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66《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稿

语文组魏发芬

一、说教材(专题)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代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尤其是炼字,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炼字。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炼字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结合专题教学要求和高考出题特点,依据新课标中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专题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说学情

诗歌鉴赏我们已经复习了两周时间,学生对诗歌鉴赏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但是对细节的理解还有很多漏洞。本课就是针对“炼字”这一个细节,帮助学生整合前面的答题思维模式。学生在做主观性试题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以下困难:1、对诗歌的字面意义不理解;2、回答时不知道该从哪入手,回答些什么。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为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朗读法。点拨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及适时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讨论法:诗歌鉴赏有一定难度,组织有效地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朗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炼字的妙处,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情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意境。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汉语魅力,导入新课

统治人类第三个千年的语言会是什么?为什么?法国文学家米修曾说过汉语是最有宇宙精神的语言,充满了景象、充满了新生,沁出芳香,飞出诱惑,具有无限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品味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

设问能激起学生的上课兴趣,米修的话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我选取了古诗中炼字的成功范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结合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评析炼字之妙。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热身训练,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意境,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考场体验,真题示例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我选取了白居易《南浦别》作为鉴赏示例,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标明答题步骤,让学生明白怎样答题。

(四)总结规律,指点迷津

㈠炼字的重点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

㈡考题的设问方式有五种。

㈢答题步骤:

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

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

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这一环节是概括总结解题思路,以鉴赏考纲为依托,将前面构建的答题思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总结。

(五)即时演练,巩固提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此环节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积极主动地思维和讨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六)牛刀小试,优化训练

我选取了四个诗歌炼字题目,分别是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

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李商隐《端居》: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林景熙《溪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李白《独坐敬亭山》:说说“尽”与“闲”两字在诗中的妙处。

将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完成一题,比比哪个组完成最好。

把小组竞争带进课堂,学生感觉有挑战性,觉得上课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把原来枯燥的讲练转化成更实效更灵活的思维训练。此环节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以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七)课堂小结,韵味悠长

高三复习应注重实效性,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本课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空答概念,答题点不全的毛病,提高了答题质量。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以上即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说明,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