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宝典—《韬晦术》
韬晦术
5、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于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当,嫁祸给别的人,这样的事不是正人君子做的,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是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考察思考。
2、处晦的形式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3、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承戒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2、要选择的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就可以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
3、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觉察,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时机的关键在于认清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待,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2、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慎言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3、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仪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也。
韬晦术全文及译文
韬晦术全文及译文《韬晦术》是明正德年间状元杨慎所著,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隐晦卷一【原文】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原文】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译文】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
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曾改变的道理。
【原文】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译文】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原文】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译文】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原文】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译文】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原文】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译文】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译文】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原文】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中华智谋:韬光养晦
中华智谋:韬光养晦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的出击准备。
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鉅的力量。
举世皆醉何以独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唯有韬光养晦,善于保护自己,避凶就吉,才能养精蓄锐,待机而动,成就一番事业。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据,以存身也。
”在历史上,有多少大英雄不明白这一点,最终玉石俱焚,为后人留下无穷的遗憾,岳飞就是这样一位。
岳飞,字鹏举,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的文武双全的儒将。
曾有人把他和范仲淹并提,称赞说:文人如范仲淹,始足以讲武;武将如岳鹏举,始足以谈文。
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
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就长跪着秦桧的铁像,并写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实际上,秦桧比岳飞还冤枉。
岳飞的死,我们第一要骂宋高宗自坏长城,第二要从岳飞自身找原因,第三才轮得到骂秦桧这个帮凶。
下面我们从岳飞和韩世忠等将领的比较来分析一下。
宋高宗自毁长城,并不是头脑发昏,而是由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传统决定的。
宋代吸取唐代武将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的教训,开国后即以重文轻武为传统。
北宋如此,南宋亦然,虽经靖康之祸,充分暴露出这种政策的缺点,宋高宗并不觉悟,对一般武臣反猜防得更厉害了。
在这种传统政策之下,像岳飞这样特出的人才,正是当道者所特要防备的。
另一方面,岳飞不懂得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知非不处的策略,处处为宋高宗所不容。
即使没有秦桧,岳飞仍将屈死,因为他不自觉地身处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危险之中。
岳飞不贪财。
宋代的将领,很少不贪财的,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差不多个个都贪财,只有岳飞是例外。
宋高宗经常纵容诸将都贪财,奖励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政治上进取的志向。
贪财成为风气,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
韩世忠被罢官之后,杜门谢客,绝口不再谈打仗问题。
他常常骑着驴、带着酒,后面跟着一两个童仆,在西湖一带游乐,并找人商议买新淦县的官田营利。
天下无谋——精选推荐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介绍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统的注释,引经据典,读来令人豁然开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书中,读者不仅能很好地重温历史,更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场上、人际交往上更好地解决难题。
1《罗织经》《罗织经》((最奇特的典籍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
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
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
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2《小人经》《小人经》((坏人哲学坏人哲学)):《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
作者冯道可作者冯道可称得上是官场上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奇迹。
由于作者特殊的经历和小人视角,此书便来得有些分量,用曾国蕃的话说:“一部《小人经》,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小人经》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权谋术》《权谋术》((处世绝学处世绝学)):权谋术是应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权谋术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
无论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最为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权谋术其实无处不在。
权谋术在我国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
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权谋术著作,这部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怀疑的。
明-杨慎《韬晦术》原文译文
【明-杨慎《韬晦术》】【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译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
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
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韬晦术
《韬晦术》明杨慎谓韬光晦迹,才能行迹隐藏不露,把锋芒收敛起来,把踪迹隐蔽起来;深藏不露。
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会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才可有机会踏上富贵的领地。
国学:《韬晦术》处晦卷二
国学:《韬晦术》处晦卷二(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韬晦术》处晦卷二【原文】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理论对各国发展外贸有何积极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理论对各国发展外贸有何积极意义?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理论对各国发展外贸有何积极意义?答: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间也应该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它使绝对优势论成为比较优势论的一个特例,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理论基石。
比较优势论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第二,它曾经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武器,其推动自由贸易成效卓越。
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处于首位。
第三,这一理论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
按照“优胜劣汰”法则,通过竞争,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将不断被逐出市场。
但按照“比较优势论”,“劣者”不但不会因竞争而淘汰,反而有可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
孟德斯鸠《罗马衰盛原因论》的核心思想,有何积极意义分权与制衡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
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由分权制衡学说引申而形成的“三权分立”制度,被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
海权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地缘政治是国家实力延伸的有力载体。
希望对你有帮助:马汉海权论之中心思想(一)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拿破仑几次企图渡过海峡征英皆告失败后,于一七九八年征埃时,其海军在尼罗河口海战时遭英国纳尔逊将军所率领的舰队重创,地中海制海权尽失,本国与埃及远征军的交通线被切断而告失败。
一八0一年,拿破仑为了削弱英国的商业,号召各国『武装中立』,俄国、丹麦、瑞典及普鲁士皆参加,一致反对在波罗的海行使交战国权利。
中国人的智慧:韬晦术
中国人的智慧:韬晦术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权术之七韬晦之术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权术之七韬晦之术
“历史的长河里横躺着我们未来的秘密。
”对历史的梳理和解读不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而是为了烛照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旨在以古为鉴,警示今朝,昭示未来。
韬晦之术
韬晦之术讲的则是“显”和“隐”。
韬晦之术在对自己时机不利的时候运用,是防御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司马懿和曹爽都是魏明帝托付遗孤的顾命大臣。
但曹爽弄权,很快就把司马懿排挤出权力核心。
但由于司马懿带兵多年,麾下门客众多,能人才子更是数不胜数,不免让曹爽心生忌惮。
后来曹爽派李胜去试探司马懿的情况。
当时,李胜将要出任荆州刺史,于是就借此机会找司马懿辞行。
司马懿深知李胜的用意,就装出一副身染重病的样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如今年老体病,恐怕所剩时日不多了。
你这次到并州任刺史,并州靠近胡地,要加强戒备。
如果我死了,就把我的两个儿子托付给你了。
”李胜说:“我是要去荆州,而不是去并州。
”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话,问:“你要去并州?”李胜又说:“是荆州。
”
李胜回去禀告曹爽说:“司马公只比死人多一口气,形神早已分离,不用担心了。
”李胜不仅被司马懿上演的假戏欺骗,而且还真的误以为司马懿大病将死。
曹爽因此放松了对他的戒备,司马懿暂时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曹爽则更加猖狂。
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之际,司马懿找准机会趁曹爽陪皇帝扫墓的机会,突然发动了政变,夺回了大权,将曹爽逮捕并最后杀害。
司马懿运用的正是韬晦之术,欺骗了曹爽,使其放松了警惕。
Mou智慧的个人小助理。
国学:《韬晦术》-隐晦卷一
国学:《韬晦术》·隐晦卷一(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韬晦术》·隐晦卷一【原文】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国学:《韬晦术》避晦卷六
国学:《韬晦术》避晦卷六(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韬晦术》避晦卷六【原文】易曰:“趋吉避凶。
国学:《韬晦术》养晦卷三
国学:《韬晦术》养晦卷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韬晦术》养晦卷三【原文】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
韬晦术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作家作品 Nhomakorabea第章
用晦
韬晦术
艺术家
广大读者
人士
内容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 权电子版权。
读书笔记
杨慎先生触怒嘉靖差点丢了性命,所以要韬光养晦,盼着嘉靖忘了他。 醍醐灌顶不过如此。 乍看有理,细思极恐。 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大明辅政大臣杨廷和之子,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得意门生,《三国演义》电 视剧主题曲作者,这位超级“神童”二十四岁高中状元,就此登上大明朝的政治舞台。 此书教的是道而非术。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杨慎的《韬晦术》是给身处丛林社会却不甘做鱼肉而想做刀俎的人写的。 这部电子书版本,没有译注,比较简洁。 比传统儒家之道更进一步糅合了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目录分析
第1章隐晦 第2章处晦
第3章养晦 第4章谋晦
第5章诈晦 第6章避晦
第7章心晦 第8章用晦
作者介绍
这是《韬晦术》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韬晦术》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国学:《韬晦术》谋晦卷四
国学:《韬晦术》谋晦卷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韬晦术》谋晦卷四【原文】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韬晦术原文加译文
韬晦术原文+译文作者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着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无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褔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译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去观察思考;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巅;译文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只能是愚蠢妄动了;“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着,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力工具;美酒和醉乡、山水风景,更是养晦的最好鼎炉;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谋晦卷四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围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俟,惟谋惟晦,可以全功;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已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译文如果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意外的灾害也突然降临,养晦则在时间上来不及,也难以收到功效,这时就是用谋略促成“晦”这种状态产生的时候了;“晦”用谋略来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虽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义上却又不失为正,这是因为心中的是正直的缘故;谋晦要能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后才能立下别人不能建立的功劳;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头来说明不可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了做而实际上不做的目的;破坏敌人的阴谋、挫折敌人的锋锐,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阵势有时还不如“晦”的功效大;如果敌人以千军万马围困我于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时便只能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建立功业了;谋晦最忌讳的是过高的名声,因为美名近于“明”这种状态,名声过高会有无形的威权,而使居于上位者不安,这样就有折损颠仆的危险了;假如已背上正人君子的名声,并且名望很高,偶尔做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人做的事,这也是谋晦的一种手段;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位置相同心意也会相同,就没有这些麻烦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拒绝就会有祸患发生,顺从又会损害自己,而先损自己来满足他人,然后就可以把他人所有也都占为己有;身处大家都想要抢夺的位置,通过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来建功立业,这才是谋晦的大家;诈晦卷五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虽贤人有所不免;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加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诈亦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译文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达到终点,小路众多却又使人茫然不知所从;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为诡诈而得到了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强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不免要使用;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讥笑的;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在君王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的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而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收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避晦卷六易曰:“趋吉避凶;”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矣;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避不得法,重则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绥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译文易经上说:“人应该奔往吉利的地方,而躲避开凶险;”灾祸患难的到来,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可怕,逃到别的地方避开它就会大吉大利,不顾利害,迎头赶上就只有死亡了;兵法有三十六条计策,逃走和闪避才是最好的计策;躲避并非只是逃跑,方法有很多种,最完善的方法没有超过“晦”的;干扰、迷惑敌人,使敌人失去对我的辨别能力,我也就没有后患了;观察揣摩敌手的情形和心理,从而建立自己的声势,站到敌手无法攻击的位置,敌手就无法向我动手了;高高在上者常怀疑下属对自己的不忠,因为人的正常心理就是不甘居人下,遭到上面的怀疑是极为危险的事,解除上面疑心的方法也只有恭敬勤谨忠心不二而已;如果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就干脆放弃抵抗,把生命交到对方手中,随便他怎样处置,这也是避不开时的躲避方法;行使避晦的权谋如果不得要领,情形重的要丧失性命,情形轻的也会损伤身体,所以不能不深入研究避晦的道理;自古以来躲避灾害的往往避开尘世,选择出家,如果能彻底断绝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佛道两家倒也是另一番乐土;避晦的要诀在于坚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得全面,不要因形势稍微缓和而心喜,也不要因贪小利而妄动,要认定避得深入,避得遥远、坚定,一念这三条规律;心晦卷七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羸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廊庙枢机,自古为四站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译文心产生世上万物,万物的根源在于心;身逢乱世,时事艰危之时,心便也如阴天一样,进入“晦”的状态;每次改朝换代之后,天下荒凉如同废墟,国家就像患有使人变得极为虚弱的重病的人一样,既不能多做事,也不能多运动,只能用“晦”的状态来慢慢调养;至于天下大乱之时,自己只占据一角之地,吞并天下力量不足,保全自己倒还有余,就要以晦为心念,静静观察时局的变化,这是坐着就可以取胜的策略;士大夫都以是从仕做官还是隐居不出为最重要的事,仔细衡量轻重得失才能做出决定,从政很难,隐居却很容易,如果用隐居的心态来做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朝廷是执掌机密的显要位置,从古以来就是四面争夺交战的焦点,想到达这位置很难,在这位置上想站稳脚跟更难;只有那些不把富贵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古人说:“我并不担忧得不到富贵,却担心富贵来逼迫我;”人的本性没有讨厌富贵的,畏惧的只是富贵来的不义;发起一桩有利的事不如除去一桩弊端,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少事又不如无事;做到使天下无事就接近上天运行的规律了;用晦卷八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译文制作器械和筹划计谋,都是为了使用的;如果不能使用,即使器械精良计谋完善又有什么意义呢;沉入“晦”的状态过久,大家也都看不清他本来的面目,即便是知己者也很难认清他的心迹;使用晦术重在把握时机,时机如同白驹过隙,稍一疏忽就会失掉;要选择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察觉,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所以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时机的关键在于认清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耐,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韬光养晦历史故事
韬光养晦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充满智慧的故事,其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人生哲理。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韬光养晦”,它告诉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
韬光养晦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当时,韩国的外交家张仪被齐国放逐,来到了魏国。
他愤恨地说:“齐国现在开始变得强大了,我们如果不利用它的弱点,以后就会饱尝苦果。
”魏国的国相范雎听后,问张仪:“你知道如何避免天下霸权之争吗?”张仪道:“韬光养晦不正是为此而生的吗?”范雎听了很惊讶,问张仪他在齐国是做什么的。
张仪回答说,“我在齐国的时间不长,因为我当时为韩国工作,想利用齐国的弱点谋取自己的利益。
”“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自己的才能和实力,通过等待更好的机会,以达到更大的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到“韬光养晦”,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积累实力,二是寻找机会。
积累实力积累实力是“韬光养晦”的核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他就不可能在等待机会时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多学习多积累实力。
这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人脉和资源等方面。
知识和技能是我们积累实力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还可以让自己更有自信心。
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可以看书、听讲座、做实验等。
但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人脉和资源也是积累实力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拓展自己的人脉,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信任和联系。
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吸取不同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有更多机会获得推荐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源,为他人创造价值。
这样做可以增加我们的影响力和声誉,让更多人认识和信任我们。
寻找机会积累实力只是第一步,如果缺乏机会,我们的实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所以,我们还要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寻找机会要视乎自身情况而定,可以通过掌握时代潮流、深入大众生活、关注行业动态等方式定位自己的机会点。
韬光养晦的出处和典故
韬光养晦的出处和典故韬光养晦,作为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在南宋末年,面对金国的入侵,宋高宗赵构上位后,他便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来保护国家。
这个典故后来也成为了一个成语,形容隐藏实力,保持低调。
公元1127年,金国入侵了宋朝的首都开封,迫使宋高宗赵构逃亡到南方。
这一年,金国灭亡了北宋,建立了金朝。
而南宋的建立者赵构,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
此时的金国实力强大,南宋面临巨大的压力。
然而,赵构并没有选择与金国正面交锋,而是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
赵构领导下的南宋政府,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加强国内的治理和调整经济结构上,以此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等,逐渐恢复了国家的力量。
赵构的韬光养晦策略,虽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宋的发展。
这种策略,使得南宋在金国的包围下,得以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
韬光养晦的意义韬光养晦的意义在于,当国家面临强敌时,必须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手段来保护自己。
只有隐藏实力,保持低调,才能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生存下来。
韬光养晦的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也需要采取类似的策略。
有时候,企业需要隐藏自己的优势,等待时机的到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个人生活中,韬光养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不必总是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别人,而是应该保持谦虚和低调。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争斗。
总结韬光养晦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或竞争对手,我们应该保持低调,隐藏实力,等待时机的到来。
这样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韬光养晦的出处和典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个智慧的引导。
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个策略,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实现更大的目标。
国学:心晦卷七《韬晦术》
国学:心晦卷七《韬晦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心晦卷七《韬晦术》【原文】心生万物,万物唯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智谋宝典—《韬晦术》中国古代智谋宝典——《韬晦术》文/网络搜集整理·塞上齐翁图/网络三国剧照编撰/塞上齐翁内容简介韬晦术,可以说是仕途自我保护术。
提起韬晦术,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韬晦术》你会发现,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
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
中国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
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展的法宝。
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似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
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
而《韬晦术》颇有“阴谋”的嫌疑。
鉴此,杨慎生前没有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收入自己的文集中,其苦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韬晦术,是所有智谋学中最具实用性。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韬晦术”的疏陌,付出了极为惨痛甚至生命的代价;另一些人由于对它的巧妙运用,则逢凶化吉,获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
关键不是了解多少韬晦的案例,而是熟悉掌握韬晦有哪些要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它。
作者简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要点导读隐晦卷一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处晦卷二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
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
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
如不想总是处于弱势,示弱则是必须的。
处晦方能向阳。
养晦卷三“日用不足,月用有余”。
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
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
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
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谋晦卷四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谋是所有成功者的通行征,无谋则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
晦非素有,则以谋成。
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
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诈晦卷五使诈,使奇都是兵法中的正道,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方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
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
诈如果只是一种手段,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很可怕了。
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避晦卷六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忍辱,但却是无耻,事情虽相近性质却截然相反。
古有避事者,也有避世者,专看事与世的凶险程序。
心晦卷七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用晦卷八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原文与译文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无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
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褔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译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
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
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
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
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去观察思考。
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
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
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
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
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巅。
【译文】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
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
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只能是愚蠢妄动了。
“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
“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著,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力工具。
美酒和醉乡、山水风景,更是养晦的最好鼎炉。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
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
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
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
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
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谋晦卷四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
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围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俟,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已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
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