.域:限制。
21.以:用,凭借。
22.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23.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
24.溪:河。
25.险:险峻。
26.威:建立威信。
27.寡:少。
28.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王。
29.失道者:施行暴政的君王。
30.畔:同“叛”,背叛。
31.之至:达到极点。
32.顺:服从。
33.以:凭借,用。
34.“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5.必:一定,肯定。
3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以,用。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37.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38.委而去之:委,抛弃。
去,离开。
(二)、通假字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反叛。
一字多义夫1)发语词,不翻译。
eg: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2)旧时对男子的尊称eg: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3)丈夫eg:于是夫负妻戴。
之1)代词eg:环而攻之而不胜。
2)到….去eg:吾欲之南海3)第三人称代词eg:吾欲辱之何以也去1)离eg: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1
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①问曰:‘天下恶②乎定?’吾对曰:‘定于一③。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卒然:通“猝”,突然。
②恶(wū)乎:怎样,如何。
③一:统一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⑤悖(bò)然:此处形容禾苗蓬勃生长的样子,⑥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⑦由:通“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________②亲戚畔之________③语人曰________④就之而不见所畏焉________(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悖然兴之矣(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4)甲、乙两文表现了孟子怎样的主张?请结合两段文字内容分别做简要分析。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
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及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1.通假字亲戚畔.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2.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原意为: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原意为:稳固,安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3.其他重点实词(1)七里之郭.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委.而去.之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者多助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得道..(8)寡助之至.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亲戚畔之亲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下顺.之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虚词(1)之①三里之城___________________②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③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天下之所顺 ___________________(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5.句子翻译(1)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
①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①犯禁:触犯禁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凡治国.之道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必先富民.D.民富则.安乡重家入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标出停顿。
(每个句子限断两处)(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是借政治谈战争。
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B.甲文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C.乙文中管子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富民对治理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
D.乙文一方面讲“民富”,另一方面讲“民贫”,从这两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要治理好国家,则要先富民。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之《天时不如地利》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之《天时不如地利》(六年级下)复习指南(本文为背诵篇目)一、字句解释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关键字: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如:比得上。
句译: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
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1)而不胜。
关键字: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之(1):代词,指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城池。
句译: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敌人包围攻打它却不能胜利。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关键字:夫:发语词。
得:得到。
是:这。
句译:(敌人)能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却不能够胜利,这是因为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者,……也——判断句)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关键字: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用革制成的甲、胄、盾。
坚:坚固。
利:锐利。
句译: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盔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
5.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关键字:委:抛弃。
去:离开。
之:代词,指代这个城池。
是:这。
句译:但是守城的士兵们抛弃了城池逃离了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判断句式同上)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关键字:故:所以。
域:限制。
以:用。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限。
固:巩固。
国:国家。
威:建立威信。
句译:所以说: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限来限制人民(定居而不迁走),不能用山河的险要来巩固国防,不能用兵器和盔甲的坚固锐利来在天下建立威信。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关键字:得:得到。
道:道义。
得道者:指施行仁政,得民心之人。
寡:少。
句译:施行仁政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没有施行仁政,不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2012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2012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2012-5-10一、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4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__(3)足兵.兵:__ (4)民信.之矣信: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5~8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原文译文(参考《教材解读》) 段落(层)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有利于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够取胜。
包围并且进攻它,一定得到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的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被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国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第一层: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第二层:从攻、守两个方面具体论证中心论点,进一步阐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三层:深入论述“得道”,即“得人和”者“战必胜”。
【结构图示】(阅读借鉴)【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完整版)
一《为学》1、《为学》选自。
作者,代文学家。
2、本文讲述了“”的故事,形象地阐明了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的道理,勉励人们。
3、第一部分(第一段),以两个句式,从“天下事”引出“人之为学”,通过两组问答,对比鲜明地阐发了的道理。
4、第二部分(第2—6段),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的结局,证明了的作用,突出了的重要。
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完全不同,前一句是。
后一句是,表现了他面对困难的态度;“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穷和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5、第三部分(第七段)由上述故事引出结论:。
二《天时不如地利》1、孟子是家著名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并称。
孟子,名,(时期)思想家。
2、本文强调了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的观点,主张以统一天下。
3、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关系。
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和并用。
4、大量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橘逾淮为枳》1、本文选自,晏子,名,字,时期齐国政治家。
2、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了的故事。
3、第二部分(第3—6段),第四句,话题一转,直接把这个比方的指向抖出,巧妙地回敬楚王,楚王的“笑”了,这是的笑,的笑,的笑。
4、晏子的、、,在文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楚王从至的表现更衬托出了晏子的形象。
四《伤仲永》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朝文学家,被列为“”之一。
2、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例,来说明的重要性。
第一段,写方仲永。
具体形象地表现方仲永天赋之高,同时点出其和没有再接受后天教育培养作为补充的隐患,为仲永的变化。
第二段,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
“余闻之”至“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十二三岁时。
“又七年”至末尾,写仲永二十岁时,成为普通人,提醒人们,勤奋努力地学习。
3、文章语言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的惋惜之情。
《伤仲永》的“伤”意为:。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八年级上册第4篇 《孟子》三章
第13篇 《孟子》三章
【知识归纳整理】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2.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古义: 成年男子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第13篇 《孟子》三章
3.一词多义
(1)戒 戒. 之曰 告诫 必敬必戒. 谨慎
(2)居 居. 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居所,住宅
第13篇 《孟子》三章
3.一词多义
(1)利ቐ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锐利,锋利
(2)城ቐ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内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
第13篇 《孟子》三章
4.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本义:巩固 句中意思: 使……巩固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句中意子》三章
5.重点实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委.而去.之
委: 放弃 (4)得.道.者多助 (5)寡助之至.
环: 围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去: 离开 得道: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 极点
第13篇 《孟子》三章
6.重点虚词
三里之. 城 助词,的
【文章主旨】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
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 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第13篇 《孟子》三章
【写作特点】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
【注释】①少子:小儿子。②修:这里指拘泥。③孝谨:孝顺。④召: 征召。⑤辍:放下、扔掉。⑥效:仿效、学习。
第13篇 《孟子》三章
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学生版)
【原文呈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诵读点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家作品】1.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来并称二人。
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
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重要学术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精练准确。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孟子》三章
初中课内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上册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战就一定能胜利。
加粗字为易考词语。
①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②〔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③〔环〕围。
④〔池〕护城河。
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天时不如地利》教案3
设计者:龚侃复旦初级中学教学目标: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什么叫做“仁”?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畔、夫三、把握中心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
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天时不如地利》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 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2.作品:选自《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选自其中的课文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孟论学》(最后两则)。
二、课文分析1.主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内容结构:①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第2段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③第3段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④第4段进一步阐述“人和”,通过对比论证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中心论点”)。
3.写作特色:①举例论证(如第2段)和对比论证(如第4段)。
②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4段)。
三、习题A套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它与《论语》、《中庸》、《大学》并称为“”。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的一项是()(3分)3.以下分析有误..A.文章第二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第三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方的失利可以推断:攻城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凭借“人和”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其在治国中的意义。
【答案】1.《孟子》;四书。
2.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限制百姓(定居而不迁走),不能靠险要的山河巩固国防,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
(关键词:域、以、威、兵革;注意“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两句的翻译)3.A(错在“三里”、“七里”都是形容防守地域之小)B套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家经典著作(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上海中考语文6-9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
上海6-9年级文言文课内复习一、专题知识梳理知识点1:文学常识积累及内容与主旨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
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
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天时不如地利(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第一部分:课文理解填空1.孟子是著名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后世常以“”并称。
《孟子》是所著,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文强调了,提出了“”的观点,主张。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2.全篇结构紧密。
文章把“”“”、“”“”两两对比,交织立论,提出“”(第二段)“”(第三段)的观点。
这部分内容紧紧扣住了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第四段又紧接着前面的“”加以深述,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呵成,无懈可击。
3.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关系。
,不可颠倒。
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论证和论证并用。
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比较,在“”、“”之间也进行了比较。
可以说,本文的论述是在对比中完成的。
4.大量运用排比句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如,在强调守方拥有的“地利”优势时,连用四个排比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强调,给人影响深刻。
又如,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句指出,很好地突出了“”在战争中的地位。
正是由于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在气势上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摄人心魄。
第二部分:基础演练一、词语解释1.必有得天时者矣得:__________1. 2.然而不胜者胜:__________3.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4.委而去之去:__________故曰故:__________2.故君子有不战故:_________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__________6.以天下之所顺以:__________环而攻之之:__________寡助之至之:__________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之:__________亲戚畔之之:__________二、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环而攻之,必有的天使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专项训练
(1)委而去之( )(2)寡助之至( )
9.请简要概括孟子对战争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A.本文以议论为主,逐层推进,一气贯通,气势充沛,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
B.本文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两两比较,指明“天时”的重要性。
C.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D.文章对于“得道者多助,失曲同工之妙。乙文相当于论证了甲文的哪一观点?请写出具体语句(限一小句),并结合乙文的内容和思路进行分析。
1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A.七里之郭:外城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B.委而去之:放弃齐军使治阿:派遣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疆域追者反曰:同“返”,返回
2022届中考语文【基础·精练·突破】课内文言文高效复习-专题1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2022届中考语文【基础-精练-突破】课内文言文高效复习ABC专题十三《孟子》三章x基础回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
一、句子翻译
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5、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寡助之至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亲戚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二、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
1、本文选自《》,孟子,名,时期家。
该书由
所著,是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孟子是继之后的又一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他与孔子并称“”。
2、孟子主张施“”以统一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一文,强调了战争中“”
的作用,提出了“”的观点。
3、本文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句。
第二段论证了“”;第三段论证了“”。
4、“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5、“四书”是
6、“五经”是
7、举一个战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多处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三段用了一个攻城的例子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
C、“域民……”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D、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