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课件【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课件【三篇】【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准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不过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不过没有胜利,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不过(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协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协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协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协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本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次,(第2-4句),列举两个事例,从攻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分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和练习
【今语对释】孟子说:“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譬如有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小城,(敌人)包围攻打它却不能够胜利。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却没有胜利,这正是说明有利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势。
(又譬如,另有一座城池,)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士兵们的)武器和盔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了城池离开了它,这是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线来限制人民(定居而不迁走),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来巩固国防,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和盔甲的坚固来建立威信。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缺少帮助达到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用全天下都顺从他的力量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要么不战,若战,就一定会获得胜利。
”【阅读指南】1.孟子是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2.全篇结构紧密。
文章把“天时”“地利”、“地利”“人和”两两对比,交织立论,提出“天时不如地利”(第二段)“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的观点。
这部分内容紧紧扣住了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第四段又紧接前面的“人和”加以申述,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呵成,无懈可击。
3.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层进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逐层论述,不可颠倒。
古诗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翻译赏析
古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赏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文言文《公孙丑下》,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5)委:弃。
(6)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8)畔:同“叛”。
(9)有:或,要么。
【翻译】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
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ORg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天时不如地利 字词解释 句子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如:比得上郭:外城环:围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地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却然:这样而:却者:…的原因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来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这样却还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护城河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委:放弃去:离开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域:居住(使…居住)以:凭借、依靠固:巩固国:国家、国防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威:威慑、震慑利:锐利得道:施行仁政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锐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少至:极点亲戚:内外亲戚畔:同“叛”,背叛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凭借故:所以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及译文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译文:
孟子说:“拥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拥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拥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上下团结的人心。
”
周围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他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他,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中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队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得到民心的人,帮助它的人会很多;失掉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很少。
支持他的人少到极点的时候,连族内外的亲属都会背叛他;支持他的人多到几极点的时候,天下人都会服从他。
(拥有民心的统治者)凭借天下的归顺,去攻打族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的统治者)。
(正因为这样)所以拥有民心的统治者有不打仗的时候,(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啊!。
2.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分析问题
第四段
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
➢孟子是如何阐述自 己的观点的?
✓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和对比论 证并用,
大量运用 排比句, 加强语势,
✓ 第二、三段举例论证: 攻城和守城
具体强化, 论证严密。
增强论辩 效果。
✓ 第四段点明意图: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讨论:
qī,指族外
pàn,同“叛”
朗读全文,看看哪些话在今天仍被人们经常引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天时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 2、地利
(哪个要素更关键?)
3、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民心,施仁政
民本主义
第一段:提出观点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不如:比不上。
• 2.胜:胜利
• 3.兵:武器
• 4.去:离开
• 5.以:用
• 6.故:所以,因此
• 7.之:①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②到
③助词,的
•
④代词,他,代指“失道者”
二、句子翻译 1. 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得到有
利于作战的地形,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2.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段:事例一(攻城)——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作品原文: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
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
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
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
寡助之至39,亲戚畔40之。
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
以44天下之45所顺,攻亲戚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词句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
3.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
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非:不是。
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18.米粟(sù):粮食。
19.多:充足。
20.委:抛弃。
21.而:然后22.去:离开。
23.之:代词,代“城”。
24.是:代词,这25.故:所以。
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经过一番对比,孟子认为这作战三个条 件中,哪一个最重要?
人和
阅读文章第四小节,作者认为对于一个统治 者而言,得人心如何?不得人心又如何? (请用原文回答)
第四段:总结论点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 战,战必胜矣。
[译得]治国之道,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会很多;失
治国之道,不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很少。少 助达到极点,连族内外的亲属都会背叛他;多助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会服从他。(得道的统治者)凭借天 下的归顺,去攻打族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的统治 者),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 必定胜利。
[译得]治国之道,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会很多;失
治国之道,不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很少。少 助达到极点,连族内外的亲属都会背叛他;多助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会服从他。(拥有民心的统治者)凭 借天下的归顺,去攻打族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的统 治者),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打仗的时候,若进行战 争,则必定胜利。
不如人和也。 抛弃
离开
修辞:排比
强调突出
句式:双重否定
“人和”的重 要
第三段:事例二(守城,委而去之)——地利 不如人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译]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 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抛 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 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强调重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讨论: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 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文学常识:选自《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的外墙,(敌人)包围攻打(它)却不能够胜利。
(敌人能)包围它并且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却没有胜利,这是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士兵们的)兵器和盔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抛弃了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用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用山河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依靠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
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百姓都会服从他。
用全天下人都顺从的条件去攻打连族内族外的亲戚都背叛他的人。
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就必定是胜利的了。
”主旨: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一旦丧失了上下团结的合作关系,就只能走向失败全文赏析本章从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人心背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
天时地利人和文言文
天时地利人和文言文一、原文及注释“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字词注释-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 环:围。
- 池:护城河。
-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 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 固国:巩固国防。
- 威天下:震慑天下。
- 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
道,指儒家推崇的仁政、王道。
- 畔:通“叛”,背叛。
二、文章翻译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这句话指先可以通过时机和地点来取得成功,而不仅仅靠努力
工作。
而其实,“天时不如地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把握好胜负关键所在,多实践,多分析,把握住时机,勇往直前,不怕失败,重复成功,就是不如有利的地点。
众所周知,成功者有共同的特征——善于发现机会,知道未来的趋势,而大多
数如何及时发现机会的方法就是去学习,从诸多领域中去发现不同的机会,把握与其他人不同的视角,从中推敲出有利的地点,以求取最大的收益。
此外,有计划地了解自己追求的方向是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要知道,
要想占领属于自己的天时,首先要有自己的蓝图,把握资源,努力实现目标,这本身就算一种有效利用天时的机会。
最后,在及时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的同时,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相信自
己的能力,坚定的目的,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大自然及其赋予的机会无比敬畏,这也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包含的精髓所在。
总之,只要把握自己的地利,选择合适的天时,逆流而上,战胜困难,坚持自
己的目标,成功就会自然而然地入你的怀抱。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原文及翻译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目录1.孟子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2.原文概述3.翻译全文4.文章主旨与价值正文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我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的学说主张仁政,强调人性本善,提倡道德教化,对于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的众多著作中,《孟子天时不如地利》是一篇论述天时、地利、人和的短文,旨在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原文概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原文如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者,有所不能胜也;地利者,有所不能全也;人和者,有所不能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力之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全文:孟子说:“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天时,有些时候是不能胜过的;地利,有些时候是不能完全拥有的;人和,有些时候是不能抵挡的。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兵力的强大。
得到道义支持的人会得到多方的帮助,失去道义支持的人会得到很少的帮助。
帮助少的时候,亲戚会背叛;帮助多的时候,整个天下都会顺从。
”文章主旨与价值:孟子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虽然天时和地利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发展有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这需要实行仁政,关爱百姓,秉持道义。
天时不如地利
qī
pàn
解释实词和虚词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
练习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地利 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
民心所向,上下内部团结。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
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 这。
B、环仁而义攻之、/仁而道不。胜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
练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2、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
5、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
6、亲戚畔之 代词,他。
7、寡助之至 动词,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边长三里的内城,边长七里的外城,敌人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包围然后攻城,一定可以找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可是不能取胜,这说明天时比不上地利。
【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表提示】【环:包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占有如此多的地利却弃城而逃,这说明地利比不上人和。
【池:护城河】【革:皮革、甲胄】【委:丢弃】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实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人,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不战而已,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畔:通“叛”】。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归顺,服从
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同“叛”,背叛。 拥有民心的君主(即“得道者”) (通假字)
对比
以民为本,施仁政,行王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译]
符合道义的人(施行仁政的君主),能得到多数人 的帮助;违反正义的人(不施行仁政的人),得到 的帮助就很少。帮助少到极点,连族内外的亲属都 会背叛他;帮助多到极点,天下人都会服从他。 (拥有民心的统治者)凭借天下的归顺,去攻打族 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的统治者),所以施行仁政 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 下》
孟子
(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地 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 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世称其为“亚圣”。
《孟子》(现存七篇)
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 等)所著。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 “仁政”的学说。
不如人和也。米粟:泛指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
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
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
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最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
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
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
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
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