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导学案
2020版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七单元 第13课 山羊兹拉特 Word版含解析
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小说,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一篇渗透着丰富情感的小说,与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小说相比,可能会打动更多的人。
本单元学习的是外国现代小说,所选的小说都以情感为主题。
学习本单元要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把握小说的情感要素及其与作品的内容、题旨的关系,把握小说表现情感主题的方法。
课标定位1.了解作家辛格和马尔克斯的生平、创作及“意第绪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等文学常识。
2.领会两篇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3.把握小说对情感的处理技巧。
学法指导1.小说创作,情感是内在的推动力,如果没有情感,作品就黯然失色。
阅读《山羊兹拉特》,就要理解故事里所描摹的人与动物之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
阅读《礼拜二午睡时刻》,就要理解母爱是伟大的,它可以超越道德和伦理而存在。
2.小说创作中,情感的传达与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有的传达自然,情感充溢;而有的则借助平淡的描写、细致的刻画来隐藏人物的情感,给读者一个情感品味的空间。
因此,阅读《山羊兹拉特》《礼拜二午睡时刻》这两篇小说,应着重把握两篇小说情感传达、情感处理的不同方式和采用的不同技巧。
第13课山羊兹拉特做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
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
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
就其本性来说,灵魂是一个单纯的整体,而不像肉体那样由许多局部的器官组成。
外部的机械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人的灵魂。
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路径可以侵蚀人的灵魂。
总之,一切能够致残肉体的因素,都不能致残我们的内在生命。
正因为此,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
原来,上帝只在一个不太重要的领域里掷骰子,在现象世界播弄芸芸众生的命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字兹拉特》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以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一张儿子与小兔子的图片作为导入。
)同学们,观察图片,你能感到什么?(爱)对,体现了人和动物之间那种纯洁、美好的爱,今天让我们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体会山羊兹拉特与主人之间深深的爱。
二、教学目标1、速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精读文本,体会人与羊之间的情感。
(重点)3、了解小说中情感处理的手法。
(难点)4、探究小说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一、情节1、根据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梳理脉络。
(采用小标题形式)(先展示3-4份学生作业,简要评价;提取各情节的关键词,展示参考答案)开端(1-4 )生活窘迫欲卖山羊发展(5-10 )卖羊途中遭遇风雪高潮(11-28)雪冷风狂相濡以沫结局(29-33)安全回家人羊同乐二、情感2、改变山羊兹拉特命运的因素有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预设:暴风雪论、草堆论、父亲论、情感论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准确地把握,对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有更深地体会。
最后将所有的因素都归结在情感上。
)3、在遭遇暴风雪前后,人对山羊的情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变化的?暴风雪前:他犹豫了好久,终于决定卖掉山羊兹拉特阿隆知道把山羊交给屠夫费夫尔准没好事,但是他又不敢违抗父命。
阿隆的母亲听说要卖掉山羊,伤心得哭了。
阿隆的妹妹安娜和密丽安也放声大哭。
家里人和山羊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人对羊是不舍)暴风雪后:阿隆的妹妹们又是亲兹拉特,又是拥抱兹拉特,还用剁碎的胡萝卜和土豆皮款待兹拉特,兹拉特狼吞虎咽,美餐一顿。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提起要卖兹拉特了。
阿隆的母亲每晚都做薄煎饼,兹拉特也得到一份。
晚上,阿隆、密丽安和安娜玩陀螺,山羊坐在炉旁,或瞧孩子们玩,或对着光明节蜡烛的火苗出神。
(板书:人对羊是亲人之情)情感由人对动物的情感上升到了人和人的情感。
这个情感的变化是有个过程的,即暴风雪中的三天三夜。
作者运用了一种手法——————蓄势待发小说中的情感表现应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类似我国古代形容射箭的那句话:“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 Word版含解析
《山羊兹拉特》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辛格其人其作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2、鉴赏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
重点:1、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2、感受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A.导入设计:当关羽麦城被杀之后,赤兔马放弃生存之希望,绝食而死当项羽被困乌江之后,乌骓放弃逃生之机会,并肩而死;当《神话》中的蒙毅被敌追杀之际,被猛箭刺穿心脏的黑风依旧奋死奔驰,尽忠而死;这是动物对人感人肺腑的情意,情真真、意切切,有这么一头山羊在它身上也发生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只山羊,看看它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令我们感动的故事。
走进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以情感取胜。
1978年辛格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B.文本研习思路一、整体感知1、根据小说情节运行的模式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开端(1—4):阿隆受命卖羊发展(5—10):途中遇暴风雪高潮(11—27):难中相依为命结局(28—33):回家不再卖羊这样设计是为课堂上学生在讲的时候思路更清晰,避免语言的啰嗦,同时又能更快的把握整体故事情节。
2.生讲完老师总结一下:勒文家准备卖掉山羊兹拉特,在卖羊路上遭遇了暴风雪,阿隆和山羊兹拉特相依为命,互相帮助,患难与共,他们战胜了暴风雪并安全回家,勒文家不再卖羊并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
二、设置问题,导引到情感是情节运行的推动力3、提问: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将被卖掉?学生答:第2自然段: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4、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兹拉特被卖的命运?学生回答预设:可能会讲是暴风雪;可能会讲是暴风雪中他们两者互相救助,患难与共增加相方的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七单元 话题:情感 情感的魅力》优质课教案_1
小说的情感魅力——以《山羊兹拉特》为例【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体验人与动物之间的动人情感。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作家如何让情感更有力量。
3.通过问题探讨,体悟作者的悲悯情怀。
4.通过批判性阅读,挖掘文本的深层思想。
【教学设想】《山羊兹拉特》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的小说。
这篇小说的情感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动物与人之间的温情,更在于作者通过环境的渲染、情节的设置等写作技巧所表现出的对动物与人的悲悯情怀。
本堂课尝试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让学生领悟这篇小说的情感魅力。
另外,故事中人与动物应该是一样重要的,但是小说的题目只起“山羊兹拉特”,本堂课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挖掘文本可能存在的更深层的思想。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感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
今天要学的小说比较特别,讲得是一只山羊和人之间的情感故事。
二、自由阅读,体验故事情节【活动1】(出示ppt)自由阅读小说,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示例:1.听到这事,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
阿隆的妹妹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
……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
2.阿隆吃完了他那两片涂着奶酪的面包,他仍觉得饿得慌,突然看见兹拉特乳房胀鼓鼓的全是奶。
……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
3.在困境中,兹拉特给予阿隆精神上的慰藉,共度难关。
说明:这一处可以安排男女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阿隆与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升级。
4.最后兹拉特和勒文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活动小结: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流动是双向的,既有人对动物的温情,又有人对动物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感人的动人的。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先从感性的层面体验故事情节,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为后面的探究与讨论做好准备。
)过渡:如果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感动读者,那么他做到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感)word教案
第七单元话题-情感(一)情感的魅力1.感动文章情感质量是人的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对于知识的广博与贫乏,情感也有丰富与简单、细腻与粗犷之别。
感情丰富的人总是比一般人感情更强烈,他们能体味到更多的喜悦和更大的悲哀。
他们会为一片落叶而感伤秋天,从秋天的萧索联想到人生的暮年;也会从果实那缤纷灿烂的色彩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生命的精彩,为绚丽的秋色而振奋,为人生的中年而奋发。
“粗线条的人”可能会停留于事件表面的大致印象,而忽略很多细微的感觉。
细腻的感情则使人对事物的感觉更敏锐多样。
故事常常就蕴藏于这些微妙之中。
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小说,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情感的存在,使小说可以超越知识水平、地位教养,被广大的读者理解。
一篇渗透着情感的小说,可能比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小说,打动更多的人。
情感使人类按社会属性、阶级之别划分出的优势不再明显,正如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情感使不同人群之间得以沟通、理解和同情。
安娜·卡列宁娜放弃一切去追求爱情,在被爱人抛弃后毅然自杀的那种绝望,也会跨越阶级、性别,穿越时间、空间,作用于每一个读者的神经,令人感受到那份心碎的悸动。
2.感情的投入创作本身也是作家的一种情感需求。
写作源于一种想“说”的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一种情感的激发。
日本文学理论家厨川白村在其《苦闷的象征》中认为,文学艺术就是人生苦闷的象征。
由于人的欲望和情感受到现实的压抑,小说家才借助于形象来发泄现实的苦闷。
托马斯·沃尔夫谈起他的写作时说:“我所以写作,是因为写作的这条激流般的力量流过了我,将我挟带而去,我没有办法不写……那书是它自己写出来的。
”(见托马斯·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6页)作家往往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
他们内心复杂,感情细腻。
巴尔扎克在写作时,常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他时而大笑,时而悲哭,还时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有时还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大闹起来。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感复习学案(教师)
一.字词整理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情感是小说的动力,感情是一个作家创作得以维系的根本保证。
作家根据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很长,十年也可以很短。
悲悯情怀是最崇高的情感。
情感的处理往往是节制胜于放纵,适当的节制更能打动人。
小说家要将情感不断积累升华,蓄势待发,比如《山羊兹拉特》。
现代主义小说出于反思和批判西方现代工业化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目的,渐渐远离温情的关照,甚至把情感降低到了“零度”,不再将感情作为小说的题材。
但这并不是说小说不要情感,而是表达方式收敛了。
四.考点梳理文学是情感的产物。
无论何种文学样式,它在字里行间总是浸润着作者或浓或淡的情感,表达作者对世界的各式各样的情怀。
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的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尤其独特的地方,它对情感的节制胜于放纵,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随着情节的发展自然展露,从而收到更深层次地打动人的效果。
小说的情感讲究酝酿,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
体会小说的情感,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情节展开或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故事、人物和作者“相遇”,真正融入文本之中。
然后,用心揣摩作者对情感的处理艺术,关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细节,品味表达情感的语言。
【考点纠错】不能深入文本准确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对小说情感的处理方式把握不准;【命题形式】小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结合文本具体说说它是如何表现这些情感的?小说里的人物具有高尚的情怀,请作具体分析。
等等。
【答题要领】小说情感的把握,主要关注细节、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人物的关系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
具体的作答还须联系具体文本作具体分析五.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浮冰上的少年与狗[丹麦]哈夫·B·卡威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
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qiāo、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山羊兹拉特》教学目标和《山羊兹拉特》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山羊兹拉特》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山羊兹拉特》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突出《山羊兹拉特》重点,强调《山羊兹拉特》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山羊兹拉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山羊兹拉特》知识的掌握情况。
a. 将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成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b.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成果,如作文、绘画等。
c. 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与本节课相关的名言警句、文学鉴赏技巧等,以提醒学生们关注和学习这些内容。
d. 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图书角,摆放一些与外国文学、小说欣赏相关的书籍,方便学生们在课后进行阅读和拓展学习。
情感升华:
结合《山羊兹拉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山羊兹拉特》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山羊兹拉特》内容,强调《山羊兹拉特》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6.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能够独立地获取和理解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单元导读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 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 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高考调研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源自第七单元高考调研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单元话题】 情感 一、情感的魅力 1.感动文章 追求以情动人 2.感情的投入 写作需要凭借情感的力量 3.感情的记录 组织材料是按照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的 4.悲悯情怀——最高尚的情感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 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 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 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 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 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 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 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高考调研
新课标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 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 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 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 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 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2017人教版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word教案
一、教材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小说教学的目标确信为阅读优秀作品,体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进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酷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贵乐趣,提高道德修养。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说明:《外国小说欣赏》模块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教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大体知识,在阅读、领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培育学生高格调的审美乐趣,提升他们的人一辈子境遇。
《山羊兹拉特》是《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这册书主若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和初步感知小说大体特点。
便于学生了解外国优秀小说,明白得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学习鉴赏小说的大体方式,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全书共八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一个话题,共16篇课文,均分精读与略读两部份,都为名家名篇。
第七单元的话题为情感,重点把握情感是小说的魅力,体会小说中情感的不同的处置方式。
《山羊兹拉特》是美国辛格的小说,小说中阿隆与山羊在窘境中相依为命,情感不断蓄积,是进行情感教学的专门好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基于新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及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信本课的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鉴赏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3、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
课时安排:一课时。
重点是鉴赏小说中人与羊之间的情感明白得,明白得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体会不同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置。
之所以如此确信,不仅指情感是本单元的话题,本文文字朴实易懂,情节简单,却凭情感见长,何况高二(7)(8)班学生老是重点班了,通过前六单元的学习,对环境描述、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线索结构、主题思想等知识技术已能初步把握。
难点是引导学生对人、动物、对社会充满爱心。
在本文中,这情感在山羊和主人之间的双向流动,但向来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是有品级的,山羊兹拉特对人信任的仁慈的,却面临着被卖的命运。
2019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感)word学案
《第七单元:情感》教学案2019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感)word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3、考察小说的情感因素及其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基本要求: 1、了解《山羊兹拉特》的内容与题旨2、《山羊兹拉特》中情感的魅力3、不同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体会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发展要求: 1、、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现状2、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一、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
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课文是他的一则童话。
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虽不如代表作那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有其自身的魅力。
关于《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最新第七单元教师版版导学案教学内容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勾画重要字词及疑难语句。
2、以“话题”引领“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以“思考与实践”加深“阅读”。
第一学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 依据【学法指导】通读本单元两篇小说及单元话题,自定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感知课文,整理疑惑;3.了解作家作品;4.字词等基础知识积累。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一、通读本单元课文《山羊特拉兹》、《礼拜二午睡时刻》及单元话题“情感”,定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定目标、明重点:通读本单元内容后,你认为学习本单元应该掌握:1、体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3、考察小说的情感因素及其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4、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现状5、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其中,需要重点把握的是:1、体会作品的内容与主题2、考察小说的情感因素及其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二、课前预习导读1、个性化阅读: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小说的读后感受。
(内容主题方面)《山羊特拉兹》《礼拜二午睡时刻》2、谈谈你的发现。
(写法方面)《山羊特拉兹》《礼拜二午睡时刻》三、预习调查发现写出质疑,小组长将质疑收集归纳。
(小组长整理本组其他同学的质疑,要将问题分类归纳,梳理)1、2、3、4、5、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
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课文是他的一则童话。
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七单元话题前言 情感 Word版含答案
[话题诠释]一、情感富有魅力,小说离不开情感1.小说是情感的记录“文学是人学”,既然以人为本,而人又是富于情感的,所以就无法不写人性、写人情。
人性的复杂无不由情感体现:嫉妒、悲愤、喜悦、狂热、迷恋、恼恨、悔恨、忧伤、凄楚、悲苦……小说就是对这些情感的艺术性的记录。
2.小说创作也要作家情感的融入创作本身也是作家的一种情感需求。
写作源于一种想“说”的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一种情感的激发。
作家往往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
他们内心复杂,感情细腻。
巴尔扎克在写作时,常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他时而大笑,时而悲哭,还时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有时还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大闹起来。
3.情感使小说更能打动人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小说,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情感的存在,使小说可以超越知识水平、地位教养,被广大的读者理解。
一篇渗透着情感的小说,可能比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小说,打动的人更多。
小说里的爱恨情仇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们被那些有血性的人物所打动,被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所打动,也被那些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所打动。
二、小说对于情感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1)节制胜于放纵。
小说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有一定节制的,不能任由情感在小说中放纵和恣肆。
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
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表达感情时,应尽量避免对情感“顶点”过于饱满的表现,而宁愿“降格”处理,让它停留于一定的分寸之上,也不宜采取同步同度方式,而应当有所克制,避免浮躁和浅薄,保持一种平和、稳重的叙述风格。
(2)蓄势待发。
优秀的小说家都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感在小说中的表现,既能打动读者,又不至于令人厌烦。
2.方法(1)作为小说的线索。
在某种程度上,情感不仅是小说中的感性要素,而且可能具备结构的功能。
契诃夫的《苦恼》,写一个刚死去儿子的车夫,在雪夜中苦苦寻找一个肯听他倾诉苦恼的人。
高三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导学案
高三年级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 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单元话题:主题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象大于思想”。
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第四单元话题:人物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
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分析技巧:(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他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教案
山羊兹拉特【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内容,明确情感流向2、体会小说中的情感的节制处理3、养成悲悯情怀,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课文精彩片段来体悟文章情感【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的情感的节制处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了这几幅图片有没有想到自己和动物的故事,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经历。
今天我们去聆听一只山羊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著名犹太作家。
1904年,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
1923年,辛格在他哥哥的报社工作。
他哥哥是一位有名的记者和作家,崇尚科学,思想进步,他的言行对辛格有决定性的影响。
1935年,辛格随哥哥来到美国。
辛格在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为生,1943年加入美国籍。
辛格15岁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
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
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辛格的主要作品有《卢布林的魔法师》《傻瓜吉姆佩尔》《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
三、复习课文,梳理情节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概括大意:阿隆在卖羊路上遭遇暴风雪,兹拉协助阿隆共同战胜并安全回家情节:开端——阿隆受命卖羊发展——途中遇暴风雪高潮——难中相依为命结局——回家不再卖羊四、合作探究探究一:1、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对于卖掉兹拉特,他们全家有什么反应?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
小结:物质贫困……全家人的反应:(1)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2)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3)安娜、米丽昂“也哭了起来”,(4)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小结:不舍2、面临被卖掉,兹拉特有什么反应?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简要概括出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小说情感发展的脉络。
2.掌握小说处理情感的方式,并能使用这种方式来分析作品。
【重点难点】
1.能从《山羊兹拉特》童话体例的叙述中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唤起和增强对生活中美的理解,以及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爱的感动。
2.赏析《礼拜二午睡时刻》含蓄表达深沉母爱的情感处理方式(节制)。
【学法指导】
对小说情感的把握,主要注重细节、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人物的关系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
【知识链接】
1.走进辛格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O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
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
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个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等。
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突出,至今已发表10余部短篇小说集,此外还有2个剧本、3部回忆录。
11部儿童故事集。
在表现手法上,他强调作品的故事性,表示他相信讲故事,而不喜欢在作品中发表议论;声称必须让情节说话。
1978年,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2.关于小说“情感的处理”(见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第88页)
3.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及相关资料
(1)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记者。
是父亲的非婚子,从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卡斯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作家对《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小说的评价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认为最好的小说。
——马尔克斯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
——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为什么神父都会在这个女人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马尔克斯留下的疑问十分清晰,疑问后面的答案也是同样的清晰,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
”——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学习过程】
阅读《山羊兹拉特》,思考下列问题:
一、整体感知
1.梳理情节:
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情节,情节是故事的核心,请试着按照情节发展的一般模式来概括本文的内容。
二、深入探究
2.体味情感:
阿隆一家从开始的卖羊到最后决定不卖,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有人说,爱是推动本小说情节发展的情感要素。
在小说中,爱是双向的。
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爱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请围绕下面三个话题,分析体会本文的情感。
(1)话题一:分别——其实不想走
读故事发生的相关片段,思考: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卖掉兹拉特,他们全家有什么反应?要被卖掉,兹拉特有什么反应?
(2)话题二:患难——风雪相依偎
细细品读故事的发展、高潮部分,思考:卖羊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阿隆和兹拉特是如何战胜困境?
(3)话题三:回家——今生永相伴
请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思考:失踪归来,兹拉特的命运如何?它在主人全家
心目中的地位有没有改变?
三、理解手法
这篇小说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个形象时,使用了利于传达情感的拟人笔法。
阿隆与兹拉特在草堆里躲避风雪时,兹拉特在阿隆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
既然躲在草堆里的兹拉特被看做是“妹妹”,为何作者不采用拟人手法直接说出山羊的内心世界,而用“咩”来表现?请试着还原它原有的含义,然后与原文实行比较,说说你觉得哪种情感处理方式好,为什么?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
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阅读《礼拜二午睡时刻》,思考下列问题:
【学习过程】
1.内容感知
请用文中句子“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开头,概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发生了什么事?(60字以内)
2.情感体悟
(1)找出文中客观环境描写的句子,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午睡时刻”的时
间设置有何作用?
(2)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母亲的?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3)我们都知道这位母亲是深爱自己儿子的,但在痛失儿子之后却没有任何过激的表现(如号啕大哭、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母亲外表的平静,是不是能够理解为内心的平静?
(4)当母亲说到“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我是他母亲”时,神父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3.拓展延伸
提问:学习了本文后,你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当堂检测】
以“如果没有爱——,因为有爱——”为开头,写三句以上。
【我的反思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