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期末[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合集下载

管理学4章(管理与环境)

管理学4章(管理与环境)

或劳务的人或单位
组织生存发展的前提
竞争者
与该组织争夺资源、服 同行、替代品生产者、同样需要 竞争者的多少直接影响组织获得
务对象的人或组织 该组织所需资源的组织
一定的业绩所需付出的代价
政府主管部门
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 工商行政管理局、税收部门、物 其政策和权力对一个组织可以做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或 价局、劳动管理部门、技术监督 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能取得
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 (二)分类:
1.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因素、任务环境因 素),决定了一个组织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 做什么。 (1)一般环境指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 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 素,一般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科学 技术等。
3
【思考题】各个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是不是都是 一样的?
52
启示与应用:竞争意识
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 竞争的本质是创新、创优; 竞争的功能是调节功能、刺激功能和分配功
能; 竞争的基本前提是自由和规则的结合; 竞争的表现形式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
有买方之间的竞争、卖方之间的竞争、买卖 双方之间的竞争;
53
启示与应用:竞争意识
市场名称
事件

制鞋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
汽车 从国外进口汽车受到了限制
租房 有更多青年人要成家立业,同时
政府规定了房租的最高限额;
苹果 政府开始对桔子征营业税。
24
3、社会环境因素 (1)风俗习惯、道德与法律——行为规范——
组织业绩 (2)人口状况——人口结构——可获得的劳动
力的数量与质量。 (3)文化教育水平——生活方式——所需商品
机构

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4.2 课后习题详解一、思考题1.无边界组织对管理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什么?答:无边界组织指消除产生人为的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从而使管理结构更有效的实现全球化的组织。

其对管理造成的潜在影响有:(1)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拓展到全球。

不能仅靠利用本国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无边界组织产生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

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

(3)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无边界组织对管理的影响还要求处理好各国文化的差异。

各国的文化对雇员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前,必须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与评估,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

而在投资环境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子,尤其是文化距离。

否则,这会给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与经营阻碍。

环境管理-04第四章管理环境分析 精品

环境管理-04第四章管理环境分析 精品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可支配收 入、生活方式……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14
技术环境分析 P127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指的是企业所处的社会 环境中的技术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 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社会技术水平 社会技术力量 技术体制 国家的技术政策与技术立法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问题:约翰·保罗为什么会面临这种尴尬局面?应该如何解决?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用
环境对行业边界的作用 环境对供应商的作用 环境对顾客行为的作用 环境对企业产品替代的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7
组织环境的构成
组织外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8
2 组织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内容:
企业的宗旨、任务陈述 共同价值观 作风和传统习惯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23
组织文化分析
结构层次:
物质层 制度层 精神层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24
组织文化分析
维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 稳定性 进取性 团队导向 员工导向 成果导向 关注细节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3.2 组织能力分析
组织基本能力评估
资源能力分析 生产能力分析 营销能力分析 研发能力分析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19
3.2 组织能力分析
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特点 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价值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管理新趋势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常峰
管理4-20
3.3 组织文化分析

管理学第4章 管理环境

管理学第4章 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分类图示
宏观 (一般)
微观 (任务)
管理环境的判别
外部 对组织业 绩的影响
间接
一般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某 一 组 织 管 理 环 境 因 素 直接 存在于组织 任务环境因素
内部OR外部?
对组织业 绩的影响 内部环境因素 内部
间接
组织文化因素
直接
经营条件因素
4.2 外部环境因素
一、一般环境因素
1).政治和法律因素
政治因素指社会政治形势和各种政治事件所构 成的对组织的影响因素,如国家政局的总体稳定性、 国际关系、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等,如伊战 法律与政治密切相关,但更细致、具体。在各 个国家,许多公司都必须应付法律方面的问题,如 企业法、商标法
一般环境因素
2).经济因素
5.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社会上代表某一部分人的特殊利 益的群众组织,如工会、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 织等。以各种宣传工具制造舆论,从而影响组织的 管理活动。
任务环境因素归纳表如下:
任务环境 因素 定义 以企业为例
股东、银行;职业 介绍所、人才市场 ;新闻机构、情报 机构;科研机构、 技术市场;原辅材 料供应商 企业的客户或企业 产品消费者
管理者一般更重视对任务环境的研究与分析。
内部环境的分类
组织文化:在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 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 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 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的经营条件: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科研力 量、专利技术和信誉等等。
【案例分析】捷运航空公司
美国从70年代末起,工业经济开始衰退,美元 汇率下跌,从1973年中东国家发起石油禁运以来, 油价的上涨给航空工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加以1982 年美国成立“专业空运管理组织”(PATCO)后, 出现了强硬的罢工势力。而里根政府又下令解雇罢 工者,使劳资双方矛盾恶化。这一切便整个航空工 业出现了困难重重的不利局面,正如民航局主席麦 克钦所说:“即便想象力再丰富,谁也不会想到这 么多的不利因素会同时出现。”因此,当时有不少 航空公司,如布兰利夫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等 都曾提出破产申请。

第四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第四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第四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一、你持有怎样的全球观1.全球经济如何给管理者创造机会和挑战?答:竞争者和市场不再受国界之限。

①世界各国都在开放新的市场。

②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候,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突然出现。

组织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2.什么是狭隘主义?它是如何给管理者制造障碍的?答:狭隘主义指仅仅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来看世界,是一种自私、狭隘的世界观。

具有狭隘主义的人认识不到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狭隘主义已成为许多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工作的管理者的一大障碍。

如果管理者跌入忽视外国文化习俗的陷阱,固执地认为“本国的文化就是优于外国文化”,他们将发现难以与那些努力探索外国习俗和市场差异的全球其他管理者和组织进行竞争。

3.比较三种看待全球业务的不同观念。

答:管理者在看待全球业务时,可能是下列三种观念中的一种:民族中心论(母国取向),多国中心论(东道国取向),全球中心论(全球取向)。

①民族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母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最好的。

②多国中心论这种观念认为东道国的管理人员知道经营业务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惯例。

③全球中心论是一种全球取向的观点,其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

二、理解全球环境4.描述三个重要的区域性贸易联盟,包括它们的名称及形成原因。

答:①欧盟(EU)的目标旨在建立统一的关税、统一的工商业政策以及统一的货币,主要动因是针对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它们需要以此来重新确立自己的经济地位。

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联盟,消除自由贸易壁垒(关税、进口许可证、海关服务费)的最终结果是三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③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是东南亚10国的贸易联盟。

④补充: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经济论坛。

5.比较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无国界组织。

答:①多国公司(MNC)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主要由母国进行管理。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环境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环境

政府政策
政府的政策措施,如产业政策、财政 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经 营环境和竞争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状况
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 费者的购买力和企业的投资决策

市场需求
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市场需求, 如经济繁荣时期,市场需求增加, 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扩大生产和销售 。
增强决策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管理者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推动组织变革与创新
激发组织活力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措施,激发组织的活力和 创造力。
推动技术创新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组织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 级。
05
管理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感知外部环境变化
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 察力,及时感知政治、经 济、社会、技术等外部环 境的变化。
分析外部环境变化
通过SWOT分析等方法, 深入剖析外部环境变化给 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调整组织战略
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 时调整组织的战略目标、 业务模式和运营策略。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塑造组织文化
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组织文化,提高员工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优化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提 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 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提升领导力
管理者需要具备卓越的领导力,能够带领团队应对各种挑战和变 革。

管理学 第四章 管理与环境

管理学 第四章 管理与环境

2.强文化和弱文化 (3)一个组织文化的强弱或居于其间与否,取决于组织的 规模、历史、雇员的流动程度及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 在许多组织中,尤其是强文化的组织,其中的一个文化纬 度通常会高于其他纬度,并塑造着该组织的个性以及组织 成员的工作方式。
3.文化的来源

组织文化的最初来源通常反映组织创始人的远景或使命。 案例分析:张瑞敏与海尔文化
图: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

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stakeholder partnership):
即为追求共同目标而在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的非正 式协议。这种类型的伙伴关系允许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搭建 桥梁,需要合作者的高度承诺,相辅相成。
跨域管理(boundary spanning):采用更具体的方式与 各种利益相关者开展互动合作,以收集和传播重要的信息。 在跨越管理中,组织成员在组织和外部利益相关之间自由 移动。组织边界具有更强的柔性和可渗透性。人们通常会 说边界跨越者有多个落脚点---意思是他们跨越了组织边 界。



总之: 一般环境的影响常常是广泛的,可能影响到处 于其中的所有组织。在多数情况下,一般环境是特 定组织的管理者无法影响和控制的,因此,适应和 利用是更常用的应对策略。 如对于在英国和法国经营的美国公司而言,美 元对英磅、法郎的汇率就是一个一般环境因素,因 为它对组织具有潜在的影响力。
具体环境(任务环境):包括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 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
商的一般环境移向了具体环境中。
管理人员之所以要重视分析环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环境的不 确定性。随着组织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大,管理组织的难度 也会增加。 例如,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五六十年代处在稳定环境之中, 甚至能够非常精确地预测出每年的销售和盈利。但自从70年 代中期以来,随着政府有关汽车排放物、安全等方面的法规 颁布实施,随着国外(尤其是日本)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加以及 汽油价格的迅速上涨,美国汽车行业的管理人员发现他们所 面临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管理学原理】第4章 管理与环境

【管理学原理】第4章 管理与环境

——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政府和中央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形势的紧迫 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政府 和企业普遍认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依赖结构… 依赖结构…);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仍然具备的包括市场、基础设施、政 策环境等等的“综合优势” 策环境等等的“综合优势”。….
第二节 组织的内部环境 一、组织的内部环境的因素 组织的内部环境,又称为内部条件或 状况,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对其管理 及绩效有直接影响的因素。 ▲对组织活动及其管理是一种约束力量。 对组织活动及其管理是一种约束力量。 ▲存在于组织内部,是组织能够控制的。 存在于组织内部,是组织能够控制的。 ▲组织内部环境包含哪些因素?不统一。 组织内部环境包含哪些因素?不统一。
二、组织的使命 1、组织特定的责任和任务 2、为社会做贡献
▲使命决定了组织存在的价值,又是划分
组织类别的依据;
▲使命是指导和规范组织活动的依据,对
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组织一切活动,包括管理必须服从和 ——组织一切活动,包括管理必须服从和 服务于组织的使命。
组织的资源——组织要进行业务活动 组织要进行业务活动、 三、组织的资源——组织要进行业务活动、实 现其使命和目标,必须有各类资源。 现其使命和目标,必须有各类资源。 1、人力资源; 2、物力资源; 3、财力资源; 4、技术资源; 5、信息资源。 ▲组织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人力资源去获取和利 用其他各种资源的过程。利用的效果如何, 用其他各种资源的过程。利用的效果如何,就 直接决定共同目标能否实现。 直接决定共同目标能否实现。
2、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财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财 政收支、金融运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收 支、劳动力就业、物价水平等等。 其与政治法律因素联系紧密,对产业和 企业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事国际经营的企业,除了调研本国的 经济因素以外,还要研究经营业务所在 的东道国的经济因素。

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章笔记:国际管理—响应全球环境

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章笔记:国际管理—响应全球环境

第四章国际管理:响应全球环境学习目的:1.阐明以全球观点看待管理的重要性2.描述民族狭隘主义产生的问题3.比较多国公司与跨国公司4.解释许多国家成为区域性贸易联盟一员的原因5.描述组织走向国际化的主要阶段6.列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7.根据4个维度描绘美国文化第一节谁是所有者·掌握全球环境特征的一个方法,就是考查一下某些熟悉的公司的所有权最初归属哪一个国家。

第二节冲击狭隘主义1.狭隘主义【parochialism】:一种自私的、狭隘的世界观,不能认识到人们之间的差别2.成功的全球管理需要增强对民族习惯与实际差异的敏感性第三节变化中的全球环境一.从多国公司到跨国公司1.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同时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内维持大量的经营活动,而管理集中于本国基地的公司2.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在一个以上的国家从事重要经营活动的公司,它们将决策制定分散到从事经营所在的国家3.跨国公司的特点:并不以复制本国的成功经验来集中管理国外经营,而是在每个国家中,主要雇佣当地人来经营,而且每个国家的产品和市场战略完全根据该国的文化特色来制定。

二.区域性贸易联盟1.美国-加拿大联盟2.欧洲共同体3.美国-墨西哥边境贸易区4.美国-墨西哥自由贸易5.下一个会是太平洋周边贸易区吗第四节组织如何走上国际化一个组织要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组织要经历的几个阶段:1.方式:出口到国外;特点:被动反应,订单由对方找上门2.管理当局主动地到国外市场上去销售他们的产品,或在国外工厂制造他们的产品。

仍没派出正是驻外人员。

在销售方面,派遣雇员出差到国外或通过雇佣外国的代理商、中间商来代理组织的产品。

3.管理当局积极寻求国际市场。

实现方式:1)基于其他公司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许可或特许经营权。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医药和快餐连锁行业。

2)合资企业。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环境

管理学第四章--管理环境

核心能力(一组资源,具有稀缺、难替代、难模仿)
核心能力 核心产品
最终产品
实用文档
思考题:
• 为什么中国企业大而不强?为什么几十年前同样处于赶超 阶段的日本、韩国企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能够建立自己 的核心技术?日本汽车业创造了领先世界的“丰田生产方 式”,并借此横扫全球;韩国的大企业开发了自主的车型, 如今已落户北京;日本、韩国在半导体、液晶板、芯片等 关键元器件领域掌握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中国电子硬件 产品的低附加值组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请谈谈自己的看 法。
从资源利用上来分析:中国2007年消费的石油占全球消 费量的7%,消耗的钢材占全球消耗量的27%,消耗的水泥 占全球的40%,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3l%。也就是说,我们 消费了世界7%的石油、27%的钢材、40%的水泥和31% 的煤炭,但是只创造了世界4%的GDP。在资源的使用效率 这一点上,不要说发达国家,连印度都比我们做得好,用一 个流行的说法,就是中国投入40美元挣7美元,而印度投入 24美元挣6美元,从资源安全角度是很危险的。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评判!
实用文档
2.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管理者通常收集更多的信息去尝试对环境施加一些控制和适应, 以降低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联盟、兼并,保护-贸易壁 垒?)
3.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各国经济与商业体系交织在一起。贸易壁垒和生 产成本降低。 生产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规模经济的实现,外包专 业化的生产,社会文化的碰撞,世界大同。
第四章 管理环境
任何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完全封闭的。组织存在于由外部各种 因素构成的环境中,在与外部环境其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谋 求其自身目标的实现。要进行组织的管理,就必须了解和把握环境对 组织的影响,环境要素的种类及特点等,就需要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 究。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课件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课件
3 环保法律体系的完善
各国将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加强环境管理的约束和执行力。
结论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重要性
环境管理对于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 重要。
环境管理的未来
展望未来,环境管理将持续发展,应对全球环境挑 战。
各国制定环境政策来保护 本国环境资源,促进可持 续发展。
环境管理工具
环境评估
通过评估环境影响,制定相应 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环境风险管理
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并采取 措施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
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以保障环 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合作与参与
1
国际合作机制
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推动全球环境管理。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别
环境保护注重减少负面影响,而可持续发展 致力于平衡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全球环境政策
1 多边环境协议
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多边环 境协议来合作解决全球性 环境问题,如《巴黎协 定》。
2 全球环境组织
3 国家环境政策
全球环境组织如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UNEP)致力于 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
2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应承担环境管理责任,采取可持续经营战略,减少负面环境影响。
环境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新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推动环境管理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
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成为环境管理的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PPT课件
欢迎大家参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全球 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其重要性。

管理学——管理与环境

管理学——管理与环境
现有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 替代品制造商
中国企业竞争的困惑
特殊环境分析
4.政府管理部门
政府管理部门拥有特殊的官方权力, 可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价格 幅度、征税、对违反法律的组织采 取必要的行动等,而这些对一个组 织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以及 能取得多大的收益,都会产生直接 的影响。
强调: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影响居于 “特殊的”地位,对这一点要有深 刻的认识。
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 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这 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所注意,进而购买本企业的 产品。
特殊环境分析
3.竞争对手参考:(零和游戏) 竞争对手--指争夺资源、服务
对象的人或组织 所有的组织都有一个或多个竞争
对手。这些竞争者可能来自同 行业,也可能来自其他行业。
第四章 管理与环境
【本章要点】
1.管理环境的分类及其含义 2.环境因素的分析 3.企业文化 4.企业的社会责任 5.管理道德 6.全球化环境下的管理
管理与环境
•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 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 活动起制约作用。
•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 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 胁。
二、管理与环境关系的具体表现
1.环境对管理者具有选择作用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管理者提出 了不同的要求,只有能够适应环 境条件的管理者才会脱颖而出, 即“时势造英雄”。
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中国企业家 群体,随着时事的变迁,犹如大 浪淘沙。
当管理破坏环境时。。。
管理与环境关系的具体表现
2.环境对管理的职能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要求。 ➢对每一职能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对领导风格要求不同。 例:在变动剧烈的环境条件下,计划工作的灵活性就 显得格外重要。

管理学(罗斯宾)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罗斯宾)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第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的标准定义: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效率efficiency:投入产出比,效果effectiveness:结果)2.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定义管理:1)亨利.法约尔从管理的职能的角度定义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

现代管理四职能: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

2)亨利.明茨伯格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定义管理: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罗伯特.卡茨从管理者的技能角度定义管理: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人际技能(human skill)、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

各层级的管理者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三种技能。

但是,这三种技能的重要性是相对的,随着管理层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对于低层管理,技术性技能和人际性技能最重要。

对于中层管理,管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

而到了高层管理,概念性技能就成为管理取得成功的首要技能。

4)管理系统学从管理在组织系统中的作用来定义管理:协调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以确保所有部分能够一起工作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5)权变观点(情境方式)强调:组织不同,管理者面对的情境不同,可能要求的管理方式不同。

因此管理者在不同情境下承担的职能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需要的技能也不同。

普通的权变变量: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

(了解)3.系统和组织的基本概念:1)系统: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可以分为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

2)组织:由人员组成的、具有精细结构以实现特定目的的一个系统。

管理学课件第4章 Managing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管理学课件第4章 Managing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Examples of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 Prentice Hall, 2002
4-17
The GLOBE (Glob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ffectiveness)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ultures • Assertiveness • Future orientation • Gender differentiation • Uncertainty avoidance • Power distance • Individualism/collectivi sm
– Market economy
• An economy in which resources are primarily own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private sector.
– Command economy
• An economy in which all economic decisions are planned by a central government.
Regional Trading Agreements (cont’d)
•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 • Southern Cone Common Market (Mercosur)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 Functions as the only global organization dealing with the rules of trade among nations. • Has 145 member nations. • Monitors and promotes world trade.

Management (管理学) Chapter4

Management (管理学) Chapter4
Managing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Chapter 4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f you are not thinking international, you are not thinking business management
Legal-Political
Political risk Government takeovers
Organization
Tariffs, quotas, taxes Terrorism, political instability Laws, regulations
Sociocultural
Socio values, beliefs Language Religion (objects, taboos, holidays) Kinship patterns Formal education, literary Time orientation
“Many good ways”
SOURCE: Based on Nancy J. Adler,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 ed. (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2002), 8-9.
8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actors
Econom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Resource and product markets Per capita Income Exchange rates Economic conditions

管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管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一般 具体 环境 环境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一般环境分析方法——PEST
PEST分析,就是指从政治与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
会与文化环境(S)、技术环境(T)四个方面来探察、认识影响组织
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4-1 一般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主要方面 人口
主要内容 人口的地理分布、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年龄、文化差别等
一、环境分类
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管理学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 分类方法。这里采用较常见的一种分类,即把环境分成三大层次或三 个大类,即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
一、环境分类
(一)一般或宏观环境
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社会环境
政治法律
在环境分析中,一种或一组情况也可被称为一个脚本;在组织各项决策 中,一个脚本就是一个决策方案。显然,方案脚本以环境脚本为基础,即先 形成环境脚本,再根据环境脚本形成决策的方案脚本。
定量本
定量建模 选择和调整不同的参数从 而产生不同的脚本。 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 分析人员对每一个脚本的 合理性和发生概率做出评 估。
通过人的思维、判断,识 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 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人的思考,可以关注 和识别因素的范围十分宽 广
定性脚本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潜在进入者,是指从进入障碍的角度来进行潜在竞争者分析。
进入障碍:行业外部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时必须付出的,而行业内企业 无须再付出的一笔损失。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替代产品,即识别替代威胁

管理学期末[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管理学期末[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管理学期末[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学习目标1).阐明以全球观点看待管理的重要性。

竞争者和市场不再受国界之限,新的竞争者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突然出现,世界各地都在开放新的市场,组织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2).识别对待全球经营的三种不同态度。

三种不同的全球取向分别为:民族中心论、多国中心论、全球中心论。

民族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母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最好的。

多国中心论认为东道国的管理人员知道经营业务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惯例。

全球中心论是一种全球取向的观点,其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

3).描述不同区域性贸易联盟。

欧盟、北美贸易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4).解释许多国家加入区域性贸易联盟的原因。

区域性贸易联盟创造了更强大的经济实体,为了更有效的参与竞争,许多国家加入了这些联盟。

5).比较多国组织、跨国组织和无国界组织。

多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是以其母国的总部为管理核心,其特征为民族中心论。

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是在当地雇佣管理人员并按照本地的特征和特点从事管理工作。

无国家组织是指那些努力消除人为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管理的全球化。

6).描述组织走向全球化的典型阶段。

一般情况,一个组织走向全球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阶段一是指组织的管理者单纯的将在国内制造的产品销往国外或者进口国外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是一种被动的全球化;阶段二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雇佣外国代理商销售组织的产品或与国外制造商订立合同来制造组织的产品;阶段三在全球业务中的投入是最为积极地,设计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外国子公司。

7).阐述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

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和生活的数量与质量。

个人主义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的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直系亲属的利益;集体主义是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的人们希望群体中的他人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关心和帮助自己,能够形成忠诚度较高的成员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学习目标1).阐明以全球观点看待管理的重要性。

竞争者和市场不再受国界之限,新的竞争者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突然出现,世界各地都在开放新的市场,组织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2).识别对待全球经营的三种不同态度。

三种不同的全球取向分别为:民族中心论、多国中心论、全球中心论。

民族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母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最好的。

多国中心论认为东道国的管理人员知道经营业务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惯例。

全球中心论是一种全球取向的观点,其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

3).描述不同区域性贸易联盟。

欧盟、北美贸易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4).解释许多国家加入区域性贸易联盟的原因。

区域性贸易联盟创造了更强大的经济实体,为了更有效的参与竞争,许多国家加入了这些联盟。

5).比较多国组织、跨国组织和无国界组织。

多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是以其母国的总部为管理核心,其特征为民族中心论。

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是在当地雇佣管理人员并按照本地的特征和特点从事管理工作。

无国家组织是指那些努力消除人为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管理的全球化。

6).描述组织走向全球化的典型阶段。

一般情况,一个组织走向全球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阶段一是指组织的管理者单纯的将在国内制造的产品销往国外或者进口国外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是一种被动的全球化;阶段二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雇佣外国代理商销售组织的产品或与国外制造商订立合同来制造组织的产品;阶段三在全球业务中的投入是最为积极地,设计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外国子公司。

7).阐述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

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和生活的数量与质量。

个人主义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的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直系亲属的利益;集体主义是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的人们希望群体中的他人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关心和帮助自己,能够形成忠诚度较高的成员团体。

权力差距是衡量社会接受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均衡程度的尺度。

不确定性规避是衡量人们承受风险和非传统行为的程度的尺度。

生活的数量指人们表现出来的特征是过分的自信和追求金钱与物质财富;生活的质量指人们表现出来的特征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他人幸福的敏感与关心。

8).根据四个维度描述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的特征是:高度个人主义,低于平均水平的权力差距和不确定性规避,以及较高的生活数量。

9).识别全球范围的外派经理人所面对的调整挑战。

担任全球职务的管理者面临着两个阶段的调整:出国前以及出国期间的调整。

个人的和组织的因素都会影响一个管理者在何种程度上成功的适应全球职务。

4.1.谁是所有者4.2.你持有怎样的全球观狭隘主义(parochialism)是指仅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来看世界。

具有狭隘偏见的人认识不到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狭隘主义已经成为许多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工作的管理者的一大障碍。

一名管理者在看待全球业务时,可能持有以下观念之一:1).民族中心论(母国倾向)民族中心论(ethnocentric attitude),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母国(公司总部所在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最好的。

2).多国中心论(东道国取向)多国中心论(polycentric attitude),认为东道国(组织在母国之外经营业务的国家)的管理人员指导经营业务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惯例。

3).全球中心论(全球取向)全球中心论(geocentric attitude)的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这种观点认为在母国的总部和各国的工作机构都具有全球观念是很重要的。

※小测验1).全球经济如何给管理者创造机会和挑战?一是竞争者和市场不再受到国界的限制,世界各国都在开放新的市场;二是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候,在世界上的任何地点出现;三是组织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2).什么是狭隘主义?它是如何给管理者制造障碍的?狭隘主义是指仅仅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世界。

它已经成为许多在全球商业环境中管理者的一大障碍,如果管理者陷入狭隘主义的羁绊,他们将发现难以与那些努力探索外国习俗和市场差异的全球其他管理者和组织进行竞争。

3).比较三种看待全球业务的不同观点。

一是民族中心论,是指认为母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最优的;二是多国中心论,是认为东道国的管理人员指导经营业务的最优方式和惯例;三是全球中心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工作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这种观念认为各个地域的观点都很重要。

4.3.理解全球环境4.3.1.区域性贸易联盟1).欧盟(European Union,EU)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3).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4.3.2.不同类型的全球组织1).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是指在多个国家中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是以母国为基地进行管理的组织。

由于多国公司的核心在于母国的控制,其特征表现为民族中心论。

虽然这些公司拥有巨额的全球资产,但是对全球范围内有着潜在影响的管理决策主要掌握在母国的公司总部。

2).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并在从事经营的所在国分散管理的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在每个国家雇佣当地人员来经营,并且根据该国独有的特征制定适当的营销战略。

这一类型的全球组织反映了多国中心论。

3).无国界组织(borderless organization)是指很多公司和组织正在努力消除那些产生人为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从而使管理结构更有效的实现全球化。

这一类型的组织采用全球中心论来处理业务。

※小测验4).描述上文所述的三个重要的区域性贸易联盟,包括他们的名称及形成原因。

一是欧盟;二是北美贸易协定;三是东南亚国家联盟。

5).比较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无国界组织。

(与第6题合)6).各种类型的全球组织分别代表了哪种全球观念。

多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运营单位,但是以母国为基地进行管理的公司,因为这类公司的核心在于母国的控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民族中心论。

例如索尼、三星、联想等。

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运营单位,并在从事经营的所在国分散管理的公司,因为这种类型的组织并不复制本国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而是雇佣当地人并根据当地独有的特征实施管理工作,因此表现为特征是多国中心论。

例如雀巢、肯德基等。

无国界组织是指那些正在努力消除那些产生人为地理界限的结构划分,从而使管理结构更有效的实现全球化的组织。

例如IBM等。

4.4.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1).阶段一管理当局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初方式仅仅是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即在国内制造然后销往国外这是走向全球化的被动的第一步。

(也包括进口销售)2).阶段二管理当局主动到国外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或在国外工厂制造产品。

3).阶段三管理当局最为积极地寻求全球市场的一个阶段。

可以有多种形式:·许可证贸易(licensing)·特许经营(franchising)·战略同盟(strategic alliance)·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外国子公司(foreign subsidiary)4.5.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4.5.1.法律—政治环境一个国家法律或政治体系与本国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如果希望他们经营中的约束以及存在的机会,就必须认识这些差异。

4.5.2.经济环境全球管理者关注的一些经济因素是仅在一个国家经营的管理者不用担心的。

最显著的三个焦点是: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率和不同的税收政策。

※小测验7).描述全球化经营的前两个阶段。

阶段一,原始的被动阶段,是指在国内生产销往国外,或者是从国外进口在国内销售;阶段二,管理当局主动到国外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在国外工厂进行产品制造。

8).比较全球化经营在第三阶段的各种方式。

·许可证贸易和特许经营,两者相似,都是指通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组织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使用权。

·战略联盟,是指一个组织与外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双方在研发新产品或组建生产机构时共享资源和知识。

·合资公司,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即双方为了某个企业目标,一致同意组建一个自主经营、独立的组织。

·外国子公司,组建自主经营而有独立的生产机构或办事处在国外直接投资。

9).在全球管理中,管理者需要了解的法律—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法律—政治因素:目标国的法律体系、政府目标和规则以及这些法律体系和规则与本国的不同。

·经济因素:波动的汇率、通货膨胀率、税收政策。

4.5.3.文化环境管理者在全球领域关注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各国文化的差异。

主要包括:民族文化(national culture)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主要包括四个维度: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指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和直系亲属的利益。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以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特征,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希望群体中的其他人在他们困难时帮助并保护他们。

集体主义换来的是成员对组织的绝对忠诚。

2).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这一术语作为衡量社会接受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的尺度。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是衡量人们承受风险和非传统行为的程度的文化尺度。

4).生活的数量与质量生活的数量(quantity of life)表现为过分自信以及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

生活的质量(quality of life)表现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表现出对他人幸福的敏感和关心。

※小测验10).比较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的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再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动方式。

11).描述四个民族文化的维度。

一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二是权力差距三是不确定性规避四是生活数量和质量12).对民族文化四个维度的理解如何才能帮助管理者更有效的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略)4.6.是否会由您担任全球性职务(略)※思考题1).无国界组织对管理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什么?2).本章所述的霍夫斯泰德结构框架,能用于指导太过一家医院或委内瑞拉一个政府机构的管理者么?试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