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知识点
教资笔试学霸笔记
![教资笔试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a322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教资笔试学霸笔记以下是一份教资笔试的学霸笔记,仅供参考:1.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和代表人物⏹古代教育代表人物: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桑代克等。
1.教育学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等。
⏹文化教育学: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等。
⏹分析教育学:彼得斯等。
1.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
⏹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课程理论及代表人物⏹课程的概念和类型。
⏹课程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程编制的几个基本环节。
⏹课程评价的意义和类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组织原则⏹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
1.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的概念和制定依据。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和优化组合。
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角色定位⏹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中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的重点知识点精华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的重点知识点精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b4f2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4.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的重点知识点精华总结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必经的一个关卡。
在备考过程中,合理有效地总结和记忆重点知识点,将能够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本文就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精华总结,以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基础学科知识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明确教育的概念、特点、目标,以及教育的影响因素等是非常重要的。
2.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个体差异、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重要基础。
深入学习心理学经典理论,并且了解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是备考的必备知识。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法、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教学知识1. 教学设计与评价掌握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重要问题。
包括目标设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资源设计等。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
同时了解教学手段的应用,例如多媒体、教学工具等。
3.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是教师职业中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并根据反思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科基础知识1. 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尤其对语文学科考生来说更为重要。
掌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2. 数学与科学基础知识数学和科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常考学科。
掌握数学和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类公式、定理、实验原理等,对备考很有帮助。
四、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1. 教育实习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育见习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提高课堂管理和教学技能。
2. 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教育研究是教师职业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进行相关研究,将会为教师资格证考试提供有益的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cdc9a20242a8956aece439.png)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11db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f.png)
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及其与教学的关系;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对象、内容和研究领域;3.教育规律及其教育学研究的方法;4.教育思想史及其理论体系;5.教育目标及其层次与教育价值;6.教育评价及其方法与工具。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概念、性质、功能及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发生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3.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4.学习的定义、过程、规律及其教育应用;5.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引导;6.学习与教学的心理基础。
三、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1.学科目标的确定与内容的选择;2.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任务的设计;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4.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探究与讨论;6.学科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教育法研究基础知识1.教育法概述及其与教学法的关系2.教育的法律性质、目的和特征3.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4.教育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5.教育行为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保护五、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2.教育经济的内容、方法及其特征;3.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决策;4.教育经济优化配置与政府调控;5.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任务;6.学校管理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六、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知识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点;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3.教师职业化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4.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法规;5.教育法律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6.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与师德建设。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的一个概括,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的教师资格证有所差异,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生可以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结合各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备考。
同时,还需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0b68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7.png)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备考者来说,了解考试的知识点和重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对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
3.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包括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等。
4.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二、教育学知识1.教育学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基本特征等。
2.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记忆理论、动机理论、情感理论等。
3.教学原理与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教育评价与考试评价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考试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等。
5.学生发展与学习困难包括学生认知发展、学生社会情感发展、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等。
三、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原则、教学过程的安排与组织等。
3.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教学环境的组织与管理等。
4.评价与测评包括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等。
5.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等。
四、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管理理论包括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
2.学校管理与教育领导包括学校管理的功能与任务、教育领导的基本要求与技能等。
3.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师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师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
4.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包括教育质量监控的目的与方法、教育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等。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9f4f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7.png)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是评价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考试。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内容。
2. 教育学派常见的教育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等,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侧重点和对教育的解释。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过程,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内容。
4. 教育的发展及影响因素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国内外教育制度等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教育的外部因素如家庭、社会、文化等对教育的影响。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的过程,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及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结构的变化等内容。
3. 学习动机了解学习动机的类型、影响因素、调节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4.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存在的个体特点和表现,包括智能差异、性别差异、兴趣差异等方面。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态的教育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知识点1. 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等,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原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包括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等。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8bc27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a.png)
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原理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与教育原则-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教育原则是指导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3. 教育制度与教育组织- 教育制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教育体系。
- 教育组织是指教育机构内部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方式。
4. 教育评价与教育改革-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效果的测量和分析。
- 教育改革是针对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改进活动。
二、心理学基础1. 学生的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
- 皮亚杰、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的发展阶段理论。
2. 学习心理学-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等。
- 认知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3. 个别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 学生的智力、性格、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 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识别与教育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体系- 国家教育法律、地方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等。
2. 教师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职业权利,如教学自由、学术研究等。
- 教师的职业义务,如遵守教育法规、尊重学生等。
3. 学生权利与保护- 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等。
- 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2. 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参与与互动。
-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如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
3. 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表现评价等。
-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
五、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1.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 学生行为管理- 学生行为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 班级纪律的维护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教师资格证必背内容
![教师资格证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2e5bc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5.png)
教师资格证必背内容一、引言教师资格证是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而言,具备教师资格证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繁多,但是有一些必背的内容是每位考生都需要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背的内容,旨在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法规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种教育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学生权益保护、课程设置标准等。
对于这些内容,考生需要深入研究,准确掌握相关政策,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另外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学习理论、记忆理论、个体差异理论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保证自己在教学中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备的知识点。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实施方法等,对于教师而言,了解教育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如教育观、教育原理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和他们的教育理论,如康德的教育观、罗杰斯的人际关系教育等。
五、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不同学科的考试内容各有不同,但是都需要考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考生需要了解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以便在考试中能够针对性地回答相关问题。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如该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新的教学理念等。
六、反思与自主学习反思与自主学习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考生应该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进行反思,并能够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10个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
![10个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7e7d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3.png)
10个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10个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导语:下面这些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的知识点你都熟记了吗?如果还没有就抓紧时间来看一看、读一读吧!1.教育起源(一)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二)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也译: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例如,利托尔诺认为:“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
沛西?能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但它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三)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这种观点同样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
(四)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7b1b2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6.png)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朋友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本质特点明确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如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类的无意识模仿等都不是教育。
2、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功能。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等;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教育能够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如教育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民主等。
4、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要遵循这些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1、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照课程的实施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三、教学1、教学的任务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等。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0204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f.png)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梳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提高考试成绩。
一、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考生而言必须熟练掌握。
其中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的要点以及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有能力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另一个重点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此外,还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原理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四、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还会考察考生对于所授学科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
考生需要熟悉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理解学科的内涵、特点和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还需要具备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六、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此外,还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发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能力。
小学教师证笔试必背知识点
![小学教师证笔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3a7d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7.png)
小学教师证笔试必背知识点一、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规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全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发展的原则等。
2.《教师法》- 对教师的资格要求、职业行为规范、师德师风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3.《义务教育法》- 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 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申请、评审、认定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点1.儿童发展理论- 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等,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特点。
2.教育心理学概念- 如学习、记忆、动机、情感、兴趣、注意力等,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三、课程与教学知识点1.课程设计原则- 了解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原则,如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2.课堂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教学评价方式- 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如测试评价、考查评价、观察评价等。
四、学科知识点1.语文- 包括语言文字知识、阅读与写作、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2.数学- 包括数的概念与计算、几何与图形、函数与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3.英语- 包括英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4.科学-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五、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点1.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和文件- 了解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2.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包括课堂教学和管理、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3.网络安全和信息伦理-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777f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d.png)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整理1.教育学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教育学派等内容。
需要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任务,以及教育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2.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
还需要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3.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学校管理法律法规等。
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以及教师和学校在法律框架下的权利和义务。
4.教育教学方法: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等。
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5.学科知识:根据所报考的学科,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涵盖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核心内容等。
6.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技巧和要求。
需要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7.教育和现代教育事务:包括教育的背景和目标,教育政策和制度,以及教育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等。
需要了解教育和现代教育事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8.教育评价和质量管理:包括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方法,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需要了解教育评价和质量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上只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的知识点,根据具体的考试要求和报考学科的不同,知识点可能会有所变化。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此外,还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师资格证必备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必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140c7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教师资格证必备知识点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考试,想要顺利通过考试,掌握必备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功能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其中,劳动起源说是科学的教育起源说。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以及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教育观点,都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多种教育学流派。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当代教育学在深化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等关系的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15e54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9.png)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一简答题1.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贯彻要求①明确目的;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2.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①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②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简答)③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④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⑤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3.简述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内容①职业理解与认识;②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③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④个人修养与行为;4.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①安排课程表。
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记忆口诀:安分严选贵族瓶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①信息技术教育。
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③研究性学习。
④劳动技术教育。
6.简述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②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③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⑤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⑥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7.简述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表达明确的期望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④有效运用表扬记忆口诀:外表漂亮,期望反复看8.简述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表达明确的期望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④有效运用表扬记忆口诀:外表漂亮,期望反复看9.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班群体(2)内部条件④认识失调⑤态度定式⑥道德认知10.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①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记忆口诀:福利可发乐理11.简述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健全的组织机构③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④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12.简述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13.简述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14.(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①课题选择②查找文献资料③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④实施研究,收集资料⑤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⑥撰写研究报告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二、材料分析题1.教学规律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③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导入设计要求①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②导入要有启发性;③导入要有趣味性;④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口诀
![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e34c3a877232f60dccca152.png)
1.简述20世纪之后教育的特点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3.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口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二、教育的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基本途径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4.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4.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5.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高校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
![高校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f222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d.png)
高校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一、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教育的质量保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的定义和性质•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行为•民办教育的监督和评估•民办教育的财务管理•民办教育的支持和保障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教师的奖励和惩处二、教育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2. 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概念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规律•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三、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特点•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影响•当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3. 教育学派和教育理论•教育学派的定义和特点•主要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教育学派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和启示四、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课程的定义和分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评价2. 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五、教育评价与测量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分类•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2. 教育测量与测试•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教育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教育测试的分类和应用3. 教育评价与学校发展•教育评价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学校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学校评价的方法和实施以上是高校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的概要,涵盖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与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 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 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2b401c580216fc700afdd4.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学习是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积累。
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试才能得高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NO.1 教育教学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NO.2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NO.3 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NO.4 教师职业道德(一)爱国守法(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dcce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0.png)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整理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一项重要考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
重要代表有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 认知学派:关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认为学习是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重要代表有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 社会文化学派: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结果。
重要代表有维果茨基、布鲁纳等。
2. 学习动机与动机教育-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力量,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了解学习动机理论和教育中的动机激励策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3. 学习记忆与遗忘规律- 学习记忆是学习的基础,遗忘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理解学习记忆和遗忘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学和复习巩固知识。
二、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涉及法律和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领域。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基本素养。
1.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熟悉《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教育行政许可、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规定。
2. 学生权益保障- 学生权益保障是教育法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了解有关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能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范围、教师招聘和评聘制度等相关内容,对于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重要考点。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1. 教育学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活动的学科,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可以理解和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教师资格证笔试五大核心考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笔试五大核心考点(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f9f73dd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7.png)
教师资格证笔试五大核心考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笔试五大核心考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相对简单,但是科目二知识与能力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今天汇总了教师资格证笔试五大核心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抓住重点高效备考。
知识点1:教育与人的发展(5规律、4因素、3动因)
1.五大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抓关键期、互补性——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考点精华:
1.举例子对应五大规律;
2.每个规律的教学启示;
3规律特点。
)
2.四大因素:
遗传(地位:物质前提、可能性)
环境(地位:多种可能、现实性)
学校教育(主导)
个人主观能动性(动力、决定)
3.三大动因:
内发论(1.孟子:性善论;2.弗洛伊德:性本能;3.威尔逊:基因复制;4.格赛尔:成熟势力说;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
)
外铄论(1.荀子:性恶论;2.洛克:白板说;3.华生:开创行为主义。
)
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知识点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宝典目录考前必背知识点 (3)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小学幼儿园) (3)考点 1:素质教育 (3)考点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3)考点 3:学生观 (3)考点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二十字方针 (3)考点 5:学生的权利 (4)考点 6:教育法律责任 (4)考点 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考点 8: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4)考点 9: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 (4)考点 10:幼儿全面发展 (5)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5)考点 1: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考点 2: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 岁) (6)考点 3:幼儿认知发展 (6)考点 4: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7)考点 5: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 (7)考点 6: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 (7)考点 7:幼小衔接 (7)考点 8:游戏的特点 (8)考点 9:幼儿园健康教育 (8)考点 10:幼儿园艺术教育 (8)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9)考点 1:班主任工作 (9)考点 2:人力资本理论 (9)考点 3:课程的类型 (9)考点 4:教学方法 (9)考点 5:教育学相关思想 (10)考点 6:记忆与遗忘 (10)考点 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0)考点 8:德育原则 (11)考点 9:儿童强迫行为 (11)考点 10: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要求 (11)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11)考点 1:常考的教育学思想 (11)考点 2:教育的个体功能 (12)考点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2)考点 4:课程文件的三种表现形式 (12)考点 5:教学原则 (12)考点 6:德育方法 (12)考点 7:注意的品质 (13)考点 8: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 (13)考点 9:情绪状态的三种表现形式 (13)考点 10:认知策略 (13)考前必背知识点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小学幼儿园)考点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994 年 8 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考点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而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考点 3: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考点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二十字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考点 5:学生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可以分为两种,即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主要包括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肖像权等,人身自由权还包括了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不受侵犯。
身份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中人身权利、监护权和亲属身份权等。
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贯彻和落实:(一)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二)受教育平等权;(三)义务教育保障权。
考点 6:教育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依据我国《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教育行政处罚种类有 10 种,归纳起来有惩戒罚、行为罚和财产罚三类。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等。
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律,侵犯他方人身权和财产权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教育违法行为达到犯罪程度时,触犯刑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考点 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考点 8: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规定的,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幼儿素质教育。
(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性;(5)潜在性。
考点 9: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一、师幼关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一)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二)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三)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四)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二、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一)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二)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三)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四)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考点 10:幼儿全面发展我国于1996 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 很明确,幼儿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教学中的体现:1.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2.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3.因材施教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考点 1: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2.性欲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及生殖期等。
他认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正常或变态,5 岁前有决定意义。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
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 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
(2)自主对羞愧(1~3 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
(3)主动对内疚(3~6 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
(二)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的观点2.斯金纳的观点(1)强化:认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2)消退:消退就是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三)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的观点。
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
格赛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四)认知发展学说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
考点 2: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 岁)(一)幼儿初期(3~4 岁)1.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
(二)幼儿中期(4~5 岁)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幼儿晚期(5~6 岁)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
考点 3:幼儿认知发展一、幼儿知觉发展幼儿形状知觉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 岁仅能辨别上下;4 岁开始辨别前后;5 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 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 14 个方位的水平。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注意逐渐发展;(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恢复现象;(5)回忆的发展。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4)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四、幼儿思维的发展从思维发展的方式来看,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在幼儿期末,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幼儿前期(1~2 岁),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依靠具体动作展开;2.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3~6、7 岁),依靠表象展开;3.抽象逻辑思维(6、7 岁以后),仅仅开始萌芽,依靠语言进行。
考点 4: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一、特殊原则(1)保教合一的原则;(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潜在性考点 5: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考点 6: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1.入园之前的家访工作;2.上午入园,下午离园;3.各类活动;4.家园之窗;5.家长委员会;6.家园联系手册;7.家长学校。
考点 7:幼小衔接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特点的比较二、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考点 8:游戏的特点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考点 9: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考点 10:幼儿园艺术教育一、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艺术领域的目标作了如下规定: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1.示范法;2.语言法;3.角色变换法;4.整体教学法;5.多通道参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