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隧道横断面与隧道洞门设计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OK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_OK

35°
40°
● ZK1 ● 40°
ZK2
1060 1055 1050
隧道轴线 40°
ZK3
●44°


1070 1055
● 1050

1060 1065
● ●
湾 桥
●●
1095 1085 1090

420° 021/8/30
2'
1'
1080 1070
1085 1080 1070
26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A
B
2021/8/30
27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5)溶洞地区 选择隧道位置时,应尽可能避开。如无法避开时,
应探明溶洞的规模、性质和与隧道的位置关系, 采取相应的设计,施工措施。
(6)瓦斯地区 选择隧道位置时,最好能避开。
(7)地下水 选择隧道位置时,最好不从富水区中经过。
(5)选择隧道位置时,应注意洞口位置和有关工程的 处理,一般宜采取“早进洞,晚出洞”原则。
一、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当交通路线需要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 必须跨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这段线路称之为越岭 线。
越岭隧道的位置:选择垭口
确定隧道高程
2021/8/30
9
第三章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1.选择垭口


1105 1100
1095
1070 1055 1050
1065
● ● ●
1

45°
1050
S1l

1045
30°

1040

● ● ● ●
● ● ●

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隧道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交通设施,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体验。

而隧道横断面设计则是隧道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顺畅,还涉及到排水、通风、照明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在进行隧道横断面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2.考虑交通流量、车速等因素,确保车辆能够顺畅通过。

3.注意排水系统的设置,避免水淹。

4.考虑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设置,确保空气流通和照明充足。

5.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隧道形式,并考虑地震力等自然因素。

6.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济评估,并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基本参数在进行隧道横断面设计时,需要确定以下基本参数:1.隧道宽度:隧道宽度应根据车辆流量、车速和车型等因素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内的隧道宽度要比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宽度大。

2.净高:净高是指从路面到顶部的距离,也称为洞顶高。

净高应根据车辆类型、行驶方向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

3.路面坡度:路面坡度是指路面横向倾斜的程度。

对于长隧道而言,路面坡度应尽量小,以免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

4.侧石块:侧石块是指设置在路肩两侧的石头或混凝土构件。

侧石块的作用是保护路肩,并防止车辆偏离道路。

5.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泵站等设施,其作用是将雨水和地下水排出隧道内部。

6.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口、出风口、风机等设施,其作用是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7.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灯具、电缆等设施,其作用是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

三、设计要点在进行隧道横断面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考虑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隧道形式。

2.根据车辆类型、行驶方向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净高、宽度和路面坡度等基本参数。

3.设置合理的侧石块和路肩,保护车辆和行人。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隧道工程(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隧道工程(JTGT 3832—2018)

第三章 隧道工程说 明本章定额包括按钻爆法施工的开挖、支护、防排水、衬砌、装饰、洞门、辅助坑道以及瓦斯隧道等项目。

隧道开挖定额按照一般凿岩机钻爆法施工的开挖方法进行编制。

1.本章定额按现行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将围岩分为六级,即Ⅰ级~Ⅵ级。

2.本章定额混凝土工程均未考虑拌和的费用,应按桥涵工程相关定额另行计算。

3.本章开挖定额中已综合考虑超挖及预留变形因素。

4.洞内出渣运输定额已综合洞门外500m运距,当洞门外运距超过此运距时,可按照路基工程自卸汽车运输土石方的增运定额加计增运部分的费用。

5.本章定额中均未包括混凝土及预制块的运输,需要时应按有关定额另行计算。

6.本章定额未考虑地震、坍塌、溶洞及大量地下水处理,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所需的费用,需要时可根据实际另行计算。

7.隧道工程项目采用其他章节定额的规定:(1) 洞门挖基、仰坡及天沟开挖、明洞明挖土石方等,应使用其他章节有关定额计算。

(2) 洞内工程项目如需采用其他章节定额,所采用定额的人工工日、机械台班数量及小型机具使用费应乘系数1.26。

—280—第一节 洞身工程说 明1.本章定额人工开挖、机械开挖轻轨斗车运输项目系按上导洞、扩大、马口开挖编制的,也综合了下导洞扇形扩大开挖方法,并综合了木支撑和出渣、通风及临时管线的工料机消耗。

2.本章定额正洞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定额系按开挖、出渣运输分别编制,不分工程部位(即拱部、边墙、仰拱、底板、沟槽、洞室)均使用本定额。

施工通风及高压风水管和照明电线路单独编制定额项目。

3.本章定额连拱隧道中导洞、侧导洞开挖和中隔墙衬砌是按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编制的,除此以外其他部位的开挖、衬砌、支护可套用本节其他定额。

4.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均按永久性支护编制,如作为临时支护使用,应按规定计取回收。

5.喷射混凝土定额中已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回弹量;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掺入量按喷射混凝土质量的3%掺入。

当设计采用的钢纤维掺入量与本定额不同或采用其他材料时,可进行抽换。

隧道横断面设计PPT课件

隧道横断面设计PPT课件
第45页/共72页
提出隧道勘测说明书
1.沿线隧道概况及自然概况;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3.气象、环境和有关政策法令情况; 4.施工条件(包括施工场地、工程设备、给排水、动
力、施工道路、弃渣场、建筑材料来源等); 5.隧道方案(2个或2个以上)的比选情况和在设计注意
事项; 6.对运营通风、运营照明和防排水方式的选择建议; 7.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建议,有关协议、纪要;
第22页/共72页
根据以往经验, 1、拱圈可以采取等截面, 2、采取在拱脚部分加厚20—50%
的 变截面。
仰拱厚度一般略第2小3页/共于72页拱顶厚度。
隧道衬砌截面最小厚度(cm )
第24页/共72页
5、衬砌断面设计 (1)概念 (2)衬砌断面的形状 (3)内轮廓线的确定方法
第25页/共72页
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公路隧道选址的原则和方法; (2)掌握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隧道平面和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4)掌握隧道横面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5)了解隧道设计文件的组成要求;
第1页/共72页
第三节 隧道横断面设计
第2页/共72页
2.3 隧道净空断面与横断面设计
隧道断面设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围岩压力和支护结构等因素
门附近的地形、洞顶排水系统(有平导时, 与平导的相互关系等)、洞门广场的减光设 计等。
第50页/共72页
5.隧道进口(出口)洞门图:显示洞门的构 造、类型及具体尺寸,采用建筑材料、施工 注意事项,工程数量等。有遮光棚等构造物 时,应显示其与洞身连结关系及完整的遮光 棚构造设计图。
6.隧道衬砌设计图:显示衬砌类型、构 造和具体尺寸、采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注意 事项、工程数量等。设回车场、错车道、爬 坡车道时应单独设计。

第三章_隧道设计简介

第三章_隧道设计简介

3.1隧道位置的选择
3.3 隧道的几何设计
●隧道由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两部分组成。
●主体建筑物包括洞门和洞身衬砌,以及需要在洞 口地段接长的明洞。 ●附属建筑物包括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 备、电力、通信设备等。
●隧道的几何设计主要是汽车行驶与隧道各个几何 元素的关系,常把隧道中心线解剖为隧道的平面, 纵断面及净空断面来分别研究。
11000
6500
3000
1400
6500
1400
3000
450
1400
250
17000
10000
4500
2000
10000
2000
4500
9
200
400
700
200
竖曲线最小 长度 (m)
100
85
70
50
85
50
70
35
50
25
35
20
3.3.3
隧道横断面设计
3.2.3所示断面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围岩压力求得最经济值。
第三章 隧道位置的选择
早进洞,晚出洞解释

解释一:“早进洞,晚出洞”最先是由当时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 将军提出(后来吕将军当了铁道部长),意思是隧道宜长不宜短。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段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质条件较差,应遵 循尽量减少对岩体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口段岩体和边、仰坡的 稳定性。《隧道设计规范》及《隧道施工规范》均作了洞口位置 规范性要求,强调“早进洞、晚出洞”,即适当延长洞口和隧道 的长度, 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提倡零开挖洞口. 让隧道 洞口周围的植被得到妥善保护, 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 即“未到 山体之前先进洞,尽量远离山体后再出洞”。

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洞门设计

环框式洞门
❖ 当洞口岩层坚硬、 整体性好(I级围 岩)、节理不发 育,路堑开挖后 仰坡极为稳定, 并且没有较大的 排水要求时采用
削竹式洞门
❖ 当洞口为松软的堆积层时,通常应避免大刷 坡、边坡,一般宜采用接长明洞,恢复原地 形地貌的办法。此时,可采用削竹式洞口。
❖ 洞口坡面较平缓,一般应与自然地形坡度相 一致。
❖ 3 洞口边坡、仰坡顶面及其周围,应根据情况设置排水沟及 截水沟,并和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布置。
❖ 4 洞门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隧道洞口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 1) 坡面正交型 ❖ 2) 坡面斜交型 ❖ 3) 坡面平行型 ❖ 4) 山脊突出部进人型。 ❖ 5) 沟谷部进入型
图7-1 隧道洞口轴线与地形的关系 1-坡面正交型;2-坡面斜交型;3-坡面平行型;
❖ 端墙式洞门 ❖ 翼墙式洞门 ❖ 环框式洞门 ❖ 台阶式洞门 ❖ 柱式洞门 ❖ 削竹式洞门 ❖ 遮光棚式洞门等。
端墙式洞门
❖ 适用于岩质 稳定的Ⅲ级 以上围岩和 地形开阔的 地区,是最 常使用的洞 门型式
翼墙式洞门
❖ 适用于地质较差 的Ⅳ级以下围岩, 以及需要开挖路 堑的地方。翼墙 式洞门由端墙及 翼墙组成。翼墙 是为了增加端墙 的稳定性,同时 对路堑边坡也起 支撑作用。其顶 面一般均设置水 沟,将端墙背面 排水沟汇集的地 表水排至路堑边 沟内
tan
tan(1 tan2) tan(1 tan tan)
❖ 土压力
E
1 [H
2
2
h0 (h
h0 )]b
(tan tan)(1 tan tan ) tan( )(1 tan tan )
h
tan tan
❖ 抗倾覆验算 ❖ 抗滑动验算 ❖ 墙身偏心距验算 ❖ 墙身强度验算

《隧道总体设计》PPT课件

《隧道总体设计》PPT课件

可整理ppt
25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 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 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 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 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 山嘴处,如图中的B线。
可整理ppt
贴壁进洞时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可整理ppt
28
陡壁下接长明洞纵断面示意图
缓坡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 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 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山 隧道,更应注意。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 门。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 不小于450),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
可整理ppt
6
-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
若通过很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透水的 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陡倾角岩层 —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当有软弱
夹层伴以有害节理切割时,易产生坍方和顺层滑动;在此情况下,如以 明洞通过时应慎重对待
断裂构造地带隧道位置的选择
可整理ppt
21
(4)、溶洞地区
当隧道通过岩溶地区时,应力求避免穿越岩溶严重发育 的网状洞穴区、巨大空洞区及有利于岩溶发育的构造带, 尽量避开洞身置于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可溶岩与非 可溶岩)的接触带。当不可能时,应选择在较狭窄地段, 以垂直或大角度穿过,使通过岩溶地段为最短。
26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 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 范围以外3—5m处.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隧道工程(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隧道工程(JTGT 3832—2018)

第三章 隧道工程说 明本章定额包括按钻爆法施工的开挖、支护、防排水、衬砌、装饰、洞门、辅助坑道以及瓦斯隧道等项目。

隧道开挖定额按照一般凿岩机钻爆法施工的开挖方法进行编制。

1.本章定额按现行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将围岩分为六级,即Ⅰ级~Ⅵ级。

2.本章定额混凝土工程均未考虑拌和的费用,应按桥涵工程相关定额另行计算。

3.本章开挖定额中已综合考虑超挖及预留变形因素。

4.洞内出渣运输定额已综合洞门外500m运距,当洞门外运距超过此运距时,可按照路基工程自卸汽车运输土石方的增运定额加计增运部分的费用。

5.本章定额中均未包括混凝土及预制块的运输,需要时应按有关定额另行计算。

6.本章定额未考虑地震、坍塌、溶洞及大量地下水处理,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所需的费用,需要时可根据实际另行计算。

7.隧道工程项目采用其他章节定额的规定:(1) 洞门挖基、仰坡及天沟开挖、明洞明挖土石方等,应使用其他章节有关定额计算。

(2) 洞内工程项目如需采用其他章节定额,所采用定额的人工工日、机械台班数量及小型机具使用费应乘系数1.26。

—280—第一节 洞身工程说 明1.本章定额人工开挖、机械开挖轻轨斗车运输项目系按上导洞、扩大、马口开挖编制的,也综合了下导洞扇形扩大开挖方法,并综合了木支撑和出渣、通风及临时管线的工料机消耗。

2.本章定额正洞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定额系按开挖、出渣运输分别编制,不分工程部位(即拱部、边墙、仰拱、底板、沟槽、洞室)均使用本定额。

施工通风及高压风水管和照明电线路单独编制定额项目。

3.本章定额连拱隧道中导洞、侧导洞开挖和中隔墙衬砌是按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编制的,除此以外其他部位的开挖、衬砌、支护可套用本节其他定额。

4.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均按永久性支护编制,如作为临时支护使用,应按规定计取回收。

5.喷射混凝土定额中已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回弹量;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掺入量按喷射混凝土质量的3%掺入。

当设计采用的钢纤维掺入量与本定额不同或采用其他材料时,可进行抽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4 隧道衬砌截面厚度
衬砌各截面的厚度是结构轴线确定以后的重点设计内容,要求设计的截面厚 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关于衬砌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后面章节中将予以详述。
3.3.5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隧道横断面的设计上。其横断面面积除 了通常要考虑的隧道建筑限界和列车运营要求外,还必须考虑满足列车—隧 道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3.2 铁路隧道曲线段加宽
1.加宽原因 2.加宽值计算 3.曲线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离 4.曲线隧道加宽的平面设计
5.时速200km/h以上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1.加宽原因
1)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而车体是刚性的,其矩形形状不会改
变,这就使得车厢两端产生向曲线外侧的偏移d外,车厢中间部分则向曲线内侧偏移1, 如图3-������ 8所示。2)由于曲线上存在外轨超高,导致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使车辆 限界的各个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一个距离2,如图3-9所示。
1.隧道门
图3-20 环框式洞门
图3-21 端墙式洞门
1.隧道门
图3-22 翼墙式洞门
1.隧道门
图3-23 柱式洞门
图3-24 台阶式洞门
1.隧道门
图3-25 斜交式洞门(单位:cm) a)正面 b)平面
1.隧道门
图3-26 削竹式洞门
2.明洞门
(1)拱形明洞门 拱形明洞门可分为路堑式和半路堑式两类。
2.避车洞的底部标高
图3-16 避车洞底部标高(单位:cm)
图3-17 避车洞周边粉刷(单位:m)
3.避车洞的净空尺寸及衬砌类型
图3-18 大避车洞尺寸(单位:cm)
3.避车洞的净空尺寸及衬砌类型
图3-19 小避车洞尺寸(单位:cm)
3.5 隧道洞门形式与结构选择
3.5.1 洞门的作用 3.5.2 洞门形式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2.横断面设计方法
1)确定隧道类型,选定相应建筑限界。
2)根据围岩类别初步拟定截面厚度。 3)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拟定的各种衬砌断面方案进行计算比较和优化,得出最优的断 面几何参数。 4)应用结构分析程序,对得出的衬砌结构断面最优解进行力学验算, 并对有关结果 作出评价。
3.3.2 铁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5.1 洞门的作用
1)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
2)稳定边仰坡。 3)引离地面流水。 4)装饰洞口。
3.5.2 洞门形式
1.隧道门
2.明洞门
1.隧道门
(1)环框式洞门 环框式洞门只镶饰隧道衬砌两端部分。
(2)端墙式洞门 端墙式洞门俗称一字式洞门,适用于自然山坡陡峻,洞门地形开阔, 岩层较为坚硬完整,山体压力很小,开挖坡度1∶0.3~1∶0.5的洞口地段。 (3)翼墙式洞门 当洞口地质较差,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可以在端墙式洞门以外, 增加单侧或双侧的翼墙(挡墙),成为翼墙式洞门,俗称八字式洞门。 (4)柱式洞门 柱式洞门是从端墙式洞门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也是一种端墙形式的洞 门。 (5)台阶式洞门 当洞门处于傍山侧坡地区,地面横坡较陡,洞门一侧边坡较高时, 为了减小仰坡高度及外露坡长,可以将端墙一侧顶部改为逐步升级的台阶形式,以适 应地形的特点,减少仰坡土石开挖量,这种洞门也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如图3-24所示。 (6)斜交式洞门 当线路方向与地形等高线斜交时,如采用以上几种正洞门,可能出 现低山侧洞门端墙上部露空,或者高山侧因自然坡面陡而开挖很高。 (7)削竹式洞门 这种洞门结构近些年在公路隧道中被普遍使用,由于洞门正面结构 形式类似竹筒被斜向削断的样子而得其名,如图3-26所示。
3.4 横洞设计与避车洞设计
3.4.1 横洞设计 3.4.2 避车洞设计
3.4.1 横洞设计
横洞是将行车方向分离的双洞公路隧道横向连接的通道,横洞应设置在地质条件良 好的地段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行车方向分离的双洞公路隧道,当长度 超过400m时宜设置行人横洞,长度超过800m时宜设置行车横洞。
(80km/h与60km/h时)的余宽。 3.设计速度120km/h时,两侧检修道宽度均不宜小于1.00m;设计速度100km/h时,右 侧检修道宽度不宜小于1.00m。
2.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7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图(单位:cm) H—建筑限界高度 W—行车道宽度 ������—左侧向宽度 ������—右侧向宽度 C—余宽 J—检修道宽度 R—人行道宽度 h—检修道或人行道的高度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当������≤1m时, ������=������,当������>1m时,������=1m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5 时速200km/h新建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图(单位:cm) a)单线隧道建筑限界 b)双线隧道建筑限界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
6 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h双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图(单位:cm)
2.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2.连拱隧道的左侧可不设检修道或人行道,但应设50cm(120km/h与100km/h时)或25cm
图3-34 偏压隧道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6 洞口深路堑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7 经济美观的切削式洞口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8 洞口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实例
1.避车洞的布置
图3-15 大小避车洞平面布置图(单位:m)
2.避车洞的底部标高
1)直线段且有人行道时避车洞底面与人行道顶面齐平。
2)直线段无人行道时避车洞底面与道砟顶面(或侧沟盖板顶面)齐平,采用整体道床时, 与道床面齐平。 3)采用碎石道床的曲线段隧道上,在各种不同的超高值时,线路内侧和外侧的避车洞 底面低于内轨顶面的高度分别为h1及h2,如图3-16所示,其值为:
1.加宽原因
图3-������
8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平面示意图
2.加宽值计算
(1)单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2)双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双线曲线隧道的内侧加宽值W1及外侧加宽值W2与单 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相同。
2.加宽值计算
图3-10 单线曲线隧道加宽示意图
4.曲线隧道加宽的平面设计
图3-12 曲线隧道和直线隧道衔接平面设计
1.内轮廓线
2.衬砌外轮廓线和轴线
1.内轮廓线
图3-13 隧道横断面图(单位:cm)
1.内轮廓线
图3-14 隧道横断面局部放大图
3.3.3 公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是固定统一的,而公路隧道的建筑限界随公路等级、地形、车道
数等条件不同而变。 2)公路隧道的附属设施如通风、照明、消防、报警等也均比铁路隧道多且要求高,每 座隧道均会因交通流量和长度不同而要求不同。
3.4.2 避车洞设计
1.避车洞的布置
2.避车洞的底部标高 3.避车洞的净空尺寸及衬砌类型
1.避车洞的布置
(1)大避车洞布置
(2)小避车洞布置 (3)整体布置原则 隧道内大、小避车洞应交错设置于两侧边墙内,大避车洞之间设 小避车洞;不得将避车洞设于衬砌断面变化处、不同衬砌类型衔接处或变形缝处;隧 道行人较多,或曲线半径小,视距较短时,小避车洞还可适当加密。
3.3 隧道横断面设计
3.3.1 基本设计内容与方法 3.3.2 铁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3.3 公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3.4 隧道衬砌截面厚度
3.3.5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
3.3.1 基本设计内容与方法
1.横断面设计基本内容
2.横断面设计方法
1.横断面设计基本内容
隧道的净空限界确定以后,就可以据此进行隧 道衬砌断面的初步拟定。由于隧道衬砌是一个 超静定结构,不能直接用力学方法计算出的截 面尺寸,而是先拟定一种截面尺寸,按照这个 截面尺寸来验算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第3章 隧道横断面与隧道洞门设计
3.1 隧道净空与限界 3.2 铁路隧道曲线段加宽 3.3 隧道横断面设计 3.4 横洞设计与避车洞设计 3.5 隧道洞门形式与结构选择
3.1 隧道净空与限界
3.1.1 隧道净空与限界的基本概念 3.1.2 铁路和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3.1.1 隧道净空与限界的基本概念
图3-1 公路隧道横断面
3.1.2 铁路和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2.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2 铁路隧道建筑限界示意图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3 蒸汽及内燃牵引的单线、双线铁路隧道限界图
1.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图3-������
4 电力牵引的单线、双线铁路隧道限界图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1 新型切削式洞门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2 几种新型洞门 a)直切式洞门 b)正切式洞门 c)倒切式洞门 d)弧形挡墙加切削式洞门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图3-3及景观设计
(2)遮光棚式洞门 对于公路隧道,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外伸很远。
2.明洞门
图3-27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2.明洞门
图3-29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半路堑式)
3.5.3 新型洞门形式及景观设计
1)摄影测绘技术进入景观设计。
2)建立一批经实践检验得到好评的国内外洞门形式实例数据库,作为洞门设计的参考 源。 3)设计已开发出一些洞门设计软件,能为设计师提供良好、高效的创新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