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程颢、程颐等,让学生对这一学派有初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如“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如“格物致知”、“诚实守信”、“存天理,灭人欲”等;
3.能够分析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核心思想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能够体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以此来巩固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设想:通过引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
2.重难点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生在阅读宋明理学经典著作时,可能会遇到文言文的障碍,难以准确把握文意。
-教学设想:采用逐句解读、关键词解释、现代汉语翻译等方法,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篇一: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案第3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开展。
【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根本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一:三教合一【自主学习】1.西汉:汉武帝以后,_儒学_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合作探究1】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要点提示: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儒学本身的缺陷和问题〔如理论上的缺陷〕【难点突破1】如何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了新开展?要点提示:①从内容上看,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②从传播的范围看,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儒兴教;③从影响上看,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知识点二:程朱理学【自主学习】1.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
2.主要思想:〔1〕程颢、程颐,①世界观: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认识论:“二程〞提出“致知〞的认识论。
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①世界观: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
②伦理观: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性〞。
③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_明道德之善___,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___南宋__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
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
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我们就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探究: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佛教的兴盛)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
2.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等,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从权威。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让学生理解理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导,将其运用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意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体系。
-理解宋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理学形成的影响。
-掌握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主要理学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PPT、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知。
-创设虚拟历史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思想成果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掌握“格物致知”、“诚实中正”、“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核心理念。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复兴儒学背景下,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的心学。
儒家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也有一种“与时俱进”、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学习目标】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及北宋时儒学的复兴;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着手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课前学习】1、“三教合一”的背景、表现背景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家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重挑战表现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唐朝:统治者风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材料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叛。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汉之治过于唐矣,汉有纲正。
一程颐宇宙之间一理而己。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一程颖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预习学案【知识梳理】一、三教合一(一)背景(一)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二)时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三)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一)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或“”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二)派别(理学的两大流派是和)1.程朱理学(兴起)————客观唯心主义(1)代表人物:、和。
“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人们把他们的新儒学称为“程朱理学”。
(2)主要思想世界观:“理”A.在宇宙:“理”是世界的,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B.在社会:“理”是道德伦理;C.在个人:“理”就是。
方法论:“”(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存天理,灭人欲”:个人修养要以敬畏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3)地位及影响: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元朝将朱熹编著的《》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产生很大影响。
思考:课本P13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2.陆王心学(发展)————主观唯心主义(1)陆九渊(南宋):世界观:是天地万物渊源,即“心即理也”求“理”方法:“”,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王守仁(明朝)背景: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3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知识结构:一、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背景:佛教盛行,也广泛的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发展: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
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又“”。
2、隋唐时期(1)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又称“”。
(2)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代表:程、程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3、思想:(1)二程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思想。
同时,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
(2) 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强调“,”。
(3)二程提出“”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他们把、道德和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4朱熹更认为,“物”,指、、、。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二字,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作用;(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学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1
(3)设计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课堂内容。
3.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论文撰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点的分析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哲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但对于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和内涵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深入讲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核心思想,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学派之间的异同,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3.掌握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简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核心思想。
(2)分析宋明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理解宋明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3.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4.探讨宋明理学的主要影响。
预习内容一、三教合一的趋势三教:、、。
1.魏晋南北朝:三教相互影响和融合。
(1)儒学:吸收、的精神,呈现新的发展。
(2)佛教:吸收儒学精神,逐渐中国本土化。
(3)道教: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2.隋唐时期:三教的发展和融汇。
(1)隋朝①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②主张以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①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②佛、道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③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两宋:程朱理学1.理学含义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儒家学者融合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从而建立了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1)二程:①核心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②“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提出“”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是人性的;深化“”:①“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②“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而不是。
3.理学影响(1)适应了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长期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2)朱熹编著的《》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流传至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日本形成了“”学派。
(4)程朱理学的纲常名教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宋明: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1)生平:南宋儒学家,号“象山先生”。
(2)观点:“”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
强调“,”,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把理学发展为心学(1)概况:号阳明先生,继承发展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宋明理学课件篇一宋明理学课件【教材整合】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 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学受到挑战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同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
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
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
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4、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二、形成过程:1、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具体指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新兴的儒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教学目标1.识记: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陆王心学。
2.理解:(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同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使儒学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2)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内容。
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这其中“二程一朱”起了决定性作用.(3)儒学到明朝中期,又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晌较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3.运用:理解儒学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面临挑战与融合的史实,分析程额、程颐、朱熹理学创立过程,理解其主要思想内涵和影晌,探究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但儒学汲取佛道的精神,自身也有了充足的发展,一方面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重点:掌握并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主要内涵,辨析其精华与糟粕,评价其历史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三教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①一一和②一一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三教合一”,以③——为主,调和并吸收④一和⑤一的理论。
3.唐朝:⑥一一,尊道、礼佛、崇儒;⑦一一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背景:(1)儒家学者展开复兴①——、抨击②一一的活动。
(2)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③一一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又叫④——o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程额、程颐(合称⑤一一):⑥一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即理学的核心;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提出⑦“一一”的认知论。
(2)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天理“三纲五常”,“存天理,灭欲”;认为⑧“一一”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答案
探究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统治地位
(2)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探究二:
1、发展(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充孔孟的主张,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更深对儒学家说的集大成作用。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的研究成果,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溶化到每个人的血液之中(3)理这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则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美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2、作用
(1)积极方面:更深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1.C 2.C 3.B 4.C 5.C 6.B 7.D 8.C 9.B 10.D。
第3节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精选2篇)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篇1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课前思索】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索: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进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消失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进展过程的熟悉。
主动参加课堂争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意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沟通。
学会用观看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学问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抱负。
4.【重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晰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进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进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进展阶段的熟悉。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进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进展趋势的了解。
【学问梳理】一、理学消失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逆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减弱缘由: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消失三教合一的趋势)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见,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讲述与宋明理学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体系;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宋明理学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及时反馈,针对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明理学的核心观点和理论体系。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实践应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对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观点分享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小论文等,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的。
图片是一幅庐山白鹿洞书院的照片。
文字内容重点指出,南宋时的大儒朱熹与其主要论敌陆九渊800多年前在此的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次盛会,由此引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学的新发展──“理学”新体系的出现和形成。
第一目“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严重挑战,但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
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建议教学教师先请学生回答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然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接着介绍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课宋明理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宋明理学:①“三教合一”的表现;②程朱理学的主张及评价;③陆九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及对陆王心学的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1.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
原因:
结果:儒学吸收、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主张以为主,调和并吸收、的理论。
(3)唐朝:奉行的政策,即、、,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程朱理学
(1)概念
宋明理学亦称“”。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基本流派:和
(3)兴起的背景
①理学适应了的需要
②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迅速,科学文化进步瞩目,引起了理学家对
和的思考
③理学是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
(4)内容
二程观点朱熹观点
世界观(核心)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理之源在于
天理即
道德观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天理就是,存灭人欲
方法论“”把握“理”“格物致知”明之善
(5)、实质是,是为辩护。
(6)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7)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地位:适应统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②有力地维护了统治;
③纲常名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需求;
④《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编),成为后世依据的教科书;
⑤影响海外: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乃至
3.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心学集大成者
世界观“”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宣扬“”“心外无理”的命
“宇宙便是,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题
方法论只需就可得到
天理提出“”和“”的学说
(2)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原因
A、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陷入危机;
B、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所致,只有通过,才能挽救统治。
(3)致良知——良知是天理。
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用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陆王心学的实质是
4对程朱理学的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维系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二、深入学习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挑战的原因。
2.比较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同点世界观
哲学范畴(实质)
方法论
共同点代表实质内容影响
三、知识迁移
1、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上述材料是对理学的()。
A赞扬B批判C有赞扬、有批判D发挥
3上左图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替天行道”剧照以及梁山“替天行道”108将木刻作品。
这些图片反映出的内容和下列吻合的有。
A.“仁政”学说B.“民贵君轻”学说C.宋明理学D.“经世致用”学说
4从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
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5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第三课宋明理学第二课时
四教师讲评
1、从东汉以后,儒学面临挑战,却没有失去正统地位的原因是什么?宋明时期儒学是如何发展的?从儒学发展经历中你有何启示。
2、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材料二: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五、随堂练习
1.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而永馨。
”此人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
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
3.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
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4.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随改名为阳明山。
以下观点属于王阳明的是
A.“克己复礼”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当读到下面这些材料时:材料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材料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我们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6.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7.“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
8.(济宁模拟)下图为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的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有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0.“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