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影像表现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20 0 9年 2月 第 3 0卷 第 2期
Gu nd n a g o gM ei l o r a Fb 2 0 , o.3 ,N . dc un l e . 0 9 V 1 0 o 2 aJ
-
23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 发性 脑 内淋 巴瘤 的影 像 学表 现
刘 红 艳 ,张 雪 林 , 士 军 邱
1 ~ %。国内外 文献 报道 虽 较多 , 诊率 仍 较 高。 % 2 误 本组收集 20 -2 0 0 2 0 8年经 手术病 理或 穿刺活 检证 实 的1 6例 P L资料 , B 结合 文献复 习, 探讨 其 C , I T MR 及
P TC E / T影 像学 特 征 , 以提 高 对 该疾 病 的认 识 。 1 资料 与 方 法
m ,E 1 ~ 0 ms T E T WI T 0 s T 4 2 )、S 2 ( R 40 0~50 0 ms 0 ,
T wI , 呈等低信号 、 及 F A R呈 等信号 或稍低 信 TWI LI 号; 2例病灶 内见小点状长 T 长 T 信号影 , 。 余病灶 信
南 方 医 科 大 学南 方 医 院 影像 中心 ( 州 50 1 ) 广 155
【 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 内淋 巴瘤( B ) 摘 P L 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 经手术或 穿刺病理证 实的 l 6
例 P L患 者 的 临床 及 影 像 学 资 料 。 l 均 行 MR 检 查 , 中 5例 行 C B 6例 I 其 T检 查 、 行 P T C 4例 E / T检 查 。 结 果 l 6例 患者 均 无免 疫 力 缺 陷 。单 发 1 3例 、 多发 3例 ; 发 病 灶 幕 上 多见 (0 1) 额颞 叶居 多 (/ 3 ; 单 1/ 3 、 9 1 ) 多发 病 灶 偏 一 侧 半 球 近 中线部 位 生长 、 弥漫 分 布 。C T平 扫 呈 等 密度 或 稍 高 密 度 , 强 后 轻 中度 均 匀 强化 。MR 上 T WI 等 低 信 增 I , 呈 号 ,, 呈 等信 号 或 稍 低信 号 , WI 高信 号 ; d—D P TWI D 呈 G T A增 强 后 2例 病 灶 中 心伴 有 小 囊 变 区 , 均 明 显 均 匀 强 余 化 ,WI 等 低 灌 注 。较 大病 灶 可见 “ 角征 ” “ 凹征 ” 轻 中度 瘤 周 水 肿 和 占位 效 应 。P T C 示 与 MR P 呈 尖 、脐 、 E/ T I强化
头颈部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 二 医院
王
峻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头颈 部 淋 巴瘤 的 C 与 磁 共 振 成 像 ( I特 点 及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方 法 收 集 3 T MR ) 7例
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 实的颈部淋 巴瘤患者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 C MR 资料 , T、 I 所有患者 均行 C T平扫及增强 扫描 ,1 1 例行 MR 平扫 , I 其中 3 例行 MR 增强扫描 。分析其 影像表 现及临床 、 I 病理特 点 。结果 3 7例 中 2 9例
位 及 冠 状 位 TS 2 IT 0 0 66 0msT 5 18 E T W ( R 40 ~ 0 , E 9 ~ 2
ms , 位 、 状 位 T W I 肪 抑 制 序 列 。对 比剂 : 喷 替 酸 )轴 冠 2 脂 钆 葡 甲胺 ( dD A) 0mL 平 扫 后 行 增 强 轴 位 、 状 位 及 G - TP 2 。 矢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取 我 院 20 . 选 0 9年 1 生厅 科 技 攻 关项 目(0 1 24 山 22 0 1 )
通 信 作 者 : 晓 棠 杨
层 厚 5mm, 螺距 0 9 I3 5:1 .~ .7 。管 电 压 10k 管 电 流 2 V,
a d a oo vo s n a c me t a l e fr da t jc o f - TP n l b i h n e n s s p rome f r ne t no D A.T ee s olmp o e tsa s u e w a o ei i Gd h r wa n y h n d a t— me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

4、没有胸膜皱缩
15/36
病理,病灶内纤维化少
1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
1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分叶
3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如何鉴别诊断
• 非特异性炎症 • 结核 • 肺癌 • 真菌感染 • 肺梗死 • 肺出血
31/36
炎症:单一形态、病灶收缩、 沿支气管分布
32/36
慢性炎症:病灶收缩,边界清密度高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8/36
病理--坏死少见
9/36
肺癌坏死多见
1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7、磨玻璃影,沿血管 分布—纽扣征
2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病变发生与血管关系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纵隔淋巴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肿块紧贴胸膜,邻近胸椎见 类圆形骨质破坏区; 冠状位图像示肿块紧贴脊柱, 明显不均匀强化,呈蜂窝状、 可见分隔; 斜冠状位图像,肿块明显不 均匀强化,其内见杂乱的供 瘤血管
节细胞神经瘤。女,28岁 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 后上纵隔铸型生长的低密 度肿物,增强扫描局部轻 度不均质强化。
MR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可见“漩涡征”,增强扫描 晚期病灶明显不均质强化。
临床
➢ 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表浅淋巴结增大,或有不 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
➢ 中晚期常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气 管、食管或上腔脉受压则出现相应症状。上墙镜 面受压时,出现颈静脉怒张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 征表现。
➢ 转移表现:1)淋巴瘤可侵犯肺、胸膜、骨骼及 全身其他器官和淋巴结。2)HD病变呈循序发展 蔓延,扩散时侵犯相邻的淋巴结或器官,仅少数 产生血行转移。3)NHL常为无序跳跃式发展
➢ 良性者边缘光滑锐利,可压迫邻近骨质造成骨 质吸收,压迹光整。
➢ 恶性者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密度 不均匀。病变侵及椎管内外时,CT可显示病变 呈哑铃形态,诊断较容易。
影像表现(MRI)
➢ 肿瘤呈长T、长T2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有明显强 化,囊变部分不强化。MRI对骨质破的显示不如 CT,但对瘤体与椎管的关系及脊髓是否受压等 显示则明显优于CT。
病理
➢ 病理上淋巴瘤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两大类,还可分为许多亚型。
➢ 霍奇金病以侵犯淋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常从颈 部淋巴结开始,向邻近淋巴扩散。非霍奇金淋巴 瘤常呈跳跃式,病变常广泛,结外器官易受累。
影像学表现(CT)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X线平片、CT、MRI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均接受X线平片、CT、MRI 检查。
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18个椎体,其中胸椎4例,腰椎1例,胸腰椎1例,颈椎1例;3例伴有附件受累,5例软组织肿块,3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压缩性骨质,无椎弓根影;CT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后强化均匀,无坏死;MRI T1WI 肿瘤为低等信号,T2WI为低、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中度强化。
结论(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2)肿瘤侵犯相邻椎体,软组织肿块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为中度强化;(3)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敏感性高于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age manifestations of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X-ray plain film,CT and MRI. Methods 7 patients with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 who had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uncture or surgical pathology for diagnosis,which were given X-ray plain film,CT and MRI for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7 cases were all diagnosed with non-Hodgkin’s lymphoma,involving 18 centrum,which included 4 cases thoracic vertebra,1 case lumbar vertebra,1 case thoracolumbar vertebra and 1 case cervical vertebra;3 cases with affected adnexa,5 cases with soft tissue mass,3 cases intraspinal or epidural masses.The imaging of X-ray plain film was manifested with destruction of vertebral bodies,compression osteoporosis,without vertebral pedicle artifact;the tumor was detected by CT plain scan to be of moderate density,homogenous post-enhancement,without necrosis;MRI and T1WI reported low intensity of tumor,yet the T2WI reported both low and high density,and the post-enhancement was moderate. Conclusion(1)Non-Hodgkin’s lymphoma is one of the common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2)Tumors will involve adjacent centrum,produce larger soft tissue mass and less necrosis,and the post-enhancement result is moderate;(3)X-ray plain film is with limited roles and the sensitivity to bone lesion of MRI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T.[Key words]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X-Ray plain film;CT;MRI;Image manifestations骨恶性淋巴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是淋巴瘤晚期全身散播的表现,区分难度较大,骨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1,2],原发性脊柱淋巴癌症状不明显,多为单一骨侵犯,预后良好;继发性脊柱淋巴癌指骨外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侵入骨骼,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颈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分期
➢ 淋巴瘤分期: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术中所见。 ➢ 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体液检查、白细
胞分类计数、骨髓活检(18%累及骨髓)。 ➢ 影像表现+术中所见:位置、大小、分布、转
移。 ➢ CT:颈部、胸部、纵膈、腹部、盆腔。 ➢ MR:颅脑、脊椎+脊髓。 ➢ 脑部累及患者建议行腰穿检查。
➢ 颈部结外发病率:Waldeyer环>鼻窦>唾液腺 >口腔>喉咽>甲状腺。
➢ 发病年龄:HL(双峰):20Y-24Y/80Y-84Y, 极少见于5Y以内;NHL :50Y-60Y。
临床表现
➢系统性症状:不明原因发热、消瘦、疲惫、 皮肤瘙痒、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者多 种并存。
➢临近组织压迫、阻塞症状:异物感、喘息 等。
M,68,左侧牙龈肿痛1月。
喉咽淋巴瘤影像表现
➢约占喉咽肿瘤<1%。 ➢老年多见。 ➢多见于声门上区。 ➢表面光滑、息肉样、直径1-3cm,表面光滑。 ➢部分可沿粘膜下区浸润性生长,使喉腔环形 狭窄。
右侧声门上区淋巴瘤。
甲状腺淋巴瘤影像表现
➢约5%甲状腺肿瘤。 ➢女性多见。 ➢中位年龄为70-80Y。 ➢80%病例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 ➢可弥漫生长表现为甲状腺增大,也可为孤立 占位(80%)或多发结节(20%)。 ➢气管累及少见,多导致气管狭窄。
F,66Y,发现左甲状腺肿物2周。
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瘤
➢ 多可见原发恶性肿瘤病灶。 ➢ 淋巴结坏死较常见,增强不均匀强化,
强化方式与原发病灶类似。 ➢ 部分可融合,境界欠清。
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
➢以儿童、青年人多见,结核中毒症状。 ➢ 单侧,多发、多组淋巴结肿大。 ➢ 可见斑点状钙化,中央坏死,环形强化。 ➢ 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表现,如肺部、咽部和喉 结核等。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

ha c m e t wih m a lc s i e n r to n s r i l c u e te a e e r h ne n t s l y tc d ge e a in a d dipe svefo c l n nh nc m ntwe e s ow e d. Co l so M RIfnd n ncu in: i i gsof
本组 l 6例 患 者 , 9例 , 7例 , 龄 4 ~ 7 男 女 年 5 4
P L B )是指肿 瘤仅 局 限 于脑 内的 淋 巴瘤 ,颅 脑 之外 体 内各处 均无 淋 巴瘤 产 生1 。本 病 较 少见 , 着 免 ] 随 疫 抑制剂 的使用 、 医源性 免疫 功能 受损 患者 、 获得 性
巴瘤 的资 料分析 如下 。 l 材 料与 方法 1 1 临床资 料 .
作 者 简介 : 学 文 ( 0) 男 , 庆 市 人 , 科 学 历 , 师 , 要 宋 18 一 , 重 9 本 医 主 从 事 MRIC 等影 像 诊 断 工 作 、T
l 8 30
发转移 瘤 l ( . )后 经 病理 及 临床 随访证 实 均 例 63 ,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1年 笫 2 1卷 第 9期 JM e ma ig V l2 o 9 2 1 dI gn o, 1N . 0 1
原发 性脑 淋 巴瘤 的 MRI 影像 表 现 与诊 断
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 肿瘤多见于脑表面、额顶叶深部、基底节、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 下丘脑、小脑
➢ 该病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瘤细胞常浸润血管周 围Virchow-Robin间隙,浸润并沿着血管壁生长,近脑表面脑实质或者 中线区近室管膜周围深部脑实质的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因此好发于上 述部位
➢ CT平扫多为均匀稍高或者等密度 ➢ 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楚,DWI
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脐凹征(缺口征)”、 “尖角征” 、“握拳征”、“蝶翼征”、“硬环征”等强化
➢ 出血、囊变、钙化:较少见 ➢ 无免疫缺陷者呈均匀强化,反之则为边缘强化伴中央坏死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握拳征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可见血管穿行其中
延迟1分钟增强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病灶沿脑脊液播散:可侵入脑室,沿CSF转移,可表现为多发结节灶,大 脑镰强化
影像学表现-MRS
Cho升高,NAA降低,出现高耸的Lip 峰,为特征性改变 Cho峰升高与快速细胞膜翻转,有
丝分裂活跃、富含细胞结构有关 NAA降低反映神经元损害,导致数
量减少 Lip峰提示肿瘤坏死区域的吞噬细胞
内存在大量脂质
影像学表现-PWI
灌注成像大部分为低灌注:肿瘤血管无明显的内皮细胞增生,缺乏新生 血管生成,是一种乏血管肿瘤
影像学表现-PET/CT
➢ 淋巴瘤组织的代谢高,无氧酵解增强,PET/CT常表现为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高摄取
➢ 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可达到15以上 ➢ PET/CT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大于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98035
4598035
4598035
4598035
腹腔、腹膜后淋巴瘤
淋巴瘤大体病理切面呈鱼肉状, 发生坏死较少。显
微镜下的小灶坏死在CT 平扫或增强扫描时不易显
示, 表现为均匀密度。
影像检查表现为腹腔、腹膜后均质的结节状肿块,
包绕系膜血管呈 “三明治”样表现,增强轻中度
均匀强化。
淋巴瘤影像表现
4598035
胃淋巴瘤影像表现
胃淋巴瘤生长方式不同于胃癌,沿粘膜下层延伸。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可达4cm 以上,也可表现为局部较大的肿块。胃粘膜增厚、 变形,可有溃疡。增强检查,肿瘤组织常呈轻度均 一强化。
胃淋巴瘤需与胃癌鉴别,胃壁增厚有一定柔软度、 强化程度较低等均为胃淋巴瘤表现特征。胃癌胃壁 僵硬,肿瘤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质, 周边常为结核 性肉芽肿富含细小血管。 CT:淋巴结结核呈环状、多房样特征性强化表现 , 不同于淋巴瘤多数呈均匀强化密度, 淋巴瘤即使有 坏死病灶, 周边常同时存在均匀强化的增大淋巴结。 结核性淋巴结直径常小于4 cm, 这是因为其增大具 有自限性。淋巴瘤淋巴结增大属肿瘤性生长方式 , 其直径可大于4 cm。
metastat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鉴别:腹膜后纤维化 Nhomakorabea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软组织病变 , 包绕 腹膜后血管及输尿管。
输尿管受累可引起输尿管梗阻狭窄 , 伴有近端肾盂 输尿管积水。
增强扫描 :早期(活动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晚期( 静止期) 无强化。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