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
1. 光学系统的尺度远大于光波的波长。 2. 介质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 3. 光强不是很大。
一、基本概念
光线
波面
球面波
平面波
光线:表示光波能量传播方向的几何线。 波面:光波位相相同的同相面。
几何光学中仅讨论与光线垂直的平面或球面,分别 对应平面波或球面波。
一、物和像
单心光束:相交于一点或他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 光线称作单心光束。 非单心光束:各光线或其延长线不交于同一点的光 线称为非单心光束。 物点:入射单心光束的会聚点称为物点。 实物点:若入射光束为发散的单心光束,则物点叫 做实物点。 虚物点:若入射光束为汇聚的单心光束,则物点叫 做虚物点。 理想光学系统:不改变入射光束单心性的光学系统 称为理想光学系统。
一、物和像
像点: 出射单心光束的会聚点称为像点。 实像点:若出射光束为汇聚的单心光束,则像点为 实像点。 虚像点:若出射光束为发散的单心光束,则像点为 虚像点。 物空间:未经光学系统变换前入射的单心光束所在 的空间叫物空间。 物方折射率:物空间介质的折射率叫做物方折射率 像空间:经光学系统变换后出射的单心光束所在的 空间叫做像空间。 像方折射率:像空间介质的折射率叫做像方折射率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 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 遇后,互不发生影响,各自保持自己的特性继 续向前传播。 光的可逆性原理:光在空间传播时,其光路是 可逆的。
三、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光在指定的两点之间传播,其实际 光程总是一个极值。也就是说光沿光程为最大、 最小或恒定的路程传播。
大学物理--几何光学
B
B
B
ndl n dl
A
A
而由公理: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 A
B
dl 的极小值为直线AB A
所以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Q点发出的光经 反射面Σ到达P点
P’是P点关于Σ 面的对称点。
P,Q,O三点 确定平面Π。
直线QP’与反射 面Σ交于O点。
nQO OP
则易知当i’=i时,QO + OP为光程最短的路径。
•直接用真空中的光速来计算光在不同介质中通过一定 几何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t nl ct cc
•光程表示光在介质中通过真实路程所需时间内,在真空
中所能传播的路程。
分区均匀介质:
k
nili
i 1
,
t
c
1 c
k i 1
nili
连续介质:
ndl (l)
二、费马原理
1.表述:光在空间两定点间传播时,实际光程为一特 定的极值。
'
nl
nl '
n r 2 r s 2 2 r r s cos
n
r 2
s '
2
r
2
r s '
r cos
A
l
i -i` l '
P
-u
-u`
C
P` -s` O
-r
-s
对给定的物点,不同的入射点,对应着不同
的入射线和反射线,对应着不同的 。
由费马原理可知 :当 d PAP' 0 时,
2. 光的折射反射定律:
(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内,反射线和 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第12章 几何光学
望远镜的光路
内窥镜
水柱引导光线的行进
11
12.2 光程 费马原理
一、光程
光在均匀介质走过的几何路程 r 与
介质折射率 n 之乘积。用 L表示。
即: L= nr
光程的物理意义:光程就是光在介质中通过的 几何路程按波数相等折合到真空中的路程。
r nr
'
介质中:
折合到真
r
连续变化的介质:
空中:
nr
n
2
◆ 光的波粒二象性
• 牛顿:光的直线转播说明光是粒子流。 • 惠更斯、托马斯 · 杨、菲涅耳:光具有干涉和衍
射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波。 • 麦克斯韦:根据我的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而
且是横波,转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 • 迈克尔逊:我为什么测不到“以太风”。 • 爱因斯坦:用普朗克的“能量子”解释了光电效应。
y P iO
n1
γC
n2
Q
y A
p
q
m y n1q y n2 p
22
一、透镜
12.4 薄透镜成像
透镜——将玻璃、水晶等磨成两面为球面(或一面为平面) 的透明物体。
薄透镜:透镜厚度远小于两球面的曲率半径。
或 两个侧面的中心靠得很近的透镜。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的透镜。
①
②
③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率),其定义为:
n c v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的
传播速度小,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光在
其中的传播速度大,称为光疏介质。
n21
v1 v2
n2 n1
折射定律也可表示为:
第二章几何光学
三、傍轴物点成像与横向放大率
第
二 章
PΠ
n
n’
Q
几
i
C
A
i’
Q’
-y’ P’
何
s
Σ
s’
Π’
光
学
傍轴条件:y 2 , y2 s 2 ,s2 ,r 2
成
像
对于折射球面: V y ns y ns
讨论放大率的正负 与像的虚实
对于反射球面: V y s ys
四、逐次成像
第 二
n1
n3 n2
章
二
折射面的曲 5.7mm 网膜的曲率 9.8mm
率半径R
半径R’
章
物方焦距f -17.1mm 像方焦距f ’ 22.8mm
几
何
人眼的调节功能
光
1、改变眼睛的焦距使距离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
学
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个过程称为眼睛的调节。
成
像
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无穷远);
眼睛能看清的最近点称为近点(25cm)。
之,高度y(y’)<0。
(5)图示中的各个量均为正值。
第
第二节 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
二
一、光在单个球面上的折射
章 几 何
nl A
P
Oφ
s
r
B
l’ C s’
P’ n’
光 学
1
l r 2 r s2 2rr scos 2
成
1
l r 2 s r 2 2rs r cos 2
像
由费马原理可得:
像
和像方主点重合的。
四、惠更斯目镜与冉斯登目镜
第 二
1、惠更斯目镜
第十四章 几何光学
n1 n2 n2 − n1 + = u1 v1 r 1
1 1.5 1.5 −1 + = 40 v1 10
解得
v1=60cm
u1
v1
第二球面成像:u2= -(v1-2r )= -40cm, n1 = 1.5, n2 = 1,r 2= -10cm
代入公式
得
n1 n2 n2 − n1 + = u2 v2 r2
第十四章 几何光学
以几何定律和某些基本实验定律为基础的光学称 为几何光学。 一、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 2、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n1 sin i1= n2 sin i2 3、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和光路可逆原理。
第一节 球面折射
第二节 透镜 透镜(lens)
把玻璃等透明物质磨成薄片,其表面都为球面或 有一面为平面,即组成透镜,如下图所示。 中间部分比 边缘部分厚的 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部分比 边缘部分薄的 透镜叫凹透镜。
+r −r2 r = ∞ −r2 1 1
双凸 平凸
−r −r2 1
弯凸
−r +r2 1
双凹
−r r2 = ∞ −r −r2 1 1
如果用v1表示上一个球面像距,u2表示下一个球面 的物距,d 表示上下两球面之间的距离,则 u2=d-v1 上式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其中,u2、v1都带符号。 例如,求得上一球面像距v1= -5cm(成一虚像),上下 两球面之间的距离d=10cm,则 u2=d-v1=10-(-5)=15cm (实物) --
v2=11.4cm
2.像与物的关系 用逐个球面成像法求解共轴系统成像问题时,关键 要弄清楚上一个球面的像是下一球面的实物还是虚物。 当成像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时,如果上一个球面 所成像(虚、实)的位置在下一个球面的左边,对下 一个球面来说,该像是实物,u>0;反之,如果上一 u>0 个球面所成像(实)的位置在下一个球面的右边,对 下一个球面来说,该像是虚物,u<0。 就是说,若上一球面成一虚像,则对下一球面来说, 它一定是实物。若上一球面所成的像为实像,则要根 据此像的像距与上、下两球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判断是实物还是虚物。
光学第三章几何光学
联系光与电磁波
3、λ ——光波长
是否趋近于零 区分几何光学与波动光
学 4、χ ——介质的电极化率
其对光场响应是线性与非线性区分线性 与非线性光学
费马原理
一、费马原理: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时,
实际的光程总是一个极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B nds 极值(极大值、极小值或恒定值) A
射光束都是单心光束的成像。这也是我们
着重研究的情况。
3、物、像与人眼
问题:
‘
这里的像就是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
像吗?人眼能否区分物与像?
结论:
对人眼来所,物与像都是进入瞳孔的发
射光束的顶点。物、像、虚像人眼不能分辨。
但对于像,其光束有一定的限制,必须在特定
的范围才能观察到。
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光学纤维 棱镜
第 三 章 几 何 光 学
三角形孔夫琅禾费衍射图像
本章内容
光线的概念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费马原理 光束 实象和虚像 平面反射和折射,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光
学纤维 光在球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符号法则 近轴物点近轴光线成像的条件 薄透镜 理想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
光线的概念、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B
或: nds 0 A
或:t 1
B
nds 0
ccA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与费马原理
1、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或费马原理都可以 作为几何光学出发点,从而建立几何光学内容 体系。 2、由费马原理可以推导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 定律。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S
1
l = ([ - r)2 +(r - s)2 + (2 - r)( r - s)cos ] 2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光学第14节 几何光学
M
ni
i´
Q
p
Q2
nL n0 ni nL nL d r1 r2 p1´ n0 1 1 1 物方焦距 f nL n0 ni nL p p f r1 r2 1 ' 当ni=no1 f f 1 1 磨镜者公式 ( nL 1) r1 r2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在物和底片之间移动 光阑——影响底片接受的光通量和景深 光阑直径大,曝光量大,但景深短; 光阑直径小,曝光量小,但景深长;
第十一章 光学
第十一章 光学
物理学
第五版
11-7 单缝衍射 11-14 几何光学
2.平面的折射成像 ' n sin i sin i ' 2 2 sin i cos i 1 n sin i ' y y y x cot i ' sini cosi n cosi ' ' y x cot i
x
r2 0 r1
r1 0, r2 0 r1 r2
凹透镜中央薄,边缘薄厚;像方焦距为负; 像方焦点在入射区,物方焦点在折射区。
第十一章 光学
物理学
第五版
凹透镜成像图
1 2 F´ hi
11-14 11-7 单缝衍射 几何光学
1
pI´
2
凹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 经过物方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前进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为指向像方焦点的光线 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实物经薄凹透镜成的像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且与 实物在凹透镜同侧;虚物经薄凹透镜成的像总是倒立, 放大的实像,与虚物在凹透镜同侧。
第十一章 光学
物理学
第五版
11-7 单缝衍射 11-14 几何光学
第一章 几何光学
以光线概念为基础研究光的 传播和成像规律
§1.1 光线传播的基本定律
一.几何光学的实验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各向同性介质中)
共面
2.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分于法线两侧 角度关系
3.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和光路可逆原理(各向同性介质中)
几何光学中常用的器件-----棱镜
作用:改变光路 色散分光
s
2 2 2
n (s r)
n
s
/2
/2
0
/ 2
(s r )
1 n (s r )
2
n
1
/2
0
(s r)
/
求出上两式联立方程的解,可得一对特殊的共轭点, 称为球面折射的齐明点或不晕点 对一对齐明点,宽光束经球面折射仍能成像。
(二)把光束限制在傍轴区,即
则有:
2
cos 1
共轴球面系统的基点基面
(1) 焦点与焦平面
焦平面的普遍意义:顶点位于焦平面上的光束,其共轭光束为平行光束; 顶点位于焦点上的光束,其共轭光束与主光轴平行。 物(像)方焦点F( F'):与无限远处像(物)点共轭的轴上物(像)点。 物(像)方焦平面:过物(像)方焦点F( F' )的垂轴平面。
2
在傍轴区d<<s,s/,|r|;略去二阶以上无穷小量得
d (r s) PM s 1 2 s
d (r s' ) M P s ' 1 2 s'
因此,光程
d (r s) d (r s' ) [ PMP ' ] ns 1 2 2 ns ' 1 s s'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学181212
n1 n2 n2 n1
uv
r
f2
n2 r n2 n1
f1
n1 r n2 n1
f2
n2 r n2 n1
①f1 、f2可正可负, F1、F2可以是实焦点,也可 以是虚焦点,单球面对光线可以起到会聚作用, 也可以起到发散作用。
②当f1 、f2为正时, F1、F2是实际光线交汇点, 就是实焦点,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1 1 n 1( 1 1 )
uv
r1 r2
透镜有两个焦点;若薄透镜两侧介质n不同时,
两焦距不等;当薄透镜两侧介质n相同时,两焦
距也相等。
薄透镜焦距公式
f
n
n0 n0
1 ( r1
1 1
r2
)
比
薄透镜公式 1 1 n n0 ( 1 1 )
较
例11-2 从几何光学的角度来看,人眼可简化为 高尔斯特兰简化眼模型。这种模型将人眼成像归 结成一个曲率半径为5.7mm、媒质折射率为1.33 的单球面折射成像。⑴试求这种简化眼的焦点位 置和焦度;⑵若已知某物在膜后24.02mm处视网 膜上成像,求该物应放在何处。
解⑴:已知n1=1.0, n2=1.33, r=5.7mm
ur
a.从F1到折射面顶点的距离(物距)叫第一焦距,f1 u=f1,v =∞
n1 n2 n2 n1
uv
r
f1
n1 r n2 n1
n1
n2
平行主光轴光线成像 于F2处,F2称为折 射面的第二焦点。
F2
v r
b.从F2到折射面顶点的距离(像距)叫第二焦距,f2
u= ∞ ,v =f2
几何光学
三、光在单球面上的近轴成像
‣ 单球面折射成像的物像距公式
上节我们用等光程原理给出了
•
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
傍轴物点成像与横向放大率
对成像系统,物和像是共轭的。
二、Fermat原理
1. 光程 折射率X光经过的路程
光在介质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光程/真空中光速
• 你在湖边看到一个小孩溺水,你希望用最快
的速度去救他,该怎么办? 当然你不会选择(1),但是你也会放弃直线(2), 而改以(3)来取代,为什么?
• 费马用同样的想法描述光行进的路径,称为
线条称为光线。 几何光学中光线被抽象成既无直径又无体积 只有位置和方向的几何线。
1. 几何光学的实验定律
‣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定律
• 折射率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optically
thicker medium),折射率小的介质称为光疏 介质(optically thinner medium)。
第一章 几何光学
•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 Fermat原理 • 光在单球面上的近轴成像 • 薄透镜成像
一、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 本身发光或者被其他光源照明后发光的几
何点称为发光点(点光源)。 在几何光学中,发光点被抽象为一个既无体 积又无大小只有几何位置的几何点。
• 发光体向四周发出的带有辐射能量的几何
费马原理。
2. 费马原理:『给定的两点间,光沿光程平稳 的路径传播。』 平稳:极值(极大、极小)或者为稳定值。
在数学上,费马原理用变分表示为
费马原理是一个基本假设,可以导出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定律。
几何光学
第十九章几何光学几何光学,又称为光线光学。
不考虑光的波动性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只以光线的概念为基础,根据以实验事实建立的基本定律,通过计算和作图来讨论物体通过光学系统的成像规律。
几何光学的适应条件:在光的传播方向上障碍物的限度D,必须远大于光波的波长λ。
即D 》λ,或λ/D→0。
§19-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一、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可以表示如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空间相遇后,各自保持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传播。
3、反射定律:当光射至两种介质的光滑分界面上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界面的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有下式成立:5、光路可逆性原理:如果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入射,则这时的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线传播。
12sin sin n i n r=二、费马(Fermat )原理1、光程:在均匀介质中,光程δ表示光在该介质中走的几何路程与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即nl=δ(1)如果光线从A 点出发经过N 种不同的均匀介质到达B 点,则总光程可以表示为:iNi i l n ∑=⋅=1δ(2)若A 和B 之间介质的折射率是连续改变的,但折射率随空间的变化率d n /d l 在波长数量及内可近似看作常数,则总光程可表示为:BAndlδ=⎰dd 0BAndl δ==⎰由费马原理,可以直接证明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2、费马原理:1657年法国数学家费马用光程的概念把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归结为一个统一的基本原理,即费马原理。
光线在A 、B 两点之之间的实际路经,与其他可能的邻近路程相比,其光程为极值。
即Fermat原理导出几何光学的实验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均匀媒质中,两点间光程最短的路径是直线.(2)光的反射定律Q,P两点在反射面的同一侧。
《光学教程》第一章几何光学概述
光焦度的单位称为屈光度,以字母D表 示。若球面的曲率半径以米为单位,其 倒数的单位便是D
如果发光点的位置在P′点,它的像便在 P点。换句话说,如果P和P′之一为物, 则另一点为其相应的像。物点和像点的 这种关系称为共轭,相应的点称为共轭 点,相应的光线称为共轭光线。应该指 出,物像共轭是光路可逆原理的必然结
练习P161 3.10 3.12 3.13
六、球面反射对光束单心性的破坏
从物点发散的单心光束经球面反射后, 将不再保持单心性(即使平行光束入射 时也不例外)。
七、近轴光线条件下球面反 射的物像公式
在球面反射的情况中,物空间与像空间 重合,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进行方 向恰恰相反。这一情况,在数学处理上 可以认为像方介质的折射率n′等于物方 介 质 折 射 率 n 的 负 值 , 即 n′=-n( 这 仅 在 数学上有意义)。
问题:平面镜反射能否成虚像?
二、光在平面界面上的折射 光 束单心性的破坏
当x不变时,像点S′的位置x′随y而变, 即 从 S 点 发 出 的 不 同 光 线 经 OM 面 折 射 后并不能相交于同一点。
进一步研究可知折射光线在空间也无同 一交会点,这说明折射光束的单心性已 被破坏。
比较光在平面上的反射
单独的球面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光学 系统,而且是组成光学仪器的基本 元素;
研究光经过球面的反射和折射,是 研究一般光学系统成像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
球面的中心点O称为顶点; 球面的球心C称为曲率中心; 球面的半径称为曲率半径; 连接顶点和曲率中心的直线CO称为主轴;
通过主轴的平面称为主截面;
主轴对于所有的主截面具有对称性,因 而只须讨论一个主截面内光线的反射 和折射。
省略一套公式.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学
(3)如果从折射点到曲率中心的方向,与折射光线的方向相 同曲率半径r为正,反之r为负。
25
2 、2 、薄透薄镜透镜的的焦焦距距(fo和cus焦)和度焦度(degree focus)
如透镜前后媒质相同则焦距
解:
n1=1.3
n2=1.5
O
I
P
p′
p 11
n1=1.3, n2=1.5, p= + 40cm, p′= -32cm, 代入球面成像公式,有
1.3 1.5 1.5 1.3 40 32 r
解得曲率半径为
r = -13.9 cm.
由于 r 是负的,说明凹面对着入射光线,即玻璃处于折射面 的凸侧。
20
按结构分类
凸透镜 (convex lens)
薄
中间厚 边缘薄
透
镜
凹透镜 (concave lens)
中间薄 边缘厚
21
透镜种类(按光学性质分): 会聚透镜 发散透镜
如果组成透镜材料的 折射率大于镜外介质 的折射率
凸透镜 凹透镜
22
一、薄透镜成像公式
1、薄透镜成像公式
n
<< r
n0
n0
O
之,若是入射光线对着凹球面,则r取负值。
规定:
(1)如果从物点到折射点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同,该物
称为实物,物距p为正。反之物为虚物,物距为负。
(2)如果从折射点到像点的方向,与折射光线的方向相同,
该像称为实像,像距p′为正。反之像为虚像,像距为负。
(3)如果从折射点到曲率中心的方向,与折射光线的方向相同,
几何光学
当|β|>1时,系统成一放大的像。 当|β|<1时,系统成一缩小的像。
角放大率为一对共轭光线与主光轴夹角的比值 角放大率表示折射面改变同心光束张角 大小的能力。在近轴条件下,
h P h P
u P u P
角放大率与垂轴放大率的关系:
u P u P
(7)折射率:沿光轴方向传播的光线,对 应的折射率都为正,反之为负。
二、单折射球面成像
M n d h r
n´
Q
-P
O
D
P´
C
Q´
根据费马原理光程 LQMQ´=光程 LQOQ´, 即光程取稳定值。 LQMQ n QM n MQ LQOQ n QO n OQ n( P ) nP
M
n
d Q -P O h r
n´
D P´
C
Q´
由△MDC可得:
h r (r d ) r (r d 2rd ) 2rd d 由△QMD可得:
2 2 2 2 2 2
2
QM ( P d ) 2 h 2 P 2 d 2 2 Pd h 2 P 2 d 2 2 Pd 2rd d 2 P 2 2d ( r P )
光沿反方向传播,必定沿原光路返回。 二、三条定律成立的条件 (1)必须是均匀介质,即同一介质的折射 率处处相等,折射率不是位置的函数。 (2)必须是各向同性介质,即光在介质中 传播时各个方向的折射率相等,折射率不 是方向的函数。
(3)光强不能太强,否则巨大的光能量会 使线性叠加原理不再成立而出现非线性情况。 (4)光学元件的线度应比光的波长大得多, 否则不能把光束简化为光线。 三、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与像 物:一个本身发光或受到光照的物体。
第二章几何光学
成 像
(4)当物(像)在光轴上方时,高度y(y’)>0;反
之,高度y(y’)<0。
(5)图示中的各个量均为正值。
第
第二节 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
二
一、光在单个球面上的折射
章 几 何
nl A
P
Oφ
s
r
B
l’ C s’
P’ n’
光 学
1
l r 2 r s2 2rr scos 2
光焦度单位:屈光度,记为D;即当焦距以米为单位
几
时,它的倒数单位为D。
何
眼镜的度数为屈光度的100倍。
光
四、焦面
学
成
物方焦面;第一焦面;前焦面
像
像方焦面;第二焦面;后焦面
副光轴,主光轴
第
二 章F
O
P
F’
F’
F
几
五、作图法
何
1、三条特殊光线法
光
学
成
F’Βιβλιοθήκη F像2、副轴法
第
A
B
二
F
章
P’ F’
ⅰ、过物方焦点做出物方焦平面交入射光线与一点A。
学
成
矫正方法:配带柱面透镜
像
第
视角
二
章
几
何
最小分辨角:能够分辨的两点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光
学
黄斑区的最小分辨角接近1’,当在夜间时眼睛的最小
成
分辨角大概为10以上。
像
眼睛的水平视场角约为1600,垂直方向约为1300,
但是只有6‘~7’的范围内才能看清楚。
第
四、放大镜
二
章
几 何 光 学 成 像
几何光学
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其折射后的交点即
为所求像点。
Q
●
① ②
Q
●
①
③
F
③
o
F
'
②
F
Q'
'
Q'
o
F
2、主轴上的物点 • • • • 物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物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 像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像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 付轴: 焦平面上任一点与光心O的连线。有无穷条。 焦平面的性质: 像方焦平面
16 几何光学
光学的分类:
1、几何光学 2、波动光学 3、量子光学 4、现代光学
几何光学,又称为光线光学。不考虑光的波动性以及光与 物质的相互作用,只以光线的概念为基础,根据以实验事实建 立的基本定律,通过计算和作图来讨论物体通过光学系统的成 像规律。
几何光学的适应条件:在光的传播方向上障碍物的 限度D, 必须远大于光波的波长λ。即D 》λ,或 λ/D→0 。
由费马原理有 : d dx n1 x x1
x x1
2
y
n2 x2 x
2 1
x2 x
2
2 y2
n1 A'C n2 CB ' n1 sin i1 n2 sin i2 0 AC CB Y n2 sin i2 n1 sin i1
B.轻便, 柔软, 防震, 可弯曲折叠.
n2 sin i2 n1 sin i1
i2
n1 n2
第十四章几何光学
得:v2=11.4cm
13
第一节小结:
单球面折射公式
符号规定
实物、实像u、v取正; 虚物、虚像u、v取负。
凸球面迎着入射光线时,r为正,反之为负。
光焦度
如何求第一、二焦距? 共轴球面系统 逐次球面成像法
14
第二节 透镜
一、薄透镜
薄透镜的种类:
(a) (b) (c) (d) (e) (f)
图中所示透镜为:(a)双凸透镜、 (b) 双凹透镜、 (c)平凸透 镜、(d)平凹透镜、(e) 弯凹透镜(又称凸凹透镜)、(f) 弯凸透 15 镜(又称凹凸透镜),等等。
40
三、眼的分辨本领和视力
1、眼的分辨本领: 眼睛能分辨两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称为眼的分辨本领。 2、视角: 从物体两端射到眼节点的两条光线所夹的角度叫视角。
A
α′ α
A’
B’
B
41
如果视角为1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长约为5μm,
3、视力(visual acuity)
视力:眼睛能分辨最小视角α的倒数称为视力。
28
单球面的三对基点
F1
P
C
f1
f2
薄透镜的三对基点
0
f2
f1
29
f1
f2
F2
n2
四、柱面透镜
透镜的两个折射面不是球面,而是圆柱面的一部分, 这种透镜称为柱面透镜。
散光近视眼睛镜片为凹柱面透镜。
30
五、透镜的像差
1、像差: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与理论上预期的像 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像差。 2、像差分类:球面像差、色像差等等。
上述三个公式中应遵守前述符号法则
例如双凸薄透镜置于空气中:
几何光学
3.符号法则
1.物距:物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S为正,实 物;反之,S为负,虚物。 2.像距:像与出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S′为正, 实像;反之,S′为负,虚像。 3.曲率半径R、焦距 f :曲率中心C与出射光线在 界面的同侧,R、f 为正(如:凹球面镜),反之为 负(如:凸球面镜)。 4.垂直于光轴的横向线段:光轴上方为正,光轴 下方为负。
则不能把光束简化为光线。
4
5、费马原理
光沿着光程为极值(可以是极大值、 极小值,也可以是常量)的路径传播。 数学表达式为: 或
B
A
ndr 极值
ndr 0
A
B
费马原理是一个确定光线传播轨迹的原理。 从理论上可以取代前述的三定律而作为几何 光学的基础。
5
5、费马原理
由费马原理导出几何光学定律
凸透镜是最简单的放大镜,用于放大物对人眼的张角。 人眼的近点约在距眼睛25cm处——明视距离
h 25cm
h f
角放大率:
25cm m f
25
2.显微镜
——可获得较大的放大率以观察微小物体的双会聚透镜系统。 物体紧靠在物镜第一焦点的外侧。
fo s1 其中物镜横向放大率 m s1 fo
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15
例9.1:在油液(折射率为1.33)中有一圆柱状长玻璃棒, 棒的一端为曲率半径R=3cm半球面,玻璃的折射率为 1.52,在棒轴上距端点9cm的P处有一点状物体,求像的 位置。PFra bibliotek P解:
n1 n2 n2 n1 S S' R
1.33 1.52 1.52 1.33 9 S' 3
几何光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远视眼的常见原因是( )。 A、角膜曲率半径大; B、角膜离视网膜距离大; C、角膜离视网膜距离小; D、角膜上各处曲率半径不同。
14.有关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眼睛的焦度太大; B、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眼睛的水平直径太长; C、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焦度合适的凸透 镜; D、高度近视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15.直径为8cm的玻璃棒(n=1.5)长20cm,两 端是半径为4cm的双凸球面。若一束近轴平行 光线沿玻璃棒轴的方向入射,求像的位置? 已知:n=1.5,r1=-r2=4cm,l=20cm,u1=∞; 求:v2=?
12cm
解:本题是一个两次折射成像问题。第一次 折射成像,根据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有
11.某人的近点为0.9m 处,他要看清眼前 12cm的物体时应戴[ ]度的眼镜。 (A)400度; (B)725度; (C)-725度; (D)-400度。
v=-0.9m u=0.12m
1 u
1 v
1 f
1 0.12
1 0.9
7.22 D
8.戴-160度眼镜的人一定是近视眼,其远点在 [ ]处。 (A)1m; (B)2.5m; (C)0.63m; (D)1.6m。 Φ=-1.6D u=∞
5 15cm
9-2
n1=1 8cm
n2=1.5
n1 u1
n2 v1
n 2 n1
r=2cm
1
r 8 v1 1 2 cm >0,实像
1 .5 v1
1 .5 1 2
u 2 (1 2 3) 9 cm
1 .5 9 1 v2 1 1 .5
v 2 6 cm >0,实像
0 .1 1 0 m 物镜的线 m 3 9 3 .4 9 放大率 y Z 1 2 5 4 .2 1 0 m y y
3
7.一远视眼患者,其近点为120cm,要使他 看清眼前12cm处的物体,必须配戴 750 度 的凸透镜。
某远视眼患者的近点Xn在眼前1.2m处, 要想看清 眼前12cm处的物体, 应配戴怎样的眼镜? 解:所配戴的眼镜应使眼前 12cm处物体在眼的(近点) 1.2m处成一虚像。对凸透镜 u=0.12m,v=-1.2m 代入薄透镜成像公式,得焦度
n=4/3
3R
3R
n1 u1
n2 v1
n 2 n1 r
1 4
1 3R
4 3 v1
4
3 R
1
v1
4
3 1 v2
3 1 R 3R
v2 3 R
9-18 已知: r=5.5cm, n1=1, n2=4/3, α=10
F1 F2
像方 f n2 r 4 / 3 5.55 22.2mm 焦距 2 n2 n1 4 / 3 1 n1 1 物方 f r 5.55 16.65mm 焦距 1 n n 4 / 3 1 2 1
A B ( f 2 r ) 0 .2 6 m m 2 360 (2 0 5)
9-19
3cm
1 u1
1 v1
1 f1
1
2cm
1 v1
1 2
10cm
3
u 2 4 cm
f 2 5 cm
v 2 2 0 cm
v1 6 cm
1 4
1 v2
y y
1 u1 n v1 n 1 r1
1 1 .5 v1 1 .5 1 4
v1 1 2 cm
第二次折射成像,根据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有:
n u2 1 v2 1 n r2
v 2 16cm
1 .5 (20 12)
1 v2
1 1 .5 4
16cm
9-1 已知: u=25cm,,n1=1, n2=1.5,r=5cm,
1.单球面成像公式只适用于 近轴光线 ,否则, 来自同一物点的光线经单球面折射后不能会聚 为 一点 。
2.单球面的折射本领用 焦度Φ 来表示,它的 单位是 屈光度 。
3.球面像差形成的原因是近轴光线、远轴光 线 经球面透镜折射后不能会聚于光轴上一点, 从而产生像差,消除球面像差的方法是 ①在 透镜前加光阑。 ②利用发散透镜与会聚透镜 组成的透镜组。 4.色像差的产生,是由于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 线的 折射本领 不同,使得不同波长的光经 透镜折射后不能在 一点 成像,消除色像 差的方法是把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会聚透镜和 发散透镜适当配合,使得一个透镜的色像差 被另一个透镜所抵消。
1 f
1 u
1 v
1 0 .1 2
1 1 .2
7 .5 D 7 5 0 度
8.正常人眼,远点在无穷远,近点约在眼前 10-12cm处。与正常人眼相比,近视眼远点变 得更_近__ ,近点变得更近 ;远视眼近点变 得更 远 。
9.有关单球面的焦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折射面的曲率半径成正比; B、焦度越大,折光本领越强; C、折射面曲率半径一定时,折射面两侧媒质 折射率差值越大,折光本领越强; D、凸面的焦度为正,凹面的焦度为负。
9-7
f1= f2=10cm
1 u1
1
1 v1
1 f1
1 v1
1 10
15cm
15cm
15
v1 3 0 cm >0,实像
u 2 (3 0 1 5) 1 5 cm
1 u2
1 v2
1 f2
1 15
1 v2
1 10
v 2 6 cm >0,实像
9-8
n1=1
1 u 1 v 1 f
பைடு நூலகம்
v=-0.63m
12.有关散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散光眼的角膜不是球面,而是一个非对 称性折射面; (B) 散光眼不能将点物成点像,而是形成一 定长度的线段; (C) 散光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一定焦度的圆 柱透镜; (D) 对于近视散光,应配戴适当焦度的凸圆 柱透镜。
n1 u n2 v n 2 n1 r
10.两个薄凸透镜,焦距分别为 f1 和 f2 ,将它 们叠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则其总的焦距 应是:[ ] (A) f = f1+f2; (B) f= -f1f2/(f1+f2); 1 1 1 (C)f = f1f2/(f1+f2); f f1 f2 (D)f =(f1+f2)/f1f2。
求:v=?
n1=1
25cm
n2=1.5
n1 u
n2 v
n 2 n1 r
1 25
1 .5 v
1 .5 1 5
n1 r r
v 15 cm >0,实像
1 1 .5 1 1 .5 1 .5 1 5 1 0 cm
f1 f2
n 2 n1 n2 n 2 n1
9-3
n1=1 u=100cm
n2=1.5
v=? r1=15cm r2=30cm
1 u
1
1 v
1 v
( n 1)(
1 r1
1
1 r2
)
1
(1 .5 1)(
100
15
30
)
v 25 cm >0,实像
9-6
f1=20cm, f2=-40cm
1 f 2 40 2 .5 D 1 f1 1 40 1 f2 1 20 1 4 0 cm 1 40 1 0 .4
5.在日常工作中,在适当的照度下,最适宜 而又不易引起眼睛过度疲劳的距离为 25cm , 这一距离称为视力正常的人的 明视距离 。 6.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与焦距为-40cm的 凹透镜密接在一起,则透镜组的焦度 为 。
1 f 1 f1 1 f2 1 0 .2 1 0 .4 1 0 .4 2 .5 D
1 5
v1 u1
物镜的线放大率
m 2
目镜的角放大率
2 5 cm f 2 cm 5
9-20
Z
N A 1.32
550 nm
0 .6 1 N A
0 .6 1 5 5 0 1 .3 2
2 5 4 .2 n m
正常的眼睛能分辨的最小视角约为1′,与之对 应在明视距离处眼睛能分辨两物点之间的最 短距离约为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