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芘的介绍 文档
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的制定及应用
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的制定及应
用
1 苯并(a)芘
苯并(a)芘(PAHs)是一类有毒多环芳香烃,包含一个或多个六元
环结构,通常以芘为主。
具有易燃性、有毒性和难降解等特点,能够
进入生物体,其中芘是16种重要的苯并(a)芘化合物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和其他潜在危害。
2 植物油脂中的苯并(a)芘
植物油脂中的苯并(a)芘是与农药运用、农作物栽培过程和烹调方
式有关的,可随植物油脂中脂肪吸收,存在机械污染也会使其含量增加。
而植物油脂一般都会在生活中消费,长期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一般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
柱质谱原理液相色谱婆罗门芘离子(m/z 212)测定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
测定方法要求用户必须熟悉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程序,准确
掌握柱层析原理及操作技术。
4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的使用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的检测标准建立后,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
测定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监测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的
分布,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科学决策,防治环境污染,保护民众的健康。
苯并[ghi]
1、物质的理化常数CA191-24-2 国标编号:S: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Benzo[ghi]Pyrene;BPR别名: 多环芳烃(PAH);稠环芳烃分子276 分子式: C22H12量:熔点: 222~223℃密度: 1.35蒸汽压:溶解性: 不溶于水,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其水中溶解度稳定性:外观与性苯中析出叶状晶体,呈鲜艳黄绿色荧光状:危险标记:本品在工业上无生产和使用价值,一般只作为生产过用途:程中形成的副产物随废气排放2.对环境的影响毒性毒理:人们对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毒性的全面研究还比较少。
在环境中很少遇到单一的多环芳烃(PAH),而PAH混合物中可能发生很多相互作用。
PAH化合物中有不少是致癌物质,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后才具有致癌性。
第一步为氧化和羟化作用,产生的环氧化物或酚类可能再以解毒反应生成葡萄糖苷、硫酸盐或谷胱甘肽结合物,但某些环氧化物可能代谢成二氢二醇,它依次通过结合而生成可溶性的解毒产物或氧化成二醇-环氧化物,这后一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引起癌症的终致癌物。
PAH的化学结构与致癌活性有关,分子结构的改变,常引起致癌活性显著变化。
在苯环骈合类的多环芳烃中有致癌活性的只是4至6环的环芳烃中的一部分。
苯并[ghi]北的相对致癌性较强。
代谢、降解、蓄积:PAH具有高度的脂溶性,易于经哺乳动物的内脏和肺吸收,能迅速地从血液和肝脏中被清除,并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特别倾向于分布在体脂中。
虽然PAG有高度的脂溶性,但是在动物或人的脂肪中几乎无生物蓄积作用的倾向,主要因为PAH能迅速和广泛地被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以水溶性化合物从尿和粪中排泄。
在环境大气和水体中的PAH受到足够能量的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时会发生光解作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使PAH降解,但分子量较大的苯并[ghi]北的光解、水解和生物降解是很微弱的。
迁移、转化:环境中的PAH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也可来自垃圾焚烧或森林大火。
苯并_a_芘与人体健康_李玉标
中学化学
教学参考
苯并[ a] 芘与人体健康
李玉标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文章编号 : 1002 - 2201( 2004) 8~ 9 - 0066 - 02 中图分类号 : G633. 8
061000)
文献标识码 : D
近几十年来 , 世界各地的肿瘤发病率都在不断增 加, 尤其肺癌更加明显。肺癌发生率城 市高于农村, 工业区高于非工业区。在我国北京、 上海、 鞍山等城 市, 肺癌的发病率已上升至所有肿瘤的第一位。肺癌 病因学研究指出 , 空气污染、 吸烟、 某些职业是该病的 主要原因。空气污染在某些城市和工业区尤为突出。 空气污染物中有一种物质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 , 这就 是化学致癌物 苯并[ a] 芘。 一、 苯并[ a] 芘的性质及危害 苯并[ a] 芘 , 简称 B[ a] P , 又称 3, 4 苯并芘。它是 一种含有五个环的稠环芳香烃 ( C10H 12 ) , 常温下为浅 黄色晶状固体 , 熔点 179 , 沸点 312 , 难溶于水, 易 溶于苯、 甲苯、 丙酮、 己烷等有机溶剂 , 碱性情况下稳 定, 遇酸易发生化学变化。目前 , 已经发现的致癌化 学物质约有 450 种, 其中 200 种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 物, 苯并 [ a] 芘是它 们中间的 强致癌的 代表性物 质。 人们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已证实它是一种致癌化 合物。这类致癌物的特点是, 小剂量就有可能引起局 部组织的癌变。据有关资料报道, 苯并 [ a] 芘对实验 动物的半致癌剂量为 80 g, 最小致癌剂量为 0. 4 g ~ 2. 0 g 。 在污染的 大气中 , 含有 各种 致癌性 很强的 化合 物。若将收集到的大气中的有机物、 飘尘之类注入动 物皮下可以引起网瘤 , 涂于皮肤可诱发皮肤 癌, 给动 物口服可以引起胃癌 , 向气管内散布或强迫吸入可导 致肺癌。这些致癌化合物主要有 : 多环碳氢化合物与 含氮杂环碳氢化合物。其中苯并 [ a] 芘含量 最多, 致 癌性也最强 , 故一般都用其含量作为大气污染程度的 一个指标。空气中的苯并 [ a] 芘 , 据环境部门测定, 在 未污染城市空气中的含量 0. 1 mg/ m 3 ~ 0. 5 mg/ m 3 , 而污染城市空气中的苯并[ a] 芘则大得惊人。如美国 3 洛杉矶空气中的苯并 [ a] 芘含量为 5 mg / m , 英国伦 敦最高值为 68mg / m 3 , 东京为 15 mg / m 3 。我国环保 工作者也对一些 城市中的 苯并 [ a] 芘 含量进行 了监 测, 上 海 市 区 空 气 中 的 苯 并 [ a ] 芘 含 量 为 11. 89 mg/ m 3 , 沈阳工业区 70. 1 mg / m 3 , 鞍山 22. 7 mg / m 3 ~ 71 mg/ m 3 。调查发现 , 空气中的苯并 [ a] 芘含量的变 3 3 化规律为: 一般城市 ( 0. 5 mg/ m ~ 130mg / m ) 高于农 村( 0. 01 mg / m 3 ~ 0. 9 mg/ m 3 ) , 工、 商业区白天高于 66
苯并芘的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苯并芘的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0H12。
它是由苯环和四个苯环相连形成的结构,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苯并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煤焦油、煤烟和石油中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和毒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在化学工业中,苯并芘被广泛用于生产染料、医药品和杀虫剂等。
其结构特殊,具有多种有机化合物所没有的独特性质,因此备受工业界和科研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苯并芘的定义、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旨在全面了解这一化合物的重要性和潜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苯并芘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苯并芘的定义、结构特点和性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苯并芘的应用前景,并结语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我们将全面展示苯并芘的化学式及其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苯并芘的文章。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苯并芘的化学式及其相关信息,深入探讨苯并芘的定义、结构特点和性质,帮助读者了解这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同时,通过对苯并芘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展望苯并芘在环境保护、医药疗效等领域的潜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增进对苯并芘的了解,促进该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苯并芘的定义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也被称为苯并(a)芘或苯并[def]芘。
它是由苯环和芘环通过融合而成的一种化合物。
苯并芘是一种具有强烈致癌性的化合物,常见于石油产品中,也可通过焦化、石油裂解等过程产生。
苯并芘在工业生产和燃烧过程中被释放到大气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对苯并芘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苯并芘
目测比色法:试样经提取、净化后于乙酞化滤
纸上层析分离BaP,分离出的BaP斑点,在波长 365nm的紫外灯下观察,与标准斑点进行目测比 色概略定量
苯并(а)芘
(BaP)BaPFra bibliotek1 2
3 4 5
性质及形成机理 来源
激素作用
检测方法 降解方法
一、性质及形成机理
苯并(а)芘,常温下 为浅黄色晶状固体, 熔点179℃ ,沸点 475℃ ,难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甲醇易 溶于苯、甲苯、丙酮 、己烷等有机溶剂, 碱性情况下稳定, 遇 酸易发生化学变化。
三、BaP的激素作用
■致癌、致畸、致突变(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
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 ■基因毒性(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破坏(烹饪油烟冷凝物对小鼠免疫 系统的影响,对T淋巴细胞的破坏比B淋巴细胞更 明显)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癌、卵 巢癌的机率) ■破坏造血和淋巴系统(能使脾、胸腺和隔膜淋巴 结退化,抑制骨骼的形成)
一、性质及形成机理 BaP的形成机理
简单烃类和芳烃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就可以形成大量的PAH。苯
并[a]芘(BaP)的形成机理:
•自由基的寿命越长,BaP的生成率也越高 •自由基结构与BaP结构越相似,产生的BaP也就越多
一、性质及形成机理
标准
欧盟2005/69/EC指令规定直接投放市场的添加油或用 于制造轮胎的添加油应符合BaP含量不超过1mg/kg。 德国:食物、接触食物、可能会放入口中的产品以及儿童 用品,苯并(a)芘<0.1mg/kg。 我国食品中苯并芘限量指标:熏烤肉<5μg/kg,植物油 <10μg/kg,粮食<5μg/kg。空气质量(室内外)日平均 浓度0.01 μg/m3以下;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0.01 μg /L以下
地表水标准中苯并(a)芘标准值
地表水中苯并(a)芘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人民的健康,各国都对地表水中的苯并(a)芘含量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值和监测要求。
下面将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标准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苯并(a)芘的定义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是烟草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苯并(a)芘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它可以由燃烧产生,也可以由化石燃料的含有烃类化合物的石油、煤产品中泄漏到环境中。
苯并(a)芘的排放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气、废水、生活废弃物、汽车尾气等。
二、苯并(a)芘的危害苯并(a)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致癌作用:苯并(a)芘属于一类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或摄入苯并(a)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苯并(a)芘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2.生态影响:苯并(a)芘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3.环境污染:大量苯并(a)芘的排放会加剧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对地表水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威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标准值为了规范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含量,保护水资源和人体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表水标准,其中包括对苯并(a)芘含量的限值。
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例,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标准值规定如下:1.对苯并(a)芘的限值: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限值为0.xxxmg/L,即每升水体中苯并(a)芘的浓度不得超过0.xxx毫克。
2.监测要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监测要求包括定点监测、季节性监测和暂态监测等,以确保地表水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
四、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监测与保护为了确保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含量符合标准,并保护水资源和人体健康免受其危害,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具体包括: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监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地表水监测体系,对苯并(a)芘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定点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苯并(a)芘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苯并(a)芘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环境科学3班,魏友钦,46号)摘要: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多环芳烃中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烟草焦油和直接熏烤的食品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环芳烃类中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苯并(a) 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污染来源和危害、研究建议及污染防治。
关键词:苯并(a) 芘健康危害防治Benzene and (a) p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danger Abstract : Benzo ( a) Pyrene is one of most severe carcinoge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Itwidely has in food which in the automobile exhaust, the kitchen lampblack, the tobacco tar and smokes directly roast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one of in multi-link aromatic hydrocarbon class carcinogenicity strongest compound.The benzene and (a) pi to the human body health harm, the pollution originate and harm, the research sugges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Key words : Benzo ( a) Pyrene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harm to health,prevention and cure概述:苯并芘(Pí)是一类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苯芘的介绍 文档
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亚硝胺。
研究表明,食品本身并不含或很少含上述三种致癌物,但在种植、加工、运输、贮存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尤其对于苯并芘的污染最为严重。
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指出:人类癌症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了解苯并芘的结构性质,控制食品苯并芘的污染,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量,掌握食品中苯并芘的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机率。
1.苯并[a]芘的结构与性质苯并Le]芘,又称3,4—苯并芘。
它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分子式为C20H12,分子量为252。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常温下苯并[a]芘为浅黄色针状结晶,可分为单斜晶或斜方晶,性质稳定,沸点310~320℃(10mm汞柱),熔点179~180℃,在水中溶解度为0.004—0.012mg/L,易溶于环己烷、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甲醇。
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作用,但能溶于浓硫酸,能与硝酸、过氯酸、氯磺酸起化学反应,人们可利用这一性质来消除苯并[a]芘。
苯并[a]芘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苯并(a)芘在有机溶剂中,用波长360nm紫外线照射时,可产生典型的紫色荧光。
2、食品中苯并[a]芘的来源苯并[a]芘是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它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的产物,煤、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
而这些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大量应用,导致了苯并[a]芘的广泛污染。
可以说各种动植物性食品都可能受到苯并[a]芘的污染。
大多数加工食品(如熏制食品、烘烤食品和煎炸食品等)中的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
2.1在熏烤、烘烤过程中形成熏烤制品有熏鱼片、熏红肠、熏鸡及火腿等动物性食品。
烘烤制品有月饼、面包、糕点、烤肉、烤鸡、烤鸭及烤羊肉串等食品。
熏烤、烘烤常用的燃料有煤、木炭、焦炭、煤气和电热等。
由于燃烧产物与食品直接接触,烟尘中的苯并[a]芘直接接触食品而污染。
苯并芘的来源及防治
苯并芘的来源及防治英文名称: 3,4-Benzopyrene分子式: C20H12分子量: 252.313,4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多环芳烃,是1933年第一次由沥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致癌物。
常温下为浅黄色晶状固体,熔点179~179.3℃,沸点312℃.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易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乙醚、丙酮等等有机溶剂。
碱性情况下稳定,遇酸易起化学变化。
环境中3,4苯并芘的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加工橡胶、熏制食品以及纸烟与烟草的烟气等。
据报道,一包香烟内含有0.32微克的3,4苯并芘,每烧1kg煤,可产生0.21mg;100g煤烟中含6.4mg;汽车排气中的炭黑、每1g中就有75.4微克,这种汽车每行驶1h,就排出大约300微克的3,4苯并芘。
大气中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二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
由于3,4苯并芘较为稳定,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与其他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所以都把3.4苯并芘作为大气致病物质的代表。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增加,呼吸道癌症发病率、肺癌死亡率显著增加。
3,4苯并芘是一种强的环境致癌物,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是环境污染主要监测项目之一。
沥青在改性过程为全封闭搅拌,放入浸渍槽后为敞开操作,沥青在热熔条件下因高温会产生一定量的沥青烟气。
由于缺乏监测资料,我们收集了绍兴市监测站对同类企业绍兴市橡胶有限公司防水卷材生产线沥青烟气的监测资料,以此类比估算本项目沥青烟气发生源强。
绍兴市橡胶有限公司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年产规模为14万米,浸渍工艺产生的沥青烟气同样采用集气罩收集,经管道引入螺旋分离机和汽液过滤器处理后15m高空排放,根据监测结果尾气沥青烟气浓度15mg/m3,有组织排放量为0.025t/a,整个处理工艺集气段收集效率按80%计,系统对沥青烟气的去除效率按90%计,推算浸渍工段沥青烟气发生量为312kg/a,折每万米防水卷材沥青烟气发生量为22.3kg/万米。
苯并芘污染物的毒性数据评价
苯并芘污染物的毒性数据评价苯并[a]芘污染物的毒性数据评价苯并[a]芘(Benzo[a])pyrene)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结晶为黄色固体,其化学式:C20H12,英文表示为BaP。
苯并[a]芘性质稳定,沸点310℃~312℃,熔点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溶于苯、甲苯、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中。
在日光和荧光作用下易发生光氧化反应,臭氧也可使其氧化[1]。
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下产生的。
苯并[a]芘存在于煤焦油中,而煤焦油可见于汽车废气(尤其是柴油引擎)、烟草与木材燃烧产生的烟,以及炭烤食物中。
苯并芘为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从18世纪以来,便发现与许多癌症有关。
其在体内的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产生致癌性的物质。
除了致癌性外,BaP还具有很强的致畸性、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
BaP 是多环芳烃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环境污染物,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
BaP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1. 苯并[a]芘毒性数据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
动物试验包括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现致癌。
许多国家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采用多种给药途径,结果都得到诱发癌变的阳性报告[3]。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BaP高污染区,它与肺癌,皮肤癌、胃癌等的高发相关[4]。
1983年国际癌症机构将BaP确认为人类致癌物。
有关BaP其致癌机制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也较为深入,从BaP 的结构、代谢物及其与DNA嵌合的角度,曾提出“K区理论’夕、“湾区理论”及“双区理论”,但具体致癌的分子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
其毒性作用机制主要与BaP及其代谢活化产物可干扰钙稳态、损伤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形成DNA 和蛋白质加合物、干扰基因表达等有关[5-7]。
有关专家对我国云南宜威地区肺癌发病率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室内燃煤空气中BaP污染严重,但居民发生肺癌是由于暴露与环境致癌因素和机体的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苯并(a)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DJ3675000
刺激性:
无资料
致敏性:
无资料
致突变性:
无资料
致畸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毒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工作后,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谨防其致癌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填表部门:
审核部门:
常见用途:
1.组织化学测定脂类(呈蓝或蓝白色荧光,褪色快,不能作永久标本)。癌症的研究。2.常作为环境中致癌多环芳烃污染指标物质。3.在工业上无生产和使用价值,一般只作为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随废弃排放。4.用于校准仪器和装置。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90.302、摩尔体积(cm3/mol):196.03、等张比容(90.2K):553.54、表面张力(dyne/cm):63.45、极化率(10-24cm3):35.80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无资料
废弃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IMDG规则页码:
无资料
包装标志:
无资料
包装类别:
无资料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苯并(a)芘
苯并(a)芘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
四个苯环相连叫什么
四个苯环相连叫什么
1.排成一条直线的四个苯环相连叫:并四苯
并四苯是一种多环芳香烃。
外观为浅橙色粉末。
并四苯是分子有机半导体,应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并四苯是一种轴对称有机平面分子,价态电子结构中包含有π共轭电子系统。
由并四苯分子可衍生出很多种有机光电材料。
由于并四苯有机材料有相对较高的耐光和热的特性以及优越的光电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
2.四个苯环如下图的相连叫:芘
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0,淡黄色单斜晶体,具有芳香,可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可进行亲电取代,如卤化、硝化、磺化等反应。
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芘为有机合成原料,经氧化可制取1、4、5、8-萘四甲酸,用于染料、合成树脂、分散性染料和工程塑料,酰化后可制还原染料艳橙GR及其他多种染料,还可制杀虫剂、增塑剂等。
芘分子结构
芘分子结构芘(pyrene),化学式C16H10,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由四个苯环共享边缘碳原子形成。
芘是一种赫克密斯特氏多环芳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下面将为您介绍芘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芘分子由一系列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共有16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
这些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四个苯环,每个苯环包含6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芘分子的平面结构使其呈现出扁平的形状,有利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芘分子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
首先,芘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的固体物质。
它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如苯、甲苯和二氯甲烷。
其次,芘分子可以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因此表现出明亮的蓝色发光特性,使其在发光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
此外,芘还是一种良好的电子传输材料,具有电子传导性能,适用于光电器件等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芘分子被广泛用作荧光探针或传感器,用于检测和分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荧光性质,芘可以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并产生特定的荧光信号。
这一特性使得芘成为研究生物分子、环境物质和材料科学中重要工具。
例如,芘的荧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癌症细胞成像和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
除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外,芘还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商业价值。
首先,芘分子是许多有机染料和颜料的原料,可以制备出具有鲜艳颜色的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油墨和涂料等行业。
其次,芘还可以用于化学合成中的催化反应,如氢化、聚合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等。
另外,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芘分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合成药物原料或药物分析中的标准品。
总之,芘分子作为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和丰富的化学性质。
它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荧光探针、荧光材料、染料和催化剂。
同时,芘分子也在药物研究和开发、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对于深入理解和开发芘的潜在应用,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性质及化学反应机制,为更多的应用领域提供指导和推动。
分子式c16h18
分子式c16h18
C16H18是苯并[a]芘的化学式。
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由苯环和四个环的芘组成。
它是一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通常存在于煤焦油、烟草烟雾和汽车尾气中。
苯并[a]芘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与各种癌症的发展有关。
因此,它在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备受关注。
从化学式C16H18来看,它由16个碳原子和18个氢原子组成。
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约为210克/摩尔。
它的分子结构包含了苯环和芘环,这种多环结构使得苯并[a]芘具有较高的稠环结构,也导致了其较高的分子量。
在化学工业中,苯并[a]芘通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用于合成染料、橡胶、塑料和其他化学品。
此外,由于其较高的致癌性,苯并[a]芘也被用作研究癌症发展机制和环境污染的指标物质。
总的来说,化学式C16H18代表着苯并[a]芘这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强致癌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对其在环境中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芘分子结构
芘分子结构一、引言芘(pyrene)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由四个苯环通过共轭键连接而成。
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芘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二、芘分子结构芘分子的化学式为C16H10,其分子量为202.25 g/mol。
它由四个苯环通过共轭键连接而成,形成一个扁平的结构。
芘分子的平面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三、芘分子性质1. 共轭系统芘分子中的四个苯环通过共轭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共轭系统。
这种共轭系统使得电子能够自由地在整个分子中移动,导致了许多特殊的性质。
2. 发光性质芘是一种发光化合物,其发光机制是通过吸收能量后激发电子至高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光能。
芘发出的光主要位于蓝色到绿色区域,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
3. 荧光探针由于芘分子的发光性质,它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化学领域中的荧光探针。
芘探针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氧气、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4. 共价功能化芘分子具有许多反应位点,可以通过共价键的形式进行功能化修饰。
这种功能化修饰可以赋予芘分子新的性质和应用,如改善荧光性能、增强溶解性等。
四、芘分子应用1. 荧光标记由于芘分子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它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标记领域。
芘标记物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或细胞的可视化检测,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 光电器件基于芘分子的共轭结构和发光性质,人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光电器件。
例如,利用芘薄膜制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用于显示器和照明等领域。
3. 环境监测芘分子作为荧光探针,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
例如,通过检测芘分子在水体中的荧光强度变化,可以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 化学分析芘分子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
由于芘对许多物质具有选择性敏感性,因此可以用作化学传感器或荧光指示剂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五、结论综上所述,芘分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苯萘蒽菲芘苝结构式
苯萘蒽菲芘苝结构式1. 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和结构。
本文将重点介绍苯萘蒽菲芘苝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性质和应用。
2. 苯(C6H6)苯是一种最简单的芳香烃,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它具有非常稳定的环状结构,所有碳原子之间的键长相等,并且具有共轭π电子体系。
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室温下挥发性很小。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水中不溶,但可以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3. 萘(C10H8)萘是一种由两个苯环共享两个边缘碳原子形成的二环芳香烃。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可通过提取煤焦油或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
萘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作为染料、荧光剂和制药工业中的中间体。
4. 蒽(C14H10)蒽是一种由三个苯环连接而成的多环芳香烃。
它是一种固体,具有非常稳定的平面结构,所有碳原子之间的键长也相等。
蒽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作为染料、荧光剂和制药工业中的中间体。
5. 菲(C20H14)菲是一种由四个苯环连接而成的多环芳香烃。
它是一种固体,具有稳定的平面结构和共轭π电子体系。
菲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作为染料、荧光剂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
6. 芘(C22H16)芘是一种由五个苯环连接而成的多环芳香烃。
它是一种固体,具有稳定的平面结构和共轭π电子体系。
芘在化学研究、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7. 苝(C26H20)苝是一种由六个苯环连接而成的多环芳香烃。
它是一种固体,具有稳定的平面结构和共轭π电子体系。
苝在材料科学、有机光电子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8. 结论苯萘蒽菲芘苝等多环芳香烃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共轭π电子体系,因此在化学研究、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它们的结构式和性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
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并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J.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8. 2. Morrison, R. T.; Boyd, R. N. Organic Chemistr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07. 3. Clayden, J.; Greeves, N.; Warren, S.; Wothers, P. 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Markdown格式如下:苯萘蒽菲芘苝结构式1. 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和结构。
苯并芘ppt课件
·
9
2. 苯并芘的毒性
50m急g性/kg毒(大性鼠:皮LD下50)5。00mg/kg(小鼠腹腔); 水生生物毒性:5μg/L,12天,微生物阻
碍作用;5mg/L,13小时,软体动物卵阻碍 作用,结构变化。
研究证实,BaP在整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多数中间产物无致癌性,仅有少数能转化 成终致癌物。BaP还具有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
11
2. 苯并芘的毒性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13198-91
水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15439-95
空气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40-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空气
荧光光度法
GB/T5009.27-1996
食品
·
12
2. 苯并芘的毒性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0015mg/m3
中国(GB3092-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ale Waihona Puke 0.01ug/m3 (日平均)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0.30×10-3mg/m3 0.50×10-3mg/m3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 0.05×10-3~1.1×10-3;
第八章 苯并芘
概述 苯并芘的毒性 苯并芘的主要来源 残留与蓄积 迁移转化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1
1. 概述
3,4苯并芘
标准中文名称
苯并(a)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亚硝胺。
研究表明,食品本身并不含或很少含上述三种致癌物,但在种植、加工、运输、贮存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尤其对于苯并芘的污染最为严重。
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指出:人类癌症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了解苯并芘的结构性质,控制食品苯并芘的污染,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量,掌握食品中苯并芘的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机率。
1.苯并[a]芘的结构与性质苯并Le]芘,又称3,4—苯并芘。
它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分子式为C20H12,分子量为252。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常温下苯并[a]芘为浅黄色针状结晶,可分为单斜晶或斜方晶,性质稳定,沸点310~320℃(10mm汞柱),熔点179~180℃,在水中溶解度为0.004—0.012mg/L,易溶于环己烷、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甲醇。
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作用,但能溶于浓硫酸,能与硝酸、过氯酸、氯磺酸起化学反应,人们可利用这一性质来消除苯并[a]芘。
苯并[a]芘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苯并(a)芘在有机溶剂中,用波长360nm紫外线照射时,可产生典型的紫色荧光。
2、食品中苯并[a]芘的来源苯并[a]芘是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它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的产物,煤、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
而这些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大量应用,导致了苯并[a]芘的广泛污染。
可以说各种动植物性食品都可能受到苯并[a]芘的污染。
大多数加工食品(如熏制食品、烘烤食品和煎炸食品等)中的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
2.1在熏烤、烘烤过程中形成熏烤制品有熏鱼片、熏红肠、熏鸡及火腿等动物性食品。
烘烤制品有月饼、面包、糕点、烤肉、烤鸡、烤鸭及烤羊肉串等食品。
熏烤、烘烤常用的燃料有煤、木炭、焦炭、煤气和电热等。
由于燃烧产物与食品直接接触,烟尘中的苯并[a]芘直接接触食品而污染。
有人对木材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裂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所有的燃烧温度下均可产生苯并[a]芘。
另外由于烘烤温度高,食品中的脂肪、胆固醇等成分,可在烹调加工时经高温热解或热聚,形成苯并[a]芘。
据研究报道,在烤制过程中动物食品所滴下的油滴中苯并[a]芘含量是动物食品本身的10~70倍。
当食品在烟熏和烘烤过程发生焦烤或炭化时,苯并[o]芘生成量将显著增加,特别是烟熏温度在400~1000℃时,苯并[a]芘的生成量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剧增加。
如当淀粉在加热至390℃时可产生0.7µg/㎏的苯并[a]芘,加热至650℃时可产生7mg/kg的苯并[a]芘。
2.2 加工环节的污染有些设备管道和包装材料中含有苯并[a]芘。
如在采用橡胶管道输送原料或成品时,橡胶的填充料碳黑和加工橡胶时用的重油中均含有苯并[a]芘,当液体食品如酱油,醋,酒,饮料等经过这些管道输送时,苯并[a]芘有可能转移到食品中,尤其是将橡胶管长期浸泡在食品中,其危害性更大,包装糖果,棒冰,面包等要用蜡纸,矿蜡中苯并[a]芘的含量较高。
食品加工机械用的润滑油中苯并[a]芘含量高,若密封不好,润滑油滴入后也会使食品收到污染。
2.3 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生产碳黑,炼油,炼焦,合成橡胶,烧沥青等行业的废水,废气中含有大量苯并[a]芘,这些废水排入江,河,湖,海,通过食物链将苯并[a]芘积累于水产品中,据调查,某地的鳗鱼体内苯并[a]芘含量为1-2.7µg/㎏。
另外,沥青中苯并[a]芘含量为2.5%-3.5%,烧沥青和喷洒沥青时会有大量苯并[a]芘散发在空气中,可对环境和食品造成污染。
粮食,菜籽在柏油公路上晾晒,温度高时熔化的柏油可附着在粮食上,可导致苯并[a]芘含量显著增高。
此外,食品中苯并[a]芘的污染与食品的种类以及加工的方法也有关系。
一般来说,烧烤和熏红肠的苯并[a]芘含量要高于烤肉和腊肠。
加热方法不同,苯并[a]芘含量的差异也很大,用煤炭和木材烧烤的食品苯并[a]芘的含量往往较高。
一些食品的苯并[a]芘含量见表种类苯并[a]芘(µg/㎏)种类苯并[a]芘(µg/㎏)熏奶酪0.01-5.6烤牛肉0.41-1.58熏鱼1.3-15.2烤羊肉串1-2.84熏香肠0.8烤鸭皮0.75-2.39熏火腿3.2烤鹅0.06炸油条1.4-11熏排骨0.34-5.0烘大饼3.0-7.0香肠0.34-0.53蛋清肠0.18-0.30腊肉0.86-27.563.苯并[a]芘的毒性危害及代谢3.1.危害苯并[a]芘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时一种强的致癌物质。
最初发现时致皮肤癌,后经深入研究,由于侵入途径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对机体各脏器如肺,肝,食道,胃肠等均可致癌。
有许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了人类摄入多环芳族化合物与胃癌发生率的相关关系。
有人用含20µg苯并[a]芘的饲料喂养大白鼠14个月,结果大部分发生胃癌。
苯并[a]芘致癌机制首先是在芳烃羟化酶作用下生成环氧化物和酚类化合物,然后在环氧水化酶进一步作用生成7.8-二氢二醇及9.10-二氢二醇等环氧化合物,这些环氧化物与DNA 内的脱氧嘌呤碱基形成加合物,再连接到鸟嘌呤或腺嘌呤的氮上,形成N2-脱氧鸟嘌呤加合物,N7-脱氧鸟嘌呤加合物合N6-脱氧腺嘌呤加合物。
这些加合物形成的数量与持续时间决定了苯并[a]芘的致癌能力。
3.2.代谢通过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的BaP很快通过肠道吸收。
吸收后很快分布于全身。
多数脏器在摄入后几分钟和几小时就可检测出BaP和其代谢物。
乳腺和脂肪组织中可蓄积。
苯并[a]芘具有致癌性和遗传毒刑,在经口摄入的Bap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仔体,呈现起毒性和致癌性。
无论任何途径摄入,主要的排泄途径是经肝胆通过粪便排出。
绝大部分为其代谢产物,只有1%的为原型。
动物实验表明,进入体内的BaP在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芳烃羟化酶作用下,代谢活化为多环芳烃环氧化物,与DNA、RNA和蛋白质大分子结合而呈现致癌作用,成为终致癌物。
有的可经进一步代谢,形成带有羟基的化合物,最后可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或谷胱甘肽结合从尿中排出。
4.食品中苯并[a]芘的限量标准受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虽然被食用后不一定表现明显的急性毒性,但却具有公认的致畸。
致癌的等慢性毒性,因此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性问题。
苯并[a]芘对食品的污染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已经规定了相应的膳食摄入量和食品的限量标准。
见下表一些国家苯并[a]芘每人,每日膳食摄入量最大值国家苯并[a]芘/µg国家苯并[a]芘/µg美国0.16-1.6荷兰0.12-0.42英国0.48意大利0.1-0.3德国0.02-0.14奥地利0.36一些国家部分食品中并[a]芘的限量检测食品名称指标(µg/㎏)来源食品名称指标(µg/㎏)来源烧烤猪肉,鸡鸭鹅5中国植物油10中国羊肉串,板鸭5中国稻谷,小麦,大麦5中国熏鸡,熏牛肉,熏猪肉5中国调料0.03欧共体烟熏鱼5中国食品及饮料0.03意大利熏红肠5中国肉及肉制品1德国5、防止苯并[a]芘污染食品的措施5.1加强环境治理,防止工业三废中苯并[a]芘对水域、土壤、空气和植物造成污染。
5.2改变生产方式。
收获的农作物,禁止在柏油路面晾晒。
不用苯并[a]芘含量高的材料生产或包装食品。
5.3改进烹调和加工方法,尽量避免食品成分热解和热聚,以减少苯并[a]芘形成。
5.4改变饮食习惯,尽量少吃烧烤、熏烤肉制品。
不食用烤焦、炭化的肉制品。
以减少苯并[a]芘的摄人量。
另外,维生素A及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降解3,4一苯并芘的作用,要经常食用。
5.5采取措施,对污染的食品进行去毒处理。
如油脂可用活性炭吸附去毒,粮谷可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以降低食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
6、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6. 1.原理样品先用有机溶剂提取,或经皂化后提取,再将提取液经液—液分配或色谱柱净化,然后在乙酰化滤纸上分离苯并[a]芘,因苯并[a]芘在紫外光照射下呈蓝紫色荧光斑点,将分离后有苯并[a]芘的滤纸部分剪下,用溶剂浸出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荧光强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6. 2.试剂苯并[a]芘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mg苯并[a]芘,用苯溶解后移人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吸取此溶液1.0mll移人10ml容量瓶中,用苯稀释至刻度,所得溶液每毫升含苯并[a]芘100µg.乙酰化滤纸:将中速层析用滤纸载成30cm×4cm的条状,逐条放人盛有乙酰化混合物(180mL苯、130mL乙酸酐、0.1mL硫酸)的500mL烧杯中,使滤纸充分接触溶液,保持溶液温度在21℃以上,时时搅拌,反应6h,再放置过夜。
取出滤纸条,在通风橱吹干,再放人无水乙醇中浸泡4h,取出放在垫有滤纸的干净白瓷盘上,在室温风干压平备用。
6.3.测定方法6.3.1样品提取称取50.0-60.0g切碎混匀的样品,再用无水硫酸钠搅拌(样品与硫酸钠的比例为1:1或1:2,如水分过多则需在60℃左右先将样品烘干),装入滤纸筒内,然后将脂肪提取器接好,加入100mL环己烷于90℃水浴上回流提取6~8h,然后将提取液倒入250mL 分液漏斗中,再用6~8mL环己烷淋洗滤纸简,洗液合并于250mL分液漏斗中,以环己烷饱和过的二甲基酰胺提取三次,每次40mL,振摇lmin,合并二甲基酰胺提取液,用40mL 经二甲基酰胺饱和的环己烷提取一次,弃去环己烷层。
二甲基酰胺合并于预先装有240mL 硫酸钆(20g/mL)溶液的500mL分液漏斗中,混匀,静置数分钟,用环己烷提取二次,每次100mL,振摇3min,环己烷提取液合并于第一个500mL分液漏斗中。
用40—50℃温水洗涤环己烷提取液二次,每次100mL,振摇0.5min,分层后弃去水层液,收集环己烷层,于50~60℃水浴上减压浓缩至40mL。
加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备用。
6.3.2净化6.3.2.1于层析柱下端填人少许玻璃棉,先装入5~6cm的氧化铝,轻轻敲管壁使氧化铝层填实、无空隙,顶面子齐,再同样装入5~6cm的硅镁型吸附剂,上面再装入5~6cm无水硫酸钠,用30mL环己烷淋洗装好的层析柱,待环己烷液面流下至无水硫酸钠层时关闭活塞。
6.3.2.2将样品提取液倒人层析柱中,打开活塞,调节流速为lmL/min,必要时可用适当方法加压,待环己烷液面下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用30mL苯洗脱,此时应在紫外光线下观察,以蓝紫色荧光物质完全从氧化铝层洗下为止,如30mL苯不足时,可适当增加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