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四部曲

合集下载

幼儿园古诗“四步”教学法

幼儿园古诗“四步”教学法

幼儿园古诗『步』教学法林雨欣罗玉霞郭玉文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作诗也会吟”。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 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齿清楚伶俐,吐音 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陶冶情操,启迪智 。

但是,有 古诗的内容 幼儿来说 比较深奥,而幼儿的理解能力也有限。

所以,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如何培养幼 儿古诗诵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教教 学幼儿园诗教学的一个难点。

贾悦镇中心幼儿园紧紧围绕幼儿学习 ,古诗 教学,力求在 的教学过 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形成全园轻松 诵读的氛围。

诗 容的 点 幼儿学习点,幼儿诗感兴趣的是要 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探索出故事讲 动作 >—习流 的古诗教学步法。

本文将以古诗 唐?绅)为具体实例做阐述。

对于没有田间劳 动经验的幼儿来说,要想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及要表达的情感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教师们主要采用了图 画、故事、表演等方法在吸引幼儿兴趣 的讲解这首诗,再运用各种方法让幼儿去巩固知识。

—、图画展示3—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用图画再现古诗情境,把古诗内容形象化,是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的 。

首,在正学习古诗《悯农》之 前,教师 所呈现的意 -容 幼儿意 的笔画表现出来,先出示完整的画面,给 幼儿以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讲述画面上都有哪些景象,直观的景象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 到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的辛苦。

领悟到完整的画面内容之后再分组出示画 面,以组图的形式出示古诗文字,每一 幅图画对应着相应的诗句,让幼儿看看有几句,数一数每句有几个字。

与此 同时,教师诵读古诗,在使幼儿初步了解这首古诗结构的同时,感受到诗 独特的节奏和韵。

图画展示阶段,主要是让幼儿对 古诗有一个直观的体验,大致了解所学古诗所要表达的容和情。

二、故事讲述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并且易于接受的一学习方式。

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四步走”

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四步走”

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四步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四步走”方法。

首先是感知诗歌,通过直观感受诗歌的音韵、节奏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接着是欣赏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品味和情感体验。

第三步是理解诗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其逻辑推理和文字表达能力。

最后是表达诗歌,通过朗诵、背诵、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诗歌表达出来,提高其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通过这四步走的教学方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本文对“四步走”方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关键词】四步走方法,语文诗歌教学,引言,感知诗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表达诗歌,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在语文诗歌教学中,采用“四步走”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法结合了感知、欣赏、理解和表达四个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领会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四步走”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感知诗歌的音韵和意境开始,逐步深入欣赏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然后通过理解诗歌的作者意图和背景,最终能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对“四步走”方法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从感知、欣赏、理解和表达四个维度,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的探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正文2.1 四步走方法介绍四步走方法是指在语文诗歌教学中,通过四个具体步骤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这四个步骤分别是感知诗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和表达诗歌。

通过这种四步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第一步是感知诗歌。

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通过朗读、朗诵和欣赏的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美,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打开心灵的窗户,进入诗歌的世界。

小学古诗文教学情境创设“四部曲”

小学古诗文教学情境创设“四部曲”

小学古诗文教学情境创设“四部曲”作者:阙荣发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1年第01期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果说诵读是通往诗歌王国的桥梁,那么教师精心创设的一个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则是托起这座桥梁的一个个坚实的桥墩。

生动、丰富、还原知识产生背景的情景创设,能够将诗歌内容和情感世界打通。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在诗歌导入、想象画面、诵读诗文、拓展运用等四个环节辅之以道具、图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奏响古诗文教学情境创设“四部曲”,让古诗文教学更加高效。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诗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学习过程就会伴随着强烈的正向情绪体验,学习效果就好。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可以采用融情的范读,以优美的语言再配上与古诗文内容和情感基调相适应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创设导入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在教学《敕勒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一边聆听一曲旋律优美欢快的《草原牧歌》,一边欣赏一幅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图,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敕勒歌》描绘的就是那辽阔无垠的大美草原,讲述的就是那令人向往的草原生活。

学生被这跳动的音符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在动听的乐曲声中,不知不觉对这首诗产生了兴致,想一读为快。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古诗文相关的图画,讲述和诗人相关的故事等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想象情境,感悟诗意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教师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注释、插图,甚至介绍诗人的时代背景,帮助孩子扫清文字障碍,深入理解诗意,展开画面想象,感悟诗文描绘的意境。

《关雎》教学“四部曲”

《关雎》教学“四部曲”

藏永强古代的诗词,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汇聚成博大精深的艺术财富,一直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反映,古诗词教学不好把握。

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巧用读诗、解诗、译诗、品诗进行教学古诗词,效果甚佳。

本文以《关雎》为例谈谈古诗词教学“四部曲”。

序幕曲:大力指导学生“读诗”吟读是整体感知古诗大意,品味古诗意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朗读教学的基本技法。

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情、诗意进行吟读。

笔者在《关雎》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

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关雎》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就乐调而言,《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乐感,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读诗是学习古诗的基本功,也是学习古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只有通过反复背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增强语感。

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读诗,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就会有豁然开朗、水到渠成之感。

进行曲:精心点拨学生“解诗”解诗就是宏观上了解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写作风格、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古诗奠定基础。

在学习《关雎》时,首先要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从音乐形式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一般是民间歌谣,“雅”是古代宫廷的乐歌,“颂”是统治阶级用于祭祀的歌词。

从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作者:张永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0年第02期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所以,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成为了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好古诗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四部曲”式的古诗词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导入——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如放音乐、画画儿、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等,来引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如在讲授骆宾王的《咏鹅》一诗时,就可以采用画画儿的方法来导入课程。

我先简单勾勒出一只鹅的轮廓,然后用白色粉笔把鹅毛涂成白色,再用红色粉笔将鹅冠、鹅掌涂成红色,用绿色粉笔画上底色,构成碧绿的清水。

一幅生动形象的白鹅图就展现在学生眼前了。

然后我又问:“老师刚才画的是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道:“大白鹅。

”我趁机在黑板上写下“咏鹅”二字。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骆宾王的《咏鹅》。

”顿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下面的讲课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再如教学古诗《暮江吟》可采用音乐导入法,可以先放一段《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学生在舒缓、轻柔的旋律中感受一下江水傍晚时分的美好景色,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来听课,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采取“激趣法”导入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使他们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学习诗词,教学效果往往也会出人意料。

二、讲授——比较法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如果能将同类诗词或异类诗词放在一起,在比较中讲解,往往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如教学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找了一首与之题材和主题相近的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学生们很熟悉,比较容易理解。

这两首诗同为写月的诗,并且同是借月抒发思乡之情。

这样一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完成对已学诗词的巩固,还可以使他们加深对新学诗词的印象和理解。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部曲”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部曲”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步曲”摘要:古诗词自身的特点是语言精炼和谐、感情深沉丰富。

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层面的感知上,难以去进一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阅读古诗词,应指导学生抓住四个环节,即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

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

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

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二、诵读感悟“三分诗,七分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古诗词教学是中文课堂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诗文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古诗词教学中,四步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下面就以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为例,介绍一下古诗词教学的四步法。

第一步:导入
在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方式来导入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者听音乐等方式来猜测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然后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古诗词有更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理解
在导入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古诗词的基本常识,包括古诗词的体裁、韵律、修辞手法等,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给学生朗读,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词。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他们从古诗词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步:欣赏
在学生理解了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欣赏。

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让他们在欣赏中体验古诗词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欲望。

古诗词教学四步曲

古诗词教学四步曲

古诗词教学四步曲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多读一些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也认为:“止怒莫若诗”(《管子•内业》)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富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呢?一、投石激浪,点燃热情一部影视剧在正式演出之前,总要有段序幕。

序幕的精彩程度能否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直接作用于接受者大脑,使他产生是否继续欣赏下去的信号。

这就如同我们教师上课前的导入语。

导入语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期待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他们的热情,是学生能否学好这首诗词的关键。

设计导入语可创设情景(可以暗含写作背景)让学生走进去,便于讲授;也可由关于作者的一个小故事入手调动学生加深了解的欲望。

比如,教授苏轼的《浣溪沙》时,可创设情境:假如你刚刚受了批评,独自一人跑到了被清泉冲涮的一尘不染的松林间沙路上,耳边伴有鸟儿鸣叫的声音(此情景类似词中“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你的心情会如何呢?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尽一致,有的可能忘却忧愁,心与天地同宽,有的则会说:有道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更加心烦哪。

这时教师就可趁此向学生发问:“宋代大文学家苏轼,遭到了贬谪,人生处于低谷时,看到流水是否也发出了‘问君能有几许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感慨呢?”“恰恰相反,作者非但不颓唐反而旷达乐观,‘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苏轼的感受,及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和学生共同谱唱一曲自强爽健之歌。

本词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讲“东坡鱼”“东坡肉”“灌香肠”等典故来投石激浪、点燃热情,激发学生对苏轼词的兴趣。

饱含深情,优美动听,紧紧围绕主旨设计的导入语,能让学生眸子闪亮,心潮生辉。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四步法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四步法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四步法一、导入阶段在诗歌阅读教学的导入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欲望。

以下是一些导入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世界。

1.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描述一个情景,或者故事的开头,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比如,假设我们要教学生阅读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我们可以先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想象并猜测将要读到的内容。

2. 使用影像资源利用图片、视频或幻灯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接触诗歌。

学生可以观察图片中的细节,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创设问题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这个问题可以与诗歌的主题、情感或意义相关。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主动思考,为即将阅读的诗歌寻找答案。

二、分析阶段在分析阶段,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诗歌的意义,并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来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

1. 探究主题通过提问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

可以让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线索,并进行推理和解释。

2. 解析诗歌结构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韵律、押韵和节奏等。

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之美,并借助手势和肢体语言展示出来。

3. 研究诗歌语言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它们对诗歌意义的贡献。

三、体验阶段在体验阶段,我们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以下是一些体验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1. 朗读诗歌教师或学生可通过朗读方式表达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可以请一些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朗读,增加声音的表现力。

2. 创设情感氛围通过音乐、图片或其他艺术形式,创设一种适合诗歌情感的氛围。

比如,利用柔和的音乐和温暖的灯光,营造出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3. 角色扮演将诗歌中的情节或人物角色进行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将诗歌内涵展现出来。

四、创作阶段在创作阶段,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诗歌知识,自主创作或改编诗歌作品。

《雨巷》教学“四部曲”

《雨巷》教学“四部曲”

《雨巷》教学“四部曲”作者:彭烨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3期一、诵读——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习《雨巷》前,我结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于学生预习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我的要求如下:1.参考注释进行朗诵诗歌,重点疏通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从而有效扫除诵读过程中的基本障碍;2.初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尽量理解《雨巷》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与诗人情感表达。

在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诵读预习的能力,并且按照要求完成了预习要求。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多数学生在《雨巷》的诵读预习中,并没有做到深入“角色”,仅是从诵读的角度出发完成预习要求,而缺少必要的情感体验与准确把握,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预习目标,对于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我开展《雨巷》备课时,为了更为全面的把握诗人的情感,进而准确、到位的进行朗诵,我仔细研究了多位艺术家的经典示范朗诵,并且将这种预习方法在教学中进行推广。

在《雨巷》的课堂教学前,我会利用晨读时间,在班级内播放多个艺术家朗诵《雨巷》的版本,让学生认真倾听和学会情感赏析,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情感基调,并且在听读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诵读习惯进行重点标记,逐步形成自身特色的《雨巷》诵读技巧。

二、品赏——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科学、合理的《雨巷》预习阶段诵读指导,学生对于《雨巷》的认识已经逐步深入,并且初步了解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未对《雨巷》整首诗进行讲解的情况下,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具有个性化的创新鉴赏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我组织学生反复诵读《雨巷》这首诗,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感触最深的意象与情景,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对其进行具体的描绘。

在《雨巷》品赏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以下选取几个具有个性的学生赏析案例:1.“雨巷”细雨与窄巷交相辉映,如同中华民族蜿蜒、曲折的五千年历史,细雨悄无声息的低落,窄巷则默默的接受着细雨的洗礼,一切都在悄然进行着,你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异样,而改变正是在人们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着……2.“我”我喜欢雨中撑着油纸伞的感觉,也喜欢走在崎岖不平的巷子中,风不时地吹来,手中的油纸伞在风中轻轻摇摆。

诗歌朗读教学四步走

诗歌朗读教学四步走

诗歌朗读教学四步走诗歌是主情的文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有着强烈的抒情性,能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生活;充满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

因此,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是诠释诗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了。

怎样读?大体上可按仿读、析读、品读、联读四个步骤循序渐进。

仿读,把握诗歌的节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对任何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的理解都是从读开始的。

读是关键,但不能为读而走过场。

诗歌的朗读,首先是教师要会读,老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老师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大都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是豪迈奔放还是沉郁缠绵,是清新自然还是铿锵激扬,可以给学生造成情绪感染。

学生接受了这些信息后,就可以初步断定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了。

接下来就让学生模仿着读,每读一遍,就给以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此两三次,就基本上可以把握作品的朗读节奏了。

析读,理解诗歌的内容。

析读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它需要阅读者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仿读”的基础上对整首诗进行信息的捕捉与提炼。

这一层次的朗读,是为后面的诵读确定情感基调的。

如何定调,依据就是诗歌的内容。

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时,往往要借助一系列清晰可见的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人、有的是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善于从作品中把这些丰富的意象挖掘出来,进而寻找诗人是运用哪些语言进行描摹的,这些语言文字集合了描摹对象的哪些特点,定调就有了依据。

如《有的人》中的这一节:“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甘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石头”、“野草”是两个意象,前者本可以不朽,但因反动者的名字成了腐蚀剂就只有烂了,后者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以比作革命者的前仆后继真是形象极了,我们这样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再读一读,诗歌的感情----对革命者的赞颂、对反动者的嘲讽就溢于言表了。

品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四步法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四步法

掌握诗歌语言和修辞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和音乐美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分析、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培养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 力和审美水平
选择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韵律和意境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方法: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集体朗读等 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律和意境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诗歌教学
讲解法:解析诗歌语言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目的: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的
语言和技巧
内容:解析诗 歌中的语言特 点、修辞手法
歌内涵
教学方法:讲 解、示范、引
导、点拨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主题和情感,培养批判性思维 和文学鉴赏能力
讨论诗歌主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其深层含义。
探讨诗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培养情感共鸣。
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诗歌进行多角度解读。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测试或考试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学改 进的依据,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 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教师反思: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反思教学方法和过程,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反思教学方法和过程
针对评估结果,分析教学优缺点
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考和表达
注意事项:教 师应给予学生 充分的讨论时 间和机会,鼓 励不同观点的

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
• 第一阶段,读准音,读出节奏美。 • 第二阶段,理解诗意,品味意境。 • 第三阶段,达到共鸣,读出心声。
希望通过这古诗教学“四部曲”, 使“诗歌”这一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我 们的语文课堂上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 芒。
小学古诗教学“四部曲”
第一部曲―― “听”、“画”、“演”,解诗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第一部曲―― “听”、“画”、“演”,解诗意
1.故事导入。如《登鹳雀楼》 2.图画理解。如《山行》 3.表演理解。如《寻隐者不遇》
第二部曲―― 联系背景,悟诗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部曲―― 联系背景,悟诗情
• 如《江雪》
第三部曲―― 拓展阅读,激兴趣
1.对比法。如《江雪》和《题秋江吟》、《墨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钱塘湖春行》、 《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四部曲―― 反复朗读,诵诗韵
“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 咀嚼滋味,方有所益。”
第四部曲―― 反复朗读,诵诗韵

低段儿童诗教学四部曲

低段儿童诗教学四部曲

低段儿童诗教学四部曲摘要: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切合儿童的心理、审美及认知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是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

低段儿童诗教学应从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让诗情与童心融汇交合,使学生诗意成长。

关键词:儿童诗;小学低段;赏读;品悟;拓展;仿写诗歌是文学之母,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多吟诵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浸润童心,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

儿童诗的特点:一是主题童趣盎然、情感高洁,儿童诗的情感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较能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并且涵盖了儿童成长阶段所需的基本道德素养。

二是语言活泼凝练、富有乐感,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称,能激起孩子的阅读欲望;三是意象具体生动、想象丰富,儿童诗创设的意境童真而优美,符合儿童好奇,喜欢幻想的天性。

一、儿童诗的教育价值(一)认知教育维度教师在开展儿童诗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将诗歌内容与脑海中呈现的画面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的有效培养,激活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维。

(二)情感教育维度新课程改革在情感方面赋予儿童诗重要的教学价值,要求教师通过儿童诗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唤醒学生创造潜能,增进对作者在诗歌中传递的情感的理解,真正领会儿童诗的语言美、声韵美与意境美,使儿童诗在陶冶学生性情方面的育人价值得到彰显[1]。

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及价值,低段儿童诗教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二、儿童诗教学策略(一)赏读——感受儿童诗的音韵之美语文教学专家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朗读是儿童诗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把书本中的无声文本转换为有声语言,通过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诗歌的意境,理解其含义,还能带给学生别样的情感体验,带来阅读愉悦感。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规律出发,抓住诗歌特点,找好朗读指导切入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不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诵读速度,从语调、标点及停顿中细细体会情感变化。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四部曲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四部曲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四部曲
一、认识古诗
1、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如古诗的格律、古诗的内容、古诗的表达方式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体会古诗的魅力;
3、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等方式,认识古诗中的经典名句;
二、欣赏古诗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欣赏古诗的美;
2、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等方式,欣赏古诗中的经典名句;
3、让学生通过讨论、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三、创作古诗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学习古诗的格律;
2、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等方式,学习古诗中的经典名句;
3、让学生通过讨论、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实践古诗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学习古诗的格律;
2、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等方式,学习古诗中的经典名句;
3、让学生通过讨论、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教学四部曲
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朱卫红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它篇幅短小,结构整齐,节奏和谐,韵律优美,语言凝练,意味隽永,富有形象,意境优美,感染力强。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利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渗透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探究方法的培养。

我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采用四部曲:
一、初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专家指出,“吟诵”是中国诗词文赋欣赏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古代文人通过“吟诵”来创作和欣赏诗文,通过“吟诵”可以真切地体会出古典诗文的韵味。

“吟诵”遵从语言的规律和音乐的规律,通过强化诗歌的音乐性来表达对于诗文的理解,等于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可以传达出中国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韵味。

100多年前,“吟诵”就如同写字一样,是每个读书人的基本功。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吟诵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这是一首清朗隽美的诗歌,共四节,每节句数相同,句式比较整齐,节拍也相近。

每节偶句押韵,每节换韵,使得音韵和谐悠扬,朗读的节奏是轻松、柔和、舒缓的。

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力争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

然后让学生掌握重音,读对节奏,把握韵脚,读出语调以及语气的轻重抑扬,同时语速不宜过快,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听者感受诗歌的意境,每读完一层,要作稍长停顿,使景物有画面感。

最后让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特别是结尾一句“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在走”应该一字一顿轻轻地读,努力给听者营造一幅牛郎织女游乐图,传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

诗虽收尾了,但天街人物出游的景象还在继续,显得余韵悠然。

从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

他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

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共有的特点。

以《迢迢牵牛星》为例,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笔,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诗句,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那一幅幅图画。

教师首先示例第一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个夏天的夜晚,诗人站在深邃的夜空下,仰望苍穹: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天际闪烁,一条银光闪闪的河流横在他们之间。

看着看着,诗人仿佛看到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又如陶渊明《饮酒》。

这首诗抒发作者归隐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情。

作者远离了都市车马喧嚣的环境,不再受尘俗烦扰,面对大自然而物我两忘。

诗人以宁静欣慰的心态写景,又以
景物烘托自由自在的心绪,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在上这节课时,我在语言讲解之后,用几样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作了一幅简笔画,来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意境。

同时,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描画陶渊明的神情仪态。

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要么用语言,要么用画笔,描绘一幅陶渊明的肖像画。

学生的能力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感到很新奇,偷偷评论我很拙劣的“画作”,连平时极怕背诵的学生也当堂就把全诗背下来了。

三、反复朗读——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千法读为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教学课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诗文描景绘物的美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这颗璀璨明珠的热爱,自觉走进诗歌的殿堂,进而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还是以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为例,这首诗文笔优美,意蕴丰美,极富浪漫和抒情色彩,是特别适合学生朗读的语文教材。

我以反复朗读为教学主线,通过朗读唤醒诗歌文字,复活诗歌文字,丰富诗歌文字,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还原、可以想象、可以再塑造的艺术空间。

并且带动整个教学流程的推进,引导学生在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悟诗歌的情感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

同时尽量让语文课堂以“情”贯之。

用真诚和民主演绎爱的乐章,让快乐与温馨充满语文课堂。

四、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一首好诗一定少不了要品味它精炼传神的语言。

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表现春天的情趣,而其中的“闹”字更是神来之笔。

让学生自己赏析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句子,在书上圈点批注。

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量词(枚、张、方、湾)以及比喻的运用上。

经过我的稍加点拨,学生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充分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作连绵的群山,那诗歌就是群山之峰。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

虽然课堂所学诗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现在我们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用此法去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